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与写作-第七课-叙事是一步步学会的教案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1311309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9.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阅读与写作-第七课-叙事是一步步学会的教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考语文-阅读与写作-第七课-叙事是一步步学会的教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考语文-阅读与写作-第七课-叙事是一步步学会的教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写记叙文叙事是一步步学会的如何写记叙文叙事是一步步学会的第一步:学习一句话概括叙事01第二步:学习不完全概述事件02第四步:学习详细记叙事件04第三步:学习概述事件03叙述是一步步学会的第一步:学习一句话概括叙事01第二步:学习不完全概述事件02第一步:学习一句话概括叙事任何一件事,无论多么复杂,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交代这件事谁做的;二是告诉读者,他具体做了什么。第一步:学习一句话概括叙事第一步:学习一句话概括叙事做什么这里的“做什么”是指一件事从开始到结束,整体上看做了什么。不能着眼一点,以偏概全。例如:1.爷爷送我上幼儿园。(某个人做什么)2.我和同桌送一位老奶奶回家。(几个人做什么)3.三年一班同学排练歌剧白毛女。(一个团体做什么)4.邻居家的小狗跟踪一个陌生人。(某个事物做什么)5.两条狼、一只老虎合力攻击一头北极熊。(几个事物做什么)6.蜡笔“小黄”拒绝和蜡笔“小黑”开展设计竞赛。(被人性化的事物做什么)第一步:学习一句话概括叙事第二步:学习不完全概述事件概述事件,是指叙述一件事,不对任何情节做详细描述,只将六要素从事件中提取出来,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段流畅的句子即可。不完全概述事件,是指在交代清楚“谁干什么”的前提下,根据叙事的需要,适当添加某几个要素,但六要素交代得不全面。不完全概述事件最多包含其中的五个要素。第二步:学习不完全概述事件概述事件,是指叙述一件事,不对任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构式01关于时间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构式01关于时间时间的内涵六要素中的时间,包括:事件、故事情节、细节三者各自发生的时间、持续的时间、经历的时间、结束的时间、过去的时间。时间的内涵六要素中的时间,包括:事件、故事情节、细节三者各自时间的写作形式1.模糊形式。例如:很久很久以前、古时候、小时候、有一年、有一次、一天等等。2.具体时间段。例如:那时候正值春秋战国时期、唐朝的时候、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有一年夏天、那时候我正上小学等等。3.具体时间点。例如:星期天下午、一月二日上午九点、周末晚上等等。时间的写作形式1.模糊形式。例如:很久很久以前、古时候、小时时间的写作形式4.半模糊半具体。可以是前一半模糊后一半具体,也可以是前一半具体后一半模糊。例如:有一年夏天、很久以前的一个周末、某一年秋末,都是前一半模糊后一半具体。再如:一九三七年的一天、四月里的一天、去年秋天的一个周末等,都是前一半具体后一半模糊。5.借助环境或景物描写。例如:东方的晨曦渐渐染红了山岗,天渐渐亮了起来。(写时间:早晨)再如:寒风猎猎,西方的天空渐渐变得一片暗红。(暗写时间:一个冬天的傍晚。)又如:布谷鸟唱响了远处的山谷,桃花开了,杏花梨花也开了。(暗写时间:春天)时间的写作形式4.半模糊半具体。可以是前一半模糊后一半具体,时间的写作形式6.借助人的行为。例如:老师走进教室(老师进教室时);妈妈回到家(妈妈回家时);爷爷忙完了手里的工作(爷爷忙完手中的工作时)。7.借助物的行为或状态。例如:下课的铃响了(下课的时候);老式的座钟当当当地敲了三下(凌晨三点的时候);火,熊熊的烈火窜上了屋顶(烈火窜上屋顶的时候)。时间的写作形式6.借助人的行为。例如:老师走进教室(老师进教时间的写作形式8.直接交代持续时间。例如: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两个小时;五分钟,十分钟,三十分钟,一个小时,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又过了二十分钟等等。9.直接交代经历的时间。例如:八年的抗战结束了;从开展研究到卫星上天,仅仅经历了一年零两个月。10.直接交代过去的时间。例如:这件小事已过去四年了;妈妈去世两年了;事过多年等等。时间的写作形式8.直接交代持续时间。例如: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交代时间的位置1.