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药学第6章清热药第4-5节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1381570 上传时间:2024-06-2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中药学第6章清热药第4-5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临床中药学第6章清热药第4-5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临床中药学第6章清热药第4-5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1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1标题添加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前言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标题添加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2标题添加点击此处输入相点击此处输入前言点击此处输入标题添加点概述 含义:凡以清热凉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营分、血分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凉血药。药性特点:本类药性多苦寒或咸寒,入血分,多归肝经、心经,具有清解营分、血分热邪的作用。治疗营分、血分实热证。3概述 含义:凡以清热凉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概述 适应证:本类药以清热凉血为主,主要适用于营分、血分实热证。温热病热在营分常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斑疹隐隐、舌红绛、脉细数等症;热在血分常见神昏谵语、吐衄便血、身发斑疹、躁扰不宁、甚或昏狂等症。亦适用于内科杂病中的各种血热证。4概述4概述配伍:应注意根据治证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药物配伍。如温热病热在营分证+清热泻火、清热解毒药;治热在血分证+止血、活血、养阴之品;根据所涉及的脏腑,配伍相应的清热药和凉血止血药。注意:兼有养阴作用的药物性偏滋腻,湿滞便溏、纳差者慎用;兼有活血作用的药物,妇女月经期及孕妇慎用。5概述配伍:应注意根据治证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药物配伍。5地黄 甘苦寒 心肝胃肾 根6地黄 甘苦寒 心肝胃肾 根6生地黄【功效】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应用】1.1.温热病热入营血证 为清热凉血要药。2.2.血热出血证 3.3.阴虚证 甘寒质润,有养阴清热,生津止渴之功,尤常于养胃阴。可用于各脏腑的阴虚津亏证。7生地黄【功效】清热凉血,止血,养阴生津7生地黄 用法用量入煎剂,10-30g。鲜品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使用注意脾虚大便溏薄者不宜用。8生地黄8玄参 甘苦咸寒 心肺胃肾 根9玄参 甘苦咸寒 心肺胃肾 根9玄参【功效】清热凉血,滋阴,解毒【应用】1.1.温热病热入营血证 性味苦咸而寒,善清热凉血,并可泄热解毒。2.2.咽喉肿痛,瘰疬,疮痈 本品有清热解毒,养阴生津,利咽散结之效。3.3.劳嗽咳血,阴虚发热,消渴便秘 本品能滋阴降火,生津润燥。10玄参【功效】清热凉血,滋阴,解毒10玄参 用法用量入煎剂,10-15g。使用注意 脾虚便溏者不宜用。反藜芦。11玄参 用法用量入煎剂,10-15g。11牡丹皮 苦辛微寒 心肝肾 根皮12牡丹皮 苦辛微寒 心肝肾 根皮12牡丹皮【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虚热【应用】1.1.温热病热入血分,血热吐衄证 既能清热凉血,又善活血散瘀,有凉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妄行之特点,为治温热病热入血分证的常用药。2.2.瘀血证 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3.3.虚热证 清中有透,能入阴分而清虚热。13牡丹皮【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虚热13牡丹皮 用法用量 入煎剂,6-12g。生用清热凉血;酒炙活血祛瘀。使用注意 月经过多、孕妇不宜。14牡丹皮 用法用量14赤芍 苦微寒 肝心 根15赤芍 苦微寒 肝心 根15赤芍【功效】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清泻肝火【应用】1.1.温热病热入血分,血热吐衄证 味苦微寒,专入肝经,善走血分,其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与牡丹皮相似,常相须为用。2.2.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打损伤,疮痈肿痛 长于散瘀止痛,凡血瘀所致诸证,均可使用。3.3.目赤肿痛 苦寒入肝经而泻肝火。16赤芍【功效】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清泻肝火16赤芍 用法用量入煎剂,6-15g。