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编制方法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1327554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PTX 页数:125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编制方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应急预案编制方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应急预案编制方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编制方法应急预案编制方法北京地铁运营技术研发中心翁勇南2014.3应急预案编制方法北京地铁运营技术研发中心 翁勇南2014.31交流内容安排4应急预案的作用123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与备案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应急预案体系的组成5风电场应急预案的编制实例交流内容安排4应急预案的作用123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与备案2应急的含义1.应付急需,应付紧急情况。2.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后果的状态,有时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3.对于已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抗旱救灾、应急避难等等。在安全科学中所讲的应急,三层含义基本都涵盖应急的含义1.应付急需,应付紧急情况。在安全科学中所讲的应急3应急管理的概念 应急管理是应对于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应急管理是应对于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的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企业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员工)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危险包括人的危险、物的危险和责任危险三大类危险包括人的危险、物的危险和责任危险三大类人的危险可分为生命危险和健康危险;物的危险指威胁财产安全的火灾、雷电、台风、洪水等事故灾难;责任危险是产生于法律上的损害赔偿责任,一般又称为第三者责任险。其中,危险是由意外事故、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蕴藏意外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危险状态构成。应急管理的概念应急管理是应对于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4应急管理的发展第一阶段应急管理研究的萌芽时期第二阶段应急管理研究的快速发展时期第三阶段应急管理研究质量提升时期应急管理的发展第一阶段 应急管理研究的萌芽时期第二阶段 5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预防准备响应恢复6应急管理的内容应急管理工作内容概括起来叫做“一案三制”。“一案”是指应急预案,就是根据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事先研究制订的应对计划和方案。应急预案包括各级政府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以及基层单位的预案和大型活动的单项预案。“三制”是指应急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应急预案法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应急管理的内容 应急管理工作内容概括起来叫做“一案三制7什么是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GB/T29639-2013)指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什么是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8一案三制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就是要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预案体系。所谓“纵”,就是按垂直管理的要求,从国家到省到市、县、乡镇各级政府和基层单位都要制订应急预案,不可断层;所谓“横”,就是所有种类的突发公共事件都要有部门管,都要制订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不可或缺。相关预案之间要做到互相衔接,逐级细化。预案的层级越低,各项规定就要越明确、越具体,避免出现“上下一般粗”现象,防止照搬照套。二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应急管理体制。主要建立健全集中统一、坚强有力的组织指挥机构,发挥我们国家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形成强大的社会动员体系。建立健全以事发地党委、政府为主、有关部门和相关地区协调配合的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的专业队伍、专家队伍。必须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和预备役民兵的重要作用。三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应急运行机制。主要是要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分级负责和响应机制、公众的沟通与动员机制、资源的配置与征用机制,奖惩机制和城乡社区管理机制等等。四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应急法制。主要是加强应急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把整个应急管理工作建设纳入法制和制度的轨道,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来建立健全预案,依法行政,依法实施应急处置工作,要把法治精神贯穿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一案三制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就是要建立“纵向到底9应急预案的作用应急预案确定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范围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应急预案是各类突发事故的应急基础应急预案建立了与上级单位和部门应急救援体系的衔接应急预案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响应基础衔接防范应急预案的作用应急预案确定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范围应急预案104应急预案的作用123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与备案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应急预案体系的组成5风电场应急预案的编制实例4应急预案的作用123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与备案应急预案的培11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应急预案应形成体系,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AQ/T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构成。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危险源的性质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确定应急预案体系,并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编制专项应急预案。风险因素单一的小微型生产经营单位可只编写现场处置方案。(GB/T296392013)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应急预案应形成体系,针对各级各12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AQ/T90022006)综合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总纲,主要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GB/T296392013)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13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AQ/T90022006)专项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内容而制定的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GB/T296392013)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14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AQ/T90022006)现场处置方案是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事故类别,针对具体的场所、装置或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风险评估、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危险性控制措施,组织本单位现场作业人员及相关专业人员共同进行编制现场处置方案。