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概论宣讲ppt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1443064 上传时间:2024-06-2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医学概论宣讲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康复医学概论宣讲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康复医学概论宣讲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第四章第四章 康复治疗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第四章 康复治疗技术1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第一节第一节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一、运动疗法一、运动疗法(六)平衡功能训练(六)平衡功能训练第一节 物理治疗一、运动疗法(六)平衡功能训练2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1、概述、概述平衡平衡 是指人体无论处在何种位置,运动或受是指人体无论处在何种位置,运动或受到外力推动时,自动地调整姿势并维持所到外力推动时,自动地调整姿势并维持所需要的姿势的过程需要的姿势的过程1、概述平衡3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支持面支持面 指人在各种体位下(站立、坐、指人在各种体位下(站立、坐、卧、行走)所依靠的面,即接触面卧、行走)所依靠的面,即接触面 支持面的面积大小和质地均影响支持面的面积大小和质地均影响身体平衡身体平衡 支持面4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稳定极限稳定极限 指人体在能够保持平衡的范围内指人体在能够保持平衡的范围内倾斜时与垂直线形成的最大角度倾斜时与垂直线形成的最大角度 稳定极限的大小取决于支持面的稳定极限的大小取决于支持面的大小和性质大小和性质 稳定极限5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平衡的三种状态平衡的三种状态 静态平衡静态平衡 指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指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维持某种固定姿势的过程维持某种固定姿势的过程 平衡的三种状态 静态平衡6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自动动态平衡自动动态平衡 指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指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即从一种姿势调整到另外一种姿即从一种姿势调整到另外一种姿势的运动转换时,重新获得稳定势的运动转换时,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状态的能力 自动动态平衡7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他动动态平衡他动动态平衡指人体在外力推动作用下指人体在外力推动作用下姿势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姿势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他动动态平衡8训练的基本原则训练的基本原则1 1、坐位和站立位平衡功能训练必须建立在保、坐位和站立位平衡功能训练必须建立在保 持身体良好对线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持身体良好对线关系的基础上进行2 2、选择训练体位以身体重心由低到高为原则、选择训练体位以身体重心由低到高为原则3 3、逐渐扩大身体的稳定性、逐渐扩大身体的稳定性训练的基本原则1、坐位和站立位平衡功能训练必须建立在保9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4 4、由静态平衡(、由静态平衡(级)训练开始,过渡到级)训练开始,过渡到 自动动态平衡(自动动态平衡(级),再过渡到他动级),再过渡到他动 动态平衡(动态平衡(级)级)5 5、逐渐提高训练难度,防止患者精神紧张、逐渐提高训练难度,防止患者精神紧张4、由静态平衡(级)训练开始,过渡到10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2、基本训练方法、基本训练方法2、基本训练方法11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1)坐位平衡训练)坐位平衡训练(1)坐位平衡训练12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级平衡训练级平衡训练 