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导论

上传人:t****d 文档编号:243307533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心理学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环境心理学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环境心理学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环境心理学导论,1,求爱地点的选择,人群密度,声音,光线,温度,气味,将爱情进行到底,你选择优雅的西餐厅?还是嘈杂的快餐店?,2,教学内容:,1.,环境心理学的概念,2.,环境心理学的特点,3.,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4.,环境心理学的现有理论,5.,环境心理学的发展趋势,6.,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成果,3,1.,环境心理学的概念,1.1,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以人作为中心事物(主体)的外部世界,是围绕着人群的充满着各种生命体和无生命体的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从事生产和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自然环境:指我们周围自然界中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生物和非生物两大部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物质体系。,社会环境:指人们所在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总体,它包括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关系及相应的政治、宗教、文化、教育、法律、艺术、哲学等。,4,1.,环境心理学的概念,1.2,什么是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即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提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1.3,研究环境心理学的目的?,其目的是了解个体是如何和环境相互作用,进而利用和改造环境,以解决各种因环境而产生的人类行为问题。,5,2.,环境心理学的特点,多学科性,环境心理学是“人类与环境关系”这一大学科中的一部分,作为一门边缘性和综合性学科,它要从许多母学科中汲取某些知识。,应用性强,为了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的目的,有人存在的地方就可能用到环境心理学。,尚未形成理论体系,环境心理学是多学科的综合,要把来自其他学科的大量假设、概念、理论和研究结果统一在环境心理学的大旗下并非易事。,6,3.,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环境认知,对环境的知觉和认知,包括环境信息的获得、对潜在环境的知觉、影响环境知觉的因素、认知因素、城市和建筑物的表象,以及环境与保护等,环境压力,研究紧张环境引起的心理变化、环境危害和自然灾害、个体对环境压力的反应、极端环境的形式与表现。,个人空间和领域性,研究个人空间的形式、功能和测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影响个人空间的因素,个人空间使用与侵犯,领域性的控制与组织,动物及人类的领域行为。,密度、拥挤和环境类型,密度和拥挤感的关系,高密度对动物和人类的影响,拥挤感的不同体验以及如何减少拥挤。,空间行为,研究空间行为和环境的易识别性,空间的生气感和舒适感,空间的秘密性和公共性,建筑和布局方式对个体人际关系与交往方式等的影响。,环境问题与行为对策,研究行为技术干预环境的问题,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环境概念和活动的个体差异性。,7,4.,环境心理学的现有理论,4.1,认知心理学倾向,以认知心理学和现象学研究方法作为其理论根据,把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决定因素主要归结为人的经验及认知方式。,应激理论,唤起构建理论,环境超负荷理论,4.2,生态心理学倾向,以生态心理学和学习理论为依据,把决定因素归结于影响行为的环境。,环境决定论,生态心理观,维度理论,8,5.,环境心理学的发展趋势,重视理论的整合,要建立比较全面的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理论,这个理论应能解释该领域中的各个主要问题,并启发和引导研究者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强调研究内容的独特性,现有的研究范围过于庞大复杂,使研究内容缺乏集中性、整体性和独特性。,坚持应用的方向,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9,6.,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成果,6.1,环境知觉,和,空间认知,6.2,几种对人类产生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1.,个人空间,2.,领域性,3.,拥挤,4.,噪声,6.3,环境应激,(略),10,6.1.1,环境知觉,概念:,是个体或群体直接地和真实地感知环境信息的过程。