(GB/T296392013)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154应急预案的作用123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与备案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应急预案体系的组成5风电场应急预案的编制实例4应急预案的作用123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与备案应急预案的培16安全生产法20022002年年1111月月1 1日起日起施行施行安全生产的国家大法,虽未涉及预案编写内容,但是设有专门的应急救援章节。安全生产的国家大法,虽未涉及预案编写内容,但是设有专门的应急救援章节。第七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第七十三条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事故调查和处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第七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经调查确定为责任事故的,除了应当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并依法予以追究外,还应当查明对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负有审查批准和监督职责的行政部门的责任,对有失职、渎职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第七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1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2007年年1111月月1 1日起日起施行施行从国家层面上,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从国家层面上,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方面进行事后恢复与重建等方面进行规定。规定。第二章(预防与应急准备)第二十二条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掌握并及时处理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第二章(预防与应急准备)第二十三条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第二章(预防与应急准备)第二十四条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为交通工具和有关场所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注明其使用方法,并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有关单位应当定期检测、维护其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正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18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预案预案分类分类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总体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级,即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和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预案分类19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2006年年1 1月月8 8日发布并日发布并实施实施虽是虽是国家层面国家层面上针对上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案体系,但是对于企业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案体系,但是对于企业也值得参考也值得参考借鉴价值借鉴价值。六项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运行机制:四个主要步骤,其中应急处置、恢复与重建可以值得企业借鉴。预测与预警应急处置恢复与重建信息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8日发布并实施预测20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应急保障:人力资源、财力保障、物资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维护、治安维护、通信保障、公共设施、科技支撑。其中人力资源、财力保障、物资保障、通信保障、科技支撑等几个方面值得企业借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应急保障:人力资源、财力保障、物2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国发201020102323号号针对一些企业重生产轻安全、安全管理薄弱、主体责任不落实,一些地方和部门针对一些企业重生产轻安全、安全管理薄弱、主体责任不落实,一些地方和部门安全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国务院发出的通知安全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国务院发出的通知。第十六条,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发现事故征兆要立即发布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要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备案。涉及国家秘密的,按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七条,完善企业应急预案。企业应急预案要与当地政府应急预案保持衔接,并定期进行演练。赋予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因撤离不及时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要从重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22应急预案编制的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布,安全监管总局颁布,20092009年年5 5月月1 1日起日起施行施行第七第七条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第十一条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所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第十二条第十二条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应急预案编制的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3必须提到的两个标准AQ/T 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行业标准于2006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国家标准于2013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必须提到的两个标准AQ/T 90022006GB/T 2924GB/T 296392013的特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领域第一个国家标准优化应急预案编制质量的标准突出事故风险管理进一步规范应急预案编制程序进一步规范了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各类应急预案的功能定位和内容要求GB/T 296392013的特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领域第一25预案编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一、注重与预案的科学性应急预案的制定从事件或灾情设定、信息收集传输与整合、力量部署到物资调集和实施行动都要讲究科学。必须在经过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定方案,在实战演练中完善预案,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采取行动。