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主要害虫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567842 上传时间:2024-07-05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3.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主要害虫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水稻主要害虫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水稻主要害虫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技术水稻主要害虫 研究情况l自建国以来,我省在水稻害虫防治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曾在省农科院植保所工作过的吴振中先生,50年代提出了栽培避螟措施,对水稻螟虫的防治作出了重要贡献。水稻主要害虫 研究情况l60、70年代,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省植保总站及望江县植站、歙县植保站等参加全国水稻迁飞性害虫防治协作组,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大量研究l70年代初,我国植保工作者在总结国内外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水稻主要害虫 研究情况l70年代,繁昌县六安市和霍邱开展了稻田养鸭灭虫控草技术示范推广,既治了虫除了草,又促进了养鸭业的发展,减少了稻田农药施用;近年来随着水稻无公害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在推广稻田养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这一简使易行的措施在水稻安全生产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l70、80年代,省农科院植保、省植保总站分别对我省水稻田天敌种类进行了系统调查,明确了我省水稻田天敌有40科148种。水稻主要害虫 研究情况l80年代示范推广了高效低毒低残留沙蚕毒素类农药杀虫双等;l90年代以来高效、环境友好农药氟虫腈(锐劲特)、三唑磷、毒死蜱、BT等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水稻主要害虫研究情况l我省农业科研单位、农技推广部门和教学单位积极开展了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省农科院植所、省农委植保站、省智能研究所在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水稻稻纵卷叶螟管理专家系统研究、水稻病虫诊治专家系统研究以及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极大推动了我省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步。水稻主要害虫 我省水稻害虫在不同历史时期因气候因素、种植结构、栽培耕作制度、品种以及防治水平差异,出现明显的变化。水稻主要害虫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水稻螟虫以三化螟为主,二化螟次之,80年代之后转变为二化螟为主,三化螟次之;如六安市6070年代,三化螟二化螟年发生面积分别在200300万亩和80万亩左右;进入80年代后二化螟在132375万亩,绝大部分年份在200万亩以上,三化螟下降在1065万亩。水稻主要害虫稻螟防治l上世纪 50年代以农业、人工防治为主;l6070年代大面积推广使用了“六六六”以及有机磷类药剂治螟,取得显著成效;l80年代在稻螟防治上,制订、推广了规范化防治措施,并且随着杀虫双等沙蚕毒素类农药的大面积应用,二化螟发生势头得到有效控制;l当前防治稻螟使用的新型药剂主要有氟虫腈,生物农药BT,以及中毒高效的三唑磷、毒死蜱等,较好地解决了螟虫抗性及药剂持效期。