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枯山水庭院-课件(同名1155)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442280 上传时间:2024-06-2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枯山水庭院-课件(同名1155)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日本枯山水庭院-课件(同名1155)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日本枯山水庭院-课件(同名1155)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本枯山水庭院 日本园林总体特色日本园林总体特色日本是个具有得天独厚自然环境的岛国,气候温暖多雨,四季分明,森林茂密,丰富而秀美的自然景观,孕育了日本民族顺应自然、赞美自然的美学观。日本园林以其清纯、自然的风格闻名于世。它着重体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工斧凿的痕迹,创造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日本园林的小巧而精致,枯寂而玄妙,抽象而深邃,用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2 枯山水枯山水 枯山水又叫假山水,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系日本园林的精华,是用山石和白砂为主体,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一般用白砂铺地象征大海、江湖,白砂上有时还会刻意地划出各种水纹;白砂中点缀山石寓意岛屿、高山等景观,山石的摆放组合非常讲究,甚至有的枯山水将石头纹理精密相接表现瀑布或自然界的各种流水。34 枯山水园林产生的原因宗教影响 公元538年的时候,日本开始接受佛教,并派一些学生和工匠到古代中国,学习内陆艺术文化。13世纪初,源自中国佛教宗派“禅宗”在日本流行民族思想 日本人对永恒的渴望,对静心的向往。因为日本属海洋性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生长周期短,更新快。这样的生存环境会给人心理上造成一种短暂易逝的无常感。日本人把一切他们所认为美好的东西加以仪式化、程式化,使其固定下来,枯山水正是产生于这种民族思想的需要。现实状况 由于日本是海岛国家,白砂多石头多,堪称日本取用不尽的资源,再加上当时京都缺水,原先以水、山为主的池泉山园林逐渐因为经济、耗水等园林被人舍弃5 枯山水的发展历程枯山水的发展历程枯山水园林是日本在中世纪才产生的一种园林构造类型。镰仓时代(1185-1333年),在寺院改造和新建的过程中,产生了禅宗及其影响之下的枯山水思想,但是枯山水的作品并未出现。枯山水园林真正出现于南北朝时代(1333-1392年),寺院园林作为战乱时期世人的避难所而相对稳定,从而成为枯山水的试验场。这一时期的枯山水与真山水(指池泉部分)并存于一个园林中,真山水是主体,枯山水只是点缀。枯山水部用石组表达,主要用坐禅石表明与禅宗的关系。枯山水园林在室町时代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日本园林风尚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枯山水园林与池泉园林并存,枯山水风格形成,并出现独立枯山水园林。枯山水立石组群的岩岛式、主胁石成为定局。枯山水在桃山时代(1573-1603年)和江户时代(1603-1867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形成许多小型的枯山水园林,并且在枯山水园林中渗入了一些茶庭等风格特性,此时,出现枯山水、茶庭、池泉山三者并立的局面。此后,日本园林采用几种样式、几种手法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构园方式,使枯山水、茶庭、池泉山等综合起来,枯山水与池泉园任意地组合,成为一个综合体,特别是近现代的日本园林,大多数才用此种手法,而枯山水作为独立的构园手法则十分少了。