二、关注预案的可操作性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事故灾害而制定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事故发生之时能根据预案来进行力量调度和物资调配,为灾害事故的有效处置打下扎实的基础。当事故(件)发生后,能按照预案进行力量部署、采取处置对策、组织实施,达到知己知彼、起到速战速决的作用,将灾害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因此,我们制定的灭火救援预案要具有可操作性。三、充分认识预案的复杂性制定应急预案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一是从制定的内容上来讲,应急预案既包括突发性公共事件,又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二是从它的制定过程来看,需要收集资料、开展调研、确定力量部署等,还要进行实战演练以检验预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三是从预案的实施过程和行动来讲,预案的制定是根据人们对灾害事故设想发生的情景来制定的,由于预案制定者认识的局限性、灾害事故发生点的不确定性以及事故现场千变万化等因素。四、明确预案之间的衔接性有的预案内容前后矛盾,应急响应级别和响应行为衔接混乱;有的预案没有征求部门意见和经过专家评审,预案之间衔接不够,导致发布后部门职责交叉,意见不统一,产生矛盾。预案编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一、注重与预案的科学性26编制应急预案时涉及的一些概念序序号号概念名称概念名称解释解释AQ/T90022006AQ/T90022006GB/T296392013GB/T2963920131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2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3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4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5恢复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6应急演练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编制应急预案时涉及的一些概念序号概念名称解释AQ/T900227应急预案编制前准备工作AQ/T90022006AQ/T90022006中中有明确规定有明确规定预案编制前的准备工作包括:1)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2)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程度;3)确定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4)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5)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6)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应急预案编制前准备工作AQ/T 90022006中有明确规28应急预案编制步骤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2资料收集3风险评估4应急能力评估5编制应急预案6应急预案评审应急预案编制步骤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2资料收集3风险评估29第一步: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AQ/T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GB/T296392013)第一步: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30第二步:资料搜集资料收集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等)。(AQ/T90022006)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应收集与预案编制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同时收集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周边环境影响、同时收集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GB/T296392013)第二步:资料搜集资料收集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相关31第三步:风险评估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AQ/T90022006)风险评估,主要内容包括:a)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b)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并指出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c)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GB/T296392013)第三步:风险评估危险源与风险分析32第四步:应急能力评估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AQ/T90022006)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队伍、装备、物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状况基础上资等应急资源状况基础上开展应急能力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保障措施。(GB/T296392013)第四步:应急能力评估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33第五步:应急预案编制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AQ/T90022006)依据依据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评估及应急能力评估结果评估结果,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应注重系统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做到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预案相衔接。(GB/T296392013)第五步:应急预案编制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34第六步:应急预案评审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AQ/T90022006)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评审。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内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外部有关专家和人员进行组织外部有关专家和人员进行评审。应急预案评审合格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发实施,并进行备案管理。(GB/T296392013)第六步:应急预案评审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35企业应急预案体系企业应急预案体系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企业应急预案体系企业应急预案体系综合专项现场处置方案36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编制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编制37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综合应急预案总则事故风险描述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信息公开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综合应急预案总则事故风险描述38总则总则总则编制目的:编制目的:编制编制依据:依据: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体系体系:应急工作应急工作原则:原则: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应急预案等。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工作范围和事故类型、级别。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工作范围和事故类型、级别。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工作范围和事故类型、级别。