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脂类代谢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651139 上传时间:2024-07-13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7.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脂类代谢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第七章-脂类代谢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第七章-脂类代谢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七月2024.第七章第七章 脂类代谢脂类代谢内容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脂类概述脂类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血脂和血浆脂蛋白血脂和血浆脂蛋白第三节第三节 甘油三酯的代谢甘油三酯的代谢第四节第四节 类脂代谢类脂代谢目的要求目的要求掌握:血浆脂蛋白分类,化学组分特点、产生部位及其功掌握:血浆脂蛋白分类,化学组分特点、产生部位及其功能;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和酮体的生成与利用以及胆固醇能;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和酮体的生成与利用以及胆固醇的转化。的转化。熟悉:脂肪酸合成阶段,原料及关键酶促反应;脂肪合成;甘油磷脂合成代谢中碱基的来源与活化形式。了解:脂类化学,脂类的消化、吸收和分布过程、生理功能第一第一节节 脂脂类类概述概述定义定义:分类:分类:1.脂肪脂肪(fat):甘油三酯: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脂肪和类脂总称为脂类脂肪和类脂总称为脂类(lipid)脂脂 肪肪 酰酰 基基1)甘油)甘油2)脂肪酸)脂肪酸必需脂肪酸: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依赖食物提供。必需脂肪酸: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依赖食物提供。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十八碳二烯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十八碳二烯酸)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四烯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四烯酸)鱼油:鱼油:二十碳五烯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六烯酸(二十二六烯酸(DHA)2.类脂(类脂(lipoid):):磷脂磷脂(phospholipid,PL)糖脂糖脂(glycolipid,GL)固醇和固醇脂(固醇和固醇脂(steroid)1)磷脂)磷脂:含有磷酸基的类脂含有磷酸基的类脂磷脂磷脂:甘油磷脂甘油磷脂 鞘氨醇磷脂鞘氨醇磷脂结构脂,构成细胞膜结构脂,构成细胞膜极性头部极性头部 亲水亲水非极性尾部非极性尾部 亲脂亲脂双层膜结构双层膜结构核心结构:甘油核心结构:甘油-3-磷酸磷酸根据根据X的不同,可将甘油磷脂分为六类。的不同,可将甘油磷脂分为六类。甘油磷脂的结构甘油磷脂的结构常为花生四烯酸常为花生四烯酸 X X=胆碱、水、乙醇胺、胆碱、水、乙醇胺、丝氨酸、甘油、肌醇、丝氨酸、甘油、肌醇、磷脂酰甘油等磷脂酰甘油等 2)固醇及其衍生物)固醇及其衍生物胆固醇、胆固醇酯、维生素胆固醇、胆固醇酯、维生素D3原,胆汁酸和类固原,胆汁酸和类固醇激素等。醇激素等。