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1311302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9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课件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优质课件一、考纲要求1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能力层级:理解)2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理解)3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能力层级:理解)4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写作意图。(能力层级:理解)一、考纲要求1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能力层优质课件一、(2011 年广东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2 分)出师表(节选)诸葛亮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一、(2011 年广东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优质课件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亲贤优质课件)(3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解析:A 项前一个“论”是“判定”的意思,后一个“论”是“谈论”的意思。B 项前一个“远”是“疏远”的意思,后一个“远”是“长远”的意思。C 项前一个“遗”是“给予”的意思,后一个“遗”是“遗留”的意思。D 项两个“宜”都是“应当”的意思。题干是选相同的,所以答案是 D。)(3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优质课件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_3从选文中看出诸葛亮对后主有两方面的担忧:一是刑赏偏私,使“”;二是“,”。(用原文词句回答)(3 分)内外异法亲小人远贤臣因为这件事,(我)感动奋发,于是答应先帝(为他)奔走效劳。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偏私,使“优质课件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B解析: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是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优质课件二、(2012 年广东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2 分)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二、(2012 年广东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优质课件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嗟优质课件)(3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解析:具体解析详见探究中答题思路的第(1)点。)(3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优质课件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因己而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沉下的玉璧。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3选文抒写了“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一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的感情(根据原”的因物而喜的感情。(用原文句子填写)(3 分)文意思填写);二是“,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皓月千里,浮光优质课件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B“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C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D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优质课件C解析:岳阳楼记表现的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政治抱负,醉翁亭记则表现了太守与民同乐、共醉太平的思想感情。C解析:岳阳楼记表现的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优质课件三、(2013 年广东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2 分)满井游记袁宏道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三、(2013 年广东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优质课件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优质课件)(3 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解析:A 项前一个“得”是“能够”的意思,后一个“得”是“获得,收获”的意思。B 项两个“辄”都是“就”的意思。C 项前一个“时”是“时节,时候”的意思,后一个“时”是“按时,及时”的意思。D 项前一个“许”是表约数,表估计,后一个“许”是“答应”的意思。题干选相同的,所以答案是 B。)(3 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优质课件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_3第段写城中的余寒景象,有什么作用?(3 分)_(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烘托出作者“欲出不得”的压抑烦闷之情;反衬了满井春意盎然的景象。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_优质课件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本文通过对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的描写,以及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满井春色图。B.作者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万物复苏的特点,如“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春回大地时柳枝初展的神韵。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等画面合为一组镜头,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D.这篇游记,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最后一段则以议论作结,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C 解析:“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不当。原文说“游人虽未盛亦时时有”。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优质课件【探究】1热门考点综合近三年的真题,课内文言文阅读的热门考点有:一词多义、句子翻译、内容主旨理解、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2答题思路(1)词语解释题。先看清题干的要求,是要选相同的还是不同的,然后再解题。以 2012 年广东省卷第 1 题为例,此题中,A 项前一个“备”是“详尽”的意思,后一个“备”是“具备”的意思。B 项前一个“极”是“尽”的意思,后一个“极”【探究】1热门考点综合近三年的真题,课内文言文阅读的热门优质课件是“很”的意思。C 项前一个“薄”是“迫近”的意思,后一个“薄”是“小看,轻视,看不起”的意思。