指不受外力和无身体动作的前提下保持指不受外力和无身体动作的前提下保持独立坐位姿势的训练,患者通过协调躯干独立坐位姿势的训练,患者通过协调躯干肌肉以保持身体直立肌肉以保持身体直立 开始时需要有人在身旁保护,逐步过渡开始时需要有人在身旁保护,逐步过渡到无保护独立坐位到无保护独立坐位级平衡训练 指不受外力和无身体动作的前提下保持13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级平衡训练级平衡训练 指患者可以独立完成身体重心转移、躯指患者可以独立完成身体重心转移、躯干屈曲、伸展、左右倾斜及旋转运动,并干屈曲、伸展、左右倾斜及旋转运动,并保持坐位平衡的训练保持坐位平衡的训练 可以采用拾取身体周围物品或坐位作业可以采用拾取身体周围物品或坐位作业的方式进行的方式进行级平衡训练 指患者可以独立完成身体重心转移、躯14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级平衡训练级平衡训练 指可以抵抗外力保持身体平衡的训练指可以抵抗外力保持身体平衡的训练 患者在胸前双手抱肘,由治疗师施加患者在胸前双手抱肘,由治疗师施加外力破坏患者坐位的稳定,诱发头部及外力破坏患者坐位的稳定,诱发头部及躯干向正中线的调正反应躯干向正中线的调正反应级平衡训练 指可以抵抗外力保持身体平衡的训练15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2)站立位平衡训练)站立位平衡训练(2)站立位平衡训练16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级平衡训练级平衡训练 指不受外力和无身体动作的前提下保持指不受外力和无身体动作的前提下保持独立站立位姿势的训练,患者用下肢支撑独立站立位姿势的训练,患者用下肢支撑体重保持站立位,必要时治疗师可用双膝体重保持站立位,必要时治疗师可用双膝控制患者下肢或使用支架帮助固定膝关节控制患者下肢或使用支架帮助固定膝关节级平衡训练 指不受外力和无身体动作的前提下保持17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开始时两足间距较大,以提高稳定性开始时两足间距较大,以提高稳定性在能够独立站立后逐步缩小两足间距在能够独立站立后逐步缩小两足间距 以减小支撑面,增加难度以减小支撑面,增加难度开始时两足间距较大,以提高稳定性18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级平衡训练级平衡训练 指患者在站立姿势下,可以独立完成身体指患者在站立姿势下,可以独立完成身体重心转移、躯干屈曲、伸展、左右倾斜及旋重心转移、躯干屈曲、伸展、左右倾斜及旋转运动,并保持平衡的训练转运动,并保持平衡的训练 开始时由治疗师双手固定患者髋部,协助开始时由治疗师双手固定患者髋部,协助完成重心转移和躯体活动,逐步过渡到由患完成重心转移和躯体活动,逐步过渡到由患者独立完成动作者独立完成动作级平衡训练 指患者在站立姿势下,可以独立完成身体19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级平衡训练级平衡训练 指患者在站立姿势下抵抗外力指患者在站立姿势下抵抗外力保持身体平衡的训练保持身体平衡的训练 患者可以采用平衡板训练、站患者可以采用平衡板训练、站立作业训练等方法立作业训练等方法级平衡训练 指患者在站立姿势下抵抗外力20(3)干扰视觉输入)干扰视觉输入 通过改变视觉输入条件通过改变视觉输入条件调整或增加训练难度调整或增加训练难度 改变视觉输入的方法包括改变视觉输入的方法包括 减少视觉输入减少视觉输入 阻断视觉输入阻断视觉输入 输入不准确的信息输入不准确的信息 注意:每一种训练活动都可以注意:每一种训练活动都可以加入此方法调整或增加训练难度加入此方法调整或增加训练难度(3)干扰视觉输入 通过改变视觉输入条件21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七)牵引疗法(七)牵引疗法(七)牵引疗法 22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1 1、概述、概述 牵引疗法是指运用作用力与反作用牵引疗法是指运用作用力与反作用 力的力学原理,通过手法、器械或电力的力学原理,通过手法、器械或电 动装置产生的外力,作用于人体脊柱动装置产生的外力,作用于人体脊柱 或四肢关节,使关节发生一定的分离、或四肢关节,使关节发生一定的分离、关节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从关节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从 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1、概述 