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十二章十二章 房房 产产 测测 量量十四章十四章 土地利用与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 中的其他测量工作中的其他测量工作地地 籍籍 测测 量量 学学十一章十一章 地地 籍籍 测测 量量 课课 程程 目目 录录十、地籍调查与测绘成果 的检查、上交及验收第十一章 地籍测量九、农 村 地 籍 测 量八、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五、界 址 点 测 量四、地籍平面控制测量三、地籍测量的数学基础二、地籍调查的工作内容 与程序一、地籍与地籍管理概述六、地 籍 图 测 绘七、土 地 面 积 量 算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学学 习习 提提 示示了解:了解:地籍测量在地籍管理中的作用、地籍调查、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在地籍管理中的作用、地籍调查、地籍测量的工作程序、基本原理与常用方法。的工作程序、基本原理与常用方法。重点掌握:重点掌握:地籍图比例尺的选择、土地权属调查方法及表格填写、地籍图比例尺的选择、土地权属调查方法及表格填写、宗地草图的堪丈绘制方法、宗地图绘制方法、界址点测宗地草图的堪丈绘制方法、宗地图绘制方法、界址点测量方法与要求、地籍图测绘、土地面积量算、变更地籍量方法与要求、地籍图测绘、土地面积量算、变更地籍测量成果的检查、验收与应用。测量成果的检查、验收与应用。掌握概念:掌握概念:地籍、地籍测量、解析法、土地权属调查、所有权、地籍、地籍测量、解析法、土地权属调查、所有权、使用权、宗地、独立宗、组合宗、界址点、界址线、地使用权、宗地、独立宗、组合宗、界址点、界址线、地籍要素、必要地形要素籍要素、必要地形要素本章目录课程目录一、地籍与地籍管理概述一、地籍与地籍管理概述地籍的概念地籍的概念地籍的分类地籍的分类地籍管理地籍管理地籍测量在地籍管理地籍测量在地籍管理中的作用中的作用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地 籍籍 的的 概概 念念拉丁文拉丁文“CaputCaput”和和“Capita strumCapita strum”“CaputCaput”课税的对象课税的对象“Capita strumCapita strum”课税对象的登记或清册课税对象的登记或清册辞海辞海(19791979年版)年版)中国历代政府登记土地作为征收田赋根据的中国历代政府登记土地作为征收田赋根据的籍籍现阶段地籍现阶段地籍 记载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类型、数量、记载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类型、数量、质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文件即土地的簿籍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文件即土地的簿籍与清册(土地的户口)与清册(土地的户口)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地 籍籍 的的 概概 念念现代地籍包含以下内容现代地籍包含以下内容课税对象的登记清册课税对象的登记清册土地产权登记、土地分类面积统计和土土地产权登记、土地分类面积统计和土地定级、地价评估等内容的登记清册地定级、地价评估等内容的登记清册地籍图地籍图地籍信息系统地籍信息系统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地 籍籍 的的 分分 类类按地籍的功能划分按地籍的功能划分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按城乡土地不同的特点划分按城乡土地不同的特点划分按地籍要求的精度不同划分按地籍要求的精度不同划分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按地籍的功能划分税收地籍税收地籍为课税服务的登记簿册为课税服务的登记簿册。产权地籍(法律地籍)产权地籍(法律地籍)为维护土地所有权、鼓励土地交易、防止为维护土地所有权、鼓励土地交易、防止土地投机和保护土地买卖双方的权益而建土地投机和保护土地买卖双方的权益而建立的土地产权登记的簿册。立的土地产权登记的簿册。多用途地籍多用途地籍为课税和产权登记服务、为各项土地利用为课税和产权登记服务、为各项土地利用和保护以及为全面科学地管理土地提供信和保护以及为全面科学地管理土地提供信息和基础资料服务。息和基础资料服务。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初始地籍初始地籍某一时期,对辖区内全部土地进行全面某一时期,对辖区内全部土地进行全面调查后,最初建立的图簿册,而不是历调查后,最初建立的图簿册,而不是历史上第一本簿册史上第一本簿册。经常地籍(变更地籍)经常地籍(变更地籍)针对土地数量、质量、权属及其空间分针对土地数量、质量、权属及其空间分布和利用、使用情况的变化,以初始地布和利用、使用情况的变化,以初始地籍为基础,进行修正、补充和更新的地籍为基础,进行修正、补充和更新的地籍。籍。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按城乡土地不同特点划分按城乡土地不同特点划分城镇地籍城镇地籍城市和建制镇的城区的土地以及独立城市和建制镇的城区的土地以及独立于城镇以外的工矿企业、铁路、交通于城镇以外的工矿企业、铁路、交通等用地等用地。农村地籍农村地籍城镇郊区及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国城镇郊区及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国营农场使用的国有土地和农村居民点营农场使用的国有土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等用地等。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按地籍要求的精度不同划分按地籍要求的精度不同划分图解地籍图解地籍建立在平板仪测图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在平板仪测图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图解方法在图上读取坐标、距采用图解方法在图上读取坐标、距离和角度离和角度。解析坐标地籍解析坐标地籍野外直接测量地籍要素的坐标(如野外直接测量地籍要素的坐标(如使用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或测出使用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或测出距离和角度,根据解析公式计算出距离和角度,根据解析公式计算出坐标。坐标。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地 籍籍 管管 理理地籍管理的含义地籍管理的含义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全面研究土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地籍调查(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以地籍调查(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土地评价为主要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土地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措施。