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新进展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586872 上传时间:2024-07-07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8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新进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新进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新进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新进展湘潭市妇幼保健院熊果平儿科外科妇科产科人流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主要内容卫生部针对CSSD制定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三个规范)的背景及亮点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要求及原则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操作流程及操作要求2003年的SARS事件给我们的启示1、传染病的防控 同样关乎医院人群及社会人群的生命及健康2、传染病及医院感染的防控需要遵循科学规律,切断其传播途径3、结合杆菌的耐药,SARS病毒和H1N1的出现说明,原有的传染病病原体在不断演变,还有许多未被人发现、认识,人类在防止感染性疾病方面仍然任重而道远1998年,某市妇儿医院发生166名产妇手术切口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46人索赔2681万2005年,某医院10例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病人发生绿脓杆菌感染,其中9名患者单眼眼球被摘除。另一名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福建三明市第二人民医院18天内连续发生了四起因麻醉而引发的意外死亡事故,事故发生后,有知情人士推测,导致麻醉意外的根源可能在于医院麻醉手术器械遭到污染。三明市第二医院的医疗器械存在遭污染的重大嫌疑。消毒技术规范 2002年消毒管理办法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2004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2004 医疗机构口腔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2004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006针对供应室 1988年颁布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试行)任务:重复使用的玻璃注射器、输液(血)器及常规包的清洗消毒导致导致 1 1、消毒供应工作长期得不到应、消毒供应工作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以致消毒供应室房屋建筑、有的重视,以致消毒供应室房屋建筑、人员素质、设备条件差。人员素质、设备条件差。2 2、输液热源反应时有发生。、输液热源反应时有发生。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普遍应用,消毒供应室的工作量在迅速下降。我国一些医疗机构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支出而进行的医院改革在逐步深化,手术台次同期相比大幅度增长。需要根据“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调整各部门职责。需要根据对医院消毒供应承担的任务进行调整,从玻璃输液瓶、注射器转为及各种需要消毒/灭菌的诊疗器械将成为医院感染的心脏。因此1988年的验收标准已不适应现阶段医院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需要根据国际医院消毒供应工作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的具体情况,重新制定新的标准。我国消毒供应管理现状卫生部调查239所医院存在的问题1、被调查省市中88%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工作为分散式管理,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医院发展对消毒供应工作的需要分散式管理资源不能集中使用,设备需要多重投入。2、部分医院 未能将供应室的建设和管理纳入医院发展规划,导致供应室的基本建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人力紧张,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其规模、设备设施与医院不断增长的消毒供应服务要求有较大的差距。3、供应室工作人员虽有内部区域划分的概念,但实践中各岗位职责不明确,串岗现象明显存在。多数医院管理的重点在无菌物品储存区,而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等环节被漠视,对重点把握的不确定性。4、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绝大多数医院仍然仅限手工清洗,在人员少、任务重等诸多不定因素影响下,器械与物品清洗消毒质量难保证。5、管理薄弱,制度陈旧、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关键的清洗、消毒、灭菌环节缺乏制度保证;物品处理流程不规范。如如:有的医院只用自来水冲洗器械器械的轴节、齿牙部分存在严重的污渍,甚至可敲落黑色颗粒物。包装只注重器械数量的清点核查,根本没有检查清洗质量的概念。有的使用破损的包布包装灭菌物品。灭菌物品装载不规范6、清洗消毒设备没有准入标准和可靠的定期监测评价制度与方法,难以保证质量。如:清洗机无清洗效果、消毒温度的评价检测标准和制度;灭菌设备对最重要的灭菌温度、时间、压力缺少实时监控;只有安全性的年检而没有温度、真空度的决定灭菌效果的检测效果。