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手术入路详解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1458124 上传时间:2024-06-2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椎间孔镜手术入路详解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椎间孔镜手术入路详解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椎间孔镜手术入路详解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椎间孔镜手术并发症的椎间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预防和处理椎间孔镜手术并发症的1椎间孔镜手术的并发症:术中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椎间孔镜手术的并发症:2术中并发症:出血、损伤神经、撕裂硬膜、手术节段错误、器械断裂术中并发症:3术后并发症:神经损伤、感染、突出物摘除残留、髓核再突出、椎管内血肿、腰大肌血肿、终板炎等术后并发症:4神经损伤:临床表现:感觉迟钝或者痛觉过敏,下肢肌力下降,反射减弱。神经损伤:5神经损伤:可能发生的原因:1、穿刺损伤2、扩孔过程中的损伤或者挤压3、镜下摘除髓核时损伤神经或者电凝损伤4、术后血肿压迫神经神经损伤:6神经损伤:预防:对于手术的神经损伤是我们手术中最需要预防的,也是我们最担心的并发症。神经损伤:7神经损伤:预防:手术很多过程及器械的设计都是为了避免损伤神经。神经损伤:8神经损伤:预防:1、恰当的麻醉,局麻,注意有些部位注入麻醉药会使反应迟钝。神经损伤:9神经损伤:预防:2、标准的穿刺位置3、术中操作的轻巧和解剖结构的清晰,这个比较复杂,也是很多老师讲课的主要内容。4、良好的止血神经损伤:10神经损伤:处理:1、对于出现痛觉过敏、烧灼样疼痛的患者,口服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可以做选择性神经根阻滞。一般一周至一月内可以恢复。该痛觉过敏是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曲马多、吗啡等止痛效果不佳。神经损伤:11神经损伤:处理:2、对感觉迟钝、麻木、肌力下降的病例,营养神经、康复治疗为主。假如术后即刻确定有神经损伤,建议给予甲强龙冲击治疗,能减轻很多神经损伤。神经损伤:12神经损伤:处理:3、神经损伤早期,局部给予激素,也能减轻神经损伤。神经损伤:13感染:预防:1、操作者和环境因素 无菌环境、器械灭菌、无菌操作、术前半小时常规预防性抗菌素、冲洗液加入庆大或者臭氧等感染:14感染:预防:2、患者因素 患者免疫力低下、糖尿病、长时间卧床、局部感染灶等感染:15感染:临床表现:术后几天或者数月出现腰背部或者腹部的剧烈 疼痛,活动后加重,均需要考虑到可能发生感染。感染:16感染:临床表现:一般无下肢放射痛,全省发热症状不明显。不能依据白细胞升高和分类变化诊断。感染:17感染:临床表现:一般有血沉、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持续升高。MRI可以做出诊断。感染:18感染:临床表现:一般有血沉、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持续升高。MRI可以做出诊断。感染:19椎间孔镜手术入路详解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课件20椎间孔镜手术入路详解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课件21椎间孔镜手术入路详解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课件22感染:处理:1、卧床 2、抗菌素 3、镜下椎间隙病灶清除、持续引流 4、细菌培养和药敏 感染:处理:23椎间孔镜手术入路详解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课件24椎间孔镜手术入路详解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课件25椎间孔镜手术入路详解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课件26终板炎:术后腰背痛的重要原因,处理比较麻烦,预防主要以减少多正常椎间盘的干扰,尤其减少多终板的干扰为主。处理:理疗、冲击波治疗、椎间盘内臭氧等。终板炎:27其余的并发症:1、出血、术后血肿预防,主要关注患者的凝血功能,术中止血。术后及时发现对神经的压迫及时处理。其余的并发症:28其余的并发症:2、硬膜撕裂的预防就是手术中注意分辨组织结构,减少损伤。小的撕裂不需要特殊处理,需要卧床48-72小时,防止发生低颅压性头痛。大的撕裂需要开放缝合。其余的并发症:29其余的并发症:3、突出物摘除残留、髓核再突出、椎管内血肿等需要再次进行手术,取出髓核或者血肿,并进行彻底止血。其余的并发症:30其余的并发症:4、术后腰背痛、肌筋膜炎,理疗、康复治疗。我们常规术后一个月进行四次冲击波治疗,治疗后患者腰背痛明显减轻。其余的并发症:31其余的并发症:5、术后腰椎不稳,减少对正常椎间盘的摘除,尽量保持稳定性。发生严重腰椎不稳,只要内固定融合手术。其余的并发症:32 总之,并发症重在预防,及时处理,术后的患者教育及康复治疗也是必须重视的项目。共同为BEIS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为患者解除痛苦。总之,并发症重在预防,及时处理,术后的患者教33 Thank you!Thank you!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