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病害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503985 上传时间:2024-06-3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0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棉花病害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棉花病害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棉花病害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第五章 棉花病害棉花病害全世界已知120多种,中国报道40多种,其中主要有苗病、铃病、枯萎病和黄萎病,每年造成的产量损失约10-15%。1苗期病害在各大棉区都普遍发生,黄河流域棉区苗病率有时高达50%,死苗率达510%,造成棉田缺苗断垄。枯萎病和黄萎病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我国个别省、地发生,80年代已遍及我国21个省、市、自治区,危害十分严重,估计年损失皮棉达10万吨以上。棉花烂铃在黄河流域多雨年份极为严重,造成产量损失达1030%,并使纤维品质变劣。苗病、枯萎病、黄萎病、铃病造成损失严重,多年来一直是棉花研究和防治的主要对象,加强对这些病害的研究和防治是保证棉花高产、优质的关键。2中国按自然区域可划分为五大棉区,各棉区的病害发生种类不同。黄河流域棉区,即秦岭、伏牛山、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北部特早熟棉区以南,西起陇海,东至海滨。苗期以立枯病为主,红腐病和炭疽病也有发生,枯萎及黄萎病混合发生,铃病中疫病烂铃最普遍,其次为红腐病烂铃,炭疽病烂铃则较轻。西北内陆棉区,六盘山以西,包括新疆、甘肃的河西走廊,甘肃和宁夏沿黄河灌区。黄萎病发生轻,枯萎病、炭疽病、黑根病等较重,局部地区角斑病严重,苗病不突出,烂铃很少发生。3北部特早熟棉区,千山山脉以西、西北内陆棉区以东,包括辽宁大部、晋中、陕北及陇东。苗病较重,黄萎病为主,枯萎病、铃病亦有发生。华南棉区以铃病为主,棉枯萎病及黄萎病也有发生。长江流域棉区苗期以疫病、炭疽病发生较多,立枯病和红腐病也有发生,枯萎病发生较重,黄萎病在局部地区发生,铃病中以疫病烂铃最普遍,中、下游地区炭疽病烂铃也相当严重。4棉苗病害棉苗病害主要有根病和叶病两大类10多种:近年苗病病原分析研究发现,大多数苗病是由多种病原复合侵染所引起的。从绝大多数病苗可分离到炭疽、红腐和立枯三种病原物。根病类发生在子叶期至片真叶期,由于根茎过于幼嫩抗病能力弱,易遭受病菌侵染而腐烂,最常见的有种:、立枯病、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病幼嫩茎靠近地面处出现淡黄色病斑,再后病斑围绕嫩茎,形成黑褐色腐烂,造成弱苗乃至枯死。5、炭疽病、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ossypii)。病苗在根茎交界处出现红褐色条斑,组织硬化、凹陷、开裂,严重时病部变黑,称之为黑根病,湿度大时病斑上有红色黏稠胶状物,幼苗枯死乃至死亡。、红腐病、红腐病(Fusarium moniliforme)。又叫烂根病,芽苗出土前就开始发病,棉虽已发芽,但幼芽变为黄褐色,腐烂死亡。