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新进展培训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1333093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5.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肺心肺脑脑复复苏苏新新进进展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心肺脑复苏发展史心肺脑复苏发展史50005000年前埃及发明了年前埃及发明了“张口器张口器”,类似,类似“喉镜喉镜”19561956年年ZollZoll提出胸外电击除颤法提出胸外电击除颤法19581958年年Peter SafarPeter Safar倡导口对口人工呼吸。倡导口对口人工呼吸。19601960年年William KouwenhovenWilliam Kouwenhoven发明了胸外按压。发明了胸外按压。19851985年全美复苏会议,提出了心肺脑复苏指南。年全美复苏会议,提出了心肺脑复苏指南。19991999年年3 3月、月、9 9月和月和20002000年年2 2月先后月先后3 3次对指南修订。次对指南修订。20052005年年1 1月国际心肺复苏月国际心肺复苏(CPR)(CPR)与心血管急救与心血管急救(ECC)(ECC)会议于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举行再会议于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举行再次修订。次修订。2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2010年年1月月31日日2月月6日国际复苏联合会日国际复苏联合会和和AHA共同在美国达拉斯举行的共同在美国达拉斯举行的2010心肺复心肺复苏指南苏指南(CPR)暨心血管急救暨心血管急救(ECC)国际科学共国际科学共识推荐会识推荐会.2010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基于基于国际证据,由数百位国际复苏科学家和专家国际证据,由数百位国际复苏科学家和专家对数千份已经过同行审核的发表物进行评估、对数千份已经过同行审核的发表物进行评估、讨论和辩论讨论和辩论,最终达成共识最终达成共识.3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2010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形成背景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形成背景2005指南指南中强调了中强调了高质量胸外按压高质量胸外按压的重要性。的重要性。2005 年前后发表的研究表明:年前后发表的研究表明:(1)尽管在实施尽管在实施2005 指南指南后心肺复苏质量已提高且后心肺复苏质量已提高且存活率已上升,但胸外按压的质量仍然需要提高;存活率已上升,但胸外按压的质量仍然需要提高;(2)各个急救系统各个急救系统(EMS)中的院外心脏骤停存活率悬殊中的院外心脏骤停存活率悬殊较大;较大;(3)对于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均未由任何旁观者对于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均未由任何旁观者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对其进行心肺复苏。2010 指南指南中作出了一些更改建议,以尝试解决这些问中作出了一些更改建议,以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提出有关重视心脏骤停后治疗的新建议,以提高题,同时提出有关重视心脏骤停后治疗的新建议,以提高心脏骤停的存活率。心脏骤停的存活率。2010 指南指南 主要是针对的是所有施救者,包括主要是针对的是所有施救者,包括医务人医务人员或非专业施救者的基础生命支持员或非专业施救者的基础生命支持(BLS)。4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5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1.临床死亡和生物学死亡1.1临床死亡临床死亡 即病人心跳和呼吸已经停止。临床死亡可以防止即病人心跳和呼吸已经停止。临床死亡可以防止和逆转。猝死即突然的、意外的临床死亡。和逆转。猝死即突然的、意外的临床死亡。1.2生物学死亡生物学死亡 即病人由于缺氧而导致永久性脑死亡。死亡是最即病人由于缺氧而导致永久性脑死亡。死亡是最终而不可逆转。终而不可逆转。6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CPCR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将逆转临床死亡将逆转临床死亡(clinic death)的全过程统称为的全过程统称为心肺脑复苏(心肺脑复苏(CPCR)脑复苏是心肺复苏的最终目标脑复苏是心肺复苏的最终目标专家们认为,一个城市、地区心肺复苏的普及率专家们认为,一个城市、地区心肺复苏的普及率越高,往往表明该城市地区的文明程度越高越高,往往表明该城市地区的文明程度越高7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大家可曾知道:大家可曾知道: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猝死人员有35 40%如经现场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8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 .冠心病等内科急症冠心病等内科急症 创创 伤伤 中中 毒毒 溺溺 水水 触触 电电 手术手术手术手术麻醉意外麻醉意外心跳心跳心跳心跳骤停骤停骤停骤停原因原因原因原因9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心搏呼吸骤停的诊断手术过程中心搏骤停的发现手术过程中心搏骤停的发现(1)不能测出血压和脉搏;()不能测出血压和脉搏;(2)术者发现)术者发现心脏停跳、大动脉搏动消失;心脏停跳、大动脉搏动消失;(3)延长手术切口仍不出血。)