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培训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331606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发展与教育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心理发展与教育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心理发展与教育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目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心理发展的内涵、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2.理解和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3.理解和掌握中小学生认知、情绪、自我以及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4.了解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二、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2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一、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心理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个体心理发展和种系心理发展。3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 种系心理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物到人类的心理演的心理演变过程,包括程,包括动物心理的物心理的进化和人化和人类心理的心理的进化。化。个体心理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出生、成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出生、成长成熟到衰老死亡的整个生命成熟到衰老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程中所发生的一生的一系列心理系列心理变化。涉及生理化。涉及生理发展、展、认知知发展和心理展和心理社会社会发展三大展三大领域。域。4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 生理生理发展:身体和大展:身体和大脑的的发育,感育,感觉能力,能力,运运动技能等的技能等的发展。展。认知知发展:展:记忆、语言、思言、思维、道德、道德认知和知和创造性等心理能力的造性等心理能力的变化。化。心理社会心理社会发展:人格、情展:人格、情绪和社会关系等方和社会关系等方面。面。这三个方面的三个方面的发展互相影响。展互相影响。5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个体心理个体心理发展的八个展的八个阶段:段:1.婴儿期(0-3岁):发展最快的时期,语言和动作;2.幼儿期(3-6、7岁):游戏,心理社会性的发展;3.小学时期(6、7-11、12岁):学习,形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4.初中时期(12、13-14、15岁):生理发展快于心理发展,矛盾和冲突;5.高中时期(15、16-18、19岁):抽象逻辑思维成熟;6.成年早期(19、20-35、36岁):智力发展达到高峰;7.成年中期(36、37-60岁):身体和各种认知能力开始衰退;8.成年晚期(60岁以后):人格和社会性还在继续发展。6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二)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1.连续性与阶段性:量的积累,质的飞跃2.方向性与不可逆性:方向性和先后顺序3.不平衡性4.个体差异5.关键期: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具有最佳时间7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二、影响心理二、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展的因素(一)家庭(一)家庭对儿童心理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展的影响1.家庭人家庭人际关系模式关系模式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展的影响。2.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展的影响。3.婚姻冲突与离婚婚姻冲突与离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展的影响。8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二、影响心理二、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展的因素(二)学校(二)学校对儿童心理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展的影响(三)网(三)网络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展的影响9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第二节 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一、一、认知知发展理展理论二、中小学生二、中小学生认知知发展特点展特点10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一、一、认知知发展理展理论(一)皮(一)皮亚杰的杰的认知知发展理展理论 皮皮亚杰杰认为,儿童是,儿童是积极主极主动的建构的建构者,而不是被者,而不是被动地机械地地机械地对外界刺激做出外界刺激做出反反应;儿童心理;儿童心理发展的展的动力来自于内部,力来自于内部,而不是外部而不是外部环境,境,经验只影响只影响发展的速度,展的速度,而不是而不是发展的根本原因。展的根本原因。11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1.心理心理发展的本展的本质 皮皮亚杰杰认为思思维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而是起源于动作。作。“动作作”,不,不仅包含外部的包含外部的动作,作,还包含内化了的思包含内化了的思维动作。作。动作的本作的本质是主体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客体的适应。心理。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是主体通展的真正原因是主体通过动作作对客体的适客体的适应。皮皮亚杰用了四个概念来解杰用了四个概念来解释适适应的心理机制。的心理机制。12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1)图式式 所所谓图式是指式是指动作的作的结构或构或组织,这些些动作作在相同或在相同或类似的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或概括。13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2)同化和)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指主体将同化是指主体将环境刺激境刺激纳入并整合到已有入并整合到已有图式中,以加式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知结构;量构;量变过程程 顺应则指主体已建立的指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知结构不能同化外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要按照新刺激的要求改界新的刺激,要按照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原有认知知结构或构或创造新的造新的认知知结构,以适构,以适应环境刺激的需境刺激的需要,要,质变过程。