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设计原理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333698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防火设计原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建筑防火设计原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建筑防火设计原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防火设计原理建筑防火设计原理1案例:上海商学院宿舍火灾 20082008年年1111月月1414日日6 6时时1010分许,上海商学院一女生寝室使用分许,上海商学院一女生寝室使用“热得快热得快”发生火灾,发生火灾,4 4名大学生被火名大学生被火围困在阳台,慌乱中从围困在阳台,慌乱中从6 6楼跳下当场身亡。楼跳下当场身亡。2 2 消防人员正在清理火灾发生现场消防人员正在清理火灾发生现场3 3 发生火灾宿舍存在的问题:发生火灾宿舍存在的问题:1 1、3 3层通往层通往4 4层的楼梯口设有一扇伸缩铁门阻隔;层的楼梯口设有一扇伸缩铁门阻隔;2 2、宿舍七楼楼顶搭建的简易工房;、宿舍七楼楼顶搭建的简易工房;3 3、灭火器超过保持期、灭火器超过保持期 ;4 4、寝室没有水龙头;、寝室没有水龙头;5 5、寝室建筑没有设置躲藏和疏散地方。、寝室建筑没有设置躲藏和疏散地方。思考:思考:1 1、寝室发生火灾后怎么做?、寝室发生火灾后怎么做?2 2、为满足安全需要,宿舍修建时应该进行哪些安全设计?、为满足安全需要,宿舍修建时应该进行哪些安全设计?4 4第一节第一节 建筑物防火概述建筑物防火概述 一、建筑物的含义和分类一、建筑物的含义和分类 (一一)建筑物的含义建筑物的含义 建筑物建筑物构建物构建物 人工建筑而成,由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等组成,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整体物物。人工建筑而成,由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等组成,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整体物物。5 5 (二二)建筑物的分类建筑物的分类 1.1.按用途分为民用、工业、农业建筑。按用途分为民用、工业、农业建筑。2.2.按建筑结构类型分为砖木、按建筑结构类型分为砖木、砖混、砖混、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架建筑。钢架建筑。3.3.按承重方式分为承重墙承重、框架结构建筑。按承重方式分为承重墙承重、框架结构建筑。4.4.按耐火程度分为一、二、三、四级建筑。按耐火程度分为一、二、三、四级建筑。5.5.按建筑高度分为地下、低层(单层和多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按建筑高度分为地下、低层(单层和多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6 6 超高层超高层建筑建筑 高层建筑高层建筑 地下建筑地下建筑1010层及层及10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层以上的居住建筑、2424米以上且为米以上且为2 2层以层以上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上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高度在高度在100100米以上的建筑。米以上的建筑。屋顶面低于室外地屋顶面低于室外地坪面的建筑坪面的建筑。7 7 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大厦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大厦(508508米)米)8 8 迪拜塔(迪拜塔(688688米)米)9 9二、建筑火灾的蔓延二、建筑火灾的蔓延热对流热对流热辐射热辐射热传导热传导1010 相邻建筑物之间火势的传播相邻建筑物之间火势的传播1111(二)建筑物火热蔓延的途径1212 一、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一、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一)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一)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 第二节 建筑防火设计材料的燃烧性能构建的耐火极限建筑物的耐火等级1313 A A不燃烧材料不燃烧材料1B2B2可燃烧材料可燃烧材料3B1B1难燃烧材料难燃烧材料2B3B3易燃烧建筑材料易燃烧建筑材料4建筑建材性能建筑建材性能1414(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含义含义 对任一建筑构件按规定的时间对任一建筑构件按规定的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热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作为耐火极限。或失去隔热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作为耐火极限。时间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计算公式温度标准曲线计算公式 T-T0=345Lg T-T0=345Lg(8t+18t+1)t-t-试验加热时间(分钟)试验加热时间(分钟)T-T-时间炉内标准温度(度)时间炉内标准温度(度)T0-T0-炉内初始温度(度)炉内初始温度(度)1515(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耐火等级的决定因素建筑耐火等级的决定因素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建筑物火灾负荷建筑物火灾负荷建筑物高度建筑物高度建筑耐火等级建筑耐火等级以楼板为基准,以楼板为基准,比楼板重要的比楼板重要的耐火等级高,耐火等级高,比楼板次要的比楼板次要的耐火等级低。耐火等级低。