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分析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1591652 上传时间:2024-07-0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1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分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二章-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分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二章-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一、地域分工理论 地域分工理论是区域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主体是比较优势理论和地区主导产业理论(一)比较优势理论 包括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静态比较优势是自然形成的比较优势。是由此区域与彼区域的差异性表现出来的。构成这种差异性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和植被、矿产原料、燃料、森林和水力资源等)、社会历史因素(民族、习惯、人口等)和经济因素。动态比较优势是静态比较优势的发展和完善。其基本点是:地区比较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变的。第二章 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一、地域分工理论1(二)地区主导产业理论 地区主导产业理论是结构理论中的基本理论。其基本点是: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各个产业在地区产业系统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同的,其中有一个或几个产业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构成地区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业群。现代区域经济成长的过程,实质上是主导产业部门的成长过程。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本质上就是正确选择地区的主导产业,合理确定其发展规模和速度,以此为核心,协调地区主导产业与其他非主导产业的关系,既提高区内与区外经济上的互补性,又提高区内产业间的关联度。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要从区域本身的情况出发,发现和认识自己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优势,使得政策能充分体现自己区域的优势和特色,促使区域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形成具有全国意义的专业化产业。当然,地区分工总是在不断的变化,重要的是要形成合理分工的动力机制,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因此,国家要从宏观大局出发,对投资与布局政策要统筹规划,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地区主导产业理论 地区主导产业理论是结构理论中的基2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在封闭的区域经济条件下,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通常经历五个发展阶段:自给自足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业生产结构变迁阶段、工业化阶段和服务业输出阶段。以开放程度为标准,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国内开放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面向国际市场的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目前我国正处于由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即面向国际市场的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过渡。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认为:3中央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发展政策,在不同的时期,都会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而相应改变。从区域经济的经济功能、经济结构、组织管理形式,逐步由不完善向完善化发展,留下清晰的阶段性运动轨迹。区域经济是一种充分承认并利用各个经济区域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充分承认区际流通和区际交换,反对地区行政割据和封锁的开放式经济。它不像国家经济那样,常常有人为的障碍如关税、进口配额、移民限制等。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不仅要分析认识自己的“区情”,而且也要了解近邻区域以及其他区域、甚至国外经济变化情况,充分利用区域经济的开放性,及时了解外部经济发展变化的信息,从而不失时机地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央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发展政策,在不同的时期,4三、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均衡与非均衡以及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最基本的理论。这里的均衡与非均衡以及非均衡协调,既指区域各产业、各部门的发展,又指区域内各地区的发展。(一)均衡发展理论 各产业和各地区同步发展的均衡发展理论,是指在产业发展方面,同时对各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工农业,一、二、三产业,轻重工业以及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各个部门都得到平衡发展。这种理论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对消除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地区需求和供给双方面的障碍,走出“贫困的恶性循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产业均衡发展理论以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哈罗德多马模型、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等为代表。在区域发展方面,均衡发展理论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发展。特别是工业生产力,通过在地域上的全面铺开,齐头并进,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三、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均衡与非均5(二)非均衡发展战略理论各产业和各地域不同步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理论以赫希曼、佩尔鲁克斯等为代表。这种战略强调不发达地区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因而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部门、若干地区进行,其他部门、其他地区通过利用产业间的“前后向及旁侧联系效应”和区域增长极的扩散效应而逐步得到发展,这样所取得的经济发展速度会比采取均衡发展战略所能取得的发展要快。(二)非均衡发展战略理论各产业和各地域不同步发展的非均衡发展6这种倾斜式发展战略,有利于重点部门、重点地区的发展,对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较快提高也具有重大意义。当然,这种倾斜战略也具有一些缺陷,即忽视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倾斜过度还会造成“产业二元结构”和“空间二元结构”,带来支柱产业过于单一和城市与其腹地的极大反差,反过来又会制约重点部门和重点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可见,区域经济发展单纯采用均衡发展战略或非均衡发展战略都不尽如人意。因此,一些学者集上述两种战略之精华,做出了新的选择,提出了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理论。这种倾斜式发展战略,有利于重点部门、重点地区的发展,对地7(三(三)非均衡协调发展非均衡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非均衡是必然的,既有产业、部门之间的不平衡,又有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不能强求实现工业和区域的平衡推进(实际上区域经济开发无论是在产业选择上,还是在地域选择上,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平行发展),而应根据条件的成熟程度实行非均衡推进。但在非均衡推进中必须把重点论和协同论相结合起来,注意协调产业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关系,以先行的带动后起的,以先进的带动落后的,从而在非均衡发展中求得协调,形成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和整个地区经济系统良性协调运转的经济机制。