牵引疗法是指运用作用力与反作用23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牵引与牵伸的区别在于牵引的主要牵引与牵伸的区别在于牵引的主要 目的是牵拉关节,而牵伸的目的是牵目的是牵拉关节,而牵伸的目的是牵 拉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拉肌肉、韧带等软组织 牵引与牵伸的区别在于牵引的主要24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分类分类 根据牵引力来源分类:根据牵引力来源分类:徒手牵引、自身牵引、电动和重物机械牵引徒手牵引、自身牵引、电动和重物机械牵引根据牵引力的持续状态分类:根据牵引力的持续状态分类:静态牵引、间歇牵引静态牵引、间歇牵引 根据牵引的体位分类:根据牵引的体位分类:坐位牵引、卧位牵引、斜位牵引、直立位牵引坐位牵引、卧位牵引、斜位牵引、直立位牵引 根据牵引部位分类:根据牵引部位分类:颈椎牵引、腰椎牵引、胸椎牵引颈椎牵引、腰椎牵引、胸椎牵引 分类 根据牵引力来源分类:25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牵引作用牵引作用1.1.加大椎间隙、椎间孔,增加椎管容积,减轻对加大椎间隙、椎间孔,增加椎管容积,减轻对 神经根的压迫神经根的压迫2.2.纠正椎间小关节的紊乱,恢复脊柱的正常排序纠正椎间小关节的紊乱,恢复脊柱的正常排序3.3.解除肌肉痉挛解除肌肉痉挛 缓解疼痛,促进炎症消退,有缓解疼痛,促进炎症消退,有 利于病损组织的修复利于病损组织的修复4.4.增加关节活动范围,调节和恢复已破坏的颈椎增加关节活动范围,调节和恢复已破坏的颈椎 和腰椎平衡和腰椎平衡5.5.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松解粘连的软组织,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松解粘连的软组织,改善脊柱的四肢关节的关节活动范围改善脊柱的四肢关节的关节活动范围6.6.脊柱外伤时的早期制动和复位作用脊柱外伤时的早期制动和复位作用牵引作用1.加大椎间隙、椎间孔,增加椎管容积,减轻对26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2 2、颈椎牵引、颈椎牵引2、颈椎牵引27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1 1)机械牵引)机械牵引(1)机械牵引28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前屈位颈椎牵引前屈位颈椎牵引 颈椎前屈颈椎前屈10103030可可使颈椎间隙显著增宽使颈椎间隙显著增宽 前屈位颈椎牵引更接近前屈位颈椎牵引更接近日常生理运动范围,临床日常生理运动范围,临床应用最广泛应用最广泛 临床可根据颈椎病的分临床可根据颈椎病的分型和颈椎型和颈椎X X 线片表现来决线片表现来决定牵引角度定牵引角度 神经根型效果最好神经根型效果最好前屈位颈椎牵引 颈椎前屈1030可29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中立位(垂直位)颈椎牵引中立位(垂直位)颈椎牵引 中立位中立位(前屈前屈0-5)0-5)牵引牵引可使颈部肌肉获得较好的放可使颈部肌肉获得较好的放松,使颈椎生理弧度逐渐消松,使颈椎生理弧度逐渐消失、变直,使扭曲的椎动脉失、变直,使扭曲的椎动脉舒展、伸直、血液通畅,改舒展、伸直、血液通畅,改善脑组织血液供应善脑组织血液供应 可以避免因脊柱前屈或后可以避免因脊柱前屈或后伸运动导致脊髓与椎管的异伸运动导致脊髓与椎管的异常摩擦常摩擦 常用于椎动脉型和脊髓型常用于椎动脉型和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病中立位(垂直位)颈椎牵引 中立位(前屈0-5)牵引30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后伸位颈椎牵引后伸位颈椎牵引 后伸位(后伸位(551010)牵引可以防止寰椎向前牵引可以防止寰椎向前滑动,加强寰枢关节的滑动,加强寰枢关节的稳定性稳定性 主要应用于寰枢关节主要应用于寰枢关节半脱位和颈椎生理屈度半脱位和颈椎生理屈度变直或反弓状态的颈椎变直或反弓状态的颈椎病病后伸位颈椎牵引 后伸位(510)31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牵引重量牵引重量1.1.相当于正常成年人相当于正常成年人(总总)体重的体重的10%10%,年老,年老 体弱者为体重的体弱者为体重的5%5%2.2.首次牵引从首次牵引从3 36kg6kg开始,牵引最大重量开始,牵引最大重量 不得超过不得超过20kg20kg3.3.颈椎牵引力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上颈椎牵引力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上 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随时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随时 调整牵引重量调整牵引重量牵引重量1.