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一1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876165 上传时间:2024-08-0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4.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建筑史一1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中外建筑史一1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中外建筑史一1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1中国古代建筑史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了解古代建筑发展概况,从原始社会建筑发展到封建社会晚期发展为止。理解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掌握各时期在建筑艺术、技术、材料、结构等的发展成就。【学习要求学习要求】能力目标知识要点相关知识 能够简要分析各时期的建筑艺术、技术、材料、结构等的发展成就原始社会建筑的发展原始人类的居住方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河姆渡遗址、祭坛及神庙建筑遗址奴隶社会建筑的发展夏、商、西周及春秋时期在城市、宫殿、高台建筑、木构建筑及装饰的发展等封建社会前期建筑的发展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城市、宫殿、陵墓和木构建筑、砖石技术、佛教建筑的发展等2【学习目标】能力目标知识要点相关知识 能够简要分析v1.1原始社会建筑发展概况v1.2奴隶社会建筑发展概况v1.3封建社会前期建筑本讲内容本讲内容31.1原始社会建筑发展概况本讲内容31.1原始社会建筑发展概况原始社会建筑发展概况v1.1.1旧石器时代的建筑状况v1.1.2新石器时代的建筑状况41.1原始社会建筑发展概况1.1.1旧石器时代的建筑状况4引言引言v以铜为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可以正衣冠;v以史为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以知兴替;v以人为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可以明得失.-要创造明天要创造明天,必须了解过去必须了解过去5引言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5引言引言v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为什么学习:1.理解建筑2.学习如何设计3.打基础6引言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6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v人们用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创建的,具有一人们用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创建的,具有一定文化背景和美学观点的构筑物称为建筑。定文化背景和美学观点的构筑物称为建筑。v广义:景观、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v更广义上说:动物有意识建造的巢穴也可以算作建筑。v简言之:建筑是人类的一个居住环境,也是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空间。7什么是建筑人们用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创建的,具有一定文化背景和建筑的三标准建筑的三标准v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耶的经典之作建筑十书提出建筑的三个标准:坚固、实用、美观8建筑的三标准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耶的经典之作8中外建筑史中外建筑史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近代建筑史近代建筑史9中外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近代建筑史9 中国古建筑从总中国古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体上说是以木结构木结构为为主,西方以主,西方以砖石砖石,现,现代以代以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为主。为主。中国的建筑结构形中国的建筑结构形式反映了古代宗法社式反映了古代宗法社会结构清晰,有序和会结构清晰,有序和稳定。稳定。10 中国古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西方以砖石,现代起源起源:盘古开天辟地盘古开天辟地v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里 11起源:盘古开天辟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上古时期上古时期v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ho zhunx k 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伏羲:渔猎、计数 神农:尝草 黄帝:战蚩尤 有巢氏:构木为巢 燧人氏:钻木取火 女娲氏:烧制陶器 s 神农氏:制耒耜、种五谷 12上古时期三皇五帝12石器时代(早期)石器时代(早期)干阑式 长江多水 巢居v六七千年以前 木骨泥墙 黄河 穴居v技术上:长江流域高 黄河流域v代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最早使用榫卯技术13石器时代(早期)上古至商周、春秋战国时期上古至商周、春秋战国时期v干阑式多用于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和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干阑式多用于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和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采用底一般采用底层架空层架空,它具有通风、防潮、防兽等优点,对于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中它具有通风、防潮、防兽等优点,对于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中国西南部亚热带地区非常适用国西南部亚热带地区非常适用.