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与价值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1703516 上传时间:2024-07-17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理与价值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真理与价值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真理与价值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第八章 真理与价值真理与价值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掌握真理和价值的含义及其相掌握真理和价值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理解价值的特性、人类活动的真互关系;理解价值的特性、人类活动的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了解真理标准。理原则和价值原则;了解真理标准。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价值的特性;人类活动的真价值的特性;人类活动的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第八章 真理与价值教学目标 掌握真理和价值的含义及其相互1目目 录录第一节第一节 真理真理第二节第二节 价值价值第三节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小结小结 思考题思考题目 录第一节 真理2第一节第一节 真真 理理一、真理及其属性一、真理及其属性1 1、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错误的反映则称为谬误。错误的反映则称为谬误。2 2、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的。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客客观内容。第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观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一节 真 理3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实践的对象是客观的实践的手段是客观的智力体力自然界人类社会-生产工具、设备都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实践的对象是客观的4 由于真理具有客观性,所以真理也被称为客由于真理具有客观性,所以真理也被称为客观真理。因此,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观真理。因此,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客观的,真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就必须在真理问题上批判主观真理就必须在真理问题上批判主观真理论。多元真理论、实用主义真理观在真理问题论。多元真理论、实用主义真理观在真理问题上都是主观真理论。上都是主观真理论。由于真理具有客观性,所以真理也被称为客观真理。因此,5“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庄子)。(庄子)“有用就是真理有用就是真理”。辨析辨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理的否定?主观真理观主观真理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主观真理观6不不正正确确。它它只只是是说说,对对同同一一事事物物,不不同同的的人人有不同的见解,并不涉及真理标准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并不涉及真理标准问题。所所谓谓客客观观真真理理是是指指人人的的认认识识含含有有不不依依赖赖于于人人的的客客观观内内容容,是是对对客客观观事事物物及及其其规规律律的的正正确确反映。反映。“仁仁者者见见仁仁,智智者者见见智智”表表明明人人的的认认识识具具有有主主体体差差别别性性,承承认认人人的的认认识识具具有有主主观观性性和和差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不正确。它只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并不涉及7 3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 1)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任何真理都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都一是指任何真理都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都包含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都与包含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都与谬误有本质的区别。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谬误有本质的区别。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二是指人类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二是指人类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人类认识每前进一步,都限发展的物质世界,人类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按近。这也是绝对的,无条件是对客观世界的按近。这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的。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8(2 2)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具有两方面的含义:的。具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从认识的广度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第一,从认识的广度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部分的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某部分的正确认识。第二,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第二,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的近似正确的反映。特定事物一定程度的近似正确的反映。(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9(3 3)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真和相对真理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真理的不同属性和方面,双方是相互依存和相互理的不同属性和方面,双方是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的,绝对中有相对,相对中有绝对。渗透的,绝对中有相对,相对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通过相对真理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通过相对真理来实现;无数的相对真理构成绝对真理,相对来实现;无数的相对真理构成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人类的认识过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人类的认识过程就是程就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的过程。