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诊治全面版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1460302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PPTX 页数:63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胸诊治全面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气胸诊治全面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气胸诊治全面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气胸诊治气胸诊治第1页/共62页1气胸诊治第1页/共62页假假设现设现在在时时刻是下午五刻是下午五点点五十五十分,你上了一整天的分,你上了一整天的课课,正在,正在和同学一起踢足球和同学一起踢足球!第2页/共62页假设现在时刻是下午五点五十分,你上了一整天的课,正在和同学一你你非常非常紧张紧张和和感感觉觉不舒服不舒服 突然!你感到突然!你感到左左胸有一股胸有一股剧剧痛,並且痛,並且出现胸闷出现胸闷和和气急气急第3页/共62页你非常紧张和感觉不舒服 突然!你感到左胸有一股剧痛,並且可能是可能是什么病?什么病?第4页/共62页可能是第4页/共62页要点要点 q胸膜腔由胸膜壁层和脏层构成,是不胸膜腔由胸膜壁层和脏层构成,是不含空气的含空气的密闭密闭的潜在性腔隙。的潜在性腔隙。q任何原因使胸膜破损,任何原因使胸膜破损,空气进入胸膜腔,称为空气进入胸膜腔,称为气胸气胸。第5页/共62页要点 胸膜腔由胸膜壁层和脏层构成,是不含空气胸定气胸定义 空气空气进入胸膜腔造成胸入胸膜腔造成胸腔腔积气和肺萎陷称气和肺萎陷称为气气胸。胸。第6页/共62页气胸定义 空气进入胸膜腔造成胸腔积气和肺萎陷称为气胸。第气胸的气胸的发病条件:病条件:胸膜破裂胸膜破裂第7页/共62页气胸的发病条件:胸膜破裂第7页/共62页1外伤性外伤性2医源性医源性 3自发性自发性气胸的病因分类:气胸的病因分类:8第8页/共62页1外伤性气胸的病因分类:8第8页/共62页自自发性气胸性气胸是指在无外是指在无外伤或人或人为因素因素情况下,因肺部疾病使肺情况下,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及及脏层胸膜自胸膜自发破裂,空气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入胸膜腔造成的造成的胸腔胸腔积气和肺萎气和肺萎缩。9第9页/共62页9第9页/共62页10临床分型:临床分型:1、根据病因不同:、根据病因不同:原发性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特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特发性气胸继发性继发性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2、根据脏层胸膜破裂情况及胸腔内压、根据脏层胸膜破裂情况及胸腔内压力变化力变化闭合型(单纯性)气胸闭合型(单纯性)气胸开放型(交通性)气胸开放型(交通性)气胸张力型(高压性)气胸张力型(高压性)气胸第10页/共62页10临床分型:第10页/共62页一、病因及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病机制(一)病因(一)病因1、继发性气胸:性气胸:在肺部疾病基在肺部疾病基础上上发生的气胸生的气胸以以COPD最常最常见肺肺结核、肺癌侵犯胸膜核、肺癌侵犯胸膜偶偶见子子宫内膜异位月内膜异位月经性气胸性气胸第11页/共62页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第11页/共62页2特特发性气胸:性气胸:指常指常规胸部胸部X线检查肺部无明肺部无明显异常者所异常者所发生的气胸。生的气胸。多多为脏层胸膜下肺泡胸膜下肺泡先天先天发育缺陷育缺陷 或炎症或炎症癍痕引起肺表面痕引起肺表面细小气小气肿泡破裂泡破裂所致。所致。多多见于瘦高体型的男性青壮年于瘦高体型的男性青壮年。12第12页/共62页 2特发性气胸:指常规胸部X线检查肺部无明显12第12页3、其他:、其他:如气如气压骤变、正、正压人工呼吸加人工呼吸加压过高、高、剧烈咳嗽等烈咳嗽等 气胸并气胸并发血管撕裂血管撕裂则形成自形成自发性性血气胸血气胸。