内容的国家措施。地籍管理的核心地籍管理的核心是土地权属管理是土地权属管理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地 籍籍 管管 理理地籍管理的工作原则地籍管理的工作原则地籍管理必须按国家统一的制度进行。地籍管理必须按国家统一的制度进行。保证地籍资料的连贯性和统一性。保证地籍资料的连贯性和统一性。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保证地籍资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保证地籍资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测量在地籍管理中的作用地籍测量在地籍管理中的作用地籍测量的概念地籍测量的概念地籍测量的作用地籍测量的作用基本地籍图的内容基本地籍图的内容地籍测量与一般测量区别地籍测量与一般测量区别地籍测量与城市测量区别地籍测量与城市测量区别地籍测量技术特点地籍测量技术特点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地 籍籍 测测 量量 的的 概概 念念概念概念调查和测定土地(宗地或地块)及其调查和测定土地(宗地或地块)及其附着物的界线、位置、面积、质量、附着物的界线、位置、面积、质量、权属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及几何形权属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及几何形状的测绘工作状的测绘工作。依据依据地籍调查地籍调查手段手段测量技术测量技术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测量的作用地籍测量的作用地籍测量是地籍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技地籍测量是地籍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是地籍管理的中心内容,它是术工作,是地籍管理的中心内容,它是保证土地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没有保证土地信息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没有地籍测绘的地籍管理是不存在的,更谈地籍测绘的地籍管理是不存在的,更谈不上科学。不上科学。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基本地籍图的内容基本地籍图的内容控制点控制点必要地形要素必要地形要素全部地籍要素全部地籍要素文字、数字注记文字、数字注记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测量与一般测量区别地籍测量与一般测量区别带有法律性的行政行为带有法律性的行政行为具有较高的能满足地籍管理的精度指标具有较高的能满足地籍管理的精度指标要求有配套的成果资料,包括图、表、要求有配套的成果资料,包括图、表、册、卡或地籍信息系统等成套的成果册、卡或地籍信息系统等成套的成果要保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要保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测量与城市测量区别地籍测量与城市测量区别城市测量偏重于城市土地的整体利用和城市测量偏重于城市土地的整体利用和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地籍测量偏重于城镇宗地单元的权属和地籍测量偏重于城镇宗地单元的权属和界址界址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测量技术特点地籍测量技术特点技术特点技术特点调查不动产的地理、经济和法律诸方面调查不动产的地理、经济和法律诸方面的信息,要求信息完整、系统,以图形、的信息,要求信息完整、系统,以图形、图表和文字等形式加以表示,并编辑成图表和文字等形式加以表示,并编辑成地籍簿册。地籍簿册。地籍测量资料地籍测量资料地籍簿册、地籍图地籍簿册、地籍图本章目录课程目录二、二、地籍调查的工作内容和程序地籍调查的工作内容和程序地籍调查的概念及其类型地籍调查的概念及其类型地籍调查的内容与程序地籍调查的内容与程序初始地籍调查的准备工作初始地籍调查的准备工作权属调查的准备工作与实施权属调查的准备工作与实施宗地草图的绘制与保存宗地草图的绘制与保存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调查的概念及其类型地籍调查的概念、目的地籍调查的概念、目的地籍调查的分类地籍调查的分类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调查的概念、目的地籍调查是遵照国家的法律规定,采取行地籍调查是遵照国家的法律规定,采取行政、法律手段,采用科学方法,对土地使政、法律手段,采用科学方法,对土地使用者和所有者的土地位置、权属、界线、用者和所有者的土地位置、权属、界线、面积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的调查。面积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的调查。弄清土地登记所需的地籍要素弄清土地登记所需的地籍要素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调查的分类按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分按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分按区域的功能不同划分按区域的功能不同划分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按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分按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分初始地籍调查初始地籍调查对调查区范围全部土地在初始土地登记之前进行的初次地籍调查变更地籍调查变更地籍调查为保持地籍的现势性,掌握土地信息和权属状况的变化,在初始地籍调查之后,变更登记之前进行的地籍调查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按区域的功能不同划分按区域的功能不同划分农村地籍调查农村地籍调查按照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规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规程进进行的境界、权属、地类及利用现状行的境界、权属、地类及利用现状的调查,重点调查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重点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城镇地籍调查城镇地籍调查按照按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对城,对城镇、村庄范围内部土地权属、用途、镇、村庄范围内部土地权属、用途、等级等进行调查等级等