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设计原理-第一讲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1449854 上传时间:2024-06-2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7.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第一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第一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第一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景观规划设计原理第一讲 导论第一讲 导论v园林的含义和学科发展v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园林的含义和学科发展v1.1 园林的含义及其与绿化的关系1.1.1 园林的含义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为:“在一定的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区域。”园林的定义:园林是由植物、土地、山石、水体等自然要素和道路、建筑及小品等人工设施综合组成的地域空间,以物质形态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它又包含了人们思想意识的要求和艺术心理上的内容,给人以精神的感染。因此,它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作用。园林的含义和学科发展v1.1 园林的含义及其与绿化的关系1.1.2 绿地的定义凡是种植或有植物生长的地块都可以成为绿地。1.1.3 绿化的定义栽种树木、花卉、草皮等绿色植物,以改善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工作、学习条件的措施成为绿化。1.1.4 城市绿地分类G1 公园绿地 G2 生产绿地 G3 防护绿地 G4特殊绿地 G5 其他绿地园林的含义和学科发展v1.2 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萌芽 第二阶段 极大发展的古典时期 第三阶段 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 第四阶段 二战后发达国家经济腾飞以及生态学理论的引入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v第一阶段 萌芽 原始社会时期,与大自然的关系:被动依赖v第二阶段 极大发展的古典时期 与大自然的关系:理性适应 园林字源:汉字園、圃、囿 拉丁文Gaden Cen界墙、藩篱 Eden乐园 神话与宗教典籍的记载 中国古代瑶池、悬圃 圣经伊甸园 古兰经天园 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v第三阶段 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 与大自然的关系:由亲和到对立 18世纪中叶,英国的产业革命带来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20世纪,自然征服型(工业)社会的后果导致了地球环境的急剧恶化,主要表现在地球温暖化、酸性雨以及野生动物灭绝等。对于城市环境来讲,主要带来了三大问题:1、城市人口爆发性的增加 2、人类生态系的突出 3、人工环境领域扩大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v 田园城市的构思(The Garden City)田园城市的概念 1898年由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bnezer Howard)发表了其著作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提出田园城市的模式,其基本构思立足于建设城乡结合、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把积极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福利结合在一起”。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v第四阶段 二战后发达国家经济腾飞以及生态学理论的引入与大自然的关系:回归到亲和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的帕提农神庙下签署了雅典宪章;指出现代建筑的特征就是要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而现代城市要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的问题,并明确提出要求在城市中建造公园、运动场合儿童游戏场等户外空间,并要求把城市附近的河流、海滩、森林和湖泊等自然景观优美之地段开辟为大众使用的公共绿地。昌迪加尔近期规划,15万人巴西利亚城市总体规划,1960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v第四阶段 二战后发达国家经济腾飞以及生态学 理论的引入 与大自然的关系:回归到亲和 现代社会的园林:将朝人类与自然处于共生关系的自然共生型社会发展,生物多样性将成为评价园林绿地的标准。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v 2.1 世界造园艺术的三大体系一、中国体系:典雅而精致二、西亚体系:植物和水法三、欧洲体系:规整而有序中国古典园林漫长的演变过程,正是以汉民族为主的封建大帝国从开始形成、转化为全盛、成熟直至消亡的过程。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v2.2 古典园林的发展分期(一)生成期(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全盛期:隋、唐统一的大帝国、盛唐之风(四)成熟前期两宋到清初(五)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v(一)生成期(幼年期)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最初形式为囿;吕氏春秋“积土四方而成高台”殷商纣王鹿台 周文王灵台 吴王夫差姑苏台 秦汉时期,专为帝王游乐的场所,又有了“苑”的名称“国朝园囿”的特点:皇家园林为主流,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上林苑)促成早期中国古典园林向风景式方向发展的三个最重要的意识形态方面的精神因素:1、君子比德思想孔子哲学的重要内容2、崇拜自然思想老庄哲学的影响3、神仙思想先民从万物有灵观念中发出来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v2.2.2 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意识形态上出现百家争鸣、思想活跃的局面园林美学思想形成 山水诗文:陶潜桃花源记、谢灵运山居赋v2.2.3 全盛期:隋、唐统一的大帝国、盛唐之风 意识形态上儒、道、佛互补,儒家居正统地位,这一时期的文化风格宏放,生命力旺盛,中国古典园林体系所具有的风格和特征基本上都形成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v皇家园林:华清池、兴庆宫、大明宫、九成宫、曲池苑华清池大明宫复原鸟瞰图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v皇家园林:大明宫大明宫的特点: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4、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5、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唐代建筑风格的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v私家园林:白居易:庐山草堂、履道坊住宅杜甫:浣花溪草堂(杜甫草堂)王维:辋川别业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v寺庙园林:慈恩寺等荷花、牡丹闻名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v2.2.4 成熟前期两宋到清初特点:园林的文化、风格、手法、审美完全成熟皇家园林:艮岳、西苑(中南海)、承德避暑山庄私家园林:沧浪亭、拙政园寺庙园林:灵隐寺、乌尤寺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v皇家园林:艮岳、西苑(中南海)、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v私家园林:沧浪亭、拙政园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拙政园沧浪亭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v寺庙园林:灵隐寺、乌尤寺灵隐寺乌尤寺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v2.2.4 成熟前期两宋到清初宋朝、元朝造园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寿山艮岳”:是在平地上以大型人工假山来仿创中华大地山川之优美的范例,它也是写意山水园的代表作。金明池北宋洛阳名园记作者:李格非 明、清中国园林制作的高峰期 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v 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v圆明园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v2.2.4 成熟前期两宋到清初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北海琼华岛、圆明园园林艺术论著 园冶作者:计成 共三卷,篇首有“兴造论”和“园说”,阐述了造园思想和原则。造园思想: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v2.2.5 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 封建社会盛极而衰,趋于解体,中国的传统 特点:1、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趋于精致,达到中国古典园林的最辉煌成就。2、另一方面已丧失创新,进取精神趋于僵化、模式化。代表作品:颐和园、江南私家园林 清中叶三山五园 圆明园、畅春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v2.3 清末形成的中国三大园林2.3.1 北方园林特点:粗狂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恭王府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v2.3 清末形成的中国三大园林2.3.2 江南园林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景致较细腻精美特点: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苏杭、扬州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v2.3 清末形成的中国三大园林2.3.3 岭南园林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特点: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比较高而宽敞。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 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v2.4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以筑园方式分:1、人工山水园(面积较小,在城镇内,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2、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规模较小的利用天然山水布局。以隶属方式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v2.5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2.5.1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缀山理水,合乎自然: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树木花卉,表现自然:“有名园而无佳卉,犹金屋之鲜丽人”花镜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别注意两点:1、植物的物质特征(姿美、色美、味香);2、植物陪赋予文化含义(竹、松柏、莲花、兰花、玉兰牡丹、石榴);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v2.5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2.5.2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揉避暑山庄(漹泊敬城殿外景、南山积雪亭)2.5.3 诗画情趣(诗情画意)清 钱泳履园丛话 造园从立意构思直到具体表现绘画红楼梦第十七回“若大景致,若干亭榭”(大观园)“雪香云蔚亭”踏雪寻梅p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pStudyConstantly,AndYouWillKnowEverything.TheMoreYouKnow,TheMorePowerfulYouWillBe写在最后感谢聆听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结束语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