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与宏观调控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1888820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发展与宏观调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农业发展与宏观调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农业发展与宏观调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篇第四篇 农业发展与宏观调农业发展与宏观调控控11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12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13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14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11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11.1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涵义与理论依据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涵义与理论依据11.2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确定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确定11.3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领域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领域11.1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 的涵义与理论依据的涵义与理论依据11.1.1农业宏观调控的涵义农业宏观调控的涵义n农业宏观调控是一般意义上的宏观调控在农业部农业宏观调控是一般意义上的宏观调控在农业部门和领域中的特殊体现,它是政府作为主体,着门和领域中的特殊体现,它是政府作为主体,着眼于经济运行的全局,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眼于经济运行的全局,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农业资源的配置从宏观层次上所进行行政手段对农业资源的配置从宏观层次上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以促使农业经济总量均衡,结构的调节和控制,以促使农业经济总量均衡,结构优化,要素合理流动,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优化,要素合理流动,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协调发展。n农业宏观调控实质上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农业宏观调控实质上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农业行为,是政府干预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府农业行为,是政府干预农业的一种表现形式。11.1.2农业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农业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1.农业的外部性农业的外部性n所所谓谓外外部部性性,是是指指某某种种经经济济活活动动能能使使他他人人得得到到附附带带的的利利益益或或使使他他人人受受到到损损害害,而而受受益益人人或或受受害害人人无无需需付付出出相相应应的的报报酬酬或无法得到赔偿的现象。或无法得到赔偿的现象。农业的外部性有正有负,涉及农业的外部性有正有负,涉及许多方面许多方面 n从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外部性来看,正的外部性包从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外部性来看,正的外部性包括形成的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持、二氧化碳括形成的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持、二氧化碳吸收、控制洪水等;负的外部性包括水土流失、吸收、控制洪水等;负的外部性包括水土流失、水资源耗竭、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野生动植物水资源耗竭、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丧失、农业化学品污染等。栖息地丧失、农业化学品污染等。n从农业的经济外部性来看,包括经济缓冲作用、从农业的经济外部性来看,包括经济缓冲作用、国土空间上平衡发展、确保农村活力等。国土空间上平衡发展、确保农村活力等。n从农业的社会外部性来看,包括社会的稳定作用、从农业的社会外部性来看,包括社会的稳定作用、确保农业劳动力就业、社会福利替代等。确保农业劳动力就业、社会福利替代等。2.农业的公共产品性农业的公共产品性n所谓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所谓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n所谓非排他性,是指即使某一经济主体没有支付相应的费所谓非排他性,是指即使某一经济主体没有支付相应的费用,也无法将他排除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之外;用,也无法将他排除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之外;n所谓非竞争性,是指他所具有的不会因某一主体的消费而所谓非竞争性,是指他所具有的不会因某一主体的消费而减少其他主体对这一产品的消费量。减少其他主体对这一产品的消费量。n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被称为纯公共产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被称为纯公共产品,而只具备这两个特性中的一个的产品则被称为准品,而只具备这两个特性中的一个的产品则被称为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n农业多功能所提供的许多非商品产出具有不同程度的农业多功能所提供的许多非商品产出具有不同程度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既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既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部分特性。的部分特性。3.农业的弱质性农业的弱质性n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和非农产业的用地不断增加,地价不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和非农产业的用地不断增加,地价不断上涨,土地用于非农产业的报酬远远高于农业,使农地的断上涨,土地用于非农产业的报酬远远高于农业,使农地的流失不断增加;流失不断增加;n由于农业的比较利益低下,使得农业中的资金和较高素质的由于农业的比较利益低下,使得农业中的资金和较高素质的劳动力流向非农产业,造成农业的资金短缺和高素质劳动力劳动力流向非农产业,造成农业的资金短缺和高素质劳动力的缺乏,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缺乏,农业发展后劲不足;n相对于新兴的非农产业来说,农业科研周期较长,技术进步相对于新兴的非农产业来说,农业科研周期较长,技术进步相对缓慢,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相对滞后于非农产业产相对缓慢,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相对滞后于非农产业产值份额的提高,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值份额的提高,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n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恩格尔定律的作用,农产品不耐储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恩格尔定律的作用,农产品不耐储运等特点,使得农业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农民收入增长乏运等特点,使得农业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民与非农业就业者的收入差距拉大力,农民与非农业就业者的收入差距拉大 4.