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及治疗,1,A Major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is a Catastrophe,!,2,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手术 部 位 感染包括手术切口、手术入径以及手术脏器的感染,是位居第,2,的常见医院感染。,大约,2%-5%,非腹部清洁手术,(,如,:,胸外手术、整形外手术等,),20%,腹部手术患者会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手术部位感染者较未发生感染的患者留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增加,60%,需再次住院治疗的可能性增加,5,倍,死亡的危险性增加,2,倍,治疗费用亦显著增加,载自,抗感染药物在外科领域的预防性应用指南,(,美国,),3,SSI,感染类型,切口浅部组织的,SSI,切口深部组织的,SSI,器官,/,腔隙,SSI,4,5,切口浅部组织的,SSI,感染发生在手术后,30,天以内,仅涉及切口的皮肤或皮下组织,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切口浅层组织有化脓性液体。,2,、,从切口浅层组织的液体或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3,、至少有下列感染的症状或体征之一:疼痛、触痛、局部肿胀、发红、发热和外科医生将切口浅层组织打开(切口细菌培养阴性则除外)。,4,、外科医生或会诊的内科主治医生诊断为切口浅层组织的,SSI,。,6,不列入切口浅层组织的,SSI,针眼处脓肿(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外阴切开术或新生儿包皮环切术部位感染。,感染的烧伤创面。,延伸至筋膜或肌层的切口,SSI,。,7,切口深部组织的,SSI,感染发生在手术后,30,天以内(无植入物)或,1,年以内(有植入物),感染及外科手术有关,,以及感染涉及到切口的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从切口深部引流出脓液但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由外科医生打开。同时病人具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之一:发热(,38,);局部疼痛或肿胀(细菌培养阴性则除外)。,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4,、外科医生或会诊的内科主治医生诊断为切口深部组织的,SSI,。,8,器官,/,腔隙,SSI,感染发生在手术,30,天内(无植入物)或发生在,1,年内(有植入物),且感染及手术有关。除切口以外的任何解剖部位,只要是手术操作过或打开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另行戳口引流管中有化脓性引流物。放置于器官,/,腔隙的,2,、从器官,/,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有脓肿或感染的其它证据。,4,、外科医生或会诊的内科主治医生诊断为器官腔隙,SSI,。,9,SSI,的病原菌,口咽部手术,:,草绿色链球菌及厌氧菌,;,心脏、脑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脑脊液分流术,:,可能有类白喉棒状杆菌,;,胸外科手术,:,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泌尿外科手术,:,革兰阴性杆菌。,10,SSI,的病原菌,骨科手术,:,葡萄球菌属、产气荚膜杆菌等,;,头颈部手术,:,金葡菌、消化链球菌等;,耳鼻喉科手术: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和厌氧菌。,妇产科手术:大肠埃希菌、脆弱拟杆菌、消化球菌、肠球菌属等的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因此,进行,SSI,的经验性治疗时,应根据感染部位考虑可能的病原体。,11,手术切口的分类,切口类型,标准,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污染切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感染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者。,污秽,-,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12,手术切口及,SSI,的相关性,切口种类,SSI,发生的危险度,清洁切口,1.5%,4.2%,清洁,-,污染切口,20%,术前,24,小时内,7.1%,术前即刻,3.1%,方法,/,时间术前即刻剪毛,1.8%,前,1,晚剪,/,剃毛,4.0%,21,手术预防抗菌药物选择,22,手术预防抗菌药物选择,23,什么情况下需要预防使用抗生素?,清洁手术通常不主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除非伴有以下情况,:,异物植人,;,手术涉及重要器官,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远处有感染灶,;,全身情况差,(ASA ,级,);,高龄或免疫缺陷患者,;,估计手术时间长、分离组织广、局部组织血供不良,;,脾切除术等。,清洁一污染手术中胃癌手术、大肠或末端回肠手术、有肠管血供不良的小肠手术及胆道手术有必要预防性用药。,污染手术需要术前使用抗生素。,污染一感染手术则属于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范畴。