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的生成与排出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877956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8.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尿的生成与排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尿的生成与排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尿的生成与排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 第二节第二节 尿生成的过程尿生成的过程一、一、一、一、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是一种超滤,是尿生成的第一步是一种超滤,是尿生成的第一步是一种超滤,是尿生成的第一步是一种超滤,是尿生成的第一步 通过微穿刺技术从大鼠肾小囊腔内抽取原尿进行化学通过微穿刺技术从大鼠肾小囊腔内抽取原尿进行化学通过微穿刺技术从大鼠肾小囊腔内抽取原尿进行化学通过微穿刺技术从大鼠肾小囊腔内抽取原尿进行化学分析,证明原尿中除蛋白质含量极低外,其它各成份的浓分析,证明原尿中除蛋白质含量极低外,其它各成份的浓分析,证明原尿中除蛋白质含量极低外,其它各成份的浓分析,证明原尿中除蛋白质含量极低外,其它各成份的浓度及渗透压、酸碱度等都与血浆基本相同,度及渗透压、酸碱度等都与血浆基本相同,度及渗透压、酸碱度等都与血浆基本相同,度及渗透压、酸碱度等都与血浆基本相同,故原尿是血浆故原尿是血浆故原尿是血浆故原尿是血浆 的超滤液。(如下页表)的超滤液。(如下页表)的超滤液。(如下页表)的超滤液。(如下页表)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 血浆、肾小球滤液与尿液成分的比较血浆、肾小球滤液与尿液成分的比较血浆、肾小球滤液与尿液成分的比较血浆、肾小球滤液与尿液成分的比较 成分成分成分成分 血浆(血浆(血浆(血浆(g/Lg/L)滤液(滤液(滤液(滤液(g/Lg/L)尿(尿(尿(尿(g/Lg/L)尿中浓缩倍数)尿中浓缩倍数)尿中浓缩倍数)尿中浓缩倍数 水水 900 980 960 1.1 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 70 7090 0.3 90 0.3 微量微量微量微量 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 1.00 1.00 1.00 1.00 极微量极微量极微量极微量 Na+3.3 3.3 3.5 1.10 K K+0.20 0.20 1.50 7.50 0.20 0.20 1.50 7.50 Cl-3.70 3.70 6.00 1.60 HH2 2POPO4 4-HPO HPO4 42 2-0.04 0.04 1.50 37.50 0.04 0.04 1.50 37.50 尿素尿素 0.30 0.30 18.00 60.00 尿酸尿酸尿酸尿酸 0.04 0.04 0.50 12.50 0.04 0.04 0.50 12.50 肌酐肌酐肌酐肌酐 0.01 0.01 1.00 100 0.01 0.01 1.00 100 氨氨 0.001 0.001 0.40 400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结构:结构:结构:结构:三成三成 1.1.内层是毛细血内层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细胞管内皮细胞,细胞上有许多直径约上有许多直径约707090nm90nm窗孔,能阻窗孔,能阻止血细胞通过。止血细胞通过。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2.2.基膜层由基质和一些带负电荷的蛋白质构成基膜层由基质和一些带负电荷的蛋白质构成,基膜上基膜上有直径有直径 为为4 48nm8nm的多角形网孔。的多角形网孔。网孔的大小决定分子网孔的大小决定分子网孔的大小决定分子网孔的大小决定分子大小不同的溶质是否可以通过。大小不同的溶质是否可以通过。大小不同的溶质是否可以通过。大小不同的溶质是否可以通过。3.3.外层是肾小囊上皮细胞,上皮细胞长突起之间形成滤外层是肾小囊上皮细胞,上皮细胞长突起之间形成滤过裂隙,膜上有直径过裂隙,膜上有直径4 411nm11nm的小孔,是滤过膜的最后的小孔,是滤过膜的最后一道屏障。一道屏障。4.4.特点:具有选择通透性,即电荷选择和颗粒大小选择。特点:具有选择通透性,即电荷选择和颗粒大小选择。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膜的通透性 有效半有效半径小于径小于2.0nm2.0nm的中性物质的中性物质可以被自由滤过;有效半可以被自由滤过;有效半径大于径大于4.2nm4.2nm的物质则不的物质则不能滤过;有效半径在能滤过;有效半径在2.02.04.2nm4.2nm之间的各种物质,之间的各种物质,随有效半径增加其滤过量随有效半径增加其滤过量逐渐降低。逐渐降低。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二二二二)有效滤过压是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是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是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是滤过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是指促进超滤的动力与对抗超滤的阻有效滤过压是指促进超滤的动力与对抗超滤的阻 力之间的差值。