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对于胃肠胀气的认识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1490455 上传时间:2024-06-29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89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医对于胃肠胀气的认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浅谈中医对于胃肠胀气的认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浅谈中医对于胃肠胀气的认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中医对于胃肠胀气的认识 郭华1浅谈中医对于胃肠胀气的认识 病名 症状病因 病机治法 方药2病名 症状病因 病机治法 方药2中医对于肠胀气病名的认识腹胀,病证名。出自于灵枢水胀等篇即腹部胀大或胀满不适。可以是一种主观上的感觉也可以是一种客观上的检查所见感到腹部的一部分或全腹部胀满,通常常伴有相关的症状,如呕吐、腹泻、嗳气等发现腹部一部分或全腹部膨隆。3中医对于肠胀气病名的认识腹胀,病证名。感到腹部的一部分或全腹腹胀的症状表现腹部膨隆上腹部膨隆多见于胃或横结肠积气中腹部及全腹部膨隆多见于小肠积气下腹部或左下腹部膨隆多见于结肠积气胃型蠕动波幽门梗阻上腹部肠型肠蠕动波肠梗阻肠鸣音亢进减弱压痛肌紧张腹膜炎4腹胀的症状表现腹部膨隆上腹部膨隆多见于胃或横结肠积气胃型幽门伴随症状(1)腹胀伴腹痛:腹胀伴腹痛:(2)腹胀伴呕吐:腹胀伴呕吐:(3)腹胀伴嗳气:腹胀伴嗳气:(4)腹胀伴便秘:腹胀伴便秘:(5)腹胀伴腹泻:腹胀伴腹泻:(6)腹胀伴肛门排气增加:腹胀伴肛门排气增加:(7)腹胀伴发热:腹胀伴发热:(8)腹胀伴肠型或振水音:腹胀伴肠型或振水音:(9)腹胀部位腹胀部位:上腹部膨胀者多见于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部膨胀者多见于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肝硬化,幽门梗阻,胃扩张或胃癌,肝硬化,幽门梗阻,胃扩张或胃癌,胰腺癌等胰腺癌等;中上腹部膨胀多见于肝,胆道病变,肝曲综合征等中上腹部膨胀多见于肝,胆道病变,肝曲综合征等;左上腹部膨胀多见于胃疾病,脾曲综合征等左上腹部膨胀多见于胃疾病,脾曲综合征等;左下腹膨胀多见于结肠胀气左下腹膨胀多见于结肠胀气(例如巨结肠例如巨结肠);全腹部胀气多见于小肠或结肠腔内积气过多,麻痹性肠梗阻等。全腹部胀气多见于小肠或结肠腔内积气过多,麻痹性肠梗阻等。伴剧烈腹痛时应考虑有伴剧烈腹痛时应考虑有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胰腺炎胰腺炎肠梗阻肠梗阻急性腹膜炎急性腹膜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肠扭转肠扭转肠套叠等病变的可能肠套叠等病变的可能多见于幽门梗阻,肠梗阻等病变多见于幽门梗阻,肠梗阻等病变其次可见于肝胆道及胰腺病变其次可见于肝胆道及胰腺病变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吞气症等功能性病变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吞气症等功能性病变有时也可发生呕吐有时也可发生呕吐 常见于吞气症常见于吞气症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溃疡病及幽门梗阻等胃下垂,溃疡病及幽门梗阻等多见于习惯性便秘多见于习惯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便秘型)肠梗阻,左半结肠癌等肠梗阻,左半结肠癌等 