7、国家、省市直至医院,缺乏针对消毒供应人员的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制度,人员观念陈旧,知识得不到更新,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一些医院多年来沿袭着一些错误的做法:如用石蜡油保养器械。8、职业防护不到位,缺乏防护意识和防护用品。9、相关政策性文件未能认真执行,如:过期的消毒液还在使用;部分灭菌的检测材料没有卫生不许可证,质量缺乏保证。10、信息化建设落后于医院整体水平,普遍没有无菌物品追溯、跟踪制度。11、相关政策性的文件在器械、物品应先清洗还是先消毒方面的程序规定不一,使实际工作者无所适存。2009年4月1日卫生部以卫生行业标准的形式,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颁布了三项规范,并强制执行。(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规范以上标准于2009年12月1日起执行。三项规范中有许多新特点、新亮点,可操作性强,体现出专业性、实践性、科学性。重复器械的集中处置是最大的亮点。重复器械的集中处置是最大的亮点。1、管理规范中对医院提出的要求是亮点之一,便于提高规范的执行力,便于协调各部门工作。2、对外提供有偿消毒供应服务,是规范最具创新的管理思路。既是给不达标医疗机构的灭菌解决方案,也是对达标医疗机构的嘉奖。3、重视管理质量追溯。体现管理的科学性,据个人了解追溯管理首次在医疗机构管理中出现。4、对工作区域湿度、温度、通风等明确数字化要求。5、润滑剂要用水溶性,也是首次出现在卫生标准中。旧版教材中器械润滑剂规定使用石蜡油,是对陈旧知识的扬弃。6、包装材料的丰富,将硬质容器、纸塑等写入标准,对纺织物有了明确缝制要求。7、职能部门职责明确,便于把握。8、新术语体现专业性,如闭合、闭合完好性、灭菌验证过程装置等。9、对干燥的要求,明确指出不能自然干燥,可以使用低纤维擦布。10、朊毒体、坏疽、突发不明病原体的处理流程明确。11、酸化水正式进入规范,从民间转入“官方”12、质量监测明确提出,清洗、消毒监测有据可依,灭菌的生物监测频数提高,便于与追溯衔接。三项规范中的许多内容及要求从三项规范中的许多内容及要求从“民间转正民间转正”合理化变为合法化,合理化变为合法化,专职人员的工作更有说服力,有专职人员的工作更有说服力,有章可循。章可循。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要求及基本原则(一)管理要求涉及两个层面:1、医院层面2、消毒供应中心层面对医院层面提出了4各方面的要求1、集中管理2、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体制(护理部直接领导)3、内镜、口腔诊疗器械(单独或集中处置)4、外来器械的管理要求对消毒供应中心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1、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2、相关科室的协调与联系基本原则两个方面的含义:1、保证消毒灭、菌物品的质量2、三个标准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管理要求:1、建筑与布局应接近临床,最好有直通的电梯与手术室相连。周围环境清洁,通风采光良好,无污染源,避开垃圾站、废物存放处理场所、洗衣房、食堂、锅炉房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不宜建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建筑面积:医院床位与建筑面积之比达到1:0.7-0.9建筑材料和装饰应遵循不产尘、不吸尘、便于清洗和消毒、防潮、防霉、耐腐蚀、防火的原则。天花板、墙壁:光滑,无缝隙,最好采用铝扣板或彩钢板。墙脚应采用弧形设计以减少死角。地面:平整且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污水排放,不同区域的地面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去误区黄色;检查包装区蓝色;灭菌物品存放区绿色。传递窗:采用双门互锁装置。2、人、物流程人员流向有专用的通道,同一流程的工作间尽量减少房间的设置。物品流向:从污洁无菌空气流向:从洁污。去误区空气保持相对的负压,检查包装区及灭菌区空气保持相对的正压。3、分区布局:办公区域(占(占10%10%)工作区域(占(占90%90%)进入每一个工作区域应进入每一个工作区域应设有面积不小于设有面积不小于3 3的的用于洗手和更换防护用于洗手和更换防护用品的缓冲带。用品的缓冲带。工作区域90%去误区30%检查包装区40%灭菌物品存放区20%4、设备设施每一工作区域应按标准要求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三级医院应配置全自动清洗机、超声波清洗机、高压气枪、水枪、预真空型压力真气灭菌器、低温灭菌器、干热灭菌器、打包封口机、包布检测设施备等。提倡集中清洗5、耗材的要求(1)清洁剂:根据器械材质及污染物的种类选择适宜的无跑清洁剂。碱性清洁剂(PH值7.5)去除有机物;中性清洁剂(PH值6.5-7.5)对金属无腐蚀;酸性清洁剂(PH值 6.5)对无机固体粒子有较好的溶解去除作用。多酶洗液 在清洁剂中加入多种酶,有较强的去污能力,能快速的分解蛋白质与脂肪等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防锈功能。(2)洗涤用水应有冷热自来水供应,自来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软化水、去离子水、蒸馏水蒸馏水的水质每月监测一次。(3)润滑剂 应为水溶性,成分符合药典的要求,与人体组织有较好的相容性。(4)包装材料纸质包装材料 棉布包装 应为120支纱的非漂白棉布,初次使用前应高温洗涤,进行脱脂去浆处理,无破损,不得缝补后使用。无纺包装材料 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纸塑包装材料 不能使用有毒性物质的材料,不能出现针孔或异物类缺陷。封闭式硬质容器6、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编制:根据医院的规模、等级、地区、CSSD工作范围的不同及设备配置的情况定员定编。工作人员数:床位数2-3:100,包括护士、工人、灭菌员,护士数量占总人数的1/41/3。