,24,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首剂给药时机,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目标为使手术期间的血清和组织药物浓度超过手术中可能污染病原菌的,MIC,。,术前,60 min,开始静脉给予抗菌药物。,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为减少快速滴注给药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应在术前,120 min,给药。,研究显示在麻醉诱导期给予抗菌药物安全、有效,。,25,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持续时间,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单剂给药及多剂给药相比效果无明显差异。,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性用药持续时间是术后,24h,。,26,常用抗菌药物的半衰期及用法用量,27,常用抗菌药物的半衰期及用法用量,28,术中保温,增加组织的血流和含氧量 ,低温会影响包括血凝,血粘度和血球容积等系统中的分子相互作用和细胞功能,Melling,对,421,名清洁手术患者进行的随机研究显示:术中未进行保温的患者,SSI,的风险为,14,,而术中保温组患者的,SSI,风险为,5,,具非常显著性差异,29,控制血糖,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在,8mmol/L,血糖正常的患者,不但,SSI,风险更低,而且中风,尿路感染,肠梗阻,术后出血及死亡的风险均更低 ,美国拯救,10,万生命运动将体温和血糖控制作为干预措施的基础,30,其他措施,放可不放的引流物尽量不放,能用密闭式引流的不用开放式引流,不起作用的引流物尽早拔除。但长时间放置引流物并不是持续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指征,(,个别情况除外,如脑室外引流,),。,加强手术室环境监测和术后感染监测可降低,SSI,的发生率,。,31,病人的术前准备,择期手术前,如果存在手术部位以外的感染,应尽可能待此感染治愈后再行择期手术。,不要去除毛发,除非手术切口部位或在周围的毛发对手术有干扰。如果需要去除毛发,应在手术前即刻剪除毛发。,鼓励戒烟。指导病人在选择性手术前戒烟。,在术区消毒前,彻底清洗切口及附近皮肤肉眼可见的污染物。,32,病人的术前准备,切口皮肤消毒是以切口为中心,以同心圆方式向周围扩大。消毒区域应足够大以备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流。,术前住院时间应尽可能短,,减少等候手术期间医院内固有致病菌定植于病人的机会。,但须允许对病人进行足够的术前准备。,33,术中注意点,通风,保持正压通风,最少每小时,15,次空气交换,至少,3,次是新鲜空气。,清洁和消毒手术室环境表面,。,微生物学取样,但,不需要常规进行。,外科器械的灭菌,。,外科的穿衣和铺单,。,无菌术和外科技术,。,围手术期保温。,34,术后感染指标的观察,术前住院天数,白细胞值 达峰时的值及天数,正常天数,术后是否出现,2,个峰?,术后体温,达峰时的值及天数,正常天数,术后是否出现,2,个峰?,呼吸机拔管时间,各种引流管拔管时间(胸腔、尿管),35,术后感染指标的观察,血糖水平:术前,术后最高值。,白蛋白水平:术前,术后最低值。,血,BUN,、血,CREA,:术前,,术后峰值。,ALT,、,AST,:术前、术后峰值。,CRP,:术前,术后峰值。,细菌学数据,。,血细胞沉降率、,D-,二聚体。,36,手术病人发热,手术后病人一般均有数日发热,无菌手术也不例外。发热的程度和持续的天数和手术的大小有关。,手术不可避免地造成组织损伤和出血,机体出现炎性反应以及损伤组织分解产物和积血的吸收,导致体温升高,属于创伤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并无细菌参及。,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在炎性反应中所产生的细胞因子作为内生性致热原,使体温升高。,37,手术病人发热,特点:术后,l,3,天体温开始上升,上升的幅度除受手术大小和损伤轻重的影响外,还和病人自身的反应能力有关。多不超过,39,,通过,3,5,天即逐渐下降至正常,大手术后如果没有发热,反而表明病人体质衰弱,反应能力低下,不一定是好现象。,术后数日体温升高,应视为正常反应。大约,l,周左右即可降至正常。,38,手术病人发热,术后第二天即出现高热,腹腔内感染的可能性不大,伴有化脓性感染的复杂胆道手术应考虑胆道损伤引起全身性感染的可能。,采用气管内插管麻醉,施行较大手术的老年人,应排除肺部并发症,主要是肺不张。,下部肠道内含有多种细菌,其中包括大量厌氧菌,偶尔可发生特殊的伤口感染,如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的切口气性坏疽,发病急剧,术后第二天即可出现高热及全身性感染中毒症状,伤口高度肿胀,溢液奇臭,皮下及深部筋膜和肌肉大片坏死,如果是产气菌感染,皮下及组织间隙有大量气体存在。,39,手术病人发热,术后,3,4,天体温继续升高,应注意有无肺炎。有导尿史及留置尿管的病人,还应排除泌尿系感染,老年男性合并前列腺增生排尿不畅者尤应注意。,术后,4,5,天体温逐渐升高,如果是腹部污染或感染手术,应考虑是否有腹腔内感染,上腹部手术注意膈下感染,还应注意有无反应性胸腔积液继发的感染。下腹部手术应注意盆腔脓肿。,术后一周后体温不下降至正常,甚至有再次上升的趋势,应注意发生消化道漏的可能。,40,手术病人发热,术后一周左右体温已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而后又逐渐上升,且无下降的趋势,呈稽留热的体温曲线,首先应考虑切口是否发生感染,特别应注意有无切口深部,感染。,41,要点总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及类型,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的措施,42,谢 谢!,4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