农业的不稳定性农业的不稳定性n首先,由于农业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首先,由于农业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受到自然和市场的双重影响交织在一起,受到自然和市场的双重影响 n其次,农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其次,农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 n再次,再次,农产品的蛛网效应农产品的蛛网效应n最后,农产品的鲜活性、生产的季节性与消最后,农产品的鲜活性、生产的季节性与消费的常年性费的常年性11.2政府对农业宏观政府对农业宏观 调控目标的确定调控目标的确定11.2.1保护农业,提高农民收入保护农业,提高农民收入n原因:原因:在工业化初期,农业要为工业的在工业化初期,农业要为工业的发展提供资本积累;后期农业贸易条件发展提供资本积累;后期农业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不断恶化 n社会公平、城乡协调发展、工农业协调社会公平、城乡协调发展、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考虑发展的考虑11.2.2提高农业生产率,满足社提高农业生产率,满足社 会对农产品质与量的需求会对农产品质与量的需求n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高和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n农产品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都是社会发农产品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都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但又不完全是自发的,需展所需要的,但又不完全是自发的,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要政府的积极参与11.2.3培育农业市场机制,培育农业市场机制,稳定农产品市场稳定农产品市场n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必须建在市场机制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必须建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之上。n如果市场机制不完善,势必要增加政府对农如果市场机制不完善,势必要增加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力度、范围和难度,而政府行业宏观调控的力度、范围和难度,而政府行为的失灵又会造成更大的效率损失。为的失灵又会造成更大的效率损失。n因此政府必须首先培育农业市场机制,让市因此政府必须首先培育农业市场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只场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只对农业市场失灵的部分进行宏观调控。对农业市场失灵的部分进行宏观调控。11.2.4保护农业资源,保护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n农业是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的产农业是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业,n一方面,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一方面,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撑;开自然资源的支撑;n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活动由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活动由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当的生产方式,会损害生态系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当的生产方式,会损害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自然资源统的平衡,造成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系统的损害,则会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及生态环境系统的损害,则会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展。n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种稀缺资源,具有巨大的正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种稀缺资源,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效应部效应 11.3政府对农业宏观政府对农业宏观 调控的主要领域调控的主要领域11.3.1农农业业质质量量标标准准和和农农产产品品质质量量检检测测检检验验体体系系建设领域建设领域n农业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体系的建农业质量标准和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体系的建设,对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流通效率和其市场设,对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流通效率和其市场竞争力,使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有序、公竞争力,使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有序、公平竞争,使消费者吃到安全卫生的食品,都是平竞争,使消费者吃到安全卫生的食品,都是至关重要的。至关重要的。n相关的标准与法律需要政府来制定,因而是政相关的标准与法律需要政府来制定,因而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领域。府宏观调控的重要领域。11.3.2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农业信息体系建设 与服务领域与服务领域n信息是现代社会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资源,信息准确信息是现代社会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资源,信息准确及时与否,决定着决策的成功与失败。及时与否,决定着决策的成功与失败。n有用的信息生产成本比较高昂,但由于具有无形性,有用的信息生产成本比较高昂,但由于具有无形性,一旦扩散出去以后,难以阻止不付费的人利用该信息,一旦扩散出去以后,难以阻止不付费的人利用该信息,并且增加信息利用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因而具有公并且增加信息利用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因而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共产品的特性。n特别是农村交通、通讯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相对不特别是农村交通、通讯和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相对不发达,加之农业生产者经营规模狭小、生产与生活地发达,加之农业生产者经营规模狭小、生产与生活地域分散,农民处在一个相对闭塞的生产与生活环境中。域分散,农民处在一个相对闭塞的生产与生活环境中。并且农民一般文化水平比较低,自我收集、整理和加并且农民一般文化水平比较低,自我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较差。随着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的工信息的能力较差。随着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农民迫切需要得到相关的市场与技术信息。提高,农民迫切需要得到相关的市场与技术信息。