水稻主要害虫1、三化螟水稻主要害虫1、三化螟l危害特点分蘖期危害形成枯心苗枯心苗孕穗至抽穗期危害稻株形成枯孕穗枯孕穗和白穗白穗 水稻主要虫害1、三化螟l发生规律三化螟在我省年发生34代,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发生时间上有一定差异,如芜湖越冬代成虫盛发期在5月中旬,一代6月末7月上旬,二代在8月上中旬,三代在9月上中旬;幼虫均在稻桩内越冬。水稻主要害虫1、三化螟l防治农业防治l灌水杀蛹:化蛹盛期,灌水淹没稻桩23天;l栽培避螟:优化品种布局合理布局,连片种植,在同一地区种植同一品种,使水稻生育期相对一致,即可缩短螟虫有效盛发时间,又可切断三化螟由2代向3代的过渡桥梁,降低蚁螟存活率。物理防治l诱杀成虫: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l化学防治:压前、控后、保苗、保穗水稻主要害虫1、三化螟l防治化学防治:压前、控后、保苗、保穗l预防枯心苗:当丛枯心率2%3%时,定为防治田。应掌握在螟卵孵化高峰期用药防治。药剂种类同二化螟。对水量越大防效越好,泼浇和喷粗雾的防效较理想,尤其是在水稻后期施药时,常规喷雾对水量不能低于60千克/667米2,不宜使用弥雾机 l预防白穗:在卵盛孵期对破口抽穗的稻田用药一次,如果发生量大或水稻抽穗期长,需在齐穗时再用药一次。l主要药剂:三唑磷、杀虫双、杀虫单、杀螟松、氟虫腈等。水稻主要害虫2、二化螟水稻主要虫害2、二化螟l危害特点枯鞘枯心水稻主要虫害2、二化螟l发生规律在我国自北向南发生15代不等。二化螟在我省一年发生23代;不同地区因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差异发生时间不一致,同一地区也因各年气候差异,各代发生的高峰时间有一定变化;如潜山县,越冬代成虫发生高峰在4月下旬5月中旬,一代成虫在6月末7月下旬,二代成虫在8月上旬9月上旬。水稻主要虫害2、二化螟l发生规律二化螟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l虫源场所:幼虫在稻桩、稻草中越冬,不同越冬场所,其化蛹、羽化均有显著差异;l耕作制度与栽培管理:冬种作物面积大,尤其免耕增加,晚稻机械收割,有利于二化螟越冬早稻和单季稻播种期提早,有利于二化螟的侵入和成活l品种:籼稻比粳稻受害重l气候:2226,相对湿度8090有利于卵孵化,2030,相对湿度70以上,有利于幼虫发育。l天敌:稻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等水稻主要虫害2、二化螟l防治消灭越冬虫源:l通过耕翻种植或浅旋耕灭茬,减少稻桩残存量,清理稻草,铲除田边、沟边的茭白、杂草,以减少虫源,破坏螟虫越冬场所,降低螟虫越冬成活率。更新水稻品种肥床旱育淹水灭蛹:l因二化螟初孵虫危害水稻叶鞘,因此迟熟冬作田、草籽留种田,在化蛹期淹水3.56.5厘米,可将大部分蛹淹死。或在第一、第二代幼虫老熟期放干田水,让幼虫钻入根际化蛹,化蛹期淹深水3天,可将大部分蛹淹死,杀虫效果90%以上。诱杀成虫水稻主要害虫2、二化螟l化学防治 “狠治1代,普治2代”防治枯心苗:在卵孵化始盛期进行调查,当查到丛枯鞘率超过10%,应进行药剂防治。防治虫伤株:在卵孵化盛期对齐穗前稻田用药一次,如果发生量大,57天后再用药一次。主要药剂:三唑磷、杀虫双、杀虫单、杀螟松、氟虫腈等水稻主要害虫3、稻纵卷叶螟水稻主要害虫3、稻纵卷叶螟l属迁飞性害虫,从70年代以来,在我省间歇性发生;19851989年5年间,1985和1989年为偏重发生;19901999年10年间,仅1999年偏重发生;进入21世纪其发生频率增加,20002008年9年中除2001年轻发外,其余年份为偏重发生,造成损失大。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l2007年7月中旬后期各地调查,二代幼虫残留数量全省普遍偏高,大多为2000年以来同期最高年份。其中太湖县、枞阳县残虫量分别为176头、220头,比历年同期分别高2.44倍、3.0倍。歙县、宁国市、泾县、广德县、宣州区、芜湖县、肥东县、肥西县、南谯区、长丰县残留虫量也明显高于近年,其中岳西县残虫量为49头,比历年同期高1.76倍。