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验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311630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42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 文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环境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环境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 文实验一 混凝实验实验一 混凝实验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一、实验目的 通过混凝实验,观察矾花的形成过程及混凝沉淀效果,不仅可以选择投加药剂种类,数量,同时还取决于水的,水流速度梯度等因素。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如下目的:1.掌握一般微污染水体最佳混凝条件的基本方法 2.加深对混凝机理的了解一、实验目的 通过混凝实验,观察矾花的形成过程及混凝沉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二、实验原理 胶体颗粒(胶粒)带有一定的电荷,消除或降低胶体颗粒稳定因素的过程叫做脱稳。脱稳后的胶粒,在一定的水力条件下,才能形成较大的絮凝体,俗称矾花。直径较大且较密实的矾花容易下沉。自投加混凝剂直至形成较大矾花的过程叫混凝。二、实验原理 胶体颗粒(胶粒)带有一定的电荷,消除或降低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三、设备及试剂(一)仪器设备1.六联混凝试验搅拌仪一台2.洗耳球 1个,配合移液管移药用3.1mL、5mL、10mL 移液管各2根4.1000mL量筒1个,量原水体积5.PHS-2型酸度计1台。6.浊度仪1台。三、设备及试剂(一)仪器设备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三、设备及试剂(二)试剂1.10g/L(Al2O3计)浓度硫酸铝2.2.10g/L 三氯化铁3.3.10g/L 聚合氯化铝4.4.10%HCl5.5.10%NaOH 三、设备及试剂(二)试剂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五、实验结果整理表 1.原始数据及三种混凝剂浊度测定记录表 原水混浊度原水温度原水PH值混凝剂名称AL2(SO4)3FeCl3聚合氯化铝矾花形成最佳量111222333444555666五、实验结果整理表 1.原始数据及三种混凝剂浊度测定记录表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五、实验结果整理表 2.PH最佳值选择水样编号123456投加的10%HCl2.51.51.0投加的10%NaOH0.20.71.2PH混凝剂投加量剩余混浊度123均五、实验结果整理表 2.PH最佳值选择水样编号12345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六、实验结果讨论n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简述影响混凝的几个主要因素。n2.为什么加大投药量时,混凝效果不一定好。n3.本实验与水处理实际情况有哪些差别,怎样改进?n4.设计测定最佳pH值和最佳投加量实验过程。六、实验结果讨论根据实验结果以及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简述影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 文 实验二 化学氧化法处理有机废水实验 实验二 化学氧化法处理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一、实验目的n将污染物氧化为无害的终端产物或较易生物降解的中间产物,从而降低废水中的COD和BOD,使废水中的有毒物质无害化。n1、了解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有机工业废水的基本原理。n2、掌握Fenton试剂氧化法的实验步骤。一、实验目的将污染物氧化为无害的终端产物或较易生物降解的中间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二、实验原理n Fenton试剂法是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以亚铁盐为催化剂的化学氧化法。只有这两种试剂在一起时,才会显出很强的氧化能力。n Fenton试剂法可用于处理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和燃料废水的脱色、处理含烷基苯磺酸盐、酚、表面活性剂、水溶性高分子(如聚乙二醇、聚乙烯醇)废水特别有效。二、实验原理 Fenton试剂法是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以亚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三、实验仪器与试剂n1、可加热电磁搅拌器:1台n2、测定装置,一台n3、250烧杯、250量筒、20移液管、1000容量瓶,各一个n4、30%的过氧化氢 n5、1mol/L氢氧化钠n6、1mol/L硫酸亚铁溶液n7、0.1mol/L高锰酸钾溶液 n8、0.5mol/L硫酸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可加热电磁搅拌器:1台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四、实验步骤n有机废水的氧化处理n1.称取0.024g对甲氧基苯胺于250ml烧杯中,加水200ml,搅拌溶解,取20ml该溶液测定。剩余溶液以0.5mol/L的硫酸或1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PH至4(用试纸)。n2.置烧杯于电磁搅拌器上,在约25下搅拌,加入新配制的硫酸亚铁溶液0.5ml和1ml过氧化氢,搅拌1h后,边搅拌边滴加0.1mol/L高锰酸钾溶液,至浅棕红色不退为止,放置20min后,再调节PH至7,过滤,测定滤液的COD。