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督导与评价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1304751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8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督导与评价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督导与评价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督导与评价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督导与评价督导与评价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管理信息中心2012.06 焦作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督导与评价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提纲l基本概念基本概念l督导与评价方法督导与评价方法l我省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督导与评价我省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督导与评价 1 1、督导与评价方案的制定、督导与评价方案的制定 2 2、督导与评价组织实施、督导与评价组织实施 3 3、督导与评价要点、督导与评价要点提纲基本概念2基本概念基本概念3督促指导简称督导,就是帮助专业人员改进工作的过程,通过对现场考察和报告资料的分析,对专业人员或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与总结经验,并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其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督促指导简称督导,就是帮助专业人员改进工作的过程,通过对现场4为什么要进行督导与评价?为什么要进行督导与评价?l实现基于证据的决策实现基于证据的决策l实现以证据为基础的管理实现以证据为基础的管理l实现以证据为基础的问责制实现以证据为基础的问责制ll更好地促进工作开展更好地促进工作开展为什么要进行督导与评价?实现基于证据的决策更好地促进工作开展5投入投入活动活动近期近期结果结果产出产出中期中期结果结果远期远期结果结果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结果链模型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结果链模型人财物人财物经费执行经费执行技术指导技术指导培训培训督导检查督导检查网络覆盖率网络覆盖率人员培训率人员培训率督导检查率督导检查率传染病报告率传染病报告率信息准确率信息准确率报告信息利用报告信息利用疫情早期探测疫情早期探测传染病负担减少传染病负担减少效果效果投入活动近期产出中期远期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结果链模型人财物经6投入投入活动活动近期近期结果结果产出产出中期中期结果结果远期远期结果结果督导督导过程评价过程评价评价评价效果评价效果评价投入活动近期产出中期远期督导过程评价评价效果评价7评评价价过程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效果评价通过系统收集工作通过系统收集工作/项目投入、活动和产项目投入、活动和产出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工作要点),来出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工作要点),来监控活动开展的情况(数量和质量)监控活动开展的情况(数量和质量)评过程评价效果评价通过系统收集工作/项目投入、活动和产出过程8督导与评价方法督导与评价方法督导与评价方法9过程评价(包括督导)方法过程评价(包括督导)方法实物分析法:实物分析法:查看和核对文件、日志、照片、工作记录等查看和核对文件、日志、照片、工作记录等调查法:调查法:通过测试了解受训人员掌握知识情况、上级部门通过测试了解受训人员掌握知识情况、上级部门是否对本单位进行督导检查、指导、培训是否对本单位进行督导检查、指导、培训观察法:观察法:业务人员计算机操作、传染病报告相关的规章制业务人员计算机操作、传染病报告相关的规章制度是否上墙度是否上墙知情人座谈知情人座谈/访谈法:访谈法:如人员短缺的原因、如何进一步加强如人员短缺的原因、如何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过程评价(包括督导)方法实物分析法:查看和核对文件、日志、照10效果评价方法效果评价方法效果是否产生?效果是否由该工作效果是否产生?效果是否由该工作/干预导致(关联干预导致(关联性)?效果如何定量测量(关联强度)?指标?性)?效果如何定量测量(关联强度)?指标?具体方法略具体方法略(1 1)时间上因在前,果在后。)时间上因在前,果在后。(2 2)关联强度。相对危险度()关联强度。相对危险度(RRRR)是一个很好的用于描述关联强度的指标,)是一个很好的用于描述关联强度的指标,RRRR 越大,这种关联越强,结果越可信。但较弱的关联不能完全排除病因联系。越大,这种关联越强,结果越可信。但较弱的关联不能完全排除病因联系。(3 3)联系的一致性,或可重复性。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群中开展同样的)联系的一致性,或可重复性。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群中开展同样的研究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特殊环境除外。研究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特殊环境除外。(4 4)生物学梯度,或剂量)生物学梯度,或剂量-反应关系。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无疑给病因判断提反应关系无疑给病因判断提供了更强的证据,但这种关系也可能是混杂因素导致的。供了更强的证据,但这种关系也可能是混杂因素导致的。(5 5)生物学合理性。但具有相对性,与目前的知识水平和信仰有关。)生物学合理性。但具有相对性,与目前的知识水平和信仰有关。(6 6)可逆性。去除某可疑因素,导致因果关系中断,健康事件的发生减少。)可逆性。去除某可疑因素,导致因果关系中断,健康事件的发生减少。但这并不是十分可靠的因果关系的证据。但这并不是十分可靠的因果关系的证据。(7 7)实验证据。但往往难以获得人类实验证据)实验证据。但往往难以获得人类实验证据Hill(1965)Hill(1965)经典的因果判经典的因果判断理论断理论效果评价方法效果是否产生?