这类民居规模不大,一般三至五间,无院这类民居规模不大,一般三至五间,无院落,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皆在一幢房子内解决,对于平坎少,地形复杂落,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皆在一幢房子内解决,对于平坎少,地形复杂的地区,尤能显露出其优越性。的地区,尤能显露出其优越性。14上古至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干阑式多用于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和云南贵石器时代(晚期)石器时代(晚期)v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v 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v陕西临潼 陕西西安 山西襄汾陶寺村v姜寨 半坡村陶化 铺防水层15石器时代(晚期)母系氏族 v陕西临潼姜寨16陕西临潼姜寨161717 圆形平面v仰韶文化 方形平面 v龙山文化 “吕“字形1818西安半坡村遗址19西安半坡村遗址19半坡村房舍复原图半坡村房舍复原图20半坡村房舍复原图202121祭坛与神庙祭坛与神庙 瑶山v祭坛与神庙 石块 方和圆 汇观山v内蒙古大青山v辽宁喀左县东山嘴v神庙最古:辽宁西部的建平县22祭坛与神庙 夏(公元前夏(公元前2070-公元前公元前476年)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23夏(公元前2070-公元前476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复原图夏(公元前夏(公元前2070-公元前公元前476年)年)v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斟寻v河南登封告成镇背面嵩山南麓王城岗-夏初v山西夏县-夏都安邑v豫东淮阳平粮台-商族先人24夏(公元前2070-公元前476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2525公元前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年到公元前476年的夏、商、年的夏、商、周及春秋时期,是建筑发展的一次飞跃,周及春秋时期,是建筑发展的一次飞跃,灿烂的青铜文化为木构技术及板筑技术提灿烂的青铜文化为木构技术及板筑技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供了很大的便利。商(公元前商(公元前16-前前11世纪)世纪)河南偃师尸沟乡早商城址河南偃师尸沟乡早商城址 1983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以东五六公里处的尸沟乡发现了一座早商城址,由宫城、内城、外城组成。宫城位于内城南北轴线上,外城则是后来扩建的。宫城中已发掘的宫殿遗址上下叠压三层,都是庭院式建筑,其中主殿长达90米,是迄今所知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26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夏、商、周及春秋时期,是建商(公元前商(公元前16-前前11世纪)世纪)v郑州商城-隞都v偃师二里头以东五六公里处的尸沟乡 -商灭夏都城:亳v 殷(河南安阳西北2公里小屯村)-商后期迁都27商(公元前16-前11世纪)郑州商城-2828 西周西周(公元前(公元前11世纪世纪-前前711年)年)v城市规模规定:v诸侯城市王都的1/3v中等城市王都的1/5v小城市王都的1/9v墙高、道路宽度、重要建筑都不可“逾越”29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11年)城市规模规定:29西周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当属陕西歧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它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堂之间有廊联结。门、堂、室的两侧为通长的厢房,将庭院围成封闭空间。院落四周有檐廊环绕。房屋基址下设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以排除院内雨水。屋顶采用瓦(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陕西歧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 西周西周(公元前(公元前11世纪世纪-前前711年)年)30西周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当属陕西歧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它是一3131西周西周(公元前(公元前11世纪世纪-前前711年)年)邯郸赵故城v已发掘 山西侯马晋故城 苏州吴阖闾城 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v代表性 (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 宗庙)湖北蕲春干阑式木架建筑32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11年)西周西周(公元前(公元前11世纪世纪-前前711年)年)v西周发明:v瓦的发明 早期:“茅茨土阶”用屋脊、天沟与屋檐 后期:三合土、地方砖、全铺瓦、半瓦当 (白灰+砂+黄泥)33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11年)西周发明:33春春秋时期,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贵族们的私田大量出现,随之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应发展,相传著名木匠公输般(鲁班),就是在春秋时期涌现的匠师。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砖的应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或称台榭)的出现。