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头部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443652 上传时间:2024-06-26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虫的头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昆虫的头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昆虫的头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第一章昆虫的一般概述昆虫的一般概述昆虫属于动物界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昆虫纲,是动物界最大的类群。现已定名的昆虫有是动物界最大的类群。现已定名的昆虫有100100多万种。昆虫分布广多万种。昆虫分布广,适应性强,遍布适应性强,遍布人类所能到达的每一个地方。无论是在冰人类所能到达的每一个地方。无论是在冰雪覆盖的极地和高山,还是在几米深的土雪覆盖的极地和高山,还是在几米深的土壤中;无论是在江河、湖泊、海洋,还是壤中;无论是在江河、湖泊、海洋,还是在干热的沙漠、阴湿的雨林,都能见到它在干热的沙漠、阴湿的雨林,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们的踪迹。昆虫与人类关系密切。昆虫与人类关系密切。昆虫的一般概述昆虫的一般概述昆虫昆虫农业农业害虫害虫资源资源昆虫昆虫食用食用昆虫昆虫天敌天敌昆虫昆虫卫生卫生害虫害虫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不同种类昆虫虽然形态各异,但不同种类昆虫虽然形态各异,但在成虫阶段有其共同的特征。昆虫在成虫阶段有其共同的特征。昆虫身体左右对称,体躯由一系列体节身体左右对称,体躯由一系列体节组成,有些体节具有分节的附肢,组成,有些体节具有分节的附肢,相邻体节间由节间膜相连,虫体可相邻体节间由节间膜相连,虫体可以自由活动。以自由活动。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 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 成虫体躯分为成虫体躯分为头、胸、腹头、胸、腹三个体段。三个体段。头头部有部有口器口器和和1对对触角触角,1对对复眼复眼,通常有,通常有13个个单眼单眼。胸胸部由部由3个体节组成,有个体节组成,有3对对胸足胸足,一般有两对,一般有两对翅翅。腹腹部多由部多由911个体节组成,末端具有个体节组成,末端具有外生殖器外生殖器,有的还有有的还有1对对尾须尾须。中后胸及腹部。中后胸及腹部18节两侧各有节两侧各有1对气门,是昆虫呼吸器官在体外的开口。虫体被对气门,是昆虫呼吸器官在体外的开口。虫体被一层坚硬的体壁所包围,形成一层坚硬的体壁所包围,形成“外骨骼外骨骼”。由卵变。由卵变为成虫,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器官和外部形态的变为成虫,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器官和外部形态的变化过程。化过程。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复复眼眼昆虫昆虫体躯体躯头部头部胸部胸部腹部腹部触角触角眼眼口器口器前胸前胸中胸中胸后胸后胸外生外生殖器殖器尾须尾须单眼单眼复眼复眼前足前足中足中足前翅前翅后足后足后翅后翅这些节肢动物都不是昆虫昆虫头部昆虫头部头部是昆虫的第一个体段。头部是昆虫的第一个体段。昆虫的头部昆虫的头部通常着生有通常着生有1 1对触角,对触角,1 1对复眼,对复眼,1 13 3个单眼和口器。个单眼和口器。昆虫头部是昆虫头部是感觉感觉和和取食取食的中心。的中心。昆虫头部的分区昆虫头部的分区昆虫头壳坚硬,呈半球型,由沟昆虫头壳坚硬,呈半球型,由沟和缝划分为若干区。头的前方部分和缝划分为若干区。头的前方部分称为称为额区额区,额区的上方部分称为额区的上方部分称为头头顶顶,额区的两侧部分称为,额区的两侧部分称为颊区颊区,额额区区的下方部分称为的下方部分称为唇基区唇基区,额区的额区的后方部分后方部分称为称为后头区后头区。昆虫头部构造图昆虫头部构造图一、正面:一、正面:1.1.触角触角 2.2.颊颊 3.3.额额 4.4.唇基唇基 5.5.上颚上颚 6.6.上唇上唇 7.7.头顶头顶 8.8.复眼复眼二、侧面:二、侧面:1.1.头顶头顶 2.2.单眼单眼 3.3.唇基唇基 4.4.上颚上颚 5.5.上唇上唇6.6.后头后头 7.7.颊颊昆虫头部的分区示意图昆虫头部的分区示意图昆昆虫虫头头部部的的分分区区额区额区唇基区唇基区后头区后头区颊区颊区头顶头顶头部头部 昆虫的头式昆虫的头式昆虫种类多,取食方式各异,昆虫种类多,取食方式各异,取食器官在头部着生的位置各取食器官在头部着生的位置各不相同。根据口器在头部着生不相同。根据口器在头部着生的位置,昆虫的头式可分为的位置,昆虫的头式可分为下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口式、前口式、后口式三种类三种类型。型。下口式下口式 口器着生在头部下方,头部的纵轴口器着生在头部下方,头部的纵轴与身体的纵轴垂直。如蝗虫等。与身体的纵轴垂直。如蝗虫等。