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development economics 收入分配与发展

上传人:yx****d 文档编号:24301726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 development economics 收入分配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6 development economics 收入分配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6 development economics 收入分配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Development Economics,陈 晓 燕,2012,年,10,月,18,日,1,谁从经济增长中获益?,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大众生活水平改善,经济增长对于改善大众生活水平来讲,它是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对所创造收入的分配也很重要。,2,第六章贫困、不平等与发展,本章重点:,对收入分配、不平等、贫困的界定和度量,贫困问题,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战略,/,发展战略,消除大范围贫困和高度不平等是发展问题的核心,实际上也指明了发展政策的目标。,3,关于收入分配的两个基本概念:,收入的规模分配(,size distribution of income,),:是从组成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个人或家庭的角度进行分析,将国民收入在各个个体间进行分配。分配的结果是(富人、穷人和中产阶级)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数量,是用于度量“福利”的直接指标。,一、收入分配,4,收入的功能分配或要素比率分配(,functional or factor share distribution of income,):是从创造国民收入的生产要素角度进行分析,将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体系内进行分配。,(克拉克的分配净尽定理:劳动者得到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资本家获得利润。),一、收入分配,R,W,0,L,E,D,S,5,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度量:,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图中横轴表示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组)的累积百分比,纵轴表示收入的累积百分比,红色的弧线为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二、不平等,100,0,100,收入百分比,人口百分比,平等线,洛伦兹曲线,H,L,A,B,6,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将,洛伦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部分,A,叫做“不平等面积”,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OHL,与,45,度线之间的面积,A+B,叫做“完全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成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国贫富差距的标准,。基,尼系数,G=A/(A+B,),。显然,,基尼系数不会大于,1,,也不会小于零。,二、不平等,7,二、不平等,收入百分比,人口百分比,第一种分配,第二种分配,基尼系数的不足:,不同的洛伦兹曲线可能相交,甚至不同形状的洛伦兹曲线可能产生出同样的基尼比率。,8,均等,是每个人得到相同的收入(或拥有相同的财富)。,公平,是一个,“规范”,的概念,是否公正平等,要依个人对正确和错误的认识而定。,“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但结果却可能极不平等。”,这一观念是否合理?,人与人之间存在能力、努力程度、冒险意愿以及生命周期阶段上的差别。,即使收入和财富更为均等的社会,也要对工作努力、受教育程度高、乐于储蓄和有能力的人给予额外的酬劳,以使经济得到增长。,大多数,公平,的概念都允许收入分配上有一定程度的不均等。,均等与公平,9,三、贫困的基本概念,朗特里和布思在,1901,年撰文认为:“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是必需的;缺乏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即为贫困。”,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世界银行,20002001,年度报告,指出:“贫困不仅意味着低收入、低消费,而且意味着缺少受教育的机会、营养不良、健康状况差,贫困意味着没有发言权和恐惧等”。,世界银行定义贫困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是,缺少机会参与经济活动,;第二是,在一些关系到自己命运的重要决策上没有发言权,;第三,是容易受到经济以及其他冲击的影响,例如疾病、粮食减少、宏观经济萧条,。,10,三、贫困的基本概念,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在对贫困概念的理解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了,“人文贫困”,的概念,其定义为:,“人们在寿命、健康、居住、知识、参与、个人安全和环境方面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而限制了人的选择”。,这个定义使贫困不再简单的理解为衣食无着或收入低下,指出了,贫困的根源,在于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限制了人们的选择。因此,要消除贫困就要尽可能给人们提供选择的机会,就是要使人们除了获取实物和服务的能力之外,还有实现长寿、身体健康、较高的受教育水平以及能够自由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参与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能力和机会。,11,贫困首先是一种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贫困与富足相对,可以有一个人为划定的标准,这就是,贫困线,。