总则总则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应急预案体系:应急工作39事故风险描述与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事故风险事故风险描述描述简述生产经营单位存在或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种类、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形式及组成单位或人员,可用结构图的形式表示,明确构成部门的职责。应急组织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设置相应的应急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事故风险描述与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事故风险描述应急组织机构及职40 预防与预警序号序号包含内容包含内容含义含义1危险源监控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2预警行动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3信息报告与处置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通报程序和责任人。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单位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时限和责任人。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本单位以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程序和责任人。预防与预警序号包含内容含义1危险源监控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41应急响应 响应响应分级: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生产经营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对事故应急响应进行分级,明确分级响应的基本原则。响应程序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级别和发展态势,描述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处置措施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应急结束应急结束:明确现场应急响应结束的基本条件和要求。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明确向有关新闻媒体、社会公众通报事故信息的部门、负责人和程序以及通报原则。后期处置后期处置:主要明确污染物处理、生产秩序恢复、医疗救治、人员安置、善后赔偿、应急救援评估等内容。应急响应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生产经营单位控42保障措施 通信通信与信息保障:与信息保障:明确与可为本单位提供应急保障的相关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同时,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应急队伍保障:应急队伍保障:明确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应急专家、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等。物资装备保障:物资装备保障: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运输及使用条件、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其他保障:其他保障:根据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经费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保障措施通信与信息保障:明确与可为本单位提供应急保障的相关单43应急预案管理序号序号包含内容包含内容含义含义1应急预案培训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预案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使有关人员了解相关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现场处置方案。如果应急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2应急预案演练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不同类型应急预案演练的形式、范围、频次、内容以及演练评估、总结等要求。3应急预案修订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基本要求,并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4应急预案备案明确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并进行备案。5应急预案实施明确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时间、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应急预案管理序号包含内容含义1应急预案培训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44国标与行标在综合预案编制方面的差异1 1、简化了T9002中危险性分析内容,原内容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概况主要包括单位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以及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必要时,可附平面图进行说明。”国标中对此未提出具体要求,将“危险性分析”统一改为“事故风险描述”;2 2、对于应急结束做了笼统的规定,仅提到“明确现场应急响应结束的基本条件和要求。”,T9002中对于应急结束要求较多,且对结束后应事项做了明确规定:“应急结束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结束后,应明确:a)事故情况上报事项;b)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c)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3 3、“信息公开”一节中的不同,T9002仅提及“事故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在国标中,对信息公开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明确向有关新闻媒体、社会公众通报事故信息的部门、负责人和程序以及通报原则。”4 4、国标中,没有应急救援中奖惩、术语定义等相关内容。5 5、国标中,明确了应急预案修订的基本要求,要求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实现可持续改进。国标与行标在综合预案编制方面的差异1、简化了T9002中危险45专项应急预案专项预案编制专项应急预案专项预案编制46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内容专项应专项应急预案急预案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处置措施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内容专项应急预案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47专项应急预案序号序号包含内容包含内容含义含义1事故风险分析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应急指挥机构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主要负责人职责。3处置程序明确事故及事故险情信息报告程序和内容,报告方式和责任人等内容。根据事故响应级别,具体描述事故接警报告和记录、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指挥、资源调配、应急救援、扩大应急等应急响应程序。4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明确处置原则和具体要求。