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考研课件——机械设计总论

上传人:清****欢 文档编号:243154030 上传时间:2024-09-1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考研课件——机械设计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武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考研课件——机械设计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武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考研课件——机械设计总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章 机械设计总论,研制:,1-1,概 述,1-3,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1-2,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机器,(Machine),主要是指机械装置。如电动、内燃机、机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起重运机械、冶金矿山机械、轻纺食品机械等等。,机械设计,(Machine Design),即为各种机械,装置的设计,机械设计是为了满足机器的某些特定,功能而进行的创造性过程,设计是创造性的劳动,,设计的本质在于创新。本课程主要介绍机械设计中,的一些基础知识。,机械(,Machinery),是机器和机构统称。,1-1,概 述,内燃机,指南车,破碎机,机械设计课程的研究对象,机械。如:,带 式 运 输 机,运输带,电动机,联轴器,联轴器,减速器,带 传 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螺纹联接,轴,键 联 接,轴承,联轴器,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用及设计计算,机械设计课程的研究内容,:,链 传 动,通用的零,部件系指,传动,零件,轴类,零件,联接,零件,蜗杆传动,齿轮传动,链 传 动,v,v,主动轮,1,传动带,3,从动轮,2,n,2,n,1,1,2,带传动,螺纹联接,键联接,花键联接,滚动轴承,半联轴器,键,齿轮,滚动轴承,轴,套筒,轴系零部件设计,轴,滚动轴承,轴系结构分析,联轴器,半联轴器,螺栓联接,柱销,弹性套,半联轴器,5,其他要求:环保、噪音、外观等,一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1,实现预定的功能,工作可靠;,2,经济性好:设计和制造周期短、成本低,产品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维护管理费用少,;,3,操作方便,运行安全;,4,标准化、系列化程度高:以便简化设计工作,提高,产品质量;,1-2,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二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及计算准则,一)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零件的工作能力,是指在一定的运动、载荷和环境情况下,,在预定的使用期限内,不发生失效的安全工作限度。,二)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过大弹性变形,零件的刚度不够引起,塑性变形,工作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S,引起,2,变形,疲劳断裂,工作应力超过零件的疲劳极限,r,引起,过载断裂,工作应力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B,引起,1,断裂,压溃、过度磨损,零件接触表面上的压应力,p,过大,胶,合,零件工作温升,t,过高引起,表面疲劳损坏,零件表面接触应力,H,过大引起,3,表面,失效,计算准则,用于计算并确定零件基本尺寸的主要依,据。对于具体的零件,应根据它们的主要失效形式,采用,相应的计算准则。常用的计算准则有:,三)机械零件的计算准则,1,强度准则性,针对零件断裂、塑性变形或表面疲劳,损坏失效,强度,指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断裂或塑性变形的能力。强度是保证零件工作能力的最基本要求。若零件的强度不够,不仅因为零件的失效使机械不能正常工作,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强度的计算准则为:, MPa,或, ,针对断裂或塑性变形,H, ,H,针对表面疲劳损坏,2,刚度准则,针对过大弹性变形,刚度,指零件在一定载荷作用下抵抗过大弹性变形的能力。刚度是保证机正常工作,提高机床加工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刚度的计算准则为,:y y ,;,;, ,式中,,y,、,和,分别为零件工作时的挠度、偏转角,和扭转角;,3,耐磨性准则,针对过度磨损、胶合破坏,耐磨性,指零件在载荷作用下相对运动的两零件接触界的抗磨损面能力。耐磨性是保证有相对运动的零件正常工作的基本要求。