11.3.3农业科研、教育农业科研、教育 和技术推广领域和技术推广领域n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将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将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贡献份额将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将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n农业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都具有市场需求诱导性,即人农业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都具有市场需求诱导性,即人们在逐利性的驱使下,根据市场需求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和们在逐利性的驱使下,根据市场需求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n这对于能够形成有形商品的技术进步是非常有效的,但对于这对于能够形成有形商品的技术进步是非常有效的,但对于周期比较长的农业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性与公益性研究来周期比较长的农业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性与公益性研究来说,获利的可能性比较小或者说比较遥远;农业由于比较利说,获利的可能性比较小或者说比较遥远;农业由于比较利益低下,因而一般农民的收入低于非农产业人员的收入,农益低下,因而一般农民的收入低于非农产业人员的收入,农业中一般情况是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外流,造成农业中人力资业中一般情况是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外流,造成农业中人力资本积累严重不足。本积累严重不足。11.3.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n农业中的许多基础设施,如水库、大型的主干沟农业中的许多基础设施,如水库、大型的主干沟渠、主干道路、气象服务等,农户无力也无法建渠、主干道路、气象服务等,农户无力也无法建设,只有将其纳入政府的宏观调控领域,才能够设,只有将其纳入政府的宏观调控领域,才能够满足社会对农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对农业发展的要求。n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持,意味着扩大了农业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持,意味着扩大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的综合生产能力,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也符合也符合WTO“绿箱绿箱”政策的要求。政策的要求。11.3.5粮食专项储备领域粮食专项储备领域n粮食等农产品储备的基本功能,除稳定粮食等农产品储备的基本功能,除稳定供求之外,还能平抑价格波动。供求之外,还能平抑价格波动。n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全球资料计算得出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全球资料计算得出的粮食合理储备结论是:储备量达到当的粮食合理储备结论是:储备量达到当年消费量的年消费量的17%18%就比较安全。就比较安全。n但各国的储备量多少为最佳,需要从本但各国的储备量多少为最佳,需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决定。国国情出发决定。11.3.6区域性贫困与扶贫开发领域区域性贫困与扶贫开发领域n区域性贫困就是与一定的地理区域相连的集中区域性贫困就是与一定的地理区域相连的集中连片的贫困。其成因是不利的地理位置、脆弱连片的贫困。其成因是不利的地理位置、脆弱的生态环境、贫瘠的土地。的生态环境、贫瘠的土地。n正是由于这种自然条件的不利,才造成了落后正是由于这种自然条件的不利,才造成了落后的基础设施、低下的教育水平和高速的人口增的基础设施、低下的教育水平和高速的人口增长,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农业劳动生长,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基本的食物消费得不到保障,陷入产率低下,基本的食物消费得不到保障,陷入持续性的绝对贫困。持续性的绝对贫困。n对这些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政府的介对这些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政府的介入入,扶贫是政府的重要责任。,扶贫是政府的重要责任。11.3.7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 环境保护与治理领域环境保护与治理领域n农业自然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的保护农业自然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宏观和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领域。调控的一个重要领域。n农地、森林、草原、生物、水农地、森林、草原、生物、水n政府必须实行严格的环境政策,保证农政府必须实行严格的环境政策,保证农业生产出安全的农产品,保证农业有一业生产出安全的农产品,保证农业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作支撑,保证农业能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作支撑,保证农业能够为社会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出够为社会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贡献。11.3.8农业政策法制化农业政策法制化 与法律化领域与法律化领域n农业政策的法制化是指农业政策的制定过程及其农业政策的法制化是指农业政策的制定过程及其内容都应符合宪法和法律,不能与其相抵触。内容都应符合宪法和法律,不能与其相抵触。n农业政策的法律化是指农业政策项法律的转化,农业政策的法律化是指农业政策项法律的转化,即有权的国家机关将经过实践检验,却已成熟、即有权的国家机关将经过实践检验,却已成熟、稳定,在较长时期内规范社会关系的农业政策上稳定,在较长时期内规范社会关系的农业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使这些农业政策具有人人必须遵升为国家法律,使这些农业政策具有人人必须遵守的法律效力,使农业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有法守的法律效力,使农业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有法律的促进和保障。律的促进和保障。12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12.1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特点与重要意义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特点与重要意义12.2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与演变规律性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与演变规律性12.3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化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化12.4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12.5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2.1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特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特点与重要意义点与重要意义 12.1.1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 n农业产业结构也称为农业生产结构,是农业产业结构也称为农业生产结构,是指一定地域(国家或地区或农业企业)指一定地域(国家或地区或农业企业)的农业各产业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的农业各产业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n它是农业生产力合理组合和开发利用方它是农业生产力合理组合和开发利用方面的基本问题。