第13页/共62页3、其他:如气压骤变、正压人工呼吸加压过高、剧烈咳嗽等第1(二)发病机制(二)发病机制肺组织异常肺组织异常气气道道内内压压力过高力过高脏脏层层胸胸膜膜破破裂裂空气进空气进入胸腔入胸腔压迫心脏压迫心脏纵隔移位纵隔移位第14页/共62页(二)发病机制肺组织异常气道内压力过高脏层胸膜破裂空气进压迫临床分型临床分型1 1、闭合性、闭合性(单单纯性纯性)气胸气胸 空气进入胸膜腔空气进入胸膜腔后,裂口随即关闭,后,裂口随即关闭,胸膜腔与外界不再胸膜腔与外界不再沟通沟通第15页/共62页临床分型1、闭合性(单纯性)气胸第15页/共62页空气进入胸腔空气进入胸腔肺缩小肺缩小肺伤口闭合,空肺伤口闭合,空气不再进入胸腔气不再进入胸腔闭合性气胸闭合性气胸 第16页/共62页空气进入胸腔肺缩小肺伤口闭合,空气不再进入胸腔闭合性气胸 脓气胸、血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呼吸衰竭等指常规胸部X线检查肺部无明显谢 谢 聆 听!常规处理 急救处理气胸肺脏萎缩和纵隔受压移位5原发病及并发症处理肺脏萎缩及程度,胸膜粘连、胸腔积液和纵隔移位等。你非常紧张和感觉不舒服 胸腔积气阳性体征和肺心受压表现:程度与积气量的多寡以及原来肺内病变范围有关。(2)胸腔闭式引流或连续负压吸引。适应症:适用于呼吸困难明显者,或肺压缩30%以上,尤其是张力性气胸病人*排气管不能接触水,离液面 5cm以上(3)保证有效的引流2胸腔内压测定 胸内负压消失。常规处理 急救处理气胸(2)胸腔闭式引流或连续负压吸引。临床分型临床分型q2、交通性、交通性(开放性)气胸(开放性)气胸胸胸膜膜腔腔与与持持续续外外界界相相通通,空空气气自自由由进进出出胸胸腔腔第17页/共62页脓气胸、血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呼吸衰竭等临床分型2、交空气进入胸腔空气进入胸腔肺缩小肺缩小肺伤口不闭合肺伤口不闭合吸气空气进入胸腔,吸气空气进入胸腔,呼气空气排出胸腔呼气空气排出胸腔纵膈摆动纵膈摆动交通性气胸交通性气胸 第18页/共62页空气进入胸腔肺缩小肺伤口不闭合吸气空气进入胸腔,纵膈摆动交通临床分型临床分型3、张力性、张力性(高压性)气(高压性)气胸胸由于裂孔呈由于裂孔呈单向活单向活瓣瓣作用,吸气时,空作用,吸气时,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空气滞积于胸膜时,空气滞积于胸膜腔内,胸内压急剧上腔内,胸内压急剧上升。升。第19页/共62页临床分型3、张力性(高压性)气胸第19页/共62页吸气时空气从肺破口吸气时空气从肺破口处进入胸腔处进入胸腔肺缩小肺缩小空气进入皮下空气进入皮下把心脏挤向对侧把心脏挤向对侧呼气时肺破口闭合,呼气时肺破口闭合,胸腔内空气不能排出胸腔内空气不能排出胸腔压力急剧增高胸腔压力急剧增高张力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第20页/共62页吸气时空气从肺破口处进入胸腔肺缩小空气进入皮下把心脏挤向对侧闭合性:闭合性:交通性:交通性:张力性:张力性:裂口特点裂口特点 胸腔压力胸腔压力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闭合闭合 开放开放单向活瓣单向活瓣轻度升高轻度升高抽气后负压抽气后负压接近大气压接近大气压抽气后不能维持负压抽气后不能维持负压显著升高显著升高抽气候后压力很快回升抽气候后压力很快回升 轻轻重,可呼衰重,可呼衰严重,呼衰、严重,呼衰、循环衰竭循环衰竭第21页/共62页闭合性:裂口特点 胸腔压力 临床表闭合性闭合性张力性张力性交通性交通性破裂口破裂口自行封闭空自行封闭空气不再进入气不再进入胸腔胸腔形成活瓣性形成活瓣性阻塞阻塞持续开放持续开放压力压力稍高,抽气稍高,抽气后不复升后不复升 增高明显增高明显(正正压压),下降随,下降随即复升即复升 与大气压同与大气压同等无变化等无变化纵隔移位纵隔移位无无明显明显不明显不明显肺受压肺受压轻轻严重严重轻轻循环受循环受影响影响无无有有无无第22页/共62页闭合性张力性交通性破裂口自行封闭空气不再进入胸腔形成活瓣性阻在轻重程度上在轻重程度上小量气胸小量气胸肺萎陷肺萎陷30%30%以内以内中量气胸中量气胸肺萎陷肺萎陷30%-50%30%-50%大量气胸大量气胸肺萎陷肺萎陷50%50%以上以上第23页/共62页在轻重程度上小量气胸肺萎陷30%以内第23页/共62页 气胸气胸气胸气胸气胸气胸 必须必须迅速诊断和正确处理迅速诊断和正确处理否则否则肺脏萎缩肺脏萎缩和和纵隔受压移位纵隔受压移位急性急性进行性进行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第24页/共62页 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 1 1、症状、症状(1 1)突发)突发胸痛:胸痛:多为诱发(多为诱发(持重物、屏气、持重物、屏气、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呈刀割样或针刺样疼痛。),呈刀割样或针刺样疼痛。