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人格发展

上传人:biao****biao 文档编号:243073555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40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人格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第八章人格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第八章人格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八章 人格发展,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生物因素,(,先天气质、体貌与体格、成熟速率等对个性发展的影响,),社会因素,(家庭及同伴的影响),人格的核心,自我的发展,(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控制 ),性别角色的发展,第一节 生物学因素与人格形成,一、先天气质,先天气质指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质与量方面的个体差异,(,Rothbart,& Bates, 1998,)。,1,、儿童气质的维度,托马斯(,A.Thomas,),和切斯(,S.Chess,),在,1956,年发起的、持续,30,多年的追踪研究(,New York Longitudinal Study,简称为,NYLS,),是迄今持续时间最长、研究最全面的气质研究。托马斯和切斯从九个维度来研究婴儿最初的气质结构,通过父母访谈得到婴儿在这九个维度上的信息。,儿童气质的维度,活动水平,节律性,分心,探究和退缩,适应性,注意广度和持久性,反应的强度,反应阈限,心境的性质,儿童气质的类型,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大部分幼儿归为以下三种类型:,(,1,)“容易护理的”,40,(,2,)“,困难的”,10,(,3,)“,慢慢活跃起来的”,15,2,、儿童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气质是先天遗传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年龄阶段与另一个年龄阶段之间气质上只有较低或中等程度的相关。只有在极端情况下,稳定性才比较强。如非常害羞或极其外向。,气质不稳定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气质本身会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发展,早期的行为会被整合到新的、更复杂的系统中。,第二,某些行为的含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而这些行为反映了气质的特点。,第三,环境对气质也具有一定的塑造的作用。,3,、气质与儿童抚养:拟合度模型,气质并不直接决定儿童的人格发展,婴儿的气质类型与他的社会环境之间的拟合性(,goodness of fit,),,才是真正决定儿童人格发展的因素。,拟合,:婴儿的先天气质与其面对的抚养环境之间的匹配。,父母孩子活动的规律性,母亲提供丰富刺激:对退缩儿童和好动儿童的不同影响,过分关注导致的问题,启示:承认并接受差异。,二、体貌与体格,体貌与体格是影响个性的间接因素,因为体貌与体格会影响到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具有社会价值与意义,成为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之一。其中在儿童心目中有权威的人,如父母、老师对儿童外貌的看法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体貌与体格对人格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二、体貌与体格,体貌与体格对人格的影响有三种可能的解释:,(,1,),体格可能反映,了潜在的精力与气质上的差异;,(,2,)父母及周围的人对不同体格的人有不同的,反应,,从而造成了人格发展结果的差异;,(,3,)父母对不同体格的孩子的,期望,不同,这影响到了不同体格的孩子人格发展的结果。,身体外貌与人格,谢尔登等人研究发现,依据身体的肥胖程度可以将个体分为三种类型:内胚层(胖)、中胚层(壮)和外胚层(瘦)。这三种体型的人分别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内胚层型:悠闲自在、喜爱交友、慢条斯理、,宽宏大量,中胚层型:自信、健壮、精力旺盛、大胆,外胚层型:内倾、拘谨、胆怯、爱好艺术,三、成熟速率,成熟早晚与心理发展的关系:,身体成熟的早晚对于男女青少年的影响是不完全相同的,甚至于说是完全相反的。,早熟的男孩和晚熟的女孩在情感、人格和社会适应上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三、成熟速率,解释:,1,、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特点的匹配程度。,随着身体的成熟和发育,青少年会越来越关注生理的自我。此外,青少年还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从同伴和成人那里得到许多关于身体特征的反馈。