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神经传导通路

上传人:yx****d 文档编号:243074343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脏神经传导通路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内脏神经传导通路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内脏神经传导通路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周围神经系统,Visceral Nervous System,内脏神经系统,1,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内脏神经系统,内脏运动神经,周围部,副交感神经,内脏感觉神经,交感神经,包括,中枢部,周围部,内脏运动神经,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2,第三节 内脏神经系统,内脏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植物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周围部,脊神经节,脑神经节,脊髓,:交感和副交感低级中枢,脑干,:孤束核、心血管、呼吸调节中枢,间脑,:情绪、体温、摄食、水平衡,大脑,:边缘叶、新皮质内脏功能中枢,中枢部,内脏神经系统,3,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一、,Visceral Motor Nerve,内脏运动神经,4,(一),Sympathetic Nerve,交感神经,(1)交感神经低级中枢:,脊髓T1L3中间带外侧核,1,、交感神经概观,(2)椎旁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每侧1924个,节间支,交感干,:,椎旁神经节借节间支连成,5,颈部3-4个,胸部10-12个,腰部4个,骶部2-3个,尾部两侧合成1个奇节,6,(3)椎前神经节:,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神经丛,(一),Sympathetic Nerve,交感神经,7,(4)交通支,白交通支(T1-L3): 15对,灰交通支:31对,椎旁神经节,(一),Sympathetic Nerve,交感神经,8,(5)节前纤维去向:,1)终止于相应椎旁神经节,换神经元,2)上升或下降,在上下方的椎旁节换元:,3)穿椎旁神经节 终止于椎前节换神经元,(一),Sympathetic Nerve,交感神经,9,血管、汗腺、竖毛肌,(6)节后纤维的去向:,1)攀附灰交通支,(31对)脊神经,2)形成动脉丛(伴动脉及分支),3)直接到达脏器,(一),Sympathetic Nerve,交感神经,10,3、交感神经的分布,(1)颈部交感干神经节,颈上神经节、,颈中神经节、,颈下神经节,颈上神经节,颈中神经节,交通支,颈下神经节,(一),Sympathetic Nerve,交感神经,11,颈部交感神经分布,1)经灰交通支返至第18颈神经,分布至头颈上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2)至邻近动脉,形成颈内、外动脉丛脉等,3)咽支参与形成咽丛,4)心上、中、下神经形成心丛,分布于心脏及大血管,动脉丛,(一),Sympathetic Nerve,交感神经,12,(2)胸部交感干神经节,位于肋骨小头的前方,每侧有1012个胸神经节,(一),Sympathetic Nerve,交感神经,交感干,胸神经节,13,1)经灰交通支至12对胸神经,分布胸腹壁的血管、汗腺、竖毛肌,2)T,1-5,肺丛、心丛、食管丛等,3)T,5-9,内脏大神经,腹腔神经节换元,4)T,10-12,内脏小神经,主动脉肾节换元,肝、胰、脾、肾、胃、结肠左曲以上的肠管,胸部交感神经分布,(一),Sympathetic Nerve,交感神经,14,(3)腰部交感干神经节:共4对,1)经灰交通支至5对腰神经分布至下肢血管、汗腺等,2)L,1-3,腰内脏神经,至腹主动脉丛和肠系膜下丛,节后纤维分布结肠左曲以下消化管、盆腔脏器、下肢,(一),Sympathetic Nerve,交感神经,15,(4)盆部交感干神经节:,有2-3对骶交感干神经节和一个奇神经节,1)灰交通支,(6对)骶尾神经分布下肢、会阴,2)加入,盆丛,(一),Sympathetic Nerve,交感神经,腰神经节,腰内脏神经,骶神经节,16,(二) 副交感神经,1、组成,(1)低级中枢,1)脑干副交感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2)脊髓骶部:,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17,(2)周围部,神经节:,节前纤维,脑神经、 盆内脏神经,节后纤维,器官旁节、器官内节,(二) 副交感神经,18,颅部副交感神经,(1)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瞳孔括约肌睫状肌,(2)上泌涎核,面神经,翼腭神经节 下颌下神经节,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19,(3)下泌涎核,舌咽神经,耳神经节,腮腺,(4)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神经节,颈胸脏器、腹腔的肝、胰、脾、肾、胃、结肠左曲以上的肠管,颅部副交感神经,20,骶部副交感神经,骶2-4副交感核,Pelvic Splanchnic Nerves 盆内脏神经,盆丛,神经节,结肠左曲以下肠管和盆腔脏器,21,(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1.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2.周围神经节的位置不同,3.分布范围不同,4.对同一器官 所起的作用不同,5.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的比例不同,22,二、,Visceral Sensory Nerve,内脏感觉神经,牵涉痛 :概念及机制,特点:痛阈高、弥散,23,conductive pathway,传导通路,24,只有不经过大脑皮质的上、下行传导通路才称为,反射通路,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听觉传导通路,平衡觉传导通路,感觉(上行)传导通路,意识性,非意识性,躯干、四肢,头面部,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躯干、四肢,头面部,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内脏感觉传导通路,一般内脏感觉,特殊内脏感觉,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新纹状体黑质回路,苍白球底丘脑环路,皮质脑桥小脑皮质环路,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锥体束,运动(下行)传导通路,锥体外系,25,一、Sensory Pathways 感觉传导通路,(一)本体感觉传导通路,1.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2.,躯干四肢的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26,1.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皮肤的精细触觉,肌、肌腱、关节、骨感受器,脊神经,(周围突),脊神经节,1,后根 薄、楔束,(中枢突)经脊 髓后索,薄、楔束核,2,内侧丘系交叉,经延髓、脑桥、中脑,内侧丘系,腹后外侧核,3,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及中央前回,27,损伤及其表现:,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同侧相应分布区,的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障碍。,脊髓后索损伤:,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的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延髓薄束核、楔束核:,同侧半身,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1.