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青霉素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627052 上传时间:2024-07-1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51章青霉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251章青霉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251章青霉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4章-内酰胺类抗生素 1010203概况三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整体概况概况一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概况二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2要求 1熟悉-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细菌耐药机制。2掌握青霉素的抗菌谱、适应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3掌握头孢菌素的分类及各类药物特点。4熟悉半合成青霉素的特点5.了解非典型-酰胺类抗生素的特点。3-内酰胺类抗生素系指化学结构中具有-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 临床最为常用的药物是: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非典型性-内酰胺类4一、-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共性1.化学结构相似:青霉素类的基本结构为6-氨基青酶烷酸头孢菌素的基本结构为7-氨基头孢烷酸5一、-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共性2.2.有交叉过敏反应 完全交叉过敏 天然青霉素 半合成青霉素 部 部 分 分 交 交 叉 叉 过 过 敏 敏 头孢菌素 6一、-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共性3.抗菌机理相同(1)通过抑制细菌的粘肽合成酶,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抑制细胞壁的粘肽合成,造成细菌细胞壁缺损(2)促发自溶酶活性,使细菌溶解。7一、-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共性4.4.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相同(一)产生水解酶 (二)靶位结构改变 (三)胞壁外膜通透性改变 (四)自溶酶缺少8二、青霉素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抗生素为6-6-氨基青霉烷酸(6-APA6-APA)的衍生物,结构中的-内酰胺环是抗菌活性所必需分类 天然青霉素:从青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有F F、G G、K K、X X 及双氢F F等成分,其中青霉素G G 性质稳定,抗菌作用强,产量高,用于临床;半合成青霉素:用人工合成的不同基团取代 天然青霉素母核上的侧链而获得。9(一)天然青霉素青霉素 G(Penicillin G)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抗生素 结构:侧链中含有苄基,故又名苄青霉素 性质:不稳定(1)水溶液易失效并产生致敏物,故用前配制(2)易被酸、碱、醇、重金属离子破坏,避免合用 特点:不耐酸、不耐酶、窄谱10【药动学】1 1、吸收:不耐酸,口服吸收少,需肌注或静滴;2 2、分布: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广泛分布关节腔、淋巴液、中耳液,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脑膜发炎时脑脊液可达有效浓度;3 3、消除:不被代谢,几乎全部以原形从肾脏排泄,90%90%经肾小管主动分泌;因此,合用丙磺舒可竞争青霉素的肾小管分泌,减慢青霉素的消除延长作用时间。11【抗菌作用】青霉素为繁殖期杀菌药抗菌谱:包括G+G+菌、G-G-球菌、螺旋体及放线菌,属窄谱抗生素但对大多数的G-G-杆菌无效,对金葡菌产生的-内酰胺酶不稳定 12抗菌谱1 1、G+G+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敏感的葡萄球菌(除金葡菌以外)等 2 2、G+G+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难辨梭菌、产气夹膜杆菌等 3 3、G-G-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与百日咳杆菌等 4 4、螺旋体:梅毒、钩端螺旋体、回归热等 5 5、放线菌 13【临床应用】首选用于敏感的G+G+球菌、G-G-球菌、螺旋体所致的感染,但须病人对青霉素不过敏。气性坏疽、梅毒、鼠咬热首选草色链球菌核场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首选,但和用链霉素白喉、破伤风,但应加用相应抗毒素;钩端螺旋体病 早期放线菌病 大量长疗程14【不良反应】1.1.过敏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 表现:药疹、血清病、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等 防治:(1 1)询问过敏史;(2 2)皮试;(3 3)专用注射器,药物临用时配制;(4 4)避免饥饿时注射或局部用药;(5 5)作好抢救准备首选肾上腺素 15皮 试 注 意 事 项:1.1.第一次用药需作皮试;2.2.更换批号需重作皮试;3.3.停药2424小时以上重作皮试;4.4.皮试阳性者禁用青霉素16治疗梅毒或钩端螺旋体时,出现症状加剧的现象n n 表现:寒战、发热、咽痛、头痛、心动过速等 预防:初次小剂量给药 3、其他 局部刺激、高血钾、高血钠等 2 2、赫氏反应 17(二)半合成青霉素(一)耐酸青霉素类(二)耐酶青霉素类(三)广谱青霉素类(四)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五)主要作用于G-菌的青霉素18 1.1.耐酸青霉素类 青霉素V V 特点:耐酸可口服 不耐酶 用于轻症感染19 2.2.耐酶青霉素类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氟氯西林特点:耐酸,可口服 耐酶 主要用于耐青霉素G G的金葡菌感染 203.3.