1616建筑物耐火等级划分耐火耐火等级等级 楼板耐楼板耐 火极限火极限 建筑物特征建筑物特征 一一 1.5 1.5 小时小时主要建筑构件全部为非燃烧体主要建筑构件全部为非燃烧体 二二 1 1 小时小时吊顶为难燃烧体外,其他建筑构件全部为非燃烧体吊顶为难燃烧体外,其他建筑构件全部为非燃烧体 三三 0.5 0.5 小时小时屋顶可为燃烧体,钢筋混凝土楼板和砖墙组成的砖木建筑屋顶可为燃烧体,钢筋混凝土楼板和砖墙组成的砖木建筑 四四 0.25 0.25 小时小时木屋顶,除防火墙外,其他结构均为难燃烧体和燃烧体木屋顶,除防火墙外,其他结构均为难燃烧体和燃烧体1717 (一)防火间距的含义(一)防火间距的含义 为防止火势蔓延而在建筑物之间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为防止火势蔓延而在建筑物之间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二)确定防火间距的原则二)确定防火间距的原则 1.1.考虑热辐射的作用。考虑热辐射的作用。2.2.考虑灭火作战实际需要。考虑灭火作战实际需要。3.3.有利于节约用地。有利于节约用地。(三)设置时主要考虑因素(三)设置时主要考虑因素热辐射、外墙门窗面积、建筑热辐射、外墙门窗面积、建筑物火灾危险性大小、风向风速、物火灾危险性大小、风向风速、建筑物高度、消防设施等。建筑物高度、消防设施等。二、防火间距二、防火间距1818(三)建筑物之间防火间距的规定 民用建筑防火间距民用建筑防火间距 防火防火 耐火耐火 间距间距 等级等级耐火等级耐火等级一、二级一、二级三级三级四级四级一、二级一、二级6 67 79 9三级三级7 78 81010四级四级9 9101012121919 厂房的防火间距厂房的防火间距防火防火 耐火耐火 间距间距 等级等级耐火等级耐火等级一、二级一、二级三级三级四级四级一、二级一、二级101012121414三级三级121214146 6四级四级1414161618182020高层民用建筑之间及高层民用建筑与高层民用建筑之间及高层民用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其他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建筑建筑类别类别高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裙房裙房其他民用建筑其他民用建筑耐火等级耐火等级一、二级一、二级三级三级四级四级高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13139 99 911111414裙房裙房9 96 66 67 79 92121(四)防火间距不足的补救(四)防火间距不足的补救补救措施补救措施改变建筑物使用性质改变建筑物使用性质提高建筑物耐火等级提高建筑物耐火等级改变厂房工艺流程改变厂房工艺流程调整部分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调整部分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拆除相邻建筑物拆除相邻建筑物2222 (一)防火分区的含义(一)防火分区的含义采用防火分隔物将建筑物空间划分成若干区域的局部空间。采用防火分隔物将建筑物空间划分成若干区域的局部空间。(二)防火分区的作用二)防火分区的作用 将火势控制在限定区域,阻止将火势控制在限定区域,阻止火势蔓延,减少火灾损失,火势蔓延,减少火灾损失,并为人员安全疏散和扑救提供并为人员安全疏散和扑救提供有利条件。有利条件。(三)防火分区的划分要求(三)防火分区的划分要求一类高层民建最大分区为一类高层民建最大分区为1000平平方米,方米,二类为二类为1500平方米,地平方米,地下室为下室为500平方米。设有自动灭火平方米。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扩大一倍系统的扩大一倍三、防火分区 2323 (一)防火门(一)防火门 含义含义 设置在防火分区设置在防火分区间或防火分隔间与疏散间或防火分隔间与疏散走道、安全出口间,具走道、安全出口间,具有一定耐火极限的防火有一定耐火极限的防火分隔物。分隔物。四、防火分隔物四、防火分隔物 2424防火门分类 等级等级耐火耐火极限极限 适用适用范围范围甲甲 1.2 1.2 小时小时防火墙及防火分隔墙防火墙及防火分隔墙 乙乙0.9 0.9 小时小时楼梯间或通向楼梯和前室的门、单元住宅向公共楼梯间的分户楼梯间或通向楼梯和前室的门、单元住宅向公共楼梯间的分户门门 丙丙 0.6 0.6 小时小时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井壁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井壁 2525 防火门设置要求防火门设置要求 向疏散方向开启,关闭后能从任何一侧向疏散方向开启,关闭后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手动开启;疏散走道、楼梯间的防火门能自行疏散走道、楼梯间的防火门能自行关闭;关闭;常开防火门起火时应具有自选关闭和常开防火门起火时应具有自选关闭和信号反馈功能。信号反馈功能。2626(二)防火墙分类分类内墙防火墙内墙防火墙外墙防火墙外墙防火墙室外独立防火墙室外独立防火墙 含义含义 是指砌在地基上,用是指砌在地基上,用于隔断火势传播的不燃实于隔断火势传播的不燃实体墙。体墙。2727 设置要求设置要求 耐火极限不少于耐火极限不少于4 4小时小时(高层建筑为高层建筑为3 3小时小时)。防火。防火墙用于截断燃烧体和难燃烧墙用于截断燃烧体和难燃烧体的建筑时,屋面的面层为体的建筑时,屋面的面层为不燃烧体时,防火墙应高出不燃烧体时,防火墙应高出屋面不小于屋面不小于4040厘米;为燃烧厘米;为燃烧体时,则应高出屋面不小于体时,则应高出屋面不小于5050厘米。厘米。2828(三)防火卷帘(三)防火卷帘 (四)防火阀(四)防火阀(五)消防水幕器(五)消防水幕器2929五、防烟分区五、防烟分区 含义含义 是指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是指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50cm50cm的梁而划分的防烟空间。的梁而划分的防烟空间。设置要求设置要求 需要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房间,均应划分需要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房间,均应划分 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宜超过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宜超过500500,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3030 一、安全疏散允许时间一、安全疏散允许时间 安全疏散设计时间安全疏散设计时间安全疏散允许时间安全疏散允许时间第三节建筑物内部安全疏散3131 安全疏散设计时间安全疏散设计时间 一般民用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可为一般民用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可为6 6分钟,三四级为分钟,三四级为2-42-4分钟。