四、实验步骤有机废水的氧化处理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五、实验结果整理n1.去除率(%)=(处理前水样的COD-处理后水样的COD)/处理前水样COD100%n2.结果填表:n水样处理前水样COD处理后水样CODV0滴定终读数/mL滴定始读数/mLCOD/(mg/L)水 样处理前水样COD处理后水样CODV0滴定终读数/mL滴定始读数/mLCOD/(mg/L)五、实验结果整理1.去除率(%)=(处理前水样的COD-处理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六、结果与讨论n1.实验操作中有哪些注意事项?n2.如何提高去除率?n3.湿式氧化、臭氧氧化、氯气氧化等氧化方法分别适用于哪类工业废水的处理?六、结果与讨论1.实验操作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 文实验三 水污染控制模拟实验实验三 水污染控制模拟实验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一、实验目的n水处理(给水或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中,停留时间是水处理设备使用最广泛的参数之一。n水在处理构筑物中停留时间与水的流动特性、处理设备的特性(种类、形状、尺寸等)、水温、污染物性质、活性污泥性质浓度等因素有关。n1.掌握停留时间和停留时间分布的基本概念。n2.学会用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和停留时间分布函数。一、实验目的水处理(给水或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中,停留时间是水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二、实验原理n1.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和平均停留时间n水进入构筑物后,便以不同的路线流过构筑物,在同一时刻进入构筑物的水,其停留时间各不相同,一般不等于设计值。n2.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测定n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常用方法有两种:n脉冲法(impulse input)和跃阶法(step input)。二、实验原理1.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和平均停留时间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三、实验装置与设备n1.实验装置:高位稳压水槽,氧化沟模型或完全混合型曝气池组成。n2.实验设备和仪器仪表n氧化沟模型 分析天平:1台n曝气池模型 烧杯:50ml,50只n高位稳压水槽 秒表:1块n电动机 容量瓶:500ml,1只,50ml,6只 n直流稳压电源 移液管:1ml、2ml、5ml,各1只n曝气叶轮 量筒:1000ml,1只 n分光光度计:1台 洗耳球:1只三、实验装置与设备1.实验装置:高位稳压水槽,氧化沟模型或完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氧化沟工艺氧化沟工艺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活性污泥曝气池活性污泥曝气池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四、实验步骤n1.配制若丹明B标准溶液 称取0.050g若丹明B(用分析天平),溶于5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标线,配制成0.01%的若丹明B标准溶液。n在5只50ml的容量瓶内分别加入1、2、3、4、5ml 0.01%的若丹明B溶液,配制成浓度分别2、4、6、8、10mg/l的标准溶液。n2.用配制好的标准溶液确定最大吸收波长(540560nm)。n3.在分光光度计上读取相应于各种若丹明B浓度的光密度,并绘制光密度与若丹明B浓度关系标准曲线。n4.测定实验模型体积n5.用体积法测定实验装置在实验时的流量。n6.在分析天平上称取200250mg若丹明B,溶解于30ml的自来水中。n7.用脉冲法投加若丹明B溶液。n8.用50ml烧杯在出口端定期取样,并记录取样时间。n9.用分光光度计一次测定50个样本中的示踪物浓度。四、实验步骤1.配制若丹明B标准溶液 称取0.050g若丹明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五、实验结果整理n1.实验设备和基本实验参数记录n试验日期 年 月 日n氧化沟模型有效容积 L n曝气池模型有效容积 Ln流量Q L/minn最大吸收波长 nm n若丹明B的用量M0 mg n2.测定若丹明B标准浓度曲线记录五、实验结果整理1.实验设备和基本实验参数记录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n表1 若丹明B标准浓度曲线记录表容量瓶序号0.01%的若丹明B标准溶液体积/ml若丹明B浓度(mg/l)光密度(吸光度)A表1 若丹明B标准浓度曲线记录表容量瓶序号0.01%的若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n表2 氧化沟(或曝气池)模型测得的示踪物浓度烧杯序号取样时间/min若丹明B浓度(mg/l)光密度(吸光度)A表2 氧化沟(或曝气池)模型测得的示踪物浓度烧杯序号取样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六、实验结果讨论n1.是否可以用测定数据检验实验结果的正确性?n2.比较不同方法计算求得的平均停留时间,讨论影响本实验成果的主要因素。n3.根据实验结果,说明你对实验模型的流动特性得出哪些结论?本实验有什么实际意义?六、实验结果讨论1.是否可以用测定数据检验实验结果的正确性?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 文 实验四 活性污泥评价指标实验 实验四 活性污泥评价指标实验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一、实验目的n1、了解评价活性污泥性能的四项指标及其相互关系n2、掌握SV、SVI、MLSS、MLVSS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一、实验目的1、了解评价活性污泥性能的四项指标及其相互关系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二、实验原理n 在一定的污泥量下,SVI反映了活性污泥的凝聚沉淀性能。