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介电特性的研究分析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1315853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6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介电特性的研究分析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土壤介电特性的研究分析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土壤介电特性的研究分析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实行节水灌溉,寻求高效的土壤水分监测是尤为重要的。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是淡水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8%,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300m3/年,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水资源最为贫乏的13个国家之一,特别是占面积60%以上的北方地区水资源量竟不足全国总量的20%,有10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国际公认的水资源占有量的最低限1000m3。我国水资源一方面比较匮乏,一方面浪费量又是巨大的。我国农业用水占社会总耗水量的80%以上,但是有效利用率很差,目前仅有30%-40%,而先进的发达国家一般都在70%-80%。我国每立方厘米水的粮食生产能力不足1公斤,而一些农业发达国家都在2公斤左右,例如以色列2.35公斤。显然,节水的重头戏是全面快速实施农业技术体系,而节水装备技术是保证节水农业体系实施的关键技术之一。就现代农业而言,土壤含水量直接影响到作物生长,农田小气候,土壤的机械性能。在农业,水利等的研究方面,土壤水分含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在农业生产中,土壤水分含量的准确测定对于有效水资源管理,灌溉策略,作物生长以及化学物质监测非常重要;在水利方面,土壤水分对于地球表面有效能量的分配以及渗入径流的分配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土壤水分含量的精确测定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植物-大气的连续体(SPAC)的影响以及地球表面物质和能量的传输理论(Heathman 2003)。土壤物理学告诉我们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的介电常数是密切相关的。在物理学中介电常数本来是用于描述介电材料在电场中的极化程度的物理量,然而土壤物理学的研究表明土壤介电常数本身包含了反映土壤品质和性质的大量信息。利用统计学的回归方法已经证明,无论土壤的结构成分与质地有何差异,土壤含水量与水-土混合物复介电常数的实部分量总是呈现确定性的单值函数关系,这一结论的重要性在于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可以根据通过测量介电常数的测定而间接得到。而土壤介电常数测定的准确度以及土壤含水量和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模型则是土壤含水量测量的准确度的两个关键因素。此外,土壤中的盐分含量、水分含量、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土水混合物复介电常数的变化。尤其应当指出的是土壤盐分,目前土壤盐碱化问题在我国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据统计我国农林牧土地面积68912万hm2,受盐碱化危害的面积高达3382万hm2,占农林牧土地面积的4.91%。除此之外,作为一个农业国,在面临耕地大面积减少,淡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我国北方地区的盐碱土地是潜在的耕地后备资源,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1995年,清华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合作对我国大面积的盐碱地改善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因此,利用当代先进的高科技手段深入了解土壤介电特性的测量理论与方法并由此开发出新一代具有实时采集与处理能力的反映土壤介电特性的高精度仪器,无论对于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还是农作物生长的精细管理都具有难以估量的经济意义。另外由于我国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土壤基本物理化学特性各不相同,因此,土壤介电常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想要得到高精度的土壤含水量,就必须先搞清楚不同土壤的介电特性常数,明确土壤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壤介电常数的。