第25页/共62页三、临床表现 1、症状(1)突发胸痛:多为诱发(持重物、屏 诱因诱因 气胸气胸q抬举重物抬举重物q咳嗽、喷嚏、屏气、高声大笑咳嗽、喷嚏、屏气、高声大笑q高压状态进入低压状态高压状态进入低压状态q呼吸机(持续正压人工呼吸)呼吸机(持续正压人工呼吸)第26页/共62页诱因 气胸抬举重物第26页/共62页(2)呼吸困呼吸困难:是典型症状。程度:是典型症状。程度与与积气量的多寡以及原来肺内病气量的多寡以及原来肺内病变范范围有关有关。进行性加重,行性加重,严重者紫重者紫绀甚至休克。甚至休克。机械通气的患者表机械通气的患者表现为症状急症状急剧恶化化和缺氧或吸气和缺氧或吸气压上升。上升。(3)刺激性干咳:刺激性干咳:气体刺激胸膜。气体刺激胸膜。第27页/共62页(2)呼吸困难:是典型症状。程度与积气量的多寡以及原来肺内2 2 体征体征 胸腔积气阳性体征和肺心受压表现胸腔积气阳性体征和肺心受压表现: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叩诊鼓音,语颤及呼吸音均减低或消叩诊鼓音,语颤及呼吸音均减低或消失,气管移向健侧,皮下气肿时有握失,气管移向健侧,皮下气肿时有握雪感。雪感。第28页/共62页2 体征 胸腔积气阳性体征和肺心受压表现:患侧3 3、并发症、并发症 脓气胸、血气胸、纵隔气肿、皮脓气胸、血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呼吸衰竭等下气肿、呼吸衰竭等第29页/共62页3、并发症 脓气胸、血气胸、纵隔气肿、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 1X X线: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线: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 肺脏萎缩及程度,胸膜粘连、胸腔积肺脏萎缩及程度,胸膜粘连、胸腔积液和纵隔移位等。液和纵隔移位等。纵隔旁出现透光带提示有纵隔气肿纵隔旁出现透光带提示有纵隔气肿 气胸线以外透亮度增高,无肺纹可见气胸线以外透亮度增高,无肺纹可见2 2胸腔内压测定胸腔内压测定 胸内负压消失。胸内负压消失。第30页/共62页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X线: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 右侧气胸右侧气胸第31页/共62页右侧气胸第31页/共62页五、诊断要点五、诊断要点 1 1、突发性胸痛和呼吸困难伴刺激性干咳、突发性胸痛和呼吸困难伴刺激性干咳2 2、胸腔积气体征、胸腔积气体征3 3、X X线检查见胸腔积气和肺萎陷。线检查见胸腔积气和肺萎陷。第32页/共62页五、诊断要点 1、突发性胸痛和呼吸困难伴刺激性干咳第32页/六、治疗要点六、治疗要点 目的:目的:促进患侧肺复张,促进患侧肺复张,消除病因消除病因 减少复发减少复发 第33页/共62页六、治疗要点 目的:第33页/共62页1 1、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积气量少于积气量少于20%20%时,气体可时,气体可在在2 23 3周内自行吸收,不需抽周内自行吸收,不需抽气,动态监测病情变化气,动态监测病情变化 卧床休息、氧气吸入等卧床休息、氧气吸入等第34页/共62页1、保守治疗:第34页/共62页排气治疗排气治疗适适应应症症:适适用用于于呼呼吸吸困困难难明明显显者者,或或肺肺压压缩缩30%30%以以上上,尤尤其其是是张张力力性性气气胸胸病病人人气胸针穿刺抽气法气胸针穿刺抽气法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第35页/共62页排气治疗适应症:适用于呼吸困难明显者,或肺压缩30%以上,2 2、排气减压治疗:、排气减压治疗:闭合性气胸:每日或隔日抽气闭合性气胸:每日或隔日抽气一次,每次抽气不超过一次,每次抽气不超过1L1L,直至,直至肺大部分复张。