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通论作物病害

上传人:c****d 文档编号:243079989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8.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保护通论作物病害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植物保护通论作物病害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植物保护通论作物病害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水稻病害的种类,按照病原物分类,水稻病害可以分成下列几类:,1.,真菌病害:,如,稻瘟病,、,纹枯病,、胡麻斑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恶苗病等,2.,细菌病害: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等,3.,病毒病害:,水稻普通矮缩病,(RDV),、黄矮病,(RTYV),、条纹叶枯病,(RSV),等,4.,线虫病害:,如干尖线虫病、茎线虫病等。,1,稻瘟病,Rice blast,一、症状,由于为害的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1,.,苗瘟,三叶期前发病,主要由种子带菌所引起,病苗基部灰黑色,上部变褐,卷缩枯死。病部产生大量灰色霉层。,2.,叶瘟,秧苗三叶期后至穗期发生。分蘖期至拔节期盛发。病斑常因天气条件的影响和品种抗病性的差异,分为,4,种类型:,急性型 慢性型,白点型 褐点型,慢性型(普通型),“,三部一线,”,:中毒部、坏死部、崩溃部、褐色坏死线,3.,节瘟 多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围绕节部扩展,使整个节部变黑腐烂,干燥时病部易横裂折断。,2,2.,叶瘟,普通型,(慢性型) 为最常见的症状。病班梭形,最外层为淡黄色晕圈,称,中毒部,;内圈为褐色,称,坏死部,;中央呈灰白色,称,崩溃部,。病斑两端中央的叶脉常变为褐色长条状,称坏死线。此,“,三部一线,”,是其主要特征,也称典型病斑。潮湿时,病斑背面生,灰白色霉层,。,急性型,感病品种的叶片常产生暗绿色近圆形至椭圆形的病斑,正反两面都有大量灰色霉层,是此病流行的预兆。,白点型,感病品种的嫩叶感病后,产生的白色近圆形小白斑。如果天气条件有利于病害发展,可迅速扩展成为急性型病斑。,*,褐点型,抗病品种的老叶上,产生的褐点病斑。,3,4.,穗颈瘟,在穗颈上初生褐色小点,扩展后可使穗颈成段变褐色或黑褐色。,5.,谷粒瘟,颖壳变成灰白色或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可造成种子带病。,*,湿度大时,病部均可产生灰色霉层。,二、病原物,*,病菌,无性态,为灰梨孢(,Pyricularia grisea,),属半知菌类。,*,有性态,为稻卵孢球腔菌,(,Magnaporthe grisea,)属子囊菌门,但一般极少产生有性世代。,生理特性,菌丝,生长温度为837,适温为2628。,分生孢子,在1035均可形成,以2528为最适。,孢子萌发,温度为1532,适温2528,。,4,稻瘟病病原形态图,1.,分生孢子梗,2.,分生孢子,3.,分生孢子萌发,分生孢子的形成,要求相对,湿度,在93以上,并需有一定时间的,光暗,交替条件。,(直射阳光或光线则抑制孢子萌发,芽管及菌丝生长。),分生孢子的萌发,要求相对湿度在90以上,,最好有水滴或水膜存在,。一般在适温下,满足水湿条件,经0.5-1小时,分生孢子即开始发芽。,结露时间不到7小时,病原菌孢子不能完成,侵入,。,5,三、发病条件,主栽品种抗病性丧失,稻瘟病爆发流行的根本原因是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变化以及品种单一化种植后抗性丧失。,潜在致病小种随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而增殖,最后成为优势小种。一个地区品种丧失抗性,是与病菌优势种群及潜在致病小种的分布和出现频率密切相关的。,水稻的抗病性,水稻品种的抗病性直接影响到稻瘟病的危害程度。,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四叶期至分蘖盛期和抽穗初期最易感病,。,致病性分化,稻瘟菌对不同品种的致病性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可区分为不同的生理小种。,6,抗病机制,水稻,株型紧凑,叶片窄而挺,,叶表水滴易滚落,可相对降低病菌的附着量,减少侵染机会。寄主,表皮细胞硅质化程度,与抗侵入和抗扩展能力成正相关。另外,,过敏性坏死反应,是抗扩展的一种机制,即寄主细胞在病菌侵入初期,迅速发生过敏反应,受侵细胞变褐坏死,使入侵菌丝被限制在侵染点附近,甚至死亡。