本文旨在研究测试信号的频率、样品温度、含盐量、含水率和土壤容重等对土壤介电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描述土壤介电特性的数学模型,评价模型的可靠性,为开发便携式土壤含水率测量提供了基础数据。二、选题依据介电特性(dielectric properties)是指生物分子中的束缚电荷对外加电场的响应特性。评价介电特性的主要参数是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和介电损耗因数(dielectric loss factor),此外,还有损耗角正切、等效阻抗、电阻电导和电容(Tong 1994; Ryynnen 1995;Goedeken 1998)。无论何种介电材料,它的介电模型都可以通过一个RC并联等效电路来描述。图2-1 介电等效电路在等效电路中,等效导纳Y是由电导G和电容C组成的,即(2-1)若电容的相对介电常数定义为(2-2)其中k为几何常数,它取决于测量传感器的几何形状。为真空下的介电常数,它等于8.8510-12F/m。将上式代入2-1,得到(2-3)令(2-4)则有:=(2-5)其中 (2-6)显然,介电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为一个复数,它的实部和虚部分别取决于等效电容C和等效电导G。若用介电材料的电导率,可进一步推知:为了表征和的相关性,通常定义损耗角来反映电介质损耗的大小。目前,测量介电常数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平行板技术、同轴探头技术、传输线技术、自由空间法和谐振腔技术等(郭文川和朱新华2009)。同轴探头测量技术最早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由布雷克里和斯塔奇利发明,且最早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活体生物组织电参数无损测量的问题。当终端开路的同轴探头放入样品中或与表面相互接触时,根据测试件反射给网络分析仪的信号幅值和相位,就可以计算出该物体的介电常数。测量系统由网络分析仪,同轴电缆,测试探头,测试软件和计算机组成。此外,同轴探头技术能够测量宽频范围内的介电特性,此外,该技术测量频率范围广,对样品制备较简单,适合与介电常数较小,介电损耗较大的非磁性样品,是目前研究介电特性的主要手段。同轴探头测试技术具有简单,无损,快捷,精度较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宽频范围内的介电特性测量(吕俊峰 2009)。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外土壤介电特性研究进展首先对土壤介电特性研究的是前苏联学者Chernyak G.Ya在1964年所写的湿土介电特性研究方法一书中对含水土壤的介电特性做了全面的分析。该书引出了一种湿土介电常数的测量方法电容探头Q值谐振法。这种方法在田间采样过程中由于破坏土壤样本,所以只适合在实验条件下做介电特性的分析。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时域反射仪(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简称TDR)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可靠的测定土壤体积含水量的技术(Topp等,1980)。它具有快速,准确,连续测定等优点。它通过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着介质的介电常数变化而改变这一物理事实来测量物料的介电特性。加拿大农业土地资源研究中心的Topp等(1980)利用TDR技术测定土壤介电常数,并得到了反映土壤含水量与介电常数之间的多项式方程,这也就是著名的,至今广为应用的Topp方程。美国农业部盐碱实验室的Dalton根据Topp的研究发现可以根据土壤电导率来估计土壤盐分。Dalton在修改了土壤的传输线等效模型后,利用TDR原理测出水-土混合物的虚部介电损耗,并由此估计出土壤中的盐分含量。1986年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的国际学术刊物“SCIENCE”上。1994年荷兰Wageningen农业大学的Hilhorst提出了频域分解法(Frequency Domain Decomposition)。Hilhorst认为在某一理想测试频率下可以对土壤介电常数进行分解,利用实部确定土壤水分,虚部确定土壤电导率。从本质上讲,FDR实际上是TDR的一个Fourier 变换。此外,他在实验中发现,根据土壤介电行为的频率特性,理想的频率分解点应选择在20-30MHz之间,频率过低实部分量难以分解,频率过高,虚部分量容易消失。利用驻波比原理测量介电特性的方法最早出现在20世界30年代,但最早将它应用于土壤含水率测量报告是Gaslin和Miller所写的“Measurement of Soil water content using a simplified impedance measuring technique”。中国农业大学的王一鸣教授带领课题组将此技术进一步创新应用到土壤含水率测量上并取得了成功。