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下翻译理论研究实践的探讨分析研究英语学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1315534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化下翻译理论研究实践的探讨分析研究英语学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球化下翻译理论研究实践的探讨分析研究英语学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球化下翻译理论研究实践的探讨分析研究英语学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一、全球化概述1二、20世纪中国翻译学发展回顾1三、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焦点2(一)从翻译本质和民族文化出发,注重独创性2(二)注重继承和发展本民族译论21.承续传统译论22.兼蓄西方译论3四、全球化下的翻译理论研究呈现出的新特征3五、全球化下翻译理论的作用4(一)认知作用4(二)执行作用4(三)校正作用4六、目前翻译理论研究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以及对今后翻译理论研究的若干意见4(一)目前翻译理论研究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4(二)对今后翻译理论研究的若干意见5参考文献7摘要20世纪的中国翻译学经历了一个从兴起、发展,到成为社会上众所关注的学科,再到更新与求变的过程。可以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将试图对翻译理论研究进行一番探讨。关键词:翻译学 理论 西方 IAbstract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translation study has undergone a process from emergence, development, to become the social discipline, and to update and change. Can be said that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has make a spurt of progress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will attempt to carry out a study on translation studies.Key words:translatology theory the westII全球化下翻译理论研究实践的探讨一、全球化概述全球化是一个以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并且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以说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社会的基本特征。二、20世纪中国翻译学发展回顾翻译在世界范围内,活动了几千年。在各国以及国际的文化交流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对于翻译理论以及译论的研究,也发展了两千年。随着上个世纪初西方的一些翻译学著作进入到中国,一些相关形式的理论对我国的影响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上个世纪初,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占据了重要地位。对西方的美学理论以及文艺理论的研究,也是从20世纪开始。中国翻译研究学者,以此为契机,开始对古代的一些翻译性理论进行变革,以求适应当前的思想需求。随着新时期思想理论的更新,西方思潮对中国传统翻译学的影响,不仅在学科的构建上,也突出在研究范式上。近些年来,相关性研究的文献很多,对于一些不同思想间的关系以及我国翻译学的构建过程,都有着不见解。有的大学,在自己的教学体系中,把翻译学作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大学的翻译学理论教科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奠定了翻译在社会以及意识形态、政治的关系,本文以翻译学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国家队翻译的政策和管理为主线,对翻译学的变迁已经变迁背后的深层因素进行探讨。尽管各种学说体系在学说的切入点以及研究方式上,存在着很多不同。在翻译学界,对各理论学派基本上有着相同的认识。在新的翻译学建立过程中,可以借用以及依赖的 理论性资源,主要突出在以下三点:西方美学以及翻译学批评传统;中国翻译批评以及翻译学传统和中国现代翻译学传统等。这三种资源在其侧重点以及选择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倾向性。 针对于西方美学理论,在学术界的侧重点已经从古代的翻译理论研究转向了当代理论性研究中。在中国,就翻译批评以及翻译学的传统而言,对于现代翻译传统在构建上,仍需坚持以及利用传统性资源。虽然在其对待传统型资源上,认识不同。其主要观点在于中国的翻译学应该以什么样姿态完成与世界的对话。至于是不是应该走向世界以及对世界的发展同步,似乎并能没有引起过多的重视。至于采取古典或者现代的话语形态,仍是人们不断思索以及考虑的问题 : 靖安达,王辉.