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28,延髓内侧丘系交叉处:,双侧上下肢及躯干,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内侧丘系、腹后外侧核、内囊:,对侧半身,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大脑皮质:,损伤及其表现,:,对侧相应支配区,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1.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29,2.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肌、肌腱关节感受器,脊神经,(周围突),脊神经节,第1级神经元,后根,中枢突,胸核、腰骶膨大(C8-L2)层,颈膨大,、,层,第2级神经元,脊髓小脑后束、前束,经小脑下、上脚,旧小脑皮质,30,31,(二)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1. 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路,.头面部痛、温、触压觉传导路,32,脊神经,(周围突),脊神经节,1,后根,中枢突,皮肤感受器,、,层,2,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路,上升1节,白质前连合交叉,经延髓、脑桥、中脑,脊丘侧束(痛温觉),脊丘,前,束(,粗,触觉,压觉),腹后外侧核,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33,损伤及表现:,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同侧,分布区的节段性痛温觉粗触觉压觉障碍,后角:,同侧,支配区的节段性痛温觉粗触觉压觉障碍,白质前连合:,双侧,对称性节段性痛温觉粗触觉压觉障碍,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路,34,脊髓外侧索:,对侧,损伤平面以下(下节段)的痛温觉障碍,脑干损伤累及脊髓丘脑束、,腹后外侧核:,对侧,躯干及上、下肢痛温,觉粗触觉压觉障碍,内囊、大脑皮质:,对侧,相应支配区感觉障碍,损伤及表现:,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路,35,.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路,皮肤粘膜感受器,三叉神经,(周围突),三叉神经节,1,三叉神经,(中枢突),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2,三叉丘系,腹后内侧核,3,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下部,三叉丘系交叉,36,损伤及表现:,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根、三叉神经脊束、三叉神经脊束核:,同侧,相应支配区的痛、温觉及触压觉障碍,三叉丘系、腹后内侧核、丘脑中央辐射、内囊、中央后回下部:,对侧,头面部痛、温觉及触压觉障碍,.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路,37,(三)视觉传导路及瞳孔对光反射:,1.视觉传导路,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双极细胞,1,节细胞,2,视神经,鼻侧纤维交叉、颞侧纤维不交叉,外侧膝状体,3,视辐射,经内囊后肢,距状沟上下皮质,视交叉,视束,38,损伤及表现:,视神经损伤:,患侧全盲,视交叉中部损伤:,双颞侧偏盲,视交叉外侧部损伤:,同侧眼鼻侧半偏盲,(三)视觉传导路及瞳孔对光反射:,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视中枢损伤:,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39,2.瞳孔对光反射:,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两侧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两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三)视觉传导路及瞳孔对光反射:,40,损伤及表现:,视神经损伤:,患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阴性),动眼神经损伤:,患侧瞳孔间接对光反射消失(阴性),患侧瞳孔间接对光反射存在(阳性),患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阴性),2.瞳孔对光反射:,(三)视觉传导路及瞳孔对光反射:,41,42,(四)听觉传导路,感受器,螺旋器,蜗神经节,第1级神经元,蜗神经,蜗神经核,第2级神经元,斜方体、外侧丘系,交叉与不交叉,下丘核,第3级神经元,下丘臂,内侧膝状体,第4级神经元,听辐射,经内囊后肢,颞横回,双侧传导,43,44,二 、Motor Pathways 运动传导路,(一) Pyramidal System 锥体系,(二) Extrapyramidal System 锥体外系,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大脑皮质躯体运动区,锥体细胞,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锥体束,脑神经运动核,锥体束,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巨型锥体细胞(Betz细胞)和其他类型的锥体细胞以及位于额、顶叶部分区域的锥体细胞的轴突共同组成锥体束.,45,躯干肌、四肢肌,中央前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前部,锥体细胞,内囊后肢,中脑、脑桥,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脊神经,(一)皮质脊髓束,延髓,46,锥体细胞,(中央前回下部),皮质核束,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上部,疑核,副神经核,面神经核下部,舌下神经核,眼外肌,咀嚼肌,面肌(额肌、眼轮匝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内囊膝,(二)皮质核束,47,48,3.上、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指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及其轴突,下运动神经元:,指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脑干的一般躯体运动神经核和特殊内脏运动神经核,49,上运动神经元(,核上瘫,:损伤在皮质脊髓束表现为,硬瘫),即,肌张力增高,、肌肉不萎缩、,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出现,等;损伤在皮质核束表现为:即对侧眼裂以下的面肌瘫痪和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对侧)。,下运动神经元(,核下瘫,:损伤在神经表现为,软瘫),即,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深、浅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等,;损伤在皮质核束表现为:即同侧全部面肌瘫痪和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同侧)。,50,是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一切传导路径.,二、锥体外系,51,(二),Extrapyramidal System,锥体外系,1.组成:,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网状结构等及它们的纤维联系。,2.特点:,结构复杂、纤维联系广泛,多级神经元传导,发生上较古老,在鸟类以下是控制运动的中枢。,在功能上与锥体系是统一的整体,锥体外系功能的实现必须依赖锥体系的发动,而锥体系功能的实现又必须有锥体外系保证稳定的肌张力。,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体态姿势和习惯性动作,协调锥体系的活动。,52,锥体外系的传导构成很多环路,主要有:,新纹状体,黑质,多巴胺能通路,损伤可致震颤麻痹,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对皮质运动区有反馈调节作用,皮质,脑桥,小脑,完成共济运动,损伤表现共济失调,(二),Extrapyramidal System,锥体外系,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