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公元前770770前前476476年)年)34春秋时期,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贵v周陵附近发现的壕沟考古学中称为“隍壕”。v有水称为“池”无水称“隍”v陵园不用围墙而用隍壕作防卫是秦陵的特色。35周陵附近发现的壕沟考古学中称为“隍壕”。35v代表性:v山东临淄 v齐国故都36代表性:36v具备取暖、排水、冷藏、浴洗等设施。陕西咸阳秦国咸阳一号宫殿遗址37具备取暖、排水、冷藏、浴洗等设施。陕西咸阳秦国咸阳一号宫殿遗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前前771-前前221年年)古人建房造墙,在很长一段时古人建房造墙,在很长一段时期不是用砖,而是筑土成墙,期不是用砖,而是筑土成墙,即即“版筑版筑”。我国很早就采用。我国很早就采用版筑技术。版筑技术。孟子孟子告子下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傅说是殷代国君武丁的相,他曾在是殷代国君武丁的相,他曾在傅岩地方为人筑墙,为武丁访傅岩地方为人筑墙,为武丁访得,举以为相。得,举以为相。所谓版筑,就是筑墙时用两块木板(版)相夹,两板之间的宽所谓版筑,就是筑墙时用两块木板(版)相夹,两板之间的宽度等于墙的厚度,板外用木柱支撑住,然后在两板之间填满泥度等于墙的厚度,板外用木柱支撑住,然后在两板之间填满泥土,用杵筑(捣)紧,筑毕拆去木板木柱,即成一堵墙。土,用杵筑(捣)紧,筑毕拆去木板木柱,即成一堵墙。38春秋战国时期(前771-前221年)古人建房造墙,在很长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前前771-前前221年年)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瓦当瓦当(又称(又称勾头勾头),),瓦面上带著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瓦当的瓦面上带著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为精致的艺术品。物纹等等,为精致的艺术品。39春秋战国时期(前771-前221年)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饕餮纹瓦当饕餮纹瓦当瓦当和瓦钉瓦当和瓦钉40饕餮纹瓦当瓦当和瓦钉40v瓦当:“瓦头”指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v瓦钉:防止屋顶瓦面下滑,用钉将勾头瓦和中腰节的筒瓦钉在木基层上。v三合土:由白灰、砂和黄泥组成,主要用于夯墙、地坪、地基土和渠道防渗。v勾头瓦又叫瓦当,这是明清时期的称呼。41瓦当:“瓦头”指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41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前前771-前前221年年)釭釭 gng古代宫室壁带上的环状金属装饰古代宫室壁带上的环状金属装饰物:物:“壁带往往为黄金。壁带往往为黄金。”在周代,榫桙技术还不成熟,在木结构的结点上须加釭在周代,榫桙技术还不成熟,在木结构的结点上须加釭进行加固,或用其连接木构件。进行加固,或用其连接木构件。42春秋战国时期(前771-前221年)釭 gng在周代,鲁班,姓鲁班,姓公输公输,名般。,名般。公输般一生注重实践,善于动脑,在建筑、机械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他能建造“宫室台榭”;曾制作出攻城用的“云梯”,舟战用的“勾强”;创制了“机关备制”的木马车;发明了曲尺、墨斗、刨子、凿子等各种木作工具,还发明了磨、碾、锁等。生活在生活在春秋春秋末期到末期到战国战国初期初期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43鲁班,姓公输,名般。公输般一生注重实践,善于动脑,在建筑、4444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v特点:v1.高台建筑盛行v2.技术发展:铁制工具:斧、锯、锥、凿v筒瓦、板瓦在宫殿广泛应用-涂朱色v大块空心砖作墓壁与墓底,墓顶用木料。v解决大体量建筑的方法:用小空间木架建筑环绕45春秋战国时期特点:45这块燕国筒瓦,瓦身镶贴的三角形黻黼纹,交错排列分成两组。这类瓦可能是当时覆在宫殿墙头上保护墙头的“护墙瓦”。燕下都故城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中间有一南北纵贯的河道将其分为东西两城。从东区出土的黻黼纹大型筒瓦看,当时燕下都的宫殿建筑是非常宏伟高大的。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46这块燕国筒瓦,瓦身镶贴的三角形黻黼纹,交错排列分成两组。这类黻黼 f f 是古代重要的服饰纹样,是冕服十二章花纹中的两种纹样。黻是半黑半白的斧行图案,代表割断之意。黼是图案,左青而右黑,取其向背而代表背恶向善之意。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47黻黼 f f 春秋战国时期47板瓦板瓦 【拼音】:bn w 瓦的一种,瓦面较宽,弯曲的程度较小。板瓦是瓦的一种,并非平板,而是带有弧度,由筒型陶坯四剖或六剖制成,即弧度为圆筒的四分之一或六分之一。仰瓦两侧称为瓦翅,瓦翅向上铺在屋顶为仰板瓦,其上可覆筒瓦,构成筒瓦屋顶,也可覆瓦翅向下的板瓦,构成仰合瓦屋顶。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48板瓦 春秋战国时期48秦汉时期建筑装饰秦汉时期建筑装饰骊山陵骊山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东骊山被麓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东骊山被麓,建于公元前建于公元前246年年公元前公元前210年年,历时历时36年年,是中国现存第一个规模比较是中国现存第一个规模比较完整的帝王陵墓完整的帝王陵墓,现存墓高达现存墓高达76米。米。史记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49秦汉时期建筑装饰骊山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东骊山被麓,建于公元前秦朝(公元前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公元前201)50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1)50秦朝(公元前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公元前201)v时代特点:v1.造离宫(阿房宫)v2.吸取各国不同的风格与技术经验。v3.秦始皇陵v4.长城51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1)时代特点:51西汉(公元前西汉(公元前206-公元前公元前8)v时代特点:v1.