肺大部分复张。高压性气胸:病情急重,危及高压性气胸:病情急重,危及生命,必须尽快排气。生命,必须尽快排气。第36页/共62页2、排气减压治疗:第36页/共62页常规处理常规处理 急救处理急救处理急救处理急救处理 气胸气胸气胸气胸禁止随意搬动病人,卧床休息,禁止随意搬动病人,卧床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和用力屏气,避免精神紧张和用力屏气,适当使用通便、镇咳、止痛药,适当使用通便、镇咳、止痛药,高流量吸氧(二氧化碳潴留者除外)高流量吸氧(二氧化碳潴留者除外)第37页/共62页常规处理 急救处理气胸禁止随意搬动病人,急救处理急救处理 气胸气胸气胸气胸治疗原则治疗原则尽早排气,使肺复张尽早排气,使肺复张!第38页/共62页急救处理 气胸 *排气管不能接触水,离液面 5cm以上*引流管滑出时应嘱病人呼气并迅速封闭引流口5原发病及并发症处理气胸(3)保证有效的引流引流管无气体逸出1-2天后夹管1天,病人无气急、呼吸困难,X线肺全部复张,可做拔管准备常规处理 急救处理气胸(2)呼吸困难:是典型症状。告知患者本病可反复发生,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气胸发生。进行性加重,严重者紫绀甚至休克。(1 1)紧急排气)紧急排气插针位置插针位置紧急时将消毒针头从患侧肋间隙插入胸膜腔,使高紧急时将消毒针头从患侧肋间隙插入胸膜腔,使高度正压的胸内积气得以由此自行排出,缓解症状。度正压的胸内积气得以由此自行排出,缓解症状。或者经胸壁插针,尾端用胶管连接水封瓶引流,使或者经胸壁插针,尾端用胶管连接水封瓶引流,使高压气体得以单向排出。高压气体得以单向排出。患侧锁骨中线外侧第患侧锁骨中线外侧第2 2肋间肋间患侧腋前线第患侧腋前线第4 45 5肋间肋间第39页/共62页*排气管不能接触水,离液面 5cm以上(1)紧急排气插针(2 2)胸腔闭式引流)胸腔闭式引流或连续负压吸引。或连续负压吸引。适用于各类气胸、液气胸及血气胸。适用于各类气胸、液气胸及血气胸。使胸膜腔内压力保持在使胸膜腔内压力保持在1 12cmH2cmH2 2O O以下。以下。插管成功则气体通过导管从水面逸出,插管成功则气体通过导管从水面逸出,呼吸困难迅速缓解,压缩的肺在几小时呼吸困难迅速缓解,压缩的肺在几小时至数天内复张。至数天内复张。肺复张不满意时用连续负压引流,保持肺复张不满意时用连续负压引流,保持胸腔负压胸腔负压 -8-8 -12cmH2O-12cmH2O第40页/共62页(2)胸腔闭式引流或连续负压吸引。使胸膜腔内压力保持在1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腔闭式引流术 第41页/共62页胸腔闭式引流术第41页/共62页第42页/共62页第42页/共62页3 3胸膜粘连术胸膜粘连术4 4外科手术外科手术5 5原发病及并发症处理原发病及并发症处理 第43页/共62页3胸膜粘连术第43页/共62页右侧大量气胸右侧大量气胸及引流术后及引流术后X-RAYX-RAY特点:特点:压缩肺向肺门收缩,密度增高,气压缩肺向肺门收缩,密度增高,气胸线;胸线;肋间隙宽,膈下降;肋间隙宽,膈下降;纵隔可向对侧移位。纵隔可向对侧移位。术前术前术后术后第44页/共62页右侧大量气胸及引流术后X-RAY特点:术前术后第44页/共七、护理七、护理 (一)常用护理诊断(一)常用护理诊断1 1、低效性呼吸型态、低效性呼吸型态2 2、疼痛、疼痛第45页/共62页七、护理(一)常用护理诊断第45页/共62页(二)(二)低效性呼吸型态低效性呼吸型态护理措施护理措施 应特别注意做好排气疗法的护理。应特别注意做好排气疗法的护理。1 1、休息、吸氧、休息、吸氧2 2、严密观察病情、严密观察病情3 3、心理支持、心理支持4 4、疼痛护理(胸痛)、疼痛护理(胸痛)5 5、排气疗法护理、排气疗法护理第46页/共62页(二)低效性呼吸型态护理措施1、休息、吸氧第46页/共62页5 5、排气疗法护理、排气疗法护理(1 1)术前简要说明:)术前简要说明:排气疗法的目的、意义、过程及排气疗法的目的、意义、过程及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理解与配合。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理解与配合。