(3)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种10 4 4、真理的具体性和历史性、真理的具体性和历史性。真理是绝对性。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和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和历史的。历史的。具体的: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范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范围和条件,超出了这些条件,围和条件,超出了这些条件,“只要再多走一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看来象是朝同一方向多走了一小步,真小步,看来象是朝同一方向多走了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理就会变成错误”(列宁)(列宁)(P298P298)。历史的:历史的:真理是一个过程,都是在一定历史真理是一个过程,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4、真理的具体性和历史性。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11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观上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观上的辩证法。的辩证法。用真理观上的辩证法看待马克思主用真理观上的辩证法看待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做到义,就必须做到“坚持坚持”和和“发展发展”的统一。的统一。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观上的辩证法。用真理观上12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两个凡是两个凡是”与真理标准大讨论。与真理标准大讨论。“两个凡是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凡是毛主席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视频视频真理标准大讨论真理标准大讨论 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两个凡是”与真理标准大讨论。131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因此,任何纯主观或纯客观的和客观的符合,因此,任何纯主观或纯客观的东西都不能成为真理的标准,只有能够把主观东西都不能成为真理的标准,只有能够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活动,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和客观统一起来的活动,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标准。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14 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是在一定思想指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的物质活动,也是把主观变为客观的活动,导下的物质活动,也是把主观变为客观的活动,是主、客观之间的中介。是主、客观之间的中介。因此,只有实践是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因此,只有实践是把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的活动,实践就成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活动,实践就成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的物15真理与价值课件16真理与价值课件17真理与价值课件18真理与价值课件19真理与价值课件20某专家:中秋国庆期间,如果免费车某专家:中秋国庆期间,如果免费车不发卡,可能会更堵。不发卡,可能会更堵。第一,如果对免费车不发卡直接抬杠放行,第一,如果对免费车不发卡直接抬杠放行,很可能造成后面的很可能造成后面的收费车收费车直接冲卡,该人士直接冲卡,该人士表示,这样将造成收费站秩序混乱。表示,这样将造成收费站秩序混乱。第二,由于直接放行,免费车有可能经过收第二,由于直接放行,免费车有可能经过收费站不减速,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危险。费站不减速,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危险。某专家:中秋国庆期间,如果免费车不发卡,可能会更堵。第一21 2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践标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最终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是指实践最终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性;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检验认识需是指实践检验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受到历史条件要一个过程,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对认识的的限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对认识的每一次检验都不具有最终完成的性质,即不能每一次检验都不具有最终完成的性质,即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存的认识,而只能证实或驳完全证实或驳倒现存的认识,而只能证实或驳倒部分认识。倒部分认识。实践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22 列宁指出:列宁指出:“当然,在这里不要忘记:实践当然,在这里不要忘记: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不确定,以,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绝对,同时它又,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列宁选集列宁选集第第2卷卷第第42页)页)列宁指出:“当然,在这里不要忘记: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23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时期内,不能不能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外外星星人人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在一定时期内,不能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外星24 3 3、逻辑证明在检验认识真理性中的作用、逻辑证明在检验认识真理性中的作用 逻辑证明主要是指以确定论题真实性为目的逻辑证明主要是指以确定论题真实性为目的的演绎推理,即从理论上确认某判断正确性的的演绎推理,即从理论上确认某判断正确性的方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方法。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3、逻辑证明在检验认识真理性中的作用25 第一,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第一,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它使它使实践经验由特殊提高到普遍,从而把握实践的实践经验由特殊提高到普遍,从而把握实践的总和,以便于实现实践检验真理的作用。