当有效滤过压为正值时,超滤的动力大力之间的差值。当有效滤过压为正值时,超滤的动力大于抗超滤的阻力,产生滤过;当有效滤过压为零时,抗于抗超滤的阻力,产生滤过;当有效滤过压为零时,抗超滤的阻力等于超滤的动力,无滤过液的生成。肾小球超滤的阻力等于超滤的动力,无滤过液的生成。肾小球滤过率的大小取决于有效滤过压滤过率的大小取决于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pressure,EFPEFP)。)。)。)。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压)(肾小球毛细血压)(肾小球毛细血压)(肾小球毛细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肾小囊内压)肾小囊内压)肾小囊内压)肾小囊内压)入球端入球端=45-=45-(25+1025+10)=10mmHg=10mmHg=10mmHg=10mmHg出球端出球端=45-(35+10)=45-(35+10)=0=0=0=0mmHgmmHg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 肾小球毛细血管自入肾小球毛细血管自入 球端向出球端血浆胶体渗球端向出球端血浆胶体渗透压逐渐升高,可出现滤透压逐渐升高,可出现滤过平衡现象。当滤过阻力过平衡现象。当滤过阻力等于滤过动力时,有效滤等于滤过动力时,有效滤过压降低到零,称为滤过过压降低到零,称为滤过平,滤过就停止平,滤过就停止。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三)肾小球滤过率三)肾小球滤过率三)肾小球滤过率三)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的前提条件: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滤过的前提条件: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滤过的前提条件: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滤过的前提条件:肾血浆流量 (RFP)RFP)RFP)RFP)衡量肾功能的指标:衡量肾功能的指标:衡量肾功能的指标:衡量肾功能的指标: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GFR):指):指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正常值正常值125ml/min125ml/min125ml/min125ml/min,24h24h24h24h原尿约原尿约原尿约原尿约180L180L180L180L。滤过分数(滤过分数(FF):指):指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FF=125/66010%19%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四)(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滤过膜的改变滤过膜的改变滤过膜的改变滤过膜的改变 1.1.1.1.有效滤过面积:有效滤过面积:有效滤过面积:有效滤过面积:总面积总面积1.5m1.5m2 2 ,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如急性肾小球肾炎 滤过面积滤过面积 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少尿甚至无少尿甚至无尿尿 2.2.2.2.滤过膜通透性:滤过膜通透性:滤过膜通透性:滤过膜通透性:机械屏障或电学屏障被破坏机械屏障或电学屏障被破坏血浆蛋血浆蛋白、血细胞被滤出白、血细胞被滤出蛋白尿或血尿蛋白尿或血尿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 有效滤过压的改变有效滤过压的改变有效滤过压的改变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1.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和下降可分别增加和减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和下降可分别增加和减少少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 2.2.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和下降可分别减少和增加肾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和下降可分别减少和增加肾小小球滤过率球滤过率 3.3.肾小囊内压升高可减少肾小球滤过率肾小囊内压升高可减少肾小球滤过率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 肾血浆流量改变可影响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改变可影响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改变可影响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改变可影响肾小球滤过率 肾血浆流量的改变通过改变滤过平衡点影响肾血浆流量的改变通过改变滤过平衡点影响GFR,而不是改变有效滤过压。