进行调查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调查的内容与程序地籍调查的内容与程序地籍调查内容地籍调查内容地籍调查工作程序地籍调查工作程序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调查的内容地籍调查的内容权属调查权属调查权属状况调查权属状况调查界址点认定调查界址点认定调查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地籍勘丈地籍勘丈土地权属界址点及其他要素平面土地权属界址点及其他要素平面位置的丈量位置的丈量基本地籍图和宗地图的绘制基本地籍图和宗地图的绘制面积量算面积量算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调查与测量程序地籍调查与测量程序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权属调查权属调查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勘丈地籍勘丈整理地籍调查成果资料整理地籍调查成果资料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初始地籍调查的准备工作初始地籍调查的准备工作本章目录制定计划制定计划确定范围确定范围收集资料收集资料技术设计技术设计表册及仪器表册及仪器人员培训人员培训课程目录权属调查的准备与实施权属调查的准备与实施调查工作图的选取调查工作图的选取划分调查区划分调查区编制地籍号编制地籍号指界通知指界通知现场调查核实现场调查核实界址调查界址调查填写地籍调查表填写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的绘制宗地草图的绘制本章目录课程目录编制地籍号编制地籍号地籍号编制方法地籍号编制方法城镇地区地籍编号城镇地区地籍编号农村地区地籍编号农村地区地籍编号界址点编号界址点编号界址点的概念界址点的概念界址点的编号方法界址点的编号方法宗地的划编依据、方法、表示方法宗地的划编依据、方法、表示方法宗地概念宗地概念宗地划编依据、方法、表示方法宗地划编依据、方法、表示方法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号编制方法地籍号编制方法城镇地区地籍编号城镇地区地籍编号城市以行政区为单位,小城市按街道、宗城市以行政区为单位,小城市按街道、宗地两级编码;大城市按街道、街坊、宗地地两级编码;大城市按街道、街坊、宗地三级编码(其中街道、街坊为两位码,宗三级编码(其中街道、街坊为两位码,宗地号为三位码如:地号为三位码如:街道街道宗地宗地或或 街道街道 街坊街坊 宗地宗地)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号编制方法地籍号编制方法农村地区地籍编号农村地区地籍编号以县为单位,按乡(或镇)、行政村、以县为单位,按乡(或镇)、行政村、宗地三级编码,其中街道(乡、镇)、宗地三级编码,其中街道(乡、镇)、街坊(行政村)为两位编码,宗地号街坊(行政村)为两位编码,宗地号为三位编码,如:为三位编码,如:(乡、镇乡、镇)村村 宗地宗地本章目录课程目录界址点编界址点编界址点概念界址点概念界址点是指土地权属界线上的拐点界址点是指土地权属界线上的拐点界址线是指相邻界址点的连线界址线是指相邻界址点的连线界址点的编号方法界址点的编号方法界址点应按街坊或图幅统一进行编号界址点应按街坊或图幅统一进行编号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宗地的划编依据、方法、表示方法宗地的划编依据、方法、表示方法宗地的概念宗地的概念宗地指的是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独立权宗地指的是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独立权属地段属地段独立宗是指一个土地使用者所使用的一块独立宗是指一个土地使用者所使用的一块宗地宗地组合宗(公用宗)是指一块宗地由两个或组合宗(公用宗)是指一块宗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土地使用者所使用的宗地两个以上的土地使用者所使用的宗地破宗是指一宗地分割在几幅基本地籍图上破宗是指一宗地分割在几幅基本地籍图上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宗地的划编依据、方法、表示方法宗地的划编依据、方法、表示方法宗地划编依据宗地划编依据宗地的划编方法宗地的划编方法宗地的表示方法宗地的表示方法 本章目录宗地号编号顺序课程目录填写地籍调查表填写地籍调查表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填写地籍调查表填写地籍调查表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宗地草图绘制的内容及要求宗地草图绘制的内容及要求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宗地草图的绘制与保存宗地草图的绘制与保存宗地草图的使用与特征宗地草图的使用与特征宗地草图的勘丈数据宗地草图的勘丈数据宗地草图的测绘方法宗地草图的测绘方法宗地草图的保存要求宗地草图的保存要求本章目录课程目录三、地籍测量的数学基础三、地籍测量的数学基础地籍图比例尺的选择地籍图比例尺的选择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图比例尺的选择地籍图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选择的原则比例尺选择的原则地籍图比例尺的选择地籍图比例尺的选择我国地籍图的比例尺系列我国地籍图的比例尺系列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比例尺选择的原则比例尺选择的原则根据用图的目的和经费来源考虑根据用图的目的和经费来源考虑根据繁华程度和土地价值考虑根据繁华程度和土地价值考虑根据建筑物密度和细部精度考虑根据建筑物密度和细部精度考虑比例尺的选择与测量方法有关比例尺的选择与测量方法有关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图比例尺的选择地籍图比例尺的选择城镇地籍图比例尺城镇地籍图比例尺繁华城区繁华城区 1:5001:500非繁华地段非繁华地段 1:10001:1000或或1:20001:2000农村地籍图比例尺农村地籍图比例尺行政乡、行政乡、行政村行政村 1:100001:10000重点林区和经济发达农区重点林区和经济发达农区 1:250001:25000森林、草原、高山地等林、牧区森林、草原、高山地等林、牧区 1:500001:50000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我国地籍图的比例尺系列我国地籍图的比例尺系列城镇地区城镇地区(大、中、小城市及建制镇以大、中、小城市及建制镇以上地区上地区 1:500 1:500 或或 1:10001:1000独立工矿和村庄居民点独立工矿和村庄居民点 1:20001:2000农村地区农村地区(含建制镇以下的农村集镇含建制镇以下的农村集镇)1:10000 1:10000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地籍图的分幅地籍图的分幅地籍图的编号地籍图的编号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图的分幅地籍图的分幅1:50001:5000和和1:100001:10000地籍图比例尺地籍图比例尺按国际分幅法划分图幅按国际分幅法划分图幅1:5001:500、1:10001:1000、1:20001:2000地籍图比例尺地籍图比例尺按正方形或矩形分幅法划分图幅按正方形或矩形分幅法划分图幅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图的编号地籍图的编号正方形编号正方形编号本章目录 