6 枯山水的特色枯山水的特色1、追求凝固的美和永恒、追求凝固的美和永恒 枯山水追求孤寂淡泊、脱尘离世的外在美,重视内在的永恒感、归属感、秩序感,在枯山水中一切都是恒定的,一旦做好便不再变化,这与中国园林追求自然的千变万化与勃勃生机刚好相反。2、小而精致无比、少而意象无极、小而精致无比、少而意象无极 枯山水园林,无论是面积还是园林里的构成要素,都体现“小”的特点。日本人在园林的构造中,力求用很小的要素、很少的物体来表现意味深长的东西。在枯山水中,几乎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深刻的含义或者作用,枯山水就是追求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的大的意象。3、富有禅意、意境深远、富有禅意、意境深远 日本人具有很深的无常感和孤寂感,使人产生一种解脱和超越的渴望,更追求超脱世俗的禅的思想,而日本的禅宗也追求自然,因此,日本的审美更趋向于禅的简朴、枯高、自然、幽玄、脱俗等性格特征。7 枯山水代表作 京都大德寺大仙院 龙安寺庭院 银阁寺庭院 东福寺的本坊庭院 西芳寺庭院 桂离宫庭院8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继续保持安静继续保持安静9 西芳寺 在南北朝时代(1339年),梦窗国师入山之后改为禅宗,并完成寺园改造。园林有枯山水部分和池泉部分,枯山水部在山腰,堆积了一组坐禅石、须弥山、龙渊水组石、龟石、鹤石、蓬莱石。是日本最早的枯山水范例。10 龙安寺 京都龙安寺中的庭院布景是日本枯山水的典型代表作之一,15块大小各异的假山分布在白砂之上,被理解成大海上的岩岛,也有人将之解读为在海上翻腾的蛟龙。据说,15块石头位置巧妙,无论从庭院的哪一个角度观赏,都不能一次将它们尽收眼底 11石以二、三或五为一组,共分五组,石组以苔镶边,往外即是耙制而成的同心波纹1213 大德寺大仙院大德寺大仙院是大德寺77世方丈古岳宗亘和尚于1513年左右设计建造的园林,园分两庭,皆为独立式枯山水,大仙院庭园是面积仅仅只有大约99平方米大小的枯山水庭园。南庭无石组,全为白沙。141516 银阁寺 银阁寺庭园是枯山水与池泉园相结合的例子。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东山殿建造的。在锦镜池旁,有一个用白色砂石堆成的圆台“向月台”;旁边是细心耙成沙滩状的一弯白色砂石,名为“银沙滩”,给人以水波荡漾的感觉。这一“枯山水”掩映在松柏之间,与两层的银阁、池塘组成一幅和谐的画卷。17图为日本特有的“枯山水式”庭院银沙滩和向月台18 东福寺庭园东福寺庭园 方丈庭园于1939年重建,由著名造园家重森三玲所创的枯山水禅宗园林。其龟鹤两岛也是日本最早实例,并以鹤岛为中心。南庭在白沙坪上用长达18尺的巨石组象征蓬莱、方丈、瀛洲、壶梁四岛。在西部用土、苔筑五个苔山。西庭是在白沙坪一角用修剪的小松,按井田制拼成四季图案。北庭是在青苔坪上也按井田制用小方石拼成方阵图。东庭以天象的北斗七星为主题用圆石点缀而成。19 桂离宫桂离宫 皇家园林的三个代表作之一,舟游与回游结合的池泉园林,其中还有书院和茶室,显出当时造园的综合性。全园面积42900平方米,在一池五岛之中构筑有洲浜、半岛、土山、缓坡等地形景观,石组、园桥、古书院、新书院、月波楼、松琴亭、笑意轩、园林堂、赏花亭、卍字亭等,仿有日本景观的天桥立,又依白居易和苏东坡诗意和诗意命名景点,其中的洲浜、书院雁行布局的书院建筑群和草庵风茶庭成为江户时代的经典。2021“一沙一世界”的“枯山水”乍看毫不惊艳,静坐在廊下面对它,就渐渐生出一些意味。2223通过巧妙地运用尺度和透视感,用岩石和沙砾营造出一条“河道”。2425三两块一组的石头摆放似乎不经意,但和谐自然2627在低浅的桥下奔流远眺时,分明能感觉到“水”在高耸的峭壁间流淌282930 总结 枯山水不单是一种表现艺术,更是一种象征的艺术和联想的艺术,通过块石的排列组合,白砂的铺陈,加上苔藓的点缀,抽象化为海、岛、林,幻化出另一种境界,使人从小空间进入大空间,由有限进入无限,达到一种“空寂”的意境。31323334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