相当于正常成年人(总)体重的10%,年老32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牵引时间牵引时间1.1.牵引时间为牵引时间为101030min30min,最佳的牵引,最佳的牵引 时间是时间是151520min20min2.2.牵引频率及疗程牵引频率及疗程 门诊患者一般牵引门诊患者一般牵引1 1次次/d/d 住院患者牵引可住院患者牵引可2 2次次/d /d 10 10次为一疗程,直到症状体征消失,次为一疗程,直到症状体征消失,一般需要一般需要2 2个疗程个疗程牵引时间1.牵引时间为1030min,最佳的牵引33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2 2)徒手牵引)徒手牵引(2)徒手牵引34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徒手坐位牵引徒手坐位牵引 操作时应向上方拔伸,操作时应向上方拔伸,避免头后仰拔伸。特别避免头后仰拔伸。特别是严重的骨质增生和脊是严重的骨质增生和脊髓型颈椎病髓型颈椎病 该方法可作为颈椎牵该方法可作为颈椎牵引治疗的预试验引治疗的预试验徒手坐位牵引 操作时应向上方拔伸,35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徒手卧位牵引徒手卧位牵引双手在颈部放置双手在颈部放置有三种方法:有三种方法:将双手的手指将双手的手指 放于患者枕后放于患者枕后徒手卧位牵引双手在颈部放置36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上方手掌置于患者前上方手掌置于患者前 额,下方手托住患者额,下方手托住患者 枕后部枕后部将双手的手指放于患将双手的手指放于患 者颈部,双手示指于者颈部,双手示指于 需牵拉的椎体水平以需牵拉的椎体水平以 上棘突,这种手的放上棘突,这种手的放 置,可提供一种特殊置,可提供一种特殊 的、仅作用于手指放的、仅作用于手指放 置位置以下椎体节段置位置以下椎体节段 的牵引的牵引上方手掌置于患者前37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施术要求施术要求1.1.要求治疗师站立姿势和手法必须稳定,然后要求治疗师站立姿势和手法必须稳定,然后 逐渐地、有控制地将重心向后倾倒,以此牵逐渐地、有控制地将重心向后倾倒,以此牵 引患者颈椎引患者颈椎2.2.牵引三要素(牵引角度、牵引重量、牵引时牵引三要素(牵引角度、牵引重量、牵引时 间)通常受到治疗师的手臂力量和耐力的控间)通常受到治疗师的手臂力量和耐力的控 制,主要的牵引力量可集中于特定的关节突制,主要的牵引力量可集中于特定的关节突 关节关节3.3.无论哪一种手法均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原则无论哪一种手法均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原则施术要求1.要求治疗师站立姿势和手法必须稳定,然后38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4.4.初次接受徒手牵引者,应用轻柔手法调整患者初次接受徒手牵引者,应用轻柔手法调整患者 头部的位置,如稍微屈曲、伸展、侧屈等,在头部的位置,如稍微屈曲、伸展、侧屈等,在 每一位置均用轻柔的牵引力量徐徐牵拉,同时每一位置均用轻柔的牵引力量徐徐牵拉,同时 观察患者的反应,以寻找牵引时最佳牵引角度观察患者的反应,以寻找牵引时最佳牵引角度5.5.间歇牵引时治疗师可使用平稳、渐增的牵引力间歇牵引时治疗师可使用平稳、渐增的牵引力 持续持续30s30s,以同样平稳、逐渐放松的方法解除,以同样平稳、逐渐放松的方法解除 牵引力,休息牵引力,休息10s10s,如此反复,如此反复5 5次次4.初次接受徒手牵引者,应用轻柔手法调整患者39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3 3、腰椎牵引、腰椎牵引3、腰椎牵引40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1 1)机械牵引)机械牵引(1)机械牵引41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骨盆重锤牵引骨盆重锤牵引牵引体位牵引体位 患者仰卧硬板床,小腿处垫高,呈屈患者仰卧硬板床,小腿处垫高,呈屈 髋屈膝约髋屈膝约9090 该方法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持续牵引的该方法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持续牵引的 绝对卧床患者,也可以在病房、家庭或绝对卧床患者,也可以在病房、家庭或 缺乏牵引设备的环境下使用缺乏牵引设备的环境下使用骨盆重锤牵引牵引体位42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牵引重量牵引重量 一般为每侧一般为每侧101015kg15kg。