总和,以便于实现实践检验真理的作用。检验认识的特定实践总是具体的、特殊的,检验认识的特定实践总是具体的、特殊的,而任何理论都是抽象的、普遍的。如果没有逻而任何理论都是抽象的、普遍的。如果没有逻辑思维的帮助,没有从特殊到普遍和从普遍到辑思维的帮助,没有从特殊到普遍和从普遍到特殊的推理过程,就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特殊的推理过程,就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也就不能以具体实践去充分证实或驳倒某合,也就不能以具体实践去充分证实或驳倒某个理论。个理论。第一,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它使实践经验由特殊26 第二,有些理论要靠逻辑思维来证明。第二,有些理论要靠逻辑思维来证明。科学科学理论要经受实践的检验,但这种检验是从最终理论要经受实践的检验,但这种检验是从最终意义上讲的,实践检验往往还要通过一系列的意义上讲的,实践检验往往还要通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并非所有的理论都可以直接从实践中间环节,并非所有的理论都可以直接从实践中得到证明。中得到证明。第二,有些理论要靠逻辑思维来证明。科学理论要经受实践27 第三,逻辑思维给实践以理论根据。第三,逻辑思维给实践以理论根据。人类实人类实践长期发展的历史经验使人们不能单纯满足于践长期发展的历史经验使人们不能单纯满足于实践检验,满足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还实践检验,满足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还必须加以逻辑证明,提出理论根据,从而给人必须加以逻辑证明,提出理论根据,从而给人的实践以力量和信心。的实践以力量和信心。第三,逻辑思维给实践以理论根据。人类实践长期发展的历28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逻辑证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逻辑证明的明的辅助和补充作用辅助和补充作用,但不能把逻辑证明当作,但不能把逻辑证明当作检验真理的标准。逻辑证明的作用再重要,也检验真理的标准。逻辑证明的作用再重要,也不能代替实践标准。因为逻辑证明所使用的前不能代替实践标准。因为逻辑证明所使用的前提、概念、原理和逻辑规则等是否完全符合客提、概念、原理和逻辑规则等是否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既要不断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又要在观实际,既要不断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又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逻辑证明只能说明认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逻辑证明只能说明认识有道理,符合逻辑,但不能说明其真实性。识有道理,符合逻辑,但不能说明其真实性。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必须重视逻辑证明的辅助和补充29实践标准的补充:逻辑证明实践标准的补充:逻辑证明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鸭嘴兽是哺乳动物鸭嘴兽是哺乳动物鸭嘴兽是胎生的鸭嘴兽是胎生的哺乳卵生水果都含有维生素水果都含有维生素梨是水果梨是水果梨含有维生素梨含有维生素实践标准的补充:逻辑证明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鸭嘴兽是哺乳动物鸭30三、知识的客观有效性与人的生存实践三、知识的客观有效性与人的生存实践 1 1、知识及其客观有效性。、知识及其客观有效性。知识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是关于对象、自身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是关于对象、自身以及对象与自身关系的认识。以及对象与自身关系的认识。知识的客观有效性知识的客观有效性就是指知识可以有效地引就是指知识可以有效地引导人们的实践获得成功,使其在现实世界中生导人们的实践获得成功,使其在现实世界中生存和发展。存和发展。正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推动了认识的正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推动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产生和发展。三、知识的客观有效性与人的生存实践31 2 2、知识的客观有效性对人的生存实践的意义、知识的客观有效性对人的生存实践的意义。就。就在于使人真实地了解和理解自身的生存实践在于使人真实地了解和理解自身的生存实践,合理地规范和引导人的生存实践。,合理地规范和引导人的生存实践。第一,知识的客观有效性使人真实地了解和理第一,知识的客观有效性使人真实地了解和理解自身的生存实践。解自身的生存实践。人类必须凭借这些知识,才人类必须凭借这些知识,才能了解自身生存的时空条件,明确生存实践的方能了解自身生存的时空条件,明确生存实践的方式和方法,把握其过程和结果。正是知识的客观式和方法,把握其过程和结果。正是知识的客观有效性,使人类的活动成为自觉的活动。有效性,使人类的活动成为自觉的活动。2、知识的客观有效性对人的生存实践的意义。就在于32 第二,具有客观有效性的知识能够合理地规范第二,具有客观有效性的知识能够合理地规范和引导人的生存实践。和引导人的生存实践。它一方面可以使人真实地它一方面可以使人真实地了解自己的现实生存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人了解自己的现实生存状态,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人意识到通过努力可能达到的理想的生存状态,知意识到通过努力可能达到的理想的生存状态,知识可以有效地引导人们通过实践,把这种理想的识可以有效地引导人们通过实践,把这种理想的生存状态实现出来。生存状态实现出来。【视频视频你幸福吗你幸福吗】知识的客观有效性对人的生存实践的意义,知识的客观有效性对人的生存实践的意义,也是真理的价值之所在。也是真理的价值之所在。第二,具有客观有效性的知识能够合理地规范和引导人的生33第二节第二节 价价 值值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价值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价值的问题。认识指向的目标是对象,价值指的问题。认识指向的目标是对象,价值指向的目标是作为主体的人。向的目标是作为主体的人。第二节 价 值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为34一、价值的客观基础一、价值的客观基础世界上的各种事物或现象,就其独立于人的意世界上的各种事物或现象,就其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而言,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识之外而言,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但客观事物一旦纳入人的对象性活动的领在。但客观事物一旦纳入人的对象性活动的领域,成为人所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就产生了对域,成为人所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就产生了对人有益还是有害,能否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以人有益还是有害,能否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的需要等问题,即客及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的需要等问题,即客体对主体、客观世界对人的意义问题。这就是体对主体、客观世界对人的意义问题。这就是价值问题。价值问题。一、价值的客观基础351 1、价值的涵义。、价值的涵义。