延长手术切口仍不出血。外伤时心脏停搏的发现外伤时心脏停搏的发现 对严重创伤病人的检查应注意呼吸、心跳对严重创伤病人的检查应注意呼吸、心跳是否停止,股动脉和颈动脉是否搏动。是否停止,股动脉和颈动脉是否搏动。10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心搏骤停的临床征象心搏骤停的临床征象:病人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凭这病人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凭这两点存在,即可诊断为心搏骤停。两点存在,即可诊断为心搏骤停。在诊断和急救时,应避免以下几点:在诊断和急救时,应避免以下几点:(1)静听心音;)静听心音;(2)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3)输血。)输血。11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命!1818秒后脑缺氧秒后脑缺氧3030秒后昏迷秒后昏迷6060秒脑细胞开始死亡秒脑细胞开始死亡6 6分钟全部死亡分钟全部死亡1010分钟不可逆转的死亡分钟不可逆转的死亡4 4分钟为抢救的黄金时间分钟为抢救的黄金时间一旦呼吸心跳停止一旦呼吸心跳停止12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命 复苏的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心搏骤停后CPR开始的时间 CPR成功率 1分钟内 90 4分钟内 60 6分钟内 40 8分钟内 20 10分钟内 013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与与2005主要变化主要变化14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 1.生存链环的变化生存链环的变化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环年的四早生存链环15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2010年五早生存链环年五早生存链环(1)早期识别与呼叫;(2)早期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3)早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5)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16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2.非专业施救者成人、儿童、婴儿(新生儿非专业施救者成人、儿童、婴儿(新生儿除外)心肺复苏变化除外)心肺复苏变化 简化了通用的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图简化了通用的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图.从流程中去除了从流程中去除了“看、听和感觉呼吸看、听和感觉呼吸”这一环节这一环节。在患者无反。在患者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仅仅是喘息)的情况下开始应且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仅仅是喘息)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并启动急救系统。进行心肺复苏并启动急救系统。继续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继续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气)按压速率应为)按压速率应为每分钟至少每分钟至少 100 次次(而不是每分钟(而不是每分钟“大约大约”100 次)。成人次)。成人、儿童、儿童的按压幅度略有增加,从以前建议的大的按压幅度略有增加,从以前建议的大约约 4 至至 5 厘米增加到厘米增加到至少约至少约 5 厘米厘米,婴儿婴儿按压幅度为三分之一前按压幅度为三分之一前后径约后径约4厘米。厘米。按压按压-通气比率通气比率成人成人30:2,儿童、婴儿单人心肺复苏时儿童、婴儿单人心肺复苏时30:2,二,二人心肺复苏时人心肺复苏时15:2。17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非专业施救者成人基础生命支持简化非专业施救者成人基础生命支持简化流程图流程图 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仅仅是喘息)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仅仅是喘息)启动急救系统启动急救系统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开始进行心肺复苏着重胸外按压着重胸外按压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廓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检查心律如有必要检查心律如有必要开始除颤开始除颤准备好除颤仪准备好除颤仪18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 更改了单人施救者的更改了单人施救者的建议程序,即先开始建议程序,即先开始胸外按压,然后进行胸外按压,然后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C-A-B 而而不是不是 A-B-C)。单人)。单人施救者应首先从进行施救者应首先从进行 30 次按压开始心肺复次按压开始心肺复苏,而不是进行苏,而不是进行 2 次次通气,这是为了避免通气,这是为了避免延误首次按压。延误首次按压。19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这些更改旨在简化非专业施救者的培训,仍然强调需要为心脏骤停患者尽快进行胸外按压。单纯胸外按压(仅按压)心肺复苏对于未经培训的施救者更容易实施,而且更便于被进行指导。