人员资质:护士长:应有大专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并经过省级消毒供应专业岗位培训基地的培训。灭菌员:必须经过技术质量监督监督部门培训,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并接受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质量检测员:应具有护士以上职称,并参加本专业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护士:护士必须持护士执业证,经过本专业知识与技术的系统培训,并接受继续教育,定期进行考核。工人:必须接受院内消毒供应中心组织的清洁、消毒、隔离等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后上岗。国内目前普遍以护士为主,配有少量工人与消毒员。国际上则普遍是以工人为主,主要技术岗位配以护士或有医学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更多的注重岗前培训与继续教育。7、组织管理完善相关的制度、职责、操作流程、应急预案等8、防护用品圆帽、口罩、隔离衣、防水围裙、手套、专用鞋、护目镜、面罩洗眼装置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化的管理,关爱员工在去污区接触污染或严重污染的器械,防护意识不强,污染的水货残留的污染物会溅到工作人员的眼诊疗器械、物品清洗、消毒、灭菌操作流程及操作要求清洗: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消毒: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去除外环境媒体携带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灭菌:是指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媒介物携带的一切微生物的过程。(包括细菌的芽孢)高度危险物品:(1)穿过皮肤或粘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2)与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3)血液流经其中的器材与用品。如:手术器械、导尿管、穿刺针、腹腔镜、输液输血器材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中度危险性物品:仅和皮肤粘膜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如:体温表、呼吸机管道、胃肠内窥镜、麻醉机管道、压舌板、喉镜、便器、餐具、茶具等。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水平即可。根据要求进行高效消毒或中效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的物品,只有当受到一定量致病菌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仅直接或间接的和健康无损的皮肤黏膜接触。如:毛巾、面盆、桌面、床面、被褥、一般诊断用品(听诊器、听筒、血压计等)。一般可用低效消毒方法,或只作一般清洁处理即可。重复使用器材标准化操作流程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保养 使用无菌物品发放储存灭菌 包装1010个工作程序是技术操作的重点环节、指控环节、个工作程序是技术操作的重点环节、指控环节、建立质量追溯的节点;建立质量追溯的节点;应根据各个流程中的工作内容,划分岗位,界定应根据各个流程中的工作内容,划分岗位,界定职责,明确技术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实现标准职责,明确技术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实现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建立质量管理的可追溯性。化的操作流程,建立质量管理的可追溯性。操作规范回收:收集被污染的可重复使用器械、器具和物品。无菌物品科室使用后立即用纱布擦拭或冲洗集中放置在封闭的容器中记录、填领物单 有消毒供应中心回收。使用科室应注意及时彻底的冲洗、保湿朊病毒、气性坏疽、不明原因感染置于黄色医用垃圾袋内双层包裹密封写标识集中放置在封闭的容器中记录、填领物单消毒供应中心专项回收处理。注意事项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交接,减少污染环节。回收工具应专用,每次使用后应清洗、消毒、干燥备用。分类:根据器材材质、形状、污染状况等进行器材的清点和管理。重点操作:将器械关节打开,摆放在清洗篮筐中;管腔器械应放在专用清洗架上;锐利器械、精密器械、带电源器械应分类放置和装载,防止损坏。有干涸血渍或水垢,锈垢采用常规清洗程序难以清除的污染器械,应分开放置。清洗:是保证无菌物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先清洗,后消毒的优点:防止蛋白质的凝固、提高清洗质量。清洗的方法:手工清洗;机械清洗。清洗的程序: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 (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操作程序与步骤相同)。应具备水处理系统清洗的程序第一步骤:冲洗用流动的水进行清洗,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第二步骤:洗涤使用清洗剂,将污物从被清洗器材表面乳化、分解和分离,达到去除污染物的过程。第三步骤: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残留物的过程。防止污物重新沉淀在被清洗器材的表面,达到保证器材洁净度目的。第四步骤:终末漂洗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最终的处理过程。进一步提高器材的洁净度。机械清洗:超声波清洗器清洗 清洗消毒器清洗超声波清洗机: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设备;不同的频率可达到不同的清洗效果,一般选择超声频率为30-40KHZ。清洗消毒器:具有清洗和消毒的功能。