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质量控制全解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330137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1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质量控制全解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微生物质量控制全解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微生物质量控制全解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室微生物室规范化质量控制规范化质量控制微生物室规范化质量控制1微生物室规范化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微生物室规范化质量控制的重要性n n质量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的生命,正确的鉴定和药敏报告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反之会误导医生。所以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以保证检验质量的正确和稳定。微生物室规范化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质量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生命,2微生物室规范化质量控制的步骤微生物室规范化质量控制的步骤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基本范围和内容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基本范围和内容二、细菌分离和鉴定质量控制实施二、细菌分离和鉴定质量控制实施 三、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实施三、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实施 四、其他四、其他仪器仪器仪器仪器设备质量控制实施设备质量控制实施五、真菌检测的质量保证的实施五、真菌检测的质量保证的实施六、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的保证六、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的保证微生物室规范化质量控制的步骤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基本范3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基本范围和内容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基本范围和内容(一)建立标本接种前的质量控制制度(一)建立标本接种前的质量控制制度 1.1.痰标本应规定在留取标本后痰标本应规定在留取标本后1 1小时内送至实验室,小时内送至实验室,细菌室应在收到标本后细菌室应在收到标本后3030分钟内接种完毕;分钟内接种完毕;2.2.粪便标本应采集后立即接种;粪便标本应采集后立即接种;3.3.血液标本种入培养血瓶后立即送检或于室温下保血液标本种入培养血瓶后立即送检或于室温下保存,切不能放冰箱;存,切不能放冰箱;4.4.尿标本应于尿标本应于2 2小时内送实验室,实验室收到标本后小时内送实验室,实验室收到标本后应于应于3030分钟内接种完;分钟内接种完;5.5.拭子标本采集后应全部采用输送拭子标本采集后应全部采用输送培养基培养基培养基培养基送到实验送到实验室检查。室检查。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基本范围和内容(一)建立标本接种前的质量控4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基本范围和内容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基本范围和内容(二)建立细菌分离率质控系统(二)建立细菌分离率质控系统呼吸道标本或可能含嗜血杆菌的标本一定要接种呼吸道标本或可能含嗜血杆菌的标本一定要接种巧克力培养基;含巧克力培养基;含5%5%脱纤维绵羊血琼脂;采用脱纤维绵羊血琼脂;采用5%-10%5%-10%的的COCO2 2培养系统;培养周期培养系统;培养周期2472h2472h。考察指标:嗜血杆菌属在常规送检标本中的分离考察指标:嗜血杆菌属在常规送检标本中的分离率应不低于率应不低于30%50%30%50%;肺炎链球菌的分离率不低;肺炎链球菌的分离率不低于于5%10%5%10%;卡他莫拉菌的分离率不低于;卡他莫拉菌的分离率不低于2%5%2%5%。如果在如果在1 1周中未分离出上述苛养菌应认真查找原因。周中未分离出上述苛养菌应认真查找原因。