偏高的残留虫量将为五(3)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提供了充足的虫源基数。水稻主要害虫3、稻纵卷叶螟l2008年7月17-21日六安市普遍同期出现大范围迁入峰,田间蛾量上升快,寿县系统赶蛾7月17日出现蛾高峰,亩蛾量1608头,普查田亩蛾量1400-4600头,平均2600头,田间蛾量高于大发生的2007年(1641头),金安7月21日高峰日田间亩蛾量平均2052头,最高6937头,预计本次迁入虫源将与四(2)代本地羽化虫源相连;同时田间卵量上升迅速,数量大。水稻主要害虫我省(五)3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地点百丛虫数(头)桐城300400六安400600含山3001000凤阳600700水稻主要害虫3、稻纵卷叶螟危害特点l白叶严重时:“虫苞累累,白叶满田”水稻主要害虫3、稻纵卷叶螟l发生规律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自北而南一年发生111代。省分属于江岭区的江南亚区和江淮区;江南南部属于江南亚区,沿江及以江北属江淮区;江南亚区年发生56代,多发代为2代和5代,发生时间分别在6月中旬7月上旬和8月底9月中旬;江淮区年发生45代,主要危害世代为23代或24代,发生时间分别为78月和7月9月。水稻主要害虫3、稻纵卷叶螟l防治 农业防治l选用抗(耐)虫品种、加强肥水管理。生物防治l在“两查两定”的基础上,协调药剂防治时间、药剂种类和施药方法。l释放赤眼蜂,从发现始盛期开始到蛾量自高峰下降后为止。化学防治l防治适期为卵孵化至12龄幼虫高峰期l采取“狠治2代、巧治3代、挑治4代”的综防措施 水稻主要害虫3、稻纵卷叶螟l化学防治2007年五(3)代稻纵卷叶螟一峰发生期间在06年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药剂用药量保叶效果(%)杀虫效果(%)480克/升毒死蜱乳油6084.93 bc CDE76.558087.80 bc CDE79.1610090.24 b BC82.8040%毒死蜱乳油9686.90 bc CDE87.2580%氟虫腈水分散粒剂170.42 d F69.97282.15 c E81.94387.13 bc CDE87.5715%三唑磷氟铃脲乳油10089.90 b BCD75.3512594.69 a AB81.9215095.48 a A89.2920%三唑磷乳油12081.91 c E80.805%氟铃脲乳油4082.52 c DE84.91空白对照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试验结果表明:15%三唑磷氟铃脲乳油用药量在225ml/hm2、281.2ml/hm2、337.5ml/hm2时保叶防效均在89%以上,该药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有很好的保叶效果,且用药量;其中3个单剂 480克/升毒死蜱乳油用药量在432ml/hm2、576ml/hm2、720ml/hm2,80%氟虫腈水分散粒剂用药量为24ml/hm2、36ml/hm2,20%三唑磷乳油用药量360 ml/hm2,5%氟铃脲乳油用药量在30 ml/hm2,对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都在80%上,对水稻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生产上可进一步示范推广使用。水稻主要害虫4、褐飞虱水稻主要害虫4、褐飞虱l危害特点l主要为害期在水稻圆秆拔节期至乳熟末期,成虫和若虫群集在稻株下部,用刺吸式口器刺进稻株组织,吸食汁液。孕穗期受害,使叶片发黄,生长低矮,甚至不能抽穗;乳熟期受害,稻谷千粒重减轻,瘪谷增加,严重时引起稻株下部变黑,齐泥瘫倒,叶片青枯,并加重纹枯病菌核病发生。褐飞虱还能传播某些病毒病。