与TDR相比,驻波比虽然精度低,但仪器成本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测量方案,实际上驻波比方法可视为FDR方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因为它的测量思路是将信号源频率提高到足够高以致将复介电常数的虚部影响减小到最小。2.介电常数与含水率关系研究现状早在20世界40年代,人们就对土壤介电常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推导了描述不同频率下介电常数的不同模型。土体是由土壤颗粒,水,空气构成的混合物,土颗粒是非极性材料,由于只能发生电子极化和离子极化,它们的介电常数比较低,大多数在3左右;空气的介电常数我们一般认为只有1。但对于极性材料,如水,除了发生电子极化和离子极化外,还能发生转向极化,因此它的介电常数很高。另外温度会影响转向极化带来的介电损失(Lin 1999),指出水的介电常数与频率和温度有关。土体的介电常数与三相体介电常数,组份比例以及土体种类有关。Brickak等(1974)给出了一个指数模型的混合公式,Chen等(2008)建立了电磁波与混合介电介质的相互模型,并给出了土壤介电常数的表达式。很多学者(Dobson等,Routh等)发现,对于有机土,细粒土和粘土的土壤含水量和介电常数的关系不符合Topp公式,于是设计了四相介电混合模型;Jacobsen和Schjonning(1993)则考虑了土体干密度,粘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提出了更加一般化的改进经验关系式。目前,我国土壤介电特性的研究主要应用于土壤含水率的监测上。国家对此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无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中都有立项。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就开发了SVJ-3型微波水分测量仪,同时,兰州大学,南京大学也对此做了相关的研究;20世纪末期,中国农业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王一鸣教授等人研制了基于驻波比原理的快速土壤水分测量仪,在土壤水分测量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缩短了我国土壤水分快速测量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3.影响土壤介电特性的因素(1)测试信号频率对于介电特性的影响Hasted在1973年对土壤介电行为的频率特性做了大量研究,指出在测试频率的低频段(f1MHz),介电常数起主要作用的是,即虚部分量。随着测试频率的增加,的作用显著下降,这也是为什么在选择测量土壤电导率的时候选择测试频率低于1MHz的主要原因。Hallikainen(1985)测试了几种类型土壤的介电常数,发现土壤介电常数与频率的相关性。测试是在23下进行,于纯水而言,当频率低于弛豫频率时,随频率的增加,介电常数实部减少,虚部增加。表明了水土混合物也具有类似的波谱行为。图3-1、3-2描述了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土壤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的波谱变化行为。1994年,Hasted和Dirksen对粘土,粉粒,沙粒的介电常数的实部分量随测试频率的不同进了比较研究,他们发现在100-500MHz范围内,3者的曲线交汇在一起,认为在这个频率段土壤介电常数受土壤质地的影响效果最小。图3-1 土壤介电常数实部与频率、土壤体积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引自Hallikainen,1985)图3-2 土壤介电常数虚部与频率、土壤体积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引自Hallikainen,1985)图3-3 土壤三种基本成分粘粒、粉粒、沙粒介电常数的频率特性(引自Hasted和Dirksen,1994)(2)土壤容重对介电特性的影响图3-4 土壤容重与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引自曹巧红,1999)曹巧红等(1999)和Gong等(2003)通过实验得出三种红壤的介电常数与容重之间的关系,并发现在相同容重下,红壤的介电常数偏高。这是由于南方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铁铝矿物造成介电损失,进而导致介电常数的偏大。随后依据不同土壤类型的介电常数与土壤容重的关系式,在应用Hook模型中,指出Ts/Ta的值应介于1.61-1.80,且土壤容重越大,Ts/Ta的值越大,并将Ts/Ta=1.68作为平均值,其中Ts为电磁波在具有一定孔隙度的干燥土壤中探针的传播时间,Ta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时间。Jacobsen(1993)认为不同土壤固相与水的相互作用机制不同,进而影响相对介电常数的测量。他根据自己的研究推出了包括土壤容重、粘粒含量的介电特性校正曲线。Malicki(1996)把不同土壤固相对土壤介电常数的影响归结于土壤的压实程度,也就是容重和孔隙度。他认为土壤比重相对稳定而且不同土壤相差不大,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固相的影响可以通过容重和孔隙度来克服。