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分析工商管理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1443972 上传时间:2024-06-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分析工商管理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分析工商管理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分析工商管理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写作提纲1内容摘要2关键词2一、绪论3二、新农村建设中泉州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分析3(一)泉州农村人力资源数量3(二)泉州农村人力资源质量4三、新农村建设中泉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4(一)人力资源的投资重视不够5(二)农村教育和培训5四、新农村建设中泉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7(二)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71、增加对教育的投入82、加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83、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94、建立农村职业教育9结论9参考文献10写作提纲一、绪论二、新农村建设中泉州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一)泉州农村人力资源数量(二)泉州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三、新农村建设中泉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一)人力资源的投资重视不够(二)农村教育和培训四、新农村建设中泉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二)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1、增加对教育的投入2、加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3、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4、建立农村职业教育结论参考文献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以泉州市为例1. 内容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为了达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当前农村的发展任务是最重要、是最艰巨的。农民小康了才能实现全国人民的农村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党中央明确指出,要以平衡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更加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三农”问题作为党的工作的首要任务,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在农村地区,人力资源是最活跃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推动社会进步,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和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有一个新的认识来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利用。充分认识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村人生活水平的重要性位置。泉州市,虽然处于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但是由于自身的地理环境和当地情况造成农业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出现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迅速增长,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大幅下降,竞争力薄弱,效益增长缓慢,农民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农民是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本文探索了泉州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问题,并指出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模式和具体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促进泉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农村发展,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性,保障一、绪论据国家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国总人口137053万人,农村人口教育文化素质依然值得担忧,文盲和小学文化高达44%,仅有1.46%和0.37%的农村人口受过高中教育和中专、大专教育。农村人口受教育时限为7年,远远低于城镇水平,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口教育素质与1960年世界人口教育素质水平持平,与目前世界人口教育素质相差4年左右。在职业教育方面,我国农村人口职业化教育比例非常低,据统计,仅有3.53%接受过初级以上职业技术教育或技术培训,高达85%以上的农民是“科盲”,由此可以判断出我国农民职业化教育比例非常低。从农民身体素质来看,其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由于农村人口收入普遍偏低,农村人口缺乏营养物质摄入,整体营养结构不达标。甚至在部分地区,局民的健康状况未得到有效控制,导致地方病和传染病人数所占有非常高比例,有病致残的人数较多,农村婴儿死亡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层面来看,农民的思维习惯呈现出双重影响的痕迹,既受到农村地区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包含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习惯,尤其是部分农民思想保守,僵化,小农意识严重。在一些地区,宗教意识和内地迷信广为流传,成为精神毒药腐蚀人的灵魂。农民的法制观念亟待提高,由于缺乏理性的法制思维,遇到矛盾,往往采用极端方式来表达自身诉求。不难看到上述三方面的严重不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迫切需要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农村的人口素质。二、新农村建设中泉州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一)泉州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泉州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截至2010年12月31日,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212.2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18.59 万人;占总人口的55.87%;其中农村劳动力资源约70万人。在全市劳动力资源中,农村劳动力资源约占 60%,这一比重处于全国农村劳动力比重中较高水平。泉州农村人力资源面临严重老龄化问题。据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分年龄段看,泉州农村人力资源中,20 岁及以下 6.3万人,占 12.6 %;21-30 岁 80.8万人,占 16.6%;31-40 岁 30.4 万人,占 22.9%;41-50 岁 29.3 万人,占22.0%;51 岁及以上 34.7 万人,占 25.9%。,40 岁以上的劳动力占到 45.9%。表 3-1:泉州农村地区就业人员负担系数年份市总人口(万)农业人口(万)村就业数(万)就业者负担系数(%)2003179.3129.169.21.822004186.2130.071.11.812005188.4130.175.01.802006189.2135.276.31.752007195.1139.578.51.732008199.7145.880.51.712009203.0149.582.61.702010212.2153.285.21.68(来源于泉州市统计局(二)泉州农村人力资源质量人力资源的质量因素具体是指影响参与社会经济发展劳动力资源质量高低的因素,包括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及健康状况等。它直接影响着全社会劳动力的使用效用,关系着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效益。