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第七章-泌尿系统(urinary-system--4学时)教材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1476557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5.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第七章-泌尿系统(urinary-system--4学时)教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第七章-泌尿系统(urinary-system--4学时)教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第七章-泌尿系统(urinary-system--4学时)教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第七章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chapter seven urinary systemchapter seven urinary system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了解输尿管、膀胱、尿道的组织结构与功能。3、掌握肾的组织结构与功能。(1)肾小体的组织结构与功能。(2)肾小管的组织结构与功能。4、了解肾球旁复合体组成及其功能。教学重点与难点:1、肾的组织结构与功能。(1)肾小体的组织结构与功能。(2)肾小囊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3)肾小管各段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联系。2、肾的血液循环特点。第七章 泌尿系统chapter seven urin1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第七章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二、肾的组织结构:三、肾的血液循环:四、肾小球旁复合体:五、肾的功能:六、排尿管道:第七章 泌尿系统 2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动物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二)泌尿系统的功能:1、肾脏:形成尿液。2、输尿管:运输尿液。3、膀胱:储存尿液。4、尿道:排出尿液。总之,通过泌尿系统各器官的功能活动,使动物能排泄新陈代谢的终产物,维持动物机体内环境的生理平衡。第七章 泌尿系统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3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二、肾的组织结构:(一)被膜:(二)实质:第七章 泌尿系统二、肾的组织结构:4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四、肾的功能:1、滤过作用。2、重吸收作用。3、分泌作用。4、内分泌作用。第七章 泌尿系统四、肾的功能:5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一)被膜:又称纤维膜,分内外两层。外层致密,含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内层由CT构成,含网状纤维和平滑肌。肾被膜表面有脂肪贮积,形成很厚的脂肪层,名肾脂囊。正常情况下被膜易剥离,当肾实质发生病变时,被膜与实质粘连而难以剥离。第七章 泌尿系统(一)被膜:6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二)实质:几个特殊结构 皮质:位于外周,颗粒状,红褐色。1、结构 泌尿小管+间质 髓质:位于深部,呈条纹状,淡红色。肾实质主要由大量弯曲行走的单层上皮性管道-泌尿小管构成。泌尿小管包括肾单位和集合小管系两部分,期间为肾间质。(1)肾单位:(2)集合小管系:第七章 泌尿系统(二)实质:几个特殊结构7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1)肾单位:定义:结构:第七章 泌尿系统(1)肾单位:8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2 2)集合小管系:)集合小管系:结构结构:包括弓形集合小管、直集合小管和乳头管,三者之间无明显的分界。弓形集合小管:位于皮质迷路;一端连远曲小管,另一端弯入髓放线与直集合小管相连。直集合小管:由皮质经髓放线进入髓质,在乳头处移行为乳头管。集合小管系的管径由细变粗,上皮由单层立方逐渐增高为单层柱状乃至高柱状,最后到乳头管开口处移行为变移上皮。功能功能:集合小管受醛固酮和抗利尿素的调节,可重吸收钠、水和排出钾,起到进一步浓缩原尿的作用。第七章 泌尿系统(2)集合小管系:9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肾单位肾单位(nephron):是肾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第七章 泌尿系统肾单位(nephron):10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肾单位的结构:血管球 肾小体:肾小囊 曲部(近曲小管)近端小管 直部 肾小管:细 段 髓袢(肾单位袢)直部 远端小管 曲部(远曲小管)第七章 泌尿系统肾单位的结构:11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肾小体 血管球:肾小囊:第七章 泌尿系统肾小体12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肾小管:单层上皮性小管,有重吸收原尿中某些成分和排泄作用。近端小管:细段:远端小管:第七章 泌尿系统肾小管:13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血管球(glomerulus):是肾小囊内的一团蟠曲的毛细血管球。一条入球微动脉从血管极进入肾小囊内,分成4-5支,每支再分支形成网状毛细血管袢;毛细血管再汇合成一条出微小动脉,从血管极离开肾小囊。因此,肾血管球是一种独特的动脉性毛细血管网。血管球结构特点血管球结构特点:a.入球微小动脉管径较出球微小动脉粗,使得毛细血管内血压较高。b.毛细血管管壁有孔,无隔膜,有利于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通过。c.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扁平。d.血管游离面含带负电荷糖蛋白,有利一于带正电荷的小分子物质(G、AA)和水、无机盐通过。内皮基底面与基膜接触,可阻止分子量大于70000nm以上的物质、大分子蛋白质通过,承担精细的滤过作用。功能:滤过血液,形成最初的原尿。第七章 泌尿系统血管球(glomerulus):14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肾小囊:是肾小管起始端膨大凹陷形成的双层杯状囊,包围肾血管球。囊壁分为内外两层。外层(壁层)为单层扁平上皮,于肾小体的尿极处与近曲小管上皮相连续。