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配管设计规定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1577237 上传时间:2024-07-0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9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配管设计规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现场配管设计规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现场配管设计规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配管设计规定1 管道布置管道布置1.1 管道布置一般要求1.1.1 管道布置设计的基本要求:a)应符合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b)应符合有关的标准;c)管道布置应统筹规划,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整齐美观,并满足施工、操作、维修等方面的要求;d)对于需要分期施工的工程,其管道的布置设计应统一规划,力求做到施工、生产、维修互不影响;e)在确定进出装置管道的方位与敷设方式时,应做到内外协调一致;f)管道应尽可能架空或地上敷设;如确有需要方可埋地或在管沟内敷设;g)管道宜集中成排布置。地上的管道应敷设在管架或管墩上。配管设计规定1 管道布置1配管设计规定1.1.2 管廊上应统一考虑仪表、电气槽板所需的位置。全厂性管廊或管墩上应留有10%30%的空位,并考虑其荷载。1.1.3 管道布置不应妨碍设备、机泵及其内部构件的安装、检修和消防车辆的通行。1.1.4 管道布置应使管系具有一定柔性,在保证管道柔性及管道对设备、机泵管口作用力和力矩不超出允许值的情况下,应用最少的管道组成件,最短的长度将管道连接起来,并尽量减少焊缝。对于合金管道、泵及压缩机的吸入管道、真空管道更应如此。1.1.5 在规划管道时应考虑其支承点和柔性。尽量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状吸收热胀自行补偿。配管设计规定1.1.2 管廊上应统一考虑仪表、电气槽板所需的2配管设计规定1.1.6 管道布置应尽量做到“步步高”或“步步低”,减少气袋或液袋。不可避免时应根据操作、检修要求设置放气管、排液管和切断阀。管道布置应尽量减少管道“盲肠”。1.1.7 法兰的位置应避免位于人行通道或机泵上方。输送腐蚀性介质管道及高压管道上的法兰宜设安全防护。1.1.8 异径管件应紧靠需要变径的位置,以使布置紧凑、节约管材和减少焊缝。1.1.9 管道布置应整齐有序,横平竖直,成组成排,便于支撑。整个装置的管道、纵向与横向标高应错开,一般情况下,改变方向同时改变标高,但特殊情况或条件允许时也可平拐。配管设计规定1.1.6 管道布置应尽量做到“步步高”或“步步3配管设计规定1.1.10 管道布置应满足仪表元件对配管的要求。1.1.11 气体和蒸汽管道的支管应从主管上方引出或汇入。1.1.12 管道布置时管道焊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管道对接焊口的中心与弯管起弯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100 mm;b)管道上两相邻对接焊口的中心间距:1)对于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 mm 的管道,不应小于150 mm;2)对于公称直径小于150 mm 的管道,不应小于外径,且不得小于50 mm。配管设计规定1.1.10 管道布置应满足仪表元件对配管的要求4配管设计规定1.1.13 气液两相流的管道由一路分为两路或多路时,管道布置应考虑对称性或完全满足PID 的要求。1.1.14 管道穿过建筑物的楼板、房顶或墙面时应加套管,套管与管道间的空隙应密封。套管的直径应大于管道隔热层的外径,并不得影响管道的热位移。管道上的焊缝不应在套管内,并距套管端部不应小于150 mm。套管应高出楼板50 mm,管道穿过屋顶时应设防雨罩。管道不应穿过防火墙或防爆墙。1.1.15 有隔热层的管道,在管墩、管架处应设管托。但是,无隔热层管道温度超过120 时,不应直接敷设在混凝土构件上,应加管托或隔热层。