泉州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水平处于比较低的状态,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是7.99年,也就是说还没有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因此,人口素质已经成为提高泉州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瓶颈,应加大向农村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力度,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图 3-2:2006 年泉州农村劳动力文化状况(单位: %)该资料素质太旧三、新农村建设中泉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部门组织领导下,我省农民素质已大大改善,重点问题已得到缓解,农村生存环境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改善。然而,在取得进展的同时,泉州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仍然不乐观,有供过于求的数量,需求之间的矛盾,在其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的质量超过了供应量,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人力资源的投资重视不够一方面,政策以资本投资决策和政府决策部门的有形资本投资为首选,忽视了人力资本投资。中国在人力资源的投资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比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还低。据研究数据显示,前几年中国各级政府投入人力资源的资金大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2.5%,而在实物资本投资方面却非常高,达到了30%,在美国对物质资本的投资仅占GDP的 17%,人力资源的投资占5.4%。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增加对教育的支出,在全省教育经费,文化,教育的支出,健康科学事业的资金低于经济发达地区,人力资本的增长率投资比固定资产投资低。泉州市农村一些贫困地区存在较为落后的思想,经济增长模式仍然是高消费的支持粗放型增长的高积累,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重要性。另一方面,农村个人,家庭投资在人力资源方面相对较低。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职业技能,健康等方面注重不足。首先,农村教育资源明显比镇的投资偏低。据中国经济检测中心数据显示,中国90的家长希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81的城镇居民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60%的人表示愿为孩子上学举债。相比农村,城市家庭教师、补习学校和补习班更加盛行,人均教育投资的金额比农村相比,人均54561.27元的农村家庭开支总支出,文化,教育和娱乐支出占8.21,为377.16元,消费支出的59.96,总支出为2735.77元,个人家庭投资,教育投资比生活消费支出减少52。此外,农村教育的投资偏好,重男轻女的现象,教育程度越高越明显的性别偏向,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较偏远的地方,女孩文盲率很高。他们接受来自父母和其他长辈的基本词汇和事迹,学习,如做家务,照顾家庭和一些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的知识。(二)农村教育和培训教育和培训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农民的教育质量水平,不仅关系到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控制量,而且也推动了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人更愿意吸收新观念,接受新技术。目前,泉州农民的教育质量普遍偏低,影响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限制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一般情况下,教育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是:首先,在中国农村教育,城乡教育差距正在扩大,这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城市教师过剩,但严重短缺乡村教师,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低,缺乏正规的师范毕业生数量之间的差距,农村孩子在起跑线上落后于城市儿童。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的因素之一是在同一性质的教师,在泉州市阳新县平均为758元教师工资待遇的城乡之间的差距很大,但县城学校教师的平均工资是 1100 元左右,乡镇教师的平均工资 600 元左右。其次,教师整体的质量较差。新课程标准,综合课程,实施新课程,新课程评价,教师教育观念的要求,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施新的变化,当前农村教师的严重挑战。然而,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着“含金量”低,年龄老化、学识能力低、身心状况差等问题。第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村里的小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劳动课程兼职,约40的中年教师不胜任教育教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是非常低的。第二,教育水平较低,较高的教育水平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目前大专学历的教师占小学教师总数的 9.5,本科学历教师在初中队伍中只有 15%。第三,年龄结构不合理。师范毕业,45岁以上,中年教师占一半以上的农村教师后继乏人的情况日益严重,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相当困难。第三,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滞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生产劳动,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农村教育与生产和社会发展的现代科技的课程,传授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和丰富的技能挂钩,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联系。然而,农村目前的课程设置仍是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重升学轻实用的“三重三轻”的恶性循环局面。有没有其他预期目标,一个单一的教育目标。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沉闷周围的必修课程,开始有些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围绕高考指挥棒转,只为研究一些学校的教学类型的学生放弃上升学无望的培训和教育的学生。此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既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教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实际需要。正规的学校教育只适用于适龄人员,更有针对性,更及时的和更大的范围,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现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技术创新,促进农村劳动力不断增长的需求越来越高,以适应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职业培训的灵活性,在某种程度上是正规教育的补充和继续,而且,对受教育文化水平较低、年限较少的农村劳动力尤其重要。目前,在泉州市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四、新农村建设中泉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泉州市的农村劳动力依然处于素质较低的发展状态,医疗设施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泉州市经济发展速度,目前你通过培训数数百万到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在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的高品质高技能,使其在农村发展的重要资产,从而促进泉州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是战略在泉州市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一)控制农村人口到中度增长泉州市是浙江省人口较多的市级地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的取决于数量和质量。