结构特点:环戊烷多氢菲骨架结构特点:环戊烷多氢菲骨架一、脂类分布与生理功能一、脂类分布与生理功能(一)脂肪分布与生理功能(一)脂肪分布与生理功能 1.分布:脂肪组织分布:脂肪组织储存脂(可变脂)储存脂(可变脂)占成人体重占成人体重2126%肥胖:男肥胖:男25%,女,女30%2.生理功能:生理功能:1)供能、贮能)供能、贮能 供能:生理情况下供能:生理情况下,占人体总能耗占人体总能耗1730%空腹,空腹,占占50%,饥饿饥饿3天天占占85%2)热垫、保护垫)热垫、保护垫3)提供必需脂肪酸)提供必需脂肪酸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二)类脂的分布和生理功能(二)类脂的分布和生理功能1.分布:生物膜分布:生物膜 (磷脂(磷脂5070%,胆固醇,胆固醇 2030%)2.生理功能:生理功能:1)磷脂磷脂是构成生物膜脂双层的基本骨架。是生物膜的是构成生物膜脂双层的基本骨架。是生物膜的重要组分并参与细胞识别及信息传递。重要组分并参与细胞识别及信息传递。2)胆固醇胆固醇也是生物膜的重要组分,并能转变成多种类也是生物膜的重要组分,并能转变成多种类固醇激素、维生素及胆汁酸等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固醇激素、维生素及胆汁酸等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物质。二、脂类的消化、吸收二、脂类的消化、吸收(一)脂类的消化(一)脂类的消化1.部位:胃(部位:胃(15%成人成人50%新生儿)胃脂肪酶新生儿)胃脂肪酶 小肠小肠:主要消化部位主要消化部位2.过程过程:复杂脂类复杂脂类 微团微团 简单脂类组分简单脂类组分乳化乳化+H2O脂类的吸收脂类的吸收部部 位位 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方式方式中链及短链脂酸构成的中链及短链脂酸构成的TG 乳化乳化 吸收吸收 脂肪酶脂肪酶 甘油甘油+FFA 门静脉门静脉 血循环血循环肠粘膜肠粘膜 细胞细胞 长链脂酸及长链脂酸及2-甘油一酯甘油一酯 肠粘膜细胞(酯化肠粘膜细胞(酯化成成TG)胆固醇及游离脂酸胆固醇及游离脂酸 肠粘膜细胞(酯化成肠粘膜细胞(酯化成CE)淋巴管淋巴管 血循环血循环乳糜微粒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TG、CE、PL +载脂蛋白载脂蛋白(apo)B48、C、A、A 溶血磷脂及游离脂酸溶血磷脂及游离脂酸 肠粘膜细胞(酯化成肠粘膜细胞(酯化成PL)TG 短链和中链TG FFA 2-甘油一酯 胆固醇酯ChFAA磷脂溶血磷脂FFA脂类水解产物小分子FFA 甘油门静脉血液循环血脂 长链FFA+2-甘油一酯 再酯化再酯化磷脂胆固醇(酯)乳糜微粒 CM淋巴小肠黏膜细胞单纯扩散再酯化再酯化载脂蛋白TG(三)脂类的消化吸收的特点(三)脂类的消化吸收的特点1.胆汁酸盐的作用胆汁酸盐的作用(1)胆汁酸盐是食物脂类的乳化剂)胆汁酸盐是食物脂类的乳化剂(2)消化产物扩散进入肠粘膜细胞的运载工具)消化产物扩散进入肠粘膜细胞的运载工具2.小肠粘膜细胞中脂类的再合成小肠粘膜细胞中脂类的再合成3.乳糜颗粒的生成和转运乳糜颗粒的生成和转运第二节第二节 血脂和血浆脂蛋白血脂和血浆脂蛋白 一、血脂:是指血浆中的脂类一、血脂:是指血浆中的脂类(一)组成:(一)组成:TG、PL、Ch(CE)、)、FFA(二)来源(二)来源食物中消化吸收的脂类食物中消化吸收的脂类脂库脂库糖或某些氨基酸转化而来的脂类糖或某些氨基酸转化而来的脂类(三)血脂去路(三)血脂去路氧化分解供能氧化分解供能脂库脂库生物膜生物膜转变成其他物质转变成其他物质(四)含量(四)含量 脂类在体内的运输都是通过血液循环进行脂类在体内的运输都是通过血液循环进行的。脂蛋白是脂类在血浆中的存在形式,也是的。脂蛋白是脂类在血浆中的存在形式,也是脂类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脂类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二、血浆脂蛋白二、血浆脂蛋白 1.内核:内核:TG、CE 2.