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基本范围和内容(二)建立细菌分离率质控系统5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基本范围和内容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基本范围和内容(三)药敏质控系统的规范化(三)药敏质控系统的规范化质控的抗菌药物种类应包括全部常用抗菌药物;质控的抗菌药物种类应包括全部常用抗菌药物;正确选择质控菌株,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正确选择质控菌株,如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ATCC25923用于纸片法药敏的质控,而金葡菌用于纸片法药敏的质控,而金葡菌ATCC29213ATCC29213用于稀释法药敏质控;建立用于稀释法药敏质控;建立3 3种系统药种系统药敏质控:敏质控:30d30d初始质控,在初始质控,在30d30d内失控不超过内失控不超过3 3次次时可进入时可进入1 1周质控。如失控超过周质控。如失控超过3 3次应进入次应进入5d5d的纠的纠控系统,经控系统,经5d5d纠控,合格后方可进入纠控,合格后方可进入1 1周质控。周质控。1 1周质控是维持日常质控的形式,一旦失控应进入周质控是维持日常质控的形式,一旦失控应进入纠控系统,按纠控规则处理。纠控系统,按纠控规则处理。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基本范围和内容(三)药敏质控系统的规范化6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基本范围和内容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基本范围和内容(四)鉴定质控系统(四)鉴定质控系统 包括自动化设备鉴定系统、商品鉴定系统如包括自动化设备鉴定系统、商品鉴定系统如APIAPI、单一的、单一的生化反应管及原材料,原则上应进行每换批号时都要有质生化反应管及原材料,原则上应进行每换批号时都要有质控这也称为批批检。特别容易被忽略的是羊血的质量,如控这也称为批批检。特别容易被忽略的是羊血的质量,如羊血中是否含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羊血中是否含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MHMH琼脂中胸腺嘧琼脂中胸腺嘧啶含量。可通过平皿抑制试验啶含量。可通过平皿抑制试验检测检测检测检测羊血是否含抗生素,在羊血是否含抗生素,在涂有细菌的平皿不同方位滴入羊血数滴,涂有细菌的平皿不同方位滴入羊血数滴,3535培养过夜观培养过夜观察结果。要求在滴有羊血的部位不出现抑菌环;用粪肠球察结果。要求在滴有羊血的部位不出现抑菌环;用粪肠球菌菌ATCC29212ATCC29212或或ATCC33186ATCC33186质控菌株测试质控菌株测试MHMH琼脂上氨苄琼脂上氨苄西林的抑菌环,若产生西林的抑菌环,若产生20mm20mm或更大的抑菌环,表示合格。或更大的抑菌环,表示合格。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基本范围和内容(四)鉴定质控系统包括7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基本范围和内容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基本范围和内容(五)质控记录要真实,要有失控(超过质控允许范围的结果称为失控)记录,并认真的寻找原因和解决问题。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基本范围和内容(五)质控记录要真实,要8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基本范围和内容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基本范围和内容(六)质量控制应该是每个有发报告检验人员的职责,不要把质控工作让一个人去做,在实验室要树立质量意识。(七)室间质量控制二级或以下医院医院应参加本地区或本市的质量控制活动;三级医院除参加本地区的质控活动外还应该参加全国或全球的质量控制活动。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基本范围和内容(六)质量控制应该是每个有发9二、细菌分离和鉴定质量控制实施二、细菌分离和鉴定质量控制实施细菌鉴定的质量由多种因素组成,所以细菌鉴定的质量控制应包括细菌分离的质量控制、染色液的质量控制、鉴定试剂的质量控制、鉴定设备的质量控制等。二、细菌分离和鉴定质量控制实施细菌鉴定的质量由多种因素10二、细菌分离和鉴定质量控制实施二、细菌分离和鉴定质量控制实施(一)分离培养质量控制用血琼脂和巧克力培养基接种肺炎链球菌、B-溶血和草绿色溶血的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苛养的标准菌株或经标准化试剂已证实结果正确的菌株进行测试,判断实验室的分离能力。二、细菌分离和鉴定质量控制实施(一)分离培养质量控制用血11二、细菌分离和鉴定质量控制实施二、细菌分离和鉴定质量控制实施(二)染色液质量控制每天在开始用染色液前应检查染色液的质量和检测有无污染。二、细菌分离和鉴定质量控制实施(二)染色液质量控制每天12二、细菌分离和鉴定质量控制实施二、细菌分离和鉴定质量控制实施(三)鉴定试剂质量控制购入新的试剂;试剂更换批号;更换生产厂家;结果发生异常等情况时均应选择相应标准菌株进行质量控制。