青少年对自己体貌的感知会强烈地影响到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并最终影响到他们的自尊和心理幸福感。,三、成熟速率,解释:,2,、青少年在生理上与同伴的适应程度。,青少年在与和他们生理发展水平相当的同伴相处时感觉最舒适,这种现象为同伴相符的重要性提供了支持。但这些影响不具有跨文化性。,第二节 家庭因素与人格发展,家庭系统,(,1,)儿童不是被动的受影响者,抚养行为和儿童行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2,),家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儿童的个性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3,),家庭系统是社会大系统的一部分,并受到社会系统的影响。,(,4,),系统具有调节功能,随着儿童的发展,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一、依恋,依恋(,attachment,),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躯体联系的一种倾向。,依恋具有三个特点:,1,)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上的亲近。,2,)可以从依恋者那里获得慰藉、安全感和丰富的刺激。,3,)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者情感上的痛苦。,1.,依恋形成的基础,依恋有着深刻的,生物根源,情绪的发展和认知机能的提高是依恋形成的基础(害怕情绪、记忆能力和客体永久性概念),依恋的质量对于儿童日后形成人际关系的能力有深刻和长远的影响,依恋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前依恋期(无差别的反应期,,0-6,周,),出现忧伤安慰序列(,distress-relief sequences,),和面对面嬉戏(,face-to-face play,),依恋发展的阶段,第二阶段:依恋关系建立期(有差别的社交期,,6,周到,6-8,个月),在忧伤安慰序列和面对面嬉戏中,,习得互动规则:在社会互动中,伙伴轮流作出行为和反应;习得影响:婴儿意识到他们能以一种一贯的、可预测的方式影响他人的行为;习得信任:婴儿对特定个体可靠性的认识程度,可能影响他们之间依恋关系的稳固性。,依恋发展的阶段,第三个阶段:依恋关系明确期(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的接近,,6-8,个月到,2,岁),从被动对待父母的反应,到主动寻求,出现分离焦虑和怯生,同时出现对父、母的依恋,依恋发展的阶段,第四阶段:交互关系形成期(,2,岁后),依恋行为在,2,岁时候达到高峰,,2,岁以后逐渐分开,,3,岁时,儿童在母亲不在时候也感觉不到孤单或不安全,能够开始和其他儿童交往和成人交往。,2.,依恋的测量,安斯沃斯(,M. D. Ainsworth,),等,1969,年提出的陌生情境测验。,3.,依恋类型,安全型 约,2/3,回避型(焦虑回避型),2025%,反抗型(焦虑矛盾型),1015%,依恋实验,哈,洛(,Harlow,,,1958,),的实验,实验证明,身体接触的舒适感比食物在依恋形成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4.,影响依恋的因素,抚养质量,母亲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儿童的特点 :外在的体貌特征、身体的健康状况,、内在的气质特点。,文化因素,敏感性和反应性,敏感性指母亲对孩子需求信号的敏锐觉察,.,反应性指母亲根据儿童所发出的需求信息,恰当、及时、一致地予以满足。,根据儿童需求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对儿童的饮食、睡眠、躯体健康等基本生理需要的敏感性与反应性;对儿童寻求注意、感情、爱抚等心理需要的敏感性与反应性。,亲子交往的文化差异,Bronetein,等(,1990,)对美、日母亲与,5,个月大孩子交往的比较研究,对婴儿行为的评估表明,婴儿在环境中对外界刺激产生同样的反应,并寻求母亲对他们的反应,亲子交往的文化差异,母亲对婴儿的反应有差别:美国母亲在孩子探索环境中的客体时有更多的反应;日本母亲在孩子转向自己时有更多反应,美国母亲的行为有助于孩子独立,日本母亲的行为有助于孩子建立对自己的依赖,在陌生情境测验中,日本儿童所体验到的压力远远高于美国儿童所承受的压力,5.,依恋对心理发展的影响,(,1,)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成年期人际关系的雏形。,(,2,)依恋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3,)依恋关系具有传递性,会影响到儿童成人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当,婴儿对其照料者产生依恋时,会建构起一个关于照料者、自己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模型或表征。这种心理模型包含关于自己和他人的预期。,爱情与依恋,安全型依恋,59%,回避型依恋,25%,反抗型依恋,11%,二、父母的教养方式,1.,鲍姆令德,提出了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要求,:父母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并坚持要求孩子去达到这些标准。