首次牵引从每侧。首次牵引从每侧5kg5kg 开始,两侧共开始,两侧共10kg10kg;以后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以后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 每每1 13 3天增加天增加1 12kg2kg,最后达到合适的重量,最后达到合适的重量牵引时间牵引时间 每牵引每牵引1h1h,休息,休息20min20min。待患者适应后逐渐。待患者适应后逐渐 延长牵引持续时间延长牵引持续时间 夜间停止牵引,以利睡眠夜间停止牵引,以利睡眠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适合于较轻的腰椎疾患适合于较轻的腰椎疾患牵引重量43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电动骨盆牵引电动骨盆牵引牵引体位与角度牵引体位与角度 患者可取仰卧位或俯卧位,胸肋带患者可取仰卧位或俯卧位,胸肋带 和骨盆带分别固定于季肋部和骨盆髂和骨盆带分别固定于季肋部和骨盆髂 嵴上方嵴上方 通过调整骨盆牵引带两侧牵引绳位通过调整骨盆牵引带两侧牵引绳位 置,可以调节腰椎牵引作用力的角度置,可以调节腰椎牵引作用力的角度电动骨盆牵引牵引体位与角度 44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2.2.牵引重量牵引重量 为自身体重的为自身体重的30308080,可逐渐增加至可逐渐增加至100100,最大不能超过体重的重量最大不能超过体重的重量3.3.牵引时间牵引时间 一次一次202030min30min,轻重量牵引时持续时间可适当,轻重量牵引时持续时间可适当 延长,大重量牵引时持续时间可酌情缩短延长,大重量牵引时持续时间可酌情缩短4.4.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电动骨盆牵引是临床最常用的腰椎牵引方式,电动骨盆牵引是临床最常用的腰椎牵引方式,主要用于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关节紊乱或主要用于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关节紊乱或 各种类型的急慢性腰痛各种类型的急慢性腰痛2.牵引重量 45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仰卧位牵引仰卧位牵引 屈髋、屈膝屈髋、屈膝9090使腰使腰椎前凸变平成处于中立椎前凸变平成处于中立位,牵引力主要作用于位,牵引力主要作用于腰椎下段病变,在此体腰椎下段病变,在此体位下的牵引可更充分地位下的牵引可更充分地放松腰部肌肉,使腰椎放松腰部肌肉,使腰椎生理前屈变平,牵引力生理前屈变平,牵引力更容易作用于椎体后侧更容易作用于椎体后侧的病变部位,产生更好的病变部位,产生更好的治疗效果的治疗效果仰卧位牵引 屈髋、屈膝90使腰46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俯卧位牵引俯卧位牵引 俯卧位牵引使腰椎伸展,俯卧位牵引使腰椎伸展,腹部垫枕使腰椎前凸变平腹部垫枕使腰椎前凸变平/中立位,通过所垫枕头的中立位,通过所垫枕头的高低来调节腰椎屈曲大小高低来调节腰椎屈曲大小 疼痛导致伸展活动受限疼痛导致伸展活动受限时,可选择使腰椎生理前时,可选择使腰椎生理前凸变平的体位进行牵引;凸变平的体位进行牵引;而伸展运动使疼痛缓解时,而伸展运动使疼痛缓解时,可选择伸展位牵引可选择伸展位牵引 俯卧位牵引 俯卧位牵引使腰椎伸展,47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2 2)徒手腰椎牵引)徒手腰椎牵引(2)徒手腰椎牵引48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双人徒手腰椎牵引双人徒手腰椎牵引患者取俯卧位,一般由两位治疗师同时操作患者取俯卧位,一般由两位治疗师同时操作双人徒手腰椎牵引患者取俯卧位,一般由两位治疗师同时操作49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单人徒手腰椎牵引单人徒手腰椎牵引 治疗师在患者仰卧下握持患侧下肢持续治疗师在患者仰卧下握持患侧下肢持续牵引数秒,并突然上提膝部,使其屈膝屈牵引数秒,并突然上提膝部,使其屈膝屈髋,再迅速向胸腹部方向按压膝部,使腰髋,再迅速向胸腹部方向按压膝部,使腰段脊柱过度屈曲以达到复位目的段脊柱过度屈曲以达到复位目的 多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多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中配合使用窄症中配合使用单人徒手腰椎牵引 治疗师在患者仰卧下握持患侧下肢持续50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康复医学概论宣讲ppt课件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