肾血浆流量增加,滤过平衡点向而不是改变有效滤过压。肾血浆流量增加,滤过平衡点向出球小动脉端移动,出球小动脉端移动,GFR增加;反之,滤过平衡点移向增加;反之,滤过平衡点移向入球小动脉端,入球小动脉端,GFR减少。减少。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二、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的物质转运二、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的物质转运 对原尿和终尿成份进行对比发现有很大的不同对原尿和终尿成份进行对比发现有很大的不同 原尿进入肾小管更名为小管液原尿进入肾小管更名为小管液。1.1.重吸收重吸收小管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小管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水和绝大部分溶质被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中的水和绝大部分溶质被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重新转运回血液的过程胞重新转运回血液的过程2.2.分泌分泌小管上皮细胞将自身代谢产物或血浆中小管上皮细胞将自身代谢产物或血浆中的某些物质转运到小管液的过程的某些物质转运到小管液的过程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一)重吸收的部位、方式、途径和特点(一)重吸收的部位、方式、途径和特点(一)重吸收的部位、方式、途径和特点(一)重吸收的部位、方式、途径和特点1.1.1.1.重吸收的部位重吸收的部位重吸收的部位重吸收的部位近端小管,近端小管,近端小管,近端小管,尤其近曲小管尤其近曲小管尤其近曲小管尤其近曲小管是重吸收的主要是重吸收的主要是重吸收的主要是重吸收的主要部位。部位。部位。部位。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2.2.重吸收的方式重吸收的方式 分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分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主动重吸收:主动重吸收:主动重吸收:主动重吸收: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如如如如质子泵、质子泵、质子泵、质子泵、NaNaNaNa+-K-K-K-K+泵等。泵等。泵等。泵等。继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如如如如NaNaNaNa+-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NaNaNaNa+-氨基酸同向转氨基酸同向转氨基酸同向转氨基酸同向转运;还有运;还有运;还有运;还有NaNaNaNa+-H-H-H-H+和和和和 Na Na Na Na+-K-K-K-K+等逆向转运。等逆向转运。等逆向转运。等逆向转运。入胞:入胞:入胞:入胞:重吸收少量小管液中的小分子蛋白质。重吸收少量小管液中的小分子蛋白质。重吸收少量小管液中的小分子蛋白质。重吸收少量小管液中的小分子蛋白质。被动重吸收:被动重吸收:被动重吸收:被动重吸收:不消耗能量,取决于浓度差、电位差、渗不消耗能量,取决于浓度差、电位差、渗不消耗能量,取决于浓度差、电位差、渗不消耗能量,取决于浓度差、电位差、渗透压差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对重吸收物质的通透性,如透压差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对重吸收物质的通透性,如透压差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对重吸收物质的通透性,如透压差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对重吸收物质的通透性,如ClClClCl-、尿素、尿素、尿素、尿素、HCOHCOHCOHCO3 3 3 3-及水的重吸收及水的重吸收及水的重吸收及水的重吸收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3.3.重吸收途径重吸收途径跨细胞转运途径重吸收:跨细胞转运途径重吸收:包括小管液中的溶质包括小管液中的溶质进入小管上皮细胞内,物质通过一定的方式跨过进入小管上皮细胞内,物质通过一定的方式跨过基底侧膜进入组织间隙液。基底侧膜进入组织间隙液。细胞旁转运途径重吸收:细胞旁转运途径重吸收:小管液中的物质可直小管液中的物质可直接通过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而被接通过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而被重吸收。重吸收。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4.4.重吸收的特点重吸收的特点选择性重吸收:选择性重吸收:选择性重吸收:选择性重吸收:如对葡萄糖、氨基酸的完全重吸收;如对葡萄糖、氨基酸的完全重吸收;对对NaNa+、K K+、HCOHCO3 3-大部分重吸收,而肌酐则不被重吸收。