表面:表面:载脂蛋白、载脂蛋白、PL、Ch (一)血浆脂蛋白结构(一)血浆脂蛋白结构 载脂蛋白是决定脂蛋白结构、功能、代谢的载脂蛋白是决定脂蛋白结构、功能、代谢的核心部分。核心部分。1.载脂蛋白能结合、转运、代谢脂质载脂蛋白能结合、转运、代谢脂质2.载脂蛋白是脂质代谢酶催化活性的调节因子载脂蛋白是脂质代谢酶催化活性的调节因子 乳糜颗粒乳糜颗粒(CM)CM 极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前前-脂蛋白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脂蛋白 超离心超离心密度分离法密度分离法电泳分离法电泳分离法(一)血浆脂蛋白的分类(一)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原理原理:由于血浆脂蛋白中由于血浆脂蛋白中载脂蛋白载脂蛋白不同,颗粒不同,颗粒 大小不同,大小不同,表面电荷表面电荷多少也不同,电泳多少也不同,电泳 的的迁移率迁移率也就不同,形成也就不同,形成4个区带个区带.正常人正常人:-脂蛋白脂蛋白前前-脂蛋白脂蛋白-脂蛋白脂蛋白 CM1.电泳分离法电泳分离法原理原理:根据各类血浆脂蛋白中蛋白与脂类的比例根据各类血浆脂蛋白中蛋白与脂类的比例 不同,密度不同(脂比例高的密度小),不同,密度不同(脂比例高的密度小),在不同密度溶液中超离心在不同密度溶液中超离心(50000r/min)沉沉 降速度不同分成四个组分。降速度不同分成四个组分。2.超离心法超离心法四种血四种血浆脂蛋白的脂蛋白的显微微结构构电泳法电泳法 超速离心法超速离心法 组分组分 合成部位合成部位 生理功能生理功能CM CM TG (小肠)(小肠)转运外源性脂类转运外源性脂类前前脂蛋白脂蛋白 VLDL TG (肝肝)转运内源性脂类转运内源性脂类脂蛋白脂蛋白 LDL TC (血浆)(血浆)把肝内胆固醇运至肝外把肝内胆固醇运至肝外脂蛋白脂蛋白 HDL TC (肝(肝)把肝外胆固醇运至肝内把肝外胆固醇运至肝内(三)功能(三)功能三、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三、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一)高脂血症(一)高脂血症空腹血脂浓度持续高于正常空腹血脂浓度持续高于正常胆固醇、甘油三酯胆固醇、甘油三酯(二)高脂蛋白血症(二)高脂蛋白血症原发性原发性继发性继发性第三第三节节 甘油三脂代甘油三脂代谢谢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一、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一)(一)脂肪的动员脂肪的动员 定义定义 储储存存在在脂脂肪肪细细胞胞中中的的脂脂肪肪,被被脂脂肪肪酶酶逐逐步步水水解解为为FFA及及甘甘油油,并并释释放放入入血血以以供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关键酶关键酶 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 (hormone-sensitive triglyceride lipase,HSL)脂解激素脂解激素能能促促进进脂脂肪肪动动员员的的激激素素,如如胰胰高高血血糖糖素素、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ACTH、TSH等。等。对抗脂解激素因子对抗脂解激素因子抑制脂肪动员,如胰岛素、前列腺素抑制脂肪动员,如胰岛素、前列腺素E2、烟酸等。烟酸等。脂肪动员过程脂肪动员过程脂解激素脂解激素-受体受体G蛋白蛋白 AC ATPcAMP PKA+HSLa(无活性无活性)HSLb(有活性有活性)TG 甘油二酯甘油二酯 (DG)甘油一酯甘油一酯 甘甘 油油 FFA FFA FFA 甘油二酯脂肪酶甘油二酯脂肪酶 甘油一酯脂肪酶甘油一酯脂肪酶 u HSL-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 n部位部位:胞浆:胞浆,线粒体(肝脏)线粒体(肝脏)(二)甘油的代谢(二)甘油的代谢作用:糖酵解,糖异生作用:糖酵解,糖异生(三)脂酸(三)脂酸氧化氧化偶数偶数饱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和脂肪酸的氧化(16C)组组 织织:除除脑组织脑组织外外,大多数大多数组织组织均可均可进进 行,行,其中其中肝、肌肉肝、肌肉最活最活跃跃。