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军医《正常人体结构》ppt课件-第六章--泌尿系统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1476203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9.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军医《正常人体结构》ppt课件-第六章--泌尿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二军医《正常人体结构》ppt课件-第六章--泌尿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二军医《正常人体结构》ppt课件-第六章--泌尿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结构 第六章第六章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第二节输尿管第一节肾第三节膀胱第四节尿道 第六章 泌尿系统第二节输尿管第一节肾第三节膀胱第四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肾的位置、形态和剖面结构,肾的微细结构;输尿管的行程及其3处狭窄的部位;膀胱的位置、形态,膀胱三角的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第六章第六章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 学习任务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肾的位置、形态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主要功能是排出机体在新陈代谢中所产生能溶于水的废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某些无机盐类等。肾是产生尿液的器官,尿液经输尿管输送到膀胱暂时储存,当尿液达到一定量后,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经尿道排出体外。若肾功能发生障碍,代谢产物蓄积于体内,改变了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则导致相应的病变,严重时可导致尿毒症,甚至危及生命。第六章第六章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内容提要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主要功能是排出肾的形态 一、一、肾形似蚕豆(见图6-1),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官,新鲜的肾为红褐色,质柔软,表面光滑。肾的大小因人而异,男性一侧肾重120150g,平均长约10cm,宽约5cm,厚约4cm,一般女性肾略小于男性。肾可分为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和内、外侧两缘。肾的上内侧有肾上腺,下端较钝圆;前面较凸,朝向前外侧;后面较扁平,紧贴腹后壁;肾外侧缘隆凸;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肾门为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肾盂等出入的门户。出入肾门诸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称肾蒂,右侧肾蒂较左侧短,在手术时可造成一定的困难。肾门向肾实质凹陷形成的腔隙称肾窦,内含肾盂、肾盏、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及脂肪组织等结构。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肾的形态 一、肾形似蚕豆(见图6-1),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官,图图6-1 6-1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模式图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模式图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图6-1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模式图第一节 肾肾位于腹膜后方,脊柱两侧,贴靠腹后壁,长轴向外下倾斜(见图6-2)。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肾的位置 二、二、图图6-2 6-2 肾和输尿管肾和输尿管肾位于腹膜后方,脊柱两侧,贴靠腹后壁,长轴向外下倾斜(见图6一般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体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体下缘;右肾由于受肝的影响比左肾低,即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体上缘,下端平第3腰椎体上缘(见图6-3)。