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儿推拿课件

上传人:Xgjmqtw****nqtwad... 文档编号:241310217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儿推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幼儿园小儿推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幼儿园小儿推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常见病推拿治疗简介小儿常见病推拿治疗简介一、概论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小儿从初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无论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机体各器官的形态、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不断的变化.其生理功能也都未达到成熟完善.中医把这种现象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体格、智力以至脏腑功能.均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发展.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也越快。反映了小儿生机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地更加迫切的特点。一)、小儿的生理特点一、概论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一)、小儿的生理特点一、概论小儿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小儿疾病中外感时邪和肺、脾二脏的病证比较多见。临床上常见伤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小儿由於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清灵.反应敏捷.病因比较单纯.没有七情的影响.所以在患病后.只要经过及时正确的处理.病情就会很快好转趋于康复。二)、小儿的病理特点一、概论小儿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二)、小儿的病理特点一、概论推拿.古称“按摩”、“按跷”、“乔摩”、“乔引”、“案杌”等;是人类最古老而又年轻的一门医术;小儿推拿.又称“小儿按摩”.民间也称为“推惊”、“摩惊”、“掐惊”等;是推拿在防治小儿疾病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有独特体系的治疗方法.是中医推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中医外科学范畴。三)、小儿推拿一、概论推拿.古称“按摩”、“按跷”、“乔摩”、“乔引”、“二、小儿推拿的一些基本知识运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特定穴运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特定穴位位.能使经络通畅能使经络通畅.气血通畅气血通畅.以调整脏腑以调整脏腑功能功能.最终达到治病保健。最终达到治病保健。一)、小儿推拿的作用二、小儿推拿的一些基本知识运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特定二、小儿推拿的一些基本知识二)、小儿推拿的特点1、简单易学简单易学.方便易行方便易行2、绿色安全绿色安全.无毒副作用无毒副作用3、小儿不受痛苦小儿不受痛苦.易于接受易于接受4、疗效显著疗效显著.利于康复利于康复5、预防保健预防保健.适于家庭适于家庭二、小儿推拿的一些基本知识二)、小儿推拿的特点1、简单易学.二、小儿推拿的一些基本知识1.适应 小儿泄泻、便秘、脱肛、呕吐、腹痛、感冒、咳嗽、遗尿、惊风、疳积等以及防病保健。2.禁忌溃疡性皮炎、脓肿、骨伤疾患、传染病、先天性心脏病等。三)、适用范围与禁忌证二、小儿推拿的一些基本知识1.适应 三)、适用范围与禁忌证二、小儿推拿的一些基本知识1、环境:室温不可过凉过热.空气要流通;施术者双手不可过凉.以免使患儿产生惊惧.造成操作时困难;治疗时&后要注意避风.以免复遭外邪侵袭.加重病情。2、施术时间:饭前30min或饭后1至2小时以后.小儿情绪稳定时。3、体位:根据推拿的部位和使用手法.应采用不同的体位.使病人舒适.施术者省力。4、施术者修剪指甲、去除戒指等尖锐物品.一面划伤皮肤。5、介质:为减少阻力.减少病人及施术者组织擦伤或增强按摩作用.施术者手上可选蘸滑石粉、油膏、生姜汁、酒精等。6、手法熟练.轻重快慢适宜.用力需均匀.禁用暴力.每次按摩时间.一般在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次为一个疗程。每疗程之间.应间隔天。7、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小儿推拿治疗前必须有明确的诊断。如果家长不能肯定请先送医院就诊小儿疾病瞬息万变、刻不容缓请家长不要疏忽大意。四)、小儿推拿的准备及注意事项二、小儿推拿的一些基本知识1、环境:室温不可过凉过热.空气要三、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举例一)、推法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同一方向运动称为“推法”。推法主要包括“直推、旋推、分推”三种。1、直推法 以拇指端外侧缘或指面.