子叶期发病,根尖同黄变褐,而后根全部变为黄褐色,嫩茎和根变肥、肿大,有分段的黄褐色病斑,后变黑褐色、干腐乃至死亡。猝倒病猝倒病(Pytium aphanidermatum)、疫病疫病(Phytophthora spp.)。6叶病类发生在棉苗的子叶或真叶上。、黑斑病、黑斑病(Alternaria spp.)。主要发生在-片真叶期。黑斑病的病斑最初紫红色,周围有紫红色圈,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叶柄上病斑黄褐色,后形成环切斑,致使叶片脱落。、茎枯病、茎枯病(Ascochyta gossypii)。从棉苗后期到成株期均能发生,为害叶片和嫩梢。叶片上病斑呈淡褐色,近圆形,边缘紫红色,斑内可见一些小黑点(病菌的孢子器)。嫩梢上及叶柄上为褐色梭形,可引起嫩梢枯死,叶柄及叶片凋萎。7、角斑病、角斑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发生在子叶、真叶及嫩茎上,病斑最初呈水渍状,后变黑褐色。在真叶上,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有时病斑沿叶脉发展呈长条弯曲状。子叶上病斑沿叶柄发展可侵染到子叶节。嫩茎上的病斑呈黑绿色,发展成黑褐色条。、苗期枯萎病。、苗期枯萎病。子叶期即可发生,定苗前后达到高峰。病苗叶片上出现褪色斑,斑内的微细叶脉变黄,呈黄色网状纹,也有子叶变紫红色,出现紫色网状纹。病苗根茎外表无症状,但茎内的木质部呈褐色条纹,最后病苗萎蔫枯死。8防治棉苗病害的措施是根据病害的传播途径和侵染特点而制定的,通过培育壮苗早发、消灭种子和土壤中的病原。培育壮苗早发,首先要精选种子,其次要适期播种、足墒播种。播后遇雨要及时中耕破除板结,并尽量减少种子在土中的萌芽时间。9消灭种子带菌,通常采用“三开一凉“温水(55C-60C)浸种0.5h的办法。用杀菌剂拌种:常用的杀菌剂有五氯硝基苯,多菌灵,代森锰锌,托布津以及甲基立枯磷等,一般按有效成分计算,用干种子量的0.3-0.5%左右与温水浸过的棉籽(晾至绒毛微白后)拌匀即可。叶部病害可喷洒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上述杀菌剂无论用于拌种、浸种还是喷洒时均可与杀虫剂混合使用,以便病虫兼治。10棉花根腐病和黄萎病11棉花立枯病Rhizoctoniadamping-off12棉花立枯病1314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wiltofcotton)分布:世界分布,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现在我国北方棉区较南方棉区重。发病时期:苗期到花期,花期为发病高峰。症状:黄斑型、枯斑型(掌状枯斑型、西瓜皮型)、落叶型(光杆型)。病原菌:寄主范围广。可产生轮枝毒素(酸性糖蛋白)致萎。25-28度的气温和多雨水利于发病。发病规律:病残体(病叶)越冬传播。远距离传播靠带菌棉籽。通过伤口或直接入侵根系,扩展进入导管并在其中定殖。15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wiltofcotton)16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wiltofcotton)17棉花枯萎病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 of cotton)分布:分布:几乎遍布世界。在我国棉区较重。几乎遍布世界。在我国棉区较重。