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培训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330389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6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教学方案主要内容n 教师简介n 教学大纲(含实践教学)n 教学安排n 教 案n 实践教学n 在线习题n 教材教参教师简介n宋健 讲师 硕士学位,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双师资格,是我校的骨干教师 n陈鹏立 助教 学士学位教学大纲n大纲说明n适用对象n课程性质n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n重点和难点n分章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n章次的名称、学时n教学目的和要求n重点和难点n教学主要内容大纲说明n适应专业:建筑工程n参考学时:48n实习教学:18n课程设计:一周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n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能力课程,主要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各种公众之间的劳动组织及单位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具有理论面宽、实践性强的特点。n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流水施工组织原理与应用、施工网络计划方法及应用,科学合理的组织和管理施工现场,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编制方法,培养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能力。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n1、绪论 理解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概念:了解智能建筑队施工组织的要求;了解基本建设程序和建筑施工程序以及基本建设项目的组成;懂得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种类与作用;了解施工组织与“ISO9000国际标准”实施的关系,理解建筑施工的特点。n2、流水施工原理与应用 了解刘水施工概念;掌握流水施工参数的计算方法;熟悉并掌握流水施工的各种组织方式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n3、建筑施工网络计划方法及应用 理解网络计划概念;掌握网络计划的编织方法与时间参数的计算;掌握时间坐标、网络计划的编织方法,并能用其方法编制三级施工网络计划图;懂得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的编织方法;掌握网络计划控制方法和调整内容;初步掌握施工计划管理中有关软件的应用。n4、施工准备工作组织 了解施工准备工作的意义及作用;熟悉和掌握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和方法。n5、施工现场管理 掌握施工现场的技术、料具、机械、劳动、文明环境的管理内容和方法,并懂得土建工程主要内业资料的收集途径和核查方法。n6、施工组织总设计 了解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依据、程序和作用;掌握如何制定建设项目的施工部署、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和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内容及设计步骤。n7、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了解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设计程序;熟悉和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内容,特别是熟悉并理解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及施工平面图的绘制这三大核心内容。为合理编制高质量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打下基础。三、能力培养的要求n(一)分析能力 对工程施工中的一般组织管理问题应能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n(二)设计和计算能力 对各种工程的施工方案具有计算能力;对流水和网络计划具有计算和编制能力;对施工平面图具有设计和绘制的能力,并具有独立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初步能力。n(三)表达能力 概念明确、计算严谨、书写工整、计算规格化。四、习题、课程设计、实习的内容和要求n(一)习题 习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完成、书写整洁、计算规格化。n(二)课程设计 内容为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间为一周,要求独立完成一个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量和劳动量计算、施工方案选择、施工进度计划表编制及施工平面图绘制,设计说明、设计成果应包括全部计算书。n(三)实习 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到施工现场实习,参加具体组织管理方面的工作,如内业资料整编、参加管理会议等。五、参考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学时 1绪论4 2流水施工原理与应用8 3建筑施工网络计划方法8 4施工准备工作的组织4 5施工现场管理4 6施工组织总设计8 7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8 8机动合计48六、成绩评定 七、教材及参考书n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n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科学出版社 高职高专系列教材n建筑施工组织计划编制实用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教案n第一章 绪论1.1 施工组织概念1.1.1 研究制定合理经济的施工方法和途径。任务:1、提供各阶段的施工准备 2、对人、资金、材料、机械和施工方法合理安排 3、协调施工中各专业施工单位、各工种、资源与时间之间的合理关系n1.1.2 基本建设与基本建设程序 基本建设:新建、扩建工程 基本建设程序:(一)决策阶段 (二)设计文件阶段 (三)建设准备阶段 (四)建设实施阶段 (五)竣工、交付使用n基本建设项目组成 (1)单位工程:独立施工、独立使用 (2)分部工程:根据专业性质、建筑部位来确定 (3)分项工程:按工种、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等划分 n1.3.1 施工组织设计种类 一、标前设计:投标前编织的施工组织设计 内容:1、工程概况 2、施工方案 3、施工进度计划 4、主要技术组织措施 5、其他有关投标所要求的内容 二、标后设计 投标后编织的施工组织设计 内容:1、工程概况 6、资源供应计划 2、施工部署 7、施工平面图 3、施工方案 8、施工准备计划 4、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5、施工进度 9、技术经济指标n第二章 流水施工原理与应用 2.1 流水施工概念 所有施工过程按一定的时间间隔依次投入施工,各个施工过程陆续开工,陆续竣工,是统一施工过程的施工班组保持连续、均衡,不同施工过程尽可能平行搭接施工的组织方式。