,在各国之间,贫困的标准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国家越富裕,它的国家贫困线标准越高。为了方便国际间的比较,世界银行设定了一个,国际贫困线,,即按照,1985,年购买力平价(,PPP,)计算,每人每天,1,美元,。按照这个衡量标准,世界贫困人口,那些,每日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人口,,在,1987,年至,1993,年间有些下降,从,30,降至,29,。但是,贫困人口的绝对数增加了,从,12,亿增加到,13,亿,而另外,20,亿人口的情况只是略微好点。,2011,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1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贫困线”标准将来肯定上调。未来,“低保”和“扶贫”这两项制度将得到有效衔接。,目前,中国的“贫困线”是人均年纯收入,1196,元人民币,而“低保线”已在去年底上调至,1404,元。,三、贫困的基本概念,12,1.,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样的个人或家庭就称之为贫困人口或贫困户。,从生产方面看,劳动力缺乏再生产的物资条件,难以维持自身的简单再生产,生产者只能进行萎缩再生产;从消费方面看,人们无法得到满足衣、食、住等人类生活基本需要的最低条件,也即人们常说的“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住不避风寒”的状况。,按国际标准,每天收入低于,1,美元的人为绝对贫困;不同的国家因国情不同其标准略有差异,如我国的标准为每天收入低于,0.7,美元的人为绝对贫困。,四、贫困问题,13,2.,相对贫困,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和各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通常是把人口的一定比例确定生活在相对的贫困之中。比如,有些国家把低于平均收入,40,的人口归于相对贫困组别;世界银行的看法是收入只有(或少于)平均收入的,1/3,的社会成员便可以视为相对贫困。,四、贫困问题,14,3.,贫困的特征,低于贫困线的家庭往往规模较大,农村的贫困明显显著于城市,贫困与生产性资产的缺乏密切相关,贫困人口营养不良情况很普遍,四、贫困问题,15,4.,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历史条件制约、经济基础落后、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过度增长、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战略不当、经济政策失误等内部因素,也有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地位不利等外部因素。,但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最根本原因,是教育水平低下,。因为贫困人口只有获得谋生的机会,才能消除贫困;而如果没有利用和把握谋生机会的能力,或者说没有对机会的反应能力,任何机会都会从身边溜走。受教育程度低或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人,则无法获得这种能力,。,四、贫困问题,16,4.,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从全球不同国家和社会各阶层看,贫困人口往往集中在经济落后、通讯不发达、交通不畅、教育不普及、识字率低、观念落后的偏远地区。在这些地区,由于得不到基本的社会服务和人力资本投资,贫困人口不具备利用谋生机会的能力,无力获得足够的食物,他们的孩子就更需要早先出去赚钱以补贴家用而不能上学;他们更需要多生育,靠一个大的家庭组织来维持成员的生计,人均生活水平更低,贫困进一步加剧。这一恶性循环的源头在于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力生存状况的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水平低下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四、贫困问题,17,5.,贫困的功能性影响,影响穷人进入信贷市场的能力(偿债能力及抵押等),影响穷人进入保险市场的能力,影响穷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能力(体力及其他人力资本),导致贫困家庭内部的不平等分配,四、贫困问题,18,6.,解决贫困问题的对策,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给出了由“机会”和“能力”两个方面组成的有效扶贫战略:“一是,实行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及其配套政策,促进对穷人最丰富的资产,即劳动力的需求,为穷人提供谋生的机会;,二是,广泛向穷人提供基本社会服务,增加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提高穷人利用谋生机会的能力,。前者解决的是劳动力数量过多的问题,后者解决的是劳动力质量过低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劳动者的收入,从而解决贫困问题。”,四、贫困问题,19,6.,解决贫困问题的对策,将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与使穷人受益于经济增长的政策统一起来,包括:,(,1,)给穷人以资产所有权。一是将存量资产重新分配给穷人,如土地改革。二是增量资本作有利于穷人的分配。特别是通过初等教育和医疗保健对穷人人力资源的公共投资,成为增加穷人资产的重要政策手段。,(,2,)增加穷人所拥有资产的受益。通过提高生产率来提高穷人的资产收益,这包括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基础设施的投资。这种投资能够将促进增长与减缓贫困统一起来。研究表明,农业报酬增长额的,1,4,、非农业报酬的,3,4,可以归因于良好的教育。,(,3,)对穷人进行适度转让。,四、贫困问题,20,6.,解决贫困问题的对策,上述无论哪种减轻贫困的方法,都有赖于穷人自身的接收和掌握能力,有赖于他们对新方式和新机会的利用,归根结底依赖于提高这种能力的人力资源开发。世界银行,1980,年,世界发展报告,认为,“人力开发毫无疑问在消除贫困的斗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四、贫困问题,21,7.,贫困文化,贫困文化是生活在贫困环境中的穷人所特有的特定文化、价值体系、独特的生活方式,它直接根植于经济贫困的文化。贫困文化实际上是对贫困的一种适应。,由于贫困人群的心理和精神被牢固地锁在其中,从而遮蔽了贫困人群的视野,使他们丧失了对美好人生的积极追求,出现了消极无为、听天由命、因循保守的人生价值观,形成了安贫乐道、消极无为、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失去了追求新生活的欲望,泯灭了他们的创业冲动,在生产发展中出现体力和精神的双重乏力感。