(三)非均衡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非均衡是必然的,既8具体来说就是,在产业发展方面,根据地区资源优势、已有基础和服务全国、兴地富民的要求,选择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部门,给予投资和政策的倾斜,使之率先起飞,成为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在此基础上,协调主导部门与非主导部门、基础结构部门的发展,使各产业部门处于协调发展的状态之中。在区域发展方面,结合主导部门和优势部门的发展,选择某些区位优越的地域或地点作为增长极密集投资,通过这些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地区整个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在产业发展方面,根据地区资源优势、已有基础9区域经济政策的渊源一、国外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区域经济政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段历史,总的来说它是伴随着区域问题的出现而产生的。虽然对区域经济最早进行研究的是西欧国家(19 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但是最早规划、实行区域经济政策的却是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一)1920 年,前苏联制定了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国民经济长远计划,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区域计划俄罗斯电气化计划。区域经济政策的渊源一、国外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10主要功能是:(1)通过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实现社会资源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和开发利用功能;(2)通过计划指标的区域分解,确保国民经济计划的完成;(3)通过区域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计划,指导区域发展方式;(4)确定国家发展重点,加快不发达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区际差异。(二)20 世纪203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关注区域经济政策问题。(凯恩斯革命)英国于1936 年成立了巴洛委员会,设法遏制产业与人口过度向以伦敦为中心的英格兰东南部地区集中,并通过建立工业开发区、税收优惠等手段促使产业向北英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和苏格兰等萧条地区转移。主要功能是:(1)通过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实现社会资源在11美国在1941 年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该局直接受总统领导,并拥有规划和开发、利用、保护流域内各种资源的权利,负责领导、组织和管理田纳西和密西西比河中下游一带的综合开发与利用,以推动这一地区工农业的发展。该局制定了完整的流域开发规划,并为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创立了一个比较成功的先例,它的许多经验后来为许多国家所借鉴和吸收。(三)20世纪6070年代1.瑞典经济学家冈达缪尔达尔(Gunnr myrdar)在其1957 年出版的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中提出了累积因果论,并指出:“市场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别”,一旦差距出现,发达地区就会获得累计的竞争优势,从而遏制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使落后地区不利于发展的要素越积累越多,落后地区的处境也就日益恶化。因此,“政府的干预是有必要的”。美国在1941 年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该局直接受总统122.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也有类似的观点,在其1958 年出版的经济发展中,他认为增长的区际不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唯一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加强国家干预,即通过种种政策手段促使地区经济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有目的地发展。3.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friedman)在其1966 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认为,在向工业化转化过程中,会出现两极分化,即发达的中心和停滞、衰退的边界的二元结构,此时市场均衡力量过于弱小,区际收入趋同趋势不会自动出现,因此,在这一阶段,国家的区域政策是绝对必要的。4.20 世纪60 年代以来,美国把开发重点转移到拥有丰富石油资源、土地价格便宜、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南部地区。随着资源的开发和科技的发展,南部地区逐步发展成为以石油、化工、电子和宇航等新兴工业部门为主的经济区,被称为“阳光地带”。美国1961 年颁布了地区再开发法,成立了地区再开发管理局。同时,联邦政府对州和地方的转移支付也在逐渐增加。20 世纪60 年代,联邦政府对地区的干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2.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也有类似的观点,在其1958 年出版135.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在联邦经济政策、自然环境以及低税率等诸多因素的刺激下,北部的人口和工商业大量迁移到南部和西部地区,落后的南部地区迅猛发展,地区差异逐步缩小。6.20 世纪70 年代,特别是90 年代以来,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两个大趋势,就必然也正在对各国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产生了重大而又深刻的影响。从1993 年开始,欧共体取消了其成员国之间的一切壁垒,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并在1999 年正式启动了欧元。其他的国际区域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10+3 组织,其目的是通过国际贸易等提高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水平。在这些组织成立的同时,它们也制定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以协调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在此期间,西方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和运用也更加系统化。5.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在联邦经济政策、自然环境以及14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建国后,最早在我国提出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是毛泽东,他在1956 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其中提到了中央与地方、沿海与内地等涉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提纲。论十大关系的发表,自然就成为我国早期(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到70 年代末)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性原则。大体上讲,从建国到现在,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经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均衡发展的区域政策(1949 至1980 年)主要的政策手段有两种:一是通过财政收入的划拨与比例,要求沿海发达地区上缴较高比例的财政收入,同时对中西部给予适当的补贴;二是通过计划指令,主要是五年发展计划,将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和布局向中西部倾斜。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以效益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政策(19801994 年)(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15中央政府为了加速沿海地区的发展,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倾斜政策:一是投资倾斜一是投资倾斜。