水稻主要害虫4、褐飞虱l发生规律褐飞虱长翅型成虫有随气流远距离迁飞的习性;6月间由珠江流域及闽南等地大量迁出的长翅型成虫,主降在南岭南北,波及我省皖南地区;7月上中旬从南岭南北稻区迁入长江流域,并波及淮河流域;7月下旬至8月上旬,长江以南双季稻成熟时,迁到江淮之间和淮北稻区;8月下旬至9月上旬准北与江淮单季中稻成熟时开始随南向气流向南回迁;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由江淮之间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向更南地区回迁。褐飞虱在我省江南稻区常年发生45代,江淮3代,淮北2代。褐飞虱食性单一,抗寒力弱,在北纬25度以北不能越冬;“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适宜褐飞虱大发生,主要为害时间在每年8月中下旬和9月中旬至10月初。水稻主要害虫4、褐飞虱l影响发生的因素褐飞虱发生、危害轻重,主要与迁入迟早、迁入量、气候条件、品种布局和品种抗(耐)虫性、栽培技术和天敌因素有关。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有利其发生。水稻主要害虫4、褐飞虱l防治农业防治l推广抗、耐虫高产品种。l健身栽培,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重施基肥,早施追肥。l保护利用天敌。稻田蜘蛛、黑肩绿盲蝽等化学防治l科学用药:前期少用杀虫剂,以保护穗期为重点。l防治指标:穗期常规稻百丛10001500头,杂交稻百丛15002000头。l防治适期:抓准在低龄若虫盛发期用药防治。水稻主要害虫4、褐飞虱l防治化学防治l开展两查两定,做好虫情调查:查虫龄,定防治适期;查虫口密度,定防治对象田。l科学用药:前期少用杀虫剂,以保护穗期为重点。l防治指标:穗期常规稻百丛10001500头,杂交稻百丛15002000头。l防治适期:抓准在低龄若虫盛发期用药防治。l药剂:速灭威、噻嗪酮、氟虫腈等注意事项:喷药时应对准基部,并且田间要保持一定水层水稻主要虫害5、白背飞虱水稻主要害虫5、白背飞虱l白背飞虱在我省年长江以南年发生45代,淮河以北24代,其为害状生活习性和褐飞虱大体相同。成虫有趋势光性,趋绿性和远距离迁飞特性。夏初多雨,盛夏突然干旱,有利于白背飞虱发生危害。l危害特点、防治方法与褐飞虱相似水稻主要害虫6、灰飞虱l灰飞虱在我省稻区年发生56代,是3种稻飞虱中发生最早的一种,主要为害早中稻秧田和本田分蘖期的稻苗,除成虫若虫刺吸为害外,它对水稻造成危害主要是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条纹叶枯病,其传毒所造成的损失远大于直接刺吸为害。水稻主要害虫6、灰飞虱l防治策略以治虫防病为目,采取“狠治1代,控制2代”的防治策略。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机要抓住1、2代成虫迁飞高峰期和2、3代若虫孵化高峰期,将灰飞虱集中消灭在秧田和本田初期。水稻主要害虫稻飞虱l50%敌敌畏噻嗪酮乳油防治水稻田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舒城药剂处理有效成份用量(克/公顷)末次药后防效(%)(各重复平均值)差 异显著性50%敌敌畏噻嗪酮乳油75089.78 a A937.590.22 a A112590.28 a A80%敌敌畏乳油96090.06 a A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12.583.01 a A水稻主要害虫稻飞虱l20%速灭威乳油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舒城药剂处理有效成份用量(g a.i./hm2)药后7天防效(%)差异显著性20%速灭威乳油45083.19 c C52587.94 b A60090.19 a A20%速灭威乳油(对照)52587.69 b A水稻主要害虫7、稻蓟马l发生规律稻蓟马在我省一年发生1014代,以成虫在三麦、游草、看麦娘、草芦、早熟禾等禾本科植物的心叶里或基部青绿的叶鞘间越冬。越冬成虫翌年3月中下旬,先在幼嫩的禾本科杂草上产卵繁殖,4月下旬或5月份田间秧苗露青后,成虫大量侵入秧田,以后便在各种类型的秧、本田辗转为害,当气温高于28,虫口密度即迅速下降,晚秋水稻收割前便转移至越冬寄主上繁殖;各地因气候条件和水稻栽培制度不同,稻蓟马盛发为害期不一,在我省5月至7月上中旬是主要为害季节。