价值是事物价值是事物(物质的、制度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事物或现象和精神的事物或现象)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对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是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用性,是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价值就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价值就是客体的属性是客体的属性和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和功能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属性属性 功能功能需要需要客体客体主体主体满满 足足1、价值的涵义。价值是事物(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事物或现36一种事物或现象对于主体具有积极的肯定的意一种事物或现象对于主体具有积极的肯定的意义,就被主体认为是有用、有意义的,即有价义,就被主体认为是有用、有意义的,即有价值的。反之,如果它不能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值的。反之,如果它不能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甚至妨碍主体实现某种需要,对主体具有消极、甚至妨碍主体实现某种需要,对主体具有消极、否定的意义,就被主体认为是无用甚至有害的,否定的意义,就被主体认为是无用甚至有害的,即无价值或负价值。即无价值或负价值。一种对于主体有用即有价值的东西,有用的程一种对于主体有用即有价值的东西,有用的程度越高,满足主体需要的范围越大,其价值也度越高,满足主体需要的范围越大,其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一种事物或现象对于主体具有积极的肯定的意义,就被主体认为是有37 2 2、价值表现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价值表现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价值是在主价值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生成的,是作为过程出现的。客体的相互作用中生成的,是作为过程出现的。价值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价值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它涉及两个方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它涉及两个方面:主体的需要和要求;客体的某种性质、结构面:主体的需要和要求;客体的某种性质、结构和属性。和属性。2、价值表现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价值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38 3 3、价值的客观性。、价值的客观性。一方面,价值虽然同人的需一方面,价值虽然同人的需要有关,但不是由人的需要单方面决定的,价值要有关,但不是由人的需要单方面决定的,价值必须有其产生的客观基础,这就是各种物质的、必须有其产生的客观基础,这就是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所固有的属性,这些属性对于主体而精神的现象所固有的属性,这些属性对于主体而言,都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事物,只要具有某种言,都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事物,只要具有某种特定的属性和成分,即使尚未被人发现,也潜在特定的属性和成分,即使尚未被人发现,也潜在地具有某种价值。地具有某种价值。因此,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取决于客体所具有因此,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取决于客体所具有的属性,客体是否具有这种属性,是客观的。的属性,客体是否具有这种属性,是客观的。3、价值的客观性。一方面,价值虽然同人的需要有关,但不是39 另一方面,人的需要以及需要满足的程度并另一方面,人的需要以及需要满足的程度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总是为当时的社会实践和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总是为当时的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所决定的。任何需要的产生都是当时历史发展所决定的。任何需要的产生都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即需要的产生是由客观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即需要的产生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条件决定的。另一方面,人的需要以及需要满足的程度并不是随心所欲的40二、价值的主体性特征二、价值的主体性特征 1 1、价值的主体性、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性表现或反映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性表现或反映人的主体性的内容。由于这种主体的尺度在实人的主体性的内容。由于这种主体的尺度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使价值始终是以主体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使价值始终是以主体为中心的,它依赖于主体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为中心的,它依赖于主体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具有个体性或独特性、多维性、时效性等特点。具有个体性或独特性、多维性、时效性等特点。二、价值的主体性特征 1、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412 2、价值主体性的表现、价值主体性的表现 (1 1)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人。趋近人。某物是否对人有价值,不是以某物自某物是否对人有价值,不是以某物自身的属性为基准,而是以主体在历史发展中形身的属性为基准,而是以主体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客观需要为基准。主体现实的需要及其需成的客观需要为基准。主体现实的需要及其需要的程度,是某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要的程度,是某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的内在尺度内在尺度。具有客观需要的现实的主体是整。具有客观需要的现实的主体是整个价值关系的中心。个价值关系的中心。2、价值主体性的表现 (1)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42(2 2)价值的主体性还通过价值关系中主体的超)价值的主体性还通过价值关系中主体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越性和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和动物不同,和动物不同,人的需要是从实践中产生的,仅仅依靠自然存人的需要是从实践中产生的,仅仅依靠自然存在物直接的形态,不能满足人所特有的社会性在物直接的形态,不能满足人所特有的社会性需要。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需要。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随机相遇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价值不是的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价值不是既成的,而是生成的,是由主体的实践活动创既成的,而是生成的,是由主体的实践活动创建的,是一种超越了自然关系的关系。