听课评课的思考

上传人:gp****x 文档编号:243317571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课评课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听课评课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听课评课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听课与评课的思考,1,听课与评课的思考,1. 传统的听课与评课,2. 新课程下的听课评课,3. 评课的操作策略,4.,生物学概念教学的评析,2,听课是通过感官或辅助工具,从课堂教学活动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视听、分析和研究活动。评课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和结果作诊断和评价,并对教育行为做出正确的解释。听课评课是教学研究的基本活动方式,对于更新教育观念,确立课改新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3,听课、评课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它是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是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手段。听课评课最直接、最有效、最深入的学习方式,根据授课教师提供的课堂教学实例,交流教学理念、探讨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实效。,4,1.传统的听课与评课,1.1 传统教学听课的倾向,传统的听课往往带有对新教师授课考察或对中轻年对教师授课水平进行甄别的意图,听课评课的结果多与表优、评先、提职、晋级等联系起来。听课者听课前往往没有与授课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惯于面对授课教师而坐,多把注意点集中在教师身上。,5,看教师的课程,导入,是否新颖、,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恰当、,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结构是否,严谨、,教学语言,是否规范、,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手段,是否先进、,板书设计,是否合理、教师,教态,是否自然、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听的、看的、记的、想的几乎都在教师的行为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则常常被忽视。,个别教师为完成听课任务而听、边听课边处理作业、听课后不交流反馈、听课笔记只是记录教师的板书,没有自己的体会和反思。,6,1.2传统教学评课的行为,传统的评课,一般在上完课以后,让大家议课,教者说课反思,听课者研讨,,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与学生学习存在哪些困难关注比较少,。,听课评课活动是一种很强的个性化行为,经常反映出评课的差别很大:坐在后面的听课者若只看到教师良好的表现,可能对教学大加赞赏。坐在前面的听课者若看到学生学习状态不佳,有可能对教学批评有加;,有的教师,比较注意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握、重视目标的达成。,有的教师,非常重视细节、强调枝节问题;,有的教师,听课时习惯祥细记录教学内容、概念与结论、教师的板书。,7,。,有的教师,习惯记录教学的引入、教学的过程、任务的布置、师生的活动等;,有的教师,从教态到效果面面俱到地评,有的教师抓住自己感兴趣的一点评论。,评课至今尚无规范的评价标准,评者多数未作充分准备,缺乏有证据的观点,漫谈式、,即席发挥式话语较多,没有统一的观察视角和科学的指导思想。,评课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依据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基本上都是,以教论教,,难于形成听课者和授课者都认可的意见。,8,2. 新课程下的听课评课,2.1 课改下的听课评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改的变化要求我们听课评课要作相应的改变:一是新课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落实课程,三维目标,,,致力于学生学会学习。二是新课程实施要求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转变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三是新课程给予师生更大的生长空间,,,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实行综合性评价,。,9,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不是看教师讲了什么、讲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有无具体的收获和进步?要看能否让大多数学生甚至,每一个学生实现有效学习、有效发展。,学生知识的增长、学习方法的获得、技能的训练、能力的提升、智力的发展、情感的陶冶、意志的锻炼、价值观的形成和学生学习兴趣及其变化等,都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质所在。如果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不管教师讲解得多么生动,运用了多少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没有意义。,10,教师是课程计划的执行者、专业文化的传播者、课堂教学设计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离开教师的教学行为来考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对听课评课的研究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听课评课要以学评教,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行为的同时,与教师的教学行为联系起来分析研究,,这才是听评课的要义。,11,2.2. 课改对评课者的要求,我们从职前学习到职后培训关注最多的是“如何教”,听课评课的知识与技能较薄弱。有了上课能力或研究能力,不等于就有了听评课的能力,为此,听课评课需要掌握一些原则:,12,2.2.1求是性原则。,求是,原则指以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为依据,对授课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评议。,事实,是要恰如其分地肯定成绩,又明确地指出缺点和不足。求是要坚持评课的底线 ,实现教学目标,,坚持评课的根本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既体现评课者公平、真挚的责任心,也是被评者心悦诚服的学习机会。