,品种抗病基因与病菌无毒基因的互作,抗病品种所具有的抗病基因只有对应于病菌小种的无毒基因时才表现抗病,如果被病菌小种对应的毒性基因克服,则表现感病。,2.,气象因素,气象因素是影响病害发生与发展的,主导因子,。在气象因素中,以,温、湿度最为重要,其次为光和风,。水稻处于感病阶段,气温在2030,尤其在2428,阴雨,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易引起稻瘟病严重发生,反之,连续出现晴朗天气,相对湿度低于85,病害则受抑制。,7,3.,栽培管理,栽培管理技术既影响水稻的抗病力,也影响病菌生长发育的田间小气候。其中,以,施肥和灌水,尤为重要。,氮肥施用过量,会导致稻株体稻株恋青披叶,,硅质化细胞,数量下降,有利于病菌侵染。长期深灌,易造成土壤缺氧,产生有毒物质,妨碍根系生长,也会加重发病。,*,稻瘟病流行是病原菌群体和水稻群体间在气候条件与栽培因素影响下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害循环:越冬与初侵染源,稻瘟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谷、病稻草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病稻草上越冬病菌产生的孢子可引起初侵染,形成中心病株。,8,稻瘟病病害循环,初侵染形成的病斑上产生的孢子,借气流传播至健株,引起再侵染。,只要条件适宜,病菌可反复进行多次再侵染,以致病害迅速扩展流行。,水稻收割后,病菌又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种子和病稻草中越冬。,9,五,、,病害控制,*,应采用以选育和利用抗病丰产优质良种为中心,防病栽培措施为基础,辅以适时施药保护的综合防治措施。,1、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因地制宜,选择品种,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的策略,用抗谱广、抗性稳定的品种作亲本,进行杂交育种。或将多个垂直抗性基因转入丰产品种中培育广谱持久抗性品种都是抗稻瘟品种选育的途径。,不同垂直抗性品种搭配种植、轮换种植,或多个垂直抗性品种同时种植,防治品种单一化,以稳定生理小种。,10,2,、加强水肥管理,注意氮、磷、钾配合使用,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适当施用含硅酸的肥料(草木灰等)。,水肥管理必须密切配合。合理排灌,以水调肥,促控结合。控制田间小气候,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抗病性。,分蘖期浅水勤灌,促进分蘖,达到一定苗数后适度晒田,控制无效分蘖。,3,、药剂防治,1)种子消毒:,2)秧苗带药移栽:秧田喷药或药剂浸秧。,3) 喷药保护:对感病品种和易感生育阶段,结合田间病情和天气变化情况,适时施药防治。,11,三片叶片病叶率3%时首次施药控制叶瘟。穗颈瘟的防治应在破口至始穗期喷一次药,然后根据天气情况在,齐穗时,喷第二次。,常用药剂:,7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的富士1号,春雷霉素,稻瘟灵可湿性粉剂等,。,12,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白叶枯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一种细菌病害。水稻受害后,叶片干枯、,米质下降,,,症状:,白叶枯病在水稻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主茎也可发病。,由于环境条件、品种抗性和侵染部位的不同,病害症状有不同类型:叶枯型、急性型、中脉型、凋萎型和黄叶型。,1.,叶枯型:,典型症状。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为暗绿色水浸状条斑,随后沿叶缘或中脉发展形成波纹状长条斑,病健部分界明显。病斑可扩展至叶片基部或叶鞘。病斑从黄褐色最终转呈灰白色或黄白色,远看一片白色,因此称作白叶枯病。湿度大时,病部可见蜜黄色珠状菌脓。,13,中脉型,:,病菌从叶片中脉伤口侵入,沿中脉上下扩展,呈长条状,病斑淡黄色。孕穗期易出现此症状。,以上类型,均在病部会有黄色菌脓溢出,。,急性型:,主要在环境条件适宜或品种感病情况下发生。暗绿色病斑,似水烫伤状,随即纵卷青枯。,凋萎型,(,枯心型,),:多见于高感品种。发生在秧田后期和移栽后返青分蘖期。,叶片失水、青卷、枯萎。,黄叶型:,多于成株,新叶褪绿呈黄色条斑。,14,二、病原物,稻黄单胞杆菌水稻白叶枯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pv.,oryzae,,薄壁菌门黄单胞杆菌属细菌。