大部分重吸收,而肌酐则不被重吸收。有限性重吸收:有限性重吸收:有限性重吸收:有限性重吸收: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对物质的重吸收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对物质的重吸收具有最大限度,若血浆中某物质浓度过高,超过肾小管具有最大限度,若血浆中某物质浓度过高,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则尿中就会出现该物质。如葡萄糖的重的重吸收能力,则尿中就会出现该物质。如葡萄糖的重吸收(肾糖阈)。吸收(肾糖阈)。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二)几种主要物质的重吸收(二)几种主要物质的重吸收(二)几种主要物质的重吸收(二)几种主要物质的重吸收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1.NaCl1.NaCl和水的重吸收和水的重吸收 小管液中的小管液中的小管液中的小管液中的NaClNaClNaClNaCl和水约和水约和水约和水约99%99%99%99%被重吸收,尿中排出的被重吸收,尿中排出的被重吸收,尿中排出的被重吸收,尿中排出的不到不到不到不到1%1%1%1%,故水的重吸收减少,故水的重吸收减少,故水的重吸收减少,故水的重吸收减少1%1%1%1%,则尿量增加,则尿量增加,则尿量增加,则尿量增加1 1 1 1倍。倍。倍。倍。除除除除髓袢降支细段髓袢降支细段髓袢降支细段髓袢降支细段外,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都具重吸外,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都具重吸外,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都具重吸外,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都具重吸收收收收NaClNaClNaClNaCl的能力;除的能力;除的能力;除的能力;除髓袢升支细段对水几乎不通透髓袢升支细段对水几乎不通透髓袢升支细段对水几乎不通透髓袢升支细段对水几乎不通透外,肾外,肾外,肾外,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对水都具有重吸收能力。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对水都具有重吸收能力。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对水都具有重吸收能力。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对水都具有重吸收能力。NaClNaClNaClNaCl和水在近端小管的重吸收和水在近端小管的重吸收和水在近端小管的重吸收和水在近端小管的重吸收 近端小管重吸收超滤液中约近端小管重吸收超滤液中约近端小管重吸收超滤液中约近端小管重吸收超滤液中约6565656570%70%70%70%的的的的NaNaNaNa+和和和和ClClClCl-和水,和水,和水,和水,其中其中其中其中NaNaNaNa+为主动,为主动,为主动,为主动,ClClClCl-为被动为被动为被动为被动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泵泵泵泵-漏学说漏学说漏学说漏学说,钠离子主,钠离子主,钠离子主,钠离子主动,氯离子和水被动;动,氯离子和水被动;动,氯离子和水被动;动,氯离子和水被动;故故故故净重吸收量净重吸收量净重吸收量净重吸收量=重吸收重吸收重吸收重吸收总量总量总量总量-回漏量。回漏量。回漏量。回漏量。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NaClNaClNaClNaCl和水在髓袢的重吸收和水在髓袢的重吸收和水在髓袢的重吸收和水在髓袢的重吸收 NaClNaClNaClNaCl占占占占20%20%20%20%,水占,水占,水占,水占15%15%15%15%髓袢各段对髓袢各段对髓袢各段对髓袢各段对NaClNaClNaClNaCl和水的重吸收机制不同。髓袢降支和水的重吸收机制不同。髓袢降支和水的重吸收机制不同。髓袢降支和水的重吸收机制不同。髓袢降支细段对细段对细段对细段对NaClNaClNaClNaCl几乎没有通透性,但对水的通透性高。几乎没有通透性,但对水的通透性高。几乎没有通透性,但对水的通透性高。几乎没有通透性,但对水的通透性高。升支细段对水几乎不通透,但对升支细段对水几乎不通透,但对升支细段对水几乎不通透,但对升支细段对水几乎不通透,但对NaClNaClNaClNaCl的通透性高。的通透性高。的通透性高。的通透性高。升支粗段对升支粗段对升支粗段对升支粗段对NaClNaClNaClNaCl的重吸收属于继发性主转运,靠管的重吸收属于继发性主转运,靠管的重吸收属于继发性主转运,靠管的重吸收属于继发性主转运,靠管腔膜上的同向转运体和基底侧膜的上钠泵协同作用。腔膜上的同向转运体和基底侧膜的上钠泵协同作用。腔膜上的同向转运体和基底侧膜的上钠泵协同作用。腔膜上的同向转运体和基底侧膜的上钠泵协同作用。其其其其机制如下面图:机制如下面图:机制如下面图:机制如下面图: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意义:意义:意义:意义:髓袢升支粗段对氯化钠髓袢升支粗段对氯化钠髓袢升支粗段对氯化钠髓袢升支粗段对氯化钠的重吸收是肾髓质外髓部高渗的重吸收是肾髓质外髓部高渗的重吸收是肾髓质外髓部高渗的重吸收是肾髓质外髓部高渗梯度建立的前提条件。