建的,是一种超越了自然关系的关系。(2)价值的主体性还通过价值关系中主体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得到鲜43无论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发现客体潜无论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发现客体潜在的价值,还是通过实践发明或发现实际掌握在的价值,还是通过实践发明或发现实际掌握客体的方式,乃至最后改造客体,实现自己的客体的方式,乃至最后改造客体,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都始终贯穿着主体的创造性活动。价值目标,都始终贯穿着主体的创造性活动。从这个意义说,价值在根本上体现的是主体的从这个意义说,价值在根本上体现的是主体的创造性本质。创造性本质。无论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发现客体潜在的价值,还是通过实44 (3 3)任何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都是不同)任何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都是不同的,其性质和程度与主体本身的特性有关。的,其性质和程度与主体本身的特性有关。不不同层次的主体,在价值观上表现出鲜明的个体同层次的主体,在价值观上表现出鲜明的个体性或特殊性。以人类为主体的价值具有人类性性或特殊性。以人类为主体的价值具有人类性或社会性;以一定社会阶段为主体的价值具有或社会性;以一定社会阶段为主体的价值具有时代性;以民族为主体的价值具有民族性;以时代性;以民族为主体的价值具有民族性;以阶级为主体的价值具有阶级性;以个人为主体阶级为主体的价值具有阶级性;以个人为主体的价值具有个体性。的价值具有个体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任何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都是不同的,其性质和程度45 虽然每个价值主体在对外表现中都具有一定虽然每个价值主体在对外表现中都具有一定的整体性,但在其内部又都具有多维性和多面的整体性,但在其内部又都具有多维性和多面性的特点。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价值性的特点。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价值主体的变化,价值又会呈现出不同的时效性或主体的变化,价值又会呈现出不同的时效性或历时性。历时性。虽然每个价值主体在对外表现中都具有一定的整体性,但在46 3 3、价值的主体性和客观性的关系。、价值的主体性和客观性的关系。价值的价值的客观性指的是,价值虽然离不开人,但它是在客观性指的是,价值虽然离不开人,但它是在人的客观需要与客体的属性之间发生的一种客人的客观需要与客体的属性之间发生的一种客观的现实的关系。价值的主体性则进一步表明,观的现实的关系。价值的主体性则进一步表明,在价值这种主客体之间的特定关系中,人是物在价值这种主客体之间的特定关系中,人是物趋向的中心,没有主体的创造性活动,物就不趋向的中心,没有主体的创造性活动,物就不会实现对于人的价值。会实现对于人的价值。3、价值的主体性和客观性的关系。价值的客观性指的是47不管是价值的客观性还是主体性,都根源于人不管是价值的客观性还是主体性,都根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既是把主体需要和客体属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既是把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相联系、相统一的现实基础,也是确立人的性相联系、相统一的现实基础,也是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并使物向人趋近的可靠根基。主体和主体地位并使物向人趋近的可靠根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确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确立的,又是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立的,又是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科学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基础,也是理解各种价值现象的关键。础,也是理解各种价值现象的关键。不管是价值的客观性还是主体性,都根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既48三、价值的相对性三、价值的相对性 1 1、价值相对性及其表现、价值相对性及其表现(1 1)价值的相对性)价值的相对性就是指价值的条件性,即某就是指价值的条件性,即某物对主体的价值及其程度是随条件的改变而改物对主体的价值及其程度是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变的。三、价值的相对性 1、价值相对性及其表现 49(2 2)价值相对性的表现:)价值相对性的表现:第一,价值的相关性第一,价值的相关性。同一客体相对于不同的。同一客体相对于不同的主体需要,分别具有不同的价值。不同的主体主体需要,分别具有不同的价值。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同一主体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有不同的需要,同一主体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需要。价值与主体的需要密切相关。不同的需要。价值与主体的需要密切相关。第二,价值的相互性。第二,价值的相互性。在一个社会整体中,个在一个社会整体中,个人不仅是自身的目的、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是人不仅是自身的目的、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是别人的目的和价值,而且人们之间互为目的和别人的目的和价值,而且人们之间互为目的和价值,相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价值,相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2)价值相对性的表现:502 2、价值相对性的原因、价值相对性的原因 (1)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属性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属性和结构、本质的认识是有限的、相对的,因而对结构、本质的认识是有限的、相对的,因而对于它究竟能在多大程度和范围上满足人的需要,于它究竟能在多大程度和范围上满足人的需要,即对客体实际价值的认识和把握,是有限和相即对客体实际价值的认识和把握,是有限和相对的,从而使物对人的价值表现出相对性。对的,从而使物对人的价值表现出相对性。2、价值相对性的原因 (1)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事51(2)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的需要也是)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的需要也是具体的、有限的,他们对价值客体的选择和利具体的、有限的,他们对价值客体的选择和利用不可能是无条件的,这也使物对人的价值表用不可能是无条件的,这也使物对人的价值表现出相对性。现出相对性。(2)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的需要也是具体的、有限的,他52(3)价值具有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实践活)价值具有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价值关系的基础,人们动的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价值关系的基础,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揭示出客体的属性和规律,并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揭示出客体的属性和规律,并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发展出自己的社会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发展出自己的社会性需求。