亚细亚细胞:胞:胞液、胞液、线线粒体粒体 部部 位位 过过程程根据脂肪酸根据脂肪酸-氧化特点可分为氧化特点可分为3个阶段:个阶段:I 阶段阶段 脂肪酸的活化生成脂酰脂肪酸的活化生成脂酰CoA(胞液)(胞液)II 阶段阶段 脂酰基的转移脂酰基的转移III 阶段阶段 脂酰基进行脂酰基进行-氧化(线粒体)氧化(线粒体)1.脂酸的活化脂酸的活化 脂酰脂酰 CoA 的生成的生成(胞液)(胞液)脂酰脂酰CoA合成酶合成酶 ATP AMP PPi*脂酰脂酰CoA合成酶合成酶(acyl-CoA synthetase)存在于内质网及线粒体外膜上存在于内质网及线粒体外膜上+CoA-SHCoA-SH2.脂酰脂酰CoA进入线粒体进入线粒体(脂肪酸氧化的限速步骤(脂肪酸氧化的限速步骤)3.脂酸的脂酸的氧化氧化一一轮轮-氧化循氧化循环环的四步反的四步反应应 NADH+H+FADH2 H2O 呼吸链呼吸链 1.5ATP H2O 呼吸链呼吸链 2.5ATP 乙酰乙酰CoA彻底氧化彻底氧化 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 生成酮体生成酮体 肝外组织氧化利用肝外组织氧化利用 脂酰脂酰CoA脱氢酶脱氢酶L(+)-羟脂酰羟脂酰CoA脱氢酶脱氢酶 NAD+NADH+H+-烯酰烯酰CoA 水化酶水化酶2H2OFADFADH2 酮脂酰酮脂酰CoA 硫解酶硫解酶CoA-SH脂酰脂酰CoA合成酶合成酶肉碱转运载体肉碱转运载体ATPCoASHAMP PPiH2O呼吸链呼吸链 1.5ATP H2O 呼吸链呼吸链 2.5ATP 线线粒粒体体膜膜TAC 活活 化:化:消耗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个高能磷酸键 氧氧 化:化:每轮循环每轮循环 四个重复步骤: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四个重复步骤: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 产物:产物:1分子乙酰分子乙酰CoA1分子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分子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1分子分子NADH+H+1分子分子FADH2 4.脂酸氧化的能量生成脂酸氧化的能量生成 以以16碳软脂酸的氧化为例碳软脂酸的氧化为例7 轮循环产物:轮循环产物:8分子分子乙酰乙酰CoA7分子分子NADH+H+7分子分子FADH21分子分子软脂酸脂酸彻底氧化以后底氧化以后ATP的收支情况的收支情况与ATP产生有关的酶NADH或FADH2产生的量最终产生ATP的数目脂酰-CoA合成酶2脂酰-CoA脱氢酶7 FADH271.510.5羟脂酰-CoA脱氢酶7 NADH72.517.5异柠檬酸脱氢酶8 NADH82.520-酮戊二酸脱氢酶8 NADH82.520琥珀酰-CoA合成酶8 GTP8 ATP琥珀酸脱氢酶8 FADH281.512苹果酸脱氢酶8 NADH82.520总量106-氧化的功能氧化的功能产产生生ATP,其,其产产生生ATP的效率要高于葡萄糖。的效率要高于葡萄糖。产产生大量的生大量的H2O。这对这对于某些生活在干燥缺水于某些生活在干燥缺水环环境的生物十分重要,像境的生物十分重要,像骆驼骆驼已将已将-氧化作氧化作为为获获取水的一种特殊手段。取水的一种特殊手段。5.奇数碳原子脂肪酸的氧化奇数碳原子脂肪酸的氧化丙酰丙酰CoA琥珀酰琥珀酰CoATCA循环循环奇数碳原子脂肪酸奇数碳原子脂肪酸-氧化氧化-羧化酶羧化酶异构酶异构酶(四)酮体的生成和利用(四)酮体的生成和利用包括包括丙酮丙酮、乙酰乙酸乙酰乙酸和和-羟丁酸羟丁酸,其合成的场所位,其合成的场所位于肝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基质。