(3)温度对介电特性的影响Pepin等(1995)在不同温度下测量了土壤介电常数的。他们发现在湿土和质地较细的土壤中温度对介电常数的影响很大,因而推断温度的影响可能因为束缚水的缘故,因为束缚水比自由水的介电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小。Wraith和Or(1999)从理论和实验分析了温度对介电常数的影响,他们认为土壤粘粒含量及土壤颗粒的不同所造成束缚水含量的不同是温度影响介电常数的主要原因。龚元石(1999)对于砂质壤土在实际含水量不变的情况下,TDR测定的含水量在实际含水量大于0.30cm3*cm-3时有明显的偏差,温度升高时,测得的土壤含水量偏高,反之亦然。原因是由于温度的变化导致了土壤孔隙中的水的介电常数,虽然不同温度下土壤矿物质本身也有所改变,但是对于水而言它们是微不足道的。图3-5表示了在10GHz下温度对粘土介电常数的影响。在0附近区域,介电常数实部与虚部随温度变化较大,这可能与自由水和束缚水的比例有关。图3-5 10GHz下,复介电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引自 Hoekstra,1974)(4)含水含盐量土壤的介电特性席琳乔等(2007)使用德国生产的便携式土壤盐分/水分仪测定土壤含水率,同时测量出土壤电导率相关值(TDR-LEVEL),通过函数拟合得到土壤含盐量和含水率之间的相关曲线。由于TDR所测量的含水率与LEVEL值,含盐量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同的含水量与含盐量对LEVEL的影响不同,故席琳乔等人初步建立了含水量一定(或者变化不大时)含盐量与LEVEL值的函数关系式,通过TDR测量的LEVEL值来计算出含盐量。图3-6 TDR-LEVEL值与全盐量的关系(引自席琳乔,2007)图3-7 不同含水含盐土在0-20GHz频率范围内介电常数实部变化情况(引自胡庆荣,2003)图3-8 不同含水含盐土在0-20GHz频率范围内介电常数虚部变化情况(引自胡庆荣,2003)4.土壤介电特性研究存在问题在大量实验和论证的基础上,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已经开发出了根据土壤介电特性或电导特性测量土壤含水率的仪器,并提出了很多土壤介电常数模型。但是主要的测量对象是适用于所在地区地质特点,而适用于我省所处的黄土高原类型土壤的含水量测量仪器几乎没有。我省位于西北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的土壤主要有塿土、黑炉土、黄绵土。不同种类的土壤类型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不同,导致透水性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根据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类型及其特征,建立出适合该地区的土壤介电常数与各种影响因子的数学模型,并为开发土壤含水量测量仪提供基础数据。四、研究内容以杨凌附近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研究含水率、温度、土壤容重、含盐量等3个不同地点的土壤在10MHz-4500MHz频率范围内介电特性的影响,建立介电参数与频率、温度、含盐量、含水率和土壤容重的数学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主要进行以下方面的研究:1. 频率和含水量对土壤介电特性的影响在室温25下,研究频率(104500MHz)和含水率(10%30%)对土壤介电特性的影响,建立介电参数和含水率之间的数学模型,为新型的基于介电特性的FDR水分检测仪的开发提供数据基础。2. 温度对土壤介电特性的影响在室温25下,104500MHz的频率范围内,以含水率10%30%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温度对土壤介电特性的影响。3. 土壤容重对土壤介电特性的影响在室温25下,104500MHz的频率范围内,根据测量计算得到的土壤容重绘制出土壤容重和介电常数的关系。4. 含盐量对土壤介电特性的影响在室温25下,104500MHz范围内,用同轴探头技术和电导率仪分别检测5种含盐量的介电参数和直流电导率值,研究含盐量对土壤介电特性和直流电导率的影响。探索土壤介电特性和土壤含盐量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基于介电特性的FDR土壤含水量检测仪器的开发提供支持。5. 建立介电参数与频率、温度、含盐量、土壤容重和含水量的数学模型。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研究方法1.1土壤样品的预处理、配制样品从田间采集回来后要进行一定的预处理才能在实验中使用:干燥、磨细、过土壤筛。(1)土壤样品预处理由于从田间采集回来的土壤含水量介于水分饱和和风干的状态之间,通常需要进行干燥。为了尽量保持土壤的原有特性,采用在3560的温度下进行,烘干后在碾碎并去除土壤中大的团粒,尽可能使土壤样品均匀,因为土壤介电常数的测量(同轴探头技术)要求被测物质均匀,且土壤粒径小于0.3mm。(2)土壤样品的配制样品制备的目的:1.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体(如植物残茬、昆虫、石块等)和新生体(如铁锰结核和石灰结核等),以除去非土壤的组成部分;2.