面的基本问题。12.1.2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1.农业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农业产业结构的相关性 2.农业产业结构的多层次性农业产业结构的多层次性 3.农业产业结构的动态性农业产业结构的动态性 12.1.3建立合理的农业产业建立合理的农业产业 结构的重要意义结构的重要意义 1.它影响着农业自然资源能否合理利用它影响着农业自然资源能否合理利用 2.它影响着农业内部各个生产部门和生产项目之它影响着农业内部各个生产部门和生产项目之间的物质能量相互转化关系能否充分发挥间的物质能量相互转化关系能否充分发挥3.它影响着农村中劳动力资源能否充分合理利用它影响着农村中劳动力资源能否充分合理利用 4.它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它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是否能按比例得到满足是否能按比例得到满足 12.2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农业产业结构形成 的条件与演变规律性的条件与演变规律性12.2.1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1.生产力水平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条生产力水平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条件件 2.需求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需求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3.地理环境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地理环境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4.劳动力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劳动力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 5.资金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资金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6.6.科学技术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条件科学技术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条件 12.2.2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性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性n畜牧业生产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其发展速度远远畜牧业生产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种植业,从而使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产业结构超过了种植业,从而使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占有重要地位。n经济发达国家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经济发达国家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n在畜牧业中,提供低脂肪、高蛋白畜产品的畜牧比重日在畜牧业中,提供低脂肪、高蛋白畜产品的畜牧比重日益增加益增加。n在种植业中,一方面随着牧业的迅速发展,种植部门生在种植业中,一方面随着牧业的迅速发展,种植部门生产的粮食,越来越多地被用作饲料,种植业为畜牧业服产的粮食,越来越多地被用作饲料,种植业为畜牧业服务的趋势正日趋明显。务的趋势正日趋明显。n另一方面,经济作物、水果、疏菜、饮料作物在种植业另一方面,经济作物、水果、疏菜、饮料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日益增大,观赏植物,花卉盆景等生产部门的中的比重日益增大,观赏植物,花卉盆景等生产部门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发展速度也在加快。n农业各部门间的相互关系,存在两个客观规律:农业各部门间的相互关系,存在两个客观规律:n一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与一定程度的多部门经营结合在一起一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与一定程度的多部门经营结合在一起n二二是是专专业业化化与与多多部部门门经经营营的的发发展展速速度度在在很很大大程程度度上上取取决决于于粮粮食发展水平。食发展水平。n一一方方面面是是通通过过各各地地区区、各各生生产产单单位位的的各各具具特特色色的的生生产产专专业业化化,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n另另一一方方面面是是在在一一个个地地区区或或生生产产单单位位中中,通通过过主主导导部部门门与与辅辅助助部部门门的的合合理理搭搭配配,实实现现专专业业化化与与一一定定程程度度的的多多种种经经营营相相结结合合。其中,主导部门体现专业化方向,辅助部门则体现多种经营。其中,主导部门体现专业化方向,辅助部门则体现多种经营。12.3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化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化n12.3.1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涵义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涵义n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通过对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通过对农业结构的调整,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从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从而使农业产业结构的效益、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使农业产业结构的效益、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n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一个相对的和发展的概念,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一个相对的和发展的概念,这要看农业产业结构的状况是否与客观的要求相适应。这要看农业产业结构的状况是否与客观的要求相适应。所谓所谓“相对的相对的”是从空间上来说的是从空间上来说的,即农业产业结构,即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相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经济、社是否合理是相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而言的。会条件而言的。所谓所谓“发展的发展的”是从时间上来说的是从时间上来说的,即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相对于一定历史时期的生即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相对于一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而言的。产力水平而言的。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n杜能杜能 “孤立国孤立国”n佩鲁佩鲁 “增长极增长极”n缪尔达尔缪尔达尔 累计因果关系理论累计因果关系理论n克鲁格曼克鲁格曼 新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12.3.2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 的评价标准的评价标准1.能能充充分分合合理理地地利利用用当当地地农农业业资资源源,不不断断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2.能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能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3.