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古生物地史总结,基本概念部分,生物演化史,沉积发展史,构造演化史,1,基本概念部分,1.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化石,化石,:,保存在,地质历史,时期,岩层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化石的形成条件,生物条件,硬体最有利,软体易腐烂分解,埋藏条件,埋藏快、沉积物细、搬运短,时间条件,时间长,成岩条件,压实与重结晶弱,石化作用,2,化石的保存类型,实体化石,全部生物遗体或部分生物遗体化石,模铸化石,指保存在岩层中生物体的印模和铸型,印痕化石,印模化石,模核化石,铸型化石,遗迹化石,保存在岩层中的生物生活、活动的,遗迹,和,遗物,,如觅食迹、脚印、卵等,化学化石,保存在岩层中的生物,有机质,如氨基酸等,3,生物的分类与命名:,根据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和有关规定来建立。生物的各级分类学名采用,拉丁语或拉丁化语,表示。,单名法:,根据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和有关规定,,属(亚属),以上单位的学名用一个词来表示,二名法:,根据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和有关规定,,种,的学名用两个词表示,,属名,+,种名,三名法:,根据国际动物或植物命名法规和有关规定,,亚种,的学名用三个词表示,,属名,+,种名,+,亚种名,优先律:,任何分类单位的正确名称是最早正式发表的名称。,生物与环境,底栖生物,游泳生物,浮游生物,假浮游生物,4,生物演化,物种形成:,遗传,变异,隔离,自然选择,进化的不可逆性:,生物无论整体还是部分(器官)都不可能返回到它们祖先已有过的状态,即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已经灭绝的生物和退化的器官,在以后的历史中就不可能再次出现,重演律(生物发生律),: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短而快速重演,适应辐射(,趋异),:分类位置相近的生物,由于适应不同的环境而发生的形态分化:,由一个种分化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分歧或趋异,由一个类群向多个不同方向发展-适应辐射,适应趋同(,趋同),:亲缘关系疏远的生物,由于适应相似的生活环境,而在形体上变得相似。,集群绝灭:,5,生物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标准化石:,生存时限短、分布广、保存好、易发现的化石为标准化石,指相化石:,能够明确指示某种沉积环境的化石,化石层序律:,不同的岩层中生物化石各不相同,并根据相同的化石来对比地层并证明属于同一时代。,6,主要古生物门类,分类位置,构造特征,演化,地史分布,生态环境,无脊椎动物,蜓,珊瑚四射珊瑚,横板珊瑚,腕足跟双壳的区别,软体动物腹足,头足(鹦鹉螺,菊石),双壳,三叶虫,笔石,脊椎动物,:演化趋向,植物,:大型羽状复叶,叶座,7,2. 地史学的研究对象地层,地层:,地球表面保存的层状岩石的综合称为岩层(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及变质岩),当讨论岩层的年代时,即为地层。,地层叠覆律(地层层序律):,未经变动的地层,年代较老的必在下,年代较新的叠覆于上。,8,地层划分,:,按照地层的各种属性(如岩性、化石、接触关系等)把剖面上的地层划分为大小不同的单位称为,地层划分。,地层划分的主要方法,地层对比:,将划分好的地层单位与邻近的或远距离的各个剖面做比较,论证它们在地层特征和层位上是否相当。,地层对比的主要方法,9,沉积环境和沉积相,沉积环境,沉积相,形成于特定古沉积环境的一套有规律的岩石和古生物特征的组合,即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能够反映沉积环境的岩石及古生物特征的综合,相变,沉积相在横向(空间)上和纵向(时间)上的变化,。