D 项两个“或”都是“有时”的意思。题干是选相同的,所以答案是 D。(2)句子翻译题。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一般可用直译法翻译,字字落实,补充省略句的省略部分,正确译出句中的关键词,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以 2012 年广东省卷第 2 题为例,先把句中的每个字译出来,正确翻译“皓月”“浮光”“静”“璧”的意思,再把句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是“很”的意思。C 项前一个“薄”是“迫近”的意思,后一优质课件(3)内容理解。解答时需读懂相关段落,理解相关内容,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如 2012 年广东省卷第 3 题。(4)对文章内容、情感、语言和表达理解的考查一般形式是选择题,此类题可先把每个选项代入文中检验,找出自相矛盾之处,即可得出答案,如 2012 年广东省卷第 4 题。相关知识归纳详见古诗文速记手册。(3)内容理解。解答时需读懂相关段落,理解相关内容,并相关优质课件一、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就是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两个知识点:一是一词多义现象,二是重点文言实词的释义。从近三年中考来看,考查的内容都是一词多义,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主要是所选文段的重点词语,题量一般为 1 题,分值为 3 分。一、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优质课件【考题举例】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考题举例】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优质课件【习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答案】D 解析:A项第一个“当”是副词,“正当、正在”;第二个“当”是副词,“应当”。B 项第一个“以”是介词,“用”;第二个“以”是动词,“认为”。C 项第一个“见”是动词,“了解”;第二个“见”是动词,“认清”。D 项两个“谓”都是动词,“对说”。【习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优质课件【答题指导】文言实词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命题人往往将考查范围锁定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方面。【答题指导】文言实词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优质课件1一词多义一般说来,一个文言实词诸多义项之间会有一定的联系,其中有一个是本义,其他义项则是它的引申义、比喻义或假借义。如“亡”的本义是“逃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中的“亡”,用的就是它的本义。成语“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中的“亡”用的是它的引申义“丢失”。文言文中,“亡”通“无”,读作 w,解释为“没有”,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掌握一词多义,一靠学习课文时及时理解,二靠准确识记。我们可以通过制作卡片的形式来积累相关知识。1一词多义一般说来,一个文言实词诸多义项之间会有一定的联优质课件2古今异义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古今异义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如“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则泛指大大小小的一切河流。(2)词义缩小。如“亲戚”,古代还包括内亲,即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嫂等,现在多指旁系亲属。(3)词义转移。如“媵人持汤沃灌”的“汤”,古代指热水、开水,现在多指菜汤。(4)感情色彩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则成了贬义词,指品行恶劣。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的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如“地方”指土地方圆,“感激”指感动振奋,“可以”相当于“可以之”,翻译为“可凭借这个条件”。2古今异义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古今异优质课件3通假字通假,指古书上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有点像我们今天说的别字。我们在理解时,一定得找出其本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按“说”的一般用法,在这里讲不通,原来本字应是“悦”,“高兴”的意思。通假字的数量并不是很多,我们可逐课进行整理,先摘出原句,之后找出通假字,再写出本字,以便归纳记忆。3通假字通假,指古书上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优质课件4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如“一狼洞其中”的“洞”本为名词,表示“洞穴”,这里临时改变了词性,用作动词充当谓语,表示“打洞”。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古代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等。(以上四类词汇的整理归纳见第四部分古诗文速记手册)4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优质课件另外,在具体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看清题干要求,明确是要找出“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还是“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在解答的过程中,可以采用:1代入法即以选项中左句词语的意思代入右句,看是否解释得通,以此来判断异同。2排除法把自己有把握的选项进行排除,再在剩下的选项中进行分析比较,也可以找到答案。3词性法根据两个词语在句子(成语)中的词性,判断两个词的意思是否相同。另外,在具体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看清题干要求,明确是1代入优质课件二、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就是让考生直接翻译文段中的句子,考查考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能力。一般是一句话,主要是文段中的重点句、关键句、难句、特殊句、特色句、主旨句等。【考题举例】(原文见“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部分的孙权劝学)二、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翻译浅易优质课件【习题】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答案】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习题】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答案】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优质课件【答题指导】1翻译的标准和要求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要求可概括为“信”“达”“雅”。(1)信。所谓“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误解、歪曲,不遗漏,不牵强附会,不随意增删内容。(2)达。所谓“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通顺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表达要求和习惯。(3)雅。所谓“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答题指导】1翻译的标准和要求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要求可概优质课件2翻译的原则文言文的翻译有其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和意译相结合。