,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极生单鞭。革兰氏阴性。好气性。生长温度范围为,5,40,,最适为,25,32,。,15,一、,水稻纹枯病,症状,发病时期:纹枯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在抽穗期发病最盛。,危害部位:主要危害水稻叶鞘、叶片,引起鞘枯和叶枯,严重时易造成倒伏,降低结实率和粒重。,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点,逐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状病斑,,病斑多时互相连接成很大的不规则云纹斑,引起叶片发黄枯死。,叶片病斑与叶鞘相似。湿度大时,病部长有白色至灰白色蛛丝状菌丝,然后缩成白色菌丝团,以后变成扁球形或不规则形的暗褐色菌核。,典型症状,是在叶鞘和叶片,纹枯病病株呈,“,鸟巢,”,状,上形成云纹状病斑和菌核。,16,初侵染源主要为田间越冬的菌核。春耕灌水后,越冬菌核漂浮水面,插秧后随水漂浮,附着在稻株基部叶鞘上,适宜条件下,萌发长出菌丝,进入叶鞘内侧,产生附着胞,通过气孔或直接侵入组织内。,菌核有浮沉现象,大部分菌核在水里飘浮。无休眠期,当年形成的菌核可直接萌发致病。据江苏调查,晚稻收获后,一般病田的菌核为每亩,10,万粒左右,重病田,60,80,万粒,发病最重的田高达,200,300,万粒。,防治:,1.,清除菌源,2.,加强肥、水管理,3.,化学防治,4.,生物防治,17,水稻纹枯病病害循环,18,水稻恶苗病,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白秆病,是危害水稻地上部的一种系统性侵染病害。(真菌),恶苗病菌代谢产生的赤霉素具有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病苗徒长,比健苗高1/3左右,植株细弱,叶片、叶鞘狭长,淡黄绿色,根发育不良。,19,稻曲病,稻曲病菌可产生对人、畜有害的毒素。,据试验,以稻曲病粒拌饲料喂家兔和鸡,可引起慢性中毒,使气管、心、肝和肺等内脏器官发生病变,直至死亡。,可见,稻曲病不仅显著降低水稻产量,而且严重影响稻米品质,危害人,、,畜,健康。,症状:,稻曲病仅发生在穗部。在颖壳内形成菌丝块,破坏病粒内部组织,菌丝块增大,露出黄绿色块状孢子座,逐渐膨大,后变为墨绿色或橄榄色。最后孢子座表面龟裂,散布墨绿色粉末状的厚垣孢子。,20,稻胡麻斑病,病原:,稻平脐蠕孢,Bipolarisoryzae,(无性态),宫部旋孢腔菌,Cochliobolusmiyabeanus,(有性态),症状:全国各稻区普遍发生,病叶受害产生椭圆或长圆形褐色或暗褐色病斑,大小于胡麻(芝麻)子粒。严重时病斑联合呈大病斑,可造成植株枯死。病害还可危害穗颈和谷粒。,21,水稻病毒病,全世界已知的水稻病毒病有,10,多种。我国发生的水稻病毒病主要有:黄矮病、,条纹叶枯病,、普通矮缩病、黑条矮缩病、黄萎病和丛矮病等。,感病稻株明显矮缩,大多不能抽穗,通常发病率接近于产量损失率。,水稻病毒病多由叶蝉或飞虱传播;多为持久性传毒;种子不传病。,22,一、 发生概况,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该病过去在云南、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均有分布,但危害并不严重。,水稻条纹叶枯病,症状:,俗称假枯心。水稻发病后,一般先在叶基部出现褪绿黄斑,逐渐向上扩展形成黄绿相间的条纹或斑驳,叶片质薄而软,心叶常扭卷呈捻状或枯死。,23,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曾频频流行,损失很大,,危害逐年加重,上升为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小麦赤霉病,跨长江过黄河,有北移趋势。,小麦纹枯病发生日趋严重,小麦全蚀病和小麦根腐病等根部病,害,以前主要发生在黄河以北地区,近年来也在向长江流域麦区蔓延,由北南移。,麦类黑穗病和小麦线虫病,小麦胞囊线虫病,小麦病毒病有加重趋势,防治和研究工作急待加强,。,我国小麦病害发生特点,小麦锈病主要有以下三种:小麦,条锈,病,小麦,叶锈,病,小麦,秆锈,病,24,3,种锈病的症状特点,共同特点:,前期夏孢子堆铁锈状,后期冬孢子堆黑色,。,区别:“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危害:,掠夺植株体内的养分和水分,干扰和破坏植株正常的生理功能,叶绿素被破坏,光合速率下降,表皮组织破坏,蒸腾作用加强,失水严重,造成叶片早枯,产量下降。,流行年份,感病品种可减产2030%,特大流行减产高达50%-60%,严重时可造成颗粒无收。,25,危害:,掠夺植株体内的养分和水分,干扰和破坏植株正常的生理功能,叶绿素被破坏,光合速率下降,表皮组织破坏,蒸腾作用加强,失水严重,造成叶片早枯,产量下降。,流行年份,感病品种可减产2030%,特大流行减产高达50%-60%,严重时可造成颗粒无收。