是脑、心脏和肌肉的燃料是脑、心脏和肌肉的燃料是饥饿期间脑细胞的主要能源是饥饿期间脑细胞的主要能源是脂肪酸可运输的形式是脂肪酸可运输的形式!肝肝中脂肪酸氧化很不完全,产生酮体。中脂肪酸氧化很不完全,产生酮体。肝中含合成酮体酶系,缺利用酮体酶系。酮体肝中含合成酮体酶系,缺利用酮体酶系。酮体是脂肪酸在肝氧化分解时特有的中间产物。是脂肪酸在肝氧化分解时特有的中间产物。肝内合成,肝外利用肝内合成,肝外利用特点特点CO2 CoASH CoASH NAD+NADH+H+-羟丁酸羟丁酸脱氢酶脱氢酶HMGCoA 合酶合酶乙酰乙酰乙酰乙酰CoA硫解酶硫解酶HMGCoA 裂解酶裂解酶1.酮体的生成酮体的生成 NAD+NADH+H+琥珀酰琥珀酰CoA 琥珀酸琥珀酸 CoASH+ATP PPi+AMP CoASH 2.酮体的利用酮体的利用 琥珀酰琥珀酰CoA转硫酶转硫酶(心、肾、脑及骨(心、肾、脑及骨骼肌的线粒体)骼肌的线粒体)乙酰乙酰乙酰乙酰CoA硫激酶硫激酶(肾、心和脑(肾、心和脑的线粒体)的线粒体)乙酰乙酰乙酰乙酰CoA硫解硫解酶酶(心、肾、脑及(心、肾、脑及骨骼肌线粒体)骨骼肌线粒体)2乙酰乙酰CoA 乙酰乙酰乙酰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 乙酰乙酸乙酰乙酸 HMGCoA D(-)-羟丁酸羟丁酸 丙酮丙酮 乙酰乙酰乙酰乙酰CoA 琥珀酰琥珀酰CoA 琥珀酸琥珀酸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的总示意图酮体的生成和利用的总示意图2乙酰乙酰CoA 3.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酮酮体体是是肝肝脏脏输输出出能能源源的的一一种种形形式式。并并且且酮酮体体可通过血脑屏障,是可通过血脑屏障,是脑组织脑组织的重要能源。的重要能源。酮酮体体利利用用的的增增加加可可减减少少糖糖的的利利用用,有有利利于于维维持血糖水平恒定,节省蛋白质的消耗持血糖水平恒定,节省蛋白质的消耗。酮体代谢异常酮体代谢异常1.正常含量:正常含量:0.30.5 mmol/L。2.酮体生成量酮体生成量肝外组织利用量,出现酮血症和酮肝外组织利用量,出现酮血症和酮尿症。(饥饿,高脂低糖膳食,胰岛素缺乏糖尿尿症。(饥饿,高脂低糖膳食,胰岛素缺乏糖尿病等)病等)二、甘油三酯合成代谢二、甘油三酯合成代谢 组组 织:织:肝肝(主要)(主要)、脂肪脂肪等组织等组织 亚细胞:亚细胞:胞液:胞液:主要合成主要合成16碳的软脂酸(棕榈酸)碳的软脂酸(棕榈酸)肝线粒体、内质网:肝线粒体、内质网:碳链延长碳链延长1.合成部位合成部位(一)软脂酸的合成(一)软脂酸的合成NADPH的来源的来源 磷酸戊糖途径(主要来源)磷酸戊糖途径(主要来源)胞液中胞液中异柠檬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及及苹果酸酶苹果酸酶催化的反应催化的反应 乙酰乙酰CoA、ATP、HCO3、NADPH、Mn2+2.合成原料合成原料乙酰乙酰CoA的主要来源的主要来源乙酰乙酰CoA全部在线粒体内产生,通过全部在线粒体内产生,通过柠檬酸柠檬酸-丙酮酸循环丙酮酸循环(citrate pyruvate cycle)出线粒体。出线粒体。乙酰乙酰CoA 氨基酸氨基酸 Glc(主要)(主要)线线粒粒体体膜膜胞液胞液 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丙酮酸 丙酮酸丙酮酸 苹果酸苹果酸 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柠檬酸柠檬酸 柠檬酸柠檬酸 乙酰乙酰CoA NADPH+H+NADP+苹果酸酶苹果酸酶 CoA 乙酰乙酰乙酰乙酰CoA CoA ATP AMP PPi ATP柠檬酸裂解酶柠檬酸裂解酶 CoA 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H2O 柠檬酸合酶柠檬酸合酶 苹果酸苹果酸 CO2CO23.乙酰辅酶乙酰辅酶A转运转运 哪些物质不能从线粒体进入胞浆哪些物质不能从线粒体进入胞浆?乙酰乙酰CoA回忆:回忆:哪些物质不能进入线粒体哪些物质不能进入线粒体?NADH、草酰乙酸、长链脂酰、草酰乙酸、长链脂酰CoA3.