这种感知是紧接着刺激发生的,并和过去的知识经验密切相关。,理论:,透镜模型,(知觉是经验过滤的产物),生态知觉理论,(知觉是环境直接作用的产物),11,透镜模型,(,Brunswik 1956,),环境,知觉,基于个人经验的判断,刺激束,反馈(影响将来的行为),该理论将个人描绘为主动的信息加强处理者,知觉过程接收散乱的环境信息,经过过滤和重新组合而成为有规则和统合的知觉。,12,关于美观的知觉分析:,基于,Brunswik,的透镜模型(,1956,),环境本身被选择的间接线索被选择的直接线索判断结果,实际的美,树的数量,水的颜色,垃圾的数量,山的高度,水边的沙滩,人的数量,纯朴的,污染的,令人惊叹的,舒适的,拥挤的,宁静的,察觉到的美,生态效度,实现,线索利用,同样的环境在不同的人眼中会产生不一样的美感,13,生态知觉模型,(Gibson 1979),:,与布鲁斯威克将个人描绘为主动的信息处理者不同,吉布森认为知觉是直接的,没有任何推理步骤、中介变量或联想,知觉是刺激的直接作用。他假定感觉信息确实提供了世界的真实记录。,该理论之所以称为“生态知觉理论”是因为它强调与生物适应最有关系的环境事实。该理论认为,感觉是因演进而对环境的适应,而且环境中有些重要现象(如重力、昼夜循环等)在进化史上都是不变的,不变的环境带来稳定性,并且提供了个体生活的参照框架。因此,种系演化的成功依靠正确地反映环境的感觉系统。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知觉是环境向知觉者显露的过程,神经系统并非建构知觉,而是萃取它们。,14,6.1.2 空间认知,环境知觉,是环境信息的最初集合,是我们捕捉并解释环境信息从而产生组织和意义的过程。,空间认知,指的是对环境中空间信息的排列、储存和回忆的方式方法。,空间认知是由一系列心理变化组成的过程,个人通过此过程获取日常空间环境中有关位置和现象属性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编码、储存、回忆和解码。这些信息包括方向、距离、位置和组织等,。,15,6.1.2 空间认知,表象:,指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形象,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表象在识别城市的路径和建筑物中具有重要作用。,认知地图:,心理学家认为,人之所以能通过空间运动而顺利到达目的地,是由于人的头脑中具有一张特定空间的“地图”。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家托尔曼把这种空间定向手段称为认知地图。,16,城市表象的重要标志类型:,道路:,指运动的通道,如街、人行道、铁路、调整公路等。人们一般围绕运动路线构成城市表象中的其他部分。,边线:,指线性的界线,如河流、围墙、篱笆等。边线划分了城市中的不同区域。,联结:,城市认知地图中的核心,是行人的出发点和集中处,如十字路口或道路交叉处。,街区:,指具有某些共同牲的区域,既可以是城市的行政区、商业区,也可以是城市中心区、工业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等。,地标:,指突出于环境的参照点,如高耸的大厦,广场,雕塑,纪念碑,特殊的建筑物等。人们依靠地标来判明方向、熟悉道路、识别地点。,17,在形成建筑物表象中起重要作用的四个因素:,识别性:,建筑物的形式越具有独特性,越能被人们识别,越是对形成建筑物表象起促进作用。,可见性:,这是指建筑物在城市景观中的可见程度。,使用特点:,建筑物作为行为场所,对个人行为所产生的作用,其中使用的频率和使用独特性是最基本的要素。如医院、厕所和学校。,意义:,建筑物在政治、文化、社会和历史等方面所具有的意义价值。如天安门城楼,18,潜在环境的认知,潜在环境,是指环境中的声音、温度、气味和照明等非视觉部分所构成的环境。,声音、温度、气味等作为稳定的环境物质,人们可能未曾明确意识到,但它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有深刻的影响。,(如亲友追悼会 ),19,潜在环境的类型,1,、温度,高温的持续效果会导致筋疲力尽、头痛、易怒、昏昏欲睡、心脏病等。暴力犯罪随温度上升而增加,高温使人的侵犯性行为增加。,2,、颜色,颜色的三种维度明度、色度和饱和度,研究表明,明度和饱和度都和愉快有正相关,人们偏好较浅、较饱和及光谱中偏向寒冷的颜色(绿、蓝),研究发现,人们认为颜色和心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表现为:,蓝色,安全、舒适、温和、镇定、平静、冷静,红色,刺激、保护、反抗,橙色,烦恼、沮丧,黑色,消沉、有力,紫色,高贵,黄色,快活,3,、光线,人体对自然光线的偏好超过人工光线。较明亮的光线会使个人处于较高的激发状态,使人们对环境刺激作出更多的反应;而黑暗会放松社会抑制,人们在黑暗的掩饰下较容易进行亲密、攻击和冲动的行为。工作环境中的照明水准会影响工作绩效。,20,6.2.1个人空间,个人空间,,,就是当互相作用时,个体试图保持围绕身体周围看不见的空间范围。也就是在心理上个人所需要的最小空间范围,即身体缓冲区。,1966,年,人类学家霍尔出版了隐藏的向度一书,在书中提出了距离学,提出人们的情绪情感与使用距离密切相关。,亲密距离,为,0,0.45,米。在这种距离中,能清楚地看到另一个人的头和脸,辨认对方面部的细微变化,还能获得体温和气味等额外的感觉信息。此距离专门用在非常亲密的互动中,如爱、抚摸、安慰等,父母与子女、夫妻、恋人之间的距离就属于此类。,个人距离,为,0.45,1.22,米。在这种距离下,嗅觉和细微的视觉线索开始消退,个人得以了解他人身体的其他部分。