,26,小麦条锈病,症状,条锈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病斑初形成褪绿条斑,后逐渐形成隆起的疱疹斑(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小,椭圆形,鲜黄色,在叶脉间纵向排列成整齐的虚线条状。后期表皮破裂,散出鲜黄色粉末(夏孢子)。,小麦接近成熟时,在叶鞘和叶片背面形成短线条状,扁平的黑褐色冬孢子堆,表皮不破裂。,小麦幼苗受害后,以侵染点为中心,形成同心圆排列的夏孢子堆。,条锈病:条形柄锈菌属担子菌门柄锈菌属。,叶锈病:小麦隐匿柄锈菌,属担子菌门柄锈菌属。,秆锈病:禾柄锈菌,属担子菌门柄锈菌属。,27,三种小麦锈菌的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上为夏孢子堆,下为冬孢子堆,),左,.,小麦条锈菌 中,.,小麦秆锈 右,.,小麦叶锈菌,28,共同特性:,活体营养生物(专性寄生),在发病部位产生两种孢子,以夏孢子完成整个生活史,冬孢子在生活史中未发现其作用,生理分化现象明显,病害循环共同点,气孔侵入,吸器吸收营养,夏孢子是唯一的初侵染来源,冬孢子在侵染循环中未发现其作用,三种锈病均为高空远传病害,在距离上可传几百公里或上千公里,在1500m-4300m的高空捕捉到它的孢子,三种锈病均可在短期内流行,有多次再侵染(夏孢子),29,条锈病:,越夏:,条锈病是一种低温病害,不耐高温,越夏是条锈病侵染循环中的关键环节。夏季最热一旬均温超过2223,条锈菌不能越夏。,越夏场所:夏季冷凉山区和高原地区的晚熟小麦、自生麦苗和其他越夏寄主(如黑麦和禾本科杂草等。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高寒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秋苗发病,:,越夏后的病菌,秋季随,气流,从越夏区逐步向冬麦区传播蔓延,侵染秋苗。,不同点:越夏,秋苗发病,越冬,春季流行,越冬,:,冬季当气温降至,12,时,病菌以侵入叶组织的菌丝体休止越冬。,30,以常年气候而言,我国条锈菌越冬的地理北限为,东起山东德州,经河北石家庄、山西介休,西至陕西黄陵一线。该线以北越冬率很低,以南则每年均可越冬,且越冬率较高。,华北平原南部及其以南各地,冬季温暖湿润,小麦仍呈缓慢生长状态,条锈菌可在冬季正常侵染,不存在越冬问题。在江淮、江汉和四川盆地等麦区,条锈菌可在冬季持续侵染蔓延,成为来年侵染北方麦田的菌源基地,这些地区也称为“冬繁区”。,春季流行,:旬平均气温达到5时,条锈病菌开始活动,。,春季流行是小麦条锈病危害的主要时期。,在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的前题下,决定春季流行的关键因素是越冬菌量和春季降雨量。越冬菌量大,春季降雨量多,容易引起条锈病流行。,条锈菌的远距离循环主要是夏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夏孢子可传播,1000km,以上。,31,条锈病的流行区系,锈菌在特定区域内越夏和越冬,菌源进行有规律的交流而辗转完成其周年循环。这些各有特点而又相互联系的地区,组成了病害流行的地区系统,称为,“,流行区系,”,。小麦条锈病有三个流行区系,中东部流行区系,:,这是我国小麦条锈病最大的流行区系。该区系包括若干个流行区。其中关中、晋南、豫东南、川西盆地和甘肃泾渭流域等地为常发区,淮北、晋(山西)中、豫(河南)中平原、冀(河北)中南等地为易发区。,云南流行区系,:,条锈菌可在滇中、滇西、滇西北和滇西南高海拔地区越夏,其菌源作用仅限于在本地区危害。,新疆流行区系,:,本区小麦条锈病主要在伊犁、阿克苏、喀什等地流行危害,组成一个与内地隔离的独立区系。条锈菌可在本区越冬和越夏。关键时期的雨量制约流行强度。,32,叶锈病病害循环:,叶锈菌在华北、西北、西南、中南等地自生麦苗上越夏,越夏后感染当地秋苗。在秋苗上越冬。冬小麦播种越早,秋苗发病也越早、越重。,秆锈病病害循环:,秆锈菌夏孢子不耐寒冷,在我国北方广大麦区不能安全越冬。主要越冬区在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局部地区。小麦秆锈菌是以夏孢子世代在南方危害秋苗并越冬,通过菌源的远距离传播,在北方春麦区引起春夏流行,构成周年侵染循环。,小麦秆锈菌的越夏区域较广,在西北、西南、东北和华北地区均可越夏并不断繁殖蔓延。,33,小麦锈病的预测预报,预测的主要依据:,当地菌源数量、大面积品种感病情况、气象因素等。在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的条件下,一般主要根据菌源和气象因素来进行预测。对于无当地越冬菌源的地区,则要监测外来菌源多少和到达的时间早晚。,冬前长期预测,:,在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的条件下,秋苗发病重,冬季气温偏高,次年,35,月降雨多,尤其是早春,1,个月左右的降雨多于常年,则晚春病害就可能大流行或中度流行。