多见于急性肠道感染多见于急性肠道感染肝硬化肝硬化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多见于食物在肠道发酵后多见于食物在肠道发酵后结肠内气体过多,肠易激综合征等结肠内气体过多,肠易激综合征等 多见于伤寒多见于伤寒急性肠道炎症急性肠道炎症肠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及败血症等结核性腹膜炎及败血症等 腹胀伴肠型或异常蠕动波多见于肠梗阻腹胀伴肠型或异常蠕动波多见于肠梗阻如胃部有振水音时如胃部有振水音时多考虑为胃贮留或幽门梗阻多考虑为胃贮留或幽门梗阻 5伴随症状(1)腹胀伴腹痛:(2)腹胀伴呕吐:(3)腹胀伴嗳气病名 症状病因 病机治法 方药6病名 症状病因 病机治法 方药6西医:腹胀是由于胃肠道内存在过量的气体,以腹部胀大、皮色苍黄、甚至脉络暴露、腹皮绷急如鼓为特征,其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如下:食物食物发酵酵吸入吸入空气空气胃胃肠道道中气体中气体吸收障吸收障碍碍胃胃肠道道内气体内气体排出障排出障碍碍7西医:腹胀是由于胃肠道内存在过量的气体,以腹部胀大、皮色苍黄1胃肠道疾病(1)胃部疾病:常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扩张及幽门梗阻等。(2)肠道疾病:常见于肠结核、痢疾、肠梗阻及习惯性便秘等。(3)其它:胃肠神经官能症。2肝、胆与胰腺疾病 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变,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及胰腺炎等。3腹膜疾病 常见于急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等。4心血管疾病 常见于心力衰竭、肠系膜动脉硬化症、肠系膜动脉梗塞等。心绞痛和心律失常亦可反射性地引起腹胀。5急性感染性疾病 如败血症、重症肺炎及伤寒等。6其它 可见于手术后肠麻痹、肺气肿、哮喘病、低钾血症、吸收不良综合征、脊髓病变、药物反应、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结缔组织疾病及甲减等。引起腹胀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以下6种:8引起腹胀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以下6种:8诸病源候论腹胀候:“腹胀者,由阳气外虚、阴气内积故也。阳气外虚受风冷邪气,风冷,阴气也。冷积于府脏之间不散,与脾气相壅,虚则胀,故腹满而气微喘。”9诸病源候论腹胀候:“腹胀者,由阳气外虚、阴气内积故也。中医:腹胀病因病机(1)脾胃损伤 由于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或营养不良,均会损伤脾胃,使脾失健运,升降失节,气滞不能正常运行而致脘腹胀满。(2)情志因素 由于情志不舒畅,肝气因而郁结,气机失调,可致气急腹胀。(3)湿热蕴结 夏秋季节外感湿热之邪,不得宣化,壅滞于中焦,气机郁阻,使脾胃升降功能失调,以致胸闷腹胀。(4)中寒 多食冷饮或衣被过薄,感受寒邪,寒邪直中脾胃,使脾阳不振,不能温化水湿,水谷精微物质不能输布,壅积于中焦而成腹胀。此外,肝伤则气血凝滞,脉络阻塞,形成积聚。病久伤肾,肾阳不足,无以温养脾土,蒸化水湿,肾阴亏损,肝失滋养,均可导致腹胀。10中医:腹胀病因病机(1)脾胃损伤 由于饮食不节、饥饱无度,或病名 症状病因 病机治法 方药11病名 症状病因 病机治法 方药11古代中医辨证及方药张氏医通胀满:“腹胀诸证,虽属寒者多,属热者少,然世治胀,喜用辛温散气之药。