1:2000 689-5931:1000 689.5-593.01:500 689.75-593.50课程目录地籍图的编号地籍图的编号本章目录矩形编号矩形编号1:500 689.60-593.501:1000 689.4-593.01:2000 689-593课程目录四、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四、地籍平面控制测量本节不作要求本节不作要求 本章目录课程目录五、界址点测量五、界址点测量界址点的基本精度要求界址点的基本精度要求界址地坐标的解析法测量界址地坐标的解析法测量图解法图解法部分解析法部分解析法本章目录课程目录界址点的基本精度要求界址点的基本精度要求本章目录 当两界址点坐标为两个独立观测量,当两界址点坐标为两个独立观测量,且起算数据误差相对很小时,其间距中误差近似且起算数据误差相对很小时,其间距中误差近似等于界址点的中误差。等于界址点的中误差。课程目录界址地坐标的解析法测量界址地坐标的解析法测量解析法测量方法解析法测量方法隐蔽界址点的解析法测量隐蔽界址点的解析法测量解析法测定界址点的实施解析法测定界址点的实施本章目录课程目录解析法测量方法解析法测量方法解析法的概念解析法的概念解析法是指野外测量角度和距离解析法是指野外测量角度和距离而解算界址点坐标的方法而解算界址点坐标的方法解析法的分类解析法的分类极坐标法极坐标法交会法交会法内外分点法内外分点法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极坐标法极坐标法极坐标法的含义极坐标法的含义根据测站上的一个已知方向根据测站上的一个已知方向,测定出已知测定出已知方向至界址点之间的角度和量测测站点方向至界址点之间的角度和量测测站点至界址点的距离至界址点的距离,来确定出界址点的位置。来确定出界址点的位置。适用范围适用范围通视良好地区通视良好地区;若采用钢尺量距若采用钢尺量距,则则该地区必须便于量距该地区必须便于量距,且距离不超过且距离不超过一整尺段一整尺段;若采用测距仪测距则对以若采用测距仪测距则对以上量距要求可放宽要求上量距要求可放宽要求。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极坐标法极坐标法X Xp p=X=XA A+D+DAPAPCOS(aCOS(aABAB+)+)Y YP P=Y=YA A+D+DAPAPSIN(aSIN(aABAB+)+)本章目录aAP=aAB+课程目录交会法交会法交会法分类交会法分类角度交会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距离交会法本章目录课程目录角度交会法角度交会法角度交会法含义角度交会法含义分别在两个测站上对同一个界址点测量两分别在两个测站上对同一个界址点测量两个角度进行交会,以确定界址点的位置个角度进行交会,以确定界址点的位置。适用范围适用范围适用于在测站上能看见界址点位置,但无适用于在测站上能看见界址点位置,但无法测量出测站点至界址点的距离情况。法测量出测站点至界址点的距离情况。交会条件交会条件交会角应在交会角应在3030 150150。待求点投影位置最好落在待求点投影位置最好落在A A、B B点之间。点之间。本章目录课程目录角度交会法角度交会法本章目录 A A、B B两点互为通视两点互为通视X XP P=(X=(XA Actg+Xctg+XB Bctga+Yctga+YB B-Y-YA A)/(ctga+ctg)/(ctga+ctg)Y YP P=(Y=(YA Actg+Yctg+YB Bctga-Xctga-XB B+X+XA A)/(ctga+ctg)/(ctga+ctg)(XA,YA)(XB,YB)(XP,YP)课程目录角度交会法角度交会法本章目录角度转换计算式角度转换计算式:a=(aa=(aABAB-a aACAC)+360-a)+360-ao o =(a =(aBDBD-a aBABA)+)+(XP,YP)(XA,YA)(XB,YB)A A、B B两点不通视两点不通视D DAPAP、D DBPBP距离无法量出距离无法量出交会角交会角课程目录距离交会法距离交会法距离交会含义距离交会含义从两个已知点分别量出至一个未知界址点的从两个已知点分别量出至一个未知界址点的距离从而确定出未知界址点的坐标的方法距离从而确定出未知界址点的坐标的方法适用范围适用范围距离较近距离较近,一般不超过一整尺段。一般不超过一整尺段。城镇地区建筑物遮挡城镇地区建筑物遮挡,视野不开阔。视野不开阔。交会条件交会条件 APBAPB在在3030150150之间之间,且且P P点在点在 上上的投影位置在的投影位置在A A、B B两点之间。两点之间。本章目录课程目录距离交会法距离交会法本章目录XP=XA+L(XB-XA)+H(YB-YA)YP=YA+L(YB-YA)+H(XA-XB)(XA,YA)(XP,YP)(XB,YB)交会角交会角交会边交会边课程目录内外分点法内外分点法内外分点法含义内外分点法含义当未知界址点在两已知点的连线上时,当未知界址点在两已知点的连线上时,则分别量出两已知点至未知界址点的则分别量出两已知点至未知界址点的距离,从而确定出未知界址点的坐标距离,从而确定出未知界址点的坐标类型类型内分点内分点外分点外分点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内分点法内分点法ABP ABPsasb(xa,ya)(xp,yp)(xb,yb)=0,SaSAB时时 就得外分点图形就得外分点图形外分计算式外分计算式内分时内分时检核检核 SAB=Sa-Sb课程目录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含义直角坐标法含义直角坐标法又称截距法,通常以一导线直角坐标法又称截距法,通常以一导线边或其他控制线作为轴线,测出某界址边或其他控制线作为轴线,测出某界址点在轴线上的投影位置,量出投影位置点在轴线上的投影位置,量出投影位置至轴线一端点的距离和至界址点的垂距,至轴线一端点的距离和至界址点的垂距,即可确定出界址点的位置即可确定出界址点的位置。适用条件适用条件S S1 1,S,S2 2距离不超过一整尺段距离不超过一整尺段P P 点投影(点投影(PP)在直线)在直线 A,BA,B两点之间两点之间本章目录课程目录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P,B顺时针排列时)顺时针排列时)(P,B逆时针排列时)逆时针排列时)a aABAB PA(XA,YA)P(XP,YP)B(XB,YB)s2s1本章目录课程目录隐蔽界址点的解析法测量隐蔽界址点的解析法测量延长线法延长线法延长线交会法延长线交会法方向距离交会法方向距离交会法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延长线法延长线法已知条件已知条件K K为已知点为已知点,KJ,KJ1 1通视通视,KJ,KJ2 2不通视不通视要求计算要求计算J1J1、J2J2点坐标点坐标已知控制点已知控制点围墙围墙建筑物建筑物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延长线法延长线法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在在K K点观测点观测J J1 1点并计算出点并计算出J J1 1坐标坐标在在K K点观测点观测M M点并计算出点并计算出M M点坐标点坐标根据根据J J1 1M M坐标计算坐标计算a aJ1MJ1M方位角方位角丈量丈量D DMJ2MJ2距离距离根据根据a aMJ1MJ1和和D DMJ2MJ2计算出计算出J J2 2点坐标点坐标本章目录已知控制点已知控制点围墙围墙建筑物建筑物课程目录延长线交会法延长线交会法已知条件已知条件K