第12肋分别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和右肾后面的上部。肾门约平第1腰椎体,在腹后壁的体表投影一般位于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此区称肾区(脊肋角)。在某些肾疾病患者,叩击或触压此区可引起疼痛。肾的位置一般女性低于男性,儿童低于成人,新生儿肾的位置则更低,甚至可达髂嵴附近。并可随呼吸和体位而上下移动,幅度约为23cm。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 一般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体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体下缘;右肾图图6-3 6-3 肋骨和椎骨的位置关系(后面观)肋骨和椎骨的位置关系(后面观)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图6-3 肋骨和椎骨的位置关系(后面观)第一节 肾肾的被膜三、三、肾的表面包有三层被膜,由内向外为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见图6-4)。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图图6-4 6-4 肾的被膜肾的被膜肾的被膜三、肾的表面包有三层被膜,由内向外为纤维囊、脂肪囊和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纤维囊纤维囊1.纤维囊为紧贴肾表面的薄层、坚韧的致密结缔组织膜,内含少量的弹性纤维。正常情况下,纤维囊易与肾实质分离;在病理情况下,则可与肾实质发生粘连,不易剥离。在肾破裂修复或肾部分切除时,需缝合此膜。第一节 肾纤维囊1.纤维囊为紧贴肾表面的薄层、坚韧的致密结脂肪囊为包在纤维囊外周的囊状脂肪组织层,在肾的周缘脂肪最厚,并从肾门伸入到肾窦内与其脂肪组织相连。脂肪囊对肾起支持和弹性垫样保护作用。脂肪囊脂肪囊2.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脂肪囊为包在纤维囊外周的囊状脂肪组织层,在肾的周缘脂肪最厚,肾筋膜肾筋膜3.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肾筋膜围绕肾脂肪囊外,分前、后两层,包绕肾和肾上腺。两层在肾上腺上方和肾的外侧缘处互相融合。在肾的下方两层分开,其间有输尿管通过。在肾的内侧,前层在肾和肾血管前面向内侧延伸,至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前面与对侧肾筋膜前层相续,后层与腰筋膜、腰方肌筋膜和髂筋膜相连接。肾筋膜向深面发出许多结缔组织小束,穿过脂肪囊连于纤维囊,对肾起固定作用。肾的正常位置靠多种因素来维持,除肾的被膜外,肾血管、肾的邻近器官、腹内压以及腹膜等对肾均起固定作用。当肾的固定结构不健全时,则可引起肾下垂或游走肾。肾筋膜3.第一节 肾肾筋膜围绕肾脂肪囊外,分前、后两层,包肾的构造 四、四、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在肾的冠状切面上,肾实质分为外部的肾皮质和内部的肾髓质(见图6-5)。图图6-5 6-5 右肾冠状切面右肾冠状切面肾的构造 四、第一节 肾在肾的冠状切面上,肾实质分为外部的肾皮质主要位于肾的浅层,血管丰富,新鲜标本呈红褐色,主要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皮质深入肾髓质内的部分称肾柱。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肾皮质肾皮质1.肾皮质主要位于肾的浅层,血管丰富,新鲜标本呈红褐色,主要由肾肾髓质位于肾皮质的深部,血管少,色较淡,主要由肾锥体组成。髓质内有1520个肾锥体,肾锥体呈圆锥形,锥体底朝向肾皮质并与皮质相连接,锥体尖端钝圆,呈乳头状突入肾小盏内,称肾乳头。每个肾乳头顶端有许多乳头孔,是乳头管的开口。肾产生的尿液经乳头孔流入肾小盏。每个肾小盏接受13个肾乳头。肾窦内有78个呈漏斗状的肾小盏,23个肾小盏合成一个肾大盏,每肾有23个肾大盏,再汇合成一个前后扁平约呈漏斗状的肾盂。肾盂出肾门后,弯形向下,逐渐变细移行为输尿管。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肾髓质肾髓质2.肾髓质位于肾皮质的深部,血管少,色较淡,主要由肾锥体组成。髓肾实质主要由大量肾单位和集合小管构成(见图6-6)。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集合小管主要是浓缩和运输尿液的部位,开口于肾小盏。泌尿小管由肾小管和集合小管组成。肾间质分布在肾单位和集合小管之间,主要为结缔组织、神经、血管等。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肾的组织结构 五、五、图图6-6 6-6 肾单位和集合小管模式图肾单位和集合小管模式图肾实质主要由大量肾单位和集合小管构成(见图6-6)。肾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组成,每个肾约有100万150万个肾单位。1)肾小体肾小体似球形,故又称肾小球,直径约200m,由血管球和肾小囊组成(见图6-7)。每个肾小体分两个极:肾小体有动脉血管出入的部位,称血管极;在血管极的对侧,与近端小管曲部相连的部位,称尿极。