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459438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 Neonatal Septicemia Neonatal Septicemia新生儿败血症 Neonatal Septicemia1 目的和要求l掌握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要点掌握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要点l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l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及治疗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及治疗 目的和要求掌握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要点2重点和难点l重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重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l难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难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重点和难点重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3授课内容和重点l新生儿败血症的传播途径与菌种的关系,新生儿败血症的传播途径与菌种的关系,临床表现和并发症。临床表现和并发症。l新生儿败血症的实验室检查新生儿败血症的实验室检查l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及治疗,重点为抗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及治疗,重点为抗生素选用原则生素选用原则授课内容和重点新生儿败血症的传播途径与菌种的关系,临床表现和4英文关键词lSepsis 脓血症lSepticemia 败血症lAcute-phase protein 急相蛋白lC-reactive protein C反应蛋白英文关键词Sepsis 5定义l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反应。定义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6病因和发病机理l病原菌:菌种变迁l发病内因l感染途径与菌种的关系:宫内感染 G-、厌氧菌感染产时感染 G-、厌氧菌感染产后感染葡萄球菌感染医源感染 G-杆菌、L型菌感染,多为耐药菌病因和发病机理病原菌:菌种变迁7 我国我国:葡萄球菌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 机会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机会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克雷伯杆菌、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空肠弯曲克雷伯杆菌、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菌、幽门螺杆菌 欧美:欧美:B B组溶血性链球菌(组溶血性链球菌(GBSGBS)、李斯特菌)、李斯特菌病原菌病原菌 我国: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机8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功能v 屏障功能差屏障功能差v 淋巴结发育不全淋巴结发育不全v C3 C5 调理素等含量低调理素等含量低v 中性粒细胞产生及储备均少中性粒细胞产生及储备均少v 细胞因子能力低下细胞因子能力低下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19 特异性免疫功能特异性免疫功能v Ig G Ig G 胎龄越小,胎龄越小,IgGIgG含量越低,易感染。含量越低,易感染。v IgM IgM、IgAIgA 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体内含量低,不能通过胎盘,新生儿体内含量低,易感易感G G杆菌。杆菌。v T T细胞细胞 处于初始状态,产生细胞因子低处于初始状态,产生细胞因子低 下。下。特异性免疫功能23 IgGIgM IgGIgM24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 早发型早发型 v晚发型晚发型 1.1.1.1.生后生后生后生后7 7 7 7天内起病天内起病天内起病天内起病 2.2.2.2.感染发生在出生感染发生在出生感染发生在出生感染发生在出生 前或出生后前或出生后前或出生后前或出生后 3.3.3.3.常呈暴发性多器常呈暴发性多器常呈暴发性多器常呈暴发性多器 官受累官受累官受累官受累 1.1.1.1.出生后出生后出生后出生后7 7 7 7天后起病天后起病天后起病天后起病 2.2.2.2.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感染发生在出生时 或出生后或出生后或出生后或出生后 3.3.3.3.常有脐炎、肺炎或常有脐炎、肺炎或常有脐炎、肺炎或常有脐炎、肺炎或 脑膜炎等局灶性感脑膜炎等局灶性感脑膜炎等局灶性感脑膜炎等局灶性感 染染染染临床表现 1.生后7天内起病 1.