通常情况下,事件、故事情节、细节发生的时间都在叙事之前。2.大小时间可以同时在叙事前交代,也可以分开穿插交代,先交代大时间,后交代小时间。例如: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天特别热,奶奶突然患病,我不得不送她去医院。(大小并列)去年夏天,天非常热。一天晚上,奶奶突然患病,我不得不送她去医院。(大小分开,穿插交代,先大,后小。)3.特殊类型:事件、故事情节、细节在前,时间在后。交代时间的位置1.通常情况下,事件、故事情节、细节发生的时间交代时间的位置4.故事情节、细节持续的时间,往往在一个情节之后,另一个情节之前。例如:爷爷躺在床上,牙关紧咬,人事不省。点滴顺着导管,无声的流淌,整个病房死一般的寂静。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三十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水.水.给我点儿水.”突然,爷爷醒了,那微弱的声音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然而那一刻,我的耳畔却像响起了一声春雷:爷爷醒了,爷爷抢救过来了!交代时间的位置4.故事情节、细节持续的时间,往往在一个情节之交代时间的位置5.事件过去的时间,往往在全文的开头或结尾。例如:有一件小事,已经过去了很多年,然而今天想来,每个情节,每个细节仿佛正在眼前发生,一切都是那样清晰,那样生动。(开头)再如: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然而爸爸临终前的话,依然深深的镌刻在我的心坎上,我从不敢有丝毫的怠惰,因为我不能愧对当初对爸爸的承诺。(结尾)交代时间的位置5.事件过去的时间,往往在全文的开头或结尾。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构式02关于地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构式02关于地点地点的内涵地点包括以下内容:1.事件发生的地点;2.随着故事情节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地点;3.整个事件发生发展全程涉及的地域范围。地点的内涵地点包括以下内容:1.事件发生的地点;2.随着故事地点在写作过程中呈现的具体形式1.模糊形式。例如:在某个地方;某个小山村里;在一座不知名的小县城里等等。2.具体的形式。例如:上海路七十六号、路亚中学、天津市工商局三楼会议厅等等。3.半模糊半具体。例如:某市新华旅馆、某单位传达室、河北省某市、烟台西北的一个农家院里等等。地点在写作过程中呈现的具体形式1.模糊形式。例如:在某个地方地点在写作过程中呈现的具体形式4.从大到小,依次隶属。例如:吉林省长春市和平区的振兴街道、振安区七经街58号等等。5.从大到小,依次排列,逗号分割。例如:邯郸市,和平广场,宇鑫商场。十字路口,老槐树,一爿(pn)三尺报摊。6.人物到达地点。例如:妈妈打开房门、李娟走进会场、王经理如期到达星海路12号等等。地点在写作过程中呈现的具体形式4.从大到小,依次隶属。例如:地点在写作过程中呈现的具体形式7.事物出现地点。例如:鸟儿飞过中山广场、几只黄鹂鸟在书房的窗外鸣叫等等。8.借助环境景物描写。例如:寒潮呼啸着掠过三江平原,一场不约而至的大雪,一夜之间覆盖了吉林省会长春。市政府办公大楼,在白雪和阳光的映衬下,越发显得苍劲、古朴、恢弘、壮丽。地点在写作过程中呈现的具体形式7.事物出现地点。例如:鸟儿飞交代地点的位置1.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例如:很久很久以前,在五台山的寺庙里,住着一位老方丈,叫了凡。2.时间人物人物行为(包括地点)例如:一个夏日的黄昏,李奶奶像往常一样,到幼儿园接孙子回家。交代地点的位置1.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交代地点的位置3.环境景物描写(包含地点主要人物例如:落日的余晖洒满了万众广场,几只精灵般的黄鹂鸟在广场入口处的树上悠扬婉转地歌唱。保安老王着橡皮辊,面色凝重地盯着入口,仿佛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交代地点的位置3.环境景物描写(包含地点主要人物交代地点的位置4.随着故事情节发展不断变化的地点,一般在描述人物行为过程中,同时交代例如:王老师穿过走廊,推开教室的门,环视了一下四周,快步走上讲台,放下讲义,开始讲课。5.概述事件之后,交代事件发生的地点例如:一个三十五六岁的少妇,被人用刀子杀死了。这个恶性案件就发生在我们居住的小区。交代地点的位置4.随着故事情节发展不断变化的地点,一般在描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构式03关于人物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构式03关于人物人物的内涵人物,既包括人,也包括物。因为有些事是人做的,有些事是物做的。还应该指出的是,人物中的物,不仅包括能做事的动物,还包括童话、神话、寓言中那些本来不能动,但被人性化了能动的事物。