K、J J2 2、J J3 3点坐标已知点坐标已知要求求算要求求算J J1 1点坐标点坐标注意事项注意事项J J2 2、M M、J J1 1和和J J3 3、N N、J J1 1三点必须在同一直线上三点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延长线段应小于原线段延长线段应小于原线段的的1/31/3NMKJ1J2J3建筑物围墙围墙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延长线交会法延长线交会法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在在J J2 2J J1 1、J J3 3J J1 1连线上定出与连线上定出与K K点同视的点同视的M M、N N两点两点测定出测定出M M、N N点坐标点坐标根据没根据没M M、N N点坐标解算点坐标解算、角角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延长线交会法延长线交会法操作方法以角度交会法公式计算J1坐标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方向距离交会法方向距离交会法已知条件已知条件K K点为已知坐标测站点点为已知坐标测站点K K至至J J距离不能直接测出距离不能直接测出,但但 KJKJ方位角可测出方位角可测出要求求算出围墙拐角界址点要求求算出围墙拐角界址点J J的坐标的坐标 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方向距离交会法方向距离交会法检验方法检验方法一围墙形状检验一围墙形状检验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在围墙上任选一点在围墙上任选一点A,A,丈量丈量A A至至J J、K K距离距离测算出方位角测算出方位角 KJKJ,KAKA计算计算J J点坐标点坐标 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方向距离交会方向距离交会计算计算J J点坐标点坐标本章目录AJd KDJK建筑物围墙围墙s课程目录方向距离交会方向距离交会计算计算J J点坐标点坐标本章目录AJd KDJK建筑物围墙围墙s课程目录解析法测定界址点的实施解析法测定界址点的实施准备工作准备工作野外界址点测量的实施野外界址点测量的实施野外观测成果的内业整理野外观测成果的内业整理界址点成果界址点成果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地籍调查表地籍调查表详细说明各宗地界址点实地位置的情况详细说明各宗地界址点实地位置的情况 ,一般在权属调查时进行一般在权属调查时进行。界址点位置野外踏勘界址点位置野外踏勘实地查找界址点位置和宗地的用地范围实地查找界址点位置和宗地的用地范围。踏勘后的资料整理踏勘后的资料整理草编界址点号和制作界址点观测草图及草编界址点号和制作界址点观测草图及面积计算面积计算。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界址边长误差表界址边长误差表在测定在测定 界址点过程中起着质量控制作用界址点过程中起着质量控制作用本章目录注注:界址边号由两个草编的界址点号组成界址边号由两个草编的界址点号组成,其形式如:其形式如:-”;或由宗地草图上的界址点号构成,即或由宗地草图上的界址点号构成,即“-”;1 1=实量边长(实量边长(cmcm)-反算边长(反算边长(cmcm);2 2=实量边长实量边长(cmcm)-图解边长(图解边长(cmcm)。)。课程目录野外界址点测量的实施野外界址点测量的实施采用普通经纬仪配合钢尺或光电测距仪测距,或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采用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测距时应注意:本章目录棱镜横行偏心棱镜横行偏心棱镜纵行偏心棱镜纵行偏心课程目录野外界址点测量的实施野外界址点测量的实施本章目录J1A2A1J3J2顺时针方向观测顺时针方向观测J10 00 0026 54 06 34 24 12592.44J2152 24 0619.67602.1935.64407.30420.41J3159 54 1223.82415.14175 24 2449 54 24587.59课程目录野外观测成果的内业整理野外观测成果的内业整理计算界址点坐标计算界址点坐标根据界址点坐标,反算相邻根据界址点坐标,反算相邻界址边长界址边长检查界址边长误差是否在限检查界址边长误差是否在限差范围内差范围内本章目录课程目录界址点成果界址点成果解析界址点成果表解析界址点成果表解析界址点点位点号图解析界址点点位点号图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图解法图解法图解法含义对于部分隐蔽界址点,利用现有勘长方法很困难时,可利用现有勘长数据或在地籍图上求解出界址点的图上位置,利用作图工具量算出界址点坐标。图解法方法本章目录实地测绘地籍图编绘地籍图图解界址点坐标图解界址点坐标课程目录部分解析法部分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含义部分解析法含义工作程序工作程序本章目录课程目录部分解析法的含义部分解析法的含义 街坊外围界址点和街坊内部街坊外围界址点和街坊内部明明显界址点的坐标用解析法测定显界址点的坐标用解析法测定,其其他地籍要素用图解勘丈。他地籍要素用图解勘丈。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工作程序建立测量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建立测量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用解析法测定街坊外围及街坊内部明用解析法测定街坊外围及街坊内部明显界址点坐标。显界址点坐标。展绘测量控制点、界址点于图上,并展绘测量控制点、界址点于图上,并连接街坊外围界址点而成街坊范围图。连接街坊外围界址点而成街坊范围图。以测量控制点或界址点为依据,测绘以测量控制点或界址点为依据,测绘街坊内各宗地的地籍要素。街坊内各宗地的地籍要素。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六、地籍图测绘六、地籍图测绘地籍图的概念地籍图的概念地籍图的内容地籍图的内容分幅地籍图的测绘方法分幅地籍图的测绘方法宗地图的绘制宗地图的绘制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图的概念地籍图的概念地籍图的概念地籍图的概念地籍图的功能特性地籍图的功能特性地籍图的分类地籍图的分类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图的概念地籍图的概念 所谓地籍图就是对在土地表层自所谓地籍图就是对在土地表层自然空间中地籍所关心的各类要素的地然空间中地籍所关心的各类要素的地理位置的描述,并用编排有序的标识理位置的描述,并用编排有序的标识符对其进行报上标识,具有精密数学符对其进行报上标识,具有精密数学关系的一种图形,是地籍的基础资料关系的一种图形,是地籍的基础资料之一之一。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图的功能特性地籍图的功能特性国家基本图的特性国家基本图的特性 将整个国土范围、面积、权属、将整个国土范围、面积、权属、利用状况等,不论城镇、农村、边远利用状况等,不论城镇、农村、边远地区,均无一遗漏地测设到地籍图。地区,均无一遗漏地测设到地籍图。