配管设计规定1.1.13 气液两相流的管道由一路分为两路或多5配管设计规定1.2 工艺管道布置1.2.1 多层管廊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热介质的管道布置在上层;必须布置在下层的热介质管道,不应与液化烃管道相邻布置;b)气体管道布置在上层;c)液体的、冷的、液化烃及化学药剂管道宜布置在下层;d)腐蚀性介质管道宜布置在下层,且不应布置在驱动设备的正上方;e)低温冷冻管道、液化烃管道和其它应避免受热的管道不宜布置在热管道的上方或紧靠不保温的热管道;f)公用物料管道中的蒸汽、压缩空气、燃料气宜布置在上层;g)工艺管道视其两端所联系的设备管口的标高可以布置在上层或下层,以便做到“步步低”或“步步高”。应注意工艺要求自流的管道不应在管廊上形成高点或低点。配管设计规定1.2 工艺管道布置6配管设计规定1.2.2 氧气管道与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管道共架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氧气管道应布置在一侧,不宜敷设在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管道正上方或正下方;b)平行敷设时,两类管道之间宜用有不燃物料管道隔开,或其净间距不小于250 mm。1.2.3 氢气管道与其它管道共架敷设时,氢气管道应布置在最上层。氢气管道不应采用地沟敷设。1.2.4 有毒介质管道应采用焊接连接,除有特殊需要外不得采用法兰或螺纹接连。有毒介质管道应有明显标志以区别于其它管道,有毒介质的管道不应埋地敷设配管设计规定1.2.2 氧气管道与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管道共架7配管设计规定1.2.5 固体物料的管道布置要求如下:a)固体物料或含固体物料的管道布置时,应使管道尽可能短、少拐弯和不出现死角;b)固体物料支管与主管的连接应顺介质流向斜接,夹角不宜大于45;c)固体物料管道上弯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道公称直径的六倍;d)含有大量固体物料的浆液管道和高粘度液体管道宜有坡度。1.2.6 在水平管道上改变管径时,为保持管底标高不变应选用偏心异径管。配管设计规定1.2.5 固体物料的管道布置要求如下:8配管设计规定1.3 取样管道布置1.3.1 取样管引出位置按下列原则确定:a)取样管应避免设在与震动设备直接连接的管道上,如果难以避免,应采取减震措施;b)气体取样管引出位置:1)在水平管段上,取样管一般从管道上方引出;2)在垂直管段上,当气体自下而上流动取样管应从垂直管斜上45夹角引出,当气体自上而下流动,取样管从垂直管上水平开设。配管设计规定1.3 取样管道布置9配管设计规定c)液体取样管引出位置:1)在水平管段上,对于压力管道,如无粒状或粉状颗粒,取样管可以从管道侧面或顶部引出。对于自流管道,不含粉状催化剂或粒状颗粒,取样管应从管下部引出;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管道的取样口应设在管道的侧面;2)在垂直管段上,对于压力管道,取样管可以从管道侧面引出。对自流管道,不能接取样管d)含有固体颗粒的气体管道上的取样口,应设在立管上,并将取样管伸入管道中心。配管设计规定c)液体取样管引出位置:10配管设计规定1.3.2 取样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a)取样口的位置,应使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取样系统的管道布置应避免死角或袋形管;b)有毒气体取样时,凡设有人身防护箱的,其放空管应高出附近建筑物平台2 m 以上;c)取样阀应装在便于操作的地方,设备或管道与取样阀之间的管段应尽量短;d)极度危害和高度危害的介质应采取密闭循环系统取样。e)样品出口管端与漏斗、地面或平台之间,应有安放取样器皿的空间;f)取样口不宜设在有振动的管道上。配管设计规定1.3.2 取样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1配管设计规定2 阀门布置阀门布置2.1 阀门布置一般要求2.1.1 阀门应设在容易接近、便于操作、维修的地方。成排管道(如进出装置的管道)上的阀门应集中布置,并考虑设操作平台及梯子,地面以下管道上的阀门应设在阀井内,必要时,应设置阀门延伸杆。消防水阀井应有明显的标志。