另外,对于心脏病因导致的心脏骤停,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或同时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的存活率相近。20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3.专业施救者成人、儿童、婴儿(新生儿除专业施救者成人、儿童、婴儿(新生儿除外)心肺复苏变化外)心肺复苏变化由于心脏骤停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时间的癫痫发作或濒死喘息,并导致可能由于心脏骤停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时间的癫痫发作或濒死喘息,并导致可能的施救者无法分辨,专业施救者应注意识别心脏骤停的表现,从而提高对心脏骤的施救者无法分辨,专业施救者应注意识别心脏骤停的表现,从而提高对心脏骤停的识别能力。停的识别能力。医务人员在检查患者反应时应该快速检查是否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医务人员在检查患者反应时应该快速检查是否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无呼吸或仅仅是喘息)。然后,该人员会启动急救系统并找到(即,无呼吸或仅仅是喘息)。然后,该人员会启动急救系统并找到 AED。医。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 10 秒,如果秒,如果 10 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 AED(如果有的话)。(如果有的话)。已从流程中已从流程中去除去除“看、听和感觉呼吸看、听和感觉呼吸”。进一步强调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包括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进一步强调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包括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按压按压-通气比率通气比率成人成人30:2,儿童、婴儿单人心肺复苏时儿童、婴儿单人心肺复苏时30:2,二人心肺复苏时,二人心肺复苏时15:2。21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 施救者应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施救者应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开始胸外按压开始胸外按压(C-A-B 而而不是不是 A-B-C)。通过从)。通过从 30 次按压而不是次按压而不是 2 次通气开始心次通气开始心肺复苏,肺复苏,可以缩短开始第一次按压的延误时间。可以缩短开始第一次按压的延误时间。按压速率从每分钟大约按压速率从每分钟大约 100 次修改为每分钟次修改为每分钟至少至少 100 次。次。成人成人、儿童、儿童的按压幅度略有增加,从以前建议的大约的按压幅度略有增加,从以前建议的大约 4 至至 5 厘米增加到厘米增加到至少约至少约 5 厘米厘米,婴儿婴儿按压幅度三分之一前按压幅度三分之一前后径约后径约4厘米。厘米。继续强调需要缩短从最后一次按压到给予电击之间的时继续强调需要缩短从最后一次按压到给予电击之间的时间,间,以及给予电击到电击后立即恢复按压之间的时间。以及给予电击到电击后立即恢复按压之间的时间。进一步强调通过团队形式给予心肺复苏。进一步强调通过团队形式给予心肺复苏。上述更改旨在简化医务人员的培训,并继续强调需要尽上述更改旨在简化医务人员的培训,并继续强调需要尽早为心脏骤停患者给予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早为心脏骤停患者给予高质量的心肺复苏。22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2010指南强调以团队形式心肺复苏指南强调以团队形式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流程中的传统步骤是帮助单人施基础生命支持流程中的传统步骤是帮助单人施救者区分操作先后顺序的程序。救者区分操作先后顺序的程序。进一步强调以团队形式给予心肺复苏,因为大进一步强调以团队形式给予心肺复苏,因为大多数急救系统和医疗服务系统都需要施救者团队多数急救系统和医疗服务系统都需要施救者团队的参与,由不同的施救者同时完成多个操作。例的参与,由不同的施救者同时完成多个操作。例如,一名施救者启动急救系统,第二名施救者开如,一名施救者启动急救系统,第二名施救者开始胸外按压,第三名施救者则提供通气或找到气始胸外按压,第三名施救者则提供通气或找到气囊面罩以进行人工呼吸,第四名施救者找到并准囊面罩以进行人工呼吸,第四名施救者找到并准备好除颤器。备好除颤器。23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强化心脏骤停后的综合治疗强化心脏骤停后的综合治疗恢复自主循环后优化心肺功能和重要脏器灌注转移到重症监护病房加强综合治疗识别并治疗ACS和其他可逆病因控制体温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预测、治疗和防止多脏器功能障碍。要达到上述目标应当实施综合、结构化、完整、多专业的心脏骤停后治疗体系,治疗应包括心肺复苏和神经系统支持。24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25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基本生命支持的程序变化理由2010年AHA的CPR和ECC(心血管急救)指南将成人和儿童患者(不包括新生儿)BLS中“ABC”(气道,呼吸,胸外按压)的步骤更改为“CAB”(胸外按压,气道,呼吸)。其重要性是减少开始首次胸外按压的时间,这一步骤顺序变化需要所有人重新学习心肺复苏术。变化的理由如下:1.绝大多数心跳骤停发生在成人,据报告所有年龄心脏骤停者CPR存活率最高均属被目击的室颤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这些患者CPR早期最关键要素是胸外按压和电除颤。按ABC顺序,现场急救者开放气道、嘴对嘴呼吸、放置防护隔膜或其他通气设备会导致胸外按压延误。