如梯度建立的前提条件。如梯度建立的前提条件。如梯度建立的前提条件。如速尿速尿速尿速尿可抑制可抑制可抑制可抑制NaNaNaNa+-K-K-K-K+-2Cl-2Cl-2Cl-2Cl-同向转运同向转运同向转运同向转运 NaNaNaNa+、Cl-Cl-Cl-Cl-重吸收重吸收重吸收重吸收外髓组织外髓组织外髓组织外髓组织高渗程度高渗程度高渗程度高渗程度管内外渗透浓度管内外渗透浓度管内外渗透浓度管内外渗透浓度梯度梯度梯度梯度水重吸收水重吸收水重吸收水重吸收利尿效利尿效利尿效利尿效应。应。应。应。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NaClNaClNaClNaCl和水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水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水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水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重吸收量:重吸收量:重吸收量:重吸收量:可根据机体水、盐平衡状况进行调节(可根据机体水、盐平衡状况进行调节(Na+、Cl-约占约占12%12%,水可调节)。,水可调节)。调节因素:调节因素:调节因素:调节因素:醛固酮醛固酮 ADH远曲小管始段:远曲小管始段:远曲小管始段:远曲小管始段:对水不通透,对水不通透,但仍以但仍以 Na+-Cl-同向转运体同向转运体的方式主动重吸收的方式主动重吸收NaClNaCl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临床:临床:临床:临床:噻嗪类利尿药可抑制噻嗪类利尿药可抑制远曲小管始段远曲小管始段Na+-Cl-同向转同向转运体运体NaClNaCl重吸收重吸收利尿利尿效应。效应。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包包括主细胞和闰细胞两类。括主细胞和闰细胞两类。主细胞:重吸收主细胞:重吸收Na+、Cl-,分泌分泌K+。闰细胞:与闰细胞:与H+H+的分泌有关。的分泌有关。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3.HCO3.HCO3.HCO3.HCO3 3 3 3-的重吸收的重吸收的重吸收的重吸收 正常情况下,高达正常情况下,高达85%的的HCO3-是由近端小管重吸收是由近端小管重吸收的。的。HCO3-是以是以CO2的形式的形式重吸收的,与重吸收的,与H+-Na+交换相交换相联系。联系。髓袢、髓袢、远端小管和集合管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也可重吸收也可重吸收HCO3-,其机制其机制同近端小管。同近端小管。排酸保碱排酸保碱排酸保碱排酸保碱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4.K4.K4.K4.K+的重吸收的重吸收的重吸收的重吸收主动转运主动转运近端小管:近端小管:近端小管:近端小管:大约大约65%65%70%70%的钾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的钾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髓袢:髓袢:髓袢:髓袢:25%25%30%30%在髓袢重吸收。在髓袢重吸收。远端小管和皮质集合管:远端小管和皮质集合管:远端小管和皮质集合管:远端小管和皮质集合管:远端小管和皮质集合管重吸远端小管和皮质集合管重吸收钾,也能分泌钾。远端小管后半段和集合管的闰细胞收钾,也能分泌钾。远端小管后半段和集合管的闰细胞可重吸收可重吸收K K+。终尿中的。终尿中的K K+绝大部分由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分绝大部分由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分泌。泌。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5.5.葡萄糖的重吸收葡萄糖的重吸收 主要发生在近端小主要发生在近端小主要发生在近端小主要发生在近端小管,尤其是近曲小管。管,尤其是近曲小管。管,尤其是近曲小管。管,尤其是近曲小管。机制机制机制机制 特点:有限性特点:有限性特点:有限性特点:有限性肾糖阈:肾糖阈:肾糖阈: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的最低血糖浓度葡萄糖的最低血糖浓度正常值:正常值:8.888.889.99mmol/L9.99mmol/L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 每一肾单位的肾糖阈并每一肾单位的肾糖阈并不完全一样。当血糖浓度继不完全一样。当血糖浓度继续升高时,尿中葡萄糖浓度续升高时,尿中葡萄糖浓度也随之增高;当血糖浓度升也随之增高;当血糖浓度升至至300mg/100ml300mg/100ml时,全部肾时,全部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均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均已达到或超过近球小管对葡萄达到或超过近球小管对葡萄糖的最大转运率糖的最大转运率葡萄糖的重吸收与排泄葡萄糖的重吸收与排泄葡萄糖的重吸收与排泄葡萄糖的重吸收与排泄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6.6.6.6.