只有通过实践,人们实际地发现和掌握性需求。只有通过实践,人们实际地发现和掌握了客观事物的属性和利用方式,才能使客观事物了客观事物的属性和利用方式,才能使客观事物有益于人的那些方面为人们所利用,实现事物对有益于人的那些方面为人们所利用,实现事物对人的价值。实践的历史性和具体性,决定了价值人的价值。实践的历史性和具体性,决定了价值的具体性和相对性。的具体性和相对性。(3)价值具有相对性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实53四、价值与评价四、价值与评价 1 1、价值评价。、价值评价。价值评价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价值评价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进行评判。价值评价是人的意识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现实的价价值评价是人的意识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现实的价值关系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值关系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人们对一定客体是否具有性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人们对一定客体是否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所作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四、价值与评价 1、价值评价。价值评价是主体在对客体属54价值评价具有差异性。每个社会群体和个体价值评价具有差异性。每个社会群体和个体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评价的,这种评价方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评价的,这种评价方式受制于他们的利益和需要以及反映这种利益式受制于他们的利益和需要以及反映这种利益和需要的立场和观点,归根到底受制于他们的和需要的立场和观点,归根到底受制于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环境。价值评价具有差异性。每个社会群体和个体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来进55 2 2、价值评价与科学认识的区别、价值评价与科学认识的区别(1 1)对象不同。)对象不同。科学认识是以了解客体本身为科学认识是以了解客体本身为目的进行的认识,它所得到的是客体目的进行的认识,它所得到的是客体“是什么是什么”和和“怎么样怎么样”,即关于客体的知识;价值评,即关于客体的知识;价值评价则是主体站在客体与自己的价值关系的立场,价则是主体站在客体与自己的价值关系的立场,以弄清客体对自己的意义为目的的认识,它所以弄清客体对自己的意义为目的的认识,它所形成和表达的是主体对客体的态度。形成和表达的是主体对客体的态度。2、价值评价与科学认识的区别56(2 2)性质不同。)性质不同。科学认识作为事实性认识,不科学认识作为事实性认识,不以主体的情感、利益为转移,它以认识事物的本以主体的情感、利益为转移,它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为目的,具有客观的确定性。价值评质及其规律为目的,具有客观的确定性。价值评价则总是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是一种主观性很价则总是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认识,带有很强的个体差异性和相对性。强的认识,带有很强的个体差异性和相对性。(3 3)目的不同。)目的不同。科学认识是为了认识事物的本科学认识是为了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为改造世界服务。而价值评价的目的在来面目,为改造世界服务。而价值评价的目的在于判定事物对人的效用,以便有效地改造事物,于判定事物对人的效用,以便有效地改造事物,为己所用。为己所用。(2)性质不同。科学认识作为事实性认识,不以主体的情感、利益57 3 3、怎样进行价值评价。、怎样进行价值评价。价值评价的着眼点是价值评价的着眼点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效用关系,因而必须考虑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效用关系,因而必须考虑主体的利益和需要。在价值评价中,必须把主体体的利益和需要。在价值评价中,必须把主体的利益和需要作为内在尺度运用于所评价的客的利益和需要作为内在尺度运用于所评价的客体。体。3、怎样进行价值评价。价值评价的着眼点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58(1 1)对客体实际状况的正确认识,是科学的价)对客体实际状况的正确认识,是科学的价值评价的基础和前提。值评价的基础和前提。客体的属性和功能,是主客体的属性和功能,是主体需要的对象,也是价值评价的外在尺度。只有体需要的对象,也是价值评价的外在尺度。只有对事物的属性、成分、价值正负及大小等进行全对事物的属性、成分、价值正负及大小等进行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判定客体对主体的价面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判定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值。(1)对客体实际状况的正确认识,是科学的价值评价的基础和前提59(2 2)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是科学的价值评)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是科学的价值评价的必要条件。价的必要条件。主体需要是进行价值评价的内主体需要是进行价值评价的内在尺度。主体需要往往具有多样性,在性质上在尺度。主体需要往往具有多样性,在性质上有有害需要和有利需要之分,也有大需要和小有有害需要和有利需要之分,也有大需要和小需要之别。进行价值评价的根本依据是这种需需要之别。进行价值评价的根本依据是这种需要在本质上是否有利于主体的生存和发展。要在本质上是否有利于主体的生存和发展。(2)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是科学的价值评价的必要条件。主60第三节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真理作为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真理作为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特性,即价值性。反映,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特性,即价值性。真理的价值性是指真理对人类实践活动的真理的价值性是指真理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功能性,它揭示了客观真理具有能满足主体功能性,它揭示了客观真理具有能满足主体需要、对主体有用的属性。需要、对主体有用的属性。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真理作为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61一、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和价一、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值原则 1 1、涵义、涵义:所谓所谓真理原则真理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就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人自身包括人自身),追求和服从真理。