二、细菌分离和鉴定质量控制实施(三)鉴定试剂质量控制购13二、细菌分离和鉴定质量控制实施二、细菌分离和鉴定质量控制实施(四)自动化设备试剂质控要求同鉴定试剂;设备软件升级、修改版本、或大的维修时均应进行质量控制程序。二、细菌分离和鉴定质量控制实施(四)自动化设备试剂质控要14三、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实施三、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实施(一)建立合理的常规药敏种类(一)建立合理的常规药敏种类 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不同、抗菌强度不同、细菌耐药谱不同、对不同的病原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不同、抗菌强度不同、细菌耐药谱不同、对不同的病原菌建立正确的常规药敏种类是非常必要的,错误的药敏种类的报告会误导医菌建立正确的常规药敏种类是非常必要的,错误的药敏种类的报告会误导医生,按生,按CLSICLSI要求和根据本单位用药习惯建立药敏常规试验的种类。要求和根据本单位用药习惯建立药敏常规试验的种类。(二)(二)M-HM-H琼脂平皿定量琼脂平皿定量在琼脂扩散法药敏试验中,在琼脂扩散法药敏试验中,M-HM-H琼脂厚度是严重影响纸片药敏试验结果的重琼脂厚度是严重影响纸片药敏试验结果的重要因素,琼脂培养基越厚抑菌环直径越小、反之则越大;克服的办法是要在要因素,琼脂培养基越厚抑菌环直径越小、反之则越大;克服的办法是要在保持水平的平台上(水平仪)定量倾注培养基,这个问题至今未被充分的重保持水平的平台上(水平仪)定量倾注培养基,这个问题至今未被充分的重视。视。10cm10cm的平皿应倾注的平皿应倾注23-25ml23-25ml的培养基。的培养基。(三)抗菌药纸片贮藏(三)抗菌药纸片贮藏纸片失效是造成药敏结果错误的最重要的原因,必须在纸片失效是造成药敏结果错误的最重要的原因,必须在-20-20或更低温度的低或更低温度的低温冰箱中保存纸片,近期使用的纸片只需放温冰箱中保存纸片,近期使用的纸片只需放44冰箱,一周后弃取,更换新纸冰箱,一周后弃取,更换新纸片。片。三、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实施(一)建立合理的常规药敏种类15三、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实施三、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实施(四)特殊菌药敏规范化(四)特殊菌药敏规范化(1 1)万古霉素中介菌株的报告:)万古霉素中介菌株的报告:中介肠球菌药敏试验应用含中介肠球菌药敏试验应用含6mg/l6mg/l万古霉素万古霉素的琼脂,点种的琼脂,点种0.50.5麦氏单位菌液,麦氏单位菌液,3535培养培养181824h24h,点种菌生长者示为耐药,点种菌生长者示为耐药,不生长者示为敏感,不生长者示为敏感,;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中介(中度敏感)时,应再测定其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中介(中度敏感)时,应再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抑菌浓度(MICMIC)确定。)确定。(2 2)葡萄球菌苯唑西林中介株:葡萄球菌苯唑西林中介株:用含用含4%NaCL4%NaCL和每升含和每升含6mg6mg笨唑西林的琼笨唑西林的琼脂,点种脂,点种0.50.5麦氏单位的菌液,置麦氏单位的菌液,置3535培养培养24h24h,生长者为耐药株。不生长者,生长者为耐药株。不生长者为敏感株。为敏感株。(3 3)克林霉素报告:必须在)克林霉素报告:必须在“D”“D”试验的基础上,试验的基础上,“D“D“试验是在琼脂或血琼试验是在琼脂或血琼脂平皿上均匀涂被测菌,稍后,在脂平皿上均匀涂被测菌,稍后,在 相距相距151526mm26mm分别贴分别贴1515g/g/片红霉素纸片片红霉素纸片和和2ug2ug克林霉素纸片,培养克林霉素纸片,培养181824h24h后,在克林霉素侧出现切痕为后,在克林霉素侧出现切痕为“D”“D”试验试验阳性,应报告克林霉素耐药阳性,应报告克林霉素耐药,无切痕可报告敏感。无切痕可报告敏感。(4 4)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MRSA):用头孢西丁纸片代替苯唑西林纸片,试):用头孢西丁纸片代替苯唑西林纸片,试验结果仍应报告为苯唑西林敏感或耐药。验结果仍应报告为苯唑西林敏感或耐药。(5 5)肠外标本中分离的沙门菌属:当环丙沙星)肠外标本中分离的沙门菌属:当环丙沙星MIC=0MIC=012121.0mg/L1.0mg/L低耐时低耐时用奈啶酸测试用奈啶酸测试MIC,MIC,当当MIC=2mg/lMIC=2mg/l为中介度(为中介度(I I),),MIC4MIC4为耐药(为耐药(R R)。)。三、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实施(四)特殊菌药敏规范化(1)万16四、其他四、其他仪器设备质量控制实施设备质量控制实施(一)培养箱的质量控制(一)培养箱的质量控制 每天第一个开箱和最后离开实验室的人员均应观察培养箱的温度并作每天第一个开箱和最后离开实验室的人员均应观察培养箱的温度并作质量控制记录质量控制记录(二)(二)CO2CO2培养箱的质量控制培养箱的质量控制 每天应记录每天应记录CO2CO2的含量并在质量控制图上作记录。