效果是否由该工作/干预导致(关联性11督导与评价方案的制定督导与评价方案的制定清楚开展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的目的:清楚开展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的目的:及时、准确、完整的数据及时、准确、完整的数据收集,早期预测预警,早期控制传染病疫情,等等收集,早期预测预警,早期控制传染病疫情,等等清楚开展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所涉及的机构和人员:清楚开展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所涉及的机构和人员:所有医疗卫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人员生机构,及其人员本次督导与评价主要针对的问题:本次督导与评价主要针对的问题:如慢性传染病漏报问题、不及如慢性传染病漏报问题、不及时报告的原因分析、妇幼保健机构传染病报告情况、实现电子病时报告的原因分析、妇幼保健机构传染病报告情况、实现电子病历的医疗机构如何进行传染病报告,等等历的医疗机构如何进行传染病报告,等等紧紧围绕和依靠相关法律法规:紧紧围绕和依靠相关法律法规:传染病防治法是我们的坚强后盾传染病防治法是我们的坚强后盾熟悉工作规范:熟悉工作规范:如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网络直报工作技术如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网络直报工作技术指南,等等指南,等等方案制定前方案制定前督导与评价方案的制定清楚开展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的目的:及时、12我省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督导与评价我省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督导与评价我省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督导与评价13督导与评价组织实施督导与评价组织实施n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导: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发文、派人,最好有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导: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发文、派人,最好有医政部门),医政部门),CDCCDC制定方案和具体组织,其它部门,如卫生监督制定方案和具体组织,其它部门,如卫生监督部门积极参与部门积极参与n开发和说服领导:当前传染病防控形势、当地存在的重要问题、开发和说服领导:当前传染病防控形势、当地存在的重要问题、我们的责任和义务、督导和评价的必要、工作开展存在的困难、我们的责任和义务、督导和评价的必要、工作开展存在的困难、督导和评价的预期(各方利益)、督导和评价的预期(各方利益)、督导与评价组织实施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导: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发文14督导与评价要点督导与评价要点以全省为例以全省为例u对象:对象:根据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性质、流程,以及卡片报告情况,根据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性质、流程,以及卡片报告情况,选择卫生行政部门、选择卫生行政部门、CDCCDC、医院为督导评价对象、医院为督导评价对象u目的:目的:了解省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直报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了解省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直报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u范围:范围:时间范围:某年度时间范围:某年度 地域范围:市、区县、乡镇地域范围:市、区县、乡镇u方法:方法:抽样调查、普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普查、典型调查督导与评价要点以全省为例对象:根据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性质15u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 行)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6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17(1)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建设和完善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系统,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条件。网络直报覆盖率提供专项经费保障情况网络直报覆盖率:辖区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具有网络直报条件数、期限内进行网络直报数未实现网络直报的原因是否有:用于传染病网络直报、设备更新维护、相关技术培训、督导检查等专项工作经费人均经费:经费总额/辖区人口数(1)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建设和完善本18(2)定期组织开展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等工作监督检查。组织辖区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是否开展?开展频率多少?督导检查覆盖率:省级1/3地市、地市级1/2区县、区县全部参与督导检查的部门(2)定期组织开展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等工19(3)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对辖区医疗机构诊疗记录登记进行统一要求与规范是否进行统一要求与规范:包括建立了和未建立电子病历,涉及的记录登记包括门诊登记、出入院登记、影像科及 检验科登记(3)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组织制20卫生行政部门(4)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可增加传染病监测报告病种和内容。卫生行政部门(4)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疾病预21卫生行政部门(5)县(区)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本行政区域内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通报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同时向毗邻的同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疫情通报疫情报告质量通报 卫生行政部门(5)县(区)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22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3(1)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实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相关方案,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管理组织和制度。