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肾单位肾单位1.图图6-7 6-7 肾小体及球旁复合体模式图肾小体及球旁复合体模式图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组成,每个肾约有100万150(1)血管球:是入球微动脉与出球微动脉之间一团盘曲的毛细血管。入球微动脉从血管极进入肾小囊内,分成45支,每支再分支形成网状毛细血管袢,毛细血管又汇成一条出球微动脉,从血管极处离开肾小囊。在电镜下观察,毛细血管属于有孔型,孔径50100nm。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1)血管球:是入球微动脉与出球微动脉之间一团盘曲的毛细血管(2)肾小囊:是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凹陷而成的双层囊。其外层,称壁层,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在尿极处与近端小管上皮相连续,在血管极处反折成为肾小囊内层即脏层;两层上皮之间的狭窄腔隙,称肾小囊腔,与近端小管腔相通。脏层上皮细胞形态特殊,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突起,称足细胞,足细胞包在每条毛细血管外面。足细胞体积较大,胞体凸向肾小囊腔,核染色较浅,胞质内有丰富的细胞器。在扫描电镜下,可见从胞体伸出几个大的初级突起,从初级突起上再分出许多指状的次级突起,相邻次级突起相互嵌合成栅栏状,紧贴在毛细血管基膜外面(见图6-8)。次级突起之间有直径约25nm的裂隙,称裂孔,孔上覆盖一层46nm厚的薄膜,称裂孔膜。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2)肾小囊:是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凹陷而成的双层囊。其外层,称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图图6-8 6-8 足细胞与毛细血管电镜结构模式图足细胞与毛细血管电镜结构模式图第一节 肾图6-8 足细胞与毛细血管电镜结构模式图当血液流经血管球毛细血管时,管内血压较高,血浆内部分物质经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滤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这三层结构称滤过屏障或称滤过膜。三层结构能分别限制一定大小的物质通过,其中裂孔膜在滤过屏障中起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滤过膜,滤入肾小囊腔的滤液称原尿。成年人每一昼夜两肾共形成原尿约180L。原尿成分与血浆相似,但不含大分子蛋白质,若滤过膜受损,则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甚至血细胞亦能通过滤过膜漏出,出现蛋白尿或血尿。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当血液流经血管球毛细血管时,管内血压较高,血浆内部分物质经有2)肾小管肾小管是由单层上皮围成的管道,可分为近端小管、细段、远端小管三部分,有重吸收和分泌等作用。(1)近端小管:是肾小管的起始部分,与肾小囊腔相连接,也是肾小管最长、最粗的一段,约占肾小管总长的一半,按其行程和结构分为曲部和直部。近端小管曲部也称近曲小管,位于皮质内,在肾小体附近高度盘曲。光镜下,管壁厚、腔小不规则(见图6-9)。近端小管直部位于锥体内,结构与曲部相似。近端小管具有良好的吸收功能,是原尿重吸收的主要场所。原尿中几乎所有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大部分水、离子和尿素等均在此重吸收。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2)肾小管第一节 肾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图图6-9 6-9 肾实质的微细结构肾实质的微细结构第一节 肾图6-9 肾实质的微细结构(2)细段:主要位于锥体内,呈“U”字形,它与近端小管直部和远端小管直部共同构成肾单位袢,又称髓袢。细段管径很细(直径1015m),上皮甚薄,有利于水和离子通透。(3)远端小管:连接于细段和集合小管之间,按其行程又可分为直部和曲部。远端小管直部位于髓质内并返回皮质,移行于远端小管曲部,直部管腔较大而规则,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分界较清楚。能不断地将小管内的钠离子泵入间质,有利于集合小管对水的重吸收。远端小管曲部也称远曲小管,位于皮质内。远曲小管是离子交换的重要部位,细胞有吸收水、Na+和排出K+、H+和NH3等功能,对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和垂体后叶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对此段有调节作用。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2)细段:主要位于锥体内,呈“U”字形,它与近端小管直部和集合小管(见图6-10)可分为弓形集合小管、直集合小管和乳头管三段,开口于肾小盏。集合小管不断接受远曲小管汇入,管径由细逐渐增粗,管壁上皮由单层立方渐变为单层柱状,至乳头管处成为高柱状细胞。