,13,2.2.2 针对性原则,。,评课不需面面俱到,而要抓住重点。对一节课的评议应该从整体上去分析评价,避免不分轻重、主次,根据听课目的和课型,以及学科特点,有所侧重:,指导性,的听课评课,突出一个“导”字;,试验性,的听课评课,突出一个“研”字 ;,示范观摩,性听课评课,突出一个“学”字;,业务学习,性的听课评课,突出一个“帮”字;,竞赛评比性,的听课评课,突出一个“比”字 。,14,2.2.3 激励性原则。,评课者要有宽容的态度,善于挖掘优点、发现闪光点,不能把教师的个别失误泛化为素质问题,不也能在支节问题上纠缠,更不能百般挑剔、求全责备,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教师。评课是为了激励执教者听了评课后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反思、改进、提高,调动起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对以后的教学更有信心,而不是让他对自己的教学改革失去勇气。,15,2.2.4 差异性原则。,指对不同情境、不同水平的教师评课要求应有所不同。,对不同的老师,应有不同的评课要求,区别对待。充分考虑时间、空间、资源等因素,就此课论课,不作过多的类推或假设。要充分考虑教师本人的独特性,不仅要进行横向比较,,更应侧重纵向比较,,注重看教师个人是否比以前有进步。对于不同类型的课评议也应有所差别,如:对,研讨课,评议重在争鸣,对,检查,课评议重在促进。,16,2.2.5 参与性原则。,听课评课是主客体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合作研究活动,评课者应以课堂参与者的角色与被评者处于平等地位,设身处地为授课者考虑:如果我在彼条件下授此课,该怎么上好?最好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要以说教者的身份出现,而要以学术探讨、研究、商量为主,尊重多种风格,多元方式。,参与性也指课堂中学生的参与面、参与程度,学生是否围绕主题积极思索、踊跃发言,充满生命的活力。,17,3. 评课的操作策略,3.1 评课的评点方式,。,教无定法,评课也无定法,以下略举三种:,3.2.1常规式评述:,(即常通运用课堂教学评价表量分评价)主要从,目标,的制定、,内容,的组织、,教法,的运用、师生的,交流、,教学的,效果,、教师,基本功,等方面评述。这种评点方式依据明确,有章可循,但缺乏深度,且与评价指标的整体质量密切相关。,18,3.2.2解读式评点:,分析每一段落教学的实施与得失,,形成对全课的总体看法(包括,基本结构、主要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理论,等)。解读式评点有一定的深度,针对性强,但操作较繁琐,对个性张扬较欠缺。这种评点方式常常用于磨课。,19,3.2.3激励式评价,:,是发掘教学现象中的价值,从课堂教学中寻求,规律性的东西,突出揭示教课者的个性,。立足点是鼓励创新实践,评价的目的在于追求教学的进步,提高教学效率。激励式评价张扬个性,反映特色,鼓励创新,但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单一性,综合性不够。这种评点方式多用于研究课。,上述评点方法关注了堂教学活动的因素,但侧重点仍然在评价教师。,20,3.2 评课的操作方式,评课也有多种操作方式,以下摭谈几例:,3.3.1 个别面谈式。,听课人数只有一两个人,的情况下采取面谈方式较好。听课者与执教者面对面地交流,充分沟通,进行比较深入讨论,既可以保护执教者的自尊心,探讨问题也更容易取得一致的认同。,21,3.3.2 小组评议式,。,听课人数较多,往往采取小组评议的方式,特别是学校举行一些展示课、研究课等。常见程序是:先是执教者说课,接着听者评议,再由领导、专家总评。,优质课,或,竞赛课,评选时参与人,往往釆取投票打分的办法。,3.3.3 学生评议式。,这是,学生民主评教,的一种方式。学生则主要评议教师课上的精神面貌、教学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与技巧、自己学习的收效状况,是否重视并解答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等。,学生评议通常与学科教师评议相结合。,22,3.3.4 专家会诊式。,对选抜参加上级教研机构的,评优课、展示课、送选课,,一般邀请专家对执教者的课进行会诊,帮助中青年教师取得优异成绩,使其尽快成长。由于专家看问题比较准确、比较深入、有理有据,所以专家会诊更有说服力。,23,3.3 评课的操作策略,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听课评课,存在着多种冲突:从,价值取向,来看,有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间的冲突;从,评价方法,来看,有定量评价、实证评价、质性评价间的冲突;从,评价标准,来看,有纸质评价指标的控制与现代多维体系的冲突;从,评价对象,看,存在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的冲突。因此,听评课是个复杂、非线型的过程。,24,一节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听评课中应注意:,传统与现代不割裂,继承与借鉴要互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树立整体观念,全面把握课堂。,评课标准一方面是明确下的相对模糊,一方面是模糊中的相对明确,听评课就是要在标准的明确与模糊,统一与个性之间取得平衡。,25,评课作为价值判断,很难有也不应该有整齐划一的标准,应根据教师、学生、课型、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课堂教学背景特点,显示其多重性和差异性。可以将,教师和学生作为横向维,度,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特色、教学效果作为纵向维度,的一级指标,构成评课标准的框架。在主要评价指标达成后,重点明确、亮点或焦点精彩的为佳,。,26,3.4客观地评价教学,教学评价理念:评价课堂教学应客观、公正、科学,“以学论教”,重点是学生、教师和课程,应,有利于改进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从整体人手,看全课的教学过程是怎么安排的,有几个大的教学步骤;由整体到部分,逐步分析各个课堂结构,(教师学生、课程内容、教学媒体等要素及其各顺序在时间上的分配),;再从部分到整体,将各个教学环节理出的内容汇总起来,从全课的角度逐个分析评价。,27,3.4.1 以课堂的教学要素(常规方式)来评点,:,教学目标准,不准?看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目标的达成;,教学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符不符合学生实际,教学脉络是不是清晰,教学思路是否有一定的创造性、新鲜感;,教材处理,实不实?看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双基是否落实;,教学过程,活不活?看启发学生思维是否活跃,气氛是否热烈,提问、讨论是否有效;,教学方法,好不好?看教学策略、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心理,学生能否聚精会神投入学习,能否保持较长的注意;,28,教态,是否庄重?看是否仪表端庄,举止从容,关爱学生,热情耐心,师生情感交融,看富有感染力;,教师基本功,扎不扎实?看是否言语清晰,分析问题是否简洁、不跳跃、环环相扣,板书是否条理、规范。