,反应性,:,对孩子接受和爱的程度及对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1,)权威型,(,2,)专制型,(,3,)溺爱型,(,4,)忽视型,父母的教养方式,(,1,)权威型,(,2,),专制型,(,3,),溺爱型,(,4,),忽视型,2.,家庭系统中的教养方式变化,教养方式的适应性变化趋势为:在对儿童关心和爱护的基础上,父母赋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利,而对孩子的直接控制日趋减少。,婴儿阶段,,孩子的一切行为都需要父母来控制,,儿童中期,,孩子与父母共同控制。遇事协商,共同决定。,青春期,,培养孩子自主性,给孩子尝试和自我决定的机会。,三、家庭结构,1,、,核心家庭,2,、大家庭,3,、破裂家庭,核心家庭的作用,综合我国的研究,主要的研究结论是:认知方面独生子女具有优势;,在个性方面,独生子女内部差异很明显;合群性方面,入园的独生子女比未入的合群性强得多,且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高而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在农村中,独生子女,特别是男童,任性、依赖、怯懦等不良品质更为严重;此外,独生子女个性特征与父母的生育意识有很大关系。,第三节 同伴与人格发展,同伴:,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关系:,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由某种共同活动引发并在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就构成了儿童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为儿童学习技能、交流经验、宣泄情绪、习得社会规则、完善人格提供了充分的机会。,一、同伴关系的观点,成人与儿童的关系是互补的、非对称的(垂直型),儿童一般接受成人的规则,成人却很少去听从儿童的命令。,儿童与同伴的关系是平衡的、均等的(水平型),在同伴背景中,儿童可以有机会去审视相互冲突的观点和解释,有机会去协商和讨论多个观点,有机会去决定是对同伴让步还是拒绝。,皮亚杰,一、同伴关系的观点,Sullivan,认为互相尊重、平等、相互关系的概念皆由同伴关系中来。,到了少年期(小学后期),儿童就能够对其同伴的个人品质进行认为和评价。同伴可以帮助彼此之间理解合作竞争、依从和控制等社会规则。,在青年早期,同伴间的相互作用开始围绕自己的亲密朋友进行。,同伴关系的观点,Mead,强调通过同伴之间的作用来发展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能力的重要性。,Mead,认为儿童早年逐渐发展出自我进行反思的能力,主要是从与同伴作用中得到的。儿童通过与同伴一起参与规则游戏及活动,促进了对他人观点的理解和协调。,同伴关系的观点,学习和社会理论认为,活动中直接的同伴指导和间接的对同伴的观察,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同伴被看作为是彼此行为控制和行为变更的动因。,一些研究者把社会学习原理应用于攻击行为发展、亲社会行为、性别行为差异的研究。这些行为是从同伴中直接或间接地习得的。反过来,这些从同伴身上习得的社会行为,对于同伴关系的建立、维系或破裂影响甚大。,游戏中的社会参与,Parten,(,1932,),描述了依次的六类社会参与:无所用心的行为、独自游玩、旁观行为、平行游戏、共同游戏、合作游戏。,25,岁之间儿童无所事事、独自游玩的行为逐渐减少,而共同游戏和合作游戏逐渐增加。,Parten,的社会参与评估统治了关于儿童游戏和社会性行为研究近,50,年。,一、同伴关系的发展与特点,1,、婴儿期,婴儿与同伴最初的互动方式,是在和母亲早期所建立的互动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婴儿与母亲的依恋质量也是影响他们与同伴互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安全依恋的儿童,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更容易表现出自如与大胆。,一、同伴关系的发展与特点,2,、儿童期,儿童已经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解他人的想法,并可以对不同的社会对象采取不同的行为,从而形成不同的同伴关系。,游戏是幼儿与同伴互动的主要方式。,帕特发现幼儿期的游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或称为三种游戏类型:,非社会化的活动阶段。, 平行游戏阶段。,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阶段。,2,、儿童期,依据游戏所需要的认知努力,也可以将游戏行为分为四类:,功能性游戏、构造游戏、假装游戏、规则性游戏。,假装游戏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同伴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规则性游戏则要到儿童将要进入小学的时候才可能出现。,一、同伴关系的发展与特点,3,、青少年期,同伴影响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在青少年早期同伴的影响达到顶峰,之后开始下降。,同伴的影响大小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同伴的影响及同伴与父母的相对重要性,随着生活领域的变化而不同。,形成小群体、组成同类。