组织流水施工的条件:1、划分施工过程:对施工对象的建造过程进行合理的分解 2、划分施工段:见拟建工程尽可能的划分为劳动量大致相等的若干个施工段,称之为流水段。3、每个施工过程组织独立的施工班组 4、主要施工过程必须连续均衡的施工 5、不同施工过程尽可能组织平行搭接施工 流水施工的特点:每个施工过程的作业均能连续施工,前后施工过程的最后一个施工段都能紧密衔接,使得整个工程资源供应呈现一定规律的均匀性。流水施工横道图施工过程 施工进度/d1234567891011121314151718192021222324ABCDE2.2 流水施工参数n2.2.1 工艺参数 一、施工过程数 指一组流水的施工过程个数 二、流水强度 每一个施工过程在单位时间所完成的工程量 1、机械施工的流水强度公式 V=R1S1+R2S2+R3S3 R 某种施工机械台数 S 该种施工机械台办生产率 2、手工操作的流水强度 V=RS R每一工作队工人人数 S每一工人每班产量定额2.2.2 时间参数 1、流水节拍 指一个施工过程在一个施工段上的作业时间,用符号t表示。2、流水间歇时间 技术间歇:同一施工段的相邻两个施工过程之间必须留有的工艺技术间隔时间。组织间歇:由于施工组织的需要,同一施工段的相邻两个施工过程之间必须留有的间隔时间。3、流水步距 两个相邻施工过程先后进入同一施工段开始施工的时间间隔。4、流水工期 完成一项工程任务或一个流水组施工所需的时间。2.4 流水施工方式n有节奏流水:同一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相等n无节奏流水:各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完全相等一、有节奏流水施工1、全等节拍流水施工 各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均为常数。(一)无间歇全等节拍流水施工 1)特征:I 同一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相等,不同施 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也相等。II 各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相等且等 于流水节拍。2)流水步距的确定 B=ti(二)有间歇全等节拍流水施工 1)特征:I 同一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相等,不同施 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也相等。II 各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不一定相等 2)流水步距的确定 B=ti+tj-td 2、成倍节拍流水施工 (一)特征:I 同一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相等,不同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等于或为其中最小流水节拍的倍数。II 各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等于其中最小的流水节拍 III 每个施工过程的班组数等与本国成流水节拍与最小流水节拍的比值,即:D=ti/tmin (二)流水步距的确定 B=tmin 3、异节拍流水施工 同一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相等,不同施 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一定相等。1)特征:I 同一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相等,不同施 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一定相等。II 各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不一定相等 2)流水步距的确定 Bi,i+1=ti+tj-td (titi+1)2.4.2无节奏流水施工 1、无节奏流水施工的特征 I 同一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不完全相等,不同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也不完全相等。II 各个施工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不完全相等且差异较大 2、流水步距的确定 采用“累加斜减取大差法”,即:第一步:将每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逐段累加第二步:错位相减,即从前一个施工班组由加入流水施 工期到该段工作止的持续时间和减去后一个施工班组 由加入流水施工期到该段工作止的持续时间和,得到一组差数。第三步:取上一部斜减差数中的最大值作为流水步距。第三章 建筑施工网络计划方法及其应用3.1 概述3.1.1 建筑施工网络计划的表示方法 双代号网络图 单代号网络图 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 时间坐标网络计划3.1.2 建筑施工网络计划的原理 表达各工作先后的逻辑关系,计算及确定关键工作及关键路线,按选定目标不断改善计划,一次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控制。3.2 双代号网络计划3.2.1 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基本要素 1、箭线 2、节点 3、线路和关键线路3.2.1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方法 一、逻辑关系 -工艺逻辑关系、组织逻辑关系 二、基本规则 (1)必须正确表达逻辑关系 (2)严禁出现闭合回路 (3)严禁出现双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 (4)一条箭线只能代表一个施工过程 3.2.3 时间参数的计算 1、工作持续时间 9、工作的自由时差 2、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10、工作的独立时差 3、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11、公共时差 4、工作的最迟开时间 12、工作的总时差 5、事件 13、计算工期 6、节点最早时间 14、要求工期 7、节点最迟时间 15、计划工期 8、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双代号网络图2467ABCDEFG22355753.3单代号网络计划3.3.1 单代号网络图的基本要素(1)节点 (2)箭线 (3)线路3.3.2 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方法(1)必须正确表示一定的逻辑关系(2)严禁出现闭合回路3.3.3时间参数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最早结束时间工作最迟开始时间、最迟结束时间工作自由时差、总时差、前后工作的时间间隔3.4单代号搭接计划三种搭接关系:1、开始到开始的关系 前项工作开始后要经历STS时间后,后面的工作才能进行。2、结束到开始的关系 两项工作之间的关系通过从前向结束到后项工作开始之间的时距FTS来表达。3、结束到结束的关系 前项工作结束后要经历FTF时间后,后面的工作才能结束。3.5 时间坐标网络计划1 2 3 4 5 6 7 89 101112131415161718第四章 施工准备工作的组织n一、原始资料的调查研究n二、技术准备n三、物资准备n四、施工现场准备n五、建立项目管理班子n六、调集施工班组第五章 施工现场管理一、建立项目经理部的基本原则1、根据所设计项目的组成形式2、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和专业特点3、部门的设置-经营核算部门 工程技术部门 物资设备部门 监控管理部门 测试计量部门4、人员配备-“一长一师四大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