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图的功能特性地籍图的功能特性国家基本图的特性国家基本图的特性多用途的特性多用途的特性税收地籍图是借助地籍图结合土地估价和其他地籍资料及税率制作成的一种地籍图。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应在地籍图的基础上,叠加地形图,配合其他地籍资料和地形资料,才能规划更合理,更经济。地籍图本身可以直接用于产权保护。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图的分类地籍图的分类分幅地籍图分幅地籍图宗地草图宗地草图宗地图宗地图各类专题地籍图各类专题地籍图基本地籍图和专题地籍的各种基本地籍图和专题地籍的各种附图附图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图的内容地籍图的内容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要求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要求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原则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原则地籍图的基本内容地籍图的基本内容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要求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要求地籍图应突出表示界址线;地籍图应突出表示界址线;地籍图应有必需的数学要素;地籍图应有必需的数学要素;地籍图必须表示基本的地理要素,地籍图必须表示基本的地理要素,特别是与地籍有关的地物要素应予特别是与地籍有关的地物要素应予表示;表示;地籍图图面必须主次分明,清晰易地籍图图面必须主次分明,清晰易读并便于根据多用户需要加绘专用读并便于根据多用户需要加绘专用图要素。图要素。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原则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原则对确权有意义的地物或地貌;对确权有意义的地物或地貌;对土地现状分类有意义的地物;对土地现状分类有意义的地物;土地上具有地理性功能的重要附着物;土地上具有地理性功能的重要附着物;地表下的各种管线及构筑物在图上不地表下的各种管线及构筑物在图上不表示;表示;地表管线可根据其重要程度进行选择;地表管线可根据其重要程度进行选择;界址点、控制点、注记部分、标识符。界址点、控制点、注记部分、标识符。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图的基本内容地籍图的基本内容地籍要素地籍要素地物要素地物要素数学要素数学要素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要素地籍要素各级行政境界;各级行政境界;地籍区(街道)与地籍子区(街坊)界;地籍区(街道)与地籍子区(街坊)界;宗地界址与界址线;宗地界址与界址线;地籍号注记;地籍号注记;宗地坐落;宗地坐落;土地利用分类代码按二级分类注记;土地利用分类代码按二级分类注记;土地使用单位;土地使用单位;土地等级土地等级。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物要素地物要素作为界标物的地物;作为界标物的地物;房屋及其附属设施;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工矿企业露天构筑物、公共设施、广场等;工矿企业露天构筑物、公共设施、广场等;铁路、公路及其主要附属设施;铁路、公路及其主要附属设施;建成区内街道两旁以宗地界址线为边界线,建成区内街道两旁以宗地界址线为边界线,路牙线可取舍;城镇街巷均应表示;路牙线可取舍;城镇街巷均应表示;塔、亭、碑、像、楼等独立地物应择要表塔、亭、碑、像、楼等独立地物应择要表示;示;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物要素地物要素电力线、通讯线及一般架空管线不表示,电力线、通讯线及一般架空管线不表示,但占地塔位的高压线及其塔位应表示;但占地塔位的高压线及其塔位应表示;地下管线、地下室一般不表示,但大面积地下管线、地下室一般不表示,但大面积的地下商场、停车场及与他项权利有关的的地下商场、停车场及与他项权利有关的地下建筑应表示;地下建筑应表示;大面积绿化地、街心公园、园地等应表示;大面积绿化地、街心公园、园地等应表示;河流、水库及其主要附属如堤、坝应表示;河流、水库及其主要附属如堤、坝应表示;地理名称注记。地理名称注记。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数学要素数学要素图廓线、坐标网格线的展绘及图廓线、坐标网格线的展绘及坐标注记;坐标注记;埋石的各级控制点的展绘及点埋石的各级控制点的展绘及点名或点号注记;名或点号注记;图廓外地籍图比例尺的注记。图廓外地籍图比例尺的注记。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分幅地籍图的测绘方法分幅地籍图的测绘方法野外实测成图野外实测成图利用摄影测量方法测制地籍图利用摄影测量方法测制地籍图编绘法成图编绘法成图野外采集数据机助成图概述野外采集数据机助成图概述本章目录课程目录野外实测成图野外实测成图成图基本方法成图基本方法原图的精度要求原图的精度要求测绘的一般原则测绘的一般原则图边的测绘与拼接图边的测绘与拼接清绘整饰清绘整饰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成图的基本方法成图的基本方法成图基本步骤成图基本步骤成图的基本方法成图的基本方法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成图基本步骤成图基本步骤测图前的准备工作(图纸的准备、测图前的准备工作(图纸的准备、坐标格网的绘制、图廓点、控制点坐标格网的绘制、图廓点、控制点及界址点展绘);及界址点展绘);测站点的增设,碎部点(界址点、测站点的增设,碎部点(界址点、地物点)的测定;地物点)的测定;图边拼接、原图整饰、成图检查验图边拼接、原图整饰、成图检查验收。收。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成图的基本方法成图的基本方法解析法解析法部分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图解法图解法本章目录课程目录解析法解析法野外实测全部界址点,根据实测数据野外实测全部界址点,根据实测数据算出界址点坐标。算出界址点坐标。测图前的准备工作(图纸的准备、坐测图前的准备工作(图纸的准备、坐标格网的绘制、图廓点、控制点及界标格网的绘制、图廓点、控制点及界址点展绘);址点展绘);测站点的增设,碎部点(地物点)的测站点的增设,碎部点(地物点)的测定;测定;图边拼接、原图整饰、成图检查验收。图边拼接、原图整饰、成图检查验收。本章目录课程目录部分解析法部分解析法采用解析法测定街坊外围界址点和街坊采用解析法测定街坊外围界址点和街坊内,部分明显界址点的坐标(注:街坊内,部分明显界址点的坐标(注:街坊内部其他隐蔽界址点采用图解法测定)内部其他隐蔽界址点采用图解法测定);测图前的准备工作(图纸的准备、坐标测图前的准备工作(图纸的准备、坐标格网的绘制、图廓点、控制点及界址点格网的绘制、图廓点、控制点及界址点展绘);展绘);测站点的增设,碎部点(地物点、界址测站点的增设,碎部点(地物点、界址点)的测定;点)的测定;图边拼接、原图整饰、成图检查验收。图边拼接、原图整饰、成图检查验收。