专项应急预案序号包含内容含义1事故风险分析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48国标与行标在专项预案编制方面的差异国标对于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大大进行了简化,主要体现在:国标对于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大大进行了简化,主要体现在:1、去掉“应急处置基本原则明确处置安全生产事故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2、去掉“预防与预警”一整节内容;3、将“信息报告”一节内容简化后与“应急处置”一节内容合并成为“处置程序”;4、将“处置措施”从“应急处置”中单独提取出来,形成一节;5、去掉“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一整节内容;国标与行标在专项预案编制方面的差异国标对于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49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编制50现场处置方案内容现场处置方案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注意事项现场处置方案内容现场处置方案事故风应急工应急处置注意事项51现场处置方案内容序号序号包含内容包含内容含义含义1事故风险分析a)事故类型;b)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c)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d)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e)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2应急工作职责根据现场工作岗位、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应急工作分工和职责。3应急处置a)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扩大及同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b)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坍塌、水患、机动车辆伤害等,从人员救护、工艺操作、事故控制,消防、现场恢复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措施。c)明确报警负责人以及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现场处置方案内容序号包含内容含义1事故风险分析a)事故类型52现场处置方案内容序号序号包含内容包含内容含义含义4注意事项a)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b)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c)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d)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e)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f)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g)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现场处置方案内容序号包含内容含义4注意事项a)佩戴个人防护53国标与行标在现场处置方案方面的差异1、强调“风险”,将行标中的“事故特征”改为“事故风险”;2、强调对”次生、衍生事故”的分析;国标与行标在现场处置方案方面的差异1、强调“风险”,将行标中54附件包含的主要内容附件有关应急部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人员的联系方式方式应急物资装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备的名录或清单清单规范化格式规范化格式文本文本关键的路线、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标识和图纸有关协议或有关协议或备忘录备忘录附件包含的主要内容附件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55附件的主要内容序号序号包含内容包含内容含义含义1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列出应急工作中需要联系的部门、机构或人员的多种联系方式,当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更新。2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列出应急预案涉及的主要物资和装备名称、型号、性能、数量、存放地点、运输和使用条件、管理责任人和联系电话等。3规范化格式文本应急信息接报、处理、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4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a)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b)重要防护目标、危险源一览表、分布图;c)应急指挥部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d)疏散路线、警戒范围、重要地点等的标识;e)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的分布图纸等。5有关协议或备忘录列出与相关应急救援部门签订的应急救援协议或备忘录。附件的主要内容序号包含内容含义1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56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和要求A.1 A.1 封面封面。应急预案封面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编号、应急预案版本号、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应急预案名称、编制单位名称、颁布日期等内容。A.2 A.2 应急预案应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批准方可发布。A.3 A.3 目次应急预案应设置目次,目次中所列的内容及次序如下:批准页;章的编号、标题;带有标题的条的编号、标题(需要时列出);附件,用序号表明其顺序。A.4 A.4 印刷与装订应急预案采用A4版面印刷,活页装订。应急预案编制格式和要求A.1 封面。应急预案封面主要包括应急57电力企业预案编制导则电力企业预案编制导则电力企业预案编制导则电力企业预案编制导则58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写单位: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组织编写适用范围: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电力规划设计、生产运行、检修试验以及电力建设等业务的电力企业。各电力企业可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生产规模、风险种类、应急能力等特点对综合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适当调整。规范性引用文件: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的函(国办函200433号)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0544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主要参照AQ/T9002编制,制定时国标内容尚未引入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写单位: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组织59术语定义序号序号术语名称术语名称定义定义1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电力设备损坏、电网大面积停电、环境破坏等危及电力企业、社会公共安全稳定,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紧急事件。2应急预案指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3危险源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社会危害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4风险指某一特定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5预警指为了高效地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对突发事件征兆进行监测、识别、分析与评估,预测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空间和强度,并依据预测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发布相应警报,提出相应应急建议的行动。6突发事件分级指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所确定的事件等级。7应急响应分级指根据突发事件的等级和事发单位的应急处置能力所确定的应急响应等级。术语定义序号术语名称定义1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60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要求电力企业应结合自身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情况编制一个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的内容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 1)符合与应急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的要求)符合与应急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的要求;(2 2)与事故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相适应;)与事故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相适应;(3 3)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职责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4 4)与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应急预案有机衔接。)