适当磨细,充分混匀,使分析时所称取的少量样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以减少称样误差;3.全量分析项目,样品需要磨细,以使分解样品的反应能够完全和彻底;4.使样品可以长期保存,不致因微生物活动而霉坏。方法步骤:(1)测定样品土壤的初始含水量。采样回来的土和铝盒称重记做m湿,经烘干后称其质量为m干 ,测定每类土壤的初始含水量 ,测定具体过程在下节提到。(2)确定要配制每一份样品应取预处理后土壤质量。每种取样品土质量m,相应预处理后的质量(3)根据土壤质量,计算每一个含水量级别应加入的水的质量。,其中是要配制样品的土壤含水量。(4)分别取0%,0.2%,0.4%,0.8%,2%,4%NaCl加入到(3)中计算相应的水中,每种样品配制5个含水量级别,6个含盐量级别,共有90个样品。(5)每份土壤样品配制完成时,用保鲜膜保存24小时,使水分,盐分,土壤充分混合均匀,然后装入容器中,装入过程中注意要均匀,在室温条件下封装静置24小时,用来介电常数的测量。1.2土壤样品初始含水率的测定土壤样品初始含水率的测定采用经典的烘干法(1)定温:调节干燥箱的温度,使上升到105度左右(2)烘干铝盒:取干净的空铝盒,在烘箱内烘30min至1h,取出放在干燥器内称重,在烘30min后,在进行称重,称重前后质量差不超过0.003g,即为恒重,也就是铝盒质量。(3)称取样品:称取样品并放在已烘干的铝盒中一起称量,记做(4)烘干样品:将铝盒放入烘箱内烘干,在105110度(温度过高有机质会碳化散逸)下烘1214h取出铝盒,在干燥器中冷却20min后称量质量,记做(5)结果计算式中:空铝盒质量烘前铝盒和样品质量烘后铝盒和样品质量样品中水含量样品的干质量土样的质量含水率,也称为质量含水量1.3测定土壤样品质地以及土壤样品物理特性(土壤容重,质地分类)土壤容重一般采用环刀法,测量原理如下:用一定容积的环刀(一般为100)切割未搅动的自然状态土样,使土样充满其中,烘干后称量计算单位容积的烘干土重量。本法适用一般土壤,对坚硬和易碎的土壤不适用。土壤容重严格地讲应该称为干容重,又称土壤密度,是土壤干基质的质量与总容积之比。1.4土壤介电特性的测量介电特性的测量采用同轴探头技术。同轴探头测量系统主要由网络分析仪,同轴电缆和终端开路的同轴探头组成。网络分析仪主要由扫频信号发生器,测试装置,接收器,微处理器组成。其工作原理:将探头插入待测土样中,扫描信号发生器发出激励信号,信号通过与端口连接的同轴电缆传输至探头端口。由于探头与土壤样品接口的输入阻抗和网络分析仪的输出阻抗不能理想的匹配,则会产生反射信号和传输信号送回网络分析仪,接着将反射信号中所包含的幅值和相位信息转印到中频段或者低频段,进行幅值和相位的比较,从而计算出介电特性关系,并将测量的数据传到计算机,测量原理图如图5-1所示。测量数据计算机待测样品探头端口信号源图5-1 介电特性测量原理在研究土壤微波介电特性过程中,采用 E5071C矢量网络分析仪测定介电参数,FA2104N电子天平用来称取土壤并配置不同含水率含盐量的土壤样品,DK-98-1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制备待测的不同温度下的土壤样品。1.5土壤可溶性盐总量的测量土壤可溶性盐是盐碱土的一个重要属性,对了解土壤盐分是十分必要的。土壤可溶性盐是强电解质,其水溶液具有导电性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溶液的含盐量与电导率呈正相关。因此,土壤浸出液的电导率的数值能反映土壤含盐量的高低。土壤浸出液的电导率可用DDSJ308A型电导率仪测定,将连接电源的两个电极插入土壤浸出液(电解质溶液)中,构成一个电导池。正负两种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移动,并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而传递电子,因此电解质溶液具有导电作用。根据欧姆定律,当温度一定时,电阻与电极间的距离(L)成正比,与电极的截面积(A)成反比。当L=1cm,A=1cm2则R=,此时测得的电阻称为电阻率。溶液的电导是电阻的倒数,溶液的电阻率(EC)则是电阻率的倒数。将已经配置好的土壤浸出液放入烧杯中,将电极用待测液冲洗,在将其插入待测液中,使铂片全部浸没在液面下,并尽量插在液体的中心部位,每个样品应重读23次,以防偶尔出现的误差。测量一批样品时应保证测量时间一致。2.实验步骤(1)频率对土壤介电特性的影响选取不同含水率(10%30%),不同含盐量的(0%4%)的土壤固体样品,将配置好的样品放入恒温沸水锅中,根据Agilent公司的仪器操作说明,将同轴探头与被测物质(本实验为土壤样品)紧密接触测量,在室温,频率为10M4500MHz下测定土壤介电参数,每个样品测量3次,测量结果取3次平均值。(2)含水率对土壤介电特性的影响将以前配制好的不同含水率级别的样品取出用于实验测量,同轴探头置于土壤样品上方紧密接触,由计算机控制网络分析仪而完成介电参数测量。测量的频率选为10MHz到4500MHz范围内,在对数坐标下选取101个频点。测量中,注意探头和样品之间要充分接触不能残留空气,每个样品测三次,记下所测数据以备分析处理。(3)温度对土壤介电特性的影响在室温下,将每一种的含水率的土壤样品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实验前,将电热恒温水浴锅的水槽中加满水,仪器通电,并设置温度点为高于待测温度12。待测温度分别为:以每10为一个梯度,分别为0、10、20、30、40、50。