发病时期:发病时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受害,各生育阶段均可受害,3-4片真叶期片真叶期及蕾期为发病高峰期。及蕾期为发病高峰期。棉花枯萎病菌能在棉株整个生长季节侵染和棉花枯萎病菌能在棉株整个生长季节侵染和危害棉花。棉苗于播种后一个月左右即可显症,危害棉花。棉苗于播种后一个月左右即可显症,定苗前后至现蕾期出现定苗前后至现蕾期出现第一个发病高峰第一个发病高峰,引起,引起棉苗大量萎蔫和死亡。在夏季高温季节,棉花棉苗大量萎蔫和死亡。在夏季高温季节,棉花植株生长势加强而病菌的生长受到抑制,病势植株生长势加强而病菌的生长受到抑制,病势停止发展,症状隐蔽。及至秋季多雨,气温下停止发展,症状隐蔽。及至秋季多雨,气温下降,病菌又恢复生长旺盛,棉株再度出现降,病菌又恢复生长旺盛,棉株再度出现第二第二个发病高峰。个发病高峰。18症状:症状:因品种和环境而异。苗期有青枯型、因品种和环境而异。苗期有青枯型、半边黄型、半边黄型、黄色网纹型、皱缩型、紫红型、黄化型黄色网纹型、皱缩型、紫红型、黄化型;蕾期有蕾期有半边黄型、皱缩型、枯斑型和顶枯型。上述各半边黄型、皱缩型、枯斑型和顶枯型。上述各类症状类型病株的类症状类型病株的内部病变内部病变,是在根部、茎部、,是在根部、茎部、叶柄的导管部分变为黑褐色或黑色。在根、茎、叶柄的导管部分变为黑褐色或黑色。在根、茎、叶柄纵剖面木质部,有黑色或深褐色条纹,即叶柄纵剖面木质部,有黑色或深褐色条纹,即为受病菌侵染后变色的维管束部分。为受病菌侵染后变色的维管束部分。病原菌:病原菌:尖镰孢菌萎蔫专化型(尖镰孢菌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目前根据致病性目前根据致病性分为分为7个生理小种。寄主范围较广。个生理小种。寄主范围较广。19棉花枯萎病20棉花枯萎病21棉花枯萎病(Fusariumwiltofcotton)22棉花枯萎病23棉花枯萎病(Fusariumwiltofcotton)24棉花枯萎病25棉花枯萎病(Fusariumwiltofcotton)26棉花枯萎病27棉花枯萎病(Fusariumwiltofcotton)28棉花枯萎病(Fusariumwiltofcotton)29棉花枯萎病(Fusariumwiltofcotton)30异核现象异核现象是半知菌普遍具有的特性,对于是半知菌普遍具有的特性,对于半知菌异核体的产生及随之发生的半知菌异核体的产生及随之发生的准性生殖准性生殖是是菌系形态及致病力变异的主要原因。菌系形态及致病力变异的主要原因。Dickinson(1932)首次在镰刀菌中观察到异核现象。首次在镰刀菌中观察到异核现象。徐孝华徐孝华(1987)分析了我国浙江、新疆、北分析了我国浙江、新疆、北京等地的京等地的37个枯萎病菌菌株的异核现象,发现个枯萎病菌菌株的异核现象,发现其中其中12个菌株在培养性状和孢子形成等特性上个菌株在培养性状和孢子形成等特性上有所不同。经纯化得到有所不同。经纯化得到3种不同类型的稳定菌株,种不同类型的稳定菌株,这这3种类型菌系的地理分布、核型比例和致病力种类型菌系的地理分布、核型比例和致病力都有差异。史大刚等都有差异。史大刚等(1991)证明在新疆吐鲁番地证明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病菌在田间能够以异核体存在,这可能是区,病菌在田间能够以异核体存在,这可能是新生理型产生的重要因素。新生理型产生的重要因素。31发病规律发病规律:越冬:越冬:土壤带菌、病残体带菌和种子带菌土壤带菌、病残体带菌和种子带菌,根系入侵根系入侵,危害维管束。危害维管束。20-27度的土温和度的土温和60-75%的土壤含水量利于的土壤含水量利于发病。发病。线虫与发病密切相关。线虫与发病密切相关。