翻译理论的新发展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05)。前者对于“元义”的理解,表现在其具体的范畴以及概念上,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以及时空环境中,翻译学者对“元义”的理解为一种活的东西,而语言在对美学以及诗意的理解上,存在着定位以及歪曲的意味。这样的结果,不仅对翻译者的想象力进行了限制,也在与读者的沟通上,形成了一种迎合的做法。对读者对额一味迁就,已经成为了评价翻译作品的好坏的依据。因此,中国文人在治学传统上,对于古人作品在本义上,只做注解,而不另行发挥。以保证古人作品的原意。但是,对于一些陈述,并不是一些简单的再现,而是包括了对其主体的理解。如果,作为翻译者,对于古人的作品带着指向性以及自己的经验去注解的时候,掺进了自己的观点以及判断,那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违背作者原意的现象。因此,作为翻译者,在对前人作品的阐述过程中,只对其主体进行阐述。而“元义”的本身,不仅作为一种流动性存在,在不同的时空中,其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对于传统翻译学, 不存在抽象存在这种可能。因此,在对其理解过程中,只能以一种抽象化的形式展开。而翻译学的概念,随着语言环境以及时代的不同,在其一定的空间中,其整个的发展以及生长过程,也不尽相同。静中融进了动,而动中又孕育着静,二者融合 : 陈旸.翻译理论的探索与研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02)。一个现代在转换过程中,在后者看来,如果加任何阐释,与西方的翻译学进行对话,不仅会造成错位,而且还会形成一种自说自话的形式 。那么,对于中国的现代翻译学来说,在其形态和机制上,无疑是一句空话。就对话来说,其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促进东西方发展对话。就东西方翻译学比较而言,更容易借助于某种参照,对于内在超越,更注重于形态的转换,而完成对于中西方对话的理解。建立一种更大范围的对话系统,用于世界范围的交流,已经成为了翻译界共同的理论性命题。中国在现代翻译学的制度的建立,借助了一些西方的新方法以及新的思想,从而使二十世纪成为了翻译史上黄金时期。那些认为中国的翻译学可以不经过二十世纪而直接进入新时代的观点,不仅有悖于现代学的理论成果,也是不现实的一种表现。想要寻找一种超乎于世界之外的声音,不仅撕裂了现代科学制度,也不符合现代实际性思维。翻译学在中国的发展,是与中国传统翻译学以及翻译批评分不开的。是与国外的美学思想以及翻译学思想交流以及发展的结果 :李炜婷.浅议中国翻译理论的世界化趋势J.考试周刊. 2011(56)。 三、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焦点(一)从翻译本质和民族文化出发,注重独创性 对于翻译学的研究,不单单是指对于语言以及文学方面的翻译,更有针对于思想上的研究。对于语言类学者,他们对文学以及语言在翻译中的巨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把翻译学作为单一的学科分支,站在文化的层面,却不尽合理。任何国家的文学以及语言学科,在其归属上,从属于一个国家的整体文化。如果,单纯仅仅依靠一个背景或者一个角度来对翻译进行研究,不仅会形成一种怪圈,还会被引入歧途。语言以及文学,对于翻译学的影响,不仅涉及了日常的生活,在文化的传播以及普及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于一些既定文化,在对其进行研究过过程中,不仅要关注通俗性文化,也要作为大众性的文化传播的媒介,在翻译学上,尤为如此。因此,在对翻译学的研究中,翻译的对象已经从文学作品以及语言中脱离了出来,按其结构进行分析,更多涉及了文化的普及以及运作的问题。因此,对于中国翻译学的研究,也要从传统文化着手,就其文化的传播,在其对策性以及对象性上,予以明确 :张柏然,辛红娟.当下翻译理论研究的两个向度J. 中国外语. 2009(05) 。(二)注重继承和发展本民族译论对于中国传统翻译学存在的封闭性特征,很多学者都坚持批评的观点。具体表现在缺乏综合性特征以及跨科学性,系统性以及精神分析、科学的论证等。甚至还有些学者,主张在建立翻译学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本土文化。这种观点被批评为处于民族的自大意识。而笔者则认为,中国的翻译学,在其研究上应采取与世界对等的态度。在保留以及发扬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这种观点,不是对原有的抛弃,而是一种科学的、理论性的继承。1.承续传统译论中国翻译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首先是对于佛经的译注,其次是严复的译论等。在鲁迅历经的时代,已经有了完全性品质,具有中国古典美学以及哲学等特征。在今天,非边缘化以及非领域化的论调依然有人倡导,在系列作品中,王东风撰著的文化性介入以及许钧倡导的对于多元化语境的翻译以及研究等。这些理论性研究,验证了中国的翻译学从佛经开始,就已经有理论性著作出现。直至二十世纪前期,我国的翻译理论,基本上都是来自于翻译家的亲身经历和实践,并且经过了严密的推理以及逻辑性思维。在这中间,很多的学者,都是东西合璧型人才。综上所述,只有继承原有的传统资源,才能让读者看到传统资源对于现在的实际意义。中国的翻译学,不仅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也要走出一条建设性之路。不仅要以学术为依托,也要将其称为文化资源的宝库。2.