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1431580 上传时间:2024-06-2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5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101020304医院感染概念及标准预防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措施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及诊断标准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与预防措施2024/6/2501020304医院感染概念及标准预防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措施2医院感染概念及标准预防2024/6/25医院感染概念及标准预防2023/8/113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感染也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2024/6/25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感染也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4医院感染监测的简单标准医院感染简单标准手术部位感染术后手术部位出现脓性分泌物、脓肿或蜂窝组织炎尿路感染尿培养阳性(1或2种)细菌至少大于10 5/mL,伴或不伴临床症状呼吸道感染咳嗽;脓痰;胸片提示感染的新浸润血管导管感染导管插入部位发炎,淋巴管炎或脓性分泌物败血症发热或寒战,且至少有1次血培养阳性2024/6/25医院感染监测的简单标准医院感染简单标准手术部位感染术后手术部5易感人群集中,抗病能力差,感染后病死率高。123污染环节较多,控制难度大医院中流行的菌株大多为耐药性菌株,甚至为多重耐药性菌株,感染后可给临床治疗带来相当的困难由于医院是各种疾病集中的场所,因此病原体的种类比较繁多,且来源也比较广泛。医院感染的特点医院感染的特点42024/6/25易感人群集中,抗病能力差,感染后病死率高。123污染环节较多6ABDFEC标预防防准准2024/6/25ABDFEC标预防准2023/8/117概念概念: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进行了综合,把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除非被血液污染),并不关心他们是否有可见的血液,破损的皮肤、黏膜等均匀当成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以降低医务人员和患者、患者和患者之间的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2024/6/25概念: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进行了综合,把血液、体液、分泌81.标准预防贯穿于手术的全过程,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处理。2.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包括3类:空气传播、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实施方法实施方法2024/6/251.标准预防贯穿于手术的全过程,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9进行可能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的操作时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手套后应洗手,必要时手消毒。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戴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睛或隔离衣。手部皮肤破损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戴双层手套。戴手套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已经污染的手套触摸清洁区域或物品。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实施细则实施细则2024/6/25进行可能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的操作时须戴手套。实施细则202310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或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立即清洁污染的环境。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徒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锐器。保证废弃物的正确处理。实施细则实施细则2024/6/25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或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11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措施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措施2024/6/25手术室感染预防管理措施2023/8/1112ACBDEF严格执行工作人员出入流程手术结束后工作人员脱下的手术衣、手套等物品应当放入手术间指定位置,按手卫生方法洗手后方可离开控制人员流动手术人员按要求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各项无菌操作规程,并限制在无论菌区域活动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管理制度术前备齐所需物品,术中尽量减少人员出入,避免频道繁开门工作人员管理2024/6/25ACBDEF严格执行工作人员出入流程手术结束后工作人员脱下的13手手术患者的管理患者的管理1.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应控制感染。2.手术患者术前做好个人卫生、备皮,更换病服、帽,正确执行患者出入流程。3.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在8mmol/L。4.传染患者与感染性疾病患者按消毒隔离措施有关规定执行。5.按患者出入手术部流程出入手术间。2024/6/25手术患者的管理1.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应控制感染。2023/8/14手手术患者的管理患者的管理6.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7.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严格遵守无论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8.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进行微生物培养。9.定期通报手术部位感染率。2024/6/25手术患者的管理6.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15手手术器械、用物管理器械、用物管理1.按照规范要求,正确执行无菌器械包、一次性物品、药品的出入流程。2.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3.手术器械经检查、清洗、灭菌合格后方可使用。4.无菌物品的管理。灭菌物品必须在有效期范围内;虽在有效期内但可能污染的物品必须必须重新灭菌。5.医疗废物的管理。落实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造成安全隐患。2024/6/25手术器械、用物管理1.按照规范要求,正确执行无菌器械包、一次16手手术室的室的环境管理境管理1.建筑与布局 分区合理,标识清楚,洁污流线分明。2.合理安排手术间 根据手术洁净要求、手术切口类别合理安排手术间,防止交叉感染。3.室温保持在21c25c,湿度不低于30%60%4.日常清洁与消毒 每天用清水湿式擦拭各种设施、物体表面及地面、墙面22.5米高度范围。空气净化系统的管理:定期维护、清洗、更换空气净化设备、检测空调净化系统的运行。2024/6/25手术室的环境管理1.建筑与布局 分区合理,标识清楚,洁污流17围术期管理期管理1.患者的低体温防护2.保护性隔离措施3.做好消毒前的工作4.术中无菌管理原则2024/6/25围术期管理1.患者的低体温防护2023/8/1118手手术部位感染的部位感染的定定义及及诊断断标准准2024/6/25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及诊断标准2023/8/1119定义定义手术部位感染是指无体内植入物患者,手术后30天内发生的切口感染,和有体内植入物患者1年内发生的切口感染。