程。14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3)平衡)平衡 所所谓平衡指同化和平衡指同化和顺应两种活两种活动的平衡。的平衡。心理心理发展的展的实质就是旧的平衡状就是旧的平衡状态被打破,被打破,新的平衡状新的平衡状态逐逐渐形成的形成的过程。程。15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2.儿童儿童认知知发展的展的阶段段(1)感知运)感知运动阶段段(02岁)(2)前运算)前运算阶段(段(2-7岁)(3)具体运算)具体运算阶段(段(7-11、12岁)(4)形式运算)形式运算阶段(段(12-15岁)16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1.感知运感知运动阶段段(02岁)儿童智力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展的萌芽阶段,凭借感知和段,凭借感知和动作作获得得经验;手的抓取和;手的抓取和嘴的吮吸。嘴的吮吸。特点:特点:(1)通)通过探索感知与运探索感知与运动之之间的关系来的关系来获得得动作作经验;(2)获得客体永恒性(得客体永恒性(9-12个月)。客体永恒性指事物不在眼前个月)。客体永恒性指事物不在眼前时,依然能依然能够认识到事物是存在的。到事物是存在的。(3)理解原)理解原则和和规则,只能刻板遵守,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能改,不能改变。17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2.前运算前运算阶段段(27岁)运算是一种内部的运算是一种内部的认知活知活动,内化了的,内化了的动作。作。儿童儿童拥有了符号表征功能,有了符号表征功能,语言或表象来表征物体与事件。言或表象来表征物体与事件。特点:特点:(1)具体形象性;)具体形象性;(2)不可逆性;)不可逆性;(3)自我中心性;)自我中心性;(4)没有守恒概念;)没有守恒概念;(5)作出判断)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准或维度。度。18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3.具体运算具体运算阶段段(712岁)(1)标志是形成了守恒志是形成了守恒观念念(2)思思维运算必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行简单抽象思抽象思维;19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4.形式运算形式运算阶段段(1215岁)(1)能)能够根据根据逻辑推理、推理、归纳或演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2)能)能够理解符号意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能作一定的概括;(3)思)思维具有可逆性、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性和灵活性。20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二)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二)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1.心理心理发展的含展的含义 维果斯基果斯基认为个体心理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心理在展是指人的心理在环境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从低和教育的影响下,从低级的心理机能逐的心理机能逐渐向高向高级的心的心理机能的理机能的转化化过程。程。21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二)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二)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1.心理机能由低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向高级的的发展的展的标志主要包括如下志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四个方面:(1)心理活)心理活动随意机能的提高;随意机能的提高;(2)心理活)心理活动的抽象的抽象概括能力的增概括能力的增强;(3)以符号或)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中介的心理结构的形成;构的形成;(4)心理活)心理活动的个性化。的个性化。22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2.教学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展的关系 为了了说明教学与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展的关系,维果斯基提出了三个重果斯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要的观点:点:(1)“最近最近发展区展区”思想;思想;(2)教学)教学应当走在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展的前面;(3)关于学)关于学习最佳期限最佳期限问题。23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1.“最近最近发展区展区”思想思想 他他认为儿童有两种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就是儿童展水平,第一种就是儿童现实发展水平,它是展水平,它是指指“一定的已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儿童完成的儿童发展周期的展周期的结果和由它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果和由它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展水平水平”,是儿童独立活,是儿童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水平;第二种就是在成人的指中所达到的水平;第二种就是在成人的指导帮助下帮助下所达到的水平。所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的差距就是维果茨基所果茨基所说的的“最近最近发展区展区”。最近最近发展区是一个展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因的概念。因为处于某一年于某一年龄阶段的最近段的最近发展区能在展区能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条件下转变为下一个下一个阶段的段的现实发展水平,而下展水平,而下个个阶段又有自己的最段又有自己的最近近发展区。展区。24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2.教学教学应当走在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展的前面 一定一定时期的教学在智力期的教学在智力发展方面展方面给教学和教学和发展展带来更大的效果;来更大的效果;过早早的教学可能的教学可能对智力智力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同展造成不良影响。同样,过迟开始教学或开始教学或长时间缺乏缺乏教学也都会阻碍儿童智力的教学也都会阻碍儿童智力的发展。展。这里的关里的关键不不仅在于确定儿童能在于确定儿童能够接受接受教学的成熟倩况,更重要的教学的成熟倩况,更重要的还在于要关注儿童尚未成熟和正在成熟的在于要关注儿童尚未成熟和正在成熟的阶段,段,因此,因此,“对于一切教学、教育于一切教学、教育过程最富有程最富有实质意意义的,的,还是那些正是那些正处于成熟于成熟期而在施行教学期而在施行教学时刻尚未完全成熟的刻尚未完全成熟的过程。程。”这种建立在正在开始但尚未形种建立在正在开始但尚未形成的心理机能基成的心理机能基础上的教学,就是所上的教学,就是所谓“走在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展前面的教学”。