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与溺水急救 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1380005 上传时间:2024-06-22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暑与溺水急救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暑与溺水急救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暑与溺水急救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暑、淹溺的急救中暑、淹溺的急救 1中暑、淹溺的急救1学习内容12311中暑淹溺电击2学习内容12311中暑淹溺电击2 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什么是中暑中暑3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以体 与气温、温度、日照、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暴露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水盐供给有关中暑的因素中暑4与气温、温度、日照、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暴露时间、高热、无汗及昏迷。首发症状有全身软弱、无力、头疼、眼花、恶心及汗少,继而体温迅速上升可达41以上,并有极度困倦,皮肤干热无汗,脉快、呼吸浅、血压下降中暑症状中暑5高热、无汗及昏迷。首发症状有全身软弱、无力、头疼中暑12345678中午前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多喝水注意防暑降温。白天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充分饮用凉开水、饮料、并加少量盐,以补充体内盐分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室内要有良好的通风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增加抵抗力,减少中暑诱发的因素可随身备有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多食含钾食物,如海带、豆制品、紫菜等可预防中暑的方法6中暑12345678中午前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多喝水注意防暑降中暑病因与机制产能增加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扩张产能增加经皮肤血管的血流增加心血出量增加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7中暑病因与机制产能增加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扩张产能增加经分类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先兆中暑临床表现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8分类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先兆中暑临床表现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8中暑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先兆中暑: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出汗、口渴、头昏、眼花、耳鸣、四肢无力、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等。短时间休息可恢复。轻度中暑:除以上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博增快,经休息后可恢复正常。重度中暑:根据发病机制和不同表现分为3中类型。9中暑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先兆中暑:在高温的环境下出中暑临床表现中度中暑的三种类型 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中,由于大量出汗,使水和盐丢失过多,如仅补充大量水而补盐不足造成低钠、低绿血症,导致热痉挛,并可引起疼痛 热衰竭:因过多出汗,导致失盐失水均较严重,也可由于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从而引起周围血管过度扩张。循环血液不足,发生虚脱、休克症状。10中暑临床表现中度中暑的三种类型热痉挛:在高温环中暑临床表现 热射病:由于人体受外界环境中热原作用和体内热量不能通过正常生理性散热达到热平衡,导致体内热蓄积,引起体温升高。起初,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以增加心输出量和呼吸频率、扩张皮肤血管等加快散热。以后,体内热进一步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减退,心输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汗腺功能衰竭,使体内热进一步蓄积,体温骤升。引起以高热、无汗、意识障碍为临床特征的热射病。11中暑临床表现热射病:由于人体受外界环境中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尿常规异常血乳酸脱氢酶(LDH)肌肉激酶(CK)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实验室 检 查12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尿常规异常血乳酸脱氢酶(LDH)二、生命体征评估123评估中暑原因损伤持续时间开始施救时间评估轻重度体温水电解质紊乱观察意识、脉搏、呼吸、血压肌张力、尿量13二、生命体征评估123评估评估观察13三、急救处理吸氧降温综合与对症治疗防治脑水肿和抽搐补液通风低温急救处理14三、急救处理吸氧降温综合与对症治疗防治脑水肿和抽搐补液通风低中暑紧急救护1、迅速使病人脱离高温环境至阴凉通处,解开或脱去外衣,取平卧位安静休息。2、反复用冷水擦洗面部、四肢或全身,同时应用电风扇或空调。有条件可用冰毯、冰帽。应在一小时内使体温降到37.8-38.9度3、对高热病人,还可给于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同时配合药物降温。15中暑紧急救护1、迅速使病人脱离高温环境至阴凉通处,解开或中暑紧急救护16中暑紧急救护16中暑紧急救护17中暑紧急救护17中暑紧急救护18中暑紧急救护18淹 溺淹溺分为干性淹溺、湿性淹溺两大类。淹溺 是指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后液体充塞呼吸及肺泡或反射性引起喉头痉挛导致窒息和缺氧,最终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儿童与青少年中淹溺是导致引起心脏骤停的首要原因。19淹溺淹溺分为干性淹溺、湿性淹溺两大类。淹是指淹 溺溺水分为干性溺水和湿性溺水两种。干性溺水-吸入水量少,约占溺水的20;湿性溺水(淡水淹溺、海水淹溺)-肺内吸入水分,约占溺水的80。20淹溺溺水分为干性溺水和湿性溺水两种。干性溺水-吸入水量少淹 溺淹溺是我国人群意外伤害致死第3位死因21淹溺淹溺是我国人群意外伤害致死第3位死因21淹 溺-发病机制干性淹溺人喉头痉挛呼吸道完全梗阻窒息心肌缺氧反射性心脏停博死亡22淹溺-发病机制干性淹溺人喉头痉挛呼吸道完全梗阻窒息心肌缺淹 溺-发病机制淡水淹溺血液稀释低钠、低录及低蛋白血症心脏停博死亡心室颤动高钾血症红细胞破碎血管内溶血过量游离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急性肾功能衰竭淡水吸入最重要的临床意义是肺损伤23淹溺-发病机制淡水淹溺血液稀释低钠、低录及低蛋白血症心淹 溺-发病机制海水(高渗)高钙血症高镁血症心律失常,心脏停博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力衰竭死亡急性肺 水 肿大量水分及蛋白质向肺间质和肺泡腔内渗出镁、钙离子使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过量游离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24淹溺-发病机制海水(高渗)高钙血症高镁血症心律失常,心一、临床特点严重程度淹溺持续时间有关缺氧神志不清,呼吸、心搏微弱甚至停止一般表现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系统表现实验室及特殊检查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升高尿蛋白阳性电解质紊乱心电图异常血气分析酸中毒养血症25一、临床特点严重程度淹溺持续时间有关缺氧神志不清,呼吸、心二、生命指征评估1234评 估淹溺时间施救时间观 察 意识、呼吸脉搏、心率 节律、皮肤 评 估 缺氧、窒息 严重程度 判 断心脏停搏观 察复苏效果判 断是否存在低体温26二、生命指征评估1234评估观察判断判断26三、急救处理1.淹溺复苏缺氧时间和程度是决定淹溺预后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紧急治疗是通气和供氧2.倒水方法急救处理现场急救急诊处理1.补充血容量补充,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2.防治脑缺氧损伤、控制抽搐3.防治并发症27三、急救处理1.淹溺复苏急救处理现场急救急诊处理1.补充淹溺-紧急救护1、保持呼吸道通畅:去除口鼻异物,清除呼吸道内的水 2、救出的溺水者若心跳、呼吸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CPR),要坚持2-3小时,不可轻易放弃。3、急送医院进一步抢救。28淹溺-紧急救护1、保持呼吸道通畅:去除口鼻异物,清除呼吸道内倒 水 法29倒水法29淹溺紧急救护自救:身体抱成团,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30淹溺紧急救护自救:身体抱成团,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30淹溺紧急救护他救31淹溺紧急救护他救31淹溺紧急救护头及脊柱损伤淹溺者的抢救1、用手臂夹住病人的头和颈部2、把病人翻转过来32淹溺紧急救护头及脊柱损伤淹溺者的抢救1、用手臂夹住病人的头淹溺紧急救护头及脊柱损伤淹溺者的抢救3、打开气道和人工吹气4、提供可靠的颈部固定33淹溺紧急救护头及脊柱损伤淹溺者的抢救3、打开气道和人工吹气淹溺紧急救护头及脊柱损伤淹溺者的抢救5、采用木板或浮力担架移送病人34淹溺紧急救护头及脊柱损伤淹溺者的抢救5、采用木板或浮力担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