其功能:,小群体提供获取社会技能和尝试各种价值观和角色的情境;同类使青少年在离开家庭、建立一致的自我感时拥有了安全感,即形成了暂时的同一性。,群体社会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家庭内行为和家庭外行为不存在联系,是两个独立的行为系统。,儿童人格主要受同伴行为以及儿童在家庭外行为方式的影响(这种方式受同伴群体准则的影响)。,群体社会化理论,已有研究证实了群体社会化理论的合理性。例如,一些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干预与矫治,如果采用群体干预的方法,效果通常适得其反,因为青少年在这样的群体中更容易相互学习,从而形成类似的人格与品行特点(,Dishion,et al., 1999,)。,二、儿童的友谊发展特点,友谊是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是建立在利益一致和相互依恋基础上的持久的个体间的相互关系。儿童会把有这种关系的同伴叫做,“,朋友,”,。,一项研究(对加拿大和英格兰的,1,8,年级儿童)表明儿童的友谊概念发展大致经历了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报酬,成本阶段(,7,8,岁),认为朋友是住在附近的一个伙伴,有玩具共享;,(,2,)规范阶段(,8,10,岁),认为朋友应该互相支持、互相忠诚;,(,3,)移情阶段(,10,11,岁),认为朋友可以共享相似的爱好,并倾向于共享个人秘密。,二、儿童的友谊发展特点,小学之前的幼儿,只有暂时的游戏伙伴关系。所谓朋友只是指在某一时间内一块儿玩耍的人。,刚入学的小学儿童,在共同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建立起新的相互关系。,低年级儿童间的友谊常常是建立在外部条件或偶然兴趣一致的基础上,中年级的小学儿童开始出现了互惠的萌芽,并能以此原则处理一些具体问题,高年级的小学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集体生活经验和认识能力,三、同伴关系的评定与类型,社会测量技,同伴提名,:“,说出你喜欢的三个同学”或“说出你不愿意跟他,/,她玩的三个同学”,同伴评定,:,让同伴群体内的每个儿童对其他所有儿童进行利克特式量表评定。,受同伴欢迎的儿童,受到同伴正向的提名较多。,被拒斥儿童,受到同伴的负向提名较多。这类儿童又可被分为被拒斥的攻击儿童和被拒斥的退缩儿童两类。,矛盾的儿童,,又称为有争议的儿童。正向提名和负向提名都较多。,被忽视的儿童,不管是正向提名,还是负向提名,都很少的儿童。,一般的儿童。除上述四种典型的类型外,剩余的约有三分之一的儿童则属于一般的儿童,。,到底是儿童的行为与人格特征造成了不同的同伴地位(如受欢迎或是被拒斥),还是不同的同伴地位导致了儿童不同的行为与人格特征呢?,心理学家目前尚难以做出明确的回答。最有可能的解释是,二者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循环关系。所以,教育者既要引导儿童的行为方式,也要注意改善他们的个人品质,以增强同伴接纳性。,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体貌特征,社会行为,同伴接纳可以有效地预测当前和未来的心理适应。,四、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与同伴关系,观点采择指的是个体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区分并协调起来的能力(,K. Rubin,)。,塞尔曼(,R. Selman,,,1980,),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了儿童观点采择能力。,0,阶段:自我中心的观点或未分化的角色采择(,3,6,岁)。儿童还不能将自己对事件的解释与别人的理解区分开来。,阶段:社会信息的角色采择(,6,8,岁)。儿童已意识到别人有不同的解释和观点,但这只是因为他人收到了不同的信息。,阶段:自我反省的角色采择(,8,10,岁)。儿童知道尽管拥有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有冲突。儿童了解每个人都认识到别人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开始考虑他人的观点。,阶段:相互角色采择(,10,12,岁)。儿童能从第三者、旁观者、父母或朋友共同的观点看两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阶段: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采择(,12,15,岁以上)。青少年试图通过将他人的观点与社会系统中的综合性观点相比较,以此来理解他人的观点。,第四节 自我的发展,主体我(,I-self,),和客体我(,me-self,),给三个月大的婴儿先后呈现一段他自己和别的小朋友的活动录相,结果发现,婴儿对于同伴录相注视的时间更长一些,第二年,客体我开始出现:“点红实验”,大约在,24,个月左右,儿童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客体我的概念:使用“我”,一、自我意识的含义与结构,自我意识,是人对自我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诸方面的认知、体验和调节,它渗透于整个心理与行为中,是对之起调控作用的综合系统。