配管设计规定2 阀门布置12配管设计规定2.1.2 立管上阀门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距离操作面1.2 m,不宜超过1.8 m。当阀门手轮中心的高度超过操作面2 m 时,对于集中布置的阀组或操作频繁的单独阀门以及安全阀应设置平台,对不经常操作的单独阀门也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链轮、延伸杆、活动平台和活动梯子等)。2.1.3 水平管道上的阀门,阀杆方向可按下列顺序确定:垂直向上;水平;向上倾斜45;向下倾斜45;不允许垂直向下。2.1.4 布置在操作平台周围的阀门的中心距操作平台边缘不宜大于450 mm,当阀杆和手轮伸入平台上方且高度小于2 m 时,应注意不影响操作和通行。配管设计规定2.1.2 立管上阀门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距离操作13配管设计规定2.1.5 阀杆水平安装的明杆式阀门,当阀门开启时,阀杆不得影响通行。2.1.6 平行布置管道上的阀门,其中心线应尽量取齐,手轮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00 mm。为了减少管道间距,可把阀门错开布置。2.1.7 对于较大的阀门应在其附近设支架。该支架不应设在检修时需要拆卸的短管上,并考虑取下阀门时不应影响对管道的支承。配管设计规定2.1.5 阀杆水平安装的明杆式阀门,当阀门开启14配管设计规定2.2 止回阀布置2.2.1 升降式止回阀应装在水平管道上,立式升降式止回阀可安装在管内介质自下而上流动的垂直管道上。2.2.2 旋启式止回阀应优先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也可安装在管内介质自下而上流动的垂直管道上。2.2.3 底阀应装在离心泵吸入管的立管端。2.2.4 为降低泵出口切断阀的安装高度,可选用蝶形止回阀,泵出口与所连接管道直径不一致时,可选用异径止回阀。配管设计规定2.2 止回阀布置15配管设计规定2.3 安全阀布置2.3.1 安全阀应直立安装在被保护的设备或管道上。2.3.2 安全阀的安装应尽量靠近被保护的设备或管道。如不能靠近布置,则从保护的设备到安全阀入口的管道压头总损失,不应超过该阀定压值的3%。2.3.3 安全阀不应安装在长的水平管段的死端,以免死端积聚固体或液体物料,影响安全阀正常工作。2.3.4 安全阀应安装在易于检修和调节之处,周围要有足够的工作空间。2.3.5 安全阀宜设置检修平台。布置重量大的安全阀时要考虑安全阀拆卸后吊装的可能,必要时要设吊杆。配管设计规定2.3 安全阀布置16配管设计规定2.3.6 安全阀入口管道应采用长半径弯头。2.3.7 安全阀出口管道的设计应考虑背压不超过安全阀定压的一定值。对于普通型弹簧式安全阀,其背压不超过安全阀定压值的10%。2.3.8 排入密闭系统的安全阀出口管道应顺介质流向45斜接在泄压总管的顶部,以免总管内的凝液倒流入支管,并可减少安全阀背压。配管设计规定2.3.6 安全阀入口管道应采用长半径弯头。17配管设计规定2.3.9 安全阀出口管道不能出现袋形,安全阀出口管较长时,宜设一定坡度(干气系统除外)。2.3.10 安全阀向大气排放时,要注意其排出口不能朝向设备、平台、梯子、电缆等。2.3.11 湿气体泄压系统排放管内不应有袋形积液处,安全阀的安装高度应高于泄压系统。若安全阀出口低于泄压总管或排出管需要抬高接入总管时,应在低点易于接近处设分液包。2.3.12 当安全阀进出口管道上设有切断阀时,应选用单闸板闸阀,并铅封开,阀杆宜水平安装,以免阀杆和阀板连接的销钉腐蚀或松动时,阀板下滑。当安全阀设有旁通阀时,该阀应铅封关。配管设计规定2.3.9 安全阀出口管道不能出现袋形,安全阀出18配管设计规定2.4 调节阀布置2.4.1 调节阀应正立垂直安装于水平管道上,特殊情况下才可水平或倾斜安装,但须加支撑。2.4.2 为便于操作和维护检修,调节阀应布置在地面或平台上且易于接近的地方。与平台或地面的净空不应小于250 mm。对于反装阀芯的单双座调节阀,宜在阀体下方留出抽阀芯的空间。2.4.3调节阀组(包括调节阀、旁路阀、切断阀和排液阀)立面安装时,调节阀应安装在旁路阀的下方。公称直径小于25 mm 的调节阀,也可安装在旁路阀的上方。2.4.4 有热伸长管道上的调节阀组的支架,两个支架中应有一个是固定支架,另一个是滑动支架。2.4.5 在一个区域内有较多的调节阀时,应考虑形式一致,整齐、美观及操作方便。配管设计规定2.4 调节阀布置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