中棉抗病中棉抗病,陆地棉中感陆地棉中感,海岛棉高感。海岛棉高感。镰刀菌毒素及菌丝堵塞导管与致病有关。镰刀菌毒素及菌丝堵塞导管与致病有关。32传播:传播:棉棉花花枯枯萎萎病病远远距距离离传传播播,是是借借助助于于附附着着在在种种子子上上的的病病原原体体。棉棉花花种种子子外外部部和和内内部部都都可可携携带带枯枯萎萎病病菌菌,但但不不同同地地区区,不不同同年年份份棉棉花花种种子子带带菌菌的的数数量量相相差差悬悬殊殊,其其幅幅度度在在0.1-6.6%不不等等,不不同同棉棉花花品品种种,不不同同年年份份,种种子子上上携携带带枯枯萎萎病病菌数量不同。菌数量不同。另另一一传传播播途途径径是是施施用用未未充充分分腐腐熟熟的的棉棉籽籽饼饼肥肥料料。黄黄仲仲生生等等的的研研究究证证实实,棉棉花花枯枯萎萎病病菌菌可可以以通通过过猪猪、牛牛消消化化道道而而不不丧丧失失致致病病力力。因因此此用用病病杆杆、病病叶叶及及带带菌菌棉棉饼饼、棉棉籽籽壳壳做做饲饲料料时时,必必须须经经过过加加温温煮煮沸沸30 min进进行行消消毒毒处处理理;杀杀死死病病原菌,以杜绝后患。原菌,以杜绝后患。33棉枯萎病的传播途径除上所述之外,棉枯萎病的传播途径除上所述之外,病区的棉杆,灌溉时的串灌、漫灌,以及病区的棉杆,灌溉时的串灌、漫灌,以及风、雨、农具等也都可以成为传播媒介。风、雨、农具等也都可以成为传播媒介。因此要注意和保持田间操作的科学程序,因此要注意和保持田间操作的科学程序,及时进行必要的防治处理。及时进行必要的防治处理。34Bacterialblight35Bacterialblight36棉花茎枯病Ascochyta gossypii37枯萎病和根结线虫38 棉铃病害棉铃病害棉铃病害在不同地区、年份差别很大。一般西棉铃病害在不同地区、年份差别很大。一般西北干旱地区发病少危害轻,黄河、长江流域一般年北干旱地区发病少危害轻,黄河、长江流域一般年份损失约份损失约2030%,严重时损失皮棉达,严重时损失皮棉达5060%,并严重损害棉花的纤维品质。并严重损害棉花的纤维品质。我国已发现的烂铃病原物约有我国已发现的烂铃病原物约有20种,常见有苎种,常见有苎麻疫菌麻疫菌(Phytophthora boehmeriae)、棉小丛壳菌即、棉小丛壳菌即普通炭疽病菌普通炭疽病菌(Glomerella gossypii)、印度刺盘孢菌、印度刺盘孢菌即印度炭疽病菌即印度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indicum)、棉色二、棉色二孢菌即黑果病菌、黄单胞杆菌即角斑病菌、镰孢菌孢菌即黑果病菌、黄单胞杆菌即角斑病菌、镰孢菌即红腐病菌、红粉病菌、根霉菌即红腐病菌、红粉病菌、根霉菌(Rhizopus nigricans)、链格孢菌、曲霉菌、青霉菌、丝核菌、链格孢菌、曲霉菌、青霉菌、丝核菌等。等。39铃病一般以铃病一般以疫病疫病及及红腐病红腐病为主,普通炭为主,普通炭疽病亦常发生。疽病亦常发生。我国棉铃疫菌属于我国棉铃疫菌属于苎麻疫菌苎麻疫菌,在国外未,在国外未见报道。我国自见报道。我国自60年代后因采用高产栽培技年代后因采用高产栽培技术,水肥充足,铃疫病急剧增长,多为害棉术,水肥充足,铃疫病急剧增长,多为害棉株下部的大铃,发病极快,株下部的大铃,发病极快,35天内全铃腐天内全铃腐烂。疫病不但能为害棉铃,而且还发现能侵烂。疫病不但能为害棉铃,而且还发现能侵染幼苗的根、茎与子叶,但不同菌系致病力染幼苗的根、茎与子叶,但不同菌系致病力有差别。有差别。40目前我国对铃病防治主要采用栽培管理措施,目前我国对铃病防治主要采用栽培管理措施,改善棉田生态环境以减少铃病危害。如清洁棉田、改善棉田生态环境以减少铃病危害。如清洁棉田、轮作、种子处理、控制灌排水、合理施肥、高畦栽轮作、种子处理、控制灌排水、合理施肥、高畦栽培、及时整株、控制株形及早摘病铃等。