,相对比原理,,又称,瓦尔特相律,:,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观察到是彼此毗邻的相和相区,才能原生的重叠在一起,。,10,沉积环境的主要识别标志,1、物理标志,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2、岩矿标志,组分,.,自生矿物,.,3、生物标志,.,11,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时,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统,阶,时带,生物地层单位:,生物带,12,地台:,相对稳定的地区,具二元结构(基底和盖层),地槽:,地壳上垂直沉降接受巨厚海相地层,最后又回返挤压褶皱,并上升成为山系的巨型狭长的槽状凹陷带。,长槽状,接受巨厚沉积,活动的。,地槽旋回:,地槽发展的早期阶段为地壳下降和接受沉积;晚期阶段为回返褶皱、酸性岩浆侵入和山脉升起。把一个地槽发展的全过程称为,地槽旋回,13,威尔逊旋回:,大洋壳并非永远存在,一般都经历了开裂、扩张、收缩和闭合的发展过程,把这一过程称威尔逊旋回,胚胎期,如,东非裂谷带,初始洋盆期,如,红海、加利福尼亚湾,成熟大洋期,如大西洋,衰退大洋期,如太平洋,残余洋盆期,如地中海,消亡期,地缝合带,14,构造旋回:,地球岩石圈构造演化中存在的规律性旋回现象,包括造山作用、海水进退、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生物演化和发展等方面。,把全球性的构造作用旋回现象称为构造旋回,构造阶段:,发生构造旋回所经历的地质时间,15,补偿盆地:,沉积基盘,(基盘指沉积前的地面),的下降速度等于沉积物堆积速度的盆地,称为,补偿盆地,非补偿盆地:,沉积基盘下降速度大于沉积物堆积速度的,盆地称为,非补偿盆地。,过补偿盆地(,超补偿),:,沉积基盘下降速度小于沉积物堆积速度的盆地,称为,过补偿盆地(,超补偿),。,16,生物演化史,1. 无脊椎动物,海洋生物:,蜓,珊瑚,腕足,三叶虫,笔石,,鹦鹉螺,菊石,二叠纪末(晚古生代末)绝灭的生物:,蜓,四射珊瑚,横板珊瑚,,三叶虫,笔石,,中生代末期(白垩纪末)绝灭的生物:,菊石,17,2. 脊椎动物,泥盆纪,:,鱼类的时代,石炭二叠纪,:,两栖类的时代,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恐龙的时代),新生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第四纪开始出现,18,3. 植物,石炭二叠纪,:,蕨类植物时代,中生代:,裸子植物时代,新生代:,被子植物时代,19,沉积发展史,华北板块古大陆的形成过程,中新元古代开始沉积盖层,古元古代末期,,吕梁运动(19亿年18亿年),,形成,华北原地台,太古宙末期,阜平运动(2625亿年),形成了,华北陆核,20,中新元古宇,(P,t1,P,t2,),古元古宇,(P,t1,),太古宇,(Ar),沉积盖层,阜平运动,吕梁运动,华北原地台,华北陆核,19亿年18亿年,2625亿年,华北板块古大陆的形成过程,21,华北板块古生代中生代的沉积史,白垩系K,侏罗系J,三叠系T,二叠系P,石炭系C,泥盆系D,志留系S,奥陶系O,寒武系,下古生界P,Z1,上古生界P,Z2,中生界M,Z,海相沉积,O,2,C,1,古陆,剥蚀状态,C,2,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陆相河湖碎屑沉积,22,23,D-C,1,古陆,遭受剥蚀,C,2,,从下往上沉积本溪组,太原组,以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为主,本溪组底部有铝土矿,铁矿,二叠纪,全为陆相沉积。