例如:西游记中国的三个徒弟,各种神仙以及妖魔鬼怪等,再如童话、语言中那些会说话、有思想感情、能做各种事的物品等等。人物的内涵人物,既包括人,也包括物。因为有些事是人做的,有些人物的内涵记叙文中,人物主要分为:1.主要人物。2.推动情节发展的人物。3.侧面陪衬人物。4.线索人物。人物的内涵记叙文中,人物主要分为:人物在写作中的呈现的具体形式1.人名。例如:黄继光、朱德、邱少云、张思德等。2.人物身份。例如:爸爸、爷爷、班主任、同桌、邻居等。3.身份+姓名。例如:战士王忠、连长卢进勇、队长黄英姑等。4.姓氏+职务。例如:张局长,李处长、王厂长、陆经理等。5.老+姓氏。例如:老王、老赵、老李、老周等。人物在写作中的呈现的具体形式1.人名。例如:黄继光、朱德、邱人物在写作中的呈现的具体形式6.姓氏+老。例如:张老、王老、李老等。7.人称代词。例如:他、她、它、你、我、他们、她们、它们、你们等。8.特殊称谓。例如:“长颈鹿”、“小胖”、“红花少年”、“劳动模范”等。9.陌生人形式。例如:一个小孩、三个小伙子、两个中年人、一个人等。人物在写作中的呈现的具体形式6.姓氏+老。例如:张老、王老、交代人物位置1.在具体行为之前。例如:李明悄悄地走到门口,打开了房门。2.在具体介绍之前。例如:彭德怀,是我国开国元勋。在中国革命曲折的历程中,他和朱德始终扮演着中国革命主要军事指挥者的角色,建国后,有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一生立下赫赫战功。是当代最著名的军事指挥家和将军。交代人物位置1.在具体行为之前。例如:李明悄悄地走到门口,打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构式04关于起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构式04关于起因起因的内涵事件的起因,分为两种:一是主观原因;二是客观原因。1.主观原因。是指来自人物自身的原因。人做某事时受自己的情感、态度、认识、目的、想法的影响。这些影响人物行为的情感、态度、认识、想法,就是主观原因。2.客观原因。是指来自人物之外的原因。人物做某事时,总会受到外来人、外来物、外围环境和背景条件的影响。这些外来人的影响、外来物的影响、外围环境的影响、背景条件的影响,就是客观原因。起因的内涵事件的起因,分为两种:一是主观原因;二是客观原因。起因的呈现形式事件的起因,宏观上看有三种写法:一.单独写主观原因,二.单独写客观原因,三.主客观原因同时写。主观原因具体写法又分为两种形式:一.抓住其中一点来写;二.抓住几点同时写。客观原因也一样。起因的呈现形式事件的起因,宏观上看有三种写法:一.单独写主观起因的呈现形式1.单独写主观原因(1)单独从情感角度交代原因。(2)单独从认识、态度角度交代原因。(3)单独从目的、想法的角度交代原因。(4)从几个角度,交代主观原因。起因的呈现形式1.单独写主观原因起因的呈现形式2.单独写客观原因(1)单独写外来人的影响。(2)单独写外来物的影响。(3)单独写周围环境的影响。(4)单独写背景条件的影响。起因的呈现形式2.单独写客观原因起因的呈现形式3.主客观原因同时写(1)先写客观原因,后写主观原因。例如:寒潮骤起,气温突然下降了十几度。铺满白雪的路面,光滑得像一面大镜子,无法立足。爷爷担心我路上受到伤害,拖着苍老的身躯,亲自送我去学校上学。(2)先写主观原因,后写客观原因。例如:望着窗外,爷爷实在有些担心。寒潮骤起,气温突然下降了十几度。铺满白雪的路面,光滑得像一面大镜子,无法立足。他决定亲自送我去上学。起因的呈现形式3.主客观原因同时写交代起因的位置1.最常见的位置在时间之后,人物行为之前例如:一天早晨,狂风呼啸,大雨倾盆,因为担心,爷爷决定亲自送我去上学。2.特殊的位置先写时间和人物行为,后交代原因例如:早晨睁开眼睛,时间已是起点,我背起书包就向学校狂奔而去。我们的班主任非常严厉,我可不想因为迟到没完没了地捱他的责骂。交代起因的位置1.最常见的位置在时间之后,人物行为之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构式05关于经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构式05关于经过经过的内涵事件的经过,指事件发生到结束,先后经历的几个发展阶段。事件阶段的划分,标准有时间划分法、地点划分法、性质划分法、对象转换划分法。经过的内涵事件的经过,指事件发生到结束,先后经历的几个发展阶经过的内涵1.时间划分法。人物的行为,随着时间段的变化而变化。整个事件发展过程呈现形式为:某人甲时做A乙时做B丙时做C丁时做D.直到事件结束。2.地点划分法。人物的行为,随着地点的变化而变化。整个事件发展过程呈现形式为:某人甲地做A乙地做B丙地做C丁地做D.直到事件结束。经过的内涵1.时间划分法。人物的行为,随着时间段的变化而变化经过的内涵3.性质划分法。人物的行为,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整个事件发展过程呈现形式为:某人甲时表现A性质乙时表现B性质丙时表现C性质丁时表现D性质.直到整个事件结束。4.对象转换划分法。事件按照不同人物先后出场而分为几个阶段。整个事件发展过程呈现形式为:开始甲出场做A事接着乙出场做B事然后丙出场做C事进而丁出场做D事,直到事件结束。经过的内涵3.性质划分法。