如SVI较高,表示SV较大,污泥沉降性能较差,如SVI较小,污泥颗粒密实,污泥老化,沉降性能好。但如SVI过低,则污泥矿化程度高,活性及吸附性都较差。n 一般来说,当SVI100时,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当SVI=100200时,沉降性能一半,而当SVI 200时,沉降性能较差,污泥易膨胀。二、实验原理 在一定的污泥量下,SVI反映了活性污泥的凝聚沉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三、实验装置与设备n1、曝气池n2、电子分析天平n3、烘箱n4、马福炉n5、量筒:100,1只n6、三角烧瓶:250,1只n7、短柄漏斗:1只n8、称量瓶:4070n9、瓷坩埚n10、干燥器三、实验装置与设备1、曝气池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四、实验步骤n1.将12.5cm的定量中速滤纸折好并放入已编号的称量瓶中,在103105的烘箱中烘2h,取出称量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在电子天平上称重,记下称量瓶编号和质量m1(g)。n2.将已编号的瓷坩埚放入马福炉中,在600温度下灼烧30min,取出瓷坩埚,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在电子天平上称重,记下编号和质量m2(g)。n3.用100mL量筒量取曝气池混合液100mL(V1),静止沉淀30min,观察活性污泥在量筒中的沉降现象,记录下沉淀污泥的体积V2(mL)。n4.从已知编号和称重的称量瓶中取出滤纸,放置到已插在250mL三角烧瓶上的玻璃漏斗中,取100mL曝气池中混合液慢慢倒入漏斗过滤。n5.将过滤后的污泥连滤纸放入原称量瓶中,在103105的烘箱中烘2h,取出称量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在电子天平上称重,记下称量瓶编号和质量m3(g)。n6.取出称量瓶中已烘干的污泥和滤纸,放入已编号和称重的瓷坩埚中,在600温度下灼烧30min,取出瓷坩埚,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在电子天平上称重,记下瓷坩埚编号和质量m4(g)。四、实验步骤1.将12.5cm的定量中速滤纸折好并放入已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五、实验结果整理n1、实验数据记录:(记录表)n2、污泥沉降比计算:n3、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计算:n4、污泥体积指数计算:n5、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计算:五、实验结果整理1、实验数据记录:(记录表)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n活性污泥评价指标实验记录表:/gn实验日期:年 月 日称量瓶瓷坩埚挥发分量/g编号m1/gm3/gm3-m1/g编号m2/gm4/gm4-m2/g(m3-m1)-(m4-m2)活性污泥评价指标实验记录表:/g称量瓶瓷坩埚挥发分量/g编号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六.计算 n6.1烘箱烘干法计算 污泥浓度MLSS(g/L)=(W2-W1)/1000V 式中:W2滤纸、沉淀物之混合质量,g;W1滤纸质量,g;V取污泥溶液体积,Ml。n6.2快速水分测定仪法计算 污泥浓度MLSS(g/L)=(10-W)/1000V 式中:W烘干污泥后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重,g;V取污泥体积,mL。六.计算 6.1烘箱烘干法计算 污泥浓度MLSS(g/L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七.思考与讨论n1.分析影响活性污泥媳妇性能的因素。n2.发育良好的活性污泥具有哪些特征?n3.污泥容积指数与污泥沉降比区别与联系?n4.分析活性好的污泥的沉淀过程有何特征?七.思考与讨论1.分析影响活性污泥媳妇性能的因素。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 文实验五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实验 实验五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实验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一、实验目的n活性污泥法处理过程中曝气设备的作用是使氧气;活性污泥,营养物三者充分混合,使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促使氧气从气相转移到液相,从液相转移到活性污泥上,保证微生物有足够的氧气进行物质代谢。由于氧的供给是保证生化处理过程的正常进行的主要因素。因此,工程设计人员和操作人员常通过实验来评价曝气设备的供氧能力和动力效力。n1.了解曝气设备的类型(叶轮、鼓风)及评价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方法(不稳定状况和稳定状况)n2.掌握测定曝气设备的氧传递系数和充氧能力n3.掌握测定、系数的方法一、实验目的活性污泥法处理过程中曝气设备的作用是使氧气;活性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二、实验原理n活性污泥法是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适宜的条件,强化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加速污水中有机物降解的生物处理技术。n人为的通过一些设备,加速向水中传递氧的一种过程。现行通用曝气方法主要有三种,即鼓风曝气、机械曝气、鼓风机械曝气。对于氧转移的机理主要是刘易斯与怀特曼创建的双膜理论。二、实验原理活性污泥法是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适宜的条件,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三、实验设备与仪器n1.