从上到下发育的地层:,上二叠统,石千峰组,上石盒子组,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山西组-深色陆相含煤沉积,黄绿色陆相砂泥质沉积,红色陆相砂泥质沉积,24,陕甘宁盆地三叠系剖面,延长组,25,扬子板块的沉积发展史,白垩系K,侏罗系J,三叠系T,二叠系P,石炭系C,泥盆系D,志留系S,奥陶系O,寒武系,早古生代P,Z1,晚古生代P,Z2,中生代M,Z,海相沉积,陆相河湖碎屑沉积,震旦系Z,扬子板块形成,P,t,晋宁运动,26,扬子板块震旦纪地层序列,27,28,29,30,31,黔南独山石炭系柱状图,32,序,黔中二叠纪地层剖面,33,1)古地理沉积特征:,华北,板块缺失D和C,1,,只有C,2,和P。其中C,2,为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P为陆相河湖碎屑沉积,早期为沼泽环境。,华南,晚古生代地层发育较全,以海相沉积为主,以灰岩为主。,早泥盆世具有从西南向东北有规律的变化。,早泥盆世中、后期开始具有南丹和象州型的分异。早二叠世是本区最大海侵时期,栖霞期灰岩广布,茅口期开始产生岩相的分异,海侵范围不及栖霞期广泛。,中国东部晚古生代地史特征:,34,2)构造:,华北,D,C1以上升为主,遭受剥蚀,C2开始下降,接受本溪组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当时地势北低南高,太原组沉积开始发生“翘翘板运动”地势南低北高。,华南,以下降接受沉积为主,P1末发生东吴运动,造成海退,形成龙潭煤系,同时在西部发生峨眉山玄武岩喷发。,35,3)主要沉积矿产:,华北:,C2本溪组的铝土矿,山西式铁矿;C2P1煤(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华南:,D南丹型锰矿;,C,1,旧司组煤;,P,1,栖霞组梁山段薄煤层;,P,2,龙潭组煤,4)古气候:,华北:,C,2,P,1,1,温湿;,P,1,2,P,2,渐变干燥,形成红层。,华南:,温暖浅海环境为主。,36,二叠纪三叠纪:,中国东部地区是,南海北陆,的格局特点,DC植物群,D-B植物群,侏罗纪白垩纪:,东西分异,东部:,沿海火山活动带及断陷盆地,西部:,大型稳定盆地,EEL动物群,TPN动物群,新生代(第三纪,第四纪),中国除个别地方外,全为陆相沉积。,37,中国东部,小型断陷盆地的JK,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的沿海地区,发育许多以火山岩沉积为主的,小型断陷盆地,,以辽西为代表,下侏罗统,为河湖碎屑沉积和沼泽含煤沉积,夹火山岩。,中、上侏罗统,为火山岩与沉积岩互层,上部并有油页岩和煤层,,白垩纪,时这里沉积红色岩层及中、基性火山岩,夹有煤层。,冀北燕山地区,在,侏罗白垩纪,时期,地壳运动十分强烈,,有断裂、褶皱和强烈的火山喷发。,这个时期的地壳运动称为“,燕山运动,”,对我国东部的影响很大。,受,燕山运动,的影响,东部隆起带上的断陷小盆地逐渐消亡,J纪末K纪初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一线东侧,,又形成了四个大型的北北东向的断陷盆地,由北向南依次为,松辽盆地,、,华北盆地,、,苏北盆地,和,江汉盆地,。,这四个盆地中,白垩纪及新生代地层以含有丰富的石油及天然气而著称,如大庆油田就位于松辽盆地中。,K岩浆活动,逐渐东移(辽西鸡西,浙西浙东),38,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西,大型稳定盆地发育,发育于印支运动以后,侏罗纪为其全盛期,为,大型稳定类型盆地,侏罗纪末期(燕山运动),,使,太行山-雪峰山,以西大型稳定盆地萎缩消亡,,白垩纪沉积范围极小,古秦岭古昆仑,以北的盆地(陕甘宁盆地),下侏罗统和中侏罗统下部,为深色碎屑岩沉积,,普遍含有重要的煤层,,,中侏罗统上部上白垩统,普遍为,杂色、紫红色,碎屑岩沉积,常含有,盐类夹层,。,古秦岭古昆仑,以南,的,川滇盆地,,侏罗白垩系普遍为,杂色,紫红色沉积。