第47页/共62页5、排气疗法护理(1)术前简要说明:第47页/共62页(2 2)胸腔引流术:)胸腔引流术:*查:引流管通畅,引流装置密闭查:引流管通畅,引流装置密闭 *注液体约注液体约500ml500ml于引流瓶并标记液面于引流瓶并标记液面 *引流玻璃管一端保持置水下引流玻璃管一端保持置水下1 12cm2cm保持系统密封保持系统密封 *排气管不能接触水,离液面排气管不能接触水,离液面 5 5cmcm以上以上 *按需要接负压装置,保持负压按需要接负压装置,保持负压 -10-10 -20cmH-20cmH2 2O O第48页/共62页(2)胸腔引流术:第48页/共62页(3 3)保证有效的引流)保证有效的引流1 1)确保引流装置安全:)确保引流装置安全:引流瓶位置低于胸腔,液平面引流瓶位置低于胸腔,液平面低于胸腔引流出口低于胸腔引流出口60cm60cm2 2)确保确保引流通畅引流通畅:水柱随呼吸上下移动和液面有气体:水柱随呼吸上下移动和液面有气体逸出逸出3 3)防引流管堵塞)防引流管堵塞:定期捏挤、防扭曲、受压:定期捏挤、防扭曲、受压4 4)防止意外)防止意外:*搬运病人时双重夹管搬运病人时双重夹管 *更换引流瓶时先夹住近心端管再操作更换引流瓶时先夹住近心端管再操作 *引流管滑出时应嘱病人呼气并迅速封闭引流口引流管滑出时应嘱病人呼气并迅速封闭引流口第49页/共62页(3)保证有效的引流1)确保引流装置安全:引流瓶位置低于胸(4)肺功能锻炼)肺功能锻炼 每每2 2小时进行一次深呼吸和咳嗽,吹小时进行一次深呼吸和咳嗽,吹气球练习以促进受压萎陷的肺组织扩张。气球练习以促进受压萎陷的肺组织扩张。应尽量避免用力咳嗽。应尽量避免用力咳嗽。第50页/共62页(4)肺功能锻炼 每2小时进行一次深呼吸和咳嗽,吹气(5 5)拔管护理:)拔管护理:引流管无气体逸出引流管无气体逸出1-21-2天后天后夹管夹管1 1天天,病人无,病人无气急、呼吸困难,气急、呼吸困难,X X线肺全部复张,可做拔管准备线肺全部复张,可做拔管准备 拔管后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胸闷、呼吸困难、拔管后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无渗气、渗血、出血、皮下气肿。切口无渗气、渗血、出血、皮下气肿。第51页/共62页(5)拔管护理:引流管无气体逸出1-2天后夹管1天(5 5)健康指导)健康指导告知患者本病可反复发生,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告知患者本病可反复发生,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气胸发生。预防气胸发生。指导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注意劳逸结指导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注意劳逸结合,在气胸缓解后合,在气胸缓解后1 1个月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避个月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避免抬提重物、剧烈咳嗽、屏气等,防止便秘。免抬提重物、剧烈咳嗽、屏气等,防止便秘。告知患者一旦感到胸闷、突发性胸痛或气急,应告知患者一旦感到胸闷、突发性胸痛或气急,应及时就诊。及时就诊。第52页/共62页(5)健康指导告知患者本病可反复发生,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 小结小结1.1.自发性气胸指肺组织自发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自发性气胸指肺组织自发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2.2.典型表现为患侧突发胸痛、干咳、呼吸困难,患典型表现为患侧突发胸痛、干咳、呼吸困难,患 侧叩诊鼓音、呼吸音减低、气管向健侧移位侧叩诊鼓音、呼吸音减低、气管向健侧移位3.3.最主要的治疗是排气减压治疗。最容易忽视的护最主要的治疗是排气减压治疗。最容易忽视的护理是指导病人避免诱因。理是指导病人避免诱因。第53页/共62页 小结1.自发性气胸指肺组织自发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八段锦第54页/共62页八段锦第54页/共62页 谢谢聆听!55第55页/共62页55第55页/共62页气胸诊治全面版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