通过改变顺序,使胸外按压开始的更快。26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2.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没有由任何旁观者进行心肺复苏。这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其中一个障碍可能是A-B-C程序,该程序的第一步是施救者认为最困难的步骤,即开放气道并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先进行胸外按压,可能会鼓励更多施救者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3.单纯胸外按压(仅按压)心肺复苏对于未经培训的施救者更容易实施,而且更便于进行指导。另外,对于心愿性猝死的患者,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或同时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的存活率相近。不过,对于经过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和专业人员,仍然建议施救者同时实施按压和通气。27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新生儿复苏新生儿复苏新生儿心脏骤停基本都是窒息性骤停新生儿心脏骤停基本都是窒息性骤停,所以保留所以保留 A-B-C复苏程序复苏程序(按压与通气比率按压与通气比率3:1),但心脏骤停除外但心脏骤停除外.28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几个数字的变化理由 (1)胸外按压频率由)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年的100次次/min改为改为“至少至少100次次/min”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胸外按压次数对于能否恢复自主循环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胸外按压次数对于能否恢复自主循环以及存活后是否具有良好神经系统功能非常重要。以及存活后是否具有良好神经系统功能非常重要。每分钟的实际胸外按压次数由胸外按压速率、按压中断每分钟的实际胸外按压次数由胸外按压速率、按压中断的次数以及持续时间决定。的次数以及持续时间决定。在大多数研究中,在复苏过程中给予更多按压可提高存在大多数研究中,在复苏过程中给予更多按压可提高存活率,而减少按压则会降低存活率。进行足够胸外按压不活率,而减少按压则会降低存活率。进行足够胸外按压不仅强调足够的按压速率,还强调尽可能减少这一关键心肺仅强调足够的按压速率,还强调尽可能减少这一关键心肺复苏步骤的中断。如果按压速率不足或频繁中断(或者同复苏步骤的中断。如果按压速率不足或频繁中断(或者同时存在这两种情况),会减少每分钟给予的总按压次数。时存在这两种情况),会减少每分钟给予的总按压次数。29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2)按压深度由)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年的4-5cm改为改为“至少至少5cm”按压主要是通过增加胸廓内压力以及直接压迫按压主要是通过增加胸廓内压力以及直接压迫心脏产生血流。通过按压,可以为心脏和大脑提心脏产生血流。通过按压,可以为心脏和大脑提供重要血流以及氧和能量。如果给出多个建议的供重要血流以及氧和能量。如果给出多个建议的幅度,可能会导致理解困难,所以现在只给出一幅度,可能会导致理解困难,所以现在只给出一个建议的按压幅度。虽然已建议个建议的按压幅度。虽然已建议“用力按压用力按压”,但施救者往往没有以足够幅度按压胸部。另外,但施救者往往没有以足够幅度按压胸部。另外,现有研究表明,现有研究表明,按压至少按压至少 5 厘米比按压厘米比按压 4 厘米更厘米更有效。有效。30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2010心肺复苏方法心肺复苏方法31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32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现代复苏的三大要素要素人人 工工 呼呼 吸吸胸胸 外外 心心 脏脏 按按 压压体体 外外 电电 复复 律律33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CAB程序程序34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病人的无反应性的判断病人的无反应性的判断除根据脉搏、无循环体征、身体活动,新的改进包括如病人无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仅仅是喘息)应判为心脏停搏,即应做CPR。注意临终呼吸的识别,并将其作为心脏停搏的标志。35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C(Circulation):判断脉搏判断脉搏方法方法 1.1.用食指、中指触摸用食指、中指触摸颈动脉前,先触及气管正中颈动脉前,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男性触及喉结)然后部位(男性触及喉结)然后旁滑旁滑2-3cm2-3cm;注意:注意:触摸颈动脉不能用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力过大;用时不超过用时不超过10 10 秒秒钟;钟;避免触觉错误;避免触觉错误;综合判定心搏停止综合判定心搏停止(意识状态等)。(意识状态等)。36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按压的位置胸部正中央胸部正中央两两乳乳连线中点连线中点压压在胸骨上在胸骨上肋骨骨折肋骨骨折37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38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C(Circulation):):将一手之手掌跟放在胸骨下半段,另一手置於其上,两手交叉或翘起,以肩膀之力合力往下压。