能最好地满足社会需求能最好地满足社会需求4.农业各部门能协调发展农业各部门能协调发展12.3.3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 的方法与指标体系的方法与指标体系1.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方法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方法 n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与否,通常有四种方法:比重法、类比法、速度法和协调法 2.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指标体系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指标体系 n反映农业产业结构状况的指标 n反映农业产业结构的效益的指标 12.4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12.4.1改革前中国农业产业结构改革前中国农业产业结构1.从部门序列结构看,比例关系不协调从部门序列结构看,比例关系不协调(1)种植业比重过大,林、牧、副、渔比重过小)种植业比重过大,林、牧、副、渔比重过小(2)在林业内部,)在林业内部,1978年用材林占森林面积比重为年用材林占森林面积比重为80.3%(3)在畜牧业内部,重养猪,轻草食动物牛、羊、兔等)在畜牧业内部,重养猪,轻草食动物牛、羊、兔等(4)在渔业内部,重海水品,轻淡水品)在渔业内部,重海水品,轻淡水品 2.从资源利用结构看,资源利用不合理,地区优势从资源利用结构看,资源利用不合理,地区优势未能得到发挥未能得到发挥 3.从经济运行效果看,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下降,从经济运行效果看,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下降,农产品供给全面紧张农产品供给全面紧张 12.4.2改革后中国农业产业结构改革后中国农业产业结构1.改革后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改革后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1)制度、市场和技术与农业产业结构变革(2)结构调整与结构效应 n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演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演进 n结构调整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结构调整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2.改革后中国农业产业改革后中国农业产业 结构的发展趋势结构的发展趋势(1)农业产业结构整体变化趋势。多种经营综合发)农业产业结构整体变化趋势。多种经营综合发展是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展是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2)从封闭的单一结构向开放型的多元结构转变)从封闭的单一结构向开放型的多元结构转变(3)种植业结构中,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情况下,)种植业结构中,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情况下,经济作物将有较快的发展经济作物将有较快的发展(4)各部门生产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步向资金)各部门生产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步向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发展密集和技术密集型发展(5)随着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商品量大幅度增加,)随着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商品量大幅度增加,农村将由自给,半自给型农业产业结构向商品型产农村将由自给,半自给型农业产业结构向商品型产业结构变化。业结构变化。13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13.1传统农业的改造传统农业的改造13.2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主要内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主要内容13.3农业现代化的条件与发展战略农业现代化的条件与发展战略13.1传统农业的改造传统农业的改造n13.1.1传统农业的涵义与基本特征传统农业的涵义与基本特征n传统农业是指开始于石器时代末期和铁器时传统农业是指开始于石器时代末期和铁器时代初期,并且在发达国家一直延续到代初期,并且在发达国家一直延续到18世世纪纪60年代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年代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n它是在原始采集农业和游猎农业的基础上发它是在原始采集农业和游猎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人类进入定居时代后所发展起展而来的,是人类进入定居时代后所发展起来的第一个产业部门。来的第一个产业部门。传统农业的主要特征是:传统农业的主要特征是:1.技术停滞技术停滞 2.粗放式耕作与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相结粗放式耕作与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相结合,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合,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3.封闭的、自我循环和发展,自给自足的封闭的、自我循环和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经济13.1.2传统农业中的稀缺传统农业中的稀缺 资源与其特性资源与其特性1.传统农业中稀缺资源的特性传统农业中稀缺资源的特性(1)农农民民无无法法自自行行提提供供,大大多多数数稀稀缺缺资资源源都都必必须须社社会会性性地地供供给给(2)许许多多稀稀缺缺投投入入物物的的需需求求与与工工业业发发展展并并无无冲冲突突,它它们们主主要要依依赖赖于于相相对对丰丰裕裕的的资资源源,加加上上训训练练有有素素的的管管理理人人员员和和技技术术人人员员(3)这些投入物的互补性要求供给方面的协调与配合)这些投入物的互补性要求供给方面的协调与配合(4)在在不不同同的的地地区区,由由于于资资源源、文文化化和和经经济济条条件件的的差差别别,这这些投入物的生产率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些投入物的生产率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5)在在某某些些特特殊殊情情况况下下,一一定定形形式式的的稀稀缺缺资资源源可可能能已已经经大大量量充分地使用了充分地使用了(6)机机会会成成本本很很低低的的资资源源与与相相对对稀稀缺缺的的资资源源一一起起使使用用,降降低低了资源利用效率了资源利用效率(7)稀缺资源不可随心所欲地移动稀缺资源不可随心所欲地移动 2.传统农业中的稀缺资源传统农业中的稀缺资源(1)提供刺激的制度)提供刺激的制度(2)改进生产可能性的科学研究)改进生产可能性的科学研究(3)使用新型和改进的投入物的生产设备)使用新型和改进的投入物的生产设备(4)农业生产的服务机构)农业生产的服务机构(5)帮助农民作出更好选择的教育工作)帮助农民作出更好选择的教育工作 13.1.3传统农业的改造传统农业的改造1.市场经济制度的构建市场经济制度的构建2.有效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制度的建立有效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制度的建立3.农业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农业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4.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强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强13.2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与主要内容特征与主要内容12.2.1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1.1.