,早春中期预测,:,越冬率高,早春菌源量大,气温回升早,春季雨水多,将可能发生大流行或中度流行。若春季菌量中等,雨水多,将可能发生中度流行甚至大流行。若早春菌量少,一般不会流行。但若外来菌源量大,则会引起后期流行。,34,小麦锈病的综合治理,1.种植抗病品种,:,聚合品种(将多个抗病基因聚合在一个品种中)、多系品种(抗不同生理小种的多个品系的组合)或多抗品种(抗多个小种,或兼抗其他病害的品种)。,2.实行抗锈基因合理布局,:,在小麦锈病的,越夏区和越冬区,分别种植不同抗源类型的小麦品种,减少锈菌优势小种形成的机会,减缓小麦品种抗锈基因失效的速度;,同一地区应实行抗源多样化,。在品种的合理利用方面,,实行多品种分区布局,,另外还要注意应用具有避病性(早熟)等特点的品种。,3.,栽培防治,:,适期播种,避免早播,减轻秋苗发病,减少秋季菌源。越夏区要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的积累和传播;在土壤缺乏磷、钾肥的地区,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减少锈病发生;合理灌溉,将病害的发生和产量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4,.,药剂防治:,目前可用,粉锈宁、速保利,等三唑类杀菌剂拌种或成株期喷雾。,粉锈宁可按麦种重量,0.03,拌种,,速保利可按种子量,0.01%,拌种,持效期可达,50d,以上。成株期田间病叶率达,2%4,时,应进行叶面喷雾,每,hm,2,用粉锈宁,75135g,,用速保利,4560g,,一次施药即可控制成株期危害。,35,小麦白粉病,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小麦受害后,叶片早枯,成穗率低,粒重下降,一般减产,10,20,,特重地块损失,50,以上。已成为我国小麦上的重大病害之一。,各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严重时也可危害,茎杆和穗部。,典型症状,为病部表面附有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后期霉层变为,灰色至灰褐色,,上面散生,黑色小颗粒(闭囊壳)。,霉层下面及周围寄主组织褪绿,病叶黄化、卷曲并枯死。,36,病原无性态为,串珠粉状孢菌,半知菌类粉孢属。,有性态为,禾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子囊菌门布氏白粉菌属。,菌丝体表,生、无色,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吸取养分。,菌丝上垂直生成,分生孢子梗,,基部膨大呈球形,梗上,串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圆形,单胞,无色。,分生孢子萌发,对湿度的适应范围较广(0100%),但在水滴中不萌发,0.5-30萌发,,适温1020,。但,分生孢子不耐高温,,夏季寿命很短。直射阳光抑制分生孢子萌发,植株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或阴天利于发病。,子囊孢子,只有在饱和湿度下才能形成,高湿下才释放。,主要危害小麦,,有时可危害燕麦、黑麦及雀麦、野黑麦、冰草、鹅观草等禾本科植物,20,余种。小麦白粉菌属于,专性寄生菌,,只能在活的寄主组织上生长发育。,37,三、病害循环,越夏:,小麦白粉病菌不耐高温。,(1)在夏季气温较低的地区(最热一旬的平均气温24以下),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自生麦苗或夏播小麦上侵染和安全越夏,在秋季为害秋苗。越夏区主要在海拔较高的山区。,病菌传播:,分生孢子借高空气流远距离传播,。,(2)在低温干燥地区以闭囊壳混于种子间或在病残体上越夏,成为秋苗发病的初侵染源。,越冬:,秋苗发病后,一般都能越冬(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形式)。越冬的病菌侵染春季的小麦。,侵染过程:,分生孢子落到寄主表面,在,相对湿度,65,100%,和气温,17,22 ,,约,4,小时,就可以萌发;产生芽管和附着胞;进而形成侵入丝直接穿透寄主表面的角质层,侵入寄主表皮细胞,形成吸器吸取寄主养料。,38,再侵染和春季流行:,早春气温回升,病菌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引起多次再侵染。,潜育期短,再侵染十分频繁,条件适宜,病害可在短期内暴发流行。,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主要依靠,抗病良种的选育和利用,,辅以,药剂和栽培防病措施,。,1 抗病品种的选用和利用,:,南农9918,,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培育。