25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3.学学习最佳期限最佳期限问题 个体在个体在发育的某个育的某个时期中,期中,对某种某种类型的型的环境影响特境影响特别敏感。当敏感。当这一年一年龄结束或尚未到来之前,束或尚未到来之前,这种影响可能会失去原有的作用,甚至起相反的种影响可能会失去原有的作用,甚至起相反的作用。作用。任何教学都存在最佳的,也就是最有利的任何教学都存在最佳的,也就是最有利的时期,期,这是基本原理之一。是基本原理之一。对这个个时期任何向上或向下的偏离,即期任何向上或向下的偏离,即过早或早或过迟实施教学的施教学的时期,从期,从发展展观点看,点看,总是有害的,是有害的,对儿童的智力儿童的智力发展展产生不良影响。生不良影响。26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二、中小学生二、中小学生认知知发展特点展特点(一)中小学生注意的(一)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特点展特点1.注意注意稳定性的定性的发展展2.注意广度的注意广度的发展展3.注意注意转移的移的发展展4.注意分配的注意分配的发展展27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二、中小学生二、中小学生认知知发展特点展特点(二)中小学生(二)中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展的特点 记忆在在6-14岁之之间是随年是随年龄增增长而而发展的,展的,在接近在接近14岁时达到高峰,但各年达到高峰,但各年龄阶段段发展是不展是不等速的,有随年等速的,有随年龄增加增加发展速度减慢的展速度减慢的趋势。其。其中中6-10岁发展速度最快,展速度最快,11-14岁发展速度有所下展速度有所下降,但仍呈降,但仍呈现上升上升趋势。14岁之后无明之后无明显变化。化。28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二、中小学生二、中小学生认知知发展特点展特点(二)中小学生(二)中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展的特点1.有意有意识记和意和意义识记日益占主日益占主导地位地位2.抽象材料的抽象材料的记忆水平不断提高水平不断提高3.记忆策略的策略的发展特点展特点29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二、中小学生二、中小学生认知知发展特点展特点(三)中小学生思(三)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展的特点1.小学生的思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展特点(1)在整个小学)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小学生的思期内,小学生的思维逐步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渡到以抽象逻辑思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有很大的具体性。(2)小学生的思)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到抽象逻辑思思维的的过渡,渡,存在着一个明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的“关关键年年龄”(10-11岁)。)。(3)小学生逐)小学生逐渐具具备了人了人类思思维的完整的完整结构,同构,同时这个思个思维结构构还有待有待进一步地完善和一步地完善和发展。展。(4)小学生的思)小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向抽象逻辑思思维的的发展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30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2.中学生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展的特点(1)抽象)抽象逻辑思思维占占优势,并有,并有经验型向理型向理论型型过渡渡(8年年级是是转折期)折期)(2)辩证逻辑思思维迅速迅速发展展(3)对问题情境的思情境的思维有了有了质的的飞跃(提(提问的不同:探的不同:探究性、开拓性、批判性)究性、开拓性、批判性)(4)中学生抽象)中学生抽象逻辑思思维的不成熟性(理想主的不成熟性(理想主义、喜、喜欢争争论、优柔寡断、言行不一、自我关注、与众不同)柔寡断、言行不一、自我关注、与众不同)31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第三第三节 中小学生个性与社会中小学生个性与社会性的性的发展展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展论二、中小学生自我的二、中小学生自我的发展展三、中小学生情三、中小学生情绪的的发展展四、中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四、中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发展展32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展论 埃里克森(1902-1994)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也是美国现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师承于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他修正和扩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理论。33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埃里克森认为,社会对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个体自身的需要和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就会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就会给个体带来紧张感和内心的冲突,他把这种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冲突的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所谓危机,并不是一种灾难性的威胁,而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34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阶段1:信任感对怀疑感(01岁)阶段2:自主性对羞怯感(13岁)阶段3:主动性对内疚感(36岁)阶段4:勤奋感对自卑感(711岁)阶段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阶段6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阶段7繁衍感对停滞感(2550岁)阶段8:完善感对绝望感(50岁至死亡)35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阶段1:信任感对怀疑感(01岁)这个阶段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儿童对人和周围世界的基本信任,形成“希望”的心理品质。婴儿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也是以后各个阶段人格发展的基础。36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阶段2:自主性对羞怯感(13岁)这个阶段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发展儿童的自主性,克服羞怯感,形成“意志”的心理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37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阶段3:主动性对内疚感(36岁)这个阶段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个体的主动性、进取心、责任感。