将配制的土壤样品放于水槽中,当槽内水温达到设定值时,保温20分钟,然后将水浴锅连同土壤样品一起置于同轴探头测量系统下,保持样品处于水浴锅中的状态下完成介电参数的测量,测量的频率选为10MHz到4500MHz范围内,每个样品测量3次,测量过程中探头和样品之间紧密接触。(4)含盐量对土壤介电特性的影响首先,制备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0%,0.2%,0.4%,0.8%,2%,4%)作为对照样品组。随后,取出先前配制的不同含盐量的土壤样品用同轴探头技术测定土壤以及对照组的NaCl溶液的介电参数,测量时频率选择10MHz到4500MHz范围内,在对数坐标下选取101个频点。测量3次,取3次的平均值作为土壤样品的测试结果。3.技术路线六、预期结果由于土壤介电特性与频率、温度、土壤容重、含盐量以及物理组成密切相关,通过研究不同频率下,温度、盐度、土壤容重和含水率之间的影响,希望找出各个影响因素和土壤介电特性之间的关系,建立土壤介电参数和含水率、含盐量、容重和温度等之间的关系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可以在已知介电参数的情况下预测土壤的含水率、含盐量和容重等。七、本文预期创新点在宽频率范围内研究频率、温度、含水率、含盐量和土壤容重对土壤介电特性的影响,并试图建立描述其关系的数学模型。八、所需实验设备与试剂1.FA2104N电子天平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2.E5071C矢量网络分析仪 美国安捷伦公司3.电导率仪 DDSJ-308A 雷磁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4.恒温水浴锅 DK-98-1型 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5.土壤样品6.环刀、土壤筛、研钵7.烧杯、试管夹、玻璃棒、铝制试验盒、保鲜膜等。九、论文工作进展安排2011.072011.9 阅读资料,确定研究方向2011.10 撰写开题报告,论证2011.112012.05 做实验2012.062012.09 数据处理建模2012.102013.03 撰写论文十、经费计算1.试验材料费:800元2.试验设备材料费:500元3.资料复印、论文制作:300元4.论文评阅、答辩费:800元5.论文发表费:1600元6.其他:300元 合计:4300元十一、研究工作中面临的技术难点和拟采取的解决办法1.由于土壤有吸附作用,在制备不同含盐量的土壤溶液时,根据加入的NaCl计算土壤的含盐量和通过电导法测量的含盐量可能不一致。2. 测量得出的数据太多,如何合理的筛选数据,寻找土壤含水率和介电参数之间的关系是本研究的难点。十二、参考文献邓春英,许永辉.土壤水分研究方法综述J.水文,2007,27(4):20-24时新玲,王国栋.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10):84-86吴涛,张荣标,冯友兵.土壤水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7,12:213-217杨直毅,樊军.TDR和FDR测量黄棉土土壤含水量的标定J.土壤通报,2009,40(4):740-742 李元寿,王根绪,程玉菲等.FDR在高寒草地土壤水分测量中的标定及其应用J.干旱区地理,2006,29(4):543-547张春,赵景波.西安与咸阳地区麦地土壤土壤含水量对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091-8094高磊,施斌,唐朝生等.温度对FDR测量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影响J.冰川冻土,2010,32(5):964-969冯炜,纪奕才,沈绍祥,方广有.测量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的时域反射仪系统J.农业机械学报,2009,40(5):59-63邵芸,吕远,董庆,韩春明。含水含盐土壤的微波介电特性分析研究J.遥感学报,2002,6(6):416-423高艳,基于FD原理土壤水分传感器标定方法与系统组成.硕士论文 郭文川,朱新华.2009.国外农产品及食品介电特性测量技术及应用.农业工程学报,25(2):308-312土壤理化分析实验指导书,北京林业大学出版社,2002,11.龚元石,曹巧红,黄满湘.土壤容重和温度对时域反射仪测定土壤水分的影响J. 土壤学报,1999 ,36(2) :145-152席琳乔,余建勇,张利莉.TDR技术测顶盐碱地土壤盐分和水分及标定研究,塔里木大学学报,2007,19(3):6-10赵燕东,王一鸣.基于驻波率原理的土壤含水量测量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002,33(4): 109-112赵燕东,王一鸣.基于驻波率原理的土壤水分传感器的测量敏感度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2) :5-8孙宇瑞,赵燕东,王一鸣.一种基于阻抗变换的土壤水分测量仪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9张玉民,戚伯云.1997.电磁学.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巨兆龙,中国几种典型土壤介电常数及其与含水量的关系.硕士论文Tong C H, Lentz R R, Rossen J L.1994.