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n现现代代农农业业是是从从资资本本主主义义产产业业革革命命到到2020世世纪纪初初,特特别别是是第第二二次次世世界界大大战战以以来来的的农农业业。它它的的基基本本特特点点是是物物质质和和能能量量开开放放式式循循环环,从从农农业业以以外外投投放放大大量量的的能能源源和和物物质质,因因而而加加速速了了农农业业生生产产的的发发展展。现现代代农农业业是是人人类类第第一一次次在在农农业业生生产产和和经经营营中中大大规规模模自自觉觉应应用用现现代代科科学学技技术术和和农农业业机机械械的的结结果果,是是广广泛泛采采用用以以机机械械、化化学学和和生生物物技技术术群群为为核核心心的的现现代代科科学学技技术术和和现现代代工工业业提提供供的的生生产产资资料料和和科科学学管管理理方方法法的的农农业业,同同时时,它又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它又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2.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n所谓农业现代化,实际上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所谓农业现代化,实际上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集约化农业和高度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集约化农业和高度商品化农业相统一的发展过程。商品化农业相统一的发展过程。n农业现代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农业现农业现代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农业现代化仅指农业生产技术上的变革,而广义农业代化仅指农业生产技术上的变革,而广义农业现代化包括协调发展的工农业关系、经济体制现代化包括协调发展的工农业关系、经济体制和组织管理的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和组织管理的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13.2.2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1.农业现代化实现过程的动态性农业现代化实现过程的动态性2.农业现代化内容的广泛性农业现代化内容的广泛性3.农业现代化的地域性和阶段性农业现代化的地域性和阶段性4.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继承性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继承性13.2.3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1.生产条件现代化生产条件现代化2.生产技术现代化生产技术现代化3.经营管理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4.集约、高效、持续集约、高效、持续5.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13.3农业现代化的条件农业现代化的条件 与发展战略与发展战略12.3.1农业现代化的条件农业现代化的条件1.1.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条件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条件(1)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至关重要)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至关重要(2)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3)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现代化的根基)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现代化的根基(4)都有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都有完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5)政政府府对对农农业业的的集集中中统统一一领领导导也也是是上上述述诸诸国国实实现现农农业业现代化的重要经验现代化的重要经验 2.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 的特殊背景与条件的特殊背景与条件(1)中国政府还没有实施系统的农业保护政策,农业政策还)中国政府还没有实施系统的农业保护政策,农业政策还处于转型时期处于转型时期(2)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较短,农业市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较短,农业市场体系有待完善体系有待完善(3)中国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中国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却有待完善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却有待完善(4)中国农业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的贡献份额不断增长,但)中国农业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的贡献份额不断增长,但科技进步的政策和体系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科技进步的政策和体系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5)中国农业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较少)中国农业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较少(6)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化已)中国已经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化已经进入到了中期阶段经进入到了中期阶段 13.3.2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1.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建设起一个发达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建设起一个发达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2)建设起一个富裕的农村,提高农民收入)建设起一个富裕的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水平(3)建设起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起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2.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1)反反映映农农业业发发达达程程度度的的指指标标主主要要有有:农农业业生生产产条条件件(农农民民人人均均拥拥有有的的耕耕地地资资源源、水水利利化化程程度度);农农业业投投入入水水平平(农农机机动动力力水水平平、电电力力水水平平);农农业业生生产产力力水水平平(土土地地综综合合生生产产率率、农农业业劳劳动动生生产产率率、农农业业商商品品化化程程度度);经经济济结结构构(农农业业增增加加值值比比重重、农农业业从从业业人人员员比比重重、城城市市化化水水平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2 2)反反映映农农民民富富裕裕程程度度的的指指标标主主要要有有:农农民民的的收收入入水水平;平;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3 3)反反映映农农村村环环境境良良好好的的主主要要指指标标有有:森森林林覆覆盖盖率率;水水土土流流失失程程度度;土土壤壤有有机机质质含含量量;农农业业用用地地污污染染程程度度;自然灾害成灾率。自然灾害成灾率。3.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1)工业化战略)工业化战略(2)城市化战略)城市化战略(3)市场化战略)市场化战略(4)农业保护战略)农业保护战略(5)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传统农业?它有哪些特征?什么是传统农业?它有哪些特征?2.传传统统农农业业中中有有哪哪些些资资源源是是稀稀缺缺的的?这这些些稀稀缺缺资资源源有什么样的特征?