,结构上,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内容上,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自我观念,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调控自我和完善自我的作用,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条件。,二、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历程,1,、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1,)自我中心期(,8,个月,3,岁), 自我意识的最原始状态,称生理自我;,(,2,)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个体显著受社会文化影响,是学习角色的最重要时期。角色意识的建立,标志着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3,)主观化时期(青春期成人期),自我意识趋于成熟,进入心理自我时期。,二、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2,、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与形成的阶段,(,1,)初级的自我意识(出生后第一年末),能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逐步意识到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目的。,(,2,)自我意识产生的起点,能将自己这个主体和自己的动作区别,知道动作是自己发出的。,(,3,)自我意识的萌芽,能使用自己的名字,把名字理解为自己的符号。,(,4,)自我意识的发展,能使用第一人称“我”来代表自己。,(二)自我概念、自我体验、自我评价的发展,1,、自我概念的发展(自我认识发展),(,1,)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主要成分,其发展水平是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2,)自我认识发展趋势与自我意识发展总趋势一致。,1,、自我认识及其发展,自我认识:关于我是谁,我有什么样的性情、态度及价值观的认识。自我概念是自我认识最主要的发面。,学前儿童的自我概念是非常具体的,他们用可以观察到的特征描述自我。,学龄儿童逐渐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部行为、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整合起来,从而能够认识到自己身上一些稳定的特点。,有五个主要的变化标志复杂性的增加:,内在特质、社会性描述、社会比较、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现实性,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趋势呈曲线形,在这一趋势中呈现出,3,个上升期和,2,个平稳期,即小,1-3,、小,5-,初,1,、初,3-,高,2,是,3,个上升期,小,3-,小,5,、初,1-,初,3,为,2,个平稳期。,1,、自我认识及其发展,在青少年早期已经能够将各种分散的特征联系起来,如将“机敏”、“有创造性”整合为更高层次、抽象水平更高的“富有智慧”。但是这些关于自我的描述还没有系统化,。,到青少年中期,青少年已经能够将某些看似相悖的观点系统化。,(二)自我概念、自我体验、自我评价的发展,2,、自我体验的发展,(,1,)自我体验主要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发生于学前期约,4,周左右,在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2,)小学阶段,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总趋势比较一致。,(,3,)自我体验包括对自己所产生的各种情绪情感的体验,其发生和发展是不同步的。一般来说,愉快感和愤怒感发展较早,自尊感、羞愧感和委屈感发生较晚。,2,、自我体验(自尊)及其发展,自尊指的是自我所做出的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及由这种判断所引起的情感。,自尊是自我体验最主要的发面。,到,6-7,岁的时候,儿童至少形成了三个方面的自尊:学习自尊、身体自尊、社会自尊。,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自尊的层级结构中又出现了亲密朋友、异性吸引力、工作能力等新的维度。,2,、自我体验(自尊)及其发展,在儿童由幼儿园入小学、由小学入初中、由初中升高中时自尊水平都有较大的降低。,一方面儿童到新环境中会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会出现一段时间的适应困难期;另一方面,在新环境中儿童要面临新的社会比较对象。,(二)自我概念、自我体验、自我评价的发展,3,、自我评价的发展,(,1,)小学阶段,自我监控的发展比较奇特。,自我控制:低年级,高年级,(,2,)低年级 权威人物(教师或家长),外部控制。,(,3,)高年级 独立性、外在约束力减少、内在自控能力发展,缓慢。,3,、自我调控(自控),及其发展,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指个体对自己行为与心理活动的自我作用过程。包括自主、自律、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方面。