分钟。人员密集场所:一二耐火等级建筑可人员密集场所:一二耐火等级建筑可 为为5 5分钟;三级耐火分钟;三级耐火等级建筑不超过等级建筑不超过3 3分钟;其中剧院、电影院等分钟;其中剧院、电影院等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不超过筑不超过2 2分钟,分钟,三级耐火等级建筑不超过三级耐火等级建筑不超过1.51.5分钟。分钟。3232二、安全疏散距离确定安全疏散距离应考虑的因素确定安全疏散距离应考虑的因素烟对人体的危害烟对人体的危害人员密集知程度人员密集知程度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人对建筑物的熟悉程度人对建筑物的熟悉程度 安全疏散距离是安全疏散距离是指房间内最远点到房指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间门或住宅门的距离间门或住宅门的距离和房间门到疏散楼梯和房间门到疏散楼梯间的距离。间的距离。3333鸟巢人员疏散设计 鸟巢人员安全疏散3434三、安全疏散设施三、安全疏散设施 (一)安全出口(一)安全出口 1 1、含义、含义 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房间的门、楼梯或直通室外的门。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房间的门、楼梯或直通室外的门。(1)易于寻找,并有明显标志;易于寻找,并有明显标志;(2)多层公共建筑、地下室,每防火分区不应少于两个;多层公共建筑、地下室,每防火分区不应少于两个;(3)允许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时允许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时,最小宽度不小于最小宽度不小于1.4M 1.4M;2.2.设置要求设置要求3535(4)剧院、电影院、礼堂不应少于两个,且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剧院、电影院、礼堂不应少于两个,且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250人;人;(5)安全出口的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不应采用悬吊门、侧拉安全出口的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不应采用悬吊门、侧拉门,严禁采用旋转门,自动启闭的门应有手动开启装置;门,严禁采用旋转门,自动启闭的门应有手动开启装置;(6)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太平门不应设置门槛,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太平门不应设置门槛,门内外门内外1.4m1.4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3636(二)安全疏散楼梯和楼梯间(二)安全疏散楼梯和楼梯间 敞开楼梯间敞开楼梯间 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指建筑物内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和无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和无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通的楼梯间。空间相通的楼梯间。在一层至五层普通建筑在一层至五层普通建筑中广泛采用。中广泛采用。3737 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 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 梯梯 间。间。适用于高层工业建筑、适用于高层工业建筑、六层及以上的一般民用建筑、六层及以上的一般民用建筑、建筑高度不超过建筑高度不超过32m32m的二类的二类 高层民用建筑和十二层至十高层民用建筑和十二层至十 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八层的单元式住宅。3838 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 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分隔的楼梯间。梯间。一类高层民用建筑、超过一类高层民用建筑、超过32m32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和塔式住宅、和塔式住宅、1919层及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采用。层及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采用。3939 室外疏散楼梯室外疏散楼梯 用耐火结构与建筑物用耐火结构与建筑物分隔设在墙外的楼梯。分隔设在墙外的楼梯。用于应急疏散,辅助用于应急疏散,辅助防烟楼梯使用。对已建成防烟楼梯使用。对已建成又需要曾设疏散楼梯的建又需要曾设疏散楼梯的建 筑,可作为一种补救措施。筑,可作为一种补救措施。4040 设置要求设置要求 (1 1)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2 2)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以便于双向疏散。以便于双向疏散。(3 3)居住建筑内,可燃气体管道不应穿过)居住建筑内,可燃气体管道不应穿过楼梯间,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楼梯间,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措施 。(4 4)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5 5)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4141 (三)疏散走道 设置要求设置要求 1.1.