水稻主要害虫7、稻蓟马l危害特点80年代后随着双季稻面积压缩,为害有下降趋势,但在稻作混种特别是杂效稻制种区,受害仍严重。稻蓟马在水稻秧苗3叶期至分蘖期,以成虫和12龄幼虫锉吸叶片表皮吮吸法液,开始出现苍白色斑痕,后叶片失水纵卷,受害重时,秧苗成片枯焦;抽穗扬花后为害形成花壳和空秕粒。水稻主要害虫7、稻蓟马l防治防治稻蓟马目前仍以药剂防治为主。防治时应掌握以苗情为基础,虫情为依据,主攻若虫,药打盛孵期的原则,但对虫量较大的田块,则以在成虫盛发期防治为宜。防治指标为:秧苗35叶期卷叶率为10%30%。最好选用长效农药,如果用短效农药,必须注意连续查治。药剂:杀虫双、乐果、双硫磷、二氯苯醚菊酯等 水稻主要害虫8、稻水象甲l是水稻上重要的危险性检疫害虫,也是我国进境二类检疫性害虫。多年来安徽省一直将稻水象甲作为重点检疫对象进行监测,2001年5月在安徽省桐城市大关镇发现稻水象甲危害,2002年在铜陵舒城相继发生。水稻主要害虫8、稻水象甲l发生规律:据桐城市植保站观察,该害虫在当地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越冬代成虫初见于3月下旬,4月中旬在田边禾本科杂草上为害;早稻秧田揭膜后即受危害,之后随早稻移栽向大田扩散;早稻大田成虫盛发期在5月中旬,田间成虫高峰期维持20天左右;1代幼虫5月底初见,6月上旬大量转株为害;1代成虫始见于7月中旬,先集中在双晚秧田危害,后随双晚移栽,分散到大田危害。稻水象甲传播途径广,速度快,可依靠自身的飞翔作短距离传播,还可以借助风力流水以及人为调运稻草秧苗稻谷及使用的运输工具作远距离传播。水稻主要害虫8、稻水象甲l危害特点:成虫以管状喙咬食秧苗茎叶,被害心叶抽出后,轻的呈现一横排小孔,重的秧叶折断,飘浮水面。幼虫食害稻株幼嫩须根,致叶尖发黄,生长不良。严重时不能抽穗,或造成秕谷,甚至成片枯死。水稻主要害虫8、稻水象甲l防治 加强检疫农业防治l由于稻水象甲只有在有水情况下才能完成生活史,且水稻被害后自身有一定的补偿能力,因此提倡旱育秧,种植抗性品种。外省的研究表明,选用发根能力强的品种;培育壮秧;适期晚播,在一定程度上避开成虫危害盛期和产卵盛期,推迟水稻受害敏感期;能减轻水稻产量损失。生物防治l据报道,稻田有鱼类家禽蜘蛛鸟类线虫菌类等20多种生物取食或寄生稻水象甲 水稻主要害虫8、稻水象甲l防治 化学防治:l原则:“狠治越冬代成虫,兼治第1代幼虫挑治第1代成虫”。l防治最佳时期:早稻秧田揭膜后成虫迁入高峰期;本田成虫高峰期(在插秧苗后510天);一代幼虫高峰期(在插秧后1622天)。l防治药剂:氟虫腈、毒死蜱、三唑磷等 水稻主要害虫9、中华稻蝗l发生规律该虫在我省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主要将卵产在大堤外洲内湖田埂等处的土表层越冬。越冬卵于5月中下旬陆续孵化,6月初至8月中旬田间各龄若虫重叠发生。7月中旬至8月中旬羽化为成虫,9月中下旬为成虫产卵盛期,9月下旬至11月初成虫陆续死亡。水稻主要害虫9、中华稻蝗l危害特点成、若虫食叶成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光,仅残留叶脉。l防治稻蝗喜在田埂、地头、渠旁产卵。发生重的地区组织人力铲埂、翻埂杀灭蝗卵,具明显效果。抓住3龄前稻蝗群集在田埂、地边、渠旁取食杂草嫩叶特点,突击防治。当进入34龄后常转入大田,当百株有虫10头以上时,应及时喷施杀虫剂。大面积发生时应使用飞机防治。水稻主要害虫10、白翅叶蝉l发生规律浙江、安徽、湖南年生3代,再往南年生36代。以成虫在麦田、绿肥田及避风向阳的杂草上越冬。翌春,越冬成虫先在麦田为害,当早稻出苗后,即迁入为害、繁殖,后向早稻本田或晚稻田上扩展,晚稻进入收获季节,该虫又迁飞到越冬寄主上。水稻主要害虫10、白翅叶蝉l危害特点成、若虫刺吸叶片汁液,受害叶片初现零星小白点,后连成点状条斑,或白色条斑最终变为褐色,似火烧,影响生长发育和千粒重。水稻主要害虫10、白翅叶蝉l防治早稻、晚稻的秧田,应在拔秧前5天喷药,对压低后期虫口数量有明显效果。水稻主要害虫11、稻小潜叶蝇危害特点l幼虫潜入稻苗叶片组织内,取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初出现芝麻大小的黄白色“虫泡”,继续为害造成黄白色或枯死的不规则虫道,稻叶组织的破坏,引起水分渗入、致叶片腐烂,造成死苗。