培、及时整株、控制株形及早摘病铃等。此外在抗病品种的选育中,也开始注意抗逆性,此外在抗病品种的选育中,也开始注意抗逆性,如如“中中12”在育种过程中注意多抗逆性,以提高对铃在育种过程中注意多抗逆性,以提高对铃病的抗性,因而病的抗性,因而“中中12”具有一定的抗铃病特性。在具有一定的抗铃病特性。在使用烂铃较少品种的基础上,结合施用生长调节剂,使用烂铃较少品种的基础上,结合施用生长调节剂,如缩节胺,调节株形使棉花株形紧凑、棉田通风透如缩节胺,调节株形使棉花株形紧凑、棉田通风透光、结铃提早、较早收花、并兼用内吸杀虫杀菌剂光、结铃提早、较早收花、并兼用内吸杀虫杀菌剂与生长调节剂,复配新研制成的保铃剂新农药,在与生长调节剂,复配新研制成的保铃剂新农药,在棉株生长中期适时施用,有综合调节株形和防治棉棉株生长中期适时施用,有综合调节株形和防治棉铃虫和烂铃效果。铃虫和烂铃效果。41棉花病害综合防治棉花病害综合防治棉花枯萎病是由种子带菌,在土壤中定殖棉花枯萎病是由种子带菌,在土壤中定殖为害的维管束病害。一旦传入棉田,很难根治,为害的维管束病害。一旦传入棉田,很难根治,因此对于棉花枯萎病的防治必须从杜绝病原传因此对于棉花枯萎病的防治必须从杜绝病原传入着手,综合考虑下列途径:入着手,综合考虑下列途径:1.严格植物检疫制度,防止病源扩大蔓延严格植物检疫制度,防止病源扩大蔓延 世世界界上上许许多多国国家家以以及及我我国国都都把把棉棉花花枯枯萎萎病病作作为为检检疫疫对对象象,控控制制病病害害传传播播为为害害。国国内内目目前前枯枯萎萎病病田田面面积积约约为为棉棉田田总总面面积积的的1/3,但但无无病病田田仍仍占占多多数数。保保护护这这些些无无病病田田是是防防治治棉棉枯枯萎萎病病的的当当务之急。务之急。422.铲除零星病株铲除零星病株 棉棉田田中中的的零零星星枯枯萎萎病病株株是是扩扩大大成成为为重重病病田田的的隐隐患患,零零星星病病田田具具有有转转化化为为无无病病田田和和重重病病田田的的两两种种可可能能,不不加加彻彻底底根根治治,其其后后果往往是严重的。果往往是严重的。现现行行有有效效的的棉棉枯枯萎萎病病铲铲除除剂剂如如氯氯化化苦苦(三三氯氯硝硝基基甲甲烷烷)90%乳乳剂剂、棉棉隆隆、农农用用氨氨水水和和DD乳乳剂剂等等。在在拔拔除除病病株株后后,在在病病株株局局部部施施用用上上述述农农药药,可可以以铲铲除除棉棉枯枯萎萎病病菌菌。氯氯化化苦苦有有剧剧毒毒,使使用用时时要要严严格格按按照照操操作作规规程程进行,防止中毒。进行,防止中毒。433.田间清洁和轮作防病田间清洁和轮作防病 枯枯萎萎病病株株的的残残枝枝落落叶叶都都可可带带菌菌,因因此此要要求求在在田间操作时,把这些残体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田间操作时,把这些残体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北北方方棉棉区区可可用用禾禾谷谷类类作作物物与与棉棉花花进进行行3年年以以上上的的轮轮作作,以以减减轻轻枯枯萎萎病病为为害害。南南方方棉棉区区有有种种植植水水稻稻条条件件的的田田块块,实实行行3年年水水稻稻、1年年棉棉花花的的轮作,防病效果十分明显。轮作,防病效果十分明显。4.种植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防治棉花枯萎病是最为经济、种植抗病品种防治棉花枯萎病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有效的措施。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