有什么样的特征?3.你认为该如何改造传统农业?你认为该如何改造传统农业?4.什什么么是是现现代代农农业业和和农农业业现现代代化化?农农业业现现代代化化的的基基本特征有哪些?本特征有哪些?5.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6.发发达达国国家家实实现现农农业业现现代代化化的的条条件件有有哪哪些些?中中国国实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背景和条件如何?现农业现代化的背景和条件如何?7.你认为该如何确定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你认为该如何确定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丁丁泽泽霁霁:世世界界农农业业:发发展展格格局局与与趋趋势势,农农业业出出版版社社,1991年版年版农农业业部部软软科科学学委委员员会会办办公公室室:农农业业发发展展战战略略与与产产业业政政策策,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年版年版农农业业部部软软科科学学委委员员会会办办公公室室:农农业业现现代代化化与与可可持持续续发发展展,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年版年版西西奥奥多多W舒舒尔尔茨茨:改改造造传传统统农农业业,商商务务印印书书馆馆,1987年版年版宣宣杏杏云云等等:西西方方国国家家农农业业现现代代化化透透视视,上上海海远远东东出出版版社社,2019年版年版杨杨万万江江等等:农农业业现现代代化化测测评评,社社会会科科学学文文献献出出版版社社,2019年版年版尤尤吉吉诺诺海海亚亚密密和和弗弗农农拉拉坦坦:农农业业发发展展:国国际际前前景景,商商务印书馆,务印书馆,1993年版年版约翰约翰梅尔:农业经济发展学,农村读物出版社,梅尔:农业经济发展学,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年版年版 14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14.1常规现代农业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常规现代农业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14.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14.3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14.4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生态农业14.5持续农业发展趋势持续农业发展趋势14.1常规现代农业所面临常规现代农业所面临 的困境与挑战的困境与挑战14.1.1农业的投入产出比在下降农业的投入产出比在下降14.1.2农业对环境的污染与生态的破坏农业对环境的污染与生态的破坏14.1.3农业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和恶化农业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和恶化n1.1.土土壤壤退退化化、沙沙漠漠化化现现象象严严重重,耕耕地地资资源源减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n2.2.水资源减少水资源减少 n3.3.森林资源破坏速度加快森林资源破坏速度加快 n4.4.生物资源锐减生物资源锐减 14.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内涵与基本特征内涵与基本特征14.2.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由来14.2.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n在在满满足足当当代代人人需需要要,又又不不损损害害后后代代满满足足其其需需要要的的发发展展条条件件下下,采采用用不不会会耗耗尽尽资资源源或或危危害害环环境境的的生生产产方方式式,实实行行技技术术变变革革和和机机制制性性改改革革,减减少少农农业业生生产产对对环环境境的的破破坏坏,维维护护土土地地、水水、生生物物、环环境境不不退退化化、技技术术运运用用适适当当、经经济济上上可可行行以及社会可接受的农业发展战略。以及社会可接受的农业发展战略。14.2.3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特征的基本特征1.生态持续性生态持续性2.社会持续性社会持续性3.经济持续性经济持续性14.2.4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积积极极增增加加粮粮食食生生产产,既既要要考考虑虑自自力力更更生生和和自自给给自自足足的的基基本本原原则则,又又要要考考虑虑适适当当调调剂剂与与储储备备,稳稳定定粮粮食食供供应应和和使使贫贫困困者者获获得得粮粮食食的的机机会会,妥妥善善解解决决粮粮食食问问题题,保保障障粮粮食食安安全全(粮粮食食储储备备量量占占年年需需要要量量的的17%18%为最低安全系数)。为最低安全系数)。2.促促进进农农村村综综合合发发展展,扩扩大大农农村村劳劳动动力力就就业业机机会会,增增加农民收入,特别要努力消除农村贫困状况。加农民收入,特别要努力消除农村贫困状况。3.合合理理利利用用和和保保护护农农业业资资源源,创创造造良良好好的的生生态态环环境境,以利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以利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14.3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主要因素的主要因素14.3.1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1.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及社会系统的压力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及社会系统的压力2.人力资本积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本积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14.3.2自然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1.自自然然资资源源的的永永续续利利用用是是农农业业可可持持续续发发展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2.实实现现农农业业可可持持续续发发展展的的自自然然资资源源利利用用原原则则n(1)最低安全标准原则)最低安全标准原则 n(2)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 14.3.3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n1.1.环境问题的特性环境问题的特性n(1)环境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环境)环境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和制约的双重性,二者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和制约的双重性,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对立又统一。n(2)环境问题具有传递性)环境问题具有传递性 n(3)环境污染往往具有累积性,呈指数式发展)环境污染往往具有累积性,呈指数式发展 n(4)环境问题的外部性)环境问题的外部性 n2.2.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思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思路n(1)产权管理思路)产权管理思路 n(2)国家干预思路)国家干预思路 14.3.4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1.农业不可持续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科学技农业不可持续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科学技术落后术落后 2.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3.某些技术进步可能产生负效应,不利于某些技术进步可能产生负效应,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技术进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但技术进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但它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它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资源约束、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资源约束、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n马丁马丁.