其它物质的重吸收其它物质的重吸收其它物质的重吸收其它物质的重吸收小管液中小管液中小管液中小管液中HPOHPOHPOHPO4 4 4 42-2-2-2-、SOSOSOSO4 4 4 42-2-2-2-等的重吸收机制同葡萄糖;等的重吸收机制同葡萄糖;等的重吸收机制同葡萄糖;等的重吸收机制同葡萄糖;小管液中的微量蛋白质,经小管上皮细胞以入胞方小管液中的微量蛋白质,经小管上皮细胞以入胞方小管液中的微量蛋白质,经小管上皮细胞以入胞方小管液中的微量蛋白质,经小管上皮细胞以入胞方式重吸收;式重吸收;式重吸收;式重吸收;尿素在近端小管和髓袢升支粗段及内髓部集合管内尿素在近端小管和髓袢升支粗段及内髓部集合管内尿素在近端小管和髓袢升支粗段及内髓部集合管内尿素在近端小管和髓袢升支粗段及内髓部集合管内顺浓度差扩散而被动重吸收。顺浓度差扩散而被动重吸收。顺浓度差扩散而被动重吸收。顺浓度差扩散而被动重吸收。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三)几种主要物质的分泌(三)几种主要物质的分泌肾上管和集合管主要分泌肾上管和集合管主要分泌肾上管和集合管主要分泌肾上管和集合管主要分泌H H H H+、K K K K+和和和和NHNHNHNH3 3 3 3。1.H1.H1.H1.H+的分泌的分泌的分泌的分泌 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均有分泌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均有分泌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均有分泌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均有分泌H+H+H+H+的作用,的作用,的作用,的作用,但主要在近端小管。但主要在近端小管。但主要在近端小管。但主要在近端小管。近端小管是分泌近端小管是分泌近端小管是分泌近端小管是分泌H H H H+的主的主的主的主要部位,以要部位,以要部位,以要部位,以NaNaNaNa+-H-H-H-H+逆向交逆向交逆向交逆向交换方式为主。换方式为主。换方式为主。换方式为主。排酸保碱排酸保碱排酸保碱排酸保碱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近端小管还能通过顶端膜上的质子泵(近端小管还能通过顶端膜上的质子泵(近端小管还能通过顶端膜上的质子泵(近端小管还能通过顶端膜上的质子泵(H H H H+-ATP-ATP-ATP-ATP酶),酶),酶),酶),直接消耗直接消耗直接消耗直接消耗ATPATPATPATP将将将将H H H H+主动分泌进入小管液。主动分泌进入小管液。主动分泌进入小管液。主动分泌进入小管液。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的闰细胞可通质子泵主动分泌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的闰细胞可通质子泵主动分泌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的闰细胞可通质子泵主动分泌远端小管和集合管的闰细胞可通质子泵主动分泌H+H+H+H+,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仍存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仍存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仍存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仍存在NaNaNaNa+-H-H-H-H+逆向转运,而且与逆向转运,而且与逆向转运,而且与逆向转运,而且与NaNaNaNa+-K-K-K-K+交换互相抑制。交换互相抑制。交换互相抑制。交换互相抑制。集合管上皮细胞上还有另一种酶集合管上皮细胞上还有另一种酶集合管上皮细胞上还有另一种酶集合管上皮细胞上还有另一种酶,称为称为称为称为H H H H+-K-K-K-K+ATPATPATPATP酶,可酶,可酶,可酶,可将细胞内的将细胞内的将细胞内的将细胞内的H H H H+转运入管腔,同时将小管液中的转运入管腔,同时将小管液中的转运入管腔,同时将小管液中的转运入管腔,同时将小管液中的K K K K+转运入细转运入细转运入细转运入细胞。胞。胞。胞。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2.NH2.NH3 3的分泌的分泌 NH NH3 3主要由远曲小管主要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和集合管分泌。NHNH3 3的分的分泌能促进泌能促进H H+的分泌,也的分泌,也能促进能促进HCOHCO3 3-的重吸收,的重吸收,间接直到间接直到排酸保碱排酸保碱排酸保碱排酸保碱的作的作用。用。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3.K3.K3.K3.K+的分泌的分泌的分泌的分泌 终尿中的终尿中的终尿中的终尿中的K K K K+主要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主细胞分泌,主要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主细胞分泌,主要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主细胞分泌,主要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主细胞分泌,K K K K+的分泌与的分泌与的分泌与的分泌与NaNaNaNa+的主动重吸收密切相关,存在的主动重吸收密切相关,存在的主动重吸收密切相关,存在的主动重吸收密切相关,存在K K K K+-Na-Na-Na-Na+交交交交换的关系。