自动化程度高的清洗消毒器可自动控制温度、时间、添加清洁剂,完成预清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和消毒、干燥等处理程序。具有双扉门、单扉门、单舱和多舱式。手工清洗操作要点:使用流动水初步去除污染物后,应用酶清洁剂或其他清洁剂浸泡刷洗、擦洗;根据精密贵重器械需要选择使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进行终末漂洗;不应使用钢丝球类用具和去污粉等用品,应选用相匹配的刷洗用具、用品,避免器械磨损。干固的血渍可用酶清洁剂浸泡后,清洗;清洗用具、清洗池等应每天清洁消毒。机器清洗的注意事项设备的使用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应确认运行设备的清洗消毒程序的有效性。观察程序的打印记录,并留存。复杂器械不宜直接上机清洗,不易去除血迹污渍;管腔内器械应使用专用的清洗架,精密仪器和锐器应固定放置;器械的装载量适宜,摆放合理;关节、轴节、锯齿部分应充分伸开。国内外比较常用的方法:肉眼法显微镜法蛋白质法(茚三酮、双缩脲、ATP测试法)微生物法(2%过氧化氢测试法)目前推荐的方法:肉眼观察+残留蛋白质测定消毒消毒的意义在于进一步降低清洗后器械的、器具和物品的生物负荷,消除和杀灭致病菌,达到使用安全水平。进入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的器材均应进行消毒。耐湿热材质的器材首选湿热热力消毒。消毒后可直接使用的器材,其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5min,或A0值3000如呼吸机管道等中度危险物品(半关键器材)。消毒后继续灭菌处理的器材,其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1min,或A0值600干燥 方法:手工干燥;机器干燥是指去除消毒后器械残留水的程序水是细菌滋生的基本条件,干燥处理的意义在于避免消毒后的器材二次污染和锈蚀,避免霉菌生长。由于器械的复杂性,手工干燥处理难以保证干燥的质量,因此,提倡使用机器干燥的方法。清洗消毒后的器械应及时进行干燥。机器干燥根据器械的材质选择适应的干燥温度:金属类干燥的温度70 -90;塑胶类65 -75,防止温度过高造成器械变形,材质老化。时间:一般物品烘干所需的时间为20min,塑胶类材质的物品所需时间约40min。手工干燥不具备机器干燥条件,以及处理不耐热器材时可采用手工干燥。可使用低纤维絮擦布,不宜使用容易脱落棉纤维的棉布类擦布,如:纱布。避免影响器械的洁净度,造成微粒污染。应保持擦布的清洁,用后应清洗消毒。穿刺针、手术吸引头等官腔类器械,应使用压力气枪或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所有器械禁止采用晾干的自然干燥方法,避免由于干燥时间过长使消毒后器材重新滋生细菌或被环境污染。检查与保养采用目测或使用带光源放大镜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器具、物品进行检查。器械合格标准:表面以及关节、齿牙处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污渍与锈斑;功能完好并达到使用标准。对清洗不合格应重新处理:重新清洗、酒精擦拭、除锈、维修或报废。应使用医用润滑剂进行器械保养,禁止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的产品润滑器械包装 没有合格的包装就没有合格的无菌物品。没有合格的包装就没有合格的无菌物品。包装的步骤:装配、包装、封包、注明标识等。避免棉絮颗粒污染器械,规定器械包装与手术衣、手术单敷料类包装要分室操作。盘、盆、碗不应放在手术织物包内,以单独包装,不能单独包装时,应在两个容器之间加垫布巾等吸湿的材料,以利蒸汽的穿透和排湿干燥。剪刀和血管钳等轴节类器械不应完全锁扣。有盖的器皿应开盖,摞放的器皿间应用吸湿布、纱布或医用吸水纸隔开;管腔类物品应盘绕放置,保持管腔通畅;精细器械、锐器等应采取保护措施。灭菌包质量要求:器械包重量不宜超过7公斤,敷料包重量不宜超过5公斤。灭菌包体积要求: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宜超过30cm30cm25cm;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宜超过30cm30cm50cm。包装材料灭菌包装材料应符合GB/T19633的要求。开放式的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使用硬质灭菌盒。纺织品包装材料应一用一清洗,无污渍,灯光检查无破损。应粘除杂物棉线,有血渍污渍的不应使用。纸袋、纸塑袋、医用皱纹纸。包装方法 灭菌物品包装分为闭合式包装和密封式包装。手术器械采用闭合式包装方法,应由2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密闭式包装如使用纸袋、纸塑袋等材料,可使用一层,适用于单独包装的器械。封包要求包外应设有灭菌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包内还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灭菌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放置包外灭菌化学指示物。闭合式包装应使用专用胶带,胶带长度应与灭菌包体积、重量相适宜,松紧适度。封包应严密,保持闭合完好性。较大的器械包或无菌包采用十字形或井字形封包方式。封包要求纸塑袋、纸袋等密封包装其密封宽度应6mm,包内器械距包装袋封口处2.5cm。医用热封机在每日使用前应检查参数的准确性和闭合完好性。硬质容器应设置安全闭锁装置,无菌屏障完整性破坏时应可识别。不允许使用别针和绳子封包。封包要求 灭菌物品包装的标识应注明物品名称、包装者等内容。灭菌前注明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标识应具有追溯性。具有法律效应。灭菌灭菌方法:压力蒸汽灭菌(耐湿、耐热的器械、物品首选)干热灭菌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低温甲醛灭菌压力蒸汽灭菌器下排气式预真空式根据待灭菌物品选择适宜的压力蒸汽灭菌器和灭菌程序。