,自我控制是自我调控中最主要的方面。,自我控制指的是对优势反应的抑制和对劣势反应的唤起的能力。,研究发现,具有较高自控能力的儿童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另外,自控能力的缺乏还是儿童多动症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3,、自我调控(自控),及其发展,自控出现于幼儿,6-12,个月大时。,注意机制的成熟是自控发生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早期儿童自控的最典型的表现是对母亲指示的服从和延迟满足。,延迟满足范式:,礼物延迟范式和自我延迟满足范式,3,、自我调控(自控),及其发展,延迟满足对后期行为有较大的预测性。,自我控制有一个适宜的度。儿童自我控制过低,常常表现为容易分心,无法延缓满足,易冲动,攻击性强:自我控制过强,儿童会表现出很强的抑制性(个体的需要和情绪表达)和一致性(与成人的要求保持同一)。,管得住,放得开,小结,随着自我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进行自我评价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并带有强烈的社会比较倾向。,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进行对比,从而获得比较明确的自我评价,是促使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三、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一)儿童自我意识影响因素简析,生理原因 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使儿童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个小孩子,出现了“成人感”。,心理原因 思维从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发展,对自己内心思维越来越关注,产生向内求索的意象。,社会原因 童年伙伴成了自己重要的参照系,力求在同伴中表现得更好;随着年龄的增大,地位发生了变化,引发儿童了解自己、正视自己,扮演角色、提升角色,导致儿童自我意识的深化。,(二)培养儿童自我意识的教育策略,1,、用明确合理的要求引导儿童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2,、创造自尊、自信的良好氛围;,3,、提供经受成功经验的机会。,第五节 性别角色的发展,一、性别概念与性别角色的发展,性别,是指儿童能否分清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认识到性别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特征。,性别角色,发展,是指个体不断理解和获得性别角色标准的过程。,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男性或女性在行为、人格特征等方面的期望、要求和一般看法的固定印象。,性别角色,性别角色,是社会按照人的性别而分配给人的社会行为模式。它体现了社会对不同性别的人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的期望。性别角色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性划分。,“男主外,女主内”,性别角色也提供了一种“文化标准”,性别角色能够为社会化过程提供“指导方针,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认同,性别认同:根据自我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来确认自己是男性或是女性。,性别角色认同: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应俱有的社会行为模式。,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认同的过程,也即性别定型化的过程。,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与发展,1,、确认性别身份,-,产生发展要求和期望,-,产生相应的行为并固定下来,-,性别角色。,柯尔伯格从认知发展的角度,个体性别角色的早期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婴幼儿期 (,03,、,4,岁),学前期(,3,、,46,岁),学龄初期(,68,岁),厄利安根据个体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心不同取向而将,618,岁这段时期也划分为三个阶段:,生物取向阶段(,68,岁),社会取向阶段(,913,岁),成熟阶段(,1418,岁),二、性别强化与心理双性化,性别强化是指青春早期性别差异的增大现象,与个体进入青春期后性别角色压力的增长有关。,一个人同时具有传统意义上的两种性别的个体特征,我们称之为心理的双性化。,亲子游戏中的差别,母亲以工具性游戏为主,父亲以功能性游戏为主。,在最初的几年里,父母对待儿子和女儿的方式没有什么差异,除了一个领域:鼓励性别典型的活动。,教育:,1,、充分认识选择同性别的同伴的重要性。,2,、对“早熟”现象加以适当关心和引导。,本章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