其验算式为:,p,p,防止过度磨损,pv pv,防止胶合破坏,计算准则,4,振动和噪声准则,针对高速机械的振动失稳,(即共振)当零件的固有振动频率,f,等于或趋近于零件的,强迫振动频率,f,p,时,将产生共振。这不仅影响机械正常,工作,甚至造成破坏性事故,而振动又是产生噪声的主要,原因。,防止共振的条件为:,f,p,0,87 f,或,f,p,1,18 f,式中,,f,零件的固有振动频率,取决于零件的质量和,刚度,f,p,零件受激振源作用引起的强迫振动频率,计算准则,机械设计应满足的要求很多,但强度要求是所有,零件都必须满足的首要条件,而强度计算必需确定,作用于零件上的载荷和应力。,一载荷和应力的类型,一)载荷,静载荷,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的载荷,变载荷,大小或方向随时间变化的载荷,静应力,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极缓慢)的应力,变应力,大小和方向,或大小或方向随时,变化的应力,二)应力,1-3,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2,变应力参数及典型变应力,1,)变应力参数:,最大应力:,max,最小应力:,min,应力循环特征:用来表示应力的变化情况,=,min,/,max,2,)典型变应力及应力循环特征,平均应力:,应力幅:,max,m,min,a,a,t,一载荷和应力的类型,应力类型,a,)静应力:,= +1,变应力特例,b,)非对称循环变应力,在(,+1,-1,)间变化,max,m,min,a,a,t,t, =,常数,c,)对称循环变应力,= -1,t,a,max,min,d,)脉动循环变应力,= 0,t,a,a,max,m,一载荷和应力的类型,二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强度条件式,静应力作用下,过载断裂、塑性变形,二),零件强度条件式:, =,lim,/,S,材料的极限应力,安全系数,脆性材料制造的零件:,lim,=,b,塑性材料制造的零件:,lim,=,S,1,静应力作用下,零件极限应力,2,变应力作用下零件限应力,lim,= ,N,疲劳极限,一)零件的失效形式,变应力作用下,疲劳破坏约占零件损坏事故中,的,80%,。,3.,安全系数,S,的取值对零件的结构尺寸、工作可靠性均,有影响,设计时应根据零件的重要性、零件材料的质量、栽,荷计算准确性等方面,合理选取,具体数值可参考设计资料。,(1),零件损坏机理,静应力作用下:,危险剖面塑性变形或断裂,变应力作用下:,疲劳断裂,零件表面应力超过极限值,微裂纹,扩展,断裂,(2),极限应力,静应力极限应力:,与材料性能有关,变应力疲劳极限:,与材料有关外,还与,循环特征,r,应力循环次数,N,有关,应力集中、绝对尺寸、表面状态,三,),零件损坏机理,三,机械零件,材料,的,疲劳极限,描述应力循环次数,N,和疲劳极限,N,间关系的曲线,其横坐标为应力循环次数,N,,纵坐标为疲劳极限,N,疲劳曲线,无限寿命区,有限寿命区,N,0,N1,N,1,N2,N,2,N,N,N,0,一,),N,疲劳曲线,(,等应力循环特征,的不等寿命,N,曲线),D,D,点以后的疲劳曲线呈一水平线,代表着无限寿命区,其方程为:,由于,N,D,很大,所以在作疲劳试验时,常规定一个循环次数,N,0,(,称为循环基数,),,用,N,0,及其相对应的疲劳极限,r,来近似代表,N,D,和,r,,于是有:,机械零件的疲劳大多发生在,s,N,曲线,D,点以前,,可用下式描述:,有限寿命区间内循环次数,N,与疲劳极限,rN,的关系为:,式中,,r,、,N,0,及,m,的值由材料试验确定。,N,应力循环次数,N,= 60,n,t,h,每转受栽次数,使用寿命(,h,),转速(,r/min,),用疲劳曲线求取疲劳极限,N,的方法,无限寿命区(,NN,0,),疲劳极限:,N,= ,,,k,N,= 1,k,N,寿命系数,有限寿命区(,N,N,0,),疲劳极限,:,二)极限应力线图(等寿命疲劳曲线),机械零件材料的疲劳特性除用,N,曲线表示外,,,还可用等寿命曲线来描述。该曲线表达了不同应力比时疲劳极限的特性。,在工程应用中,常将等寿命曲线用直线来近似替代。,用,A,C,折线表示零件材料的极限应力线图是其中一种近似方法。,A,直线的方程为:,C,直线的方程为:,为试件受循环弯曲应力时的材料常数,其值由试验及下式决定:,对于碳钢,,0.1,0.2,,对于合金钢,,0.2,0.3,。,极限应力线图,材料的疲劳特性,不同应力循环特征,r,时的疲劳极限,材料的极限应力,简图,已知材料的机械性能,可作,简图,折线,ADG,上任一点,表示在,不同,r,时的疲劳极限,对于,n,点,(,工作应力为,和,),应力循环特征:,对应的疲劳极限:,等效系数,零件的极限应力图还应考虑应力集中、绝对尺寸、表面状态的影响,应力集中:零件剖面几何形状突变处疲劳极限降低,用应力集中系数,来考虑,绝对尺寸:剖面绝对尺寸大、出现缺陷概率大、疲劳极限降低,用绝对尺寸系数,来考虑,表面状态,:表面光滑或强化处理、能提高疲劳极限,用,表面状态,系数,来考虑,综合影响系数,或,考虑各因素影响,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1,四,.,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一)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由于零件几何形状的变化、尺寸大小、加工质量及强化因素等的影响,使得零件的疲劳极限要小于材料试件的疲劳极限。,以弯曲疲劳极限的综合影响系数,表示材料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1,与零件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1e,的比值,即,在不对称循环时,,是试件与零件极限应力幅的比值。