常规疫情监测:监测记录本组织和制度:查看文件(1)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24(2)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测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评价。常规疫情分析:分析频次(周、月、年),内容,时限;常规质量评价:频次、内容(2)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反馈,预25(3)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维护,提供技术支持。网络直报设备配置:是否配备专用台式电脑及运行情况;是否配备专用笔记本电脑(省市级是否配备配无线网卡)及运行情况;是否配备专用激光打印机及运行情况;是否配备专用疫情专用电话及运行情况。(3)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信息报告网络系统的维护,提供技术支持。26(4)动态监视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调查核实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专题分析:重点传染病异常信息反应:是否建立异常信息快速反应机制和流程、实际快速处理工作记录(异常信息主要包括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与流行、不明原因肺炎以及本地罕见传染病或其它不明原因发病、死亡等)(4)动态监视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报告信息,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27(5)负责对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信息分析相关数据备份,确保报告数据安全。数据备份:(5)负责对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信息分析相关数据备份,确保报告28(6)开展对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信息报告督导、检查和评估,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指导。督导检查培训指导是否开展是否开展开展的内容开展的内容开展频率开展频率覆盖率(省级覆盖率(省级1/41/4、地市级、地市级1/21/2、区县级全部)、区县级全部)参与督导评价的部门参与督导评价的部门是否开展专题调查,频率是否开展专题调查,频率对发现的问题是否开展二次督导对发现的问题是否开展二次督导是否对辖区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频率?是否对辖区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频率?是否对下级是否对下级CDCCDC进行技术指导,频率?进行技术指导,频率?同级培训:对新进人员是否进行培训;同级培训:对新进人员是否进行培训;下级培训(下级下级培训(下级CDCCDC和辖区医疗机构):是否培训;培训人和辖区医疗机构):是否培训;培训人 数;培训频次;培训内容(数;培训频次;培训内容(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 理规范、监测资料分析利用、直报系统数据统计规则等;卫生部理规范、监测资料分析利用、直报系统数据统计规则等;卫生部 下发的有关文件等下发的有关文件等);是否考核;培训质量);是否考核;培训质量(6)开展对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信息报告督导、检查和评估,提29(7)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以上职责的同时,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和其他责任报告单位报告传染病信息的审核;承担本行政区域内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报告的传染病信息的网络直报。审核:包括卡片审核、查重和订正,审核及时率,监测记录本,电子卡片代报:是否有代报,代报卡片的保存(7)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以上职责的同时,负责对本30医疗机构医疗机构31(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其他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应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组织和制度,建立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领导小组、人员建设:查看文件,听取汇报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是否规范设置、登记是否规范;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及反馈机制:是否规范设置、登记是否规范、是否有异常信息或阳性结果反馈机制院内传染病疫情分析、通报及处理机制:是否有专人及专门部门负责分析及频率、是否通报及频率;是否制定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的处理机制与流程传染病报告管理院内自查:是否有、成员、频率、自查内容、是否奖惩、发现问题是否提出整改传染病报告设备:专用计算机、上网设备、报告专用电话或传真机、操作系统齐全(有防病毒软件),并正常运行;有专人负责管理网络直报密码(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其他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应建立健全传染32(2)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的传染病信息报告相关知识培训。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对新进人员是否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监测资料分析利用卫生部下发的有关文件等)、是否考核、培训质量对临床大夫培训:是否培训、培训人数、培训频次、培训内容(同上)、是否考核、培训质量(2)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的传染病信息报告相关知识培训。33(3)乡镇卫生院和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是否对村医和个体医生进行培训在1个月内所辖区域中村医和个体医生是否有传染病病例报告(3)乡镇卫生院和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传染病责任报34(3)采供血机构及医学检验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应按要求进行登记和报告。(3)采供血机构及医学检验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应按要求进行登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