下压時,手肘不可弯曲。39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双臂形成一直线,与患者胸部垂直,用上半身重量垂直往下压。下压和放松时间为1:1。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部,放松不离位。40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以以掌根掌根按按压压41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双双手掌根重手掌根重叠叠手指互扣手指互扣翘翘起起每次按每次按压压後必後必须须放放松松掌根不得掌根不得离开离开胸部胸部42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双双肩前肩前倾倾至患者胸部正上方至患者胸部正上方腰挺直腰挺直43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婴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婴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下压深度:至少三分之一前后径。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44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按压速率至少100次/每分钟;下压深度至少5厘米。压胸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皆为30:2。5个周期后,再再评评估估有无循环现象。此后每3-5分钟检查一次。45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成人心肺复苏A(Airway)46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2010急诊基地培训抢救的体位要求抢救的体位要求呼救的同时,应迅速使之头、颈、躯干整体翻成仰卧位。翻身时整体转动,保护颈部。身体平直,无扭曲。摆放的地点:地面或硬板床。摆成抢救姿势摆成抢救姿势48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 A(Airway)我们必须谨记,我们必须谨记,一个一个没有意识患者,他们没有意识患者,他们的呼吸道常被舌头背的呼吸道常被舌头背面及会厌所阻塞。面及会厌所阻塞。正正确调整头部姿势,来确调整头部姿势,来打开呼吸道是成功急打开呼吸道是成功急救的关键所在。救的关键所在。49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开放气道开放气道(Airway)1.首先清理口鼻腔,将其头偏向一侧,用手指清除分泌物及异物。2.压头抬颌,解除舌根后坠对气道的压迫。成人心肺成人心肺复苏术复苏术50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开放气道开放气道(Airway)Airway)3、然后压头抬颌,使头部后仰,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廓的连线与地面垂直。4、动作轻柔,防止颈部过度伸展,防止压迫气道。成人心肺成人心肺复苏术复苏术51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B Breathing(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始终保持气道开放。吹气时不能漏气。连吹2次,让病人出气。每次吹气量500600ml,以患者 胸部抬起为宜。不是“吹蜡烛”,吹气持续2秒。52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口对口呼吸53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口对鼻呼吸54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CPR成功的征象成功的征象触摸到规律的大动脉搏动。收缩压大于60mmHg。面色转为红润。自主呼吸逐渐恢复,体出现无意识的挣扎动作。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恢复。55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BLS应包括应包括CPR和电除颤两部分 院内早期除颤:院内早期除颤:从发病至除颤的时间限在3分钟内;除除 颤颤主张主张1次除颤方案次除颤方案56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 心跳骤停中心跳骤停中80%以上为室颤;以上为室颤;分钟内除颤,成功率提高至分钟内除颤,成功率提高至90%;2分钟内除颤,成功率提高至分钟内除颤,成功率提高至60%-70%;6-10分钟内除颤,许多成人患者可无神经系统损分钟内除颤,许多成人患者可无神经系统损害;害;对室颤患者每延迟电除颤对室颤患者每延迟电除颤1分钟,死亡率增加分钟,死亡率增加7-10%;57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电极(板)位置电极(板)位置前后位:电极板放在心尖区左侧,另一个放在右肩胛下角区;前侧(尖)位:电极板放于胸骨右缘锁骨下方,另一个放在心尖外侧(默认除颤位置)。58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前尖位电极(板)位置前尖位电极(板)位置59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除颤能量选择除颤能量选择建议单相波形电除颤电击能量360J;如果室颤终止后再出现,给此除颤的能量。使用有阻抗补偿双相波除颤首次能量选150或200J即可有效终止院前发生的室颤(一般认为200J的双相波除颤是有效和安全的)。儿童可以使用2-4J/kg的能量除颤,为了培训方便可考虑2J/kg的首剂量,后续能量级别至少为4J/kg,但不超过10J/kg成人的最大剂量.60心肺脑复苏新进展2010急诊基地培训 61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