或食、中二指罗纹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2、分推法 用双姆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分向推动;或作“”形推动。3、旋推法 用拇指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三、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举例一)、推法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三、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举例二)、揉法是用手指的罗纹面、大鱼际或手掌.作用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环形揉动。一般以每分钟揉120-160次为宜。多用在“点状”穴位上。1、指揉法 用拇指或食指端.或用食、中、无名指端着力.紧紧吸附在穴位上并作回环揉动.称指揉法。2、掌揉法用掌根大、小鱼际部着力在穴位上回环旋转揉动.称掌揉法。3、鱼际揉法仅用大鱼际部着力.在其穴位上回环频频揉动.称鱼际揉法。三、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举例二)、揉法是用手指的罗纹面、大鱼际三、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举例摩法摩法 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指腹或手掌掌面放在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带动前臂.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做环形抚摩。频率是每分钟摩动120次。如摩腹。三)、摩法三、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举例摩法 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三、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举例拿法拿法:是用拇指和食、中两指相对用力(或用拇指和其余4指相对用力).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做一紧、一松的拿捏。拿法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不要断断续续;用力要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四)、拿法三、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举例拿法:是用拇指和食、中两指相对用力三、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举例捏法捏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轻轻捏拿肌肤.作用于背部正中.又叫“捏脊”。从“长强穴”到“大椎穴”成一直线;操作时应由下向上捏拿。捏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拇指在前.食指在后;另一种是拇指在后.食、中两指在前。在捏脊时每捏3次.将肌肤捏住向上提拉一次.称“捏三提一”.也可以“捏五提一”。1捏脊法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作捏物状手形.自腰骶开始.沿脊柱交替向前捏捻皮肤;每向前捏捻三下.用力向上提一下.至大椎为止.然后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端沿着脊柱两侧向下梳抹;每提捻一遍随后梳抹一遍。在操作时.所提皮肤多少和用力大小要适当.而且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2.挤捏法 用双手拇指与食、中、无名指指端自穴位或部位周围向中央用力挤捏.使局部皮肤红润和充血为止。五)、捏法三、小儿推拿的常用手法举例捏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轻轻捏四、小儿推拿的常用部位及穴位一)、五 经 穴1)位置:五指掌侧末节罗纹面 拇(桡侧缘)食 中 无 小指 脾土 肝木 心 火 肺金 肾水(说明:脾经位于拇指桡侧缘.补脾经时拇指稍屈曲.由指尖推向指根)(2)要点:由指端推向指根方向为补.向指端方向推为清.次数:到次。(3)注意事项:肾无实证.只补不清 脾常不足.宜补不宜清 心多有余.宜清不宜补 肝为将军.只清不补 肺为娇脏.可清可补。(4)主治:本脏病变.补其不足.泄其有余四、小儿推拿的常用部位及穴位一)、五 经 穴1)位置:五指四、小儿推拿的常用部位及穴位二)、前臂三穴三关: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主治虚寒病症。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外侧端推向肘.称为大推三关。(次数)到次。天河水: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多用于实热、高热等症。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沾水自总筋处.一起一落弹打如弹琴状.直至洪池.同时一面用口吹气随之.称打马过天河。(次数)到次。六腑: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主治一切实热病症。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次数)到次。四、小儿推拿的常用部位及穴位二)、前臂三穴三关:前臂桡侧.阳四、小儿推拿的常用部位及穴位三)、门穴天门:二眉之间至 前发际成一直线。