人物的行为,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概述事件经过的呈现形式1.整体概括形式。例如: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经过:历经九九八十一难。2.分阶段概括形式。以“先.,接着.;然后.进而.最后.”形式来表述。例如:概述妈妈做饭的过程:妈妈先到市场买菜,接着回家摘菜,然后洗菜,再切菜,最后炒菜。概述事件经过的呈现形式1.整体概括形式。例如:西游记中唐交代事件经过的位置正常情况下,最后交代事件的结果。事件的经过,一般在交代事件结果之前。交代事件经过的位置正常情况下,最后交代事件的结果。事件的经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构式06关于结果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构式06关于结果结果的内涵事件的结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要人物的行为带来的直接结局;二是主要人物以及核心事件带来的间接影响。结果的内涵事件的结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要人物的行为带来的直事件结果的呈现形式1.主要人物的最终状态。主要人物的最终状态。写作时,一般先写这个结果出现的时间,再写主要人物在什么地方,呈现什么状态。2.主要人物行为目的达成情况。主要人物行为目的达成情况。写作时,一般先写结果出现的时间,在写结果出现的地点,最后写主要人物目的达成状况。事件结果的呈现形式1.主要人物的最终状态。写作时,一般先写这事件结果的呈现形式3.推动情节发展的人物最终的命运。推动情节发展的人物最终的命运。写作时,一般要先交代结果出现的时间,再交代推动情节发展的人物的最终命运。4.主要人物及核心事件带来的间接影响。主要人物及核心事件带来的间接影响。写作时,一般先写时间,再写间接影响。5.以上面几种形式的组合形式出现。事件结果的呈现形式3.推动情节发展的人物最终的命运。写作时,交代结果的位置事件的结果,一般都在叙事的最后交代。详写事件,有时候作者为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会采用倒叙的形式,在叙事的开头,先交代事件的结果。交代结果的位置事件的结果,一般都在叙事的最后交代。详写事件,第三步:学习概述事件完全概述事件,就是运用六要素来叙述事件,任何情节都不做详细记叙的叙事方法。这些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构成连贯流畅的句子,将一件事交代清楚。这是一种略写事件的方法。第三步:学习概述事件第三步:学习概述事件(时间)一天,(起因包括主要人物、地点以及核心事件)家里的粮食吃完了,老马让小马到河对岸的磨坊去磨一袋麦子。(经过)小马驮着麦子来到河边,刚想过河,被松鼠拦住了,它说河水很深,前两天自己的伙伴被淹死了,小马不知所措时,来了一头老黄牛,告诉它,河水很浅,刚刚没过脚踝,面对着两个互相矛盾的答案,小马决定回家问妈妈。妈妈让他自己亲自去试试,就知道了。小马跑回河边,一试发现河水的确很浅。(结果)他驮着麦子,轻松到了河对岸,圆满地完成了妈妈交给他的任务。第三步:学习概述事件(时间)一天,(起因包括主要人物、地第三步:学习概述事件【注意事项】六要素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不都是独立存在的,有时交代一个要素,其中就会包含另外几个要素,否则有些内容就无法说清楚,并且读起来语感也非常别扭。在这一段记叙中,作者交代事件的起因,着眼的是客观原因,从两个方面来记述:一是背景条件影响家里的粮食吃完了;二是外来人物影响老马让小马到河对岸的磨坊去磨一袋麦子。第二方面就包括了事件中的主要人物小马;地点河对岸的磨坊。第三步:学习概述事件第四步:学习详细记叙事件完全概述事件,就是运用六要素来叙述事件,任何情节都不做详细记叙的叙事方法。这些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构成连贯流畅的句子,将一件事交代清楚。这是一种略写事件的方法。第四步:学习详细记叙事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构式01如何开启事件的开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构式01如何开启事件的开端从落笔开始,到主要人物出场这个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写法。(一)事件发生的时间主要人物做某事例如:一个冬日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妈妈便早早地起床了。(二)事件发生的时间主要人物因为什么去某地做某事例如:一个斜阳如脂的周末,爷爷为了让家人吃一顿色香味俱全的团圆饭,四点刚过,就提着篮子急匆匆奔向菜市场。从落笔开始,到主要人物出场这个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写从落笔开始,到主要人物出场这个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写法。