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有了创造性思维和幻想,能够计划未来事件。埃里克森称本阶段为游戏期。本阶段儿童主动性的发展状况会影响个人未来的社会成就。38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阶段4:勤奋感对自卑感(711岁)这一阶段儿童正处于小学时期,学习是其主要活动,因此通过努力勤奋的学习,儿童可以获得自己是有能力、有价值的感觉。这个阶段影响儿童的因素不仅包括教师和家长,同伴的影响也不容忽视。39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阶段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避免角色混乱。自我同一性又称自我认同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中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感觉和认知的整合。青少年期是建立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40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自我自我认同感同感测试你可以用下面的一些题目来检验一下自己,看这些问题是否适用于你,并根据下列标准给自己打分。1分=完全不适用;2分=偶尔适用或基本不适用;3分=常常适用;4分=非常适用1.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2.别人总是改变他们对我的看法。3.我知道自己应该怎样生活。4.我不能肯定某些东西在道义上是否正确。5.大多数人对我是哪类人的看法一致。6.我感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很适合我。7.我的价值被他人所承认。8.当周围没有熟人时,我感到能更自由地成为真正的我自己。41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9.我感到自己生活中所做的事并不真正值得。10.我感到我对集体的适应良好。11.我为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感到骄傲。12.人们对我的看法与我对自己的看法差别很大。13.我感到被忽略。14.人们好像不接纳我。15.我改变了自己想要从生活中得到什么的想法。16.我不太清楚别人怎么看我。17.我对自己的感觉改变了。18.我感到自己是为了功利的考虑而行动或做事。19.我为自己是我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42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计分时,先把1、2、4、8、9、12、13、14、15、16、17、18题的回答结果反向计分。其他问题保持不变,最后把19个题的答案得分相加。78分,是分界线,明显高于该数字的人,表明自我认同感发展良好;明显低于该分的人,表明自我认同感还处在发展和形成阶段。43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阶段6: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44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阶段7:繁衍感对停滞感(2550岁)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45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阶段8:完善感对绝望感(50岁至死亡)这是人生的最后阶段,个体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如果感到满意和满足就会产生完善感,感到厌恶或失望就会产生绝望感。获得智慧的品质。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个阶段和第1个阶段收尾相连,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46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 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整程中形成的,是整个人格和社会性的核心个人格和社会性的核心结构,主要包括自我与构,主要包括自我与客体自我的区分、自我概念、自我客体自我的区分、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价、自我控制、自我体控制、自我体验以及自我同一性等。以及自我同一性等。二、中小学生自我的二、中小学生自我的发展展47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一)中小学生自我概念的(一)中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展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特征、能力、自己的特征、能力、态度、信念、价度、信念、价值观的的总的的认识,包括,包括对自我的身自我的身体表征和心理表征,从而使自己能和体表征和心理表征,从而使自己能和别人区分开人区分开来,来,“我就是我,与众不同的我我就是我,与众不同的我”。自我概念不自我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与生俱来的。48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 在小学在小学阶段自我概念段自我概念发展的展的显著特征是能著特征是能够认识自我的心理特征,自我的心理特征,产生了心理自我。生了心理自我。由于抽象由于抽象逻辑思思维能力的能力的发展,中学生思考自我展,中学生思考自我的方式的方式发生了生了变化,思考自我角度也更加多化,思考自我角度也更加多样化,所化,所以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更加系以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更加系统化,而且能化,而且能够认识自我自我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表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表现。49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二)中小学生自我(二)中小学生自我评价的价的发展展 自我自我评价是个体在参考他人的表价是个体在参考他人的表现、他人、他人对自己自己的的评价,并在自我价,并在自我认识和自我体和自我体验的基的基础上,上,对自己自己做出的有关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做出的有关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这三个方三个方面的看法和面的看法和评估。估。50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1.小学生自我小学生自我评价的价的发展展(1)从)从顺从从别人的人的评价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解的评价价,自我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价的独立性随年级升高而提高。(小学三年升高而提高。(小学三年级)(2)从比)从比较笼统的的评价价发展到展到对自己个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的优缺点缺点进行行评价。价。(3)小学生开始出)小学生开始出现对内心品内心品质进行行评价的初步价的初步倾向。向。(4)在整个小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段,学生的自我评价价处于由具体到抽象、于由具体到抽象、由外由外显行行为到内部世界的到内部世界的发展展过程之中程之中,小学生的抽象概括性小学生的抽象概括性评价和价和对内心世界的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都在迅速价能力都在迅速发展。展。(5)小学生的自我)小学生的自我评价的价的稳定性逐定性逐渐加加强。