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pea puree at 915 MHz and 2450 MHz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J Food Sci,59(1):121-134Ryynnen S.1995.The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of food materials:a review of the basic principles.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6:409-429Heathman G C, Starks P J, Brown M A.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field calibration in the Little Washita River Experimental Watershed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2003, 67(1):52-61Dalton F N, Herkelrath W N, Rawlins D S, et 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soil water content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ith a single probeJ. Science (New York, NY), 1984, 224(4652):989-90Gaskin G J, Miller J D. Measurement of soil water content using a simplified impedance measuring technique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Research, 1996, 63(2):153-159Hilhorst M.A. Dielectric characterization of soil . Ph. D. Dissertation, DLO Institute of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IMAG-DLO),University of Wageningen,The Netherlands,1998Pepin S, Livngston N J, Hook W R. Temperture-dependent measurement errors in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 determinations of soil-water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cia Journal,1995,59(1):38-43Or D, Wraith J M. Temperature effects on soil bulk dielectric permittivity measured by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A physical modelJ.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1999, 35(2):371-383Or D, Wraith J M. A new soil matric potential sensor based on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J.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1999, 35(11):3399-3407Malicki M A, Plagge R, Roth C H. Improving the calibration of dielectric TDR soil moisture determina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olid soilJ.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1996, 47(3):357-366Jacobsen O H, Schjonning P. FIELD-EVALUATION OF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 FOR SOIL-WATER MEASUREMENTSJ. Journal of Hydrology, 1993, 151(2-4):159-172Jacobsen O H, Schjonning P. A LABORATORY CALIBRATION OF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 FOR SOIL-WATER MEASUREMENT INCLUDING EFFECTS OF BULK-DENSITY AND TEXTUREJ. Journal of Hydrology, 1993, 151(2-4):147-1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