疏散走道的长度应满足技术规范对最大疏散走道的长度应满足技术规范对最大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2.2.简明直接,避免弯曲。简明直接,避免弯曲。3.3.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等突出物。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等突出物。4.4.具备一定的耐火性能,符合有关技术具备一定的耐火性能,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规范的要求。5.5.设有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设有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4242(四)消防电梯(四)消防电梯1 含义 是指具有耐火封闭结构、防烟前室和专用消防电源的电梯。2 设置范围设置范围 一类公用建筑;一类公用建筑;高度超过高度超过3232米的米的二类公用建筑;二类公用建筑;塔式建筑;塔式建筑;十二层以上单元十二层以上单元式住宅。式住宅。3 设置数量设置数量 面积小于面积小于15001500平平米的设米的设1 1台;大于台;大于15001500小于小于45004500设设2 2台;大于台;大于45004500设设3 3台。台。4343(五)疏散指示标志4444(六)应急照明灯 4545第四节第四节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 一、含义一、含义 公安消防机构对法律规定需要审核的建筑工程项目,公安消防机构对法律规定需要审核的建筑工程项目,从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所实施的消防设计审核、施工从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所实施的消防设计审核、施工安装监督检查和消防验收等执法活动。安装监督检查和消防验收等执法活动。二、依据二、依据 消防法消防法、建筑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及技术规范。及技术规范。三、范围三、范围 公安部规定的大型的公安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工程4646四、消防监督审核主要内容四、消防监督审核主要内容 (一)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中涉及消防安全的防火间距、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一)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中涉及消防安全的防火间距、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二)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和耐火等级;(二)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和耐火等级;(三)建筑物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三)建筑物防火、防烟分区和建筑构造;(四)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四)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五)消防给水和自动灭火系统;(五)消防给水和自动灭火系统;(六)防烟、排烟和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设计;(六)防烟、排烟和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设计;(七)消防电源及其配电;(七)消防电源及其配电;4747 (八)火灾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疏散指示标志;(八)火灾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疏散指示标志;(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十)建筑内部装修的防火设计;(十)建筑内部装修的防火设计;(十一)建筑灭火器配置;(十一)建筑灭火器配置;(十二)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防爆设计;(十二)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的防爆设计;(十三)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消防设计的其内容。(十三)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消防设计的其内容。4848四、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的程序四、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的程序决定决定审查审查受理受理申报申报4949 其他工程应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其他工程应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依法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依法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将消防设计文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当进行抽查。建设单位在验收后应当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建设单位在验收后应当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抽查不合格,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抽查不合格,禁止投入使用。禁止投入使用。5050 思思考考题题第三章建筑防火 5151谢谢!谢谢!谢谢!谢谢!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