出生后7天后起病25一般表现一般表现v 反应差反应差v 嗜睡嗜睡v 发热或体温不升发热或体温不升v 不吃不吃v 不哭不哭v 体重不增体重不增一般表现26出现下列症状时高度怀疑败血症出现下列症状时高度怀疑败血症v 黄疸黄疸v 肝脾肿大肝脾肿大v 出血倾向出血倾向v 休克休克v 其他:呕吐、腹胀、中毒性肠麻痹、呼吸窘迫或其他:呕吐、腹胀、中毒性肠麻痹、呼吸窘迫或暂停、青紫暂停、青紫v 合并症:肺炎、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化合并症:肺炎、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脓性关节炎、骨髓炎出现下列症状时高度怀疑败血症27并发症l 脑膜炎脑膜炎l 肺炎肺炎l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l化脓性关节炎等化脓性关节炎等并发症 脑膜炎33v 外周血象外周血象 白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5105109 9/L/L或或或或20 1020 109 9/L/L 中性粒细胞杆状核细胞所占比例中性粒细胞杆状核细胞所占比例中性粒细胞杆状核细胞所占比例中性粒细胞杆状核细胞所占比例0.200.20 出现中毒颗粒或空泡出现中毒颗粒或空泡出现中毒颗粒或空泡出现中毒颗粒或空泡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10010100109 9/L/L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34v病原学检查病原学检查 1.1.细菌培养细菌培养细菌培养细菌培养 血培养血培养血培养血培养 脑脊液培养脑脊液培养脑脊液培养脑脊液培养 尿培养尿培养尿培养尿培养 其他其他其他其他 2.2.病原菌抗原检测病原菌抗原检测病原菌抗原检测病原菌抗原检测v 急相蛋白急相蛋白:C反应蛋白增高反应蛋白增高v 鳌试验鳌试验:阳性提示阳性提示G杆菌感染杆菌感染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35诊断诊断v 高危险因素高危险因素v 临床症状体征临床症状体征v 周围血象改变周围血象改变v C C反应蛋白增高反应蛋白增高v 确诊:血培养确诊:血培养诊断40 一、抗生素治疗一、抗生素治疗 1.1.早用药早用药早用药早用药 2.2.2.2.静脉、联合给药静脉、联合给药静脉、联合给药静脉、联合给药 3.3.3.3.疗程足疗程足疗程足疗程足 4.4.4.4.注意药物毒副作用注意药物毒副作用注意药物毒副作用注意药物毒副作用治疗治疗 一、抗生素治疗 1.早用药 41二、处理严重并发症二、处理严重并发症 1.1.抗休克抗休克抗休克抗休克 2.2.2.2.清除感染灶清除感染灶清除感染灶清除感染灶 3.3.3.3.纠正酸中毒和低氧血症纠正酸中毒和低氧血症纠正酸中毒和低氧血症纠正酸中毒和低氧血症 4.4.4.4.减轻脑水肿减轻脑水肿减轻脑水肿减轻脑水肿 二、处理严重并发症 1.抗休克 2.清除感42l三、支持疗法三、支持疗法 保暖、供给足够热卡和液体、维持血糖保暖、供给足够热卡和液体、维持血糖 和电解质正常和电解质正常l四、免疫疗法四、免疫疗法 静注免疫球蛋白静注免疫球蛋白 交换输血交换输血 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者输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者输粒细胞 血小板减少者输血小板血小板减少者输血小板三、支持疗法43l 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硬肿症(寒冷损伤综合症)(寒冷损伤综合症)l sclerema neonatoruml neonatal cold injury syndrome 新生儿硬肿症(寒冷损伤综合症)44目的及要求l熟悉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机理、预防及治疗。l熟悉硬肿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目的及要求熟悉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机理、预防及治疗。45重点和难点l重点:新生儿硬肿症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l难点:新生儿硬肿症发病机理重点和难点重点:新生儿硬肿症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46英文关键词lSclcredema 硬 肿 症lBrown fat tissue 棕色脂肪lMultiple organ failure 多器官衰竭英文关键词Sclcredema 47病 因l寒冷l早产l低体重l窒息l感染病 因寒冷48发病机理l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l体表面积相对大,皮下脂肪少,血管丰富,易于散热l皮下脂肪特点:饱和脂肪酸多,熔点高,低体温时易于凝结。l靠棕色脂肪产热l寒冷、窒息、感染时的微循环特点发病机理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49临床表现l 一般表现:不吃、不哭、不动l 低体温l 皮肤硬肿:早期皮肤较紧,不易捏起,以后感到僵硬,触之如橡皮样。出现部位:下肢臀面上肢躯干。l 多器官功能损害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不吃、不哭、不动50病情分度病情分度51鉴别诊断新生儿水肿新生儿水肿新生儿皮下坏疽:常有难产或产钳助产史,新生儿皮下坏疽:常有难产或产钳助产史,受压或受损部位皮肤发红,变硬,边缘清受压或受损部位皮肤发红,变硬,边缘清楚楚暗红色暗红色溃烂、坏疽。溃烂、坏疽。鉴别诊断新生儿水肿52治 疗复温:要求:复温:要求:1224小时,体温达到小时,体温达到36以上。以上。什么时候快复温?什么时候慢复温?什么时候快复温?什么时候慢复温?热量和液体补充热量和液体补充纠正器官功能紊乱纠正器官功能紊乱抗感染抗感染血管活性药物血管活性药物治 疗复温:要求:1224小时,体温达到36以上。53预 防l及时治疗诱发冷伤的各种疾病l尽早喂养,保证充足热量供应l注意保暖预 防及时治疗诱发冷伤的各种疾病54复习思考题l1.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l2.新生儿硬肿症病理生理与临床的关系新生儿硬肿症病理生理与临床的关系?复习思考题1.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