,教学效果,佳不佳?看学生受益面大小,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是否都有进步,是否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学生是否学得轻松,学生负担是否合理。,教学手段,灵不灵?看教具、媒体运用是否有有创新、有特色,授课是否有激情,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评课,既要注重整体结构,又要注重局部层次,做到高屋建瓴,点面结合,抓住实质,找出亮点,指出缺漏。,29,3.4.2以教师的教学活动来评析,:,如林龙河等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是“按照指标体系对教师的授课能力、水平和效益进行价值判断(1988)”。主要评析以下几个方面,:组织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训练的组织等,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调控能力,,看教师能否根据课堂教学进展实行有效管理,出现预料外的情况,能否及时采取措施,灵活处理,及时调整教学环节;,30,教学观念,,看教师能否依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具有弹性、开放性、实践性的学习问题,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师生感情是否融洽,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机智,,观察教师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观察是否能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能否巧妙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效果,。观察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能否积极自主、合作、探究性地解决问题,教学目标是否较好地达成,学习能力是否得到发展。,练习设计,,是否达到巩固新知、拓展提高的目的,以促进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31,3.4.3以学生学习的收效来评说:,李秉德认为,教学评价“就是通过各种测量,系统地收集数据,从而对学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教学评价的对象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评价者主要是任课教师(1991)”。评者参考以下方面:,参与状态,,看学生参与的面有多大,是否全员参与,参与的质量如何?,交往状态,,看课堂上是否有多向信息联系与反馈、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视听教师提问的数量、提问的认知层次、提问的方式、问题的指向,教师解答的方式,看学生回答的方式怎样?,32,思维状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看思维的宽度、深度、效度,问题解决的程度;,情绪状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积极主动与他人交流,能否自我调控学习情绪。,活动状态,,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学生是否精神振奋、乐于讨论、争辩、动手操作;,时间分配,,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的分配、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是否合理。,33,生物教材遵循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在,逻辑关系,上,依托必修教材模块和单元建构;在,文字的表述,上,对尽可能使用陈述句描述,完整表达、高度概括;在核心概念的,教法,上,依据中学阶段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知特点,师生共同探索;在,学习与评价,上,运用概念图教学,运用选择题辨析,并要求在新的情境中应用。,例如,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 、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等就是高中必修1的核心概念。,34,听评课虽无统一标准,却有认同趋势:,评价对象从以教论教转向以学论教,综合发展的趋势,;,评价内容从关注知识的掌握转向重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评价取向从关注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状态表现,转向“高效课堂”结果的达成和教学效益的追求;,评价方式从静态性走向生成性,评价标准从单一性走向多元性转变。,35,4. 生物学概念教学的评析,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理性知识,是构成判断、推理的要素,也是深入探究生物学规律的基础。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各章节教材的基本骨架,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对生命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学科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掌握和运用概念是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有重要价值。,36,4.1生物学核心概念,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指出:“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4.1.1 生物学完整的概念,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或概括。生物学概念是反映生命活动规律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生物学概念的陈述要用词来表达,特别是关键词。常有老师直接用生物学术语来代替概念进行教学,这对学生理解概念是不全面的。一个完整的生物学概念一般包括三个方面,:,37,(1)一是由名词和内容组成的陈述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有关“教学中,概念的陈述出示了范例。例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重要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相比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例如叶绿体和细胞壁。