广谱青霉素类 药物: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匹氨西林等 特点:耐酸可口服,不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感染无效;广谱,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214.4.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 羧苄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呋布西林以及阿洛西林和美洛西林特点:不耐酸不耐酶口服无效,对耐药金葡菌无效;对大多数G-G-菌有效可用于G-G-杆菌所致的呼吸道、胆道及泌尿道感染;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强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 的感染如烧伤创面感染 225、主要作用于G-菌的青霉素 美西林 匹美西林特点:1.不耐酸耐酶 对G-菌产生的-内酰胺酶稳定 2.主要用于G-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 23小 结各种青霉素类对胃酸和青霉素酶的稳定性 天然青霉素:不耐酸不耐酶耐酸青霉素类:耐酸不耐酶耐酶青霉素类:耐酸耐酶广谱青霉素类:耐酸不耐酶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不耐酸不耐酶24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其母核为7-7-氨基头孢烷酸(7-ACA7-ACA),与青霉素类化学结构相同之处是均有一个-内酰胺环与青霉素相比它有如下特点:1 1、抗菌谱广,作用强 2 2、对-内酰胺酶稳定 3 3、过敏反应发生率低25(一)常用头孢菌素的分类第一代:头孢噻吩 头孢噻啶 头孢氨苄 头孢唑啉 头孢拉定 第二代:头孢呋辛 头孢克洛 第三代:头孢噻肟 头孢曲松 头孢他定 头孢哌酮第四代:头孢匹罗 头孢吡肟 头孢利定 头孢噻利26(二)抗菌作用抗菌谱:1.1.第一代和第二代对G+G+菌作用较强,对 G-G-菌含铜绿假单胞菌及厌氧菌作用弱或无效;2.2.第三代和第四代对G-G-菌作用较强,对 G+G+菌作用弱 作用原理:与青霉素类抗生素相同 27(三)各代头孢菌素的特点第一代头孢菌素 1.1.抗菌谱:对G+G+菌作用强 2-4 2-4 代头孢菌素 对G-G-菌作用弱 对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无效 2.2.酶稳定性:对青霉素酶稳定,但对革兰氏 阴性菌的-内酰胺酶稳定性 2-4 2-4代头孢 3.3.不良反应:有肾毒性 28 第二代头孢菌素 1.1.抗菌谱 G+G+菌:比第一代相仿或稍逊 G-G-菌:比第一代强;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厌氧菌:部分有效2.2.酶稳定性:对多种-内酰胺酶稳定 3.3.不良反应:肾毒性较第一代降低 29 第三代头孢菌素 1.1.抗菌谱:G+G+菌:作用不及第一代和第二代 G-G-菌:强于第二代 铜绿假单胞菌及厌氧菌:有较强 作用 2.2.酶稳定性:对多种-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3.3.不良反应:对肾脏基本无毒性 30 第四代头孢菌素 1.1.抗菌谱: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作用较强 2.2.酶稳定性:对-内酰胺酶更稳定 3.3.不良反应:无肾脏毒性 31(三)临床应用 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用以治疗耐青霉素的金 葡菌及敏感菌所致的轻、中度感染 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用于革兰阴性杆菌 感染以及敏感菌所致染,一 般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可作 首选药 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主要用于重症耐药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32各代头孢菌素的特点小结药名 抗菌谱 酶稳定性 用途 肾毒性 G+G-第一代 强 弱 青霉素酶稳定 耐青霉素酶 大 铜绿假单胞菌 -内酰胺酶差 金葡菌感染 及厌氧菌无效 第二代 较 强 稍强 -内酰胺酶 产酶耐药G-铜绿假单胞菌 稳定 杆菌感染;降低 无效,部分对 敏感G+菌感染 厌氧菌有效 第三代 弱 强 高度稳定 重症耐药G-基本无毒 铜绿假单胞菌 杆菌感染 及厌氧菌有效 第四代 强 更强 更稳定 同上 无毒 33(四)不良反应1.1.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罕见,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 2.2.肾毒性:第一代多见 注意:避免与肾毒性的药物合用 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高效利尿药等 3.3.出血倾向:头孢孟多、头孢哌酮;防治:Vit K Vit K 4.4.其他:二重感染等34三、非典型-内酰胺类抗生素化学结构:-内酰胺环 药物分类:(一)碳青霉烯类(二)头霉素类 (三)氧头孢烯类 (四)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 (五)-内酰胺酶抑制剂35(一)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1、抗菌谱广,作用强 对多数G+、G-菌有效,对厌氧菌-内酰胺类中作用最强 2、对-内酰胺酶高度稳定,且有抑酶作用 3、易被肾脱氢肽酶降解,需与此酶的特异性抑 制剂西司他丁合用制成泰能 4、临床用于G+、G-菌及厌氧菌所致的感染36(二)头霉素类 头孢西丁 头孢美唑1、抗菌谱广,对G-杆菌作用强,对厌氧菌高敏,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敏感性差,对铜绿假单孢菌无效;2、用于G-菌和厌氧菌所致的感染 37(三)氧头孢烯类 拉氧头孢1 1、抗菌谱广,作用强、持久2 2、对厌氧菌尤其脆弱类杆菌作用强 (四)单环-内酰胺类抗生素 氨曲南1 1、对G-G-杆菌高敏,G+G+球菌、厌氧菌耐药,为窄谱杀菌剂 2 2、对G-G-杆菌产生的-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3 3、用于G-G-需氧菌所致感染38(五)-内酰胺酶抑制剂 克拉维酸 舒巴坦1 1、本身无或有微弱的抗菌活性,但能抑制-内酰胺酶,保护-内酰胺类抗生素免受水解;2 2、与-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感染39Q&A人人思考,大声说出40结束语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也请写在上边41最后、感谢您的到来讲师:XXXX时间:202X.XX.XX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