仍然未解决大体量建筑技术问题。v2.斗拱形式不统一,但作用明显。v3.悬山顶、庑殿顶最普遍。歇山、囤顶也已应用。v4.制砖与拱券结构有巨大进步。52西汉(公元前206-公元前8)时代特点:52 抬梁式抬梁式 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也称叠梁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也称叠梁式。使用范围广,在宫殿、庙宇、寺院等大式。使用范围广,在宫殿、庙宇、寺院等大型建筑中普遍采用,更为皇家建筑群所选,型建筑中普遍采用,更为皇家建筑群所选,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的代表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的代表.特点是: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檀条,特点是: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檀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根。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梁头搁置于斗拱上。西汉(公元前西汉(公元前206-公元前公元前8)53 抬梁式西汉(公元前206-公元前8)53 穿斗式穿斗式式式(或称(或称“串逗串逗”式)木构架的特点是:式)木构架的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房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檀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架;檀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形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成了一个整体框架。相比之下,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相比之下,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如居室、杂屋)才能使用;尺度不大时(如居室、杂屋)才能使用;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西汉(公元前西汉(公元前206-公元前公元前8)54 穿斗式式西汉(公元前206-公元前8)54斗拱,是斗拱,是中国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斗、升升、拱拱、翘翘、昂昂组成。组成。斗拱是中华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斗拱是中华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形制,西汉(公元前西汉(公元前206-公元前公元前8)55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墓阙,是墓前神道两侧的建筑物,它渊源墓阙,是墓前神道两侧的建筑物,它渊源于早期社会建筑群入口处的两侧的一种木于早期社会建筑群入口处的两侧的一种木构建筑物。构建筑物。秦汉时期建筑装饰秦汉时期建筑装饰56墓阙,是墓前神道两侧的建筑物,它渊源于早期社会建筑群入口处的辟邪v辟邪 貔貅 饕餮 天禄57辟邪辟邪 貔貅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 庑殿顶,特点是前后左右共四个坡面,交出五个脊,又称五脊殿或吴殿。这种庑殿顶,特点是前后左右共四个坡面,交出五个脊,又称五脊殿或吴殿。这种屋顶只有帝王宫殿或剌建寺庙等方能使用屋顶只有帝王宫殿或剌建寺庙等方能使用 58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 庑殿顶,特点是前后左右共四个坡面,交出歇山顶,系前后左右四个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一个垂直面,故而交出九个脊,又歇山顶,系前后左右四个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一个垂直面,故而交出九个脊,又称九脊殿或汉殿,曹殿,这种屋顶多用在建筑性质较为重要,体量较大的建筑上称九脊殿或汉殿,曹殿,这种屋顶多用在建筑性质较为重要,体量较大的建筑上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 59歇山顶,系前后左右四个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一个垂直面,故而悬山顶(只有前后两个坡面且左右两端悬山顶(只有前后两个坡面且左右两端挑出山墙之外)挑出山墙之外)硬山顶(亦是前后两个坡面但左右两硬山顶(亦是前后两个坡面但左右两端并不挑出山墙之外)端并不挑出山墙之外)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 60悬山顶(只有前后两个坡面且左右两端挑出山墙之外)硬山顶(亦v筒拱 纵联砌法 东汉成为主流 穹隆顶 并列砌法v代表性:东汉末年至三国间山东沂南石墓 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 (崖墓)四川雅安东汉益州太守高颐墓石厥 石辟邪地面石建筑 北京西郊东汉幽州书佐秦君墓表 山东肥城孝堂山郭巨墓祠61筒拱 纵联砌法 东汉成为主流 穹隆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羊形灯錯金銀博山爐62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羊形灯錯金銀博山爐62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朱 雀 灯朱雀衔环杯玉镂雕双螭龙纹榖壁铜嵌玉铺首63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朱 雀 灯朱雀衔环杯玉镂雕双螭本本 讲讲 小小 结结 本讲概括地阐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和各历史时期建筑发展的主要成就。原始社会是古代建筑萌芽时期,建筑从穴居、半穴居发展到地面建筑。奴隶社会是发展时期,建筑技术得到较大的发展,建筑规模趋向宏大。封建社会是建筑发展的繁荣时期,促使中国古建筑走向成熟,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64本 讲 小 结 本讲概括地阐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