使用注意 反藜芦。17赤芍 用法用量入煎剂,6-15g。17水牛角名医别录 来源 为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 bubalis Linnaeus的角。18水牛角名医别录 来源为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 水牛角19水牛角19水牛角 【性能】苦、咸,寒。归心、肝、胃经。【功效】清热凉血 泻火解毒 定惊20水牛角 【性能】苦、咸,寒。20水牛角【应用】1.1.温热病热入营血证 2.2.血热吐衄证 3.3.疮痈,咽喉肿痛用法用量镑片或粗粉煎服,15-30g,先煎3小时。水牛角浓缩粉冲服,每次1.5-3克,每日2次。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忌用 21水牛角【应用】21紫草 甘咸寒 心肝 根22紫草 甘咸寒 心肝 根22紫草本经【功效】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应用】1.1.温热病血热毒盛,麻疹不透 治热毒血滞之斑疹、麻疹的要药。2.2.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用法用量入煎剂,3-10g。外用适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搽。使用注意性寒滑利,脾虚便溏者忌用。23紫草本经【功效】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23概述含义:凡以清虚热,退骨蒸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 阴虚内热证的药物,称为清虚热药;又称退虚热药。适应证:主要适用虚热证。肝肾阴虚,虚热内扰的骨蒸潮热、午后发热、虚 烦不眠、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温病后期,余热未尽,伤阴劫液,出现的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绛、脉细数。也可用于实热证。第五节 清虚热药24概述第五节 清虚热药24o本类药物多为苦寒或甘寒之品,主要归肝、肾二经。o使用本类药物,常与滋阴药配伍,以求标本兼治。若治热病后期的阴虚内热证,配清热凉血、解毒之品,以清除余邪。概述25本类药物多为苦寒或甘寒之品,主要归肝、肾二经。概述25青蒿 苦辛寒 肝胆肾 地上部分 26青蒿 苦辛寒 肝胆肾 地上部分 26青蒿【功效】清虚热,凉血,解暑热,截疟【应用】1.1.虚热证 清虚热,透骨蒸,为治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所致的骨蒸潮热、五心烦热、盗汗等症的常用品。亦用于热病后期,余热未清,邪伏阴分。2.2.暑热外感 3.3.疟疾寒热 为治疟疾寒热的要药。27青蒿【功效】清虚热,凉血,解暑热,截疟27青蒿 用法用量入煎剂,612g,不宜久煎;或鲜用绞汁服。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肠滑者忌用。28青蒿 用法用量入煎剂,612g,不宜久煎;或鲜用绞地骨皮甘微苦寒 肺肝肾 根皮29地骨皮甘微苦寒 肺肝肾 根皮29地骨皮【功效】清虚热,凉血,清肺降火【应用】1.1.阴虚发热,骨蒸盗汗 善清肝肾虚热,除有汗之骨蒸,为退虚热、疗骨蒸佳品。2.2.血热出血证 能清泄实热,有清热凉血之效。3.3.肺热咳嗽 清泄肺热,除肺中伏火。30地骨皮【功效】清虚热,凉血,清肺降火30地骨皮 【用法用量】入煎剂,615g,。【使用注意】外感风寒发热或脾虚便溏者不宜。31地骨皮 【用法用量】入煎剂,615g,。31白薇本经【来源】萝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versicolor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32白薇本经32白薇本经【性能】苦、咸,寒。归胃、肝经。【功效】清虚热,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应用】1.阴虚发热,产后虚热 2.温病热入营血证 3.热淋,血淋 4.疮疡肿毒,咽喉肿痛 还可治阴虚外感。用法用量入煎剂,612g。33白薇本经【性能】苦、咸,寒。归胃、肝经。33胡黄连新修本草【来源】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的干燥根茎。34胡黄连新修本草【来源】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胡黄连Picr问题提问与解答问答HERE COMES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35问题提问与解答问答HERE COMES THE QUESTI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也请写在上边结束语36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感谢聆听Theusercandemonstrateonaprojectororcomputer,orprintthepresentationandmakeitintoafilm讲师:XXXX日期:20XX.X月37感谢聆听讲师:XXXX日期:20XX.X月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