,细胞能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38,(2) 二是物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反映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本质特征,外延是指内涵所适应的范围和条件。,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掌握和建立概念体系的先决条件。例如: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是酶概念的内涵,体现了酶的本质属性;“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界定了酶的化学范围,是概念的外延;“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是基因突变概念的内涵,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时期、意义以及人工诱变育种是该概念的外延。,39,义务段生物学中的“光合作用”,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生物学概念,即“,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概念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确定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以期切实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实现概念的螺旋式发展。,在概念结构系统中,具体概念以相应的抽象概念为内涵,抽象概念以相应的具体概念为外延,形成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相对关系。,40,(,3)三是生物学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或层次,,,即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上位概念是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中外延较大的概念,下位概念则是外延较小的概念。如“新陈代谢”、“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这三个生物学概念中,“新陈代谢”的外延较大,是上位概念,另两个概念外延较小,是下位概念。糖类、脂类、蛋白质的代谢又是物质代谢的下位概念。,41,4.1.2 生物学的核心概念。,目前,关于生物学核心概念主要有三祌认识:,一是核心概念就是重点术语,。例如:蛋白质、核酸、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心法则、生态系统等。这样,不易使学生明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二是核心概念即重点知识,。核心知识应含原理、定律、重要概念和模型等。,三是核心概念是使用频率高的概念。,例如:分子与细胞、结构和功能、生殖与发育、生物与环境等。但是,在学习遗传和进化时,核心概念“生物多样性”往往被忽视。,42,生物教学核心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在不同层次上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并做出相对正确的解释。根此,核心概念的内涵:,核心概念是师生关于生命本质问题的认识或解释。,核心概念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大量观察、实验等实践验证的,有很强的客观性。,核心概念是生物课程“核心知识”的主要部分,,且需要学生归纳推理和逻辑加工,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核心概念能够统领具体概念,,有其下位概念,并体现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生命本质认识的差异,有较强的层次性和相对性。,生命世界中的生物与现象都是处在互相关联之中的,因而反映客观生物与现象的概念彼此之间也存在着多种联系,由此决定了反映生命本质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43,4.2 生物学概念教学的评点,4.2.1 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在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既要提示实质,又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围绕着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每个单元的教学活动时,应该注意围绕重要概念展开,精选恰当的教学活动内容,其教学策略可以是讲授、演示、实验、资料分析、讨论等,以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44,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向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来为学生的概念形成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教学活动不应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记住一些零散的生物学事实,而是要帮助学生通过对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建立生物学重要概念,并,以此来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进而为学生能够在新情境下解决相关问题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注意到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概念,特别是那些与科学概念相抵触的错误概念,帮助学生消除错误概念,建立科学概念。,45,4.2.2生物 学概念教学评点途径,(1)是否运用概念图,如光合作用图解、红绿色盲遗传图解,人体体温调节图解;,(2)能否建构模型,如建构DNA分子复制过程的物理模型、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等;,(3)课堂提问,问题的提出是否围绕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生态系统”的结构,应通过分析具体某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进行阐释;,(4)纸笔测验,课堂检测学生知识性目标达成状况。,46,生物学概念教学可以通过要点法、比较法、图示法、追问法、归纳法、演绎法、示错法、变式法等方法加深理解和练习巩固。,生物学发展的前提是概念的发展,一个新生物学概念的提出,是对生命本质新的认识,推动着生物学科的发展,对人们观念的改变有着重要作用。,47,请批评指正,谢谢!,48,1、实验探究能力评价量表,49,附录2: 高级中学课堂教学评价表,50,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