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资料:轴承游隙的重要性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241327054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能培训资料:轴承游隙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技能培训资料:轴承游隙的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轴承游隙是轴承滚动体与轴承内外圈壳体之间的间隙,是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使轴承游隙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轴承游隙就是单个轴承内部、或者几个轴承组成的系统内部的间隙。游隙可分为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这取决于轴承类型及测量方法。滚动轴承的游隙,是将一个套圈固定,另一套圈沿径向或轴向的最大活动量;沿径向的最大活动量叫径向游隙,沿轴向的最大活动量叫轴向游隙;一般来说,径向游隙越大,轴向游隙也越大,反之亦然。轴承游隙过大或过小,轴承的工作寿命乃至整个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都会降低。游隙不可调轴承是指轴承出厂后,轴承的游隙就确定了,我们熟知的深沟球轴承、调心轴承、圆柱轴承都属于这一类。不可调轴承的游隙,行业有相应的标准值(CN, C3,C4等等),也可以定制特定的游隙范围。当轴、轴承座尺寸已知,相应的内、外圈配合量就确定了,安装后的游隙就不能改变。由于在设计阶段配合量是一个范围,最后的游隙也存在一个范围,在对游隙精度有要求的应用就不适用。可调轴承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改变滚道的相对轴向位置,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确定的游隙值。当移动内圈的位置,我们大致可以得到正、负两种游隙。最佳工作游隙的选择是由应用工况(载荷、速度、设计参数)和期望得到的工作状态(最大寿命、最好的刚度、低的热量产生、维护的便利等等)决定的。然而,在大多数应用中,我们无法直接调整工作游隙,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对应用的分析和经验,计算出相应的安装后游隙值。滚动轴承的径向游隙是指一个套圈固定不动,而另一个套圈在垂直于轴承轴线方向,由一个极端位置移动到另一个极端位置的移动量。轴承游隙的选择正确与否,对机械运转精度、轴承寿命、摩擦阻力、温升、振动与噪声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如对向心轴承游隙的选择过小时,则会使承受负荷的滚动体个数增多,接触应力减小,运转较平稳,但是,摩擦阻力会增大,温升也会提高。反之,则接触应力增大,振动大,而摩擦阻力减小,温升低。游隙值根据大小分三组,一组是基本组(或者叫普通组)、小游隙组(C2)、大游隙组(C3、C4)。C2 C0 C3 C4 C5根据轴承使用条件,选择最合适的游隙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事实上轴承游隙时,必须充分考虑下列几种主要因素:(1)轴承与轴和外壳孔配合的松紧会导致轴承游隙值的变化。一般轴承安装后会使游隙值缩小;(2)轴承在机构运转过程中,由于轴与外壳的散热条件的不同,使内圈和外圈之间产生温度差,从而会导致游隙值的缩小;(3)由于轴与外壳材料因膨胀系数不同,会导致游隙值的缩小或增大。通常向心轴承选择最适宜的工作游隙值就是轴承游隙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组游隙值,基本组游隙值适用于一般条件,应该优先选用。对于在特殊条件下工作的向心轴承不能采用基本组游隙时,可选用辅助组游隙值。如深沟球轴承的第3、4、5组游隙值,适用于轴承与轴和外壳孔采用比正常配合更紧的过盈配合或轴承内圈与外圈工作温差较大的机械部件中。在轴中心与外壳孔中心线倾斜度较大,和为了增加其承受轴向负荷能力,提高轴承极限转速,以及降低轴承摩擦阻力等工况条件下,亦可采用第3、4、5组游隙值。对于要求旋转精密或限制轴向游动的轴,一般采用第2组游隙值(小游隙值)的轴承,必要时还给予一定的预加负荷“预紧”,以提高轴的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 > 机械制造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