开启经穴.启迪智力.外感头痛。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上推24次.开天人合一的门户。板门(脾胃之门):手掌大鱼际平面。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指端揉.称揉板门或运板门;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100到300次。二扇门(腠理之门):掌背中指根本节两侧凹陷处。发汗.退热.镇惊止搐。拇指甲掐.称掐二扇门;拇指偏峰按揉.称揉二扇门。掐次;揉100次。四、小儿推拿的常用部位及穴位三)、门穴天门:二眉之间至 前四、小儿推拿的常用部位及穴位三)、门穴箕门(水道之门):大腿内侧、膝盖上缘至腹股沟成一直线。利尿通淋。用食、中二指自膝盖内上缘至腹股沟部作直推.称推箕门。100到300次。囟门(大脑之门):前发际正中直上两寸.百会前骨陷中。摩法促进大脑发育、治头痛惊风、惊吓、鼻塞;若高热可冷敷降温 两拇指自前发际向该穴轮换推之(囟门未合时.仅推至边缘)称推囟门。四、小儿推拿的常用部位及穴位三)、门穴箕门(水道之门):大腿四、小儿推拿的常用部位及穴位四)、腰腹部七节骨: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成一直线。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下向上或自上向下直推.分别称为推上七节法(为补法)和推下七节法(泻法)。(次数)到次。龟尾:尾椎骨端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次数)到次。腹:脐周大腹部。用掌或四指摩称摩腹(顺时针为泻.逆时针为补)。(次数)分推到次;摩腹分钟。天枢:脐旁开2寸.既治腹泻又治便秘.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四、小儿推拿的常用部位及穴位四)、腰腹部七节骨:第四腰椎至尾五、小儿常见病推治法一)、感冒(一)风寒感冒 主要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头痛.体痛.流涕.喷嚏.咳嗽.喉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治疗原则:疏凤解表.散寒。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清天河水。五、小儿常见病推治法一)、感冒(一)风寒感冒五、小儿常见病推治法一)、感冒二)风热感冒 主要症状:发热恶风、有汗或少汗.头痛咽痛.鼻塞济浊涕.口渴.面赤辱红.舌红苦薄白微黄.脉浮数。治疗原则:清热解表。推拿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清肺平肝.清天河水.退六腑。五、小儿常见病推治法一)、感冒二)风热感冒五、小儿常见病推治法二)、小儿腹泻(一)伤食泻 主要症状:腹泻腹胀.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伴纳呆.口臭.腹痛.呕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治疗原则:消食导滞.和中助运。处方:揉中脘.摩腹.揉天枢.清大肠.揉板门。五、小儿常见病推治法二)、小儿腹泻(一)伤食泻 五、小儿常见病推治法二)、小儿腹泻(二)寒湿泻 主要症状: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口不渴.小便清长.面色淡白。舌苔白腻或薄白.脉濡.指纹色红。治疗原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处方:推三关.清大肠.推上七节骨.揉龟尾。五、小儿常见病推治法二)、小儿腹泻(二)寒湿泻五、小儿常见病推治法二)、小儿腹泻(三)湿热泻:主要症状: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伴身热.口渴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指纹色紫。治疗原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处方:清脾胃.清大肠.退六腑.下推七节骨.揉龟尾。五、小儿常见病推治法二)、小儿腹泻(三)湿热泻:五、小儿常见病推治法二)、小儿腹泻(四)脾虚泻:主要症状:久泻不愈.或经常反复发作.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大便挟有不消化奶块及食物残渣.或食后即泻。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细弱、指纹色淡。治疗原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处方:补脾经.补大肠.摩腹.揉脐.揉龟尾.捏脊。五、小儿常见病推治法二)、小儿腹泻(四)脾虚泻:五、小儿常见病推治法三)、便秘主要症状:大便秘结.排便费力.几日一行.重者肛门裂出血或脱肛。病因:病因:多因喝水太少.肠中积热.或没有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营养不良.致大肠机能不正常而引起。推拿处方:清脾胃 清大肠 平肝 顺时针摩腹 揉脐、天枢 推下七节骨五、小儿常见病推治法三)、便秘主要症状:大便秘结.排便费力.五、小儿常见病推治法四)、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是指患儿头部向一侧倾斜或前倾.颜面旋向另一侧的疾病。治疗原则:舒筋活血.软坚消肿。处方:按揉天窗、天容、耳后高骨、风府、大椎、风门、肩井、患侧桥弓穴、翳风、风池以及肿块周围。五、小儿常见病推治法四)、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是指患儿谢谢您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