,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所谓价值原则价值原则,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就是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生存和发展。一、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1、涵义62 真理和价值两大原则的根基,在于马克思所真理和价值两大原则的根基,在于马克思所说的两个尺度的存在和作用。真理原则和价值说的两个尺度的存在和作用。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所具有的客体尺度(对象的本性和规原则是人所具有的客体尺度(对象的本性和规律)与主体尺度(人的本性和规律)在人的活律)与主体尺度(人的本性和规律)在人的活动中的表现。动中的表现。真理和价值两大原则的根基,在于马克思所说的两个尺度的632 2、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 (1 1)真理原则是侧重于客体性的原则,价值原)真理原则是侧重于客体性的原则,价值原则是侧重于主体性的原则。则是侧重于主体性的原则。真理原则要求人们真理原则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对象的规定性和规律,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对象的规定性和规律,价值原则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人的社会价值原则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人的社会需要和利益。需要和利益。2、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1)真理原则是侧重于客体性64(2 2)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条件性原则,价)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条件性原则,价值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原则。值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原则。人们的活动人们的活动必须以尊重和服从客观对象的规定性和规律为前必须以尊重和服从客观对象的规定性和规律为前提,否则就不可能获得成功。人们去认识和改造提,否则就不可能获得成功。人们去认识和改造客观对象,其动力就在于获取一定的价值,满足客观对象,其动力就在于获取一定的价值,满足主体的需要。主体的需要。(2)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条件性原则,价值原则是人的活动中65(3 3)真理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真理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真理真理的作用在于使不同目的的人的活动服从统一的客的作用在于使不同目的的人的活动服从统一的客观规律。价值主体具有多元化,人们的活动总是观规律。价值主体具有多元化,人们的活动总是从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出发的。从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出发的。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差别和对立,体现了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差别和对立,体现了人类社会生活本身的矛盾性。正是这种矛盾性,人类社会生活本身的矛盾性。正是这种矛盾性,推动了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推动了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3)真理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历66二、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性二、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性 1 1、真理和价值统一的理由真理和价值统一的理由(1 1)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作为同一人类活动的)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作为同一人类活动的两个方面,实质上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两个方面,实质上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人类的人类的认识活动不但要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认识活动不但要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获得真理性的认识,而且还要判断客观世从而获得真理性的认识,而且还要判断客观世界对人类的作用和意义,从而进行价值性的评界对人类的作用和意义,从而进行价值性的评价。没有真理性的认识,人类的实践活动就会价。没有真理性的认识,人类的实践活动就会失败;没有价值性的评价,人类的实践活动就失败;没有价值性的评价,人类的实践活动就失去了目标。失去了目标。二、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性67原子能的认识和利用原子能的认识和利用上世纪上世纪303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在原子核内部聚集着年代,科学家们发现,在原子核内部聚集着巨大的能量。原子能在作为廉价清洁能源的同时,核巨大的能量。原子能在作为廉价清洁能源的同时,核泄露和废渣处理等问题也一直在困扰着我们。原子武泄露和废渣处理等问题也一直在困扰着我们。原子武器则是悬挂在人类头上的魔剑,随时有可能对地球上器则是悬挂在人类头上的魔剑,随时有可能对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造成无法想象的毁灭性灾难。的所有生命造成无法想象的毁灭性灾难。大亚湾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原子能的认识和利用大亚湾核电站68(2 2)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当当二者出现冲突时,主体将调节自己的活动,或者二者出现冲突时,主体将调节自己的活动,或者根据真理调整自己的需要,或者根据需要去认识根据真理调整自己的需要,或者根据需要去认识新的真理。真理是价值的前提,价值是真理的归新的真理。真理是价值的前提,价值是真理的归宿。宿。(2)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当二者出现冲突时,主69 2 2、真理和价值统一的表现、真理和价值统一的表现 (1 1)真理和价值相互贯通。)真理和价值相互贯通。一方面。真理原一方面。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是互为前提的。没有真理原则,则和价值原则是是互为前提的。没有真理原则,价值原则就不能成功;没有价值原则,真理原价值原则就不能成功;没有价值原则,真理原则将失去动力。则将失去动力。另一方面,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又是相互适另一方面,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又是相互适用的。在人类活动中,对有价值的东西,我们用的。在人类活动中,对有价值的东西,我们总会去追问总会去追问“是真是假是真是假”?对于具体真理,我?