,39,中国东部早第三纪沉积类型,受,NNE,向构造带和,EW,向气候带控制,燕山,秦岭,南岭,松辽盆地:,K,末消亡,无,E,潮湿带,干湿交替带,干旱带,潮湿带,抚顺盆地的抚顺群为,:,砂页岩、,玄武岩,夹煤层,,2000m,+,华北盆地,三个河湖相砂页岩组,夹煤层、油页岩和石膏,夹海泛层,江汉盆地,E,油页岩、膏盐层,(,应城石膏矿,),交互,夹海泛层,粤北的南雄盆地,E,红色碎屑膏盐层沉积,粤南的茂名盆地,E,1,红色碎屑膏盐层沉积,E,2-3,碎屑岩,油页岩、含煤沉积,长白山辽东半岛武夷山隆起带,东部大陆边缘潮湿气候沉积,晋陕高原,西南高地,40,中国东部晚第三纪沉积类型,与,E,相比沉积范围扩大,东部的干旱气候带消失,长江,秦岭,晋陕地区,深棕色、橘红色粘土沉积(三趾马红土),松辽、华北、长江中下游,大型沉降河湖盆地,温暖潮湿气候条件,夹海泛层,沿海玄武岩喷发带,(长白山、庙岛群岛、郯庐带、浙闽东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北部),隆起带上小型静水湖泊沉积,(如临朐盆地),大陆边缘沉积盆地海相沉积,(东海),海相沉积,厚达万米,(北部湾,-,莺琼盆地),中国南方,隆起带上小盆地: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条件下小型含煤湖沼盆地沉积,41,构造演化史,早古生代加里东构造阶段,加里东褶皱带,:祁连褶皱带,东南褶皱带,晚古生代海西(华里西)构造阶段,海西褶皱带,:天山、兴蒙、长白山、昆仑褶皱带,三叠纪印支构造阶段,印支褶皱带,:秦岭褶皱带,,巴彦喀拉褶皱带, 三江褶皱带,侏罗纪白垩纪:燕山构造阶段,新生代喜马拉雅构造阶段,喜马拉雅褶皱带:,喜马拉雅山,42,印支运动对中国东部的影响,1,发生的时间,T(,T,3,/T,2,),由,黄汲清(1945)命名,2,表现:,古地理格局变化,华南、华北,T,二分性明显,大海退,古气候重大变化,中国东部由南北对峙转变为东西分异,西部大型稳定盆地开始发育,板块拼合,印支,褶皱带,形成:秦岭,褶皱带,巴彦喀拉褶皱带,三江,褶皱带,。之后,中国几个大的板块基本拼合,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有,190-230ma,岩浆岩发育,长江中下游、秦岭、三江形成内生金属矿床,,环太平洋,开始发育,43,燕山运动对中国东部的影响,燕山运动,由翁文灏(1927)命名,分为早(J,2,/J,3,)、中(K,1,1,/K,1,2,)、晚(K,2,2,/K,2,3,)三期,使,太行山-雪峰山,以西大型稳定盆地K萎缩消亡,也使东部隆起带上的断陷小盆地逐渐消亡,受,燕山运动,的影响,J纪末K纪初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一线东侧,,又形成了四个大型的北北东向的断陷盆地,由北向南依次为,松辽盆地,、,华北盆地,、,苏北盆地,和,江汉盆地,。,这四个盆地中,白垩纪及新生代地层以含有丰富的石油及天然气而著称,如大庆油田就位于松辽盆地中。,岩浆活动,逐渐东移(辽西鸡西,浙西浙东),成矿作用,盆地的形成导致油气的形成,华南地区断陷小盆地内往往形成膏盐等非金属矿产;岩浆、火山活动形成重要的内生金属矿产,44,喜马拉雅运动,1,时间,N,2,E,3,- N,1,II,I,E,2,2,意义,1,特提斯(,Tethys),洋闭合,青藏高原强烈上升,,形成西高东低大江东去的格局,2,环太平洋外带(地震、火山及板块构造),及内生矿产的形成,3,Pengea,继续分裂,45,联合大陆的形成与解体,早古生代,末期加里东运动使,古大西洋闭合,造成了劳伦大陆与俄罗斯大陆的碰撞、对接,形成了,劳俄大陆,晚古生代,海西构造运动,古亚洲洋,(天山兴蒙海槽)的,闭合,使得中国塔里木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对接,乌拉尔洋,位于俄罗斯大陆与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大陆之间。泥盆纪和石炭纪彼此靠扰,二叠纪时碰撞拼合,古亚洲洋和乌拉尔洋的相继闭合,导致劳俄大陆、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大陆、华北柴达木和塔里木大陆相互连接,在晚古生代后期这些相互连接的大陆称为,劳亚大陆,由于,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的西侧(即北美,西欧和非洲之间)也在古生代末期相互联接,就形成了全球统一的巨型,联合古陆(Pangea),晚三叠世,开始,联合大陆开始分裂解体,。,46,中国历史构造及地层分区略图,4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