与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应急预案有机衔接。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要求 电力企业应结合自身安61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内容序号序号章节章节与与AQ/T9002AQ/T9002差别差别1总则基本一致2风险分析1)强化危险源分析内容。明确提出: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存在或潜在的危险源或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价,包括对地理位置、气象及地质条件、设备状况、生产特点以及可能突发的事件种类、后果等内容进行分析、评估和归类,确定危险目标。2)加入“突发事件分级”,提出:明确本单位对突发事件的分级原则和标准。分级标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3组织机构及职责基本一致4预防与预警基本一致5应急响应基本一致6信息发布基本一致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内容序号章节与AQ/T 9002差别1总62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内容序号序号章节章节与与AQ/T9002AQ/T9002差别差别7后期处置基本一致8应急保障将AQ/T9002中原有的两条合并为一条:明确本单位应急队伍、应急经费、应急物资装备、通信与信息等方面的应急资源和保障措施。9培训和演练基本一致10奖惩基本一致11附则基本一致12附件有所缩减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内容序号章节与AQ/T 9002差别7后63编制方法与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方法类似,不再详叙。编制方法与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方法类似,不再详叙。64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65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分类明确专项应急预案的种类: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原则上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专项应急预案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分类明确专项应急预案的种类:电力企业专项66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分类自然灾害类:电力企业应针对可能面临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雨雪冰冻、强对流天气(含暴雨、雷电、龙卷风等)、台风、洪水、大雾)、地震灾害、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编制自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编制要求:编制要求:自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的内容应以防范、控制和消除自然灾害影响为主,对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的次生或衍生事件应急处置内容应根据事件性质由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予以明确。自然灾害类预案包括:1、防台、防汛、防强对流天气应急预案2、防雨雪冰冻应急预案3、防大雾应急预案4、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5、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分类自然灾害类:电力企业应针对可能面临的67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分类事故灾难类:电力企业应针对可能发生的人身事故、电网事故、设备事故、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火灾事故、交通事故及环境污染事故等各类电力生产事故编制事故灾难类专项应急预案。编制要求编制要求:事故灾难类专项应急预案中,电网企业在编制电网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同时,应根据电网结构特点编制电网黑启动专项应急预案。此外,被列为电网黑启动电源点的发电厂在编制全厂停电事故应急预案的同时,应单独编制发电厂黑启动专项应急预案。事故灾害类预案包括:1、人身事故应急预案2、发电厂全厂停电事故应急预案3、电力设备事故应急预案4、垮坝事故应急预案5、大型机械事故应急预案6、电力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7、火灾事故应急预案8、交通事故应急预案9、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10、燃料供应紧缺事件应急预案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分类事故灾难类:电力企业应针对可能发生的68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分类公共卫生事件类:电力企业应针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编制公共卫生事件类专项应急预案。编制要求编制要求:公共卫生事件类专项应急预案可以根据事件类别分别编制专项应急预案,也可编成一个综合性的专项应急预案。在综合性的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中,应分别明确各类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公共卫生事件类专项应急预案的内容除应符合本导则的基本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要求。公共卫生类预案包括:1、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预案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3、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分类公共卫生事件类:电力企业应针对可能发69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分类社会安全事件类:电力企业应针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突发新闻媒体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编制社会安全事件类专项应急预案。编制要求编制要求:社会安全事件类专项应急预案除应符合本导则的基本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法规规章及技术标准的要求。社会安全类预案包括:1、群体性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2、突发新闻媒体事件应急预案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分类社会安全事件类:电力企业应针对可能发70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内容从内容上看,体现出两大特点:完善性与针对性。完善性:内容比AQ/T9002和GB/T29639所涉及的内容都要完整。针对性:针对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制定的,带有强烈的电力企业行业特性。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内容从内容上看,体现出两大特点:完善性与71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内容1 1、总则:、总则:明确本预案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等内容。2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处置基本原则:从应急响应、指挥领导、处置措施、与政府的联动、资源调配等方面说明本预案所涉及的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置工作的指导原则和总体思路,内容应简明扼要。