对于具体真理,我们总会追问们总会追问“有何价值有何价值”?2、真理和价值统一的表现70 (2 2)真理和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真理和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真理从被真理从被发现到具体化和完善,总是朝着对人有用的方向发现到具体化和完善,总是朝着对人有用的方向前进的,表明真理的发展被价值引导;人们对价前进的,表明真理的发展被价值引导;人们对价值的不断追求,必定会导致对制约价值实现的客值的不断追求,必定会导致对制约价值实现的客观条件和规律的探索,从价值走向真理,是实践观条件和规律的探索,从价值走向真理,是实践和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2)真理和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真理从被发现到具体化和完71三、实践:真理和价值统一的基础三、实践:真理和价值统一的基础 1 1、实践是真理和价值辨证统一的基础。、实践是真理和价值辨证统一的基础。任何实任何实践活动都既是一个合规律性的活动,又是一个合践活动都既是一个合规律性的活动,又是一个合目的性的活动。合规律性要求认识的真理性,合目的性的活动。合规律性要求认识的真理性,合目的性要求认识的价值性。人类追求真理的活动目的性要求认识的价值性。人类追求真理的活动(认识活动)不仅是为了认识对象,更重要的是(认识活动)不仅是为了认识对象,更重要的是要改造对象,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即实现要改造对象,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即实现其价值。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才能保其价值。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才能保证实践活动的成功。证实践活动的成功。三、实践:真理和价值统一的基础 1、实践是真理和价值辨证72 实践也是检验真理与价值的根本途径。不仅实践也是检验真理与价值的根本途径。不仅认识的真理性需要实践来检验,主客体之间的认识的真理性需要实践来检验,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和价值评价也需要实践来检验。真理价值关系和价值评价也需要实践来检验。真理性的确定与价值的确定,往往是同一实践过程性的确定与价值的确定,往往是同一实践过程的两个侧面。的两个侧面。实践也是检验真理与价值的根本途径。不仅认识的真理性需732 2、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建立在人类实践基础上、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建立在人类实践基础上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 1)实践的具体性决定了真理与价值的具体性)实践的具体性决定了真理与价值的具体性,也决定了二者统一的具体性。,也决定了二者统一的具体性。任何实践都是在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具体的实践,其所发现的真理是具一定条件下的具体的实践,其所发现的真理是具体的,价值要求及其实现的程度也是具体的,人体的,价值要求及其实现的程度也是具体的,人们不可能通过一次实践就穷尽真理,也不可能通们不可能通过一次实践就穷尽真理,也不可能通过一次实践就满足了所有需要。过一次实践就满足了所有需要。2、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建立在人类实践基础上的具体的、历史的统74 (2 2)实践的历史性决定了真理与价值的历史)实践的历史性决定了真理与价值的历史性,也决定了二者统一的历史性。性,也决定了二者统一的历史性。所谓所谓“历史历史的的”,就是说不断发展的。实践是随着人类社,就是说不断发展的。实践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实践的发展推动了真理由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实践的发展推动了真理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也为人们的需要增添了不相对向绝对的转化,也为人们的需要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真理与价值相互引导的过程,就少新的内容。真理与价值相互引导的过程,就是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是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正是真理与价值的矛盾,推动了实践的发展。正是真理与价值的矛盾,推动了实践的发展。(2)实践的历史性决定了真理与价值的历史性,也决定了二者753 3、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境界:真、善、美及自由、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境界:真、善、美及自由 “真真”即规律性,真是达到了真理的境界,即即规律性,真是达到了真理的境界,即主体在思想和行动上充分地接近于和适合于客主体在思想和行动上充分地接近于和适合于客体的必然性。这是主客体之间达到实质统一的体的必然性。这是主客体之间达到实质统一的第一种状态。没有这种状态,人的活动不可能第一种状态。没有这种状态,人的活动不可能获得成功,求真、守真是人类第一个理想的目获得成功,求真、守真是人类第一个理想的目标和境界。标和境界。3、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境界:真、善、美及自由76 “善善”通常是被当作伦理学的概念,用于评价通常是被当作伦理学的概念,用于评价人的行为。从认识论的意义来说人的行为。从认识论的意义来说“善善”又是一又是一个普通的、广泛的概念,不仅用于评价人而且个普通的、广泛的概念,不仅用于评价人而且用于评价各种事物和现象,它包括了使人在自用于评价各种事物和现象,它包括了使人在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各方面的需要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各方面的需要(经济、政治、(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的等等)道德、文化的等等)得到满足的实际价值。就其得到满足的实际价值。就其本质来说,善是以主体为依归的主客体统一的本质来说,善是以主体为依归的主客体统一的状态,是最典型的价值形态,状态,是最典型的价值形态,“善善”即合目的即合目的性,它是实现了主体必然性的境界。性,它是实现了主体必然性的境界。“善”通常是被当作伦理学的概念,用于评价人的行为。从77 “美美”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达到的更高境界。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达到的更高境界。美即感受性,它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及美即感受性,它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及其结果对人的自由的肯定,它通过人的美感表现其结果对人的自由的肯定,它通过人的美感表现出来,是超越了功利性和创造性的、以主体为依出来,是超越了功利性和创造性的、以主体为依归的主客体的高度统一。归的主客体的高度统一。“美”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达到的更高境界。美即感受78 真善美都是主客体相统一的境界,但真善美都是主客体相统一的境界,但“真真”侧侧重于主体和客体的一致,重于主体和客体的一致,“善善”侧重于主体的现侧重于主体的现实性和必然性的尺度,美则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实性和必然性的尺度,美则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更侧重于人类精神的超越性。更侧重于人类精神的超越性。真善美的统一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就是“自由自由”,它意味着人类由,它意味着人类由必然阶段进入到自由阶段,即共产主义阶段。必然阶段进入到自由阶段,即共产主义阶段。真善美都是主客体相统一的境界,但“真”侧重于主体和客79本章小结本章小结本章主要讲真理、价值及其关系,是认识论部本章主要讲真理、价值及其关系,是认识论部分的最后归宿。从认识是什么到认识的产生、分的最后归宿。从认识是什么到认识的产生、发展,认识的形式和手段(思维方法),其目发展,认识的形式和手段(思维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真理。为什么要不懈地去追求的就是为了获得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