威茨曼威茨曼n约翰约翰.哈特维克哈特维克n雷蒙特雷蒙特.格瑞德斯格瑞德斯n斯嘉克斯嘉克.斯穆德斯斯穆德斯14.4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 与中国生态农业与中国生态农业13.4.1生态农业的提出与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内涵生态农业的提出与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内涵1.1.生态农业的提出生态农业的提出2.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内涵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内涵n生生态态农农业业就就是是从从系系统统的的思思想想出出发发,按按照照生生态态学学原原理理、经经济济学学原原理理和和生生态态经经济济学学原原理理,运运用用现现代代科科学学技技术术成成果果和和现现代代管管理理手手段段以以及及传传统统农农业业的的有有效效经经验验建建立立起起来来,以以期期获获得得较较高高的的经经济济效效益益、生生态态效效益益和和社社会会效效益益的的现现代代化化的的农农业业发发展展模模式式。简简单单地地说说,就就是是遵遵循循生生态态经经济济学学规规律律进进行行经经营营和和管管理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的集约化农业体系。14.4.2中国特色生态农业与中国特色生态农业与 西方生态农业的比较西方生态农业的比较n西方的生态农业是在现代农业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短西方的生态农业是在现代农业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效益下降的背景下,作为一种替代农业模式而产缺、效益下降的背景下,作为一种替代农业模式而产生的,故他们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的,故他们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可接受的小型农业”,他们反对化学物的投入。,他们反对化学物的投入。n而中国的生态农业是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之优点,而中国的生态农业是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之优点,利用生物和自然协调发展起来的农业新模式,在技术利用生物和自然协调发展起来的农业新模式,在技术上并不反对化肥、农药的使用,而是强调因地制宜,上并不反对化肥、农药的使用,而是强调因地制宜,科学、合理、高效率地投入,并重视环境生态工程建科学、合理、高效率地投入,并重视环境生态工程建设,重视农田生态工程与技术以及信息方面的投入,设,重视农田生态工程与技术以及信息方面的投入,具有中国传统农业中是有机肥投入和技术密集相结合具有中国传统农业中是有机肥投入和技术密集相结合的特征。的特征。14.4.3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特征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特征1.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建立在可更新资源基础之上,与当地农业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建立在可更新资源基础之上,与当地农业环境资源组合相适应环境资源组合相适应 2.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以一业为主,多业结合,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以一业为主,多业结合,全面发展 3.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利用共生相养,合理配置农业植物、动物、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利用共生相养,合理配置农业植物、动物、微生物,实行立体种植、混合喂养、结构合理的立体农业微生物,实行立体种植、混合喂养、结构合理的立体农业 4.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循环利用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循环利用“废物废物”,使农业有机废弃物资,使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增加产品产出。开展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控制源化,增加产品产出。开展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控制杂草和病虫害杂草和病虫害 5.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充分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充分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并且与传统农业实用技术相结合术,并且与传统农业实用技术相结合 6.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以内部调控为主,外部调控为辅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以内部调控为主,外部调控为辅 7.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全面规划,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效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全面规划,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效益益 14.5持续农业发展趋势持续农业发展趋势14.5.1追求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14.5.2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14.5.3建立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体系建立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体系14.5.4强化农业系统内的自养、自控功能强化农业系统内的自养、自控功能14.5.5广泛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广泛应用现代高新技术n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常规现代农业面临哪些困境和挑战?常规现代农业面临哪些困境和挑战?2.农农业业可可持持续续发发展展的的内内涵涵是是什什么么?有有哪哪些些基本特征?基本特征?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有哪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有哪些?4.试试分分析析人人口口、人人力力资资本本积积累累、自自然然资资源源、环环境境和和技技术术进进步步与与农农业业可可持持续续发发展展的的关关系。系。5.中中国国生生态态农农业业的的内内涵涵是是什什么么?有有哪哪些些基基本特征?本特征?6.试析持续农业的发展趋势。试析持续农业的发展趋势。n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程程序序等等:可可持持续续农农业业导导论论,中中国国农农业业出出版版社社,2019年版年版农农业业部部软软科科学学委委员员会会办办公公室室:农农业业现现代代化化与与可可持持续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续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年版年版潘潘家家华华:持持续续发发展展途途径径的的经经济济学学分分析析,中中国国人人民大学出版社,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年版谭谭崇崇台台:发发展展经经济济学学的的新新发发展展,武武汉汉大大学学出出版版社,社,2019年版年版宣宣杏杏云云等等:西西方方国国家家农农业业现现代代化化透透视视,上上海海远远东出版社,东出版社,2019年版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