3 3、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分析(1)分析突发事件风险的来源、特性等;(2)明确突发事件可能导致紧急情况的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4 4、事件分级:、事件分级:根据突发事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上级应急预案等,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级。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明确具体事件分级标准。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内容1、总则:明确本预案的编制目的、编制72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内容5 5、应急指挥机构及、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职责1)1)应急应急指挥指挥机构机构(1)明确本预案所涉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机构组成情况;(2)指挥机构应设置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组,明确各应急处置工作组的设置情况和人员构成情况;(3)明确应急指挥平台建设要求。2)2)应急应急指挥机构的指挥机构的职责职责(1)明确应急指挥机构、各应急处置工作组和相关人员的具体职责;(2)明确本预案所涉及各有关部门的应急工作职责。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内容5、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73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内容6 6、预防与预警、预防与预警1)1)风险风险监测监测专项应急预案针对的突发事件可以实施预警的,需要明确以下内容:(1)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和人员;(2)风险监测的方法和信息收集渠道;(3)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2)2)预警发布与预警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行动专项应急预案针对的突发事件可以实施预警的,需要明确以下内容:(1)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警分级;(2)明确预警的发布程序和相关要求;(3)明确预警发布后的应对程序和措施。3)3)预警预警结束结束明确结束预警状态的条件、程序和方式。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内容6、预防与预警74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内容7 7、信息、信息报告报告(1)明确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2)明确本预案所涉突发事件发生后,本单位内部和向上级单位进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程序、方式、内容和时限;(3)明确本预案所涉突发事件发生后,向政府有关部门、电力监管机构进行突发事件报告的程序、方式、内容和时限。8 8、应急、应急响应响应 1)1)响应分级响应分级根据突发事件分级标准,结合企业控制事态和应急处置能力明确具体响应分级标准、应急响应责任主体及联动单位和部门。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内容7、信息报告75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内容8 8、应急、应急响应响应 2)2)响应程序响应程序针对不同级别的响应,分别明确下列内容,并附以流程图:(1)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应分级列出);(2)响应启动:宣布响应启动的责任者;(3)响应行动:包括召开应急会议、派出前线指挥人员、组建现场工作组及其他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等;(4)各有关部门按照响应级别和职责分工开展的应急行动;(5)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及电力监管机构进行应急工作信息报告的格式、内容、时限和责任部门等。3)3)应急应急处置处置针对事件类别和可能发生的次生事件危险性和特点,明确应急处置措施。(1)先期处置:明确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的即时避险、救治、控制事态发展。隔离危险源等紧急处置措施;(2)应急处置:根据事件的级别和发展事态,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与社会联动等响应程序,并附以流程图表示;(3)扩大应急响应:根据事件的升级,及时提高应急响应级别、改变处置策略。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内容8、应急响应76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内容8 8、应急、应急响应响应 4)4)应急应急结束结束明确下述内容:(1)应急结束条件;(2)应急响应结束程序,包括宣布不同级别应急响应结束的责任人、宣布方式等。9 9、后期处置、后期处置明确下述内容:(1)后期处置、现场恢复的原则和内容;(2)负责保险和理赔的责任部门;(3)事故或事件调查的原则、内容、方法和目的;(4)对预案及本次应急工作进行总结、评价、改进等内容;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内容8、应急响应77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内容1010、应急保障、应急保障1)1)应急队伍应急队伍明确本预案所涉应急救援队伍、应急专家队伍和社会救援资源的建设、准备和培训要求。2)2)应急应急物资与物资与装备装备明确本预案应急处置所需主要物资、装备的储备地点及重要应急物资供应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管理要求。3 3)通信与)通信与信息信息明确与应急相关的政府部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系统内外主要应急队伍等机构和单位、人员的通信渠道和手段以及极端条件下保证通信畅通的措施。4 4)经费经费明确本预案所需应急专项经费的来源、管理及在应急状态下确保及时到位的保障措施等。5 5)其他)其他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应急交通运输保障、安全保障、治安保障、医疗卫生保障、后勤保障及其他保障的具体措施。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内容10、应急保障78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内容1111、培训和、培训和演练演练明确本预案培训和演练的范围、方式、内容和周期要求。1212、附则、附则1)1)术语术语和和定义定义对本预案所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定义。2 2)预案备案预案备案明确本预案的报备机构或部门。3 3)预案修订预案修订明确对本预案进行修订的条件、周期及负责部门。4 4)制定制定与与解释解释明确负责本预案制定和解释的部门。5 5)预案实施)预案实施明确本预案实施的时间。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内容11、培训和演练79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内容1313、附件、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包含的主要附件(不限于)如下:1)有关应急机构或人员联系方式(1)应急指挥机构人员和联系方式;(2)相关单位、部门、组织机构或人员名称及联系方式。2)应急救援队伍信息(1)应急救援队伍名称及联系方式;(2)应急处置专家姓名及联系方式;(3)与相关的社会应急救援部门签订的应急支援协议及联系方式。3)应急物资储备清单(1)本预案涉及的重要应急装备和物资的名称、型号、数量、图纸、存放地点和管理人员联系方式等;(2)重要应急物资供应单位的生产能力、设备图纸和联系方式等;(3)应急救援通信设施型号、数量、存放点等;(4)应急车辆数量及司机联系方式清单。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内容13、附件80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内容1313、附件、附件4)规范化格式文本列出应急信息接受、处理和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5)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1)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分布图;(2)应急指挥位置及应急队伍行动路线;疏散路线、重要地点等标识;(3)相关平面布置图纸、应急力量的分布图纸等。6)相关应急预案名录列出直接与本预案相关或相衔接的应急预案名称。7)有关流程(1)预警信息发布流程;(2)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流程;(3)各级应急响应及处置流程。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内容13、附件81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82编制要求(1)电力企业应组织基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