兼蓄西方译论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中西方所认同的思想不同,在其价值理念以及语言上,也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译论体系。在西方,对于翻译性理论,在方式以及方法上,有着很严格的要求。理论描述上,也精确到位,在定性以及定量上,进行了足够的分析。因此,在这方面,我们也要学会自省,加强一些借鉴和研究。四、全球化下的翻译理论研究呈现出的新特征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科学的发展,引起了东方文化的褪色。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越来越失去精彩,没有了深度。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强。对于中国的的翻译史以及千年的文明,要如何留给翻译学一个合适的空间,一个恰到好处的理论尺度,形成属于自己的翻译理论,且对世界的翻译存在促进作用的体系,不仅关系着现今中国翻译学的发展,也关系着未来的方向。在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很多的学者运用西方的理论来对现有的中国文明进行研究,险些堵塞了中国翻译学的发展之路。这种现状形成的原因,第一是研究对象不确切;第二是由于国情的需要,而对人们的视野进行了限制。在理论上,缺乏底气。在西方,翻译学已经融入了语言以及文学理论中,因此,其思辨性更强。既是一种自然趋势,也是一种自我认同。长久以来,人们由于缺乏对世界的了解,一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理论,单靠凭空想象是无法创造出来的,这种带有虚幻性质的想法以及追求,更像是一个陷阱,既不能体现国情,也不能突出世界 :罗选民.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J. 中国外语. 2008(04)。很长时间的缺乏比较意识,形成的惯性文化,在一种体制或者氛围内,运用翻译学的模型来对其对象进行考察。这种惯性在相对封闭的情况下,似乎认同了这就是翻译的真面目,借以来对翻译现象进行套用。但是面对这多元化的研究对象以及转换了的条件时,无论用西方来套用东方,或者用东方来演绎西方,皆会出现观念上的差异以及尺码上不同。简单来说,用一种传统的美学思想或者体系来实现对另一种体系的衡量,就会出现一种误读以及歪曲。从根本上来讲,翻译性理论不仅是一种认识取向,也是一种研究策略。无论如何严密的理论,对于现实中的现象都无法做到全面囊括。况且,翻译理论是单一的,就其本身而言,存在着很大的局限。在不同的体系中,想要达到相互的认识,必须要依赖自然文化的交流,已经理论上的对话。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很有助于形成一种国际上的对话与沟通。这种沟通方式,不仅区别于以往的学术性的研究,也与之前的对话形成了互补。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不仅达到了共识,也呈现出了相互关联的内涵。没有凭空被捏造出来的群体或者国家,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孤立和封闭的。真正的多元化理论,不仅具有开放性质,也具有着多元化特征 :张柏然,辛红娟.当下翻译理论研究的两个向度J. 中国外语. 2009(05)。因此,我们对于中国翻译学的思考,绝不仅仅来自对之前问题的重复,而是在一种新环境下的一种新格局下,所呈现出来的新语境以及新话题。它所关注的是翻译学在中国的构建历程以及一些现存的问题,以及未来的走向。这已经成为了中国翻译学自觉走向深入的表征。中国翻译学在主体上的确立,不仅要摆脱西方的牵制,也要有自己清醒的认识。在现在很多的新语境中,来自西方的思想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因此,对西方翻译学的学习,不仅不是拒绝,而是一种融入。只有做到充分的了解西方的文化以及翻译学的发展历程,才能够更容易认清自己。对于西方翻译学的霸主地位,在改变的方法上,要注重自我创新。对于翻译理论,更要坚持走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道路。只有创立了具有生命力的自信理论主体,才能与世界建立起有效对话。对未来翻译学的发展,蓄积更大的力量。中国的翻译产品,很多都是来源于自己民族的审美经验以及传统,这种翻译,很容易被国人所接受。因此,我们的翻译学,应该以此为根基,茁壮成长。对于我国在翻译界的脱节现象,许多的理论对于翻译以及审美等,做不到真正反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迎来了翻译学的新时代。并高度重视国学的审美以及经验。由于美学的抽象化发展,翻译学回到了自我封闭的空间。人们在对翻译学进行讨论时,往往注重西方与传统理论的资源。究其现状,对于翻译理论所需的资源,往往是对一个时代的审美以及经验的研究结果。如果,脱离了对于美的理解与实践,理论也就变成了无本之木。因此,面对经济的全球化,翻译对本土以及民族经验、审美的需求,更应该得到倚重。不得不说,这对于翻译学的主体来说,是关键的,主要的。五、全球化下翻译理论的作用(一)认知作用 认知作用,作为翻译理论的重要启蒙。即是作为一种艺术,也作为一门新兴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而翻译学中,通过对这些规律的深入探讨,把一些看似很奥妙的问题,化解为可知性的探讨。并遵循一种规范以及规律,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规范化体系。作为翻译理论,不仅可以对客观的事物进行宏观的描写,也可以就其内部的规律进行深入的探析。