有气虚不能裹血,血散作胀,必其人大便不紧,或时结时溏,溏则稍减,结则渐加;小便清利,甚则浑白如泔,其脉缓大而滞,气口益甚,慎不可用辛温耗气之药,宜四君子去白术加木香、泽泻、当归、芍药以固其气中之血。有血虚不能敛气,气散作胀,必其人烦热便燥,小便黄数,其脉浮数而弦,人迎尤甚,慎不可用苦寒伤胃之药,宜四物汤去地黄加黄芪、肉桂、甘草、煨姜,以和其血中之气。外因六气成胀,藿香正气散;内因七情成胀,沉香降气散。忧思过度,致伤脾胃,心腹臌胀,喘促烦闷,肠鸣气走,漉漉有声,大小便不利,脉虚而涩,局方七气汤。浊气在上,则生瞋胀,生姜泻心汤加木香、厚朴。(简明医彀主张用木香顺气汤)。脾胃不温,不能腐熟水谷而胀,附子理中汤。肾脏虚寒,不能生化脾土而胀,济生肾气丸。”对于忧思伤及心脾,腹胀兼有喘促、呕逆、肠鸣、二便不利者。可用苏子汤。它如食积、虫积等亦可致腹胀。12古代中医辨证及方药张氏医通胀满:“腹胀诸证,虽属寒者多现代中医对于腹胀的辨证分型腹胀一般分以下几种类型:一、气滞作胀:患者自觉上腹部胀满堵塞,连及肝区和后背,甚则因胀致痛,每因生气或情志刺激诱发或加重,伴有烦躁易怒,恶心呕吐,食少嗳气,甚至吞酸等。治以疏达肝气、和胃降逆。方用逍遥散加减。二、脾虚腹胀:肝炎日久,长期食欲不振,食少腹胀,食后加重,伴有四肢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大便干稀不调、小腹重坠、四肢不温或有轻度水肿。治以健脾消胀、升清降浊。方用六君子汤加减。三、血瘀腹胀:病人小腹部持续性胀满,昼轻夜重,形体消瘦,面色苍白,指甲青紫、微血管怒张,舌绛脉涩。查体可见肝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等。方用八珍汤加减。四、湿热腹胀:胃脘少腹胀满,甚至满腹胀,持续不能缓解,多吃油腻则更甚,伴有烦躁,口渴不想喝水,头晕不清、恶心、厌油腻,大便粘滞不爽,放屁恶臭、小便黄赤等。治以利湿为主,兼以清热、调肠理气。方用木香顺气散加减。13现代中医对于腹胀的辨证分型腹胀一般分以下几种类型:13中成药非处方药木香顺气丸 主要成分为木香,砂仁、香附(醋炙)、槟榔、陈皮、厚朴(炙)等。能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脘腹胀痛、嗳气。其剂型有:丸剂、颗粒剂,口服应用。香砂养胃丸 主要成分为木香、砂仁、白术、陈皮、香附(炙)等。能温中和胃。用于胃脘满闷、反酸水。其剂型为丸剂,口服应用。香砂平胃颗粒 主要成分为苍术(炒)、香附(醋炙)、砂仁等。能健脾燥湿,用于胃脘胀痛。其剂型为颗粒剂,口服应用。属于治疗腹胀的中成药还有:沉香化气片、丁沉透膈丸、调气丸、复方制金柑冲剂、和胃平肝丸、猴头健胃灵胶囊、加味四消丸、健脾丸、洁白胶囊、积术丸、逍遥丸、六味能消胶囊、摩罗丹等。14中成药非处方药木香顺气丸 主要成分为木香,砂仁、香附(醋炙)西药非处方药西甲硅油 也称聚二甲基硅油,为消胀药。该药能降低表面张力,消除胃肠道中的泡沫,使被泡沫贮留的气体得以排除,从而缓解胀气。其剂型为片剂,口服应用。药用炭 也称活性炭,能吸附肠内异常发酵产生的气体,减轻腹胀。其剂型为片剂,口服应用。乳酶生 也称表飞鸣,为活肠球菌的干燥制剂。该药在肠内分解糖类生成乳酸,使肠内酸度增高,抑制肠内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减轻发酵及产气。其剂型为片剂,口服应用。口服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 也称整肠生,可调整肠道菌群失调,维持生态平衡,消除消化不良、腹胀等症。其剂型为胶囊剂、颗粒剂,口服应用。多潘立酮 又称吗丁啉、胃得灵,能增加胃肠平滑肌张力及蠕动,使胃排空速度加快,消化和推进食物,促进食物及肠道气体排出。用于消化不良、腹胀、嗳气等。其剂型为片剂,口服应用。15西药非处方药西甲硅油 也称聚二甲基硅油,为消胀药。该药能降低16谢谢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