脂肪酸合成的过程脂肪酸合成的过程根据脂肪酸合成的特点,可分为根据脂肪酸合成的特点,可分为3个阶段:个阶段:I 阶段乙酰阶段乙酰CoA活化活化丙二酰丙二酰CoA生成生成II 阶段软脂酸的合成阶段软脂酸的合成III 阶段碳链加长阶段碳链加长乙酰乙酰CoA羧化酶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是脂酸是脂酸合成的限速酶,存在于胞液中,其辅基是生物素,合成的限速酶,存在于胞液中,其辅基是生物素,Mn2+是其激活剂。是其激活剂。I 阶段乙酰阶段乙酰CoA活化活化丙二酰丙二酰CoA生成生成此阶段反应特点:此阶段反应特点:(1)消耗)消耗1分子分子ATP,反应不可逆。,反应不可逆。(2)乙酰)乙酰CoA羧化酶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其辅基羧化酶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其辅基为生物素。为生物素。CH3COSCoA+7HOOCCH2COSCoA+14NADPH+14H+CH3(CH2)14COOH+7CO2+6H2O+8HSCoA+14NADP+脂肪酸合成酶体系:脂肪酸合成酶体系:组成:组成:7种酶蛋白种酶蛋白 +ACP 辅基(辅基(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磷酸泛酰巯基乙胺)II 阶段软脂酸的合成阶段软脂酸的合成哺乳哺乳动物脂肪酸合物脂肪酸合酶酶的的结构模型构模型脂肪酸合成的反应历程脂肪酸合成的反应历程引发反应活化的“二碳单位”的装载 缩合还原脱水再还原循环软脂酸的释放脂肪酸的修饰碳链的延伸和去饱和经经过过7轮轮循循环环反反应应,每每次次加加上上一一个个丙丙二二酰酰基基,增增加加两两个个碳碳原原子子,最终释出软酯酸。最终释出软酯酸。CESO=C CH3 ACPSC=O CH2COO-CESO=C CH2 CH2 CH2 CH2 CH3 ACPSC=O CH2COO-CESO=C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3 ACPSC=O CH2COO-O-O=C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3 CH2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EACPHS HS+4H+4e-CO2 CESO=C CH2 CH2 CH3 ACPSC=O CH2COO-4H+4e-CO2 4H+4e-CO2 合成一分子软脂酸的总反应式合成一分子软脂酸的总反应式III 阶段碳链加长阶段碳链加长 对较长碳链的脂肪酸的合成是再软脂酸的基对较长碳链的脂肪酸的合成是再软脂酸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使其碳链延长。础上进行加工,使其碳链延长。在滑面内质网或线粒体进行。在滑面内质网或线粒体进行。脂肪酸的延伸反脂肪酸的延伸反应(二)甘油合成(二)甘油合成1.糖代谢中间产物磷酸二羟丙酮还原生成糖代谢中间产物磷酸二羟丙酮还原生成2.甘油激酶催化甘油生成(肝细胞含量高)甘油激酶催化甘油生成(肝细胞含量高)(三)甘油三酯合成(三)甘油三酯合成1.甘油三酯的合成部位甘油三酯的合成部位主要是肝脏、脂肪组主要是肝脏、脂肪组织及小肠黏膜中进行,肝脏合成能力最强。织及小肠黏膜中进行,肝脏合成能力最强。2.甘油三酯的合成原料:甘油三酯的合成原料:活化性的活化性的3-磷酸甘油磷酸甘油 (葡萄糖代谢提供)(葡萄糖代谢提供)脂酰脂酰CoA3.甘油三酯的合成途径甘油三酯的合成途径(1)甘油一酯的合成途径)甘油一酯的合成途径在小肠黏膜上进行,在小肠黏膜上进行,合成乳糜微粒。合成乳糜微粒。(2)甘油二酯的合成途径)甘油二酯的合成途径在肝脏、脂肪组织中在肝脏、脂肪组织中进行,分别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进行,分别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1)甘油一酯的合成途径)甘油一酯的合成途径(2)甘油二酯的合成途径)甘油二酯的合成途径1.