集合小管也有重吸收水和交换离子的功能,使原尿进一步浓缩,并与远曲小管一样也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调节。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集合小管集合小管2.集合小管(见图6-10)可分为弓形集合小管、直集合小管和乳头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图图6-10 6-10 肾集合管及远端小管肾集合管及远端小管第一节 肾图6-10 肾集合管及远端小管综上所述,肾小体形成的原尿,经过肾小管各段和集合小管后,绝大部分水、营养物质和无机盐等被重吸收入血,部分离子也在此进行交换,肾小管上皮细胞还分泌排出部分代谢产物,最后形成的浓缩液体称终尿。终尿经乳头管、乳头孔排入肾小盏。成人每天排出尿液12L,仅占原尿的1%左右。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综上所述,肾小体形成的原尿,经过肾小管各段和集合小管后,绝大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球旁复合体球旁复合体3.球旁复合体也称肾小球旁器,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组成,它们在位置、结构和功能上密切相关,故合称为复合体。第一节 肾球旁复合体3.球旁复合体也称肾小1)球旁细胞球旁细胞是入球微动脉近肾小体血管极处,管壁中的平滑肌细胞特化而形成的上皮样细胞。细胞的体积较大,呈立方形,核圆居中,胞质呈弱嗜碱性,含丰富的分泌颗粒。免疫组织化学法证明分泌颗粒内含有肾素。肾素是一种蛋白水解酶,能使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变成血管紧张素,后者被组织的转化酶降解成血管紧张素。两种血管紧张素均可使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压升高,但血管紧张素的作用更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机体血压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某些肾病患者伴发高血压,与肾素分泌异常有关。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球旁复合体球旁复合体3.1)球旁细胞第一节 肾球旁复合体3.2)致密斑致密斑是远曲小管近肾小体侧的管壁上皮细胞特化而成的椭圆形隆起,该处细胞增高、变窄、排列紧密而形成致密区,故称致密斑。一般认为致密斑是一种离子感受器,能敏锐地感受远端小管内Na+浓度变化。当Na+浓度降低时,致密斑细胞将信息传递给球旁细胞,促进球旁细胞分泌肾素。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2)致密斑第一节 肾3)球外系膜细胞球外系膜细胞又称极垫细胞,位于致密斑、入球微动脉和出球微动脉组成的三角区内。此种细胞的功能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球旁细胞,也可能起信息传递作用。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3)球外系膜细胞第一节 肾肾间质是指泌尿小管之间的少量结缔组织、神经、血管和淋巴管等。肾间质除一般的结缔组织细胞外,尚有一种特殊的细胞,称为间质细胞,这些细胞具有较长的突起,胞质内除有较多细胞器外,还有许多嗜锇颗粒,具有分泌前列腺素和生成基质的功能。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肾间质肾间质4.肾间质是指泌尿小管之间的少量结缔组织、神经、血管和淋巴管等。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六、六、肾的血液循环与尿液的形成和浓缩有密切关系,具有以下特点:肾动脉直接起于腹主动脉,短而粗,因而血流量大、流速快,约占心输出量的1/4,每45分钟人体内的血液全部流经肾内而被过滤;入球微动脉较出球微动脉粗,因而血管球内的压力较高,有利于滤过;两次形成毛细血管网,即入球微动脉分支形成血管球(毛细血管网),出球微动脉在肾小管周围形成球后毛细血管网,利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重吸收和尿液的浓缩。第一节第一节 肾肾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六、肾的血液循环与尿液的形成和浓缩有密切关输尿管是位于腹膜后方、一对细长的肌性管道,起自肾盂下端,终于膀胱,长约2530cm。通过平滑肌节律性蠕动,可将尿液不断排入膀胱。第二节第二节 输尿管输尿管输尿管是位于腹膜后方、一对细长的肌性管道,起自肾盂下端,终于第二节第二节 输尿管输尿管输尿管根据行程分为腹段、盆段和壁内段3段。输尿管的行程与分段 一、一、第二节 输尿管 输尿管根据行程分为腹段、盆段和壁输尿管腹段自肾盂下端起始后,沿腰大肌前面下行,达小骨盆入口处,左输尿管跨越左髂总动脉末端前方,右输尿管则跨越右髂外动脉起始部的前方,进入盆腔移行于盆段。腹段腹段1.第二节第二节 输尿管输尿管输尿管腹段自肾盂下端起始后,沿腰大肌前面下行,达小骨盆入口处输尿管盆段沿盆壁血管神经前面下行,男性输尿管在与输精管交叉后,从膀胱底外上角向内下斜穿膀胱底;女性输尿管经子宫颈两侧达膀胱底,在距子宫颈外侧约12cm处,有子宫动脉横过其前上方。当子宫手术结扎子宫动脉时,需注意此关系,不要误伤输尿管。盆段盆段2.