碰触通常是被允许的,而且这也是与朋友交谈的普通距离,这种距离常为朋友间的接触或日常同事间的交往。,社交距离,为,1.22,3.66,米。这一距离发生于业务洽谈、接待新客,正式的会谈等,属于个人的或公务性的接触。,公众距离,一般在,3.66,7.62,米,属于互动中非常正式的距离。在这种距离中,人们可以轻易地采取逃避或防卫的行动,属于政治家、演员与公众的正规接触,通常为单向沟通时采用。,21,6.2.1个人空间,个人空间的功能,:,自我保护功能,个人空间使人在空间中互相分开,使每个人都保持各自的完整性而不受侵犯。,调整的功能,帮助个人调节所获得的感觉信息量,使个体能对刺激作出有效的反应。,沟通的功能,可以用来传递和调整人际互动中的沟通。,22,6.2.1个人空间,对个人空间侵犯的结果:,逃离,研究发现,个人空间的侵入会使人们放弃原来的地方,逃往他处。,(接近等待过马路人的实验 ),生理激起,由米德尔米斯特、诺尔斯和马特(,1976,)开创的一项实验,其目的是探讨激发状态和个人空间侵入之间的关系。,23,侵犯个人空间和生理激起,无侵犯中等侵犯接近侵犯无侵犯中等侵犯接近侵犯,25,20,15,10,5,开始排尿所需的时间完成排尿的时间,24,6.2.2领域性,领域性,为了保持个体的尊严和社会自由的有序性,动物、个人或群体就要求占有或控制一定范围及空间内的所有物,这是一种习性,更是一种需要。,人类领域性,是指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要求占有和控制特定空间范围及其所有物的行为习性,如人们希望独门独户,居住区有围墙和大门等。,领域性具有排他性;领域性具有控制性;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25,人类领域性的层次,奥尔特曼在,1975,年的,环境和社会行为:私密性、个人空间、领域和拥护,一书中将人类领域分为主要领域、次要领域、公共领域。,主要领域,是被个体独特拥有和控制的领域,是个体生活的中心,如个人的房间或寝室或床位。,次要领域,在使用者的生活中不居于核心地位,也没有明确的归属,不排外,占有者对它的控制较少。如教室里的固定座位,如果他人占了这个座位,就觉得有点不快。,公共领域,属于可供任何人暂时使用的地方,包括电话亭、篮球场、体育馆,公园、购物中心的座椅等。个体只是短暂地使用,26,人类领域性的功能,有助于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组织,对领域的划分有助于减少潜在冲突。,有助于个体保持独处,个体能退缩到自己的主要领域里并单独呆在那里,这样,个体便能与外界隔开,满足个体对私密性的要求。有助于个体避免不良的外在环境,避免冲突,有助于个体进行反省等活动。,起着类似动物的防卫性功能,人们把这种防卫性功能称为优先居住效应。在体育运动方面,主场效应,人们在自己的领域能表现得更好,更能建立起控制感。,使人们可以控制和传递个人认同的感受,自已的领域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以肯定自己的身份及在人群中的地位。领域的个人化的行动可能增加对领域的依附,也能增进他人对自己的印象。,27,6.2.3拥挤,密度,是客观的物理状态,是每单位面积个体数目的量度。,拥挤,则是主观的、能产生消极情感的心理状态。,28,拥挤产生的严重后果“,黑穴事件,”,18,世纪,英国侵占印度,,1756,年,6,月,20,日下午六时,印度军队偷袭了驻守在加尔各答的英军。印军俘虏了英军及家眷共,146,人,并把他们囚禁在,33,平方米的黑漆漆洞穴般的监牢里,仅有两个小铁窗让空气流通。当时气候闷热,,146,人在空气不流通的黑穴中连自由活动身躯都很困难,根本不可能坐下休息。人们口干舌燥,疲惫不堪,大部分人烦躁不安,逐渐变得凶暴,毫无理性。在他们的哀求下士兵拿了几袋水放在窗口,俘虏们纷纷挤向窗边,室内一片混乱,许多人因被挤压、践踏而死,也有人窒息身亡,有的人实在受不了吸取身上的汗水和尿液,大部分人逐渐死去,剩下的人也多半神智不清。天亮时上级终于发现事态严重,但赶来打开牢房后已经死了,123,人,只剩下,23,名侥幸的存活者。这一事件说明过度拥挤对人类产生的巨大消极影响,同时也说明个体对拥挤的体验是有差异的,一些人能够适应,而另一些人却不能适应。,29,拥挤理论,生态理论模型,认为在不同的行为背景下,需要不同的、最适宜的人数。在某些背景情况下,高密度产生消极影响;而在另一些背景情况下,则需要一定密度的群体。,超负荷理论模型,高密度环境下提供给个体知觉的信息量超过了一定的刺激水平,超出了个体吸收这些信息的能力时,就会使人的注意力处于超负荷状态,最后导致压力和唤起。,密度强化理论,密度既可强化人们愉快的情绪,也可强化人们不愉快的情绪。认为高密度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并不总是消极的。密度本身对人类既无好的影响,也无坏的影响,它只不过是加强了个体对那种环境背景的反应程度。,控制理论模型,高密度之所以影响人类的行为和情感,是因为它能减小个体对情感的控制,最终导致拥挤感。,30,6.2.4噪声,噪声,那些令人烦躁、使人不愉快的以及不需要的声音均可称为噪声。,噪声的生理效应,神经系统的影响,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噪声的心理效应,对情绪的影响,对人们注意力的影响,对记忆力的影响,31,理想声学环境的设计,建筑合理布局,控制城市人口,划分功能区,合理利用土地,32,参考书目,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著环境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徐磊青、杨公侠编环境心理学同济大学出版社,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