的含量并在质量控制图上作记录。(三)冰箱温度记录(三)冰箱温度记录按每一冰箱存放的物品不同设置不同温度范围按每一冰箱存放的物品不同设置不同温度范围,一般在一般在5-25-2每天观察每天观察并记录。并记录。(四)低温冰箱(四)低温冰箱 每天观察并记录一次每天观察并记录一次,要求温度变化不超过设定范围的上下要求温度变化不超过设定范围的上下22。四、其他仪器设备质量控制实施(一)培养箱的质量控17五、真菌检测的质量保证的实施五、真菌检测的质量保证的实施低免疫人群的增长、超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真菌感染迅速增加,侵袭性念珠菌及曲霉感染使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病死率明显上升,50-75%的病例不能在生前获得细菌学的阳性结果,因此加强真菌检测的规范化操作,提高检测阳性率及药敏试验的正确率十分必要。五、真菌检测的质量保证的实施低免疫人群的增18五、真菌检测的质量保证的实施五、真菌检测的质量保证的实施(一)(一)真菌涂片的规范化真菌涂片的规范化真菌涂片是真菌鉴定最重要的方法,真菌检验人真菌涂片是真菌鉴定最重要的方法,真菌检验人员应熟悉真菌的形态特点;无菌体液标本涂片应员应熟悉真菌的形态特点;无菌体液标本涂片应离心浓缩以增加阳性率,并一定要检测菌丝;对离心浓缩以增加阳性率,并一定要检测菌丝;对痰及口腔标本要进行定量(菌落计数)或半定量痰及口腔标本要进行定量(菌落计数)或半定量(用加号表示,在分区划线的(用加号表示,在分区划线的3 3个区都丰富生长报个区都丰富生长报告为告为+、依次类推、依次类推2 2个区生长为个区生长为+、1 1个区生长个区生长为为+);组织标本涂片要研磨后涂片但要保护菌丝);组织标本涂片要研磨后涂片但要保护菌丝体的形态;在标本量许可的前题下涂片不应少于体的形态;在标本量许可的前题下涂片不应少于3 3张。张。五、真菌检测的质量保证的实施(一)真菌涂片的规范化真19五、真菌检测的质量保证的实施五、真菌检测的质量保证的实施(二)(二)真菌鉴定的规范化真菌鉴定的规范化对酵母样真菌如念珠菌或隐球菌在常规临床细菌对酵母样真菌如念珠菌或隐球菌在常规临床细菌室已有较成熟的方法学,可用显色培养基或自动室已有较成熟的方法学,可用显色培养基或自动化系统鉴定真菌;常规鉴定丝状真菌主要依赖于化系统鉴定真菌;常规鉴定丝状真菌主要依赖于其生长过程中形态变化和特点,所以要求从事丝其生长过程中形态变化和特点,所以要求从事丝状真菌检测的检验人员应作专业短期培训;任何状真菌检测的检验人员应作专业短期培训;任何实验室都应建立规范的涂片鉴定方法,要正确区实验室都应建立规范的涂片鉴定方法,要正确区分酵母样真菌或丝状真菌、毛霉菌和曲霉(有顶分酵母样真菌或丝状真菌、毛霉菌和曲霉(有顶囊),对不常见的真菌不要轻易作为污染菌报告。囊),对不常见的真菌不要轻易作为污染菌报告。五、真菌检测的质量保证的实施(二)真菌鉴定的规范化对酵20五、真菌检测的质量保证的实施五、真菌检测的质量保证的实施(三)真菌药敏的质量保证建立稀释法药敏试验,报告MIC值的报告对临床更有参考价值;必须正确掌握终点判断标准,氟康唑、伊曲康唑、氟胞嘧啶等药物终点允许有20%真菌生长而两性霉素B应无真菌生长作为终点;对无折点的抗真菌药物药敏试验报告可只报告MIC,不能报告敏感度。鉴定真菌到种水平是临床用药的重要的参考。五、真菌检测的质量保证的实施(三)真菌药敏的质量保证建21五、真菌检测的质量保证的实施五、真菌检测的质量保证的实施(四)要重视组织标本的培养首先要无菌采集组织标本,接种前要无菌作适当粉碎将组织内的菌丝体暴露。每一份组织标本必须同时做涂片和培养。五、真菌检测的质量保证的实施(四)要重视组织标本的培养22五、真菌检测的质量保证的实施五、真菌检测的质量保证的实施(五)开展非培养方法的真菌检查试验如-D葡聚糖和或诊断曲霉菌的GM试验,用于区别真菌、曲霉菌或细菌感染。五、真菌检测的质量保证的实施(五)开展非培养方法的真菌检查试23六、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的保证六、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的保证n n 实验室应建立和保持有效的适合试验范围的培养实验室应建立和保持有效的适合试验范围的培养基(含检检测剂)质量控制程序。对自备的和商基(含检检测剂)质量控制程序。对自备的和商业提供的培养基都需要评估,实验室不得使用不业提供的培养基都需要评估,实验室不得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培养基。符合要求的培养基。n n 对所有自备培养基的配制须有记录,记录内容至对所有自备培养基的配制须有记录,记录内容至少含有:少含有:配制日期和配制人员的标识;配制日期和配制人员的标识;培养基溶液的类型、体积;培养基溶液的类型、体积;成分、每个成分物质的含量、制造商、批号;成分、每个成分物质的含量、制造商、批号;pHpH(最初和最终)值;(最初和最终)值;无菌措施,包括实施的方式、时间和温度。无菌措施,包括实施的方式、时间和温度。六、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的保证实验室应建立和保持有效的适合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