(液体、织物、器械等程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参数表设备分类设备分类 物品类别物品类别 温度温度时间时间压力压力下排气式下排气式压力蒸汽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器敷料敷料12112130min30min102.9kpa102.9kpa器械器械12112120min20min102.9kpa102.9kpa预真空式预真空式压力蒸汽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器敷料、器敷料、器械械132-134 132-134 4min4min205.8kpa205.8kpa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前准备灭菌物品的装载灭菌操作无菌物品卸载灭菌效果监测灭菌前准备a)每天设备运行前应进行安全检查,包括灭菌器压力表处在零的位置;记录打印装置处于备用状态;灭菌器柜门密封圈平整无损坏,柜门安全锁扣灵活、安全有效;灭菌柜内冷凝水排出口通畅,柜内壁清洁;电源、水源、蒸汽、压缩空气等运行条件符合设备要求。b)进行灭菌器的预热。c)预真空灭菌器应在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空载进行B-D试验。灭菌物品的装载a)应使用专用灭菌架或篮筐装载灭菌物品。灭菌包之间应留间隙,利于灭菌介质的穿透。b)宜将同类材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置于同一批次进行灭菌。c)材质不相同时,纺织类物品应放置于上层、竖放,金属器械类放置于下层。灭菌物品的装载d)手术器械包、硬式容器应平放;盆、盘、碗类物品应斜放,包内容器开口朝向一致;玻璃瓶等底部无孔的器皿类物品应倒立或侧放;纸袋、纸塑包装应侧放;利于蒸汽进入和冷空气排出。e)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中,大包宜摆放于上层,小包宜摆放于下层。生物监测包放腔内下部,排水管的上方。灭菌物品的装载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室容积80%,不应小于柜室容积的10%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室容积的90%;不应小于柜室容积的5%。灭菌操作应观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及设备运行状况。记录的内容:灭菌物品种类、数量、灭菌器编号、锅号、灭菌程序、灭菌温度、灭菌日期、灭菌时间、操作者等并存档。无菌物品卸载从灭菌器卸载取出的物品,待温度降至室温时方可移动,冷却时间应30min。(防止产生湿包)。每批次应确认灭菌过程合格,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合格;检查有无湿包现象,防止无菌物品损坏和污染。无菌包掉落地上或误放到不洁处应视为被污染。操作重点:控制湿包、确认灭菌合格无菌物品的储存储存的环境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环境温度、湿度变化过大,使物品表面产生湿气的凝结,易出现霉菌污染。灭菌后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外包装后,进入物品物品存放区。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20cm25cm,离墙5cm10cm,距天花板50cm。物品放置应固定,设置标识。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干燥、包装后专架存放。无菌物品存储有效期取决于包装材料质量、储存环境、运输过程等条件和操作的安全性。环境的温度低于24 、湿度低于70%,换气次数4-10次/小时,使用纺织品材料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4d;未达到环境标准时,有效期宜为7d。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个月;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无菌物品发放无菌物品发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放时应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植入物及植入性手术器械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发放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应记录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运送无菌物品的器具使用后,应清洁处理,干燥存放。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疑似或确诊朊毒体感染的病人宜选用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焚烧处理。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浸泡于l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再按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保养、包装等程序进行处理,压力蒸汽灭菌应选用134138,18min或132,30min,或121,60min。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应每次更换。每次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消毒清洗器具,更换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洗手和手消毒。气性坏疽污染的处理流程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应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OOOmg/L2OOOmg/L浸泡30min45min后,有明显污染物时应采用含氯消毒剂5OOOmg/L10000mg/L浸泡至少60min后,再按照本标准5.35.8进行处理。安全使用无菌物品时每一个病人的基本保障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