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图解法图解法测图前的准备工作(图纸的准备、测图前的准备工作(图纸的准备、坐标格网的绘制、图廓点、控制坐标格网的绘制、图廓点、控制点展绘);点展绘);测站点的增设,碎部点(界址点、测站点的增设,碎部点(界址点、地物点)的测定;地物点)的测定;图边拼接、原图整饰、成图检查图边拼接、原图整饰、成图检查验收。验收。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原图的精度要求原图的精度要求绘制精度绘制精度原图的基本精度原图的基本精度本章目录课程目录绘制精度绘制精度含义含义绘制精度主要指图上绘制的图廓线长度,绘制精度主要指图上绘制的图廓线长度,对角线长度及图廓点、坐标格网点、控制对角线长度及图廓点、坐标格网点、控制点的精度点的精度。要求要求内图廓长度误差内图廓长度误差 0.2mm,0.2mm,内图廓对角内图廓对角线误差线误差 0.3mm0.3mm;图廓点、坐标网格点和控制点的展点误差图廓点、坐标网格点和控制点的展点误差 0.1mm,0.1mm,其他解析坐标点的展点误差其他解析坐标点的展点误差 0.2mm0.2mm。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原图的基本精度原图的基本精度含义含义原图的基本精度主要指原图上界址点、地原图的基本精度主要指原图上界址点、地物及其相关距离的精度。物及其相关距离的精度。要求要求相邻界址点间距离、界址点与地物点关系相邻界址点间距离、界址点与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距离的中误差 0.3mm0.3mm。依测量数据装。依测量数据装绘的上述距离的误差绘的上述距离的误差 0.3mm0.3mm。宗地内外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其点宗地内外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其点位中误差位中误差 0.5mm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离;邻近地物点间距离中误差中误差 0.4mm0.4mm。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测绘的一般原则测绘的一般原则一般只测地物的平面位置,不测地物点一般只测地物的平面位置,不测地物点的高程;的高程;地物的综合取舍,根据测图比例尺的大地物的综合取舍,根据测图比例尺的大小,规范来确定;小,规范来确定;根据地籍要素和权属管理方的需要来确根据地籍要素和权属管理方的需要来确定;定;与地籍要素和权属管理无关的地物可不与地籍要素和权属管理无关的地物可不测绘。测绘。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图边的测绘与拼接图边的测绘与拼接接图的图边一般测出图廓线外接图的图边一般测出图廓线外510mm;地籍图接边差不超过规范规定的点地籍图接边差不超过规范规定的点位中误差位中误差 的倍的倍。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清绘整饰清绘整饰检查铅笔原图图面检查铅笔原图图面清绘二底图清绘二底图。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检查铅笔原图图面检查铅笔原图图面检查图幅的数学基础;检查图幅的数学基础;检查行政区划线、宗地界线、地块检查行政区划线、宗地界线、地块界线是否封闭;界线是否封闭;对照宗地草图检查各宗地地籍要素对照宗地草图检查各宗地地籍要素是否正确;是否正确;检查宗地内必要地形要素是否正确;检查宗地内必要地形要素是否正确;检查各种地籍要素的注记是否完备。检查各种地籍要素的注记是否完备。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清绘二底图清绘二底图绘内图廓线;绘内图廓线;绘控制点符号;绘控制点符号;绘行政区划界线;绘行政区划界线;绘宗地内房屋及其附属建筑物;绘宗地内房屋及其附属建筑物;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清绘二底图清绘二底图绘独立地物;绘独立地物;绘道路及其附属物;绘道路及其附属物;绘其他要素符号;绘其他要素符号;书写注记;书写注记;图廓整饰图廓整饰。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利用摄影测量方法测制地籍图利用摄影测量方法测制地籍图摄影测量方法摄影测量方法现代摄影测量方法测制现代摄影测量方法测制地籍图地籍图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摄影测量方法摄影测量方法特点特点范围大、效率高范围大、效率高摄影测量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摄影测量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测制多目的地籍图;测制多目的地籍图;用于土地利用形状分类的调查和制作农用于土地利用形状分类的调查和制作农村地籍图;村地籍图;用高精度摄影测量方法加密界址点坐标;用高精度摄影测量方法加密界址点坐标;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作为地籍信息系统、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作为地籍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土地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站。集站。本章目录课程目录现代摄影测量方法测制地籍图现代摄影测量方法测制地籍图正射像片地籍图正射像片地籍图将实地界址点和界址线标在正射像片图上,将实地界址点和界址线标在正射像片图上,注记上各种地籍编号和地理名称,就成为注记上各种地籍编号和地理名称,就成为正射像片地籍图。正射像片地籍图。正射像片地籍图精度取决于正射像片比例尺。正射像片地籍图精度取决于正射像片比例尺。正射像片补充地籍图正射像片补充地籍图正射像片作为地籍图的补充正射像片作为地籍图的补充补充地籍图上的地形要素补充地籍图上的地形要素本章目录课程目录编绘法成地籍图编绘法成地籍图工作底图的选用工作底图的选用利用测区内已有的地形图、影像平面图。利用测区内已有的地形图、影像平面图。成图精度要求成图精度要求界址点或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地籍图根控制界址点或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地籍图根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及相邻界址点的间距中误点的点位中误差及相邻界址点的间距中误差不得超过图上差不得超过图上0.6mm0.6mm。决定成图精度的因素决定成图精度的因素取决于所利用的地形图、影像平面图的精取决于所利用的地形图、影像平面图的精度度。本章目录课程目录编绘法成图的工作程序编绘法成图的工作程序选用符合地籍测量精度要求的地形图、影选用符合地籍测量精度要求的地形图、影像平面图作为编绘工作底图;像平面图作为编绘工作底图;复制二底图;复制二底图;在已有地形图上进行地籍外业调绘;在已有地形图上进行地籍外业调绘;在二底图上补测地籍要素和必要地形要素;在二底图上补测地籍要素和必要地形要素;制作地籍工作底图(或称草编地籍图);制作地籍工作底图(或称草编地籍图);利用工作底图制作成正式地籍图。利用工作底图制作成正式地籍图。