肝脏合成甘油三酯最多,合成后入血,肝脏合成甘油三酯最多,合成后入血,原料来自:消化吸收脂肪酸,其它营养物质合成和脂原料来自:消化吸收脂肪酸,其它营养物质合成和脂 肪组织动员。肪组织动员。2.脂肪组织是甘油三酯存储场所,脂肪酸来自血浆脂脂肪组织是甘油三酯存储场所,脂肪酸来自血浆脂蛋白。蛋白。3.小肠吸收甘油一酯与游离脂肪酸合成甘油三酯,形小肠吸收甘油一酯与游离脂肪酸合成甘油三酯,形成乳糜微粒。成乳糜微粒。(四)甘油三酯合成意义(四)甘油三酯合成意义第四第四节节 类类脂代脂代谢谢一、甘油磷脂的代谢一、甘油磷脂的代谢(一)甘油磷脂的组成、结构及分类(一)甘油磷脂的组成、结构及分类 1.甘油磷脂的组成有甘油、脂肪酸、磷酸及含氮甘油磷脂的组成有甘油、脂肪酸、磷酸及含氮化合物等化合物等2.结构:结构:3.功能功能:含一个极性头、两条疏水尾,构成生物含一个极性头、两条疏水尾,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常为花生四烯酸常为花生四烯酸 X X=胆碱、水、乙醇胺、胆碱、水、乙醇胺、丝氨酸、甘油、肌醇、丝氨酸、甘油、肌醇、磷脂酰甘油等磷脂酰甘油等 1.合成部位合成部位全身各组织内质网,肝、肾、肠等组织最全身各组织内质网,肝、肾、肠等组织最活跃。活跃。2.合成原料及辅因子合成原料及辅因子脂酸、甘油、磷酸盐、胆碱(可由食物提脂酸、甘油、磷酸盐、胆碱(可由食物提供或体内合成)、丝氨酸、肌醇、供或体内合成)、丝氨酸、肌醇、ATP、CTP(二)甘油磷脂的合成(二)甘油磷脂的合成3.甘油磷脂的合成基本过程甘油磷脂的合成基本过程(1)甘油二酯合成途径)甘油二酯合成途径合成脑磷脂和卵磷脂合成脑磷脂和卵磷脂的途径。的途径。(2)CDP-甘油二酯合成途径甘油二酯合成途径合成其它甘油合成其它甘油磷脂的途径。磷脂的途径。(1)甘油二酯合成途径)甘油二酯合成途径(2)CDP-甘油二酯合成途径甘油二酯合成途径(三)甘油磷脂的降解(三)甘油磷脂的降解 PLA1PLA2PLCPLDPLB2PLB1磷脂酶磷脂酶(phospholipase,PLA)3.胆固醇的合成胆固醇的合成4.胆固醇的胆固醇的转化与排泄化与排泄1.胆固醇在体内的含量与分布胆固醇在体内的含量与分布2.胆固醇消化与吸收(前述)胆固醇消化与吸收(前述)二、胆固醇(二、胆固醇(cholesterol)代谢)代谢我们需要胆固醇的四大理由我们需要胆固醇的四大理由膜的组分膜的组分控制膜的流动性控制膜的流动性胆汁酸胆汁酸/盐的前体盐的前体固醇类激素的前体固醇类激素的前体维生素维生素D的前体的前体(一)胆固醇在体内的含量与分布(一)胆固醇在体内的含量与分布化学结构:环戊烷多氢菲化学结构:环戊烷多氢菲总量:总量:140g分布不匀一:分布不匀一:1/4脑、神经组织(脑、神经组织(20mg/g)内脏、皮肤(内脏、皮肤(35 mg/g)肌肉(肌肉(12 mg/g)肾上腺、卵巢(肾上腺、卵巢(100 mg/g,与激素合成有关),与激素合成有关)来源:来源:外源性:外源性:0.38g/d,小肠,小肠 内源性:合成内源性:合成 1g/d,肝肝1.亚细胞部位:胞浆、滑面型内质网亚细胞部位:胞浆、滑面型内质网(除脑组织和成熟红细胞以外)(除脑组织和成熟红细胞以外)2.原料:乙酰原料:乙酰CoA NADPHH+3.关键酶:关键酶:HMGCoA还原酶还原酶4.合成量:合成量:1g/d 70-80%由肝脏合成由肝脏合成 10%由小肠合成由小肠合成(三)胆固醇合成(三)胆固醇合成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1.甲羟戊酸甲羟戊酸的合成的合成2.鲨烯的合成鲨烯的合成3.胆固醇的合成胆固醇的合成(四)胆固醇的转化与排泄(四)胆固醇的转化与排泄 1.转变为胆汁酸转变为胆汁酸(bile acid)(肝脏)(肝脏)2.转化为类固醇激素转化为类固醇激素3.转化为转化为7-脱氢胆固醇脱氢胆固醇(皮肤)(皮肤)胆固醇的母核胆固醇的母核环戊烷多氢菲在体内不环戊烷多氢菲在体内不能被降解,但侧链可被氧化、还原或降解,实能被降解,但侧链可被氧化、还原或降解,实现胆固醇的转化。现胆固醇的转化。(肾上腺皮质、睾丸、卵巢等内分泌腺)(肾上腺皮质、睾丸、卵巢等内分泌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