换的关系。换的关系。换的关系。K K K K+-Na-Na-Na-Na+交换与交换与交换与交换与H H H H+-Na-Na-Na-Na+交换具有相互竞争现象。交换具有相互竞争现象。交换具有相互竞争现象。交换具有相互竞争现象。体内体内体内体内K K K K+代谢的特点:代谢的特点:代谢的特点:代谢的特点:“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排进也排进也排进也排”。临床上,应对不能进食的患者适当补钾,以临床上,应对不能进食的患者适当补钾,以临床上,应对不能进食的患者适当补钾,以临床上,应对不能进食的患者适当补钾,以免发生低血钾免发生低血钾免发生低血钾免发生低血钾。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三、三、尿液的稀释与浓缩尿液的稀释与浓缩 尿液的排出量和渗透压随体内液体量和渗透压而尿液的排出量和渗透压随体内液体量和渗透压而尿液的排出量和渗透压随体内液体量和渗透压而尿液的排出量和渗透压随体内液体量和渗透压而发生大幅度的变化。机体缺水时,尿量将减少,尿液被发生大幅度的变化。机体缺水时,尿量将减少,尿液被发生大幅度的变化。机体缺水时,尿量将减少,尿液被发生大幅度的变化。机体缺水时,尿量将减少,尿液被浓缩,尿液的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浓缩,尿液的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浓缩,尿液的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浓缩,尿液的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称为称为称为称为高渗尿高渗尿高渗尿高渗尿。体。体。体。体内体液量过多时,尿量将增加,尿液被稀释,尿液的渗内体液量过多时,尿量将增加,尿液被稀释,尿液的渗内体液量过多时,尿量将增加,尿液被稀释,尿液的渗内体液量过多时,尿量将增加,尿液被稀释,尿液的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称为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称为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称为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称为低渗尿低渗尿低渗尿低渗尿。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一)尿液的稀释与浓缩取决于肾髓质部渗透压的高低和集合管(一)尿液的稀释与浓缩取决于肾髓质部渗透压的高低和集合管(一)尿液的稀释与浓缩取决于肾髓质部渗透压的高低和集合管(一)尿液的稀释与浓缩取决于肾髓质部渗透压的高低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对水的通透性对水的通透性对水的通透性 兔肾小管不同部位的通透性兔肾小管不同部位的通透性兔肾小管不同部位的通透性兔肾小管不同部位的通透性肾小管肾小管肾小管肾小管 水水水水 Na Na Na Na+尿素尿素尿素尿素髓袢降支细段髓袢降支细段 易通透易通透 不易通透不易通透 不易通透不易通透髓袢升支细段髓袢升支细段 不易通透不易通透 易通透易通透 中等通透中等通透髓袢升支粗段髓袢升支粗段 不易通透不易通透 主动重吸收主动重吸收 不易通透不易通透 (ClCl-继发性主动重吸收)继发性主动重吸收)远曲小管远曲小管 不易通透不易通透(有有VPVP时易通透时易通透)主动重吸收主动重吸收 不易通透不易通透集合管集合管 不易通透不易通透(有有VPVP时易通透时易通透)主动重吸收主动重吸收 皮质与外髓皮质与外髓 部不易通透透,部不易通透透,内髓部易通透内髓部易通透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二)肾髓质部渗透浓度梯度的形成是尿液浓缩的动力(二)肾髓质部渗透浓度梯度的形成是尿液浓缩的动力(二)肾髓质部渗透浓度梯度的形成是尿液浓缩的动力(二)肾髓质部渗透浓度梯度的形成是尿液浓缩的动力 从肾外髓部到内髓部的组织从肾外髓部到内髓部的组织 液渗透压逐渐升高,形成渗液渗透压逐渐升高,形成渗 透浓度梯度透浓度梯度 肾皮质的组织液渗透浓度肾皮质的组织液渗透浓度 与血浆渗透浓度是相同的,二与血浆渗透浓度是相同的,二者之比为者之比为1:1;而肾髓质部的;而肾髓质部的组织液是高渗透的,由外髓部组织液是高渗透的,由外髓部至内髓部组织液的渗透浓度与至内髓部组织液的渗透浓度与血浆渗透浓度之比逐渐升高,血浆渗透浓度之比逐渐升高,分别为分别为2:1、3:1 和和4:1 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示意图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示意图02 八月八月 2024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王艳辉王艳辉(三)尿液浓缩机制(三)尿液浓缩机制(三)尿液浓缩机制(三)尿液浓缩机制尿液浓缩机制示意图尿液浓缩机制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