本章目录编绘法成地籍图编绘法成地籍图课程目录野外采集数据机助成图概述野外采集数据机助成图概述测点的编码问题测点的编码问题对每个测点赋予一个属性及几何相关对每个测点赋予一个属性及几何相关说明(即:编码或特征码)说明(即:编码或特征码)野外采集数据机助成图的过程野外采集数据机助成图的过程本章目录测量仪器野外数据采集存入外存贮设备室内计算机成图课程目录宗地图的绘制宗地图的绘制宗地图的精度宗地图的精度解析法测图边长最大误差为解析法测图边长最大误差为15 cm;15 cm;用堪长数据展绘或拼装宗地图时,用堪长数据展绘或拼装宗地图时,边长最大误差为图上边长最大误差为图上0.3mm;0.3mm;机助成图的精度取决于界址点、地机助成图的精度取决于界址点、地物点的坐标测定精度。物点的坐标测定精度。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宗地图的绘制宗地图的绘制宗地图的精度宗地图的精度宗地图的内容宗地图的内容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宗地图的精度宗地图的精度解析法测图边长最大误差为解析法测图边长最大误差为15 cm;15 cm;用堪长数据展绘或拼装宗地图时,用堪长数据展绘或拼装宗地图时,边长最大误差为图上边长最大误差为图上0.3mm;0.3mm;机助成图的精度取决于界址点、地机助成图的精度取决于界址点、地物点的坐标测定精度。物点的坐标测定精度。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宗地图的绘制宗地图的绘制本章目录分幅地籍图的编分幅地籍图的编号号10.00-20.0010.00-20.003 3街道编号街道编号2323街坊编号街坊编号6 6宗地编号宗地编号6 6宗地编号宗地编号2121地类编号地类编号1380.71380.7宗地面宗地面积积1616门牌号门牌号5 5宗地编号宗地编号界址点界址点界址线界址线14.514.5界址边长界址边长宗地图的内容宗地图的内容课程目录七、土地面积量算七、土地面积量算土地面积量算的含义土地面积量算的含义土地面积量算是指水平面积量算,土地面积量算是指水平面积量算,包括宗地面积和地块面积与汇总包括宗地面积和地块面积与汇总统计。统计。本章目录课程目录七、土地面积量算七、土地面积量算土地面积量算的含义土地面积量算的含义土地面积量算的方法土地面积量算的方法解析法解析法部分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图解法图解法本章目录课程目录解析法解析法 解析法面积计算是用界址解析法面积计算是用界址点解析坐标计算面积,适用于多边点解析坐标计算面积,适用于多边形面积计算形面积计算。本章目录课程目录部分解析法部分解析法采用解析法求算各街坊面积,用街采用解析法求算各街坊面积,用街坊面积数控制本街坊内各宗地面积坊面积数控制本街坊内各宗地面积之和;之和;求算各宗地面积之和与街坊面积误求算各宗地面积之和与街坊面积误差,并按面积成正比分配到各宗地,差,并按面积成正比分配到各宗地,计算出平差后的各宗地面积计算出平差后的各宗地面积。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图解法图解法图解法含义图解法含义凡在图上进行土地面积量算的方法统称图解法凡在图上进行土地面积量算的方法统称图解法。图解法图面量算控制原则图解法图面量算控制原则本章目录平差平差计算平差后各街坊及各区块面积计算平差后各街坊及各区块面积0.0025P(P为图为图幅理论面积幅理论面积)论论面面积积图图幅幅理理块块面面积积各各区区面面积积各各街街坊坊+课程目录本章目录平差平差计算平差后各宗地面积计算平差后各宗地面积图解法图解法课程目录七、土地面积量算七、土地面积量算土地面积量算的含义土地面积量算的含义土地面积量算的方法土地面积量算的方法土地面积量算的步骤和方法土地面积量算的步骤和方法要求要求步骤步骤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在地籍铅笔原图上量算面积时在地籍铅笔原图上量算面积时,两次量算的较差两次量算的较差)式中:式中:P P量算面积量算面积,m m2 2;M M地籍铅笔原图比例尺分母。地籍铅笔原图比例尺分母。要求要求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本章目录 操作流程课程目录八、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八、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作用与特点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作用与特点地籍变更的内容地籍变更的内容地籍变更申请地籍变更申请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准备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准备变更地籍要素的调查变更地籍要素的调查变更地籍资料的要求变更地籍资料的要求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作用与特点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作用与特点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作用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作用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特点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特点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作用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作用可使实地界址点位逐步得到认真的检可使实地界址点位逐步得到认真的检查、补充、更正;查、补充、更正;使地籍资料中的文字部分使地籍资料中的文字部分,逐步得到逐步得到核实、更正、补充;核实、更正、补充;逐步消除初始地籍中可能存在的差错;逐步消除初始地籍中可能存在的差错;是地籍测量成果的质量逐步提高。是地籍测量成果的质量逐步提高。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特点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的特点目标分散、发生频繁、调查范围小;目标分散、发生频繁、调查范围小;政策性强、精度要求高;政策性强、精度要求高;变更同步、手续连续;变更同步、手续连续;任务紧急。任务紧急。本章目录课程目录地籍变更的内容地籍变更的内容更改边界宗地信息的变更情况更改边界宗地信息的变更情况不更改边界宗地信息的变更情况不更改边界宗地信息的变更情况本章目录课程目录更改边界宗地信息的变更情况更改边界宗地信息的变更情况征用集体用地;划拨国有土地;出让、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由于个种原因引起的宗地分割和合并;土地权属界址调整;城市改造拆迁;土地整理后的宗地重划;宗地边界因自然原因而引起发生变化。本章目录课程目录不更改边界宗地信息的变更情况不更改边界宗地信息的变更情况继承、交换、收回国有土地的使有权;违法宗地经处理后的变更;宗地内新建、拆建、改变建筑物的用途及房屋的翻新、加层、扩建、修缮;房地产的转移、抵押、宗地内地物地、貌的改变等;本章目录课程目录不更改边界宗地信息的变更情况不更改边界宗地信息的变更情况精确测量界址点的坐标、宗地面积;土地权利人更名、土地利用类别、等级、宗地位置名称变更;行政管理区和地籍管理区名称、宗地编号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