前口式前口式 口器着生在头部前方,头部的纵轴口器着生在头部前方,头部的纵轴与身体的纵轴几乎平行。如步甲等。与身体的纵轴几乎平行。如步甲等。后口式后口式 口器向后伸,贴在身体的腹面,头口器向后伸,贴在身体的腹面,头部的纵轴与身体纵轴成锐角。如蝉等。部的纵轴与身体纵轴成锐角。如蝉等。昆虫头式类型是识别昆虫种类的重要依昆虫头式类型是识别昆虫种类的重要依据之一。据之一。昆虫的头式昆虫的头式昆虫的头式昆虫的头式1.1.下口式下口式 2.2.前口式前口式 3.3.后口式后口式 昆昆虫虫的的头头式式昆昆虫虫的的头头式式昆昆虫虫的的头头式式头式头式下口式下口式 前口式前口式 后口式后口式昆虫的头式昆虫的头式触触 角角 大多数昆虫都有一对发达的大多数昆虫都有一对发达的触角触角,着生着生于头部两侧上方的触角窝内。是昆虫的于头部两侧上方的触角窝内。是昆虫的主要感觉器官。有助于昆虫觅食,避敌、主要感觉器官。有助于昆虫觅食,避敌、求偶和寻找产卵场所。求偶和寻找产卵场所。触角基部第一节称为触角基部第一节称为柄节柄节,第二节,第二节称为称为梗节梗节,以后各节统称为,以后各节统称为鞭节鞭节。昆虫触角的模式构造图昆虫触角的模式构造图1.1.柄节柄节 2.2.梗节梗节 3.3.鞭节鞭节触触角角的的构构造造触角触角柄节柄节梗节梗节鞭节鞭节昆虫触角的各种类型图昆虫触角的各种类型图1 1刚毛状刚毛状 2 2丝状丝状 3 3串珠状串珠状 4 4锯齿状锯齿状 5 5栉齿状栉齿状 6 6球杆状球杆状 7 7羽毛状羽毛状 8 8鳃叶状鳃叶状 9 9膝状膝状 10 10具芒状具芒状触触 角角 类类 型型 眼是昆虫的视觉器官。在昆虫取食、栖息、群集、避敌、决定行动方向等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昆虫的眼有复眼和单眼之分。眼眼昆虫复眼形态昆虫复眼形态昆虫复眼构造昆虫复眼构造昆虫单眼昆虫单眼眼眼单眼单眼复眼复眼 分辨光线的强弱和方向分辨光线的强弱和方向分辨物体的颜色和形象分辨物体的颜色和形象 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官。由于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官。由于昆昆虫虫取食方式和食物的种类不同,口器取食方式和食物的种类不同,口器的类型变化很大。但主要为咀嚼式的类型变化很大。但主要为咀嚼式口口器器和刺吸式口器两种和刺吸式口器两种类型类型。口器类型口器类型 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颚、下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舌等五个部分组成。颚、下唇、舌等五个部分组成。咀嚼式咀嚼式口器构造口器构造昆虫的咀嚼式口器昆虫的咀嚼式口器1.1.上唇上唇 2.2.上颚上颚 3.3.下颚下颚4.4.下颚须下颚须 5.5.下唇下唇 6.6.下唇须下唇须 7.7.舌舌 刺吸式口器由咀嚼式口器演化而来。上唇退化成三角形小片,下唇延长成管状的喙,上、下颚特化为口针。刺吸式刺吸式口器构造口器构造昆虫的刺吸式口器昆虫的刺吸式口器1.1.喙喙 2.2.上颚口针上颚口针 3.3.下颚口针下颚口针 4.4.上唇上唇口口 器器口器口器咀嚼式咀嚼式刺吸式刺吸式上唇上唇上颚上颚下颚下颚下唇下唇舌舌上唇上唇上颚上颚口针口针下颚下颚口针口针喙喙口口 器器 类类 型型 咀嚼式口器的咀嚼式口器的害虫为害植物时,害虫为害植物时,常常咬食咬食叶片和茎部,或蛀食果实和叶片和茎部,或蛀食果实和种子,种子,造成造成孔洞孔洞、缺刻缺刻,甚至吃光,甚至吃光叶片或叶片或蛀空果实、种子蛀空果实、种子。如蝗虫及。如蝗虫及多种蝶、蛾类幼虫。多种蝶、蛾类幼虫。咀嚼式口器取食特点咀嚼式口器取食特点 刺吸式口器刺吸式口器害虫取食时,上、下颚口害虫取食时,上、下颚口针交替刺入植物组织内吸取植物汁液,针交替刺入植物组织内吸取植物汁液,使植物出现使植物出现斑点、卷曲、皱缩、虫瘿斑点、卷曲、皱缩、虫瘿等等现象。如蚜虫、叶蝉、飞虱等。现象。如蚜虫、叶蝉、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取食特点刺吸式口器取食特点 防治防治咀嚼式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常选用口器的害虫,常选用胃胃毒性杀虫剂毒性杀虫剂喷洒在植物表面或制成固体喷洒在植物表面或制成固体毒饵,害虫取食时,将食物与药剂同时毒饵,害虫取食时,将食物与药剂同时摄入体内,发挥杀虫作用。摄入体内,发挥杀虫作用。口器类型与害虫防治口器类型与害虫防治咀嚼式口器咀嚼式口器 防治防治刺吸式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应选用口器的害虫,应选用内内吸性杀虫剂吸性杀虫剂,喷洒在植物表面,被植物,喷洒在植物表面,被植物吸收后,害虫取食时,将植物汁液与药吸收后,害虫取食时,将植物汁液与药剂同时摄入体内,发挥杀虫作用。剂同时摄入体内,发挥杀虫作用。刺吸式刺吸式口器类型与害虫防治口器类型与害虫防治p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pStudyConstantly,AndYouWillKnowEverything.TheMoreYouKnow,TheMorePowerfulYouWillBe写在最后感谢聆听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结束语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