水稻主要害虫11、稻小潜叶蝇发生规律l稻小潜叶蝇是一种低温下发生的害虫。早春第l代为害麦叶,也寄生看麦娘、稗草、李氏禾和雀稗等杂草,第2代转至双季早稻。成虫,有趋糖蜜习性,对低温适应性强;卵产在近水叶边或叶尖上,下垂或平伏水面的叶片上尤多,每叶l3粒,多达10余粒。幼虫,潜入叶片内为害,并有转叶为害习性,老熟后在潜道中化蛹。在江浙,春寒多雨,北方56月间低温,雨水多,均有利于发生。在成虫盛发期,凡早播早插,叶色嫩绿、叶片45张的稻苗易遭为害,深水灌溉、地面不平、低洼的稻田,稻苗嫩弱,叶软下披水面的受害更重。水稻主要害虫11、稻小潜叶蝇防治l农业防治在冬春季清除田边、沟边、低湿地的禾本科杂草,减少虫源,从而减轻水稻的为害。培育壮秧;浅水勤灌。l化学防治重点是早稻秧苗和早播早插生长嫩绿的小苗早稻田。水稻主要害虫12、大螟l危害特点基本同二化螟。幼虫蛀入稻茎为害,也可造成枯梢、枯心苗、枯孕穗、白穗及虫伤株。大螟为害的孔较大,有大量虫粪排出茎外,又别于二化螟。大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蛀孔大、虫粪多,且大部分不在稻茎内,多夹在叶鞘和茎秆之间,受害稻茎的叶片、叶鞘部都变为黄色。大螟造成的枯心苗田边较多,田中间较少,别于二化螟、三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水稻主要害虫12、大螟l防治对第一代进行测报,通过查上一代化蛹进度,预测成虫发生高峰期和第一代幼虫孵化高峰期,报出防治适期。有茭白的地区冬季或早春齐泥割除茭白残株,铲除田边杂草,消灭越冬螟虫。根据大螟趋性,早栽早发的早稻、杂交稻、以及大螟产卵期正处在孕穗至抽穗或植株高大的稻田是化防之重点。防治策略:狠治一代,重点防治稻田边行。药剂:杀虫双、杀螟丹、敌百虫、乐果等。水稻主要害虫综合防治l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目前种植面积超过2800万公顷,年产量达1.7亿吨以上。每年由于虫害的发生,都会造成大面积的减产,成为阻碍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水稻虫害种类很多如防治不好,将损失稻谷1540,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因此,做好水稻虫害的防治,才能确保水稻丰产丰收。水稻虫害防治方法很多,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为了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目的,通常综合采用各种措施,防治水稻虫害。水稻主要害虫综合防治l推广抗病虫的优良品种 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和抗(耐)虫的水稻品种,有效抵抗水稻虫害的发生。通过多年的水稻抗虫品种的选育和优良品种的杂交培育工作,目前在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抗虫基因的选育和推广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水稻主要害虫综合防治l保护和利用天敌 稻田天敌种类丰富,蜘蛛、寄生蜂、黑肩绿盲蝽、步甲、蜻蜓和青蛙等,对害虫有较强的自然控制作用。创造良好的天敌繁殖生境、使用对天敌安全的杀虫剂或生物药剂,维护稻田生态平衡,发挥自然控害作用,减轻病虫的发生。提倡秧苗移植后30天内不施用杀虫药剂;保留田埂杂草;早稻收割后田埂留草把,每3米一把,改善天敌渡夏环境。水稻主要害虫综合防治l农业措施统一品种、统一熟期,减少桥梁田;水稻收获后及时处理稻草、犁耙沤田,降低虫源基数。培育无虫壮秧,推广抛秧技术,提高稻株的抗逆性。实施平衡施肥,避免稻株徒长、稻叶过绿和提前封行。科学管水,做到前期浅水分蘖,够苗及时露晒田,中期回水抽穗,后期干湿交替,改善农田生态条件,减轻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的发生为害。水稻主要害虫综合防治l化学防治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