内层(脏层):壁层在血管极处反折为脏层,由足细胞构成。原尿由肾血管球滤过贮存于肾小囊内,要经过血尿屏障。第七章 泌尿系统肾小囊:15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 近端小管近端小管(proximal convoluted tubule):是肾小管中最长最粗的一段,分曲部(近曲小管)和直部(降支)两段,上皮细胞为立方形或锥形,胞体较大,胞质嗜酸性,核圆位于基底部,上皮细胞腔面有刷状缘(brush border),细胞基部有纵纹,使细胞游离面的表面积明显扩大。刷状缘的胞膜中有丰富的碱性磷酸酶和ATP酶,与细胞的重吸收功能有关。功能功能:重吸收作用。分泌作用:向腔内分泌氢离子、氨、肌酐和马尿酸。转运和排出血液中的酚红和青酶素等药物。(临床上利用马尿酸和酚红排泄试验来检测近端小管的功能。)第七章 泌尿系统 近端小管(proximal co16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细段细段(thin segment):管壁为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含核部分突向管腔,无刷状缘。作用作用:重吸收作用。有利于水和离子的通透。第七章 泌尿系统细段(thin segment):17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远端小管(distal tubule):包括远端小管直部(升支)和曲部(远曲小管)。管腔较大而规则,管壁上皮细胞呈立方形,体积比远端小管的细胞小,细胞分界清楚,核位于中央,游离面无刷状缘,基底部纵纹较明显。功能:重吸收作用;分泌作用;离子交换的主要部位。第七章 泌尿系统远端小管(distal tubule18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三、肾血液循环特点三、肾血液循环特点:1、肾动脉直接来源于腹主A,血流量大,血压高,血流速度快。2、入球微A比出球微A粗,以利于形成血压。3、肾髓质内直小A和直小V呈“U”字形排列分布于肾小管附近。4、肾内两次形成毛细血管网,分别是肾小体毛细血管球和肾小管附近的毛细血管。第七章 泌尿系统三、肾血液循环特点:19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五、球旁复合体:五、球旁复合体:也称肾小球旁器。是肾内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结构,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组成,位于肾小体血管极一侧的三角区周围。球旁细胞球旁细胞:入球微动脉近肾小体血管极处,其中膜平滑肌转变为上皮样细胞,称球旁细胞(细胞呈立方形或多边形,核大且圆),能分泌肾素。肾素具有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和增强肾小体滤过的作用。致密斑致密斑:远曲小管在靠近血管极一侧,上皮由原来单层立方变为单层柱状,且紧密排列而成。一般认为致密斑是一种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远曲小管滤液内Na+的变化。当其浓度变化时,可将信息传递补给球外系膜细胞。球外系膜细胞球外系膜细胞:位于血管极的三角区,又称为极垫细胞。该细胞在球旁复合体中可能起传递信息的作用。第七章 泌尿系统五、球旁复合体:20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二)实质:1、肾锥体(renal pyramid):在牛和猪,髓质形成若干个圆锥形的隆起。2、髓放线(medullary ray):肾小管的直部、细段和集合管从肾锥体底部延伸到皮质内的放射状条纹。3、皮质迷路(cortical labyrinth):相邻髓放线之间的皮质结构,称为“皮质迷路”。主要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的曲部组成。第七章 泌尿系统(二)实质:21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足细胞(podocyte):呈星形多突状,胞体较大,凸向肾小囊腔。突起之间有孔隙,称裂孔(slit pore),孔上覆盖一层膜(slit membrane),称为裂孔膜。包在每条毛细血管的外面。电镜下观察,可见从胞体伸出几支大的初级突起,从初起突起再分出许多次级突起,相邻次级突起互相嵌合成栅栏状,紧贴在毛细血管基膜外面。毛细管基膜位于毛细血管内皮和足细胞次级突起之间。第七章 泌尿系统足细胞(podocyte):22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滤过屏障滤过屏障(filtration barrier):血尿屏障血尿屏障 血管球内血液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时所经过的结构。包括有有孔的血管内皮、血管球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这三层结构合称为滤过屏障。又称滤过膜。(filtration membrane)。(滤过膜对血液有选择性以通透作用。一般认为,分子量小于70,000的物质(如:G、多肽、尿素、电解质和水等)均能通过,血细胞、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若滤过膜受到破坏,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甚至红细胞可经过滤过膜漏出,形成蛋白尿蛋白尿或血尿血尿。第七章 泌尿系统滤过屏障(filtration ba23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v六、排尿管道六、排尿管道v 排尿管道包括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v(一)组织结构:均由黏膜、肌层和外膜构成(除公畜尿道外)。v1、黏膜:由上皮和固有膜组成。v上皮:大多为变移上皮(雌性尿道为复层柱状或复层立方上皮)。尿道口为复层扁平上皮。v固有膜:CT,马属动物其输尿管的固有膜内有黏液腺分布,所以其尿液较混浊。v2、肌层:由内纵、中环和外纵三层平滑肌构成。膀胱肌层较发达。v3、外膜:除膀胱体和膀胱顶部为浆膜外,其余均为纤维膜。v(二)功能:将肾所形成的终尿排出体外,以维持动物内环境的平衡。第七章 泌尿系统六、排尿管道24努力学习6/28/2024第七章 泌尿系统v思考题:思考题:v1、结合肾的结构,叙述尿液的形成过程。v2、肾血液循环有哪些特点?v3、简述肾单位的组成及各段结构特征。v4、肾小球旁复合体包括哪几部分?有什么作用?v5、输尿管及膀胱基本组织结构如何?v名词解释:名词解释:v 泌尿小管;肾单位;集合小管;肾小体;肾小球;v 髓放线;髓袢;皮质迷路;血-尿屏障;足细胞;v 原尿;终尿;血尿;蛋白尿;糖尿。第七章 泌尿系统思考题:25努力学习6/28/2024新-第七章-泌尿系统(urinary-system-4学时)教材课件26努力学习6/28/2024新-第七章-泌尿系统(urinary-system-4学时)教材课件27努力学习6/28/2024新-第七章-泌尿系统(urinary-system-4学时)教材课件28努力学习6/28/2024新-第七章-泌尿系统(urinary-system-4学时)教材课件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