,四、贫困问题,22,论文题目:,1.,中国的贫困问题,(贫困的定义、现状与问题、原因、对策),2.,贫困文化,23,1.,库兹涅茨曲线,关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库兹涅茨利用各国的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结论: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时无大变化的时期,到达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五、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24,1.,库兹涅茨曲线,如果用横轴表示经济发展的某些指标(通常为人均产值),纵轴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则这一假说所揭示的关系呈倒,U,字形,因而被命名为库兹涅茨倒,U,字假说,又称库兹涅茨曲线。,五、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人均收入,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25,1.,库兹涅茨曲线,库兹涅茨利用历史上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得到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倒,U,型关系,但,Deininger and Squire(1996),对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不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即增长并不是首先恶化然后改善收入分配的状况。,五、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26,2.,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增长的影响,储蓄。,如果高收入者的边际储蓄倾向大于低收入者的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加引起投资增加,从而,GDP,的增长速度也会加快,那么,社会越不平等,其增长得越快。,信贷约束。,由于信息不对称或制度约束,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是不完善的。这限制了没有有形资产的个人的贷款能力,因为其不能提供贷款所要求的抵押品。这样,无论是物质资本投资项目还是人力资本投资项目,他们就无法进行投资。即,总的投资额受资产分布的影响。社会越公平,投资额越多,社会增长得越快。,不平等引起收入再分配。,在经济或政治模型中,民主社会中的政治决策往往被模拟为中间投票人最偏好的政策。在不平等的社会中,中间投票人偏好收入再分配政策,这样,税收和转移支付将收入从精英阶层转移到社会弱势群体手中。但税收和转移支付政策具有扭曲性,因而,此类再分配政策减缓了增长。,五、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27,3.,政策,经济增长增量中更多的份额分配给低收入阶层,包括:,干预要素价格(如以工代赈、政府购买社工等工作支持再就业等,鼓励使用非熟练劳动力),对创业提供信贷担保等支持,累进税与转移支付,教育与培训,丰富人力资本,五、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28,1.,先增长后分配战略,早期发展经济学的代表性理论,如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纳克斯的“贫穷恶性循环理论”、纳尔逊(RRNeison)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罗森斯坦一罗丹的“大推进理论”,都极力强调增长第一的观点,为先增长后分配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六、收入分配战略,29,2.,先分配后增长战略,根据经济体制和资源配置机制的差别,实行先分配后增长战略的国家和地区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采取前苏联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国家;另一类是采取东亚模式即,政府指导下的市场经济,的国家和地区。,先分配后增长战略是把平等分配作为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其主要理论依据是:首先,收入分配平等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其次,储蓄水平的提高是全体人民收人水平提高的结果。最后,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生活必需品需求的增长,这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先分配后增长战略既能保证收入分配的平等,使全体居民享受到增长的利益;又能保证经济效率提高使经济快速增长,无疑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发展战略。但是,政府的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协调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市场机制在促进效率方面是有效的但不能保证平等;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实施干预时并不一定能保证其目标函数永远符合公众利益,寻租也是政府官员常有的行为。即使政府的干预目标与公众利益是一致的,政府的政策是否科学合理并得以执行,还取决于政府官员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效率。,六、收入分配战略,30,3.,增长中的再分配战略,基本思路:政府通过政策调节,使经济增长为低收入阶层创造更多增加收人的机会,并为他们利用这些机会提供资源条件。,边增长边分配战略的政策选择:,于预要素相对价格的形成,鼓励使用非熟练劳动力,以此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加政府对低收入阶层投资领域(如家庭小农场和小开支零售业等)的投资,创造更多使低收入阶层增加收入的机会。,采用有利于低收入阶层的累进税制,以此减缓由市场机制决定的收入分配差距。,加强教育和培训,加快低收入阶层的人力资本积累,便之有资格进入高收入部门。,增加公共消费品供给和转移支出。,利用税收、补贴和数量限制措施对商品市场实施干预,为低收入阶层提供更多帮助。上述政策的选择要和发展中国家具体的社会经济情况结合起来。,六、收入分配战略,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