高抗白粉病,中抗赤霉病,一般不需用药防治,2,栽培防治,越夏区麦收后及时耕翻灭茬,铲除自生麦苗,以减少秋苗期的菌源。,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控制种植密度,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减少感病机会。,南方麦区注意开沟排水,北方麦区适时浇水,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39,3 药剂防治,使用方法有,拌种和生长期喷施,。,喷施关键期:春季发病初期病叶率达到10%要及时喷药。,常用药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兼治条锈病、纹枯病等。生长期使用三唑酮和,烯唑醇,喷施效果最好。但三唑酮已经产生抗药性。国外新近开发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strobilurins)菌剂,已取代三唑酮用于白粉病的防治。,40,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是世界温暖潮湿和半潮湿地区普遍发生的一种流行性、毁灭性病害。我国长江中下游、华南冬麦区和北方春麦区发生最重。,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达,80,90%,,甚至绝产。,赤霉病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而且降低小麦品质,使蛋白质和面筋含量减少,出粉率降低,加工性能受到明显影响。,病麦粒中含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蜀黍赤霉烯酮等多种毒素,人、畜误食后可发生中毒,症状,:,小麦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穗腐危害最严重。,苗枯:由种子和土壤带菌引起。病苗芽鞘变腐烂,病苗黄瘦,病苗腐烂枯死。枯死苗基部可见粉红色霉层。,成熟期,有时会发生茎基腐和秆腐,病部可见粉红色霉层;,穗腐:扬花期发生,致小穗枯死,形成干瘪粒。后期在小穗基部出现粉红色胶状霉层(分生孢子座及分生孢子)。高湿条件下,粉红色霉层处产生蓝黑色小颗粒,即子囊壳。,病原:,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 属于无性孢子类镰孢属。其它多种镰刀,菌也可引起赤霉病,。,我国以,禾谷镰孢菌,为优势种,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属于子囊菌门赤霉属。,41,子囊壳,有性态,分生孢子,42,生理特性,禾谷镰刀菌萌发需要,高温高湿,条件。,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C.,萌发的相对湿度分别为96%,90%以上。,致病力分化:致病力可以分化为强、中、弱三种类型。极易变异,不易划分生理小种。,寄主范围很广,,自然寄主有小麦、大麦、燕麦、黑麦、水稻、玉米、高粱、棉花、甘蔗、甜菜、茄子、番茄、豌豆、紫云英、苜蓿等作物及冰草、稗草、狗尾草等杂草共,60,余种。,禾谷镰刀菌,具,腐生特性兼寄生,特性。,43,三、病害循环,1,、越夏与越冬,越夏: 腐生态 土壤的病残体 寄生态 危害棉花、玉米等寄主越夏。,越冬:秋收后,以子囊壳,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各种寄主植物病残体上越冬。土壤和带菌种子也是重要的越夏冬场所。,2,、初侵染源及其传播,病残体上产生的,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是主要初侵染源。,子囊壳,成熟后遇水滴或相对湿度高于,98%,的条件即能释放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传播以本田和本地区为主。,3,、侵染过程,侵入: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于扬花期,传播至穗部,在适宜条件下萌发,菌丝与花药壁及颖片内侧壁接触,后直接侵入。,寄主组织内的扩展:,病菌侵入花药后的扩展,横向扩展:内外颖片,垂直扩展:花药内病菌向下造成小穗轴和穗轴发病,潜育期:,适宜条件下潜育期约为,3,5,天。,再侵染:,作物成熟期差别大的地区,再侵染严重。,潜伏侵染:,天气干燥下,并不显症。一旦雨湿条件满足,病害即可爆发。,44,1,、品种抗病性和感病生育期,小麦品种间对赤霉病抗性有一定差异,但尚未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主栽品种对赤霉病抗性均不太强。,抽穗扬花期,最易感病,抽穗期,乳熟期,糊熟期。,2,、菌源数量,越冬菌源量和孢子释放时间与发病程度的关系十分密切。足够的菌源量是病害流行的前提。有菌源的地区,小麦抽穗扬花期多雨,潮湿,麦穗长时间湿润则赤霉病会大发生。