通过对翻译理论的探究,不仅可以对翻译学中语际具有一定的认识,还可以确立翻译理论的作用。(二)执行作用这种作用,也是相对于翻译理论中的实践性而言的。也是翻译学的能动性以及实践性的结果。在对翻译理论的研究中,不仅教会了我们对艺术的认识,也教会了我们如何掌握科学规律。同时参照翻译学的方法,在实践中,通过对各种指令的参照,完成翻译的目的。但是,由于此项指令,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变通以及改变的可能,在其多样化的描写中,在其选择的方式以及手段上,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能动作用,也要从其积极的作用中,将其化作为一种自行行为。在翻译学的目的上,达到了交流的目的。这不仅是语际得到实际运用的结果,也是翻译理论在具体的实践中,得到实际应用的结果 :穆雷.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03-01。(三)校正作用校正作用,换言之,就是对翻译理论的指导以及规范。具有执行作用的翻译理论,在其指导性上,由来自于规范性。并且提供了各种参照性指令,来对美学中的理论以及语言科学进行补充。丰富了我们在交流活动中的种种参照,以及实施的手段 。在对偏差的矫正上,做到明了确凿。同时,翻译学具备的提供对策的功能,也展示了应用翻译理论的实际应用。因此,翻译理论不仅仅是对翻译科学的具体描述,也是一种很机械的规定。同时,进行实践性的翻译活动,也已经成为了能动性指导。我们不仅要看到,翻译理论对于翻译成果的意义,也要看到翻译理论的来源,是对于一些作品的阅读以及解析,在经过了翻译学家的总结后得出来的。同时,此理论也可以反过来对作品进行指导、赏析。通过各种评价,而对其深层的原因,进行探究。不仅对翻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还可以对理论付诸实践起到积极作用 :陈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西方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教学的启示J. 海外英语. 2010(06)。六、目前翻译理论研究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以及对今后翻译理论研究的若干意见(一)目前翻译理论研究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第一,翻译学派中,对语言学派的排斥。通过对最近杂志刊发的文章以及对一些作品的翻译研究,发现很多的研究者在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及主张时,都很鲜明地标榜自己文艺派的身份。在对译论的研究中,也很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及主张。并且逐渐形成了自行的体系,而成为派系的一种。但是,翻译学作为一种很艰苦复杂的工作,所涉及的问题很多。往往会遇到很多矛盾以及问题。像艺术与科学之间的矛盾、内容与形式上的矛盾、原作者与翻译者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的存在,使得一些研究形成了一种孤立的状态。翻译学派与语言学派之间的矛盾,就是一时间很难相互融解的。特别是在遇到翻译是属于科学还是艺术这类问题时,矛盾更是明显。第二,在西方与中方的译论中,同样存在排斥的倾向。我们的翻译学发展历程,走过了一大段弯曲的路程。期间,有很多的研究学者,大肆宣扬西方的翻译学理论,而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理论,却束之高阁,因其缺乏统一性以及科学性,而被认为是无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翻译学者,在针对翻译学理论时,却反复强调国有理论的实践性,认为西方的翻译学理论只对西方具有指导性意义,而对于本国,却没有实践价值。目前,这种倾向越来越明显,带有的倾向性也越来越严重。翻译,在世界文化发展中,起到了保护与交流的作用。对于遇到的共性问题,在千余年的翻译实践中,起到了借鉴以及启发的作用。就其翻译的功能而言,既不能脱离本土的实践经验,也不能与别国或者其他的理论相互排斥。就目前我国的翻译学现状,对于国外理论的系统性研究,相对很少,并且存在很多的片面性。在具体实践中,由于缺乏对国外一些论著的理解,更是缺乏一定的交流渠道,我们能接触到的西方学者的著作以及成果很少。很多的观点都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对于一些新的研究成果的介绍,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面对以后的研究,我们应该开拓视野,多层次引进西方的翻译论述以及翻译方法,结合我国传统理论,把自己千余年来形成的经验以及译论,做以介绍。这样,不仅可以消除相互的排斥,还可以促进相互的交流。第三,翻译学的片面性倾向。由于翻译学涉及的面很大,涉及到的问题较多,如果仅仅依靠单一或者进行专门性的研究,是不足取的。翻译学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些问题或者成果的简单相加,也需要一种整体性认识和意识,不能够让其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而变得残破不堪,因而需要进行宏观化以及系统化。(二)对今后翻译理论研究的若干意见 1.翻译学,不仅是一种实践的过程,更是一种实践的结果,在其范围以及形式上,得到了一定的扩展。因而,在其形式上,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进入20世纪以来,翻译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不仅在其内涵上得到了扩展,也使得我们对翻译学有了更为科学以及系统的认识。