手术切口的分类: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分为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感染切口。伤口愈合分级:甲级愈合,乙级愈合,丙级愈合,其他。2024/6/25定义手术部位感染是指无体内植入物患者,手术后30天内发生的切20手术部位感染诊断标准手术部位感染诊断标准123器官或腔隙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切口浅部组织感染2024/6/25手术部位感染诊断标准123器官或腔隙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切21手术部位感染的影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与预防措施响因素与预防措施2024/6/25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与预防措施2023/8/1122手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手术时的污染程度(清洁、清洁污染、污染)而污染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手术时间和患者的综合情况。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大致可以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因素2024/6/25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手23手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一)外源性因素1.手术室环境2.无菌技术3.手术技术4.手术持续时间5.手术类型6.术前准备2024/6/25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一)外源性因素2023/8/1124手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二)内源性因素1.年龄 2.肥胖3.营养不良 4.免疫功能低下5.疾病的影响 6.不良的生活习惯7.其他部位有感染灶,已有细菌定植8.植入人工材料2024/6/25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二)内源性因素2023/8/1125手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三)其他因素滥用抗生素、术后营养不良、切口引流不畅、术前住院时间长等因素均可增加术后感染的危险。2024/6/25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三)其他因素2023/8/1126手手术部位感染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防控制措施(一)手术前患者准备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2.控制感染危险因素,提高患者抵抗力。3.尽量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日。4.提倡手术前夜用抗菌药皂洗澡。5.采用正确的术前皮肤准备方法。6.对于肠道手术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应口服抗菌药物。2024/6/25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一)手术前患者准备2023/8/127手手术部位感染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防控制措施(二)手术工作人员准备1.进入手术室前应修剪指甲,除去各类手部饰品,不可涂指甲油。2.正确穿戴口罩、帽子、手术衣、无菌手套和规范的外科刷手。3.有感染的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手术操作。2024/6/25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二)手术工作人员准备2023/8/28手手术部位感染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防控制措施(三)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1.一类切口。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眼内手术等。(3)有植入物的手术,如骨折固定器植入等。(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2024/6/25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三)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229手手术部位感染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防控制措施(三)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2.需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术中给予第2剂。3.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品种和注意事项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2024/6/25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三)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230手手术部位感染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防控制措施(四)手术中预防控制措施1.手术患者安置遵循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分开的原则。2.特殊感染患者如气性坏疽等手术须安置在“特殊感染手术间”进行,并执行隔离预防技术的规定。3.手术室温度21c25c维持患者正常体温,必要时使用温热盐水,保温垫进行保暖。4.手术室至少保持换气15次/h,减少手术室内空气中尘埃粒子和细菌浓度。5.正确消毒手术部位的皮肤2024/6/25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四)手术中预防控制措施2023/831手手术部位感染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防控制措施(四)手术中预防控制措施6.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手术规程。7.手术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手术器械、物品等如遇污染随时更换。8.糖尿病和血糖不稳定者应在围术期监测的并采取措施保持血糖稳定。9.需引流的切口,首选闭式引流,根据病情尽早拔除引流管。2024/6/25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四)手术中预防控制措施2023/832手手术部位感染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防控制措施(五)手术后预防控制措施1.切口缝合后覆盖吸附能力较好的敷料,渗湿后立即更换。对无敷料的开放性伤口不可用水冲洗。2.手术后24h48h内须用敷料覆盖封闭的伤口,不提倡覆盖时间超过48h。3.换药应遵循“先清洁切口、再污染切口、最后感染切口”的次序,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则。4在病程中须做好切口情况记录和术后护理。5.严密观察有无手术部位感染征象和临床表现并积极防治。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2024/6/25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五)手术后预防控制措施2023/833手手术部位感染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防控制措施(六)其他预防控制措施1.临床发现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病例,立即通过医院感染报告系统报告,感染科根据情况适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采取控制措施。2.对部分科室部分手术进行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3.对医务人员进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宣教工作。2024/6/25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六)其他预防控制措施2023/8/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