,3,、气象条件,温度: 发病起始温度,15 ,,能满足,湿度: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降雨量、降雨日数和相对湿度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此外穗期多雾、多露也可促进病害发生。,4,、栽培条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开花期灌水过多,造成田间湿度较大,有利于发病,;,麦田施氮肥较多,植株群体大,通风透光不良或造成贪青晚熟, 加重病情。,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象条件、菌源数量、寄主抗病性及感病生育期、栽培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四、,发病因素,45,2,、菌源数量,越冬菌源量和孢子释放时间与发病程度的关系十分密切。足够的菌源量是病害流行的前提。有菌源的地区,小麦抽穗扬花期多雨,潮湿,麦穗长时间湿润则赤霉病会大发生。,3,、气象条件,温度: 发病起始温度,15 ,,能满足,湿度: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降雨量、降雨日数和相对湿度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此外穗期多雾、多露也可促进病害发生。,46,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虽然国内外育种工作者对此做了大量工作,选育出了一批比较抗病的品种,但总的来说其抗病性和丰产性还不够理想。,抗源:,扬麦,158,、苏麦,3,号、西农,881,,湘麦,1,号等。,2.加强农业防治,精选种子,减少种子带菌率。,适时早播,避开扬花期遇雨(避病),处理植株病残体,深耕灭茬,减少菌源,合理施肥,避免过量过迟施用氮肥:扬花期少灌水,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降湿。,3.药剂防治,当前品种普遍抗性较差的情况下,药剂防治仍是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关键和有效措施。,种子处理:,防治芽腐和苗枯的有效措施。可用50%多菌灵湿拌。,喷雾防治:,防治穗腐的关键措施。最佳施药时期是扬花期,扬花,10%-50%,时用药,;边抽穗边扬花,提前至抽穗期。,常用药剂有,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等内吸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应采取以农业防治和减少初侵染源为基础,充分利用抗病品种,及时喷施化学药剂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五、防治,47,一、小麦黑穗病症状,主要为害,穗部,,病株比健株稍矮,抽穗略早。最初抽出的病穗外面包有一层薄膜,不久自行破裂,散出黑色粉末,大部分病穗整个穗子变为黑粉,即冬孢子。也有少数小穗仍为健全的,留在穗子的上半部。,48,小麦纹枯病症状,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受害,造成烂芽、死苗、花秆烂茎(眼斑)、倒伏、枯孕穗、枯白穗等多种症状。,主要危害植株基部的叶鞘和茎秆。,发病初期,在近地面的叶鞘上产生淡褐色小点,后发展成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或眼点状病斑。田间湿度大时,病部形成黄褐色菌核。,49,玉米小斑病,*,该病主要分布于黄河和长江流域温暖潮湿地区。以夏播玉米和春、夏播玉米受害较严重,春播玉米区受害较轻。近些年由于推广抗病品种,此病得以控制。本病属由气流传播的流行性病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抽雄后发病较重,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苞叶、果穗和籽粒。,病斑初期呈水浸状,后变黄褐色,边缘深褐色,有时病斑上有,2,3,个同心轮纹。病斑呈椭圆或纺锤形。病斑密集时连片融合,致使叶片枯死。多雨潮湿时病斑上可见灰黑色霉层。,* 叶片上,有三种类型病斑:,1.,椭圆形 其扩展受叶脉限制,黄褐色,边缘深褐色;,2.,椭圆形或纺锤形 扩展不受叶脉限制,灰褐色或黄色,一般无深色边缘,有时病斑上出现轮纹;,3.,黄褐色坏死小斑点 周围有黄褐色晕圈,病斑不扩大,属抗病类型。,50,玉米大、小斑病症状比较,玉米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病斑形状 椭圆形 梭形,病斑大小,0.3-0.7,0.2-0.5cm 5-10,1cm,同心轮纹,2-3,圈 无,霉层颜色 黑色 灰黑色,二、病原物,*有性态,为异旋孢腔菌,子囊菌亚门,旋孢腔菌属,,不常见,偶尔可在枯死病组织上或近叶鞘叶片上发生;,无性态,为玉蜀黍双极蠕孢,半知菌亚门,双极蠕孢属,。