(1)直译。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对句子中的每个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就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并且,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运用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2)意译。意译,指在直译有困难的地方,从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出发,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2翻译的原则文言文的翻译有其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字字落实优质课件3翻译的方法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可概括为“扩”“换”“留”“删”“补”“调”六字,即六字诀。(1)扩。古汉语中有大量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把单音节词与另一个字组合,扩充为双音节词,或者直接用对应其意义的、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合成词代替。如:晋陶渊明独爱菊(爱莲说)。译为:晋朝的陶渊明偏偏喜爱菊花。另外,要特别注意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是 现代 汉语 里的一个 双音节词,如“于 是”“虽然”“妻子”“以为”“交通”“可以”“卑鄙”等。3翻译的方法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可概括为“扩”“换”“留”“删优质课件(2)换。由于时代的原因,古代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用法已经改变,语法已经不用,在翻译时,应将这些古语换为今语。另外,凡是通假字,在翻译时,都要换成本字。如: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汤”应翻译为“热水”。小大之狱(曹刿论战),“狱”应翻译为“案件”。(2)换。由于时代的原因,古代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已经发如:优质课件(3)留。现代汉语是继承了古代汉语并加以发展而形成的,它们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因而翻译时,有时需要运用保留法,即原样照搬文中词语。这主要指:古今通用的词语,如“人”“手”“心”“笔”“墨”“山”“水”“牛”“羊”“田”“大”“小”“长”“短”等。古代的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年号、日期、官职名、典章制度的名称等。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帝王年号)、“承天寺”(地名)、“张怀民”(人名)都属专有名词,翻译时照搬即可。(3)留。现代汉语是继承了古代汉语并加以发展而形成的,如优质课件(4)删。凡是古代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语来表示它,因而翻译时无须译出。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译为: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译为: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对于有实在意义的虚词,翻译时则不能删去。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译为:渔人对这(桃花林的景象)感到非常诧异。“之”为代词,代指前文渔人看到的景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不能删去。(4)删。凡是古代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勇气优质课件(5)补。古代汉语中常常省略一些成分,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省略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量词、介词及介词的宾语等。如:(陛下)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补主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补谓语)箕畚运(土石)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补宾语)(5)补。古代汉语中常常省略一些成分,翻译时,就要把省如:优质课件念无与(我)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补介词“与”的宾语)一(个)人、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条)抚尺而已。(口技)(补量词)(6)调。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调整跟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文言特殊句式,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语序来表达。前置宾语后移。如: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为:我跟谁一起呢?后置状语前移。如: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译为: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念无与(我)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补介词“与”的宾优质课件前置状语后移。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译为:你太不聪明了。意动用法、动量结构。如:a.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译为:渐渐地有人把他的父亲看作宾客。b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译为:每天吃两顿饭。前置状语后移。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译为:你优质课件三、内容理解【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内容理解”就是用填空、简答的方式考查考生对文本的整体、部分或细节的有关内容的理解,思想情感的把握。2011年和 2012 年的题型是填空题,要求用原文语句填空。但 2013年以简答的形式出现,应该引起重视。【考题举例】(原文见“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部分的孙权劝学)三、内容理解【考点内容及题型特点】“内容理解”就是用填空、优质课件【习题】本文通过孙权劝学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主要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_”,然后通过鲁肃“_”,从侧面展示吕蒙通过学习,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从而令鲁肃叹服并“_”。(用原文语句填空)【答案】乃始就学与蒙论议结友而别【习题】本文通过孙权劝学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的重【答案】优质课件【答题指导】1读懂原文,整体感知,准确地把握文本所写的人、事、物、景、情等要点,并对有关要点进行辨析、判断、提炼和表述。2审清题意,准确地判断提取对象,确定筛选范围,明确要求和准确回答。可参照以下步骤:(1)确定涉及对象(内容)。(2)认真审清题干中的题意和要求,充分利用题干中提示性(明示和暗示)的词语。【答题指导】1读懂原文,整体感知,准确地把握文本所写的人优质课件(3)按要求找到答案所在语段(句),仔细辨析,得出答案。(4)把得出的答案代入题目,再读一遍,检验是否正确。(5)注意答题要求:用原文语句填空、用自己的话概括、字数限制等。(3)按要求找到答案所在语段(句),仔细辨析,得出答案。数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