第二节第二节 输尿管输尿管输尿管盆段沿盆壁血管神经前面下行,男性输尿管在与输精管交叉后输尿管壁内段为输尿管斜穿膀胱壁的部分,以输尿管口开口于膀胱内面。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压升高,压迫壁内段,使管腔闭合,可阻止尿液由膀胱向输尿管反流,但由于输尿管的蠕动,尿液仍可不断地进入膀胱。壁内段壁内段3.第二节第二节 输尿管输尿管输尿管壁内段为输尿管斜穿膀胱壁的部分,以输尿管口开口于膀胱内输尿管全程有3处生理性狭窄: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输尿管穿膀胱壁处。这3处狭窄是输尿管结石易滞留的部位。输尿管的生理性狭窄 二、二、第二节第二节 输尿管输尿管输尿管全程有3处生理性狭窄: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输尿管跨过髂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囊状肌性器官,并借平滑肌收缩将尿液排入尿道。膀胱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壁的厚度均随尿液的充盈程度、年龄、性别不同而异。膀胱的平均容量,一般正常成人为300500mL,最大容量可达800mL。新生儿膀胱容量约为成人的1/10。老年人由于膀胱肌的紧张力降低,故容积增大。女性膀胱容量较男性小。第三节第三节 膀胱膀胱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囊状肌性器官,并借平滑肌收缩将尿液排入尿道。Company Logo膀胱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可分为尖、底、体、颈4部分(见图6-11)。膀胱尖细小,朝向前上方;膀胱底近似三角形,朝向后下方;膀胱尖与膀胱底之间的部位为膀胱体。膀胱的最下部称膀胱颈,以尿道内口与尿道相接。膀胱各部之间无明显界限。膀胱的形态和分部 一、一、第三节第三节 膀胱膀胱Company Logo膀胱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可分为尖、底图图6-11 6-11 男性骨盆正中矢状切面男性骨盆正中矢状切面第三节第三节 膀胱膀胱图6-11 男性骨盆正中矢状切面第三节 膀胱成人的膀胱位于小骨盆腔的前部。其上面被有腹膜,前方贴近耻骨联合;后方在男性为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在女性为子宫和阴道;膀胱颈的下方,在男性邻接前列腺,在女性邻接尿生殖膈。膀胱空虚时,膀胱尖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膀胱充盈时,膀胱尖即上升至耻骨联合以上,这时腹前壁折向膀胱的腹膜也随之上移,使膀胱的前下壁直接与腹前壁相贴。此时在耻骨联合上方进行膀胱穿刺时,可避免损伤腹膜。新生儿膀胱位置比成人的高,大部分位于腹腔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盆腔的发育而逐渐降入盆腔,至青春期达成人位置。老年人因盆底肌松弛,膀胱位置则更低。膀胱的位置和毗邻 二、二、第三节第三节 膀胱膀胱成人的膀胱位于小骨盆腔的前部。其上面被有腹膜,前方贴近耻骨联膀胱壁的结构三、三、膀胱壁由内向外分为黏膜、肌层和外膜3层。第三节第三节 膀胱膀胱膀胱壁的结构三、膀胱壁由内向外分为黏膜、肌层和外Company Logo膀胱的黏膜上皮为变移上皮,其细胞的层数,可随功能状态而变化。膀胱空虚时上皮较厚,约810层细胞,表层盖细胞大,呈矩形;膀胱充盈时上皮变薄,仅34层细胞,盖细胞也变扁。空虚时,黏膜由于肌层的收缩而形成许多皱襞,当膀胱充盈时,皱襞可全部消失。但在膀胱底的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有一个三角形区域称膀胱三角(见图6-12)。由于此区缺少黏膜下层,黏膜与肌层紧密相连,膀胱处于空虚或充盈时,黏膜均保持平滑状态,不形成皱襞。黏膜黏膜1.第三节第三节 膀胱膀胱Company Logo膀胱的黏膜上皮为变移上皮,其细胞的层图图6-12 6-12 膀胱三角膀胱三角第三节第三节 膀胱膀胱图6-12 膀胱三角第三节 膀胱两输尿管口之间的横行皱襞,称输尿管间襞,呈苍白色。输尿管间襞是膀胱镜检时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膀胱三角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膀胱镜检查时应特别注意。第三节第三节 膀胱膀胱两输尿管口之间的横行皱襞,称输尿管间襞,呈苍白色。输尿管间襞肌层厚,由内纵、中环和外纵三层平滑肌组成,各层肌纤维相互交错,分界不清。中层环行肌在尿道内口处增厚为括约肌。肌层肌层2.第三节第三节 膀胱膀胱肌层厚,由内纵、中环和外纵三层平滑肌组成,各层肌纤维相互交错除膀胱顶部为浆膜外,其余均为疏松结缔组织。外膜外膜3.第三节第三节 膀胱膀胱除膀胱顶部为浆膜外,其余均为疏松结缔组织。外膜3.第三节 第四节第四节 尿道尿道尿道是膀胱与体外相通的一段管道,男、女性尿道差异很大,男性尿道见男性生殖系统。女性尿道较男性尿道短、宽且较直,长约35cm,仅有排尿功能。起于膀胱的尿道内口,经阴道前方行向前下,穿过尿生殖膈,以尿道外口开口于阴道前庭。尿道穿尿生殖膈时,周围有尿道阴道括约肌(骨骼肌)环绕,可控制排尿。由于女性尿道短、宽而直,故易引起逆行性尿路感染,也可经尿道移除小的结石、异物和赘生物。第四节 尿道尿道是膀胱与体外相通的一段管道,男、女性尿道差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