51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2.中学生自我中学生自我评价的价的发展展(1)自我)自我评价的独立性。价的独立性。(2)自我)自我评价的概括性。价的概括性。(3)自我)自我评价的适当性。价的适当性。(4)自我)自我评价的价的稳定性。定性。(5)自我)自我评价的社会性。价的社会性。52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三)中小学生自尊的(三)中小学生自尊的发展展 自尊是指自尊是指对自我自我评价而价而产生的自我价生的自我价值感。自尊感。自尊较高的个体高的个体对自我感到自我感到满意,能意,能认识自己的自己的优点,也能接点,也能接受自己的缺点,受自己的缺点,对自己的行自己的行为表表现和能力持和能力持积极的极的态度,度,自我感自我感觉较好,好,对自己的要求也自己的要求也较高;自尊高;自尊较低的个体低的个体往往会比往往会比较自卑,自我否定,不喜自卑,自我否定,不喜欢不接不接纳自我,放大自我,放大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低自尊可能会使儿童逐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低自尊可能会使儿童逐渐陷入一种陷入一种无法无法摆脱失脱失败的的恶性循性循环中。中。53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苏珊哈特提出了一个儿童期自尊的等级模型54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在中学在中学时期,学生的自尊期,学生的自尊发展主要表展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出如下特点:(1)学生的自尊伴随着自我)学生的自尊伴随着自我评价的复价的复杂性性继续分化;分化;(2)中学生的自尊感特)中学生的自尊感特别强烈;烈;(3)中学生的自尊感)中学生的自尊感过分敏感;分敏感;(3)中学生自尊感不)中学生自尊感不稳定,两极定,两极摆动。55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四)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四)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展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特定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和适境中的自我整合和适应之感,是个体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性的能力,是对“我是我是谁”、“我将来的我将来的发展方向展方向”以及以及“我如何适我如何适应社会社会”等等一系列一系列问题的主的主观感受和意感受和意识。56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玛西西亚把个体同一性的把个体同一性的发展状展状态划分成四种划分成四种类型型(1)同一性)同一性获得(心理最健康的)得(心理最健康的)(2)过早自早自认(受(受权威人士影响威人士影响较大)大)(3)同一性延)同一性延缓(焦(焦虑、心理冲突大;活力和魅力)、心理冲突大;活力和魅力)(4)同一性)同一性扩散(看起来无散(看起来无忧无无虑,实际表表现社会退社会退缩)57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三、中小学生的情三、中小学生的情绪发展展(一)情(一)情绪体体验的的发展展 1.中学生情中学生情绪的的兴奋性高。性高。(1)敏感性高)敏感性高 (2)反)反应强度大,容易度大,容易进入激情状入激情状态 2.中学生情中学生情绪的波的波动性大。性大。3.中学生情中学生情绪的心境化。的心境化。58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三、中小学生的情三、中小学生的情绪发展展(二)中学生情(二)中学生情绪表表现的的发展展 情情绪文文饰现象,表里不一。象,表里不一。59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四、中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四、中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发展展同伴关系:年同伴关系:年龄相同或相近的个体之相同或相近的个体之间在共同活在共同活动中中建立的人建立的人际交往关系。交往关系。友友谊:两个个体之:两个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较为持持久的双向关系。久的双向关系。同伴群体:中小学生之同伴群体:中小学生之间自自发产生的,具有共同目生的,具有共同目标、共同行共同行为准准则、共同、共同兴趣,趣,经常共同参加某些活常共同参加某些活动的群的群体关系。体关系。60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四、中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四、中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发展展(一)同伴关系(一)同伴关系对中小学生心理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展的作用1.同伴关系可以同伴关系可以满足中小学生足中小学生归属和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的需要。2.同伴交往同伴交往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学中小学生提供了学习他人反他人反应的机会。的机会。3.同伴同伴还是中小学生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是中小学生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4.同伴是中小学生同伴是中小学生获得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得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61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四、中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四、中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发展展(二)小学生同伴关系的特点(二)小学生同伴关系的特点1.与同伴交往与同伴交往时间多,交往形式复多,交往形式复杂。2.小学生在同伴交往中小学生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信息的技能增强。3.小学生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小学生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他人所采取的行取的行动。4.小学生更善于小学生更善于协调与其他个体的活与其他个体的活动。5.小学生开始形成同伴小学生开始形成同伴团体。体。62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小学生的友小学生的友谊三个三个阶段:段:第一第一阶段:基于他人行段:基于他人行为的友的友谊(4-7岁)第二第二阶段:基于信任的友段:基于信任的友谊(8-10岁)第三第三阶段:基于心理段:基于心理亲密的友密的友谊(11-15岁)63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四、中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四、中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发展展(三)中学生同伴关系的特点(三)中学生同伴关系的特点1.逐逐渐克服了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每个人有伙的交往方式,每个人有1-2个好朋友。个好朋友。2.朋友在中学生中的生活中日益重要。朋友在中学生中的生活中日益重要。3.开始开始对异性交往感异性交往感兴趣。趣。64心理发展与教育6/18/20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