实验用曝气筒,直径120mm,高H=2.0mn2.空气压缩机n3.转子流量计、秒表、温度计n4.溶解氧瓶(250ml、10个)n5.滴定台(1个)n6.酸式滴定管(250ml1个)n7.移液管(100ml、1ml、2ml各1只)三、实验设备与仪器1.实验用曝气筒,直径120mm,高H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四、试剂n1.脱氧剂:无水硫酸钠n2.催化剂:氯化钴(0.1mg/l)n3.溶解氧分析(碘量法)所需药品。四、试剂1.脱氧剂:无水硫酸钠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五、实验操作步骤n1.向曝气筒中注入清水至1.8m,取水样测定水中溶解氧值,并根据溶解氧浓度公式确定水中溶解氧量。根据水中溶解氧的量便可计算出Na2SO3的需要量(实际投加时,应使用1020%的超量);投入氯化钴量应在3.55mg/L之间。使用时先将化学药剂进行溶解,然后投入曝气池,用长玻棒在不起泡的情况下搅拌使其扩散反应完全,(搅拌时间约为:510钟),使亚硫酸根离子和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同时接近于零,测定池内水中溶解氧的浓度。n2、把充氧装置的探头放入曝气池内开始曝气,计时,在稳定曝气的条件下,每隔一段时间(如5分钟)测定一次水中的溶解氧,并作记录,曝气至溶解氧不再明显增长为止(达到近似饱和)。n3、本次实验曝气强度为2.5m3/m2时,风量约为:25m3/h。五、实验操作步骤1.向曝气筒中注入清水至1.8m,取水样测定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六、结果统计分析曝气池运行条件饱和溶解氧曝气池中溶解氧变化mg/LKLa充氧量kg/h氧利用系数备注水深m容积m3风量m3/h水温曝气强度m3/m2时理论值mg/l实测值mg/l充氧过程(分)0510152025303540455055曝气池中溶解氧变化统计表 六、结果统计分析曝气池运行条件饱和溶解氧曝气池中溶解氧变化m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n1、以充氧时间t为横坐标,水中溶解氧浓度变化为纵坐标作图绘制充氧曲线,任取两点;点坐标为(t1,C1),B点坐标为(t2,C2),计算KLa。n式中Cs为水温t摄氏度时饱和溶解氧的理论值,查表可得)。n附表 鼓风曝气氧实验记录n2、以充氧时间为横坐标,为纵坐标作图,从其支线的斜率上求出KLa。n3、分别计算充氧量,氧利用系数以及动力效率。1、以充氧时间t为横坐标,水中溶解氧浓度变化为纵坐标作图绘制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七、思考与讨论n1、鼓风曝气设备与机械曝气设备充氧性能指标有何不同?n2、分析曝气在活性污泥生物处理法中的作用。n3、曝气设备充氧性能指标为何均是清水?其标准状态下的值是多少?七、思考与讨论1、鼓风曝气设备与机械曝气设备充氧性能指标有何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 文实验六 活性炭吸附实验实验六 活性炭吸附实验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一、实验目的1.活性炭处理工艺是运用吸附方法来去除异味、色度、某些离子以及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2.通过活性炭吸附实验,了解活性炭吸附工艺及其性能。3.掌握用“间歇法”确定活性炭吸附公式中常数的方法。一、实验目的1.活性炭处理工艺是运用吸附方法来去除异味、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二、实验原理n吸附是废水治理工艺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废水治理的重要手段。多用于浓度高、废水水量小的有机污染物的处理。吸附是一种界面现象,其作用发生在两个相的界面上。吸附作用可分为:n一是物理吸附,指吸附剂表面的分子受到不平衡的力,而通过分子间力使其它分子吸附于表面上;n另一个是化学吸附,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化学作用;n第三,是离子交换吸附,通常指离子交换。n三种吸附不是孤立的,往往相伴发生。二、实验原理吸附是废水治理工艺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废水治理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三、仪器与试剂1.分光光度计2.六联搅拌器3.天平4.烧杯(500ml)5个5.玻棒5根6.漏斗7.滤纸8.染液9.活性炭三、仪器与试剂1.分光光度计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四、测定步骤1.将活性炭放在蒸馏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在105烘箱内烘24小时,再将烘干的活性炭碾碎成能通过270目的筛子(0.053mm)的粉状活性炭;2.分别取0.1g、0.2g、0.3g、0.4g、0.5g活性炭于5个500ml烧杯中;3.在以上5个烧杯中分别加入400ml染料废水,用搅拌器搅拌20min;4.将分光光度计预热并调零。测定原液的吸光度A0;5.分别取以上5个烧杯中的滤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分别记为A1、A2、A3、A4、A5。四、测定步骤1.将活性炭放在蒸馏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在1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五、实验结果整理n1.记录实验操作基本参数:n水样CODMn npH值n温度n振荡时间n水样体积n2.记录各三角瓶中水样过滤后CODMn测定结果.五、实验结果整理1.记录实验操作基本参数: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徐文六、实验结果讨论n1.通过本实验,对活性吸附有什么结论性意见?n2.本实验还有哪些环节可以改进?n3.思考间歇吸附和连续吸附的吸附容量是否相等.六、实验结果讨论1.通过本实验,对活性吸附有什么结论性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