泉州市是一个人口大市,这是一种人力资源上的优势,但是在实际中,只有少数数量质量较高的人力资源和更多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优势,以发挥出其现实优势。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在之前,通过行政手段来实现控制人口增长。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价值泉州农村普遍存在的多子多福的生育观,传统文化、习俗却一时难以改变。首先,控制人口数量增长,要充分利用计划生育政策。据测试分析表明,由于计划生育的开展,1971-2000年,泉州市,少生人口40万,如果不开展计划生育,泉州市于1984年的总人口超过200万,在1988年超过400万。到2000年将达到800万人。在加速生育率下降过程中,计划生育贡献很大。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仍然不能放松的同时,根据市场经济和人口发展,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动态性农村生育政策的微调,例如批准二胎,独生子女等生育政策。(二)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教育,中学教育的初级阶段,在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人力资源,教育和培训,一般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通过知识的积累,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1、增加对教育的投入针对农村中所存在的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农民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教育福利,缓解因为收入差距大,而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逐步加大,但是目前来看,我国农村教育形势严峻。由于担负农村教育的政权主要为县级政权,因此要进行税制改革,解决农村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由于我国持续经济增长,可以考虑实行中央投入为主要力量的体制,构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确保能够为农村教育提供必要的教学场所和活动地点。2、加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泉州市农村教育工作,主要是围绕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工作来实施。义务教育法修订之后,也确保了农村经费来源机制,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共同担负的机制。新的法律将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包括在法律规定的机制,以清除义务教育资金已完全集成到国家金融安全的背景下,由各级政府共享。现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依然处于巩固阶段,各级各部门要做好统一协调工作,做好其巩固工作。以泉州市农村小学教育工作为例,具体可以分为如下方面:(一)整合教育资源,由于农村人口流动性较大,很多村落已经没有适龄儿童上学,独立存在的农村小学勉强维持着运转。针对学龄儿童少的村落,教育部门应当整合教育资源,对那些只能消耗教育资源的农村小学勇于撤销。兴建中心小学是有效方式之一。兴建中心小学能够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在兴建中心小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交通状况、地理位置、学生上学等一系列问题,为周边农村小学生提供方便。通过整合教育资源,能够实现教学条件改善,为中心小学配备优秀的小学教师,实现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二)壮大师资队伍,要想化解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优秀师资队伍是必要条件。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素质和数量是当务之急。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三个方式来实现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第一,招聘高素质人才。农村小学要想方设法招聘高素质教师,尤其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小学老师。通过提高教师待遇等方式,以优惠条件吸引更多的优秀小学教师到农村小学任教。农村小学可以适当放宽招聘音体美教师比例,提高专业教师数量和质量。小学除了配备数学、语文两位教师之外,应当配备其他学科教师,比如说音乐、美术、外语、微机等。农村小学要对美术、音乐和信息技术学科予以充分重视,避免出现学科发展失衡状况。同时尽可能地对大班级进行小班教学,实行严格的小班级教学模式,使得每一个学生能够获得均衡发展。第二,开展对外交流。农村小学应当利用一切机会,积极开展教师交流。鼓励和支持本校老师到外地进行挂职锻炼和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农村小学应当欢迎外地优秀教师到本校进行授课,这种积极的教师交流机制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实现均衡发展。第三,加大培训力度。要想实现农村小学学科均衡发展,关键还是依靠本校教师队伍。因此农村地区小学应当加大对本校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其讲课水平,培养综合型人才,为小学生学科全面发展打下基础。3、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首先,通过各种形式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比如说通过招聘特岗教师等形式来扩建新的教师队伍,使之能够形成一个统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次针对目前学校教师素质不高的情况,可以通过开展多方面的培训,提升其工作素质。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事业心强的医生队伍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效传播其科普文化知识。4、建立农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提升其个人能力的有效手段。发展职业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也是在短时间内实现人力资源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综合利用各种优惠政策。结论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只有积极开发农村中的人力资源才能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进度。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许多困境,首先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有待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低的原因有一部分是由于农村教育投入不足造成的,因此只有稳步推进我国农村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才能实现我国农村建设获得更好地发展。当前我国农村建设活动中,农村医疗合作问题依然是影响农民生活福祉的因素,所以稳步推进新农村医疗改革有助于推进我国农村获得更好地发展。参考文献 1 贵州省出台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J. 山区开发 , 2010,(06) 2 张秀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 2010,(05) 3 李重华. 西部大开发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J. 生态经济 , 2011,(11) 4 王筱敏, 杨平. 关于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考J.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11,(01) 5 陈晓军. 陕西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J. 陕西农业科学 , 2010,(04) 6 坚定不移地推进西部大开发J. 农村工作通讯 , 2009,(03) 7 民企能“吃掉”一个村吗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2009,(06) 8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为振兴经济服务J.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 2010,(S1) 9 陶用之. 西部大开发应有新的思路J. 农村经济 , 2009,(06) 10 毛如柏. 西部大开发 宁夏要争先J. 当代生态农业 , 2009,(Z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