(三)事件发生的环境(往往暗含事件和地点)主要人物在哪里(到哪里)做某事例如:金灿灿的阳光穿过窗外的树荫,将斑驳的影子,平铺在书案上。书房里宁静而安详。爸爸坐在设计图纸前,凝神沉思,就像一尊静止的雕像。(四)事件起因主要人物在某地(去某地)做某事例如:中考成绩出来了,名列孙山的命运再次降临。李军木然地坐在窗前,望着遥远而空洞的天空,他在寻找,是什么在冥冥之中左右着他的命运。从落笔开始,到主要人物出场这个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写从落笔开始,到主要人物出场这个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写法。(五)事件发生的时间线索人物在某地(去某地)做什么主要人物出场例如:一个周日午后,我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响起了窍门声。打开房门,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汉子,出现在我的面前。再如:一天放学后,我踏着松软的积雪向家走去。“你好,老同学!”,突然听见有人和我打招呼,我愣了一下,没想到,三年多没见的老同学张鹏,就站在离我十几米的地方笑着看着我。从落笔开始,到主要人物出场这个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写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构式02如何写好事件的发展过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构式02如何写好事件的发展过程首先,学会叙述故事情节将事件分为不同的故事情节,依次叙述出来。必须围绕主要人物来划分主要人物之所以是主要人物,就是因为他(她)在事件处于核心地位,叙事的核心,就是一步步记录主要人物:先做了什么,接着做了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了什么。这是事件发展的主线。偏离了这条主线,就无法将一件事叙述清楚。首先,学会叙述故事情节将事件分为不同的故事情节,依次叙述首先,学会叙述故事情节将事件分为不同的故事情节,依次叙述出来。故事情节必须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呈现出来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严格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展开的。就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先婴儿,然后幼儿,继而是少年,接着是青年,再到中年,最后是老年,这是客观规律,违背了这一规律,就违背的生活的真实,人们就无法理解。例如:记叙妈妈做菜的过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到市场买菜回家摘菜洗菜切菜炒菜。如果将任何两个环节,颠倒了位置,我们就无法理解。首先,学会叙述故事情节将事件分为不同的故事情节,依次叙述划分情节的依据(1)时间依据(2)空间依据(3)程序依据(4)描绘对象变化依据(5)性质变化依据划分情节的依据叙述故事情节需要适当添加的内容任何一个故事情节的发生,都对应着具体的时间、地点、起因、环境、结果和先后程序。在叙述故事情节事,为了叙述得更清晰明了,语感更通顺流畅,主题更突出集中,我们要根据需要,适当添加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叙述故事情节需要适当添加的内容接着,学会具体描述故事情节将每个故事情节发展过程具体呈现出来1.掌握每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推进规律(1)单线推进式。(2)复线推进式。(3)整个故事情节内部发展的实际情形2.掌握故事情节分成的每个阶段,起始与结束需要适当添加的内容接着,学会具体描述故事情节将每个故事情节发展过程具体呈现其次,学会细节描写细腻而生动的呈现每个故事情节。狭义的细节描写狭义上的细节描写是个相对的概念。它是相对于整体描写的局部描写,是在整体描写过后,针对其中某个部分进行细致刻画的部分。就像我们用镜头进行整个画面拍摄过后,再对准某个局部,拉近镜头,进行聚焦。聚焦这部分,就是细节描写。广义上的细节描写广义上的细节描写是针对整个事件中的某个细小的情节(核心是某一瞬间的动作或行为),从正面和侧面进行全面、生动而细腻的刻画,用局部详写来集中表现和突出主题的一种常用写法。其次,学会细节描写细腻而生动的呈现每个故事情节。广义上的细节描写如何展开?(1)将某个动作分成若干个小动作,依次进行描述(2)围绕某个动作展开,突出动作的多个特点(3)围绕某个动作展开,描绘与动作相伴随的外貌、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4)针对某个动作,加上侧面描写(5)以上四种方法任意组合运用广义上的细节描写如何展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