,将零件材料的极限应力线图,中的直线,ADG,按比例向下移,,成为右图所示的直线,ADG,,而极,限应力曲线的,CG,部分,由于是,按照静应力的要求来考虑的,故,不须进行修正。这样就得到了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二)单向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进行零件疲劳强度计算时,首先根据零件危险截面上的,max,及,min,确定平均应力,m,与应力幅,a,,然后,在极限应力线图的坐标中标示出相应工作应力点,M,或,N,。,根据零件工作时所受的约束来确定应力可能发生的变化规律,从而决定以哪一个点来表示极限应力。,机械零件可能发生的典型的应力变化规律有以下三种:,应力比为常数:,r=C,平均应力为常数,m,=C,最小应力为常数,min,=C,相应的疲劳极限应力应是极限应力曲线上的某一个点 所代表的应力。,计算安全系数及疲劳强度条件为:,单向应力状态下的安全系数(当常数时),安全系数定义:,对于塑性材料,即,时,即,时,以上正应力公式,用,替代,则对剪应力同样适用,当应力在疲劳破坏区,当应力在静强度区,例有一热轧合金钢零件,其材料的抗弯疲劳极限:,658MPa,,,400MPa,,屈服极限,189Mpa,,应力幅为,129Mpa,,零件的应力集中系数,1.26,,尺寸系数,如取安全系数,S,min,1.5,,核验此零件是否安全。,658MPa,,,780MPa,,所承受的弯曲变应力,0.78,,表面状态系数,1,。,解:,(1),(2),因,(3),(4),故得,因此,该零件安全。,零件产生疲劳破坏,4,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四)双向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当零件上同时作用有同相位的稳定对称循环变应力,s,a,和,t,a,时,由实验得出的极限应力关系式为:,式中,t,a,及,s,a,为同时作用的切向及法向应力,幅的极限值,。,若作用于零件上的应力幅,s,a,及,t,a,如图中,M,点表示,则由于此工作应力点在,极限以内,未达到极限条件,因而是安全的。,由于是对称循环变应力,故应力幅即为最大应力。弧线,AMB,上任何一个点即代表一对极限应力,a,及,a,。,计算安全系数:,机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当两零件以点、线相接处时,其接触的局部会引起较大的应力。这局部的应力称为接触应力。,接触应力是不同于以往所学过的挤压应力的。挤压应力是面接触引起的应力,是二向应力状态,而接触应力是三向应力状态。接触应力的特点是:仅在局部很小的区域内产生很大的应力。,式中,1,和,2,分别为两零件初始接触线处的曲率半径,其中正号用于外接触,负号用于内接触。,对于线接触的情况,其接触应力可用赫兹应力公式计算。,式中:,为综合曲率半径;,、,分别为两圆柱体的曲率半径,(,mm),,其中,、,“,号分别用于外接触和内接触;,、,分别为两圆柱体材料的弹性模量,(,Mpa),;,、,分别为两圆柱体材料的泊桑比。,1-4,机械设计中的摩擦、磨损和润滑问题,一、机械中的摩擦,、干摩擦:表面间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金属接触时的摩擦,摩擦系数一般大于,0.1,、边界摩擦:表面间被极薄的润滑膜所隔开,且摩擦性质与润滑剂的粘度无关而取决于两表面的特性和润滑油油性的摩擦,摩擦系数约在,0.01,0.1,、流体摩擦:表面间的润滑膜把摩擦副完全隔开,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流体分子内部摩擦力的摩擦,摩擦系数可达,0.001,0.008,、混合摩擦:摩擦副处于干摩擦、边界摩擦和流体摩擦混合状态时的摩擦,二、机械中的磨损,、磨损的定义:,由于表面的相对运动而使物体工作表面的物质不断损失的现象,零件的磨损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磨合磨损,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及,剧烈磨损,阶段,2,、磨损过程,粘着磨损:,磨损类型,磨粒磨损:,摩擦表面的微凸体在相互作用的各点发生粘着作用,使材料由一表面转移到另一表面的磨损,摩擦表面间的游离硬颗粒或硬的微凸体峰间在较软的材料表面上犁刨出很多沟纹的微切削过程,表面疲劳磨损,:,摩擦表面受循环接触应力作用到达一定程度时,就会在零件工作表面形成疲劳裂纹,随着裂纹的扩展与相互连接,会造成许多微粒从零件表面上脱落下来,致使表面上出现许多浅坑,这种磨损过程即为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在摩擦过程中金属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磨损,三、机械中的润滑,功用:降低摩擦;,减少或防止磨损;降低摩擦功耗,,降低温升;,防锈;,缓冲和吸振,流体动力润滑的物理解释,实例:滑动轴承,;,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为:,1,、两工作表面间必须构成楔形间隙;,2,、两工作表面间应充满具有一定粘度的润滑油或其它流体;,3,、两工作表面间存在一定相对滑动,且运动方向总是带动润滑油从大截面流进,小截面流出。,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