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讲座-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390217 上传时间:2024-06-22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87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压力源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精品资料你怎么称呼老师?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教师的教鞭“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一、压力源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是职责重大一、压力源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是职责重大 作为教师,我们不是在种地误地,我们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生怕误人子弟。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他们的前程要我们负责,他们和学业要我们教授,他们的意志品质要我们引导,他们的安危要记在心头,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教师,职责不可谓不大。一、压力源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是职责重大二是社会期望值过高。一、压力源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是职责重大二是社会期望值过高。三是角色冲突。教师是什么,是这样评价教师的:教师是先知:因为是权威,在孩子眼里无所不知;教师是圣人:因为是孔子的后代,是专门“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是保姆:因为孩子就交给你了,是需要你照顾的;教师是心理辅导员: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你去疏导;教师可以当警察:因为整天在班里像破案一样,关注着学生的动态;教师可以当主持人:因为整天为公开课想游戏搞互动;教师可以是卫生监督员:因为你要去督促打扫卫生、擦黑板;教师可以到市场上去叫卖:因为职业习惯练出了一幅大嗓门;一个家长说:我的孩子成绩好,是因为他聪明(没老师什么事);另一个家长说:我的孩子成绩差,都是老师不会教(责任全在老师);最后,教师是替罪羊,因为你要为教育问题负全责!一、压力源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是职责重大二是社会期望值过高。三是角色冲突。四是工作琐碎重复。一、压力源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是职责重大二是社会期望值过高三是角色冲突四是工作琐碎重复五是应试教育的重压一、压力源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是职责重大二是社会期望值过高三是角色冲突四是工作琐碎重复五是应试教育的重压六是自身生活的困扰二、教师不良情绪对学生及自身生活的不利影响1.教师情绪对课堂的影响教师情绪对课堂的影响二、教师不良情绪对学生及自身生活的不利影响1.教师情绪对课堂的影响教师情绪对课堂的影响 教师是学生的表率,是楷模。一举手一投足,学生都看在眼里,一颦一笑,学生都受感染。1.教师情绪对课堂的影响教师情绪对课堂的影响2.教师情绪对学生人生的教师情绪对学生人生的影响影响二、教师不良情绪对学生及自身生活的不利影响2.教师情绪对学生人生的教师情绪对学生人生的影响影响 在小学阶段,老师是学生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学生期待老师的关爱、鼓励、肯定和表扬,我们随口说出的一句话,都会成为标签。1.教师情绪对课堂的影响教师情绪对课堂的影响2.教师情绪对学生人生的教师情绪对学生人生的影响影响3.不良情绪也会对自身的生活产生不良情绪也会对自身的生活产生影响影响二、教师不良情绪对学生及自身生活的不利影响 第一句话: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第二句话:老师可以决定孩子这一天的快乐或者是不快乐,这一天过得有意义或者没有意义。第三句话:老师以接纳的、理解的、亲切的、协助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喜欢学校、喜欢老师、进而喜欢学习。第四句话:老师心理健康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3、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5、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6、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7、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三、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正常心理异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心理状态结构示意图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一般心理问题心理不健康状态包含三种类型诊断为一股心理问题,必需满足如下四个条件:第一,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内心冲突,冲突是常形的,并因此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第二,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者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第三,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自始至终,不良情绪激发因素仅仅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引不起此类不良情绪。第四、自始至终,不良情绪激发因素仅仅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引不起此类不良情绪。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类型严重心理问题心理不健康状态包含三种类型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必需满足如下四个条件:第一,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内心冲突是常形的。在不同刺激的作用下,会体验到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第二,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者不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第三,遭受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大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第四,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泛化。林黛玉葬花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心理不健康的第三类型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心理不健康状态包含三种类型神经症具有如下五个特点:第一,意识的心理冲突。典型的体验是,感到不能控制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病人对症状的事实方面有自知力。第二,精神痛苦。神经症是一种痛苦的精神障碍。喜欢诉苦是突出表现之一。病人往往主动求医,或者求助于心理咨询者。第三,持久性。神经症是一种持久的精神障碍。第四,神经症妨碍着病人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第五,没有任何品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心理不健康的第三类型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心理不健康状态包含三种类型 心理学家许又新教授在神经症一书中,提出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评定神经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分1分;3个月到1年为中程,评分2分;1年以上为长程,评分3分。二是精神痛苦的程度。轻度者自己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分1分;中度者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别人的帮助或者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分2分;重度者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他或者陪他娱乐或者易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分3分。三是社会功能。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1分;中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工作、学习、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者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2分;重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分。如果总分为3分,还不能诊断为神经症。如果总分不小于6分,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4-5分为可疑病例。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培根说,“经得起各种诱惑和烦恼的考验,才算达到最完美的心灵健康”。四、压力自我调整寻找压力下的幸福快乐四、压力自我调整寻找压力下的幸福快乐1、自我自我察觉察觉法法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我发现当我决定开始面对问题的时候,改变就发生了”。1、自我自我察觉察觉法法四、压力自我调整寻找压力下的幸福快乐1、自我自我察觉察觉法法2、调整认知法、调整认知法2、调整认知法、调整认知法激发激发事件事件A(activatingevent)认知认知B(belief)情绪和行为后果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存在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四、压力自我调整寻找压力下的幸福快乐1、自我自我察觉察觉法法2、调整认知法、调整认知法3、自我放松法、自我放松法四、压力自我调整寻找压力下的幸福快乐1、自我自我察觉察觉法法2、调整认知法、调整认知法3、自我放松法、自我放松法四、压力自我调整寻找压力下的幸福快乐1、自我自我察觉察觉法法2、调整认知法、调整认知法3、自我放松法、自我放松法4、诗和远方法、诗和远方法四、压力自我调整寻找压力下的幸福快乐1、自我自我察觉察觉法法2、调整认知法、调整认知法3、自我放松法、自我放松法4、诗和远方法、诗和远方法5、淡化功利法、淡化功利法五、发挥教学优势,培育学生美好心灵1、认识认识学生成长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五、发挥教学优势,培育学生美好心灵1、认识认识学生成长规律学生成长规律2、尊重尊重理解鼓励爱护学生理解鼓励爱护学生五、发挥教学优势,培育学生美好心灵1、认识认识学生成长规律学生成长规律2、尊重尊重理解鼓励爱护学生理解鼓励爱护学生3、及时及时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五、发挥教学优势,培育学生美好心灵1、认识认识学生成长规律学生成长规律2、尊重尊重理解鼓励爱护学生理解鼓励爱护学生3、及时及时发现问题。发现问题。4、注入注入和传承红色基因。和传承红色基因。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