2翻译学是一种历史性活动。翻译学的能力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每一个时代都对翻译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翻译的目的更加多样,翻译的功能更是得到了发展。我们对翻译方法的认识,不能固定于一种不变的形式。对于翻译学,更应该具有清醒的认识,翻译学在其方法上,是相对的,但对未来来说,却是不断发展的。3.翻译学是一种文化的交流,起到了精神交流的作用。翻译学的发展,带动了各国以及各种文化的交流。作为翻译学者,在这期间,不仅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也达到了翻译学上沟通的目的。面对着众多的读者,在其语言以上,更加注重其语文化结果。在翻译学中,要具体需要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和方式,来进行沟通,是翻译学中不能忽视的。4.翻译作为多层次的活动,就要认清其活动的本质。必须具备的条件时系统的观点以及层次的观点。对于翻译的本质性认识,不应该持有片面性的观点。我们在翻译实践中,应该注意到翻译学的跨学科性以及具备的综合性特征。对一些不同途径的探索,我们应该予以鼓励。对于译论的研究,应该开拓视野,不应该只是局限于对概念的分析上,或者拘泥于以往的经验,以及传统的翻译学理论。在实践中,更要注重多方面学习,多方面吸。尽可能汲取于自己有用的东西,同时,对翻译要心存学科意识,维护其完整性以及独立性。 5.翻译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仅要注重研究方法的研究,也要依据当前的成果,在方式以及方法上注重综合性以及科学性。加强对比以及描述。同时,可以大胆进行假设。在翻译机制的论述上,要谨慎对待,不能偏离学科的依托 :李新惠.文化视角中的翻译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1)。 6.翻译具有的意义。翻译具有的意义,一般指翻译的过程以及翻译的结果。就过程来说,其意义是动态的;就结果来说,其意义又是静态的。而对翻译的研究而言,重在过程。过程的真正作用大于了人们想要的结果。 7.翻译不是封闭的。翻译学虽然是文本之间的转换,但是,却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因此,作为翻译学者,不仅要使翻译跳出以前的狭隘视野,也要从一个国家或者社会的历史、文化以及多个层面中,加深对翻译学或者译论的认识。 8.翻译学的发展,有赖于对人才的培养。对翻译学的研究,不仅注重理论,也要注重实践。在翻译学中,其理论不仅是研究成果的组成,也是在借鉴有关学术以及成果中,构建起来的对于质量评价的一种科学性研究。 9.译论应该注重对于社会现象以及文化的研究。对于译论的研究,应该面向社会,对社会的更多人进行熏陶以及培养,要人们树立起关注翻译学的信心。同时,对于翻译问题进行思考。也要注重人们的意见以及审美,做一些有文化价值的研究等。10.关注理论与现实的脱节问题。在对翻译学的关注中,要解决很多实际性问题,比如,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脱节。在翻译学中,还要注重对一些客观规律的探讨,要坚持以自然作为研究的对象。对于翻译学的理解,不能只依靠理论或者机械性地理解,应该注重翻译的指导性价值。对于翻译学的价值,在对其认识上,也应该把握多层次以及多方面原则,在其具体表现上,不仅要注重研究的方式方法,也要站在哲学的高度,去理解翻译的实质。尽可能地促进翻译学的积极作用,在人类的交流以及物质建设中,发挥出更为有意义的作用 :陈向京.新世纪初(2000-2004)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态势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2) 。11.有关于翻译学的构建,应该作为一项具体的长期的任务来抓。同时,对于翻译的对等,也是翻译学中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作为一个热点性问题,在翻译的单词以及句子中,对于翻译的对等,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认同。因此,在国内,不仅要加强翻译学同行间的联系,在对具体课题的公关中,更要加强联系,促进双方的有效合作,达成对目标的一致性认识。同时,也不能忽视与国外一些同行的交流,尽可能多方促进双方的合作,在词汇以及语法上,结合其应用程度以及翻译理论,以促使翻译学的研究向更深更广阔的区域迈进。参考文献1张万防.翻译研究的传统思路及其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64-662张南峰.翻译研究、学术规范与文化传统J.中国翻译,2010(02):73-803何晓静.当代中国翻译现状J.考试周刊,2009(22):39-404张迎丽.中国翻译理论的形成阶段与展望J.考试周刊,2010(52):325江治刚.书写翻译研究学派:一部没有割裂的断代史翻译学的学科建构与文化转向评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06):14-186傅敬民.试论翻译研究中的理论关照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09):44-467陈鹏.从传统中走来 与未来对接论中国译学出路的无限可能J.作家, 2011 (22):199-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