,分生孢子梗单根或,2,3,根从叶片气孔或表皮细胞间隙伸出,直立或屈膝状,不分枝,褐色至暗绿色,具分隔。,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至梭形,褐色,朝一方弯曲,中间最粗,两端渐细,脐点不外伸。分生孢子萌发时每个细胞均可长出芽管。,51,子囊壳黑色,球形,喙部明显,表面可长出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梗。,子囊圆筒状,顶端钝圆,基部有柄。,子囊孢子线状无色透明,具,5,9,个隔膜,在子囊内相互缠绕成螺旋状。萌发时,每个细胞均可长出芽管。,52,2.生理特性,:菌丝发育温度1035,最适温2830 。分生孢子形成最适温2325,,萌发最适温2632 ,都需高湿条件。,分生孢子的抗干旱能力较强,在玉米种子上能存活1年。,3.,生理分化,玉米小斑病菌具有生理分化现象,可区分为,T,、,O,和,C,等,3,个生理小种。,T,小种和,C,小种分别对,T,型和,C,型细胞质玉米具有强毒力,,O,小种对不同细胞质玉米的毒力无专化性。病菌对玉米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由毒素引起的,,3,个小种在寄主体内外均可产生毒素。目前,我国,O,小种出现频率高,分布广,为优势小种。,O,小种不同菌株之间对寄主的毒力强弱差异明显,可能存在不同致病力的生理型。,病害循环:,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中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存活率不高。初侵染源为田间或玉米垛中未腐解的病残体。翌年,温湿度条件适宜时,病残体中的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在叶面有水膜时,萌发形成芽管,由气孔或直接穿透叶片表皮侵入。在侵染部位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风雨、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玉米收获后,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53,玉米小斑病病害循环,54,四、发病条件,1,寄主抗病性,品种间抗性差异很显著。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或杂交种是导致小斑病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及不同叶位的叶片对病害的抗性差异显著。,2.,气候条件,发病,关键因素,是气候条件中的温、湿度、雨日和雨量等因素。气温在,20,以上时病害发展渐快。所以,如,6,月份气温比常年高,又有较多雨水,病菌量得到积累,病害便会提早流行。,3,栽培管理,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黏重、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等有利于发病。,五、病害控制,防治玉米小斑病应采取以利用抗病良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减少菌源,并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1选育和推广抗病良种,种植抗病的杂交种是当前玉米增产稳产的主要措施。,2减少菌源,3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育苗移栽,增施基肥,合理间作。,4. 药剂防治,药剂防治主要可作为消灭大田发病中心、压低菌源、减轻发病的一项辅助措施。在发病初期适时喷雾,每隔7l0d喷药1次,连续23次。每公顷用药液1 500kg左右。,55,一、玉米纹枯病症状,发病期: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危害盛期为玉米子粒形成至灌浆期。,危害部位:主要危害叶鞘、叶片和果穗,也危害茎秆。,菌核:潮湿时于叶鞘和果穗等部位产生,初白色,后褐色。,56,玉米丝黑穗病症状,苗期侵染的,系统侵染病害,,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危害雄穗和果穗,一旦发病,全株无收成。,果穗受害,穗粗短,基部膨大,顶端尖,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果穗转变一个大的,黑粉包,,成熟时苞叶开裂,散出黑粉,内部夹杂有寄主,丝状维管束,,故名丝黑穗。,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