“五五”、“六五”时期,国家对内地和沿海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设投资比例分别为10.84 和11.02,1989 年沿海省、市投资均占国家投资总额的4.79%,内地省(市、自治区)均只占2.15%。二是率先实行对外开放二是率先实行对外开放,并给予开放地区种种优惠政策并给予开放地区种种优惠政策。1979 年,中央决定率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灵活的经济政策,随后又建立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4 个经济特区。1984 年,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的14 个港口城市:即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985 年到1987 年底,又决定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以及山东半岛、东半岛划为经济开放区。这些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的设立使得沿海地区抓住时机吸引了大量外资,迅速提高了整体的经济水平。中央政府为了加速沿海地区的发展,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倾斜政策:16以效益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战略加速了沿海地区的发展,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但它造成的另一个后果则是东西部差距的扩大。19801994 年东中西三大地区年均增长率之比为10.698.728.08,这使东部地区的GDP 和工业产值占全国比重分别从52.75%和60.77%上升到59.91%和67.0%。东西部经济差距的迅速拉大在经济上造成了一定的不平衡,区域发展政策又面临着新的调整。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构建(1994(1994 年至今年至今)区域差距的日益拉大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90 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中明确指出:“在继续发挥经济较发达地区发展优势的同时,积极扶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92年国家先后开放了黑河、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二连浩特、伊宁、塔城、博乐、畹町、瑞丽、河口等13 个沿边城市以及内陆省会(首府)城市。1994 年8 月,国家又开辟了三峡经济开放区以及宜昌、万县、涪陵等沿江开放城市。这为中西部地区吸引海内外投资、技术和人力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以效益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战略加速了沿海地区的发展,从整体上提17“八五”期间,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中较多地安排在中西部地区,如京九铁路、三峡工程、兰新复线建设、南昆铁路等。这些项目带动了邻近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九五”以来,国家更加重视和致力于解决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 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从“九五”开始,国家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大解决地区差距仍在扩大的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即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增强中西部自我发展的能力;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加快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合与技术合作,鼓励向中西部地区投资,引导人才向中西部流动。“八五”期间,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中较多地安排在中西部地18 1999 年6 月,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认为加快中西部地区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也渐成熟。2004 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东北振兴计划”,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转型,恢复中国东北地区强大的区域经济增长极。1999 年6 月,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19区域经济政策的范畴根据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政府机构等级和使用范围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区域经济政策分为国际区域经济政策、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和地方区域经济政策。国际区域经济政策是由一个国际区域内的准国际政府机关(如欧盟)或其他组织制定,以协调各国之间的经济协调发展。习惯上,区域经济政策指的是国家区域经济政策下面对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和地方区域经济政策作重点介绍。一、国家区域经济政策一、国家区域经济政策(一)基本内涵 国家区域经济政策是立足于区域差异,旨在促使资源在空间的优化配置、控制区域间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差距、协调区际之间关系、促进生产力布局逐渐平衡化的区域政策.(二)主要目标区域经济政策的范畴根据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政府机构等级和使用范201.区域发展援助对落后区域和萧条区域进行发展援助。2.区域均衡发展是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按照“效率与公平兼顾,以公平为主”原则,通过制定与实施旨在限制发达或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加快大部分尚未开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以期在较短时期内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区域均衡。3.区域优先发展区域优先发展是指以“效率与公平兼顾,以效率优先”为原则,通过重点推动某些经济发达或较为发达、发展条件优越的地区优先发展,以促进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快速提高和国家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1.区域发展援助对落后区域和萧条区域进行发展援助。221(三)区域经济政策内容1.区域经济补偿政策区域经济补偿政策是指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由中央政府对欠发达地区政策资金的转移支付和使用地区开发基金的扶持政策,它是区域经济政策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因为这是实现区域发展援助目标的针对性政策。2.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主要是根据各地区工业化程度、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指标,确定各地区发展水平,通过帮助欠发达地区发展生产成本低、利润高的产品,促使资本和技术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通过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贸易及对外开放政策等帮助欠发达地区尽快克服发展的障碍,走出困境,缩小或消除与发达区域与繁荣区域的发展差距。(三)区域经济政策内容1.区域经济补偿政策区域经济补偿223.公共投资政策公共投资政策是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促进地区间经济均衡发展而制定的对交通、通信、文化、教育等落后地区给予特别支持,避免在这些领域出现过大的地区差距的政策。公共基础设施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布局既取决于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同时对产业布局、人口分布以及城镇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国家可以通过对公共事业建设投资的分配来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到最需要的地方,特别是基础设